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小流域综合治理换来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荆门小流域综合治理换来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发布会现场
10月30日上午, (略)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 (略) 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 (略) 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关情况,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 (略) (略) 长姚志瑞, (略) 人民 (略) 长蒋韬回答记者提问。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沙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沙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6月, (略) 启动 (略) 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全省5个试点之一);同年12月,在其他县(市、区)各选取了一条小流域开展扩面试点工作。
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牌楼西河属城郊岗地缺水型小流域,是汉江二级支流,流经5个村,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9.54平方公里,治理前主要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总体较差、耕地“碎片化”、产业结构不优和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问题。目前,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谋划的60个治理项目已完工55个,剩余5个国土整治类项目均达时序进度。
扩面试点全面展开,治理效果初显
2023年12月, (略) 选取了沙洋县西港河、 (略) 郑刘桥河、 (略) 莲山河、 (略) 官堰河、 (略) 乌盆河、屈家 (略) 季河开展小流域扩面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谋划181个项目已完工94个、在建70个,剩余1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随着扩面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治理效果初步显现。生态治理方面,坚持源头治理、截污控源、水系连通、分类施策,实施河道生态修复16.*平方米,莲山河、郑刘桥河、季河河道防洪标准提升至10年一遇;5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43个,占比达到86%。目前,莲山河、西港河、乌盆河、季河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官堰河水质从劣V类改善为V类。产业发展方面, (略) 大力发展特色园艺、“网球+”休闲旅游、中医康养产业; (略) 采取合作社指导和农户种植模式,带动503户农民户均增收8000元; (略) 依靠亿纬、恩捷等龙头企业带动1000余人就业; (略) (略) 种植西瓜,带动400余户农民实现年收入*元以上。基础设施方面, (略) 开展村级亮化工程; (略) (略) 进行提档升级; (略) 、屈家 (略) 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人居环境方面,6条小流域完成改厕*户,覆盖率达到94.8%;建成生态绿岛10座。
(略) :探索治水 (略) 径
(略) 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蒋韬
(略) 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蒋韬在发布会上介绍,试点以来, (略) 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治水 (略) 径。
一是实施水系重构,推动“死水”变“活水”。实施保水、蓄水、节水、补水“四大行动”,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建设近自然 (略) ,调整优化水工建 (略) ,新增高效 (略) 3500亩、节水型设施农业800亩,制定常态化补水办法,河道淤塞问题全部解决。
二是强化截污控源,推动“治标”变“治本”。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 (略) 置 (略) 理,镇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无害化厕所改造率达100%,河道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Ⅳ类以上(Ⅲ类水质占比达75%)。
三是开展国土整治,推动“分散”变“集约”。推动“小田变大田”,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动“散居变集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支持流域内5个村1578户5983人实现集中居住,占流域总人口68%。
四是促进产业提升,推动“农民”变“市民”。大力开展“接您回家”活动,推动“人口回流、产业回迁”。因地制宜 (略) 农业、电商物流两大特色产业, (略) 场主体90家,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五是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推动“看客”变“主人”。注重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制定共同缔造公约、流域管护公约和村民文明实践公约,组织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共商共议活动,凸显了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了主人翁意识。
(略) 推动和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探索三个可 (略) 径:
首先,深入探索投入可持 (略) 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水”作用,多措并举拓展投入渠道。 (略) 场主体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招引生态友好型项目,优化绿色食品、绿色水产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品供给,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统筹财政资金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强化投入保障,持 (略) 位价值。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投。探索成立生态治理公益基金。四是鼓励村集体自主投。充分利用前期治理形成的水面、耕地、基础设施等集体资源,做好经营性开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其次,深入探索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可持 (略) 径。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努力让生态要素变为生产要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丰富城郊采摘、观光农业、精品果蔬等业态,以产业带动增收。二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闲置“三资”, (略) 。三是增加工资性收入。探索更多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第三,深入探索基础设施管养可持 (略) 径。绿色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关键是要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围绕“有人管”,进一步抓好老百姓的组织宣传发动,强化“谁治理、谁受益”的思想认识。围绕“有钱管”,整合农业、水利、环保等方面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激励老百姓“自觉管”、市场主体“愿意管”。围绕“有制度管”,健全条块结合、岸上岸下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群众参与的河湖长制,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沙洋县:探索形成五个“小切口”经验
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
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在发布上介绍,沙洋县西港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五个“小切口”经验。
一是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劳动资源,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以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开展“小田并大田”试点,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通过“社企农”联动转变生产方式,以5家企业带动6个合作社及流域内563户农户,为农户增收11.*元。推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统一购种购肥、统一机耕机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开展耕种防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节约时间成本,提升效率5%以上。
二是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清单管理、合理清理,让土地资源变成资产。流域内共有宅基地3547宗、约1485.69亩,通过信息核查员定期巡查,实现宅基地动态监控与统计。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预计产生增减挂钩指标221亩。通过集体经营性 (略) 实现土地资源变成资产。
三是以共同缔造为载体,创新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新模式。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探索异地建设公墓和林地、墓地复合利用的“林下公墓”新模式,着力解决用地紧张、农村散坟乱葬、攀比浪费等问题,弘扬厚养薄葬文明新风。
四是以废旧农膜回收为切入点,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完善农膜回收管理制度,建好“三本台账”(用膜作物面积摸底台账、新型地膜推广台账、废旧农膜回收台账),依托1 (略) 点以1.6-*/公斤的价格回收废旧农膜,预计小流域内全年可回收41吨,回收率达85%以上。
五是建立西港河小流域蛋鸡养殖体系,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略) 牵头, (略) 区33家养殖主体建立“五统一”(统一供苗、统一指导、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 (略) 理)蛋鸡养殖服务体系,搭建成熟的技术服务、线上线下集中 (略) 络,让养殖户专心养殖管理。
沙洋县坚持以共同缔造为抓手,聚焦小切口、少投入,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群众”协同共管的运维管护模式。
一是围绕“后期怎么做”建体系。围绕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建设完善农村生产用水管理、农用设施管理、水质监测等体系机制20余个,利用庞 (略) 络,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能提升。建立积分制管理体系,以小流域生态绿岛、赵集村生活垃圾 (略) 为载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二是围绕“事情谁来管”建机制。政府主导管。跨村成立西港河小流域党总支,打破村级行政边界, (略) 域、常态化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各村协作治水问题。企业自主管。发动群众管。建立“1+5+N”(“1”,即群众议事会;“5”,即乡贤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老协会、西港河流域治水协会等自治组织;“N”,即政策宣讲、产业互助、河岸治理、卫生检查、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小分队)的群众自治组织体系。
三是围绕“钱从哪里来”强保障。一方面,围绕少投入,谋划实施项目。前期治理过程中,沙洋最大化地撬动社会资本,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使得地方政府“小投入”带来“大成效”,实施项目46个。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去工程化,以工代赈就地聘请本村劳力。另一方面,盘活流域资产,激发流域长效维护动力。以流域为单元建立“闲置资产”台账,通过河道周边土地流转(如岳飞城流转土地在河道两边种植菊花、果树)、国土综合整治指标腾挪、集体经营性 (略) 、村集体入股分红等方式,为项目后期管护预留资金。
(略) :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略) (略) 长姚志瑞
(略) (略) 长姚志瑞在发布会上介绍, (略) 始终贯彻“双集中”理念,以建设“十里水画廊,富美莲山河”为愿景,坚持以生态优美吸引人、以产业兴旺集聚人、以功能完善服务人、以治理有效留住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 (略) 和城乡融合发 (略) 。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园艺产业。释放生态农业潜力,重点发展对节白蜡、根雕园艺等产业,引 (略) (略) 场主体投资*元,建设莲山艺术村项目,打造盆 (略) 、根 (略) 、乡 (略) 、亲 (略) 、古 (略) 等 (略) ,带动流域内建成园艺、花卉苗木合作社8个,吸收带动70家经营户,提升特色园艺产值达到*元以上。
二是 (略) 球+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略) 、南平鑫杰欢乐大世界、高潮村电竞民宿集群等项目, (略) 球小镇,带动民宿、餐饮、垂钓、采摘和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建成民宿客房80间、休闲农庄35家、采摘园12家、垂钓基地5个,实现乡村旅游收入*元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中医康养产业。依托百益古方中医康养综合体、遵道医养、中昆虫业等项目,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中医理疗、养生体验和药材加工,建成瓜蒌子、黄精等中药材基地300亩,吸纳就近务工人员90人以上,提升中医康养产值达到*元以上。
(略) 坚持以共同缔造为切入点,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发动群众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这根“主心骨”。建立了流域内“ (略) 党委、街道党工委+ (略) 大党总支+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以党员中心户为着力点,依托湾组党小组,打造12个“红色哨卡”,吸纳老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共52人担任流域内哨兵。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制定流域综合治理管护公约、美好家园村规民约。大力推行河湖长制,明确党员河湖长、群众河段长。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这支“主力军”。运用“七步工作法”,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通过湾组夜话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分类建立共性问题清单和个性问题清单,共收集问题26个,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解决17个。群众积极主动筹资600余万元、筹工100多人次 (略) 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绿满小流域”、 (略) 改善等流域综合治理活动。
三是建好基层治理这个“主阵地”。谋划打造“一条河凝聚党群心 共护莲山小流域”特色基层治理品牌。推动精细化服务,架起“连心桥”。抓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采取“1+1+N”模式,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纵到底、横到边,网格化、全覆盖。推动特色化活动,画好“同心圆”。在流域范围内开展“温泉之星”最美+系列评选、“鱼你同乐(村集体收回鱼塘集中进行生态养殖,年底村民分鱼)”富美莲山河文明共建、莲山夜话、初心议事等特色活动,营造出“以党风正民风带家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画好共同缔造“同心圆”。推动评价化管理,凝聚“向心力”。发动群众共同制定流域综合治理管护公约,划定 (略) ,挂牌管理,定人定责。全流域推行村级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打造生态绿岛 (略) ,增加人居环境整治、平安法治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积分事项,充分凝聚村民共建、共治、共管“向心力”。
发布会现场
10月30日上午, (略)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 (略) 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 (略) 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关情况,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 (略) (略) 长姚志瑞, (略) 人民 (略) 长蒋韬回答记者提问。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沙
省生态环境厅荆门监测中心主任、市 (略) 党组成员宋荆沙在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6月, (略) 启动 (略) 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全省5个试点之一);同年12月,在其他县(市、区)各选取了一条小流域开展扩面试点工作。
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牌楼西河属城郊岗地缺水型小流域,是汉江二级支流,流经5个村,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9.54平方公里,治理前主要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总体较差、耕地“碎片化”、产业结构不优和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等问题。目前,牌楼西河小流域省级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谋划的60个治理项目已完工55个,剩余5个国土整治类项目均达时序进度。
扩面试点全面展开,治理效果初显
2023年12月, (略) 选取了沙洋县西港河、 (略) 郑刘桥河、 (略) 莲山河、 (略) 官堰河、 (略) 乌盆河、屈家 (略) 季河开展小流域扩面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综合治理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谋划181个项目已完工94个、在建70个,剩余17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随着扩面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治理效果初步显现。生态治理方面,坚持源头治理、截污控源、水系连通、分类施策,实施河道生态修复16.*平方米,莲山河、郑刘桥河、季河河道防洪标准提升至10年一遇;5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43个,占比达到86%。目前,莲山河、西港河、乌盆河、季河水质保持在Ⅲ类标准,官堰河水质从劣V类改善为V类。产业发展方面, (略) 大力发展特色园艺、“网球+”休闲旅游、中医康养产业; (略) 采取合作社指导和农户种植模式,带动503户农民户均增收8000元; (略) 依靠亿纬、恩捷等龙头企业带动1000余人就业; (略) (略) 种植西瓜,带动400余户农民实现年收入*元以上。基础设施方面, (略) 开展村级亮化工程; (略) (略) 进行提档升级; (略) 、屈家 (略) 实施天然气入户工程。人居环境方面,6条小流域完成改厕*户,覆盖率达到94.8%;建成生态绿岛10座。
(略) :探索治水 (略) 径
(略) 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蒋韬
(略) 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蒋韬在发布会上介绍,试点以来, (略) 以水系为脉络,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治水 (略) 径。
一是实施水系重构,推动“死水”变“活水”。实施保水、蓄水、节水、补水“四大行动”,开展河道综合整治,建设近自然 (略) ,调整优化水工建 (略) ,新增高效 (略) 3500亩、节水型设施农业800亩,制定常态化补水办法,河道淤塞问题全部解决。
二是强化截污控源,推动“治标”变“治本”。系统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 (略) 置 (略) 理,镇村生活污水应收尽收,无害化厕所改造率达100%,河道水质从Ⅴ类提升至Ⅳ类以上(Ⅲ类水质占比达75%)。
三是开展国土整治,推动“分散”变“集约”。推动“小田变大田”,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动“散居变集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支持流域内5个村1578户5983人实现集中居住,占流域总人口68%。
四是促进产业提升,推动“农民”变“市民”。大力开展“接您回家”活动,推动“人口回流、产业回迁”。因地制宜 (略) 农业、电商物流两大特色产业, (略) 场主体90家,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
五是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推动“看客”变“主人”。注重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制定共同缔造公约、流域管护公约和村民文明实践公约,组织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共商共议活动,凸显了群众主体地位,激发了主人翁意识。
(略) 推动和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探索三个可 (略) 径:
首先,深入探索投入可持 (略) 径。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引水”作用,多措并举拓展投入渠道。 (略) 场主体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招引生态友好型项目,优化绿色食品、绿色水产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品供给,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统筹财政资金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争取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强化投入保障,持 (略) 位价值。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投。探索成立生态治理公益基金。四是鼓励村集体自主投。充分利用前期治理形成的水面、耕地、基础设施等集体资源,做好经营性开发,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其次,深入探索村集体和农民增收可持 (略) 径。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努力让生态要素变为生产要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丰富城郊采摘、观光农业、精品果蔬等业态,以产业带动增收。二是增加财产性收入。盘活农村闲置“三资”, (略) 。三是增加工资性收入。探索更多联农带农机制,强化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
第三,深入探索基础设施管养可持 (略) 径。绿色基础设施,建好更要管好,关键是要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围绕“有人管”,进一步抓好老百姓的组织宣传发动,强化“谁治理、谁受益”的思想认识。围绕“有钱管”,整合农业、水利、环保等方面资金,实施“以奖代补”,激励老百姓“自觉管”、市场主体“愿意管”。围绕“有制度管”,健全条块结合、岸上岸下协同治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群众参与的河湖长制,构建长效治理体系。
沙洋县:探索形成五个“小切口”经验
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
沙洋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吴传斌在发布上介绍,沙洋县西港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过程中,探索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五个“小切口”经验。
一是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整合劳动资源,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以国土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开展“小田并大田”试点,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通过“社企农”联动转变生产方式,以5家企业带动6个合作社及流域内563户农户,为农户增收11.*元。推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统一购种购肥、统一机耕机种、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开展耕种防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节约时间成本,提升效率5%以上。
二是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清单管理、合理清理,让土地资源变成资产。流域内共有宅基地3547宗、约1485.69亩,通过信息核查员定期巡查,实现宅基地动态监控与统计。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预计产生增减挂钩指标221亩。通过集体经营性 (略) 实现土地资源变成资产。
三是以共同缔造为载体,创新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新模式。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探索异地建设公墓和林地、墓地复合利用的“林下公墓”新模式,着力解决用地紧张、农村散坟乱葬、攀比浪费等问题,弘扬厚养薄葬文明新风。
四是以废旧农膜回收为切入点,推动农村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完善农膜回收管理制度,建好“三本台账”(用膜作物面积摸底台账、新型地膜推广台账、废旧农膜回收台账),依托1 (略) 点以1.6-*/公斤的价格回收废旧农膜,预计小流域内全年可回收41吨,回收率达85%以上。
五是建立西港河小流域蛋鸡养殖体系,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略) 牵头, (略) 区33家养殖主体建立“五统一”(统一供苗、统一指导、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统 (略) 理)蛋鸡养殖服务体系,搭建成熟的技术服务、线上线下集中 (略) 络,让养殖户专心养殖管理。
沙洋县坚持以共同缔造为抓手,聚焦小切口、少投入,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群众”协同共管的运维管护模式。
一是围绕“后期怎么做”建体系。围绕群众生产生活所需,建设完善农村生产用水管理、农用设施管理、水质监测等体系机制20余个,利用庞 (略) 络,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能提升。建立积分制管理体系,以小流域生态绿岛、赵集村生活垃圾 (略) 为载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二是围绕“事情谁来管”建机制。政府主导管。跨村成立西港河小流域党总支,打破村级行政边界, (略) 域、常态化协调机制,着力解决各村协作治水问题。企业自主管。发动群众管。建立“1+5+N”(“1”,即群众议事会;“5”,即乡贤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老协会、西港河流域治水协会等自治组织;“N”,即政策宣讲、产业互助、河岸治理、卫生检查、文体娱乐等志愿服务小分队)的群众自治组织体系。
三是围绕“钱从哪里来”强保障。一方面,围绕少投入,谋划实施项目。前期治理过程中,沙洋最大化地撬动社会资本,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使得地方政府“小投入”带来“大成效”,实施项目46个。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去工程化,以工代赈就地聘请本村劳力。另一方面,盘活流域资产,激发流域长效维护动力。以流域为单元建立“闲置资产”台账,通过河道周边土地流转(如岳飞城流转土地在河道两边种植菊花、果树)、国土综合整治指标腾挪、集体经营性 (略) 、村集体入股分红等方式,为项目后期管护预留资金。
(略) :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略) (略) 长姚志瑞
(略) (略) 长姚志瑞在发布会上介绍, (略) 始终贯彻“双集中”理念,以建设“十里水画廊,富美莲山河”为愿景,坚持以生态优美吸引人、以产业兴旺集聚人、以功能完善服务人、以治理有效留住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农文旅融合发 (略) 和城乡融合发 (略) 。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园艺产业。释放生态农业潜力,重点发展对节白蜡、根雕园艺等产业,引 (略) (略) 场主体投资*元,建设莲山艺术村项目,打造盆 (略) 、根 (略) 、乡 (略) 、亲 (略) 、古 (略) 等 (略) ,带动流域内建成园艺、花卉苗木合作社8个,吸收带动70家经营户,提升特色园艺产值达到*元以上。
二是 (略) 球+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略) 、南平鑫杰欢乐大世界、高潮村电竞民宿集群等项目, (略) 球小镇,带动民宿、餐饮、垂钓、采摘和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建成民宿客房80间、休闲农庄35家、采摘园12家、垂钓基地5个,实现乡村旅游收入*元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中医康养产业。依托百益古方中医康养综合体、遵道医养、中昆虫业等项目,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中医理疗、养生体验和药材加工,建成瓜蒌子、黄精等中药材基地300亩,吸纳就近务工人员90人以上,提升中医康养产值达到*元以上。
(略) 坚持以共同缔造为切入点,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发动群众参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这根“主心骨”。建立了流域内“ (略) 党委、街道党工委+ (略) 大党总支+村党支部+湾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以党员中心户为着力点,依托湾组党小组,打造12个“红色哨卡”,吸纳老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共52人担任流域内哨兵。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制定流域综合治理管护公约、美好家园村规民约。大力推行河湖长制,明确党员河湖长、群众河段长。
二是依靠人民群众这支“主力军”。运用“七步工作法”,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通过湾组夜话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分类建立共性问题清单和个性问题清单,共收集问题26个,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解决17个。群众积极主动筹资600余万元、筹工100多人次 (略) 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绿满小流域”、 (略) 改善等流域综合治理活动。
三是建好基层治理这个“主阵地”。谋划打造“一条河凝聚党群心 共护莲山小流域”特色基层治理品牌。推动精细化服务,架起“连心桥”。抓实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采取“1+1+N”模式,实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纵到底、横到边,网格化、全覆盖。推动特色化活动,画好“同心圆”。在流域范围内开展“温泉之星”最美+系列评选、“鱼你同乐(村集体收回鱼塘集中进行生态养殖,年底村民分鱼)”富美莲山河文明共建、莲山夜话、初心议事等特色活动,营造出“以党风正民风带家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画好共同缔造“同心圆”。推动评价化管理,凝聚“向心力”。发动群众共同制定流域综合治理管护公约,划定 (略) ,挂牌管理,定人定责。全流域推行村级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打造生态绿岛 (略) ,增加人居环境整治、平安法治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积分事项,充分凝聚村民共建、共治、共管“向心力”。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