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10月15日拟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10月15日拟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4年10月 (略) 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5日-2024年10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政务服务大厅)

传真:0518-*

通讯地址: (略) (略) 9号政务服务中心29号 (略) 窗口

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江苏连云港云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

(略) 云台街道、云台农场、中云街道境内

国 (略) (略)

本项目新建11 (略) 1回, (略) 径总长约5.4km,其中新建双设单 (略) 约3.21km,新建单 (略) 约0.53km,新建双设单 (略) 约1.24km,新建单 (略) 约0.42km。导线采用1×JL3/G1A-240/30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ZCZ-*/110kV-1×400mm2交联聚*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烯外护套C级阻燃单芯铜导体电力电缆。

一、施工期

生态环境: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 (略) 运输设备、材料等;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选 (略) 域堆放土石方,对临 (略) 域加盖苫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回填土壤 (略) 理,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时,定期检查设备,防止含油施工机械器具的油料跑、冒、滴、漏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期不在烧香河洪 (略) 内设置临时占地。施工过程中严禁 (略) 内排放废水、固体废物。项目建设满足烧香河洪 (略) 管控要求,不影响烧香河洪 (略) 洪水调蓄的生态功能。

水环境: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隔油池,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 (略) 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线路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或单位宿舍内。塔基基础浇筑采用商砼,减少了施工废水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

声环境: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建筑 (略) 域和敏感时段,禁止鸣笛;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夜间不施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同时施工时在施工场地靠近声环境保护目标一侧和主要噪声源设备周围设置临时隔声屏障,确 (略) 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及4a类标准要求。

大气环境:在施工场地设置硬质围挡, (略) 裸露地面 (略) ,定期洒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施工场 (略) 及出口应当进 (略) 理;建筑垃圾等及时清运,在场地内临时堆存时采用密 (略) 遮盖;塔基基础浇筑采用商砼,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运输车辆 (略) 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等的运输,控制车速,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在易起尘的材料堆场,采取密闭存储或采用防尘布苫盖;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作业、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防尘降尘措施,确保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要求。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尾气排放要符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14)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

固体废物:线路工程不设弃渣场,塔基及电缆沟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量很小,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塔基及电缆沟开挖时的表土堆存于临时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塔基及电缆沟施工迹地的绿化覆土。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居住村庄的垃圾收集点,不能随意丢弃。

二、运行期

电磁环境:本项 (略) 保持足够高的对地高度,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7m,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方式, (略) 采用电缆敷设,利用屏蔽作用以降 (略) 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线路周围设置警示标志。

噪声:本项 (略) 保持足够高的对地高度,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7m,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降 (略) 对周围声环境及保护目标的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江苏连云港三口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

(略) 灌南县三口镇境内

国 (略) (略)

现状三口110kV变电站,户外布置,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变电站现有2台主变(#1、#2),容量为2×31.5MVA,110kV架空出线4回(2回备用),35kV架空出线5回,10kV电缆出线14回,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IS布置。

本期改造不涉及主变,将110kV配电装置改造为户外GIS布置,取消35kV电压等级,拆除35kV配电装置,在原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本期新上10kV户内开关柜,10kV电缆出线新增12回。

1、施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期采取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选 (略) 域堆放土石方,对站外临 (略) 域苫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本期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拆除现有配电装置、土地平整、地基及构筑物浇筑、结构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其施工工程量及施工时间相对较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围挡,控制设备噪声源强,优化施工机械布置、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合理安排噪声设备施工时段,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不在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大气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扬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其中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变电站原有AIS等构筑物、基础清除、土建施工的开挖作业、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限制车速,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恢复土地原貌,减少裸露地面面积。确保场地扬尘能够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中相关要求。选用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及油品,排气要符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14)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

4、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变电站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本项目变电站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工作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站内已有 (略) 理,定期清运,不外排。施工人员居住在附近民房内,生活污水排入租住民房 (略) 理设施。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混凝土)、生活垃圾和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等。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若 (略) 置,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弃土弃渣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对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以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委托有关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等由建设单位统 (略) 理,后期再次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旧配电装置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略) 理处置。

6运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将有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定期巡查、检修,在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没有影响。

7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站的主变、高压配电装置在运行时,由于电压等级较高,带电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电荷,因此会在周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同时由于电流的存在,在带电结构周围会产生交变的工频磁场。本项目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项目周围及敏 (略) 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投入运行后项目周围及敏 (略) 的电磁环境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8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三口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不涉及主变改造,不新增噪声源,改造前后主变数量和位置未发生变化,不会增加变电站运营期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

江苏省“十四五”气象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东海X波段天气雷达)

(略) 东海县石湖乡境内

东 (略)

建设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塔1座,塔高25m,钢结构,塔顶设置天线罩,直径7.2m,内部放置雷达天线系统,天线口径4.5m。

雷达天线工作频率范围为9300MHz~9500MHz,峰值功率为(200×2)W,天线增益为49dBi,扫描方位角为0°~360°,扫描俯仰角为0.3°~19.5°。

1、施工期生态影响

施工期对生态的主要影响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影响和对生态空 (略) 域的影响。施工期采取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 (略) 运输设备、材料等,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遗留的废弃物料等,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会产生施工噪声,主要有运输车辆的噪声以及基础施工中各种机具的设备噪声等。雷达站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桩基阶段,声级一般为80dB(A)~85dB(A)。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本项目不在夜间施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3、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塔基施工的开挖作业、雷达设备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扬尘的管理和防治工作,减缓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在施工场地设置硬质围挡,对土 (略) 裸露地面 (略) ,定期洒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2)选用商品混凝土,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运输车辆按照 (略) 和时间进行物料的运输;车辆运输时,控制车速,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合理装卸,规范操作,避免沿途漏撒;(3)施工现场临时土方堆放时应采取喷淋、苫盖等措施;(4)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植被绿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5)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周界外 (略) 颗粒物浓度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要求。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本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雷达站施工时,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主要为施工泥浆水等,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施工废水禁止随意排放至附近水域。雷达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围居住点的 (略) 理。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类。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若 (略) 置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 (略) 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弃土弃渣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对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以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委托有关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运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将有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定期巡查、检修,在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没有影响。

7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理论预测计算结果分析,雷达天 (略) 水平方向平均功率条件下,距离雷达天线 (略) 电场强度及功率密度满足单个项目管理限值的要求; (略) 瞬时峰值功率条件下,雷达天线罩外至距离天线500m范围内满足单个项目峰值功率管理限值要求。雷达运行后对地面及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的要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拟建天气雷达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表1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中电场强度21.2V/m、功率密度1.24W/m2up>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电场强度、功率密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8运营期固废影响

本项目在雷达站设备方舱内设有1组蓄电池组,仅为停电时应急使用,项目周围电力供应完好,极少发生停电状况,因此蓄电池组基本很少使用和更换,更换周期约为5年,更换量最大为32块,总重0.8t。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31,废物代码900-052-31,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 (略) 理处置。

  9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建成投运后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要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4年10月 (略) 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5日-2024年10月21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18-*(政务服务大厅)

传真:0518-*

通讯地址: (略) (略) 9号政务服务中心29号 (略) 窗口

邮编:*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江苏连云港云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

(略) 云台街道、云台农场、中云街道境内

国 (略) (略)

本项目新建11 (略) 1回, (略) 径总长约5.4km,其中新建双设单 (略) 约3.21km,新建单 (略) 约0.53km,新建双设单 (略) 约1.24km,新建单 (略) 约0.42km。导线采用1×JL3/G1A-240/30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ZCZ-*/110kV-1×400mm2交联聚*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烯外护套C级阻燃单芯铜导体电力电缆。

一、施工期

生态环境: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 (略) 运输设备、材料等;开挖作业时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做好表土剥离、分类存放;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选 (略) 域堆放土石方,对临 (略) 域加盖苫布;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回填土壤 (略) 理,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施工现场使用带油料的机械器具时,定期检查设备,防止含油施工机械器具的油料跑、冒、滴、漏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期不在烧香河洪 (略) 内设置临时占地。施工过程中严禁 (略) 内排放废水、固体废物。项目建设满足烧香河洪 (略) 管控要求,不影响烧香河洪 (略) 洪水调蓄的生态功能。

水环境: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隔油池,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 (略) 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线路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居住在施工点附近租住的民房内或单位宿舍内。塔基基础浇筑采用商砼,减少了施工废水外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

声环境: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建筑 (略) 域和敏感时段,禁止鸣笛;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夜间不施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同时施工时在施工场地靠近声环境保护目标一侧和主要噪声源设备周围设置临时隔声屏障,确 (略) 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及4a类标准要求。

大气环境:在施工场地设置硬质围挡, (略) 裸露地面 (略) ,定期洒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施工场 (略) 及出口应当进 (略) 理;建筑垃圾等及时清运,在场地内临时堆存时采用密 (略) 遮盖;塔基基础浇筑采用商砼,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运输车辆 (略) 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等的运输,控制车速,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在易起尘的材料堆场,采取密闭存储或采用防尘布苫盖;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作业、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防尘降尘措施,确保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要求。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尾气排放要符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14)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

固体废物:线路工程不设弃渣场,塔基及电缆沟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量很小,全部用于回填,不产生弃渣。塔基及电缆沟开挖时的表土堆存于临时场地一角,施工结束后用作塔基及电缆沟施工迹地的绿化覆土。线路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居住村庄的垃圾收集点,不能随意丢弃。

二、运行期

电磁环境:本项 (略) 保持足够高的对地高度,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7m,优化导线相间距离以及导线布置方式, (略) 采用电缆敷设,利用屏蔽作用以降 (略) 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线路周围设置警示标志。

噪声:本项 (略) 保持足够高的对地高度,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17m,选用加工工艺水平高、表面光滑的导线减少电晕放电,降 (略) 对周围声环境及保护目标的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运行期做好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运行管理,加强巡查和检查,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避免对项目周边的自然植被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江苏连云港三口11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

(略) 灌南县三口镇境内

国 (略) (略)

现状三口110kV变电站,户外布置,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变电站现有2台主变(#1、#2),容量为2×31.5MVA,110kV架空出线4回(2回备用),35kV架空出线5回,10kV电缆出线14回,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AIS布置。

本期改造不涉及主变,将110kV配电装置改造为户外GIS布置,取消35kV电压等级,拆除35kV配电装置,在原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本期新上10kV户内开关柜,10kV电缆出线新增12回。

1、施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期采取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开雨天土建施工,选 (略) 域堆放土石方,对站外临 (略) 域苫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本期变电站改造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拆除现有配电装置、土地平整、地基及构筑物浇筑、结构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其施工工程量及施工时间相对较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设置围挡,控制设备噪声源强,优化施工机械布置、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合理安排噪声设备施工时段,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不在夜间施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

大气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扬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其中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变电站原有AIS等构筑物、基础清除、土建施工的开挖作业、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施工过程中,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避免沿途漏撒;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进行冲洗、限制车速,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恢复土地原貌,减少裸露地面面积。确保场地扬尘能够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中相关要求。选用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及油品,排气要符合《 (略) 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14)及修改单》的相关要求。

4、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变电站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本项目变电站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工作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站内已有 (略) 理,定期清运,不外排。施工人员居住在附近民房内,生活污水排入租住民房 (略) 理设施。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包括废弃混凝土)、生活垃圾和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等。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若 (略) 置,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弃土弃渣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对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以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委托有关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拆除的废旧配电装置等由建设单位统 (略) 理,后期再次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旧配电装置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略) 理处置。

6运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将有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定期巡查、检修,在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没有影响。

7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站的主变、高压配电装置在运行时,由于电压等级较高,带电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电荷,因此会在周围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同时由于电流的存在,在带电结构周围会产生交变的工频磁场。本项目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项目周围及敏 (略) 的电磁环境影响很小,投入运行后项目周围及敏 (略) 的电磁环境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8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三口110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不涉及主变改造,不新增噪声源,改造前后主变数量和位置未发生变化,不会增加变电站运营期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3

江苏省“十四五”气象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东海X波段天气雷达)

(略) 东海县石湖乡境内

东 (略)

建设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塔1座,塔高25m,钢结构,塔顶设置天线罩,直径7.2m,内部放置雷达天线系统,天线口径4.5m。

雷达天线工作频率范围为9300MHz~9500MHz,峰值功率为(200×2)W,天线增益为49dBi,扫描方位角为0°~360°,扫描俯仰角为0.3°~19.5°。

1、施工期生态影响

施工期对生态的主要影响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景观影响和对生态空 (略) 域的影响。施工期采取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生态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尽量利 (略) 运输设备、材料等,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遗留的废弃物料等,恢复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影响较小。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会产生施工噪声,主要有运输车辆的噪声以及基础施工中各种机具的设备噪声等。雷达站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桩基阶段,声级一般为80dB(A)~85dB(A)。施工时通过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噪声源强;设置围挡,削弱噪声传播;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错开高噪声设备使用时间,本项目不在夜间施工,可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影响。通过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施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3、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塔基施工的开挖作业、雷达设备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等。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扬尘的管理和防治工作,减缓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在施工场地设置硬质围挡,对土 (略) 裸露地面 (略) ,定期洒水,遇到四级或四级以上大风天气,停止土方作业;(2)选用商品混凝土,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运输车辆按照 (略) 和时间进行物料的运输;车辆运输时,控制车速,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合理装卸,规范操作,避免沿途漏撒;(3)施工现场临时土方堆放时应采取喷淋、苫盖等措施;(4)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植被绿化,减少裸露地面面积。(5)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周界外 (略) 颗粒物浓度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32/4437-2022)要求。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本项目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雷达站施工时,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较少,主要为施工泥浆水等,经临时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沉渣定期清理,施工废水禁止随意排放至附近水域。雷达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围居住点的 (略) 理。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影响周围水环境。

5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类。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若 (略) 置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 (略) 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弃土弃渣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对不能平衡的弃土弃渣以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并委托有关单位运送至指定受纳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运送至附近垃圾收集点。通过采取上述环保措施,施工固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运营期生态影响

本项目在运营期将有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定期巡查、检修,在强化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并严格管理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生态没有影响。

7运营期电磁环境影响

根据本项目理论预测计算结果分析,雷达天 (略) 水平方向平均功率条件下,距离雷达天线 (略) 电场强度及功率密度满足单个项目管理限值的要求; (略) 瞬时峰值功率条件下,雷达天线罩外至距离天线500m范围内满足单个项目峰值功率管理限值要求。雷达运行后对地面及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和《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的要求。根据类比监测结果,拟建天气雷达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可以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表1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中电场强度21.2V/m、功率密度1.24W/m2up>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在认真落实电磁环境保护措施后,电场强度、功率密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8运营期固废影响

本项目在雷达站设备方舱内设有1组蓄电池组,仅为停电时应急使用,项目周围电力供应完好,极少发生停电状况,因此蓄电池组基本很少使用和更换,更换周期约为5年,更换量最大为32块,总重0.8t。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废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31,废物代码900-052-31,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 (略) 理处置。

  9运营期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建成投运后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1类标准要求。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