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滁州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供水保障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滁环办复〔2024〕299号
关于《滁州市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供水保障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滁环办复〔2024〕299号
(略) 水利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你单位报来的《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项目代码:2020-*-46-01-*)收悉。经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现批复如下:
一、依据2024年 (略) 政府《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工作》( (略) 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第30号)相关事项研究,在做好全 (略) 备用水源地替换工作,保障全 (略) 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原则同意《报告书》结论。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建 (略) 全椒县、 (略) ,工程永久占地3.488hm2,临时占地200.493hm2。工程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4852.*元。工程主要任务是以长江为水源,依托驷马山引江水道工程,向黄栗树、沙河集、城西水库补水,以保证城乡供水安全,兼顾改善农业灌溉需求。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黄栗树补水干线,线路全长20.36km;新建沙河集补水支线,线路全长17.0km;新建赵店水库分水闸2座,单闸设计流量7.42m3/s;新建赵店加压泵站1座,设计流量14.42m3/s;新建黄栗树加压泵站1座,设计流量3.60m3/s。工程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于2023年11月28日取得《 (略) 发展改革委关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滁发改审批〔2023〕218号)。该工程为《长江 (略) 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水利发展规划。
二、 (略) 政府《会议纪要》要求和《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环境应急措施前提下,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减缓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公益林 (略) 域管理要求。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施工期优化 (略) ,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复垦,跟踪开展生态监测,完善生态恢复、补偿措施。
2、加强水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废水分 (略) 理、处置。工程运行期要加强黄栗树水库、沙河集水库、城西水库及赵店周边及库尾来水周边排污口整治,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加强水库富营养化预警和控制。位于饮用水水 (略) 范围内的施工生产、生活 (略) 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按照《报告书》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第30号》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 (略) 备用水源地替换工程,在替换工程完成后再启动赵店水库饮用水水 (略) 内相关工程建设。
3、加强大气环境保护。施工中落实场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措施。道路定期洒水,限制车速,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管理,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燃油。
4、落实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略) 、 (略) 线。优先选择低噪声工艺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临近居民的工段原则上禁止施工。施工期通过设置隔声屏障、交叉施工、限速行驶、禁止鸣笛等减振、隔声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运营期对泵房采取封闭降噪、减振隔声等措施。
5、落实固 (略) 理处置措施。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筑垃圾优先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危险废物规范收集、暂存并交有资 (略) 置。
6、落实《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控措施。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风险防范和应急要求及措施,储备风险防范应急物资,做好与地方政府、饮用水水 (略) 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和联动。
7、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 (略) ,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8、若项目的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你公司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略) 报告,且待正式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各项环境管理、生态保护措施应一并落实。工程竣工后,按规定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你单位应主动公开项目环评文件和验收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 (略)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全椒县、 (略) 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并加强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分送上述部门,按规定接受项目沿线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略) 水利规划技术服务中心:
你单位报来的《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项目代码:2020-*-46-01-*)收悉。经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现批复如下:
一、依据2024年 (略) 政府《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工作》( (略) 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第30号)相关事项研究,在做好全 (略) 备用水源地替换工作,保障全 (略) 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原则同意《报告书》结论。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建 (略) 全椒县、 (略) ,工程永久占地3.488hm2,临时占地200.493hm2。工程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4852.*元。工程主要任务是以长江为水源,依托驷马山引江水道工程,向黄栗树、沙河集、城西水库补水,以保证城乡供水安全,兼顾改善农业灌溉需求。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黄栗树补水干线,线路全长20.36km;新建沙河集补水支线,线路全长17.0km;新建赵店水库分水闸2座,单闸设计流量7.42m3/s;新建赵店加压泵站1座,设计流量14.42m3/s;新建黄栗树加压泵站1座,设计流量3.60m3/s。工程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程等。项目于2023年11月28日取得《 (略) 发展改革委关 (略) 长三角一体 (略) 供水保障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滁发改审批〔2023〕218号)。该工程为《长江 (略) 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水利发展规划。
二、 (略) 政府《会议纪要》要求和《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环境应急措施前提下,工程建设的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减缓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我局原则同意《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总体结论和拟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公益林 (略) 域管理要求。施工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施工期优化 (略) ,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施工活动的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和复垦,跟踪开展生态监测,完善生态恢复、补偿措施。
2、加强水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和运营期废水分 (略) 理、处置。工程运行期要加强黄栗树水库、沙河集水库、城西水库及赵店周边及库尾来水周边排污口整治,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加强水库富营养化预警和控制。位于饮用水水 (略) 范围内的施工生产、生活 (略) 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按照《报告书》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 第30号》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 (略) 备用水源地替换工程,在替换工程完成后再启动赵店水库饮用水水 (略) 内相关工程建设。
3、加强大气环境保护。施工中落实场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等措施。道路定期洒水,限制车速,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管理,使用国家规定的标准燃油。
4、落实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管理与组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略) 、 (略) 线。优先选择低噪声工艺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临近居民的工段原则上禁止施工。施工期通过设置隔声屏障、交叉施工、限速行驶、禁止鸣笛等减振、隔声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运营期对泵房采取封闭降噪、减振隔声等措施。
5、落实固 (略) 理处置措施。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建筑垃圾优先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危险废物规范收集、暂存并交有资 (略) 置。
6、落实《报告书》提出的风险防控措施。按要求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风险防范和应急要求及措施,储备风险防范应急物资,做好与地方政府、饮用水水 (略) 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和联动。
7、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建 (略) ,及时解决公众担忧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诉求,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8、若项目的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措施发生重大变动,你公司应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略) 报告,且待正式批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各项环境管理、生态保护措施应一并落实。工程竣工后,按规定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你单位应主动公开项目环评文件和验收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四、 (略)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和全椒县、 (略) 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工作机制的意见》(环执法〔2021〕70号)要求,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并加强项目施工期环境管理。你公司应在收到本批复20个工作日内,将批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文件分送上述部门,按规定接受项目沿线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