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临河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度临河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4年10月16日 (略) 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经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准, (略) 组织对202 (略) 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核查。审计结果表明:20 (略) 直各部门(单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 (略) ”两件大事,紧 (略) 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 (略) 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落实稳经济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力度,培植新财源。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 (略)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盘活资产、清缴欠税等方法增加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0亿元,增幅21.52%,创近年新高。争取各类上级专项资金34.0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5.07亿元,争项目、争资金成效显著。
——围绕落实“五大任务”,保障重点支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保、教育、卫健等民生支出37.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1%。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乡村振兴。 (略) 出口改造和 (略) (略) 更新项目,惠及人民群众。积极争取“保交楼”专项资金,解决房地产“三难”问题,在保证“三保支出”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民生和重点支出,维护了社会稳定。
——审计整改机制进一步完善,成效明显。推动《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审计整改相关文件精神落实落地。审计查出问题全面实施台账管理,细化整改督促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加强定期督查整改和专项督查整改。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2022年之前四级审计机关查出问题已全部整改,整改(销号)率100%。2023年四级审计机关查出问题155个,截至2024年8月末已整改149个,正在整改6个,已到期问题整改(销号)率98.03%。
一、区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 (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88亿元,支出77.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16亿元、支出15.6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元、支出*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初结余5.34亿元,本年收入7.38亿元,本年支出11.53亿元(其中上解上级5.11亿元)。主要支出方向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和社保、煤改电等民生项 (略) 出口等重点项目。2023年末,政府债务风险仍然较大。
重点审计了财政资源统筹、支出强度保障、债务管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绩效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财政收入方面。
主要问题是部分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形成当年少计收入450.*元。
(二)财政支出方面。
主要问题是部分民生项目支出进度缓慢。部分“三保”项目支出进度未达当期目标;部分惠农惠牧补贴、生态治理项目支出进度未达标,应拔未拔3.14亿元;滞留奶业振兴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02.*元等方面问题。
(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超限额。
2023年末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限额为2.52亿元,年末实际余额为6.84亿元,超限额4.32亿元。
(四)绩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
主要存在绩效评价工作滞后和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问题。
上述问题,财政及有关部门正在整改。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略) 、 (略) 等6个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部分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落实奶业振兴工作中存在滞留、闲置专项资金*元和个别项目重复申报问题。二是“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未达试点预期效果,未起到引领作用。
(二)预算执行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上缴非税收入不及时,专户结余资金长期闲置,涉及资金1444.*元。二是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用“为民办实事专项经费”11.*元购买办公设备和党群服务中心室内装修。三是个别部门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结余大,资金未发挥效益。
(三)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方面。
(略) 将1.*元审计服务费用转嫁给看守所承担。
(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方面。
一是个别部门依据低质量评 (略) 置资产。二是部分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主要存在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缺失和绩效评价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部分乡镇存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83.*元的问题。
(七)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方面。
部分单位仍存在往来账中列收列支问题。
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单位)正在按要求整改。
三、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重点对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餐 (略) 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部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政策未落实;财政滞留科技专项内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共*元;未及时兑付消费券10.*元;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不规范,未按合同约定收缴租金、保证金11.*元,少计收入*元,少计长期投资*元等问题。
上述问题,已全部整改。
四、重点民生资金和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重点对新冠疫情防控资金物资、高标准农田建设、煤改电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新冠疫情防控资金物资专项审计调查。
一是财政部门未及时分配疫情防控财力补助资金*元;二是相关单位物资管理不规范及固定资产未入账32.*元。
(二)2019年至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应退未退工程履约保证金297.*元;多计工程结算价款15.*元;已完工固定资产未按要求入账和未办理资产交付手续;未对2021年度已完工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工作;部 (略) 存在质量问题及收取履约保证金的同时预留质量保证金等问题。
(三) (略) 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跟踪审计。
一是“三重一大”制度制定落实不到位;煤改电项目未按时完工;设备采购未签订合同,设备售后服务速度迟缓,影响用户取暖等问题。
上述问题,除建成高标准农田未转固定资产问题正在整改外,其余问题已全部整改。
五、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略) (略) 南延绿化工程、2020年非成套住 (略) 改造项目等5个项目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发现多计工程结算价款302.*元,超批复投资1488.*元,施工单位代垫费用46.*元,超标准或未收取履约保证金,先开工后办理施工许可、合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上述问题,已全部整改。
六、审计建议
(一)严格预算编制执行,增强收支统筹力度。
一是加强预算收支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从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刚性约束,依法依规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及时上缴、收缴各类各项财政收入,统筹安排库款,保障重大项目支出进度,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继续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资产和资金盘活力度偿还债务。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方面的作用。深化“投资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加强对绩效自评结果的抽查审核,加大对造成损失浪费的项目的问责力度,减少无效支出。
(二)加强对工程类建设项目的管控。
一是主管部门积极履职履责,依照部门职责与合同内容开展检查、验收工作;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做实做细前期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概算审查等工作;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标准、范围和投资成本;严格合同变更管理,完善变更管理决策程序。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项目资金效益。
(三)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单位内控制度落实。
一是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建议财政部门监督指导各单位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各单位应重视财务工作严肃性及专职财务人员的培养。二是严格内控制度执行。各单位应根据审计、巡视巡察等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制度层面和执行过程上分析成因、查找漏洞,针对性进行完善。保障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等日常活动有据可依,并落实到位。
本报告反映的是202 (略) 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工程审计等审计项目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上述问题, (略) 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下一步, (略) 将加大审计整改督查力度,确保审计问题整改到位。整改情况将 (略) 人大常委会报告。
(略) (略)
2024年10月31日
--2024年10月16日 (略) 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经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准, (略) 组织对202 (略) 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上一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了核查。审计结果表明:20 (略) 直各部门(单位)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 (略) ”两件大事,紧 (略) 委、区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 (略) 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落实稳经济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力度,培植新财源。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 (略)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争取项目资金、盘活资产、清缴欠税等方法增加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0亿元,增幅21.52%,创近年新高。争取各类上级专项资金34.0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5.07亿元,争项目、争资金成效显著。
——围绕落实“五大任务”,保障重点支出,促进高质量发展。社保、教育、卫健等民生支出37.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51%。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乡村振兴。 (略) 出口改造和 (略) (略) 更新项目,惠及人民群众。积极争取“保交楼”专项资金,解决房地产“三难”问题,在保证“三保支出”的情况下,有效保障了民生和重点支出,维护了社会稳定。
——审计整改机制进一步完善,成效明显。推动《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等审计整改相关文件精神落实落地。审计查出问题全面实施台账管理,细化整改督促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加强定期督查整改和专项督查整改。加强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贯通协同,形成整改合力。2022年之前四级审计机关查出问题已全部整改,整改(销号)率100%。2023年四级审计机关查出问题155个,截至2024年8月末已整改149个,正在整改6个,已到期问题整改(销号)率98.03%。
一、区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 (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88亿元,支出77.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16亿元、支出15.67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元、支出*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初结余5.34亿元,本年收入7.38亿元,本年支出11.53亿元(其中上解上级5.11亿元)。主要支出方向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和社保、煤改电等民生项 (略) 出口等重点项目。2023年末,政府债务风险仍然较大。
重点审计了财政资源统筹、支出强度保障、债务管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绩效五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财政收入方面。
主要问题是部分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形成当年少计收入450.*元。
(二)财政支出方面。
主要问题是部分民生项目支出进度缓慢。部分“三保”项目支出进度未达当期目标;部分惠农惠牧补贴、生态治理项目支出进度未达标,应拔未拔3.14亿元;滞留奶业振兴和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302.*元等方面问题。
(三)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超限额。
2023年末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限额为2.52亿元,年末实际余额为6.84亿元,超限额4.32亿元。
(四)绩效管理工作亟需加强。
主要存在绩效评价工作滞后和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问题。
上述问题,财政及有关部门正在整改。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略) 、 (略) 等6个部门和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部分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一)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落实奶业振兴工作中存在滞留、闲置专项资金*元和个别项目重复申报问题。二是“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未达试点预期效果,未起到引领作用。
(二)预算执行方面。
一是部分单位上缴非税收入不及时,专户结余资金长期闲置,涉及资金1444.*元。二是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用“为民办实事专项经费”11.*元购买办公设备和党群服务中心室内装修。三是个别部门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结余大,资金未发挥效益。
(三)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采购方面。
(略) 将1.*元审计服务费用转嫁给看守所承担。
(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方面。
一是个别部门依据低质量评 (略) 置资产。二是部分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
主要存在项目绩效管理制度缺失和绩效评价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部分乡镇存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83.*元的问题。
(七)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方面。
部分单位仍存在往来账中列收列支问题。
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单位)正在按要求整改。
三、政策落实审计情况
重点对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餐 (略) 理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部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政策未落实;财政滞留科技专项内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共*元;未及时兑付消费券10.*元;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不规范,未按合同约定收缴租金、保证金11.*元,少计收入*元,少计长期投资*元等问题。
上述问题,已全部整改。
四、重点民生资金和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重点对新冠疫情防控资金物资、高标准农田建设、煤改电工程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
(一)新冠疫情防控资金物资专项审计调查。
一是财政部门未及时分配疫情防控财力补助资金*元;二是相关单位物资管理不规范及固定资产未入账32.*元。
(二)2019年至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应退未退工程履约保证金297.*元;多计工程结算价款15.*元;已完工固定资产未按要求入账和未办理资产交付手续;未对2021年度已完工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工作;部 (略) 存在质量问题及收取履约保证金的同时预留质量保证金等问题。
(三) (略) 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跟踪审计。
一是“三重一大”制度制定落实不到位;煤改电项目未按时完工;设备采购未签订合同,设备售后服务速度迟缓,影响用户取暖等问题。
上述问题,除建成高标准农田未转固定资产问题正在整改外,其余问题已全部整改。
五、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略) (略) 南延绿化工程、2020年非成套住 (略) 改造项目等5个项目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主要发现多计工程结算价款302.*元,超批复投资1488.*元,施工单位代垫费用46.*元,超标准或未收取履约保证金,先开工后办理施工许可、合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上述问题,已全部整改。
六、审计建议
(一)严格预算编制执行,增强收支统筹力度。
一是加强预算收支管理。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从细编制预算,加强预算刚性约束,依法依规管理使用专项资金;及时上缴、收缴各类各项财政收入,统筹安排库款,保障重大项目支出进度,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二是继续加强债务风险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大资产和资金盘活力度偿还债务。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在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方面的作用。深化“投资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加强对绩效自评结果的抽查审核,加大对造成损失浪费的项目的问责力度,减少无效支出。
(二)加强对工程类建设项目的管控。
一是主管部门积极履职履责,依照部门职责与合同内容开展检查、验收工作;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做实做细前期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概算审查等工作;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标准、范围和投资成本;严格合同变更管理,完善变更管理决策程序。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项目资金效益。
(三)严肃财经纪律,严格单位内控制度落实。
一是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建议财政部门监督指导各单位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各单位应重视财务工作严肃性及专职财务人员的培养。二是严格内控制度执行。各单位应根据审计、巡视巡察等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制度层面和执行过程上分析成因、查找漏洞,针对性进行完善。保障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等日常活动有据可依,并落实到位。
本报告反映的是202 (略) 本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以及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工程审计等审计项目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对上述问题, (略) 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下一步, (略) 将加大审计整改督查力度,确保审计问题整改到位。整改情况将 (略) 人大常委会报告。
(略) (略)
2024年10月31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