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核与辐射安 (略) 发布日期:2024-10-15 16:03点击次数: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 核与辐射安 (略) 发布日期: 2024-10-15 16:03:54
发文日期: 2024-10-15 16:03:5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2024-10-15 16:03:54
关键词:
信息来源: 核与辐射安 (略)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0-15 16:03:5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本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 (略) 。

联系电话:0551-*(传真)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 (略) (略) 1766号(*)

项目名称: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庐江县、肥西县、 (略) 、 (略) 舒城县、 (略)

建设单位:国 (略)

环评单位:南京源青 (略)

一、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包括1)金牛 50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2)文都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3)官山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4)肥西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5)芜湖 1000kV 变电站 500kV 间隔改造工程;6)合州换流站—金牛 500kV 线路工程;7)合州换流站—文都 500kV 线路工程(含±500kV 龙政、±500kV 宜华及文都~ (略) 改造);8)文都—官山改接入合州换流站 500kV 线路工程;9)铭传—肥西 500kV 线路增容改造工程(含龙门~ (略) 改造工程)。评价内容为文都500kV变电站(站 (略) (略) 大观镇青龙村内)间隔改建工程,在#1 主变 35kV 侧扩建 1×60Mvar 并联电抗器(干式点性电抗器),500kV 配 (略) 部调换后接线型式由 AIS 配电装置改造为 HGIS 配电装置;合州换流站—金牛 500kV 线路新建工程, (略) 庐江县,包括南线、北线共四回,新建新建同塔双 (略) 21.1km,杆塔 56 基;合州换流站—文都50 (略) 工程, (略) 庐江县、 (略) 舒城县、 (略) ,新建 500kV 同塔双 (略) 40.7km, (略) 0.12km,新建杆塔 107 基,拆除杆塔 17 基,同时新建±50 (略) 路径长约2.1km,恢复架线长约 1.3km,新建杆塔 6 基,拆除杆塔 5 基;文都—官山改接合州换流站50 (略) 工程, (略) 庐江县、 (略) 舒城县、 (略) ,新建 500kV 同塔双 (略) 41km,新建杆塔 105 基;铭传-肥西50 (略) 增容改造工程, (略) 肥西县、 (略) , (略) 径总长约22.08km,其中升高及改 (略) 路径1.59km,更换 (略) 径长度 13.49km;升高及改 (略) 0.76km,更换单回段导线长 2.74km,更换双回一 (略) 路径长度约 3.5km,新建杆塔 4 基,拆除杆塔 3 基。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电磁环境影响

本工程电磁环境因素主要为变电站 (略) 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周边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线路周围 (略)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变电站站界外各测点 (略) 相 (略)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均达标。变电站 (略) 部采用HGIS设备方案、充分依托已有环保设施,根据类比监测预测,本期扩建间隔投运后各关注点位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相关控制限值要求。

(略) (略) 径优化、提高导线架设高度、线路跨越树木等采取适当提高塔位,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提高导线及附件的加工工艺,运行期加强监测、宣传和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等措施进行电磁污染控制。根据类比分析、理论计算预测,建成投运 (略) 关注点位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相关控制限值要求。

2. 生态环境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施工活动及工程运行带来的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 (略) 、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不属于地表水水文要素影响型项目,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无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分布,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I 级)、香樟(II 级)、野大豆(II 级),没有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分布,也不涉及古树名木。项目占地面积约 0.71km2, (略) 评价范围内涉及1 处生态保护红线,为大别山北麓中低山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经过舒城县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长 2.45km(含生态保护红线内立塔 4 基), (略) 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长 1.64km(仅跨越不立塔)。设计阶段严 (略) 路径方案比选。施工期严格实行表土剥离、分层堆放、分层覆土,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恢复植被;对线下成片林木原则上按高跨方式考虑,仅在施工时砍伐出杆塔施工场地和必要的放线通道及部分超高树木; (略) 及生态 (略) 架设,应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无人机放线工艺;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协调施工工期,优先使用低噪声、振动小的施工机械,对机械设备勤于养护,保持良好的运营工况,在鸟类活动频繁 (略) (略) 上设置警示色;施工现场裸露地面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垃圾分类堆放,及时清理;避免机械设备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不可任意随地漫流,应按规定的污废水排放去向排放;施工生活污水应集 (略) 理并汇 (略) 理设施。 (略) 日常维护清障时,砍伐林木必须办理批准手续,砍伐后的林地应及时栽植低矮植物。采用以上措施后,项目整体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

3.地表水环境

文都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站内已有 (略) 理装置。废水主要 (略)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略) 全线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后清水溢流。沿线跨越水体时均为一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线路沿线跨越河流, (略) 庐江县境内的马槽河、 (略) 舒城县境内的舒庐干渠、 (略) 肥西县境内的 (略) (略) 境内的大关河。线路施工时,塔基定位、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尽可能的远离水体,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启用泥浆澄清池避免泥浆进入河流,文明施工严禁乱丢垃圾;线路运营期间无水污染物排放,运维人员定期巡线过程中严禁附近水体内随意丢弃废弃物。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对跨越的河流 (略) 域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4.声环境

声环境环境因素主要为变电站 (略) 施工期临时噪声、变电站运营期噪声。站、线声环境保 (略) 的现状监测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施工期,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方法、工艺和设备等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项目沿线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线路单个施工点(杆塔)的运输量相对较小,在靠近施工点一般靠人抬运输材料,交通运输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行期,加 (略) 的保养、维护,保 (略) 良好运行,加强竣工及周期性监测。经预测,声环境保 (略) 能够满足相应标准的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固体废物(含房屋拆迁建筑垃圾)以 (略) 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依托站内已有设施收集生活垃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 (略) 置。间隔扩建仅涉及电气设备基础及相应的电缆沟开挖,产生少量土方均在站内回填。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运行期不新增生活垃圾量。 (略)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和施工固体废物定点分开堆放,利用当地已有垃圾箱等固体废物收 (略) 理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塔基施工结束余土全部有序回填,土石方平衡。 (略) 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等固体废物将由建设单位进 (略) 置。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6.施工扬尘

施工全过程认真落实《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6个100%,变电站施工主要采取限制车速、车身洒水、车体加盖及站址 (略) 面洒水相结合的措施控制扬尘; (略) 塔基施工场地小,主要采取限制车速的措施控制扬尘。采取上述措施后,限制了项目施工期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量及影响距离,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

三、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 号)的规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略) 上公开、张贴公告、报纸公示等方式征求了公众意见。2024 年 2 月 1 (略) 网站上发布了首次信息公示;2024 年 8 月 5 日~8 月 16 (略) 网站进行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同时进行了现场张贴公告,并分别于 2024 年 8 月 9 日、8 月 14 日在《江淮晨报》进行了报纸公示;2024 年 8 月 22 (略) 网站进行了报批前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群众反馈意见。

四、有关部门意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规划选址审核意见的函》《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规划选址综合论证意见的函》

五、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信息来源:核与辐射安 (略) 发布日期:2024-10-15 16:03点击次数: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关键词: 文??号:
信息来源: 核与辐射安 (略) 发布日期: 2024-10-15 16:03:54
发文日期: 2024-10-15 16:03:5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索引号: */*-*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发布机构: 省生态环境厅
主题分类:
名??称: 《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前公示
发布日期: 2024-10-15 16:03:54
关键词:
信息来源: 核与辐射安 (略)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10-15 16:03:54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暂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本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 (略) 。

联系电话:0551-*(传真)

监督电话:0551-*

地址: (略) 政务 (略) (略) 1766号(*)

项目名称: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庐江县、肥西县、 (略) 、 (略) 舒城县、 (略)

建设单位:国 (略)

环评单位:南京源青 (略)

一、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包括1)金牛 50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2)文都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3)官山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4)肥西 500kV 变电站间隔改造工程;5)芜湖 1000kV 变电站 500kV 间隔改造工程;6)合州换流站—金牛 500kV 线路工程;7)合州换流站—文都 500kV 线路工程(含±500kV 龙政、±500kV 宜华及文都~ (略) 改造);8)文都—官山改接入合州换流站 500kV 线路工程;9)铭传—肥西 500kV 线路增容改造工程(含龙门~ (略) 改造工程)。评价内容为文都500kV变电站(站 (略) (略) 大观镇青龙村内)间隔改建工程,在#1 主变 35kV 侧扩建 1×60Mvar 并联电抗器(干式点性电抗器),500kV 配 (略) 部调换后接线型式由 AIS 配电装置改造为 HGIS 配电装置;合州换流站—金牛 500kV 线路新建工程, (略) 庐江县,包括南线、北线共四回,新建新建同塔双 (略) 21.1km,杆塔 56 基;合州换流站—文都50 (略) 工程, (略) 庐江县、 (略) 舒城县、 (略) ,新建 500kV 同塔双 (略) 40.7km, (略) 0.12km,新建杆塔 107 基,拆除杆塔 17 基,同时新建±50 (略) 路径长约2.1km,恢复架线长约 1.3km,新建杆塔 6 基,拆除杆塔 5 基;文都—官山改接合州换流站50 (略) 工程, (略) 庐江县、 (略) 舒城县、 (略) ,新建 500kV 同塔双 (略) 41km,新建杆塔 105 基;铭传-肥西50 (略) 增容改造工程, (略) 肥西县、 (略) , (略) 径总长约22.08km,其中升高及改 (略) 路径1.59km,更换 (略) 径长度 13.49km;升高及改 (略) 0.76km,更换单回段导线长 2.74km,更换双回一 (略) 路径长度约 3.5km,新建杆塔 4 基,拆除杆塔 3 基。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电磁环境影响

本工程电磁环境因素主要为变电站 (略) 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周边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线路周围 (略)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变电站站界外各测点 (略) 相 (略)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均达标。变电站 (略) 部采用HGIS设备方案、充分依托已有环保设施,根据类比监测预测,本期扩建间隔投运后各关注点位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相关控制限值要求。

(略) (略) 径优化、提高导线架设高度、线路跨越树木等采取适当提高塔位,合理选择导线直径及导线分裂数、提高导线及附件的加工工艺,运行期加强监测、宣传和建立各种警告、防护标识等措施进行电磁污染控制。根据类比分析、理论计算预测,建成投运 (略) 关注点位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相关控制限值要求。

2. 生态环境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施工活动及工程运行带来的影响。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 (略) 、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生境、自然公园,不属于地表水水文要素影响型项目,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响范围内无天然林、公益林、湿地等生态保护目标分布,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I 级)、香樟(II 级)、野大豆(II 级),没有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分布,也不涉及古树名木。项目占地面积约 0.71km2, (略) 评价范围内涉及1 处生态保护红线,为大别山北麓中低山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经过舒城县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长 2.45km(含生态保护红线内立塔 4 基), (略) 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长 1.64km(仅跨越不立塔)。设计阶段严 (略) 路径方案比选。施工期严格实行表土剥离、分层堆放、分层覆土,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恢复植被;对线下成片林木原则上按高跨方式考虑,仅在施工时砍伐出杆塔施工场地和必要的放线通道及部分超高树木; (略) 及生态 (略) 架设,应采用环境友好型的无人机放线工艺;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协调施工工期,优先使用低噪声、振动小的施工机械,对机械设备勤于养护,保持良好的运营工况,在鸟类活动频繁 (略) (略) 上设置警示色;施工现场裸露地面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垃圾分类堆放,及时清理;避免机械设备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不可任意随地漫流,应按规定的污废水排放去向排放;施工生活污水应集 (略) 理并汇 (略) 理设施。 (略) 日常维护清障时,砍伐林木必须办理批准手续,砍伐后的林地应及时栽植低矮植物。采用以上措施后,项目整体对生态环境影响有限。

3.地表水环境

文都变电站扩建工程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站内已有 (略) 理装置。废水主要 (略)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 (略) 全线采用商品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等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采用沉淀池沉淀后清水溢流。沿线跨越水体时均为一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线路沿线跨越河流, (略) 庐江县境内的马槽河、 (略) 舒城县境内的舒庐干渠、 (略) 肥西县境内的 (略) (略) 境内的大关河。线路施工时,塔基定位、牵张场等临时场地尽可能的远离水体,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时启用泥浆澄清池避免泥浆进入河流,文明施工严禁乱丢垃圾;线路运营期间无水污染物排放,运维人员定期巡线过程中严禁附近水体内随意丢弃废弃物。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对跨越的河流 (略) 域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4.声环境

声环境环境因素主要为变电站 (略) 施工期临时噪声、变电站运营期噪声。站、线声环境保 (略) 的现状监测满足相关标准限值要求。施工期,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方法、工艺和设备等声环境影响保护措施,项目沿线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线路单个施工点(杆塔)的运输量相对较小,在靠近施工点一般靠人抬运输材料,交通运输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运行期,加 (略) 的保养、维护,保 (略) 良好运行,加强竣工及周期性监测。经预测,声环境保 (略) 能够满足相应标准的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固体废物(含房屋拆迁建筑垃圾)以 (略) 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依托站内已有设施收集生活垃圾,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 (略) 置。间隔扩建仅涉及电气设备基础及相应的电缆沟开挖,产生少量土方均在站内回填。扩建工程不新增工作人员,运行期不新增生活垃圾量。 (略)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和施工固体废物定点分开堆放,利用当地已有垃圾箱等固体废物收 (略) 理或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塔基施工结束余土全部有序回填,土石方平衡。 (略) 产生的废旧导线、塔材等固体废物将由建设单位进 (略) 置。线路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6.施工扬尘

施工全过程认真落实《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6个100%,变电站施工主要采取限制车速、车身洒水、车体加盖及站址 (略) 面洒水相结合的措施控制扬尘; (略) 塔基施工场地小,主要采取限制车速的措施控制扬尘。采取上述措施后,限制了项目施工期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量及影响距离,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

三、公众参与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 号)的规定组织开展公众参与工作。 (略) 上公开、张贴公告、报纸公示等方式征求了公众意见。2024 年 2 月 1 (略) 网站上发布了首次信息公示;2024 年 8 月 5 日~8 月 16 (略) 网站进行了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同时进行了现场张贴公告,并分别于 2024 年 8 月 9 日、8 月 14 日在《江淮晨报》进行了报纸公示;2024 年 8 月 22 (略) 网站进行了报批前公示,公示期间未收到群众反馈意见。

四、有关部门意见:《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规划选址审核意见的函》《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关于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规划选址综合论证意见的函》

五、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解读
文件下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