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的批复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和县至襄阳高速公路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的批复

安 (略) (六安) (略) :
  《安 (略) (六安) (略) 关于审批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六安高速〔2024〕13号)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项目,路线全长约45.899公里。同步建设铜锣寨互通连接线(约1.41公里)及霍山石 (略) 连接线(约1.17公里)。
  (二)全线设特大桥2座,大桥35座,车行天桥6座;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各1座;青山(枢纽)、天堂寨东、铜 (略) 互通立交;设匝道收 (略) 、霍山石 (略) (开放式)1处, (略) 1处、管理分 (略) 等必要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三)全线采用双向四车 (略) 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
用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沥 (略) 面。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 (略) -I级,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二、工程地质勘察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调绘、钻探、物探、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查明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成果基本能够满足本项目初步设计需要。
  (一)进场条件困难的钻孔应尽可能实施,以确保完成地质勘察指导书所确定的工作量。
  (二) (略) 堤、深路堑边坡等勘察工作,为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特大桥、互通匝道桥、大型涵洞及通道、挡墙、沿线附属设施等勘察工作,确保设计与地质勘察有效结合。
  (四)加强隧道地质勘察及水文试验工作,细化围岩分级,为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路线
  (一)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 (略) (略) 金寨县青山镇,设置枢纽互通接在建的G4222和县至襄 (略) 六安段,整体向南布设,经金寨县燕子河镇、长岭乡,霍山县漫水河镇、 (略) 镇,止于霍山县太平畈乡东界岭附近,顺接湖北省规划的英山至黄 (略)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合理,符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
  (二)初步设计根据工 (略) 线走廊带,结合沿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规划、 (略) 、河流分布、文物遗址、燃气管线、高 (略) 、环境敏感点等主要影响因素,对燕子河镇以北深挖方段(K14 060~K18 825)、麒麟河段深挖方段(K20 695~K25 655)、省界接点段(K41 260~K45 899)分别进行了K线和B线、K线和C线、K线和F线的技术经济比选;对十里溪大桥段(K3 500~K6 000)、燕子河镇以北深挖方段(K12 000~K19 000)、麒麟河至塘里梗段(K21 000~K29 000)、千工堰水库至牛角杪隧道段(K37 700~K41 200)分别进行了K线和A线、K线和K线(纵断面比选)、K线和D线、K线和E线的定性比选。考虑避让生态红线和文物遗址,少占永久基本农田,降低对地方交通、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缩减项目建设规模等因素,原则同意推荐K B线方案。
  (三)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现场调查,结合远期规划,合理确定立交桥梁、通道布设位置和孔径等,进 (略) 线平纵设计, (略) 基土石方及桥梁规模,节约资源。
  (四)结合隧道山体走向和围岩情况,优化隧道口前后线形,减 (略) 基间距及长度,节约用地。
  (五)下阶段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进一 (略) 、改沟、改渠需求,深化设计,精准落图,将“三改”用地需求纳入项目总用地同步报批。
  (六)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 (略) 防灾抗灾能力的指导意见》( (略) 发〔2024〕76号)等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地质勘察和外业调查工作,深化不良地质和临水临 (略) 段针对性设计,完善综合排水系统设计,做好桥隧方案选择和安全监测设施设计等,进一步提 (略) 防灾抗灾能力。
  (七)严格落实《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关 (略) 建设便民利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略) 函〔2024〕170号)规定, (略) 改沟改水、减震及降噪、征地拆迁、限速优化提升、 (略) 及互通立交服务能力等精细化设计要求,提升项目便民利民水平。
  (八)加强与G4222和县至襄 (略) 、英山至黄 (略) 等项目建设单位沟通,细化衔接方案设计、工程界面划分及建设时序等,避免建设期返工。
  四、 (略) 面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 (略) 基横断面型 (略) 基设计原则。下阶段结合总体设计和详勘成果,细化工点设计,合理控制高填方、深挖方工程规模。
  (二)原则同意对稳定的边坡采用植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设计方案,对欠稳定和不稳定的边坡采用圬工防护为主、植物防护为辅的设计方案。加强弃土场综合设计,确保安全、环保。
  (三) (略) 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 (略) 域气候特征和坡面径流特点,进一步优化枢纽互通、凹曲线底部、桥梁等综合排水设计。
  (四)加强隧 (略) 基挖方的综合利用,减少弃方,保护环境;优化水土保持设计,防治水土流失。
  (五)原则同意主 (略) 面采用沥 (略) 面及其结构组合设计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厚18厘米,即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SBS改性) 8厘米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基层采用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厘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六) (略) 面结构型式为30厘米水 (略) 面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厘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七)桥面铺装结构型式为: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SBS改性)。
  (八) (略) 面结构型式为: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SBS改性) 26厘米C40水泥混凝土。
  (九)下阶段应根据实测轴载和预测轴次,进 (略) 面结构强度和结构层厚度。
  五、桥梁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桥型选择及孔跨布置。下阶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防洪影响评价专题批复,进一步优化桥跨布设,并加强标准化设计和施工。
  (二)原则同意常规桥梁上部结构标准跨径采用30米装配式小箱梁和40米装配式T梁。
  (三)原则同意清水河特大桥、漫水河大桥、十里溪特大桥、青龙河大桥、麒麟河大桥主桥分别采用(77 2x140 77)米、(55 100 55)米、(55 100 55)米、(61 110 61)米、(72 130 72)米悬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阶段结合地形地质、绿化环保、投资规模、景观等因素进一步优化桥梁方案。
  (四)下阶段结合工程地质详勘,进一步优化桩基及下部墩、台设计。
  (五)对采用非标准图设计的桥梁,应加强结构计算与构造设计,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六)互通 (略) 弯、坡、斜桥结构受力复杂,下阶段应结合交 (略) 网代表车型,进一步加强结构分析和验算,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桥梁抗倾覆能力储备,不得采用独柱墩单支座结构。
  六、隧道
  (一)原则同意隧道设置及结构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 (略) 地质水文资料,进一步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洞口位置及洞门型式,合理确定支护参数及开挖方案,细化衬砌结构和防排水设计,完善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设计要求,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二)加强浅埋段隧道洞口设计,合理选择明暗交界位置,减少刷坡高度。
  (三)加强小净距隧道施工工序以及各工序间隔距离的控制,减少相互影响,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隧道通风、供配电、照明、监控、消防等综合设计,保障运行安全。
  七、路线交叉
  (一)全线互通 (略) 较合理,立交选型及技术指标运用基本适当,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合转弯交通量等控制因素,进一步优化互通立交平纵面线形和匝道布设,提高互通立交通行能力。
  (二)原则同意青山(枢纽)互通采用T形枢纽互通方案;天堂寨东互通、铜锣寨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互通方案。下阶段应进一步优 (略) 的平交口渠化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确保同步推进天堂寨东互通至天 (略) 之间的G346升级改造,实 (略) (略) 快速通达。
  (三)同步开展龙马互通建设方案设计,条件具备后启动工程实施,推进科研、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四)下阶段应进一步分析转弯交通量,优化互通立交平纵面线形设计和匝道布设,提高枢纽通行能力。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标志、标线、护栏、隔离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缓冲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下阶段应根据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保证行车安全。交通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
  (二)加强隧道、连续下坡、互通立 (略) 段,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工程专项设计,保证行车安全。
  (三)原则同意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案。下一阶段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优化收费站、收费车道、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设计,提高通行效率。
  (四)原则同意监控系统按照A级规模设置。
  (五)原则同意通信系统采用干线传输系统与 (略) 接入系统相结合方案。
  (六)全线管理、服 (略) 总体合理,房建工程规模和功能能够满 (略) 运营管理和服务需求。原则同意管理、服务设施设计方案。下一阶段应结合交通与旅游、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开展特 (略) 设计。
  (七)下阶段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关 (略) 数字化转型加 (略) 建设发展的意见》( (略) 发〔2023〕131号)等要求,结合本项目的需求进一步细化智慧高速等相关设计。
  九、概算
  本项目核定总概算为(略).(略)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项目投资应控制在批复概算范围内,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
  十、其他
  (一)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省级调度和本批复要求抓紧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加强详测、详勘验收工作,确保设计与工程地质勘察紧密结合。
  (二)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依法办理建设用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防洪评价、水土保持批复等手续。
  (三)落实 (略) 建设的有关要求,注重集约节约用地和生态保护,落实环境保护费用,细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声屏障等设施设计。
  (四)要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平安工地建设,推行“零死亡”安全管理目标。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项目总工期(自开工之日起)36个月。
  附件: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概算汇总表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11月20日

附件

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概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工程或费用名称

概算金额

1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

(略).8196

101

临时工程

6057.1323

102

路基工程

(略).8031

103

路面工程

(略).1003

104

桥梁涵洞工程

(略).281

105

隧道工程

(略).0174

106

交叉工程

(略).4466

10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略).7091

108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

8948.2426

109

其他工程

4962.3335

110

专项费用

(略).7537

2

第二部分 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

(略).2586

201

土地使用费

(略).9872

202

拆迁补偿费

(略).7963

203

其他补偿费

317.4751

3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

(略).1686

301

建设项目管理费

(略).4785

302

研究试验费

200.0000

30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4956.2931

304

专项评价(估)费

242.78

305

联合试运转费

217.3756

306

生产准备费

401.8232

307

工程保通费

150.0000

308

工程保险费

2255.0242

309

其他相关费用

275.3940

4

第四部分 预备费

(略).8123

5

第一至四部分合计

(略).0591

6

建设期贷款利息

(略).2915

7

公路基本造价

(略).3506

null
文件下载

安 (略) (六安) (略) :
  《安 (略) (六安) (略) 关于审批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六安高速〔2024〕13号)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项目,路线全长约45.899公里。同步建设铜锣寨互通连接线(约1.41公里)及霍山石 (略) 连接线(约1.17公里)。
  (二)全线设特大桥2座,大桥35座,车行天桥6座;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各1座;青山(枢纽)、天堂寨东、铜 (略) 互通立交;设匝道收 (略) 、霍山石 (略) (开放式)1处, (略) 1处、管理分 (略) 等必要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三)全线采用双向四车 (略) 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
用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沥 (略) 面。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 (略) -I级,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二、工程地质勘察
  初步设计阶段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采用调绘、钻探、物探、静力触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查明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成果基本能够满足本项目初步设计需要。
  (一)进场条件困难的钻孔应尽可能实施,以确保完成地质勘察指导书所确定的工作量。
  (二) (略) 堤、深路堑边坡等勘察工作,为防护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加强特大桥、互通匝道桥、大型涵洞及通道、挡墙、沿线附属设施等勘察工作,确保设计与地质勘察有效结合。
  (四)加强隧道地质勘察及水文试验工作,细化围岩分级,为隧道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路线
  (一)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 (略) (略) 金寨县青山镇,设置枢纽互通接在建的G4222和县至襄 (略) 六安段,整体向南布设,经金寨县燕子河镇、长岭乡,霍山县漫水河镇、 (略) 镇,止于霍山县太平畈乡东界岭附近,顺接湖北省规划的英山至黄 (略)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合理,符合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
  (二)初步设计根据工 (略) 线走廊带,结合沿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规划、 (略) 、河流分布、文物遗址、燃气管线、高 (略) 、环境敏感点等主要影响因素,对燕子河镇以北深挖方段(K14 060~K18 825)、麒麟河段深挖方段(K20 695~K25 655)、省界接点段(K41 260~K45 899)分别进行了K线和B线、K线和C线、K线和F线的技术经济比选;对十里溪大桥段(K3 500~K6 000)、燕子河镇以北深挖方段(K12 000~K19 000)、麒麟河至塘里梗段(K21 000~K29 000)、千工堰水库至牛角杪隧道段(K37 700~K41 200)分别进行了K线和A线、K线和K线(纵断面比选)、K线和D线、K线和E线的定性比选。考虑避让生态红线和文物遗址,少占永久基本农田,降低对地方交通、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缩减项目建设规模等因素,原则同意推荐K B线方案。
  (三)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现场调查,结合远期规划,合理确定立交桥梁、通道布设位置和孔径等,进 (略) 线平纵设计, (略) 基土石方及桥梁规模,节约资源。
  (四)结合隧道山体走向和围岩情况,优化隧道口前后线形,减 (略) 基间距及长度,节约用地。
  (五)下阶段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进一 (略) 、改沟、改渠需求,深化设计,精准落图,将“三改”用地需求纳入项目总用地同步报批。
  (六)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 (略) 防灾抗灾能力的指导意见》( (略) 发〔2024〕76号)等文件规定,进一步加强地质勘察和外业调查工作,深化不良地质和临水临 (略) 段针对性设计,完善综合排水系统设计,做好桥隧方案选择和安全监测设施设计等,进一步提 (略) 防灾抗灾能力。
  (七)严格落实《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关 (略) 建设便民利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略) 函〔2024〕170号)规定, (略) 改沟改水、减震及降噪、征地拆迁、限速优化提升、 (略) 及互通立交服务能力等精细化设计要求,提升项目便民利民水平。
  (八)加强与G4222和县至襄 (略) 、英山至黄 (略) 等项目建设单位沟通,细化衔接方案设计、工程界面划分及建设时序等,避免建设期返工。
  四、 (略) 面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 (略) 基横断面型 (略) 基设计原则。下阶段结合总体设计和详勘成果,细化工点设计,合理控制高填方、深挖方工程规模。
  (二)原则同意对稳定的边坡采用植物防护为主、圬工防护为辅的设计方案,对欠稳定和不稳定的边坡采用圬工防护为主、植物防护为辅的设计方案。加强弃土场综合设计,确保安全、环保。
  (三) (略) 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下阶段 (略) 域气候特征和坡面径流特点,进一步优化枢纽互通、凹曲线底部、桥梁等综合排水设计。
  (四)加强隧 (略) 基挖方的综合利用,减少弃方,保护环境;优化水土保持设计,防治水土流失。
  (五)原则同意主 (略) 面采用沥 (略) 面及其结构组合设计方案。沥青混凝土面层厚18厘米,即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SBS改性) 8厘米AC-25C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基层采用36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20厘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六) (略) 面结构型式为30厘米水 (略) 面 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0厘米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七)桥面铺装结构型式为: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SBS改性)。
  (八) (略) 面结构型式为:4厘米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SBS改性) 6厘米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SBS改性) 26厘米C40水泥混凝土。
  (九)下阶段应根据实测轴载和预测轴次,进 (略) 面结构强度和结构层厚度。
  五、桥梁
  (一)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桥型选择及孔跨布置。下阶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防洪影响评价专题批复,进一步优化桥跨布设,并加强标准化设计和施工。
  (二)原则同意常规桥梁上部结构标准跨径采用30米装配式小箱梁和40米装配式T梁。
  (三)原则同意清水河特大桥、漫水河大桥、十里溪特大桥、青龙河大桥、麒麟河大桥主桥分别采用(77 2x140 77)米、(55 100 55)米、(55 100 55)米、(61 110 61)米、(72 130 72)米悬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阶段结合地形地质、绿化环保、投资规模、景观等因素进一步优化桥梁方案。
  (四)下阶段结合工程地质详勘,进一步优化桩基及下部墩、台设计。
  (五)对采用非标准图设计的桥梁,应加强结构计算与构造设计,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六)互通 (略) 弯、坡、斜桥结构受力复杂,下阶段应结合交 (略) 网代表车型,进一步加强结构分析和验算,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桥梁抗倾覆能力储备,不得采用独柱墩单支座结构。
  六、隧道
  (一)原则同意隧道设置及结构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 (略) 地质水文资料,进一步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洞口位置及洞门型式,合理确定支护参数及开挖方案,细化衬砌结构和防排水设计,完善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等设计要求,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二)加强浅埋段隧道洞口设计,合理选择明暗交界位置,减少刷坡高度。
  (三)加强小净距隧道施工工序以及各工序间隔距离的控制,减少相互影响,保证隧道结构安全。
  (四)进一步加强隧道通风、供配电、照明、监控、消防等综合设计,保障运行安全。
  七、路线交叉
  (一)全线互通 (略) 较合理,立交选型及技术指标运用基本适当,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互通式立交设计方案。下阶段应结合转弯交通量等控制因素,进一步优化互通立交平纵面线形和匝道布设,提高互通立交通行能力。
  (二)原则同意青山(枢纽)互通采用T形枢纽互通方案;天堂寨东互通、铜锣寨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互通方案。下阶段应进一步优 (略) 的平交口渠化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确保同步推进天堂寨东互通至天 (略) 之间的G346升级改造,实 (略) (略) 快速通达。
  (三)同步开展龙马互通建设方案设计,条件具备后启动工程实施,推进科研、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四)下阶段应进一步分析转弯交通量,优化互通立交平纵面线形设计和匝道布设,提高枢纽通行能力。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一)原则同意标志、标线、护栏、隔离设施、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缓冲设施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下阶段应根据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保证行车安全。交通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建成。
  (二)加强隧道、连续下坡、互通立 (略) 段,及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交通工程专项设计,保证行车安全。
  (三)原则同意收费系统的设计方案。下一阶段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优化收费站、收费车道、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设计,提高通行效率。
  (四)原则同意监控系统按照A级规模设置。
  (五)原则同意通信系统采用干线传输系统与 (略) 接入系统相结合方案。
  (六)全线管理、服 (略) 总体合理,房建工程规模和功能能够满 (略) 运营管理和服务需求。原则同意管理、服务设施设计方案。下一阶段应结合交通与旅游、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开展特 (略) 设计。
  (七)下阶段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关 (略) 数字化转型加 (略) 建设发展的意见》( (略) 发〔2023〕131号)等要求,结合本项目的需求进一步细化智慧高速等相关设计。
  九、概算
  本项目核定总概算为(略).(略)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项目投资应控制在批复概算范围内,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
  十、其他
  (一)要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省级调度和本批复要求抓紧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加强详测、详勘验收工作,确保设计与工程地质勘察紧密结合。
  (二)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依法办理建设用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防洪评价、水土保持批复等手续。
  (三)落实 (略) 建设的有关要求,注重集约节约用地和生态保护,落实环境保护费用,细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声屏障等设施设计。
  (四)要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平安工地建设,推行“零死亡”安全管理目标。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五)项目总工期(自开工之日起)36个月。
  附件: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概算汇总表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11月20日

附件

和县至襄 (略) 天堂寨支线初步设计概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工程或费用名称

概算金额

1

第一部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

(略).8196

101

临时工程

6057.1323

102

路基工程

(略).8031

103

路面工程

(略).1003

104

桥梁涵洞工程

(略).281

105

隧道工程

(略).0174

106

交叉工程

(略).4466

10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略).7091

108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

8948.2426

109

其他工程

4962.3335

110

专项费用

(略).7537

2

第二部分 土地使用及拆迁补偿费

(略).2586

201

土地使用费

(略).9872

202

拆迁补偿费

(略).7963

203

其他补偿费

317.4751

3

第三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

(略).1686

301

建设项目管理费

(略).4785

302

研究试验费

200.0000

303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

4956.2931

304

专项评价(估)费

242.78

305

联合试运转费

217.3756

306

生产准备费

401.8232

307

工程保通费

150.0000

308

工程保险费

2255.0242

309

其他相关费用

275.3940

4

第四部分 预备费

(略).8123

5

第一至四部分合计

(略).0591

6

建设期贷款利息

(略).2915

7

公路基本造价

(略).3506

null
文件下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