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11月拟作出的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024年11月拟作出的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核与辐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8日-2024年11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 (略) 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0851-#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 (略)

(略) (略) (略) 27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 (略) 生态环境厅

邮编:#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

(略) 桐梓县黄莲乡大湾村

贵州省黔 (略)

贵州 (略)

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为矩形,总占地面积为7350m2,主变为户外GIS布置,主变载油量约50 t。

1)220kV:本期及终期采用线变组接线形式,本期及终期架空出线1回,接入夜郎220kV变电站220kV母线(不纳入本次评价内容);

2)35kV:本期及终期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及终 (略) 电缆进线6回;35kV建设1回主变进线间隔、6回风电 (略) 进线间隔、1回无功补偿出线间隔、1回接地兼站用变出线间隔1回母线设备间隔、1回备用储能出线间隔,共计11个间隔;

3)主变:本期及终期:1×100MVA双绕组有载调压自冷变压器,电压变比230±8X1.25%/37kV,YN,d11Ud%=10.5%;

4)无功补偿部分:本期及终期35kV母线配置1组容量为20Mvar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实现-20~+20Mvar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直挂水冷式。最终可根据具体项目接入系统批复或审查意见、电能质量评价报告结论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型式及容量;

5)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220kV为有效接地系统、35kV为电阻接地系统、0.4kV站用电系统采用直接接地系统。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升压站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机械施工、机动车运输产生的废气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粉尘 (略) 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小,施工扬尘 (略) 域小、影响的时间短。通过施工管理措施如洒水抑尘、遮盖等可以减少场地开挖产生的扬尘,大气环境随着施工结束而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产生的冲洗废水;这些废水主要具有浊度高、悬浮物浓度高等特点,用水量为5m3/d(900m3/施工期),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85%计,预计约4.25m3/d(765m3/施工期)。施工废水经升压站 (略) 设置的临时隔油沉淀池(10m3)隔油沉 (略) 理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冲洗、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过程,禁止施工废水外排。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适时开挖,减轻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

本项目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高峰人员为30人,其中施工人员25人,管理人员5人。本项目升压站不设置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周边村民,食宿均自行解决;管理人员租赁周边村镇村民房屋进行食宿。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沤肥后就近作为周边农田灌溉,不外排。

(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的生产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住点 (略) 理后回用于农灌,不外排,对本工 (略) 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升压站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运作,该噪声为暂时性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土石方和机械维修废机油。

本工程施工期挖方量3675m3,填方量5145m3,无弃方量。本项目施工期高峰期施工人员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天),则施工高峰期生活垃圾产生30kg/d,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总量约5.4t;本项目生活垃圾经生 (略) 设置的垃圾收集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类比同类项目,建筑垃圾主要为废弃的砂石、水泥、木屑、碎木块、弃砖、纤维、塑料泡沫、碎玻璃、废瓷砖等。建筑垃圾统一运送到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 (略) 置,废包装材料及时回收利用,建筑物垃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修会产生少量废机油,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属危险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14-08,危险特性为(T,I)。类比同类型项目废机油产生量为0.05t/a,废机油经专用桶收集暂 (略) 设置的临时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 (略) 理。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期临时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控制标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0第15号)等规范要求进行废物收集、暂存及标志。

(2)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危废暂存间等临时设施,清理恢复施工迹地、平整土地,根据实际情况,其上覆土30cm,撒播草籽绿化。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可逆的、短期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落实相应的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环评(公示稿).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8日-2024年11月25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851-#(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 (略) 生态环境厅窗口)

传真:0851-#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59号贵州省生态环境 (略)

(略) (略) (略) 270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 (略) 生态环境厅

邮编:#

序号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1

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

(略) 桐梓县黄莲乡大湾村

贵州省黔 (略)

贵州 (略)

新建一座220kV升压站,升压站为矩形,总占地面积为7350m2,主变为户外GIS布置,主变载油量约50 t。

1)220kV:本期及终期采用线变组接线形式,本期及终期架空出线1回,接入夜郎220kV变电站220kV母线(不纳入本次评价内容);

2)35kV:本期及终期采用单母线接线,本期及终 (略) 电缆进线6回;35kV建设1回主变进线间隔、6回风电 (略) 进线间隔、1回无功补偿出线间隔、1回接地兼站用变出线间隔1回母线设备间隔、1回备用储能出线间隔,共计11个间隔;

3)主变:本期及终期:1×100MVA双绕组有载调压自冷变压器,电压变比230±8X1.25%/37kV,YN,d11Ud%=10.5%;

4)无功补偿部分:本期及终期35kV母线配置1组容量为20Mvar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实现-20~+20Mvar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直挂水冷式。最终可根据具体项目接入系统批复或审查意见、电能质量评价报告结论确定无功补偿装置型式及容量;

5)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220kV为有效接地系统、35kV为电阻接地系统、0.4kV站用电系统采用直接接地系统。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升压站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材料运输时产生的扬尘和粉尘,机械施工、机动车运输产生的废气等。由于扬尘源多且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无组织排放。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施工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粉尘 (略) 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

(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小,施工扬尘 (略) 域小、影响的时间短。通过施工管理措施如洒水抑尘、遮盖等可以减少场地开挖产生的扬尘,大气环境随着施工结束而恢复至原来的水平。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施工期间产生的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产生的冲洗废水;这些废水主要具有浊度高、悬浮物浓度高等特点,用水量为5m3/d(900m3/施工期),污水产生量按照用水量的85%计,预计约4.25m3/d(765m3/施工期)。施工废水经升压站 (略) 设置的临时隔油沉淀池(10m3)隔油沉 (略) 理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冲洗、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过程,禁止施工废水外排。建设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适时开挖,减轻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

本项目施工期污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高峰人员为30人,其中施工人员25人,管理人员5人。本项目升压站不设置临时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为当地周边村民,食宿均自行解决;管理人员租赁周边村镇村民房屋进行食宿。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沤肥后就近作为周边农田灌溉,不外排。

(2)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的生产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住点 (略) 理后回用于农灌,不外排,对本工 (略) 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不大。

3、声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升压站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运作,该噪声为暂时性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2)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污染源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土石方和机械维修废机油。

本工程施工期挖方量3675m3,填方量5145m3,无弃方量。本项目施工期高峰期施工人员3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kg/(人·天),则施工高峰期生活垃圾产生30kg/d,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总量约5.4t;本项目生活垃圾经生 (略) 设置的垃圾收集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类比同类项目,建筑垃圾主要为废弃的砂石、水泥、木屑、碎木块、弃砖、纤维、塑料泡沫、碎玻璃、废瓷砖等。建筑垃圾统一运送到政府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 (略) 置,废包装材料及时回收利用,建筑物垃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对施工机械进行维修会产生少量废机油,废物类别为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属危险废物,废物代码为900-214-08,危险特性为(T,I)。类比同类型项目废机油产生量为0.05t/a,废机油经专用桶收集暂 (略) 设置的临时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 (略) 理。本次环评要求施工期临时危废暂存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控制标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0第15号)等规范要求进行废物收集、暂存及标志。

(2)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危废暂存间等临时设施,清理恢复施工迹地、平整土地,根据实际情况,其上覆土30cm,撒播草籽绿化。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可逆的、短期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落实相应的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防治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稿(公示版)

桐梓县湖南洞一期风电场升压站环评(公示稿).pdf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窗口0851-#

(反馈时间:自本公示生成后5个工作日内)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