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拟批准的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4年10月17日拟批准的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按照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要求,经审查,2024年10月 (略) 拟对1个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7日-2024年10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35-#

电子信箱:lchbjkjbzk@163.com

通讯地址: (略) (略) 153号

邮政编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略) 区核技术利用项目

聊城江北水城旅 (略) 湖西 (略) 以东、 (略) 以西、 (略) 以北、 (略) 以南。

(略) (略) (略)

(略)

1.在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东侧放疗科建设2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及其配套用房:新增2台10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2.在病房楼地下一层东北侧建设核医学工作场所,开展SPECT/CT显像诊断、PET/CT显像诊断、#状腺功能测定。新增1台SPECT/CT,使用99mTc核素进行SPECT/CT显像诊断;新增1台PET/CT,使用18F核素进行PET/CT显像诊断(配套使用3枚68Ge校准源);使用131I核素进行#测。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93×107Bq,为#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在门诊医技楼地上一层急诊中心建设1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1台DSA。

4.在门诊医技楼地上四层介入科建设4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4台DSA。

5.在门诊医技楼地上二层内镜中心建设1间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1台ERCP用X光机。

本项目涉及Ⅱ类射线装置8台,其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2台、ERCP用X光机1台、DSA设备5台。工程估算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6%。

一、主要环境影响

1.本项目医用电子加速器运行时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X射线、电子线、感生放射性、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以及活化后的废靶。

2.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γ射线、β射线和韧致辐射、X射线、β放射性表面污染、放射性废液、放射性废气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3.本项目DSA及ERCP用X光机运行时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X射线及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医用直线加速器:按标准要求设置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在防护门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设置门-机-灯联锁、急停按钮、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按要求进 (略) 设计。

2.核医学科:核医学科设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工作人员、患者、放射性药物和放 (略) 径,划 (略) (略) , (略) (略) 均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核医学科内部设置地面导向标示,放射性药物拟设置存放和使用台账,严格执行放射性药品登记管理制度。

3.外照射防治措施: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设施。

4.建立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设立辐射防护领导小组,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现场配备辐射监测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固定式剂量仪等,确保人员与环境安全。

6.辐射工作人员开展了岗位技能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




按照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要求,经审查,2024年10月 (略) 拟对1个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0月17日-2024年10月23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635-#

电子信箱:lchbjkjbzk@163.com

通讯地址: (略) (略) 153号

邮政编码:#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略) (略) 区核技术利用项目

聊城江北水城旅 (略) 湖西 (略) 以东、 (略) 以西、 (略) 以北、 (略) 以南。

(略) (略) (略)

(略)

1.在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东侧放疗科建设2间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及其配套用房:新增2台10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2.在病房楼地下一层东北侧建设核医学工作场所,开展SPECT/CT显像诊断、PET/CT显像诊断、#状腺功能测定。新增1台SPECT/CT,使用99mTc核素进行SPECT/CT显像诊断;新增1台PET/CT,使用18F核素进行PET/CT显像诊断(配套使用3枚68Ge校准源);使用131I核素进行#测。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3.93×107Bq,为#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3.在门诊医技楼地上一层急诊中心建设1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1台DSA。

4.在门诊医技楼地上四层介入科建设4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4台DSA。

5.在门诊医技楼地上二层内镜中心建设1间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机房及配套功能用房:在机房中安装使用1台ERCP用X光机。

本项目涉及Ⅱ类射线装置8台,其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2台、ERCP用X光机1台、DSA设备5台。工程估算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6%。

一、主要环境影响

1.本项目医用电子加速器运行时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X射线、电子线、感生放射性、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以及活化后的废靶。

2.本项目核医学工作场所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γ射线、β射线和韧致辐射、X射线、β放射性表面污染、放射性废液、放射性废气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3.本项目DSA及ERCP用X光机运行时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X射线及少量臭氧和氮氧化物。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医用直线加速器:按标准要求设置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在防护门门外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设置门-机-灯联锁、急停按钮、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设施,按要求进 (略) 设计。

2.核医学科:核医学科设计有设立相对独立的工作人员、患者、放射性药物和放 (略) 径,划 (略) (略) , (略) (略) 均拟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核医学科内部设置地面导向标示,放射性药物拟设置存放和使用台账,严格执行放射性药品登记管理制度。

3.外照射防治措施:设置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告标志等安全设施。

4.建立健全辐射安全与防护规章制度,设立辐射防护领导小组,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5.现场配备辐射监测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固定式剂量仪等,确保人员与环境安全。

6.辐射工作人员开展了岗位技能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档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