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1月1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遂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1月1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略) (略)
关于2024年11月1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9日-2024年11月25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5-*
地 址: (略) (略) 228号 (略) 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报告书(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地面集输工程 | (略) 大榆镇方圣村 | 中国石 (略) (略) 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 | 重庆精创 (略)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略) 井站1座(无人值守),设计规模15.5×104m3/d; (略) 集气管线1条(同沟敷设通信电缆1条),设计规模15.5×104m3/d,长度770m。项目总投资740.*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 项目建设与运行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要求进行建设,落实环保投资,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运行。优 (略) ,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控制和减缓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复植。 (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结合工程沿线敏感目标分布,合理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时段以及施工场地的位置和布设,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生态恢复工作,并加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三)加强各 (略) 理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施工期施工废水循环使用,管道试压采用洁净水,经沉淀过滤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周边农户已有施设收集后用作周边农肥。 (四)建立健全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避免二次污染。施工废料收集后回收利用或交环 (略) 理;建筑废渣由施工队交当地合 (略) 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 (略) 置,运营期无人值守,检修废渣、过滤废渣由射 (略) 集中清理收集后带走统一交由资 (略) 置,危废转移过程须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 (五)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通过洒水降尘、封闭运输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检修/事故放空废气经通过放空火炬燃烧排放。 (六)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置,采用安装减振基础,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降低因气流摩擦产生的气流噪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噪声监测情况,及时优化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避免环保纠纷。 (七)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相关要求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并定期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 (八)严格落实并强化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按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企业与政府、相关单位间的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九)工程施工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做好相关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基本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
2 | 德阳中江至遂 (略) 射洪西互通连接线项目 | (略) 瞿河镇、太和街道 | (略) (略) | 四川川品全 (略) | 项 (略) 美丰大道与国道G247线平交口,止于德遂高速射洪西互通匝道收费站出口,全长6.889公里,等级 (略)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 项目建设与运行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加强施工期及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建设单位内部的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等工作。落实环保设计合同,同步开展招标设计和技术施工设计,将环保措施纳入招标、施工承包合同之中。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控制和减小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桥梁施工中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等措施,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堆料场、拌合站等远离水体设置,施工场地冲洗废水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回用;隧道两端洞口设置隔油沉淀池和清水回用池,做好涌渗 (略) 置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利用既 (略) 理后用作农肥。加强营运期通行车辆管理,加强工程全线截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截排水沟进行清掏,避免堵塞。 (三)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打围施工、洒水降尘、遮盖运输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四)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实行规范施工、分时段作业等措施,敏感点附近 (略) 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影响。隧道洞口爆破施工前,施工方应提前与邻近集中居民点进行提醒和沟通,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应精准控制单次爆破装药量,减小爆破噪声。商请并配合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合理规划沿线土地使用,公路两侧噪声超标范围内不宜新建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 (五)加强沿线生态保护。认真落实并优化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严控用地范围; (略) 基开挖的表土等,用于施工 (略) 两侧的植被恢复。施工期结束后 (略) 域自然条件,及时对裸露边坡、临时占地等进行生态恢复,对临时占地要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植被恢复和景观绿化应注意尽量采用当地物种,确保生物安全。 (六)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管理,按照要求编制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
(略) (略)
关于2024年11月1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作出审查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1月19日-2024年11月25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25-*
地 址: (略) (略) 228号 (略) 行政审批科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报告书(表)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 | (略) 地面集输工程 | (略) 大榆镇方圣村 | 中国石 (略) (略) 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 | 重庆精创 (略)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略) 井站1座(无人值守),设计规模15.5×104m3/d; (略) 集气管线1条(同沟敷设通信电缆1条),设计规模15.5×104m3/d,长度770m。项目总投资740.*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 项目建设与运行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严格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要求进行建设,落实环保投资,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运行。优 (略) ,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控制和减缓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临时占用的耕地进行复耕复植。 (二)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结合工程沿线敏感目标分布,合理优化施工方案、施工时段以及施工场地的位置和布设,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缓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生态恢复工作,并加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管理和维护。 (三)加强各 (略) 理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施工期施工废水循环使用,管道试压采用洁净水,经沉淀过滤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周边农户已有施设收集后用作周边农肥。 (四)建立健全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避免二次污染。施工废料收集后回收利用或交环 (略) 理;建筑废渣由施工队交当地合 (略) 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 (略) 置,运营期无人值守,检修废渣、过滤废渣由射 (略) 集中清理收集后带走统一交由资 (略) 置,危废转移过程须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 (五)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通过洒水降尘、封闭运输等措施,减少扬尘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期检修/事故放空废气经通过放空火炬燃烧排放。 (六)项目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合理布置,采用安装减振基础,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降低因气流摩擦产生的气流噪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噪声监测情况,及时优化各项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避免环保纠纷。 (七)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相关要求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并定期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 (八)严格落实并强化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按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企业与政府、相关单位间的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九)工程施工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做好相关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基本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监督。 |
2 | 德阳中江至遂 (略) 射洪西互通连接线项目 | (略) 瞿河镇、太和街道 | (略) (略) | 四川川品全 (略) | 项 (略) 美丰大道与国道G247线平交口,止于德遂高速射洪西互通匝道收费站出口,全长6.889公里,等级 (略)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元。 | 项目建设与运行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加强施工期及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建设单位内部的环境管理机构、人员等工作。落实环保设计合同,同步开展招标设计和技术施工设计,将环保措施纳入招标、施工承包合同之中。认真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确保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控制和减小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桥梁施工中设置截水沟、沉淀池等措施,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堆料场、拌合站等远离水体设置,施工场地冲洗废水经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回用;隧道两端洞口设置隔油沉淀池和清水回用池,做好涌渗 (略) 置措施;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利用既 (略) 理后用作农肥。加强营运期通行车辆管理,加强工程全线截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截排水沟进行清掏,避免堵塞。 (三)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打围施工、洒水降尘、遮盖运输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四)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实行规范施工、分时段作业等措施,敏感点附近 (略) 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围挡,减轻施工噪声影响。隧道洞口爆破施工前,施工方应提前与邻近集中居民点进行提醒和沟通,取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应精准控制单次爆破装药量,减小爆破噪声。商请并配合地方相关主管部门,合理规划沿线土地使用,公路两侧噪声超标范围内不宜新建学校、医院、居民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 (五)加强沿线生态保护。认真落实并优化报告书提出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严控用地范围; (略) 基开挖的表土等,用于施工 (略) 两侧的植被恢复。施工期结束后 (略) 域自然条件,及时对裸露边坡、临时占地等进行生态恢复,对临时占地要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植被恢复和景观绿化应注意尽量采用当地物种,确保生物安全。 (六)严格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管理,按照要求编制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确保环境安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