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施甸县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等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保山市施甸县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等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施甸县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
目录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其中饮用水与人类 生活关系更是密切,它直接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相联系。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 的大 (略) 出现了饮用水水量不足,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导致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 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部下发了《环境保 护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环环监〔2018〕25 号),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水源地环境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开展水 (略) 划定、标志设立和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土壤〔2018〕 143号),提出到2020年,实现“ 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 使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要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 (略) 划定。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进一步提出合 (略) 水源地,加快推进饮用水水 (略) 划定。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建设及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和水利部门提供水源相关资料,协助做 (略) 的划分及规范管理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在建设期间同步开 (略) 的划定或调整工作。2022年6月,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水利厅及 (略) 联合发布《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农环〔2022〕15号),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划定,规范设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标志,稳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综合整治,有效防范水源周边环境风险。为贯彻落实《中 (略)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治理成果,开展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不达标整治,基本完成乡镇级水 (略) 划定、立标并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强农村水源保护,推动跨界水源联保共治。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仁和镇岔河底水库、姚关镇水头箐水库、酒房乡金星水库、姚关镇白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目前未划 (略) ,因此施甸县人民政府委托云南 (略) 按照最新技术规范开展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划定工作, (略) (略) 环境监测站(杨应宏)协助一起开展水源 (略) 划定工作。
1.2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1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28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略) 条例》(2017.10修改);
(10)《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1.1);
(11)《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2020.7.1);
(12)《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6修正);
(13)《云南省森林条例》(2018.11.29修正);
(14)《云南省水土保持条例》(2014.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正);
(16)《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修正);
(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34号);
(18)《云南省自 (略) 管理条例》(2018.11.29修正);
(19)《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云南省政府令第217号)。
(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
(2)《“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略) 〔2021〕1933
号);
(3)《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年12月);
(4)《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2年4月);
(5)《云南省“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21-2025年)》;
(6)《云南省 (略) 划(204年修订年)》;
(7)《 (略) 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
(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略));
(3)《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
(4)《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略));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略));
(7)《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
(8)《畜禽养 (略) 划定技术指南》(环办水体〔2016〕99号);
(9)《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略));
(10)《云南省十五个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修订)(2014年6月1
日);
(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
(12)《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1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略));
(1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
(1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略));
(1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略))。
(1)《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2012〕1266号);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通知》(云环发〔2014〕49号);
(3)《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环环监〔2018〕25号);
(4)《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云政发〔2016〕3号);
(5)《云南省水源地环境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云环发〔2019〕4号);
(6)《云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方案》(云污防水源〔2019〕1号);
(7)《关于完善饮用水水 (略) 划定调整报批程序的通知》(云污防水源〔2020〕4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划分工作的通知》(云污防水源〔2021〕15号);
(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6]3号);
1.3划分原则(1)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报告编制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符合客观实际与自然规律,符合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
水 (略) 划界所包含的内容能客观反 (略) 域污染情况 (略) 管理界线。
(2)全面调查、重点深入的原则。污染源调查根 (略) 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及产业结构配置特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重点对主要污染源按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用性原则有重点的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进 (略) 划界。
(3)客观评价、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调查的环境现状,对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保证后续分级划界的依据充分;按照节约利用土地,符合水库管理与保护实际的要求,尊重历史、考虑现实,因地制宜确定划界方法与标准。
1. (略) 线报告 (略) 线图见图1.4-1。
图1.4-1 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步骤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 (略) 正南方。1962年前属保山行政公署保山县所辖,同年12月 (略) 批准设县,1963年2月1日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县城位于施甸坝子南部(为县境中部)的甸阳镇,属 (略) 域。座标:东径(略),北纬(略),海拔1470-1480米;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隔江相望,南至劲波罗河与永德县相连,北 (略) 毗连。境内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山脉山系变化较大,气候高低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
姚关镇是云南省保山施甸县的乡镇之一,位于县境南部, (略) 82公里,距县城17公里。姚关有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优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生态乡镇”称号。姚关镇辖地中心——姚关坝子,系高原型古湖岩溶溶蚀丘陵盆地,其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与(略)薮交错的古湖遗址(俗称海子)共存,机构了一组奇秀特异的湿地自然景观。姚关因小河、溪流众多的缘故,被赋予了“高原水乡”的美称,“姊妹河”堪称姚关一绝,每到夏日,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与古镇一起给姚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姚关镇总耕地面积(略)亩(水田(略)亩,旱地(略)亩),人均占有耕地0.98亩。
仁和镇位于施甸坝中部,距县城5km,镇政府驻地仁和街,海拔1467m, (略) 由北向南穿集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38.5km2,东与老麦乡、木老元乡接壤,南连甸阳镇,西与何元乡毗邻,北与由旺镇相连,辖20个村委会,125个自然村,256个村民小组。
酒房乡位于 (略) 施甸县城西南部4 (略) ,地处怒江东岸,东、南与本县旧城乡接壤,西以怒江为界与龙陵县勐糯、天宁相望,北与本县万兴、姚关毗邻,总面积317.96km2。最高海拔2600m,最低海拔600m。乡政府驻地海拔1800m。全乡地形山高坡陡,群山连绵起伏,怒江过境30km。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960m,辖区内除沿江亚 (略) 外,多为 (略) ,是典型的 (略) 农业乡。
施 (略) 怒山尾翼山 (略) ,地貌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纵横交错,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山高谷深,地形多变。境内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地貌为三河两山夹一坝。靠怒江东岸的山脉有两列:一列从北向南延伸,由大阱山、弥勒喜山、老坎山、董家山、五里凹山等组成;另一列从大亮山向北延伸,由木莲花山、大尖山、香山等组成。北部山脉较为清晰,南部山脉多崇山峻岭。县境东北部的大水河头山,海拔2894.5m,是全县最高点,东南的怒江河谷三江口,海拔560m,是全县最低点;县城所在地海拔1460m。
施甸县内河流均属怒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劲波罗河、施甸河、姚关河、乌木龙河及大小支流共69条,除主要河流外多为山川溪流,汛期水丰,冬季断流。
施甸县域内主要河流有施甸河、枯柯河和怒江。枯柯河和怒江作为分界河流,沿县界流过。施甸河横穿整个县域进入怒江。
施甸河属于怒江支流,在云南省施甸县境,发源于施甸坝东南鹰窝山麓,海拔2427m,流向自南向北,贯穿施甸坝中心,流至由旺,经象山和狮子山两山峡谷转向西南至乌木榔山嘴海拔6 (略) 注入怒江,全长54km,流域面积560km2,多年平均流量9.3m3/s。人民寺河系施甸河右岸一级支流。
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乌木龙河系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施甸酒房乡摆田村东侧的马鹿塘山,河源海拔2420m。按当地均坡降6.1%,径流面积115.7km2。境内最高点位于流域东南部的亮山头,海拔2648.8m,最低点为与怒 (略) ,海拔610m。
施甸县位于低 (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根 (略) 资料:年均降雨量935.9mm,年均蒸发量2016.9mm,一日最大暴雨均值92.9mm。是滇 (略) 降雨相对较少、暴雨值 (略) 域。多年7-8两个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其余月份蒸发量都大于降雨量。
姚关镇多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仁和镇属中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950mm。
由旺镇平均降雨量1025mm,平均气温17.1℃,年日照量2305h,蒸发量达1770mm,全年无霜期266天,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460m,属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酒房乡呈低热、温热、温凉、高寒四种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辖区内森林茂盛,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铁矿、石料等地下矿产资源;有中药材、多品种野菜、野生食用菌、山竹笋等生物资源。全乡森林(略)亩,核桃(略)亩。森林覆盖率52.4%以上。
施甸县降雨适中,因地形起伏、植被有别、土质不同等因素,构成了复杂的土壤类别。按省第二次土地普查工作分类暂行方案,分为七个土类:1、黄壤土(包括黄泥土、黄胶泥土、末香土、白泥土、黄砂土等五个耕地土种),面积45.(略)亩,占总面积的15.5%。2、红壤土(包括鸡粪土、红泥土、红土、油红土、红砂土等9个耕地土种),面积160.(略)亩,占总面积的54.3%。3、紫色土(包括紫泥土、紫砂土、紫羊肝土等3个耕地土种),面积15.(略)亩,占总面积的5.4%。4、石灰土(含红色石灰土一个亚类、三个耕地土种),面积1.(略)亩,占总面积的0.35%。5、燥红土(包括大燥红土、砂燥红土两个耕地土种),面积53.(略)亩,占总面积的18%。6、冲积土(只有一个砂子土耕地土种),面积2.(略)亩,占总面积的0.69%。7、水稻土(包括潴育型、潜育型、淹育型三个亚类的黑泥田、鸡粪土田、砂泥田、河泥田、油砂土田、青泥田、胶泥田、红泥田、山砂田、白泥田、红胶泥田、黄泥田、红羊肝土田、紫砂泥田、滥泥田、冬水田、冷浸田等17个耕地土种),面积17.(略)亩,占总面积的5.74%。
施甸县高山峡谷交错,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不同的海拔和气候条件,因湿度、温度的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按其自然分布和林层树种的组合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森林植被类型:
①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②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400m地带;
③亚带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次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1650m地带;
④北亚热带针叶为主体的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650-2000m地带。
2.2 社会经济概况施甸县位于云南西部,古名勐底,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国土面积2009km2,辖5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甸阳镇、由旺镇、姚关镇、太平镇、仁和镇、万兴乡、摆榔彝族布朗族乡、酒房乡、旧城乡、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老麦乡、何元乡、水长乡,139个村(社区)166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彝、傣、回、布朗等22个民族,全县耕地面积63.(略)亩,属典 (略) 农业县。
截至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28.(略)人,出生率为8.87‰,死亡率为9.33‰;全县自然增长率为-0.46‰。年末全县城镇人口6.(略)人,乡村人口21.(略)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2.85%。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略)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4.8%,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6.1%,建筑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7:28.1:44.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1.3、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2.9%、29.0%、38.1%。全县 (略) 生产总值(略)元,增长6.7%。民营经济增加值(略)万元,增长6.1%,占 (略) 生产总值比重为67.4%。
2.3水头箐水库概况水头箐水库位于施甸县南西部, (略) 划属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99°12′12.586″、北纬24°33′40.821″。所在河流为怒江水系柯枯河流域姚关河,地处大寨自然村西侧,水库距姚关镇政府驻地7km,距施甸县城27km。水库始建于1989年10月,1990年5月全部竣工。目前,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水库大坝、输水涵洞及灌溉渠道等组成,水库建成后,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为当地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一次工程除险加固于2018年实施.
水库径流面积为1.14km2,坝址海拔1999m,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2011.81m,设计洪水位2011.54m,正常蓄水位2011.10m,死水位2002.40m。水库总库容11.(略)m3,正常库容10.(略)m3,死库容0.(略)m3,兴利库容9.(略)m3。属小(二)型水库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校核,20年一遇洪水设计。
水头箐水库是施甸县姚关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陡坡村委会灌溉的主要用水水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面积450亩。
表2.3-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水头箐水库 | 水库型 | 1989年 | 99°11′54.741″ | 24°33′35.191″ | 水头箐水库取水口 |
表2.3-2 水头箐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情况 | 备注 |
一 | 水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 | 1.14 | |
2 | 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44 | |
3 | 正常应用洪水标准及流量(p=5%) | m3/s | 10.3 | |
4 | 非常应用洪水标准及流量(p=1%) | m3/s | 14 | |
5 | 多年平均年输砂量 | m3 | 680 | |
二 | 水库特征值 | |||
1 | 校核洪水位 | m | 2011.81 | |
2 | 设计洪水位 | m | 2011.54 | |
3 | 正常蓄水位 | m | 2011.10 | |
4 | 死水位 | m | 2002.40 | |
5 | 水库容积 | |||
⑴ | 总库容 | 万m3 | 11.4 | |
⑵ | 正常库容 | 万m3 | 10.2 | |
⑶ | 兴利库容 | 万m3 | 9.3 | |
⑷ | 死库容 | 万m3 | 0.9 | |
三 | 工程效益指标 | |||
1 | 灌溉面积 | 亩 | 设计450 | |
2 | 工业用水 | 万m3 | ||
3 | 防洪保护面积 | km2 | ||
4 | 防洪保护人口 | 万人 | ||
5 | 防洪保护设施 | |||
四 |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 |||
1 | 挡水建筑物型式 | 均质土坝 | ||
⑴ | 地震基本烈度 | 度 | 8 | |
⑵ | 地震设防烈度 | 度 | 8 | |
⑶ | 大坝坝顶高程 | m | 2012.5 | |
⑷ | 最大坝高 | m | 15 | |
⑸ | 主坝坝顶长度/宽度 | m | 40.1/4 | |
⑹ | 主坝排水体型式 | |||
2 | 泄水建筑物 | |||
⑴ | 型式 | 溢流坝 | ||
⑵ | 进口底板高程 | m | 2011.1 | |
⑶ | 长度 | m | 25.7 | |
⑷ | 宽度 | m | 4.2 | 进口堰宽 |
⑸ | 最大下泄流量 | m3/s | 9.1 | |
⑹ | 消能方式 | 消力池 | ||
3 | 输水建筑物型式 | 涵洞 | ||
⑴ | 设计流量 | m3/s | 0.3 | 最大Q=1.46m3/s |
⑵ | 断面尺寸 | m | 100×130cm | |
⑶ | 闸门 | 道 | 1 | |
⑷ | 闸门型式 | 潜孔式 平板闸门 | 80×80cm | |
⑸ | 启闭机 | 台 | 1 |
水头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农田面积450亩,灌溉保证率P=75%时,年供水量16.(略)m3。供给陡坡村所辖红岩脚、大柳水等13个村民小组579户2467人生活用水,供水方式为太阳能光伏提水,生活用供水量为9.(略)m3/a、0.(略)m3/d。
水头箐水库位于姚关河右岸支流上游,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
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图2.3-1水头箐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3-3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3-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头箐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3-5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3-6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水头箐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水头箐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3-7水头箐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姚关镇水头箐 | 姚关镇水头箐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8 | 0.40 | 7.9 | 0.45 | 6~9 | 达标 |
水温(℃) | 16.7 | / | 18.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115见底 | / | 9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57 | 0.90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1 | 0.55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2.2 | 0.92 | 2.4 | 1.00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3 | 0.50 | 3.2 | 0.53 | ≤6 | 达标 |
氨氮 | 0.103 | 0.10 | 0.111 | 0.11 | ≤1.0 | 达标 |
总氮 | 0.22 | 0.22 | 0.26 | 0.2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3 | 0.6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09 | 0.01 | 0.08 | 0.01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1 | 0.11 | 0.12 | 0.12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2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2.5L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6 | 0.07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025L | / | 0.025L | / | ≤5 | 达标 |
总铜 | 0.014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9 | 0.02 | 0.02 | 0.02 | ≤1.0 | 达标 |
总铁 | 0.04 | 0.13 | 0.06 | 0.2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水头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3-8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22 | 28.88 | 0.26 | 31.71 |
透明度(m) | 1.15 | 48.47 | 0.95 | 52.18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3.0 | 30.32 | 3.2 | 32.04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2.07 | 33.57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水头箐水 (略) 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乔木林地占比96.63%。水头箐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7.55%,其次是水域及水工建筑用地,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6.47%,其次是耕地,面积占比为3.53%。
水头箐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3-9 水头箐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0.036 | 3.02% | 0 | 0.00% | 0.036 | 3.53% |
林地 | 1.150 | 96.63% | 0.169 | 97.55% | 0.981 | 96.47% |
水工建筑物 | 0.0002 | 0.02% | 0.0002 | 0.14% | 0 | 0.00% |
水域 | 0.004 | 0.34% | 0.004 | 2.31% | 0.000 | 0.00% |
合计 | 1.190 | 100% | 0.173 | 100% | 1.017 | 100% |
图2.3-2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水头箐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水头箐水库流域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水头箐水库流域内无农村面源污染分布。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水头箐水 (略) 有旱地0.036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水头箐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3-10 水头箐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水头箐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旱地 | 0 | 0.036 | 0.036 |
合计 | 0 | 0.036 | 0.036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公告【2021年】第24号),种植业水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等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相应污染物排放系数以及当年度种植业含氮化肥或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与2017年度种植业含氮化肥或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的比值(计算总氮和氨氮时用含氮化肥用量、计算总磷时用含磷化肥用量)相乘,
某项污染物排放(流失)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j=Ag×egj+Ay×eyj×qjq0×10?3
其中:Qj—某省种植业第j项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单位:吨);
Ag—某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公顷);
egj—某省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公斤/公顷);
Ay—某省园地的面积(单位:公顷);
eyj—某省园地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公斤/公顷);
qj—某省调查年度用于种植业的含氮化肥(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单位:公斤/公顷);
q0—某省2017年度用于种植业的含氮化肥(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单位:公斤/公顷);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2017年云南省含氮化肥用量为171.59kg/hm2、含磷化肥用量为52.66kg/hm2。
表2.3-11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千克/公顷)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公顷·年。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3-12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水头箐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旱地13.977kg/hm2、水田20.966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表2.3-13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水头箐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3-14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二级 | 旱地 | 0.036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合计 | 0.036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由于《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以县为分析单位,从分辨率精度来看,无法满足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小流域范围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要求。因此,本方案通过对划定范围进行卫星影像解译,获取植被覆盖矢量数据, (略) 域地形坡度矢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略)) (略) 不同类、不同植被覆盖度和不同坡度进行土壤侵蚀分级,分级依据详见下表。
表2.3-15 不同地面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等级
地面坡度(°) 地类 | 5~8 | 8~15 | 15~25 | 25~35 | >35 | |
非耕地 林草盖度 (%) | 60~75 | |||||
45~60 | 轻 | 度 | 强烈 | |||
30~45 | 中 | 度 | 强烈 | 极强烈 | ||
<30 | 强烈 | 极剧烈 | 剧烈 | |||
坡耕地 | 轻度 | 中度 |
利用GIS技术, (略) 范围进行土壤侵蚀分级后,结合施甸县2021年土壤侵蚀情况,确定各侵蚀强度、坡度和地类情景下的土壤侵蚀模数,从而计算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侵蚀模数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分级见下表。
表 2.3-16 不同土壤侵蚀等级的土壤侵蚀模数
土地类型 | 坡度 | 土壤侵蚀等级 | 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取值依据 |
其他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45~60% |
5°-15° | 轻度 | 500~2500 | ||
15°-35° | 中度 | 2500~5000 | ||
>35° | 强烈 | 5000~8000 | ||
其他草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30~45% |
5°-8° | 轻度 | 500~2500 | ||
8°-25° | 中度 | 2500~5000 | ||
25°-35° | 强烈 | 5000~8000 | ||
>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旱地 | <5° | 微度 | <500 | 坡耕地 |
5°-8° | 轻度 | 500~2500 | ||
8°-15° | 中度 | 2500~5000 | ||
15°-25° | 强烈 | 5000~8000 | ||
25°-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35° | 剧烈 | >(略) | ||
有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60~75% |
5°-25° | 轻度 | 500~2500 | ||
>25° | 中度 | 2500~5000 | ||
灌木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45~60% |
5°-8° | 轻度 | 500~2500 | ||
裸地 | <5° | 轻度 | 500~2500 | 林草覆盖度<30% |
5°-15° | 中度 | 2500~5000 | ||
15°-25° | 强烈 | 5000~8000 | ||
25°-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水田 | —— | 微度 | <500 | |
坑塘水面 | —— | —— | 0 | —— |
村庄 | —— | —— | 0 | —— |
水工建筑用地 | —— | —— | 0 | —— |
(3)水头箐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水头箐水 (略) 面积1.190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1.124km2,占整 (略) 总面积的94.45%;水土流失面积0.066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5.5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03km2,中度侵蚀面积0.036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水头箐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82.61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547.3t/a。
表2.3-17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水头箐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173 | 1.017 | 1.1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04 | 0 | 0.004 | 0.34%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169 | 0.951 | 1.12 | 94.12% | |
小计 | 0.173 | 0.951 | 1.124 | 94.45%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 | 0.066 | 0.066 | 5.55%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3 | 0.03 | 2.52%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36 | 0.036 | 3.03%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482.61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574.3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旱地面积,并不计算无侵蚀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3-18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水头箐水库 | 0.981 | 482.61 | 473.44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合计 | 0.981 | 482.61 | 473.44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根据调研,水头箐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水头箐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建设。
(略) :在水头箐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600m。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头箐水库入库NH3-N来源于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综上,水头箐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
表2.3-19 水头箐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水土流失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
合计 | 2.0319 | 0.0005 | 0.6318 | 0.0097 | 1.3171 | 0.0002 | 0.4407 | 0.0066 |
水头箐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水头箐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水头箐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姚关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姚关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1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3-3 水头箐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水头箐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水头箐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图2.3-4 标识标志牌
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固定源(包括石油化工企业、污(废)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品仓库、尾矿库和装卸码头等)、流动源(包括存在危险品运输的(略)运和水运交通)和非点源(包括农业污染源、潮汛或水灾引起的大面积非点源污染)三大类。
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要求,采用风险值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风险。根据风险源所 (略) 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固定源、流动源和非点源分别对水源
存在的风险进行源项分析及评价。计算方法如下:
固定源:Rp=P1+P2+P3
流动源:Rf=F1+F2+F3
非点源:Ry=Y1+Y2+Y3
式中,P、F、Y分别为固定源、流动源和非点源的评分值。一般来说,当Rp(Rf、Ry)≤3时,作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当3<Rp(Rf、Ry)≤7时,应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当7<Rp(Rf、Ry)≤9时,应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当Rp(Rf、Ry)>9时,应采取风险应急措施。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3-20 水头箐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无 | 0 | rd<L<2rd | 6 | 6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无 | 0 | <5% | 2 | 2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水头箐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6,当3<Rf≤7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2,当Ry≤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较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区域内有一定水土流失,同 (略) (略) ,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水头箐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4 白云水库概况白云水 (略) 施甸县姚关镇杨梅村,距姚关镇政府所在地4.0km,距施甸县城约22km。地理坐标为东经99°16′37.236″、北纬24°35′36.108″, (略) 属怒江水系姚关河左岸山后河流域。白云水库于1973年动工建设,1987年3月基本完成,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输水涵洞、溢洪道组成。水库建成后,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为当地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一次工程除险加固于2018年实施。水库径流面积为1.42km2,坝址海拔1837.30m。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1864.97m,设计洪水位1864.55m,正常蓄水位1863.50m,死水位1849.10m。水库总库容27.(略)m3,正常库容23.(略)m3,死库容1.(略)m3,兴利库容22.(略)m3。属小(二)型水库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白云水库上游建设有莽中寨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99°16′33″,北纬24°35′37″,可为白云水库补水,莽中寨水库于1962年10月建成,坝高17.6m,坝址控制径流面积0.41km2,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灌溉面积1600亩。水库校核洪水位1944.24m,设计洪水位1943.93m,正常蓄水位1943.20m,死水位1934.14m。水库总库容11.(略)m3,正常库容9.(略)m3,死库容1.(略)m3,兴利库容8.(略)m3,水库属小(二)型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等,其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
白云水库是施甸县姚关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杨梅村灌溉的主要用水水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面积2560亩。
表2.4-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白云水库 | 水库型 | 1987年 | 99°15′58.535″ | 24°35′39.290″ | 白云水库取水口 |
表2.4-2 白云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名 称 | 单 位 | 数量 | 备 注 |
一 | 水 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2 | 1.42 | |
2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mm | 983.4 | |
3 |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 万m3 | ||
4 | 主汇流河道长 | km | 2.05 | |
5 | 非常运用洪水24小时洪量 | 万m3 | 17.8 | P=0.5% |
6 | 泥 沙 | |||
多年平均来沙量 | 万m3 | 0.031 | ||
二 | 水 库 | |||
1 | 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1864.97 | P=0.5% | |
设计洪水位 | m | 1864.55 | P=5% | |
正常蓄水位 | m | 1863.50 | ||
死水位 | m | 1849.10 | ||
2 | 水库容积 | |||
总库容 | 万m3 | 27.6 | ||
兴利库容 | 万m3 | 22.65 | ||
调洪库容 | 万m3 | 3.93 | ||
死库容 | 万m3 | 1.02 | ||
3 | 调节特性 | 完全年 | ||
三 | 下泄流量 | |||
1 |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5.74 | P=5% |
2 |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9.30 | |
四 | 灌溉耕地面积(P=75%) | 亩 | 2560 | |
五 | 主要建筑物 | |||
1 | 主坝/副坝 | |||
型 式 | 均质土坝 | |||
地基特性 | (略) 主要分布石英砂岩、粉砂岩,属相对隔水性岩层。 | |||
坝顶高程 | m | 1865.3 | ||
坝高(主坝/副坝) | m | 28/6 | ||
坝顶长度(主坝/副坝) | m | 102/50.5 | ||
坝顶宽度(主坝/副坝) | m | 4/4 | ||
3 | 输水涵洞 | |||
围岩特性 | 全强风化石英砂岩及回填坝土 | |||
进口底板高程 | m | 1847.10 | ||
进口高程 | 1849.10 | |||
断面为 | m | 0.7×1.55 | 宽×高 | |
全长 | m | 108.1 | 无压 | |
输水流量 | m3/s | 0.82 | ||
4 | 溢洪道 | |||
型式 | 正堰式 驼峰堰 | |||
地基特性 | 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全风化石英砂岩 | |||
轴线长 | m | 61.2 | ||
泄槽型式 | 明槽 | |||
堰顶高程 | m | 1863.5 | ||
堰宽 | m | 3.0 | ||
最大下泄流量 | m3/s | 9.3 |
表2.4-3 莽中寨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 单 位 | 数量 | 备 注 |
一、水文 | |||
1、集雨面积 | km2 | 0.41 | |
2、多年平均降雨量 | mm | ||
3、多年平均来水量 | 万m3 | ||
4、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 | P(%) m3/s | P=5% Q=3.79m3/s | |
5、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 | P(%) m3/s | P=0.5% Q=5.64m3/s | |
6、多年平均输沙总量 | m3 | 333 | |
二、水库 | |||
校核洪水位 | m | 1944.24 | |
设计洪水位 | m | 1943.93 | |
正常蓄水位 | m | 1943.20 | |
死水位 | m | 1934.14 | |
总库容(校核洪水以下库容) | 万m3 | 11.79 | |
正常库容 | 万m3 | 9.92 | |
兴利库容 | 万m3 | 8.74 | |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 | 万m3 | 1.18 | |
三、工程效益 | |||
保护人口 | 万人 | ||
灌溉面积 | 亩 | 1600 | (略) 建党立卡 66户296人 |
供水人口 | 万人 | ||
年供水量 | 万m3 | 8.74 |
白云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农田面积2560亩,灌溉保证率P=75%时,年供水量93.(略)m3。供给杨梅村村民约398户1542人生活用水,生活用供水量为5.(略)m3/a、0.(略)m3/d。供水方式为太阳能光伏提水。
白云水 (略) 施甸县姚关镇杨梅村, (略) 属怒江水系姚关河左岸山后河流域。
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图2.4-1 白云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4-4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4-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白云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4-6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4-7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白云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白云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4-8 白云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姚关镇白云水库 | 姚关镇白云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3 | 0.15 | 7.9 | 0.45 | 6~9 | 达标 |
水温(℃) | 17.8 | / | 18.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23见底 | / | 9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42 | 0.92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0 | 0.50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2.2 | 0.92 | 2.4 | 1.00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6 | 0.43 | 3.2 | 0.53 | ≤6 | 达标 |
氨氮 | 0.088 | 0.09 | 0.111 | 0.11 | ≤1.0 | 达标 |
总氮 | 0.15 | 0.15 | 0.26 | 0.2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2 | 0.4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13 | 0.01 | 0.08 | 0.01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 | 0.10 | 0.12 | 0.12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3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41.7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8 | 0.08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025L | / | 0.025L | /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L | / | 0.02 | 0.02 | ≤1.0 | 达标 |
总铁 | 0.03L | / | 0.06 | 0.2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白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4-9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15 | 22.39 | 0.26 | 31.71 |
透明度(m) | 0.23 | 79.69 | 0.95 | 52.18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6 | 26.52 | 3.2 | 32.04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5.94 | 33.57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白云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白云水 (略) 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林地,林地占比88.39%。白云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68.82%,其次是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1.26%和7.88%,其他地类型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1.03%,其次是耕地和园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78%和2.78%,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白云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4-10 白云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0.081 | 3.31% | 0.021 | 7.18% | 0.060 | 2.78% |
园地 | 0.060 | 2.42% | 0 | 0.00% | 0.060 | 2.75% |
林地 | 2.173 | 88.39% | 0.202 | 68.82% | 1.972 | 91.03% |
牧草地 | 0.076 | 3.10% | 0.033 | 11.26% | 0.043 | 1.99% |
农村居民点 | 0.003 | 0.12% | 0 | 0.00% | 0.003 | 0.13% |
交通用地 | 0.037 | 1.50% | 0.011 | 3.59% | 0.026 | 1.21% |
水工建筑物 | 0.006 | 0.24% | 0.004 | 1.28% | 0.002 | 0.10% |
水域 | 0.023 | 0.94% | 0.023 | 7.88% | 0 | 0.00% |
合计 | 2.459 | 100% | 0.293 | 100% | 2.166 | 100% |
图2.4-2 白云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库流域范围内有杨美寨村1户散户、4人,(猪2头、家禽10羽)。人口户数及养殖情况详见下表。
表2.4-11 村庄统计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畜禽(头、羽) | (略)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
1 | 杨美寨村 | 1 | 4 | 0 | 2 | 10 | 二级 |
水源地流域村庄合计 | 1 | 4 | 0 | 2 | 10 |
(1)生活污水
1)供水、用水现状
供水现状:根据现场调查, (略) 散户饮用水以山箐水为主。
用水现状: (略) 散户生活用水包含日常餐厨用水、洗浴、换洗用水、畜禽喂养、圈厕冲洗用水等,用水主要集中在餐饮前后做饭和洗漱过程。
2)污 (略) 理现状
(略) 内散户无污 (略) 理设施,道路已硬化,道路修建留有边沟。厕所为水冲厕,但缺乏污 (略) 理设施,雨水、污水、养殖废水混流,成为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
3)污染负荷核算
采用人均排污系数法核算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根据现场调查,散户设置水冲厕。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污染物排放系数,见下表。
表2.4-1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污系数
指标 | 污水量(L/人.d) | COD(g/人.d) | NH3-N(g/人.d) | TN(g/人.d) | TP(g/人.d) |
排放系数 | 24.93 | 19.04 | 0.56 | 1.19 | 0.11 |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基础,根据入库系数计算各种污染物的入库量。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并考 (略) 实际情况,采用面源污染物到达入库排放口之前的距离(流程)修正系数以及不同污染物类型的径流损失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4-13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计算得 (略) 村庄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4 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略)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1 | 4 | 二级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1 | 4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2)生活垃圾
1) (略) 理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散户居民生活垃圾仍然随意抛弃,或进行焚烧,或分散倾倒,最终在外力(雨水或风)作用下随意飘散,进入农田或河道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系数手册——第三分册生活垃圾 (略) 理设施水污染物核算系数》,散户生活垃圾按照无渗滤液 (略) 理设施,归为简易填埋场。根据生活垃圾填 (略) 及渗出系数表知, (略) (略) 属于 (略) ,渗出系数IC1=595mm、IC2=298mm、IC3=149mm。根据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表知, (略) COD4380mg/L、TN1200mg/L、NH3-N1010mg/L、TP14.1mg/L,自产渗滤液系数0.04m3/t。由于散户生活垃圾散落在外,不算是真正的生活填埋场,不存在正在填 (略) 、已使用粘 (略) 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但考虑到散户生活垃圾散落在周边,仍是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故将散户的面积作为正在填 (略) 面积,已使用粘 (略) 面积A2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A3取0,正在填 (略) 面积A1按村庄面积计。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D取0。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IC1——正在填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1——正在填 (略) 面积,万平方米;为0.(略)平方米
IC2——已使用粘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2——已使用粘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渗出系数,毫米;
A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万平方米;
D——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万吨;
F——某座生活垃圾填 (略) 区域自产渗滤液系数,属于排放系数,立方米/吨;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量及排放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吨(因简易填埋场没有 (略) 理设施,产生量=排放量);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C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年均产生浓度,毫克/升(产生浓度=排放浓度)。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流域生活垃圾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5 流域村庄生活垃圾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0.003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合计 | 0.003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3)畜禽养殖
1) (略) 理现状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 (略) 无规模化养殖场, (略) 内散户为家庭养殖,会对河道造成部分污染。第一类是在河边散放的家畜,随意排放的粪便造成的污染;第二类是农户畜禽粪便清理后 (略) 理,随意堆放且未设置雨棚,降雨时随地表径流入河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附表1: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云南省畜禽养殖户养殖排污系数生猪COD3.0869kg/头·年、NH3-N 0.3007 kg/头·年、TN 0.0476 kg/头·年、TP 0.0441 kg/头·年,肉牛COD 44.6467 kg/头·年、NH3-N 2.157 kg/头·年、TN 0.068 kg/头·年、TP 0. 1901 kg/头·年,蛋鸡 COD 0.4239kg/羽·年、(略) 0.0143kg/羽·年、TN 0.0032 kg/羽·年、TP 0.0021kg/羽·年。
产生的畜禽尿粪资源化利用量较多,其排放量约占产生量的30%。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经计算,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6 流域村庄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畜禽(头、羽)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0 | 2 | 10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合计 | 0 | 2 | 10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4)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
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详见下表。
表 2.4-17 白云水库流域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统计表
序号 | 类型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生活污水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2 | 生活垃圾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3 | 畜禽养殖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合计 | 0.8115 | 0.1813 | 0.2159 | 0.0027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白云水 (略) 有旱地0.081km2、园地0.060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桃、核桃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白云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4-18 白云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白云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旱地 | 0.021 | 0.060 | 0.081 |
园地 | 0 | 0.060 | 0.060 | |
合计 | 0.021 | 0.120 | 0.141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2.3.6.3章节”内容,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
表 2.4-19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kg/hm2)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hm2·a。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4-20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白云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旱地13.977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白云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21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一级 | 旱地 | 0.021 | 0.0088 | 0.0003 | 0.0040 | 0.0003 | 0.0036 | 0.(略) | 0.0019 | 0.(略) |
二级 | 旱地 | 0.06 | 0.0251 | 0.0008 | 0.0115 | 0.0009 | 0.0103 | 0.0004 | 0.0055 | 0.0004 |
园地 | 0.06 | 0.0251 | 0.0008 | 0.0115 | 0.0009 | 0.0103 | 0.0004 | 0.0055 | 0.0004 | |
合计 | 0.141 | 0.0591 | 0.0018 | 0.0270 | 0.0022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白云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白云水 (略) 面积2.459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2.242km2,占整 (略) 范围总面积的91.18%;水土流失面积0.217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8.8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136km2,中度侵蚀面积0.081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白云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92.88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1212t/a。
表2.4-22 白云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白云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293 | 2.166 | 2.45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37 | 0.031 | 0.068 | 2.77%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202 | 1.972 | 2.174 | 88.41% | |
小计 | 0.239 | 2.003 | 2.242 | 91.18%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054 | 0.163 | 0.217 | 8.82%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033 | 0.103 | 0.136 | 5.53%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021 | 0.06 | 0.081 | 3.29%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492.88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1212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白云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园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耕地和园地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23 白云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白云水库 | 2.075 | 492.88 | 1022.73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合计 | 2.075 | 492.88 | 1022.73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根据调研,白云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白云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建设。
(略) :在白云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1171m,在白云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5542m
(略) :在白云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1016m,在白云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1700m。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农村面源对白云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综上,白云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农村面源。
表2.4-24 白云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0.0591 | 0.0018 | 0.0270 | 0.0022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水土流失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
农村面源 | 0.8115 | 0.1813 | 0.2159 | 0.0027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合计 | 5.2274 | 0.1831 | 1.5930 | 0.0246 | 3.2550 | 0.1025 | 1.0790 | 0.0160 |
白云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白云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白云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姚关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姚关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1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4-3白云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白云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白云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图2.4-4大坝监控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4-24 白云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L>2rd | 10 | L>2rd | 7 | 1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存在 | 10 | <5% | 2 | 12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白云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17,当Rf>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12,当Ry>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园地和居民,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区域内有一定水土流失,同 (略) (略) 、公路及散户居民,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白云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5金星水库概况金星水库位于施甸县南部的酒房乡摆田村境内,地处怒江左岸一级支流乌木龙河上游大龙洞河的河源段黄泥河,地理坐标为:东经99°11′4.955″,北纬24°31′31.185″,总库容为20.(略)m3,属小(2)型水库,于2021年建成。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的级别为5级,施工导流等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
水库径流面积为1.6km2,坝址海拔2245.2m。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2278.30m,设计洪水位2278.82m,正常蓄水位2276.81m,死水位2263.30m。水库总库容20.(略)m3,正常库容16.(略)m3,死库容2.(略)m3,兴利库容14.(略)m3。。
金星水库是施甸县酒房乡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酒房乡两个村民委员会(摆田、梅子箐)村民及牲畜饮用水的主要用水水源。
表2.5-1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金星水库 | 水库型 | 2021年 | 99°11′0.166″ | 24°31′33.715″ | 金星水库取水口 |
表2.5-2金星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水文 | |||
1、流域面积 | |||
全流域 | km2 | 115.7 | 大龙洞河 |
水库坝址以上 | km2 | 1.60 | |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52 | |
3、多年平均径流量 | 万m3 | 72.5 | |
4、代表性流量 | |||
多年平均流量 | m3/s | 0.023 | |
设计洪水流量(P=5.0%) | m3/s | 11.4 | |
校核洪水流量(P=0.5%) | m3/s | 17.1 | |
5、洪量 | |||
设计洪水洪量(24小时) | 万m3 | 13.40 | (P=5.0%) |
校核洪水洪量(24小时) | 万m3 | 19.97 | (P=0.5%) |
6、泥沙 | |||
多年平均输沙量 | 万t | 0.052 | |
二、水库(工程规模) | |||
1、水库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2278.82 | (P=0.5%) |
设计洪水位 | m | 2278.30 | (P=5.0%) |
正常蓄水位 | m | 2276.81 | |
死水位 | m | 2263.30 | |
2、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 | km2 | 0.0172 | |
3、回水长度 | km | ||
4、水库库容 | |||
总库容 | 万m3 | 20.52 | |
调节(兴利)库容 | 万m3 | 14.42 | |
调洪库容 | 万m3 | 3.72 | |
死库容 | 万m3 | 2.38 | |
5、库容系数 | 0.20 | ||
6、调节特性 | 年调节 | ||
7、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7.02 | (P=5.0%) |
8、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11.05 | (P=0.5%) |
三、工程效益指标 | |||
1、农村安全饮水供水 | |||
保证率 | % | 90 | |
年用水总量 | 万m3 | 36.2 | |
2、供水人口 | 万人 | 0.75 | |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 |||
1、挡水建筑物(拦河坝) | |||
型式 | 均质土坝 | ||
地基特性 | 碳质页岩/钙质砂岩/灰岩 | ||
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 度 | 8/8 |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g | 0.2 | |
坝顶高程 | m | 2279.80 | |
坝高 | m | 35 | |
坝顶长度/宽度 | m | 94.5/5 | |
2、输水隧洞 | 导流与输水结合 | ||
型式 | 无压隧洞 | ||
设计供水流量 | m3/s | 0.06 | 设DN300供水管 |
最大过流量 | m3/s | 4.60 | 为闸门过流控制 |
长度 | m | 219.9 | 洞身段为175m |
断面尺寸 | m | 方圆形1.5×1.8m(宽×高) | |
进口斜拉闸(孔口:0.5×0.5m) | 道 | 1 | 平板斜拉闸 |
进口导流闸(孔口:0.8×0.8m) | 道 | 1 | 平面钢闸门 |
启闭机(QL-150KN-SD)/吊葫芦 | 台 | 1/1 | 5t吊葫芦 |
3、溢洪道 | |||
型式 | 河岸式开敞溢洪道 | ||
堰型 | 宽顶堰 | ||
堰顶高程 | m | 2276.81 | |
堰顶宽度 | m | 2.5 | |
溢洪道长度 | m | 136.23 | |
校核洪水位时下泄流量 | m3/s | 11.05 | |
设计洪水位时下泄流量 | m3/s | 7.02 | |
1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 | m3/s | 5.71 | |
泄槽结构型式 | 钢筋砼矩形槽 | ||
出口消能方式 | 挑流消能 | ||
4、输水渠 | / | 无 | |
5、DN300供水管/阀门 | m/套 | 250/2 | 预留供水口 |
金星水库功能以人畜用水为主,供给摆田、梅子箐两个村委会共40个村民小组0.(略)人、0.(略)头牲畜的农村人畜饮用水,供水量为36.(略)m3/a、0.(略)m3/d。
金星水库位于施甸县南部的酒房乡摆田村境内,地处怒江左岸一级支流乌木龙河上游大龙洞河的河源段黄泥河。
乌木龙河系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施甸酒房乡摆田村东侧的马鹿塘山,河源海拔2420m。按当地均坡降6.1%,径流面积115.7km2。境内最高点位于流域东南部的亮山头,海拔2648.8m,最低点为与怒 (略) ,海拔610m。
图2.5-1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5-3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5-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pHj≤7.0
PpH=(pHj-7.0)/(pHsu-7.0)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金星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5-5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5-6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金星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金星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5-7金星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金星水库 | 金星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8 | 0.50 | 8.1 | 0.55 | 6~9 | 达标 |
水温(℃) | 16.3 | / | 16.7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113见底 | / | 8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5 | 0.91 | 5.56 | 0.90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8 | 0.40 | 7 | 0.35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6 | 0.67 | 1.9 | 0.79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3 | 0.38 | 2.5 | 0.42 | ≤6 | 达标 |
氨氮 | 0.105 | 0.11 | 0.094 | 0.09 | ≤1.0 | 达标 |
总氮 | 0.91 | 0.91 | 0.86 | 0.8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1 | 0.2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4 | 0.8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75 | 0.08 | 0.79 | 0.08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09 | 0.09 | 0.08 | 0.08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16 | 0.06 | 17 | 0.07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2.5L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7 | 0.07 | 3.8 | 0.08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527 | 0.11 | 0.667 | 0.13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 | 0.01 | 0.013 | 0.01 | ≤1.0 | 达标 |
总铁 | 0.09 | 0.30 | 0.09 | 0.3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3 | 0.30 | 0.04 | 0.40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金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5-8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1 | 19.76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91 | 52.93 | 0.86 | 51.98 |
透明度(m) | 1.13 | 48.81 | 0.85 | 54.33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3 | 23.25 | 2.5 | 25.47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3.03 | 36.39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金星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金星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林地,林地占比97.58%。金星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89.35%,其次是水域,面积占比为10.05%。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8.50%,其次 (略) 用地,面积占比为1.47%,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金星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5-9金星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林地 | 1.656 | 97.58% | 0.152 | 89.35% | 1.504 | 98.50% |
(略) 用地 | 0.023 | 1.38% | 0.001 | 0.60% | 0.022 | 1.47% |
水域 | 0.017 | 1.01% | 0.017 | 10.05% | 0 | 0 |
牧草地 | 0.0005 | 0.03% | 0 | 0% | 0.0005 | 0.03% |
合计 | 1.697 | 100% | 0.170 | 100% | 1.527 | 100% |
图2.5-2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金星水库流域内无农村面源污染分布。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耕地、旱地、茶园、果园等,因此金星水库流域内无农业面源污染分布。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金星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金星水 (略) 面积1.697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1.683km2,占整 (略) 范围总面积的96.76%;水土流失面积0.014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0.8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014km2,无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金星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94.05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668.7t/a。
表2.5-10 金星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金星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17 | 1.527 | 1.697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18 | 0.023 | 0.041 | 2.42%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152 | 1.490 | 1.642 | 96.76% | |
小计 | 0.17 | 1.513 | 1.683 | 99.18%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 | 0.014 | 0.014 | 0.82%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14 | 0.014 | 0.82%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394.05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668.7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金星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无侵蚀面积不计入在内,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5-11 金星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不含水域)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金星水库 | 1.504 | 394.05 | 592.65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合计 | 1.504 | 394.05 | 592.65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根据调研,金星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金星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略) 。
(略) :在金星水库一 (略) 范围 (略) 长285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1514m。
(略) :在金星水库一 (略) 范 (略) ,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2766m。
统计分析表明,金星水库入库污染物均为水土流失带入,金星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水土流失。
表2.5-16 金星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水土流失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合计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金星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
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金星 (略) 于建设阶段,暂未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工作。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 2.5-17 金星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无 | 0 | L>2rd | 7 | 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无 | 0 | 无 | 0 | 0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金星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7,当3<Rf≤7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y≤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同 (略) (略) (略) ,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目前金星 (略) 于建设阶段,暂未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6 岔河底水库概况岔河底水库位于仁和镇东部,菠萝登村委会境内,岔河底自然村,地处人民寺河中游,坝址海拔高程1752m,地理坐标为:东经99°14′21.435″,北纬24°46′29.568″,主河道长5.45km,水 (略) 面积15.3km2,水库坝高58m,总库容302.(略)m3。规模为小(1)型水库,水库主要任务是解决仁和镇岔河底村及下游村镇农业灌溉和人、蓄生活用水。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水库径流面积为15.3km2,坝址海拔1803.5m。洪水标准: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水库水库设计洪水位1802.43m,校核洪水位1803.24m,正常蓄水位1800.20m,死水位1773.90m。总库容302.(略)m3,正常库容254.(略)m3,死库容27.(略)m3,兴利库容226.(略)m3。
岔河底水库是施甸县仁和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施甸县仁和镇菠萝登、交邑、热水塘、杨家山和甸阳镇的团树、大竹蓬、张家村7个村委会37个村民小组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的主要用水水源。
表2.6-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岔河底水库 | 水库型 | 2018年 | 99°14′16.413″ | 24°46′26.376″ | 岔河底水库取水口 |
表2.6-2 岔河底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情况 | 备注 |
一 | 水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 | 15.3 | |
2 | 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50 | |
3 | 多年评价年净流量 | 万m3 | 675.6 | |
4 | 设计洪水 | |||
设计洪峰流量 | m3/s | 88.0 | ||
校核洪峰流量 | m3/s | 129.0 | ||
设计洪水洪量(24h) | 万m3 | 134.4 | ||
校核洪水洪量(24h) | 万m3 | 194.5 | ||
5 | 蒸发 | |||
水面蒸发 | mm | 1173.4 | ||
蒸发损耗 | mm | 246.7 | ||
6 | 泥砂 | |||
悬移质年输沙量 | 万t | 1.106 | ||
推移质年输沙量 | 万t | 0.165 | ||
多年平均含沙量 | kg/m3 | 1.581 | ||
二 | 水库规模 | |||
1 | 水库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1803.24 | ||
设计洪水位 | m | 1802.43 | ||
正常蓄水位 | m | 1800.20 | ||
死水位 | m | 1773.90 | ||
2 | 水库容积 | |||
总库容 | 万m3 | 302.60 | ||
正常库容 | 万m3 | 254.20 | ||
兴利库容 | 万m3 | 226.39 | ||
死库容 | 万m3 | 27.81 | ||
3 | 调节特性 | 年调节 | ||
三 | 主要建筑物 | |||
1 | 拦河坝 | |||
坝型 | 粘土心墙石渣坝 | |||
坝顶高程 | m | 1803.50 | ||
防浪墙顶高程 | m | 1804.50 | ||
最大坝高 | m | 58.0 | ||
坝轴线长 | m | 272.0 | ||
坝顶宽 | m | 6.0 | ||
2 | 泄水建筑物 | 位于大坝右坝肩 | ||
溢洪道堰顶高程 | m | 1800.20 | 无闸控制 | |
溢洪道总长(平距) | m | 265.41 | ||
堰宽 | m | 8.0 | ||
设计泄洪流量 | m3/s | 50.91 | P=3.33% | |
校核泄洪流量 | m3/s | 80.72 | P=0.33% | |
消能防冲下泄流量 | m3/s | 45.63 | P=5% | |
出口消能型式及长度 | m | 24.0 | 底流消能 | |
3 | 输水建筑物 | |||
洞身断面形式 | 直墙圆拱城门洞 | 位于大坝左岸 | ||
输水建筑物总长 | m | 351.60 | ||
输水洞进口底高程 | m | 1773.7 | ||
洞出口底高程 | m | 1751.24 | ||
设计输水流量 | m3/s | 0.4 |
岔河底水库功能以耕地灌溉及人畜饮水为主,供给施甸县仁和镇菠萝登、交邑、热水塘、杨家山和甸阳镇的团树、大竹蓬、张家村7个村委会37个村民小组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其农田灌溉面积0.(略)亩,农村人饮0.(略)人、畜饮0.(略)头,供水量为285.(略)m3/a、0.(略)m3/d。
岔河底水库位于施甸县仁和镇东部的菠萝登村委会岔河底自然村,地处人民寺河中游。人民寺河系施甸河右岸一级支流,施甸河属怒江左岸一级支流。
水库流域形状近似为圆形,主要由干流和三条较大支流组成,流域平均海拔2247m。流域内主要为溶蚀断块山地貌,属中切割中山陡坡地形,沟谷断裂发育,为“V”字型河谷,以线状侵蚀为主。
图2.6-1 岔河底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6-3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6-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 -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岔河底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6-5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6-6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岔河底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岔河底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6-7岔河底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岔河底水库 | 岔河底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8 | 0.40 | 7.7 | 0.35 | 6~9 | 达标 |
水温(℃) | 17.5 | / | 17.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63见底 | / | 21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71 | 0.88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0 | 0.50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7 | 0.71 | 1.6 | 0.67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2 | 0.37 | 2.2 | 0.37 | ≤6 | 达标 |
氨氮 | 0.083 | 0.08 | 0.092 | 0.09 | ≤1.0 | 达标 |
总氮 | 0.8 | 0.80 | 0.69 | 0.69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3 | 0.6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2.41 | 0.24 | 2.33 | 0.23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 | 0.10 | 0.1 | 0.10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2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5 | / | 4.7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5 | 0.07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1.26 | 0.25 | 1.42 | 0.28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铁 | 0.03L | / | 0.03L | /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岔河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6-8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3 | 37.55 |
总氮(mg/L) | 0.8 | 50.75 | 0.69 | 48.24 |
透明度(m) | 0.63 | 60.14 | 0.21 | 81.46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2 | 22.07 | 2.2 | 22.07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6.61 | 41.31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岔河底水 (略) 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林地,乔木林地占比69.54%。岔河底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46.05%,其次是水域及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和17.59%,其他地类型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70.59%,其次是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占比分别为17.71%和7.81%,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岔河底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6-9 岔河底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2.618 | 17.70% | 0.112 | 17.59% | 2.506 | 17.71% |
果园 | 0.139 | 0.94% | 0.000 | 0.00% | 0.139 | 0.98% |
林地 | 10.284 | 69.54% | 0.293 | 46.05% | 9.991 | 70.59% |
牧草地 | 1.110 | 7.51% | 0.005 | 0.85% | 1.105 | 7.81% |
农村居民点 | 0.248 | 1.67% | 0.011 | 1.71% | 0.237 | 1.67% |
交通用地 | 0.142 | 0.96% | 0.018 | 2.84% | 0.124 | 0.87% |
水域 | 0.135 | 0.91% | 0.135 | 21% | 0 | 0 |
服务设施及特殊用地 | 0.008 | 0.06% | 0 | 0% | 0.008 | 0.06% |
水工建筑用地 | 0.016 | 0.11% | 0.007 | 1.07% | 0.009 | 0.06% |
采矿用地 | 0.089 | 0.60% | 0.055 | 9% | 0.034 | 0.24% |
合计 | 14.789 | 100% | 0.636 | 100% | 14.153 | 100% |
图2.6-1 岔河底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岔河底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岔河底水库流域范围内人口户数及养殖情况详见下表。
表2.6-10 村庄统计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畜禽(头、羽) | (略)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
1 | 羊过水 | 6 | 19 | 0 | 6 | 32 | 一级 |
2 | 丛杆村 | 43 | 165 | 5 | 40 | 215 | 二级 |
3 | 小龙井 | 13 | 68 | 0 | 16 | 55 | |
4 | 大寨子 | 30 | 109 | 6 | 38 | 126 | |
5 | 吃水洞 | 36 | 139 | 8 | 41 | 178 | |
6 | 平子地 | 12 | 41 | 0 | 16 | 91 | |
7 | 葛根山 | 34 | 138 | 9 | 42 | 169 | |
8 | 岩子脚 | 14 | 50 | 1 | 13 | 81 | |
9 | 坡头 | 35 | 134 | 7 | 55 | 201 | |
10 | 马槽沟 | 12 | 41 | 0 | 18 | 54 | |
11 | 坟山 | 15 | 56 | 0 | 22 | 82 | |
12 | 梨树脚 | 21 | 75 | 4 | 29 | 135 | |
13 | 联合 | 7 | 25 | 0 | 4 | 30 | |
水源地流域村庄合计 | 278 | 1060 | 40 | 340 | 1449 |
(1)生活污水
1)供水、用水现状
供水现状:根据现场调查, (略) 散户饮用水以山箐水为主。
用水现状: (略) 村寨生活用水包含日常餐厨用水、洗浴、换洗用水、畜禽喂养、圈厕冲洗用水等,用水主要集中在餐饮前后做饭和洗漱过程。
2)污 (略) 理现状
(略) 内村寨无污 (略) 理设施,道路已硬化,道路修建留有边沟。厕所为水冲厕,但缺乏污 (略) 理设施,雨水、污水、养殖废水混流,成为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
3)污染负荷核算
采用人均排污系数法核算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污染物排放系数,见下表。
表 2.6-11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污系数
指标 | 污水量(L/人.d) | COD(g/人.d) | NH3-N(g/人.d) | TN(g/人.d) | TP(g/人.d) |
排放系数 | 24.93 | 19.04 | 0.56 | 1.19 | 0.11 |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基础,根据入库系数计算各种污染物的入库量。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并考 (略) 实际情况,采用面源污染物到达入库排放口之前的距离(流程)修正系数以及不同污染物类型的径流损失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6-12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计算得 (略) 村庄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3 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略)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羊过水 | 6 | 19 | 一级 | 0.1320 | 0.0039 | 0.0083 | 0.0008 | 0.0792 | 0.0026 | 0.0056 | 0.0005 |
2 | 丛杆村 | 43 | 165 | 二级 | 1.1467 | 0.0337 | 0.0717 | 0.0066 | 0.6880 | 0.0229 | 0.0487 | 0.0040 |
3 | 小龙井 | 13 | 68 | 0.4726 | 0.0139 | 0.0295 | 0.0027 | 0.2835 | 0.0095 | 0.0201 | 0.0016 | |
4 | 大寨子 | 30 | 109 | 0.7575 | 0.0223 | 0.0473 | 0.0044 | 0.4545 | 0.0152 | 0.0322 | 0.0026 | |
5 | 吃水洞 | 36 | 139 | 0.9660 | 0.0284 | 0.0604 | 0.0056 | 0.5796 | 0.0193 | 0.0411 | 0.0033 | |
6 | 平子地 | 12 | 41 | 0.2849 | 0.0084 | 0.0178 | 0.0016 | 0.1710 | 0.0057 | 0.0121 | 0.0010 | |
7 | 葛根山 | 34 | 138 | 0.9590 | 0.0282 | 0.0599 | 0.0055 | 0.5754 | 0.0192 | 0.0408 | 0.0033 | |
8 | 岩子脚 | 14 | 50 | 0.3475 | 0.0102 | 0.0217 | 0.0020 | 0.2085 | 0.0069 | 0.0148 | 0.0012 | |
9 | 坡头 | 35 | 134 | 0.9312 | 0.0274 | 0.0582 | 0.0054 | 0.5587 | 0.0186 | 0.0396 | 0.0032 | |
10 | 马槽沟 | 12 | 41 | 0.2849 | 0.0084 | 0.0178 | 0.0016 | 0.1710 | 0.0057 | 0.0121 | 0.0010 | |
11 | 坟山 | 15 | 56 | 0.3892 | 0.0114 | 0.0243 | 0.0022 | 0.2335 | 0.0078 | 0.0165 | 0.0013 | |
12 | 梨树脚 | 21 | 75 | 0.5212 | 0.0153 | 0.0326 | 0.0030 | 0.3127 | 0.0104 | 0.0222 | 0.0018 | |
13 | 联合 | 7 | 25 | 0.1737 | 0.0051 | 0.0109 | 0.0010 | 0.1042 | 0.0035 | 0.0074 | 0.0006 |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278 | 1060 | 7.3666 | 0.2167 | 0.4604 | 0.0426 | 4.4199 | 0.1473 | 0.3131 | 0.0255 |
(2)生活垃圾
1) (略) 理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 (略) 村寨虽设置有生活垃圾收集池和垃圾车,定期定点开展垃圾集 (略) 理。但因垃圾 (略) 理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意识较差等原因,居民生活垃圾仍然随意抛弃,或各户进行焚烧,或分散倾倒,最终在外力(雨水或风)作用下随意飘散,进入农田或河道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系数手册——第三分册生活垃圾 (略) 理设施水污染物核算系数》,村寨居民生活垃圾按照无渗滤液 (略) 理设施,归为简易填埋场。根据生活垃圾填 (略) 及渗出系数表知, (略) (略) 属于 (略) ,渗出系数IC1=595mm、IC2=298mm、IC3=149mm。根据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表知, (略) COD4380mg/L、TN 1200mg/L、NH3-N 1010mg/L、TP 14.1mg/L,自产渗滤液系数0.04m3/t。由于村寨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收集池然后由环卫部 (略) 置,不算是真正的生活填埋场,不存在正在填 (略) 、已使用粘 (略) 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但考虑到生活垃圾散落,仍是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故按村寨面积的10%作为正在填 (略) 面积,已使用粘 (略) 面积A2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A3取0,正在填 (略) 面积A1按村庄面积计。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D取0。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IC1——正在填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1——正在填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2——已使用粘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2——已使用粘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渗出系数,毫米;
A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万平方米;
D——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万吨;
F——某座生活垃圾填 (略) 区域自产渗滤液系数,属于排放系数,立方米/吨;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量及排放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吨(因简易填埋场没有 (略) 理设施,产生量=排放量);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C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年均产生浓度,毫克/升(产生浓度=排放浓度)。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流域生活垃圾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4 流域村庄生活垃圾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10%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一 (略) 村寨 | 0.001 | 6.5153 | 1.5024 | 1.7850 | 0.0210 | 3.1762 | 0.8413 | 0.9996 | 0.0101 |
2 | 二 (略) 村寨 | 0.024 | 62.5464 | 14.4228 | 17.1360 | 0.2013 | 30.4914 | 8.0768 | 9.5962 | 0.0966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0.025 | 69.0617 | 15.9252 | 18.9210 | 0.2223 | 33.6676 | 8.9181 | 10.5958 | 0.1067 |
(3)畜禽养殖
1) (略) 理现状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 (略) 无规模化养殖场, (略) 内散户为家庭养殖,会对河道造成部分污染。第一类是在河边散放的家畜,随意排放的粪便造成的污染;第二类是农户畜禽粪便清理后 (略) 理,随意堆放且未设置雨棚,降雨时随地表径流入河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附表1: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云南省畜禽养殖户养殖排污系数生猪COD3.0869kg/头·年、NH3-N0.3007kg/头·年、TN 0.0476 kg/头·年、TP 0.0441 kg/头·年,肉牛COD 44.6467 kg/头·年、NH3-N 2.157 kg/头·年、TN 0.068 kg/头·年、TP 0. 1901 kg/头·年,蛋鸡 COD 0.4239kg/羽·年、(略) 0.0143kg/羽·年、TN 0.0032 kg/羽·年、TP 0.0021kg/羽·年。
产生的畜禽尿粪资源化利用量较多,其排放量约占产生量的30%。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经计算,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5 流域村庄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畜禽(头、羽)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一 (略) 村寨 | 0 | 6 | 32 | 0.0096 | 0.0007 | 0.0001 | 0.0001 | 0.0051 | 0.0004 | 0.(略) | 0.(略) |
2 | 二 (略) 村寨 | 40 | 334 | 1417 | 1.0253 | 0.0621 | 0.0069 | 0.0076 | 0.3665 | 0.0261 | 0.(略) | 0.(略)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40 | 340 | 1449 | 1.0349 | 0.0628 | 0.0071 | 0.0077 | 0.3716 | 0.0265 | 0.0030 | 0.0027 |
(4)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
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详见下表。
表 2.6-16 岔河底水库流域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统计表
序号 | 类型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生活污水 | 7.3666 | 0.2167 | 0.4604 | 0.0426 | 4.4199 | 0.1473 | 0.3131 | 0.0255 |
2 | 生活垃圾 | 69.0617 | 15.9252 | 18.9210 | 0.2223 | 33.6676 | 8.9181 | 10.5958 | 0.1067 |
3 | 畜禽养殖 | 1.0349 | 0.0628 | 0.0071 | 0.0077 | 0.3716 | 0.0265 | 0.0030 | 0.0027 |
合计 | 77.4631 | 16.2046 | 19.3885 | 0.2726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岔河底水 (略) 有耕地2.618km2、园地0.139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核桃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岔河底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6-17 岔河底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岔河底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0.112 | 2.506 | 2.618 |
园地 | 0.139 | 0.139 | |
合计 | 0.112 | 2.645 | 2.757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2.3.6.3章节”内容,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
表 2.6-18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kg/hm2)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hm2·a。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6-19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岔河底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耕地13.977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岔河底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6-20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 N | TN | TP | |||
一级 | 耕地 | 0.112 | 0.0469 | 0.0014 | 0.0215 | 0.0017 | 0.0192 | 0.0007 | 0.0102 | 0.0007 |
二级 | 耕地 | 2.506 | 1.0503 | 0.0324 | 0.4802 | 0.0383 | 0.4301 | 0.0154 | 0.2286 | 0.0155 |
园地 | 0.139 | 0.0583 | 0.0018 | 0.0266 | 0.0021 | 0.0239 | 0.0009 | 0.0127 | 0.0009 | |
合计 | 2.7570 | 1.1555 | 0.0356 | 0.5283 | 0.0421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岔河底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岔河底水 (略) 面积14.789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10.833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73.25%;水土流失面积3.956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26.7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249km2,中度侵蚀面积2.707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岔河底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62.46t/km2·a,属于轻度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略).85t/a。
表2.6-21 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岔河底水库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636 | 14.153 | 14.78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171 | 0.378 | 0.549 | 3.71%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293 | 9.991 | 10.284 | 69.54% | |
小计 | 0.464 | 10.369 | 10.833 | 73.25%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172 | 3.784 | 3.956 | 26.75%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005 | 1.244 | 1.249 | 8.45%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167 | 2.54 | 2.707 | 18.30%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862.46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略).85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和园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耕地和园地面积,并不计算无侵蚀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6-22 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岔河底水库 | 11.6317 | 862.46 | (略).82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合计 | 11.6317 | 862.46 | (略).82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根据调研,岔河底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岔河底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略) 。
(略) :在岔河底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3142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略)m
(略) :在岔河底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3750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9683m。
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
综上,岔河底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
表2.6-23 岔河底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1.1555 | 0.0356 | 0.5283 | 0.0421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水土流失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
农村面源 | 77.4631 | 16.2046 | 19.3885 | 0.2726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合计 | 121.3541 | 16.2403 | 33.1587 | 0.5083 | 66.7104 | 9.1089 | 20.4327 | 0.2876 |
岔河底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岔河底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岔河底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仁和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仁和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2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6-3 岔河底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岔河底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岔河底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6-24 岔河底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L>2rd | 10 | L>2rd | 7 | 1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存在 | 10 | 10%~20% | 4 | 14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岔河底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17,当Rf>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14,当Ry>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此外,该水库二 (略) 划定边界B135~B149、B202~B212 (略) ,在风机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风机维护人员垃圾、风机维护废润滑油)等, (略) 域应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水 (略) 内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略) 区域设置围挡、警示标牌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和园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同 (略) (略) 、公路和采矿用地,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岔河底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8 水环 (略) 划根据《云南省 (略) 划》(2014年修订),本方案中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划定 (略) 划,本方案按照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执行。
2.9重要生 (略) 划依据《云南省主 (略) 划》,云南省共划分为国家重 (略) 域、省级重 (略) 域、国家农产 (略) 域、国家重点生 (略) 域、省级重点生 (略) 域、国家禁 (略) 域、省级禁 (略) 域7大类别。施甸县全县均位于云南省主 (略) 划中划分的国家农产 (略) 。
施甸县在云南省主 (略) 划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2.9-1 云南省主 (略) 划图
饮用水水 (略) 指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水质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和(略)域。饮用水水 (略) 分为一 (略) 和二 (略) ,必要时可 (略) 外划分 (略) 。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备用的和规划的)都应设置饮用水水 (略) 。
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供水规划;跨县级及以 (略) 的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应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在水环 (略) 和 (略) 划分中,应优先考虑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和划分,并与水环 (略) 和 (略) 相衔接;跨县级及以 (略) 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应协调两地的水环 (略) 划和 (略) 划,其 (略) 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水 (略) 对水质的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资源量。
饮用水水 (略) 的水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督应作为监督管理工作重点,纳入地方环境管理体系中,若不能满 (略) 规定的水质要求时,应及时扩 (略) 范围,加强污染治理。
本次调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主要依据,按照《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要求,结合实际对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开展划分工作。
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金星水库、岔河底水库等均按照小型水库进行划定。
3.1 划定原则(1)总体边界划定遵循分级保护原则
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一 (略) 应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二 (略) 应足以使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在向取水点输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可保证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的突发事件,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局部地段边界走向采用内缩或外放形式进行微调。确定饮用水水 (略) 划分充分考虑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水动力特性、水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污染源分布、 (略) 分布、水源地规模、水量需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环境管理水平等。
(3)坚持有利于管理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 (略) 界线,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脊、河道、自然标志性地物等)、行政边界作为主要参照,有利于今后实地划界定标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行政村或自然村压线分布于分界线两侧的情况,尽可能合理划归一个级别中,以免在今后的管理中产生难以预料的纠纷,使划界工作合理、合法、合情,有利于社会公平与和谐,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水源地居民的影响。
3.2 划定方案按照《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 (略) 域地形图、水系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采用地形边界法、类比经验法,划分4个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一 (略) 、二 (略) 和 (略) , (略) 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1)类比经验法
按照相关法规、文件规定、依据统计结果和管理者的实践经验,确 (略) 范围的一种方法。
(2)地形边界法
以饮用水水源周边的山脊线、分水岭、道路等作为各 (略) 边界的方法。
3.3 (略) 划定办法(1)水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略))6.2.1节。
6.2.1.1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多年平均水位对应的高程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划为一 (略) 。
6.2.1.2 小型湖泊、中型水 (略) 范围为取水口半径不小于300m (略) 域。
(2)(略)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2.2 节。
6.2.2.1 小型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以及中小型水库为一 (略) 水域外不小于200m范围内的(略)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略)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
(1)水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3.1 节。
6.3.1.1 满足条件的水源地,可采用类比经验法确定二 (略) 水域范围。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 (略) 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 (略) 。
(2)(略)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3.2 节。
二 (略) (略)域范围,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 (略) 法确定。对于有防洪堤坝的,可以防洪堤坝为边界;并采取措施,防治污染物进 (略) 。
6.3.2.2 采用地形边界法或类比经验法。
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设定为二 (略) 。
山区型中型水库二 (略) 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 (略) 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不小于3000m (略) 域。二 (略) (略)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总则规定:
饮用水水源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增设 (略) :1)因一、二 (略) (略) 域点源、面源污染影响导致现状水质超标的,或水质虽未超标,但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的水源;2)湖库型水源;3)流域上游风险源密集,密度大于0.5个/km2的水源;4)流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存在潜在风险的水源。此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 (略) 也应划为 (略) 。
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金星水库、岔河底水库等属于水库型水源地,应增设 (略) 。参照二 (略) 的划分方法划分 (略) 。
3.4 水头箐水库(1)水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04km2。
(2)(略)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69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173km2。
(1)水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017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017km2。
已将水头箐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水头箐水 (略) 划定总面积1.190km2,其中一 (略) 0.173km2(其中水域0.004km2,(略)域0.169km2),二 (略) 1.017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3.4-1 水头箐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04 | 0.173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04km2; |
(略)域 | 0.169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169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017 | 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017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017km2; | |||
合计 | 1.190 |
为了便于开展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完 (略) 划定方案和电子图见后,应立即开展现场定界工作。参照《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在详细核查水 (略) 面积与水 (略) 总体边界基础上进行水 (略) 定界坐标的设定。
(1)总体边界划定遵循分级保护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局部地段边界走向采用内缩或外放形式进行微调。
(3)坚持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 (略) 界线,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脊、河道、自然标志性地物等)、行政边界作为主要参照,有利于今后实地划界定标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定界要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如分水线、 (略) 界线、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库大坝、水工建筑物、河流汊口、输电线、通信线等标示,结合水 (略) 地形、地标、地物特点,确定各 (略) 的地理界线、并修改完善电子图件。还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确定主要拐点的经纬度坐标,并最终确定各 (略) 坐标红线图、表。定界时,测量精度、记录数据和成果的精度应达到亚米级(误差不小于1dm)。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4-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11~A01 | 一 (略) 拐点A11~A01以水头箐水库大坝及大坝两侧分水岭为界 | |
其他 | 其他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23个,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南侧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4-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23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23km2。
(2)(略)域范围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270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293km2。
(1)水域范围
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将白云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其包含莽中寨水库流域,且对流 (略) 域进行校核,最终划定面积2.166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2.166km2。
已将白云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白云水 (略) 划定总面积2.459km2,其中一 (略) 0.293km2(其中水域0.023km2,(略)域0.270km2),二 (略) 2.166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3.5-1 白云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23 | 0.293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23km2; |
(略)域 | 0.270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270km2; | |||
二级 | 水域 | —— | 2.166 | 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2.166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2.166km2; | |||
合计 | 2.459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6个,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大坝西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5-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6 |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33个,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大坝北侧分水岭为起点,一 (略) 与二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表。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5-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33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17km2。
(2)(略)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外200m 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53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170km2。
(1)水域范围
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527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527km2。
已将金星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金星水 (略) 划定总面积1.697km2,其中一 (略) 0.170km2(其中水域 0.017km2,(略)域 0.153km2),二 (略) 1.527km2。
表 3.6-1 金星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17 | 0.170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 面积0.017km2; |
(略)域 | 0.153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外 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53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527 | 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527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上游整个流域( 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527km2; | |||
合计 | 1.697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大坝南侧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表。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6-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1 |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29个,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6-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29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135km2。
(2)(略)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501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 0.636km2。
(1)水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4.153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4.153km2。
已将岔河底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岔河底水 (略) 划定总面积14.789km2,其中一 (略) 0.636km2(其中水域 0.135km2,(略)域0.501km2),二 (略) 14.153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 3.8-1 岔河底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135 | 0.636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 面积 0.135km2; |
(略)域 | 0.501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外 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 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501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4.153 | 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4.153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上游整个流域( 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4.153km2 ; | |||
合计 | 14.789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 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7m以下水域为界,以 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外 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大坝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8-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1 |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32个,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其中B126~B2 (略) 为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8-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15~B24 | 二 (略) (略) 为界 | |
其他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依据施甸县土地利用规划图(比例尺 1:(略)),参考电子地图和卫星地图为底图,按照调查和分析划分结果,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中饮用水水 (略) 图件制作要求,作出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划分图。本图件采用平面坐标系统按照国家2000坐标系经纬度坐标,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面。
四、水 (略) 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措施
4.1 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政府批准调整方案后,根据《饮用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图 4.1-1 饮用水水 (略) 界标示意图
图 4.1-2 饮用水水 (略) 道路警示牌示意图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
饮用水水 (略) 内乡级 (略) 和景观步行道应做好与饮用水水体的隔离防护,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县级 (略) 、道路、铁路、桥梁等应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开展视频监控,跨越或与水 (略) 桥两侧建设防撞栏、路面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等事故应急防护工程设施。
( 一)一 (略)
(1) (略) 内不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略) 划定前已有的建设项目拆除或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
(2) (略) 内无工业, (略) 划定前必须将涉及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拆除或关闭或迁出。
(3) (略) 内无畜禽养殖、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4)一 (略) 内无新增农业种植和经济林。 (略) 划分前已有的农业种植和经济林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非点源污染,并逐步退出。
( 二)二 (略)
(1)点源整治
(略) 内无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略) 划定前已有的建设项目拆除或关闭,并视情进行生态修复。
(略) 内农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引 (略) 外处理排放,或全部收集 (略) 理设施,处理后引 (略) 下游排放。
(略) 内城镇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收集并 (略) 外进行 (略) 置。
④无易溶性、有毒有害废弃物暂存或转运站;无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生活垃圾转运站采取防渗漏措施。
⑤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 (略) 划定前已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关闭。
(2)非点源控制
①实行科学种植和非点源污染防治。
②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
③农村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收集并进行 (略) 置。
④农村生活污水采用因地制宜的技术 (略) 理处置。
(略) 内农业种植和经济林应实行科学种植和非点源污染防治。
⑥排放污染物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拆除或关闭;分散式畜禽养殖圈舍应做到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且尽量远离取水口,不得向水体直接倾倒畜禽粪便和排放养殖废水。
⑦为农村原住居民配套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可以在饮用水水 (略) 内保留,但处理后的污水原则上引 (略) 外排放,不具备外引条件的可以通过农田灌溉、植树、造林等方式回用,或排入湿地进 (略) 理。
(3)流动源管理
(略) 内乡级 (略) 应做好与饮用水水体的隔离防护,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
②无从事危险化学品或煤炭、矿砂、水泥等装卸作业的货运码头。无水上加油站。
③无危险品运输的(略)运和水运交通等流动源。
4.2 (略) 监督限制措施(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三)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四)禁止向水域、(略)域倾倒、堆放、掩埋废液、废渣、病死畜禽和其他废弃物;
(五)禁止兴建旅游、度假、娱乐、餐饮等设施,设置商业、 (略) 点;
(六)禁止在水域游泳,进行水上训练及其他体育、娱乐活动;
(七)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略) 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八)禁止采石、采砂、取土、建坟;
(九)禁止除水质监测、水库管理以外的船只下水;
(十)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十一)未经法定部门审批,禁止无安全防护措施运输酸液、碱液、毒性液体、有机溶剂、油类、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剧毒和危险品车辆通行;
(十二)禁止移动或破坏界桩、界碑、防护设施;
(十三)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十四)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其他行为。
(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三)未经法定部门审批,禁止无安全防护措施运输酸液、碱液、毒性液体、有机溶剂、油类、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剧毒和危险品车辆通行;
(四)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
(五) (略) 箱养殖、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六)禁止设置规模养殖场、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或者堆栈;
(七)禁止移动或破坏界桩、界碑、防护设施;
(八)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九)禁止采矿、未经批准的采石、挖沙、取土等危害水质的活动。
(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 (略) 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二)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 (略) 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4.3 (略) 管理能力及制度体系建设(1)调整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采用“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将保护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和涉及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工作。建立健全保护治理工作考核奖惩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水 (略) 乡镇、村委会采取有别于施甸县 (略) 的政绩考核方式, (略) 国民经济总量大小评比先进,或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目标。水 (略) 不参加 (略) 的社会经济统计排序。应改为以水源水质、水 (略) 水质达标率、水 (略) 森林覆盖率、林分多样性、森林管护效果、水资源费综合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考核。通过转变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引导水源保护工作走上良性管理轨道。
(2)建立水源地居民参与管理制度
让水 (略) 居民有偿参与环境保护与水源管理,作为水源保护与管理的主力军,是构建水 (略) 管理的基础。水 (略) 居民主动参与水源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水源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管理覆盖面大,管理力度加强;可以减少政府监督管理的行政开支;可以有效防止监督管理 (略) 面。
必须保 (略) 居民从保护水源中取得合理的经济收益,才有可能引导水 (略) 居民自觉保护水源。将水源保护绩效与经济收益相联系,水资源费反哺及财政转移支付与水 (略) 生态建设、水源保护相挂钩。
(3)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分析水质情况 (略) 管护措施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加强水质和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意见和措施。
根据本次划定方案,制定各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并尽快拟定实施细则,制定各类管理规定,对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明确。
(1)产业调整优惠政策
引导和鼓励水 (略) 居民从农业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向其他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水 (略) 适合发展的产业。产业调整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扶持政策、科技贷款优惠政策等内容。
(2)土地管理政策
制定水 (略) 内具有特色的土地管理政策。新的土地管理政策应有利于水 (略) 内居民的迁出,有利 (略) 的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政策包括:基本农田管理、违法用地清理、建设用地审批、宅基地审批、失地人口经济补偿政策等内容。
(3)生态补偿政策
饮用水源地严格的环境管控要求,造成了当地居民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 (略) 面。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大水源受惠人口水资源费的征收额度,确保饮 (略) 各项污染防治的建设和运行,并以薪炭补偿费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生态补偿,提高居民自觉保护水源地的意识。
对水源的环境监测是考核各相关部门工作成效的最有效手段。水质监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及 (略) 供水的水质状况。建立水源保护信息联动机制。成立集中式饮用水源 (略) 管理委员会,施甸县有关水源保护的基础信息、水质监测信息、水源管理动态信息、水源监督管理信息应及时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通报。
各相关部门应采取入库河流 (略) (略) 置工程建设、水 (略) (略) 点建设、水 (略) 管理机制与政策研究、水源保护宣教等工程项目,加强对水 (略) 的保护与管理。
加 (略) 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主动保护水 (略) 的意识,倡导良好的生活,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77.(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12.(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2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1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23个,界标2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2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2块。 | 8.3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水头箐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500m2。 | 4.0 | (略) (略) (略) | |
3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边设置警示牌,设置1块。 | 0.5 | 县 (略) | |
4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头箐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5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6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7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00 | (略) (略) (略) | |
8 | 合计 | 77.8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白云水库一 (略) 边界长2204m。人为活 (略) 域 (略) , (略) 的边界长2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白云水库一 (略) 边界长2204m,共需设置界桩 16个,界标2个;二 (略) 边界长6364m,共需设置界桩33个,界标4个。共建设界桩49个,界标6个,投资4.(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4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4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块,宣传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表 5.1-3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2204 | 200m | 0.03 万元/m | 6 |
一 (略) 界标 | 2204 | 2 个 | 0.4 万元/个 | 0.8 |
一 (略) 界桩 | 2204 | 16个 | 0.05 万元/个 | 0.8 |
二 (略) 界标 | 6364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二 (略) 界桩 | 6364 | 33个 | 0.05 万元/个 | 1.65 |
交通警示牌 | 4 块 | 0.5 万元/块 | 2 | |
宣传牌 | 4 块 | 0.5 万元/块 | 2 | |
合计 | 14.85 |
①生活污水
(略) 1户、4人无污 (略) 理设施,建设简易污 (略) 理设施,按照1.(略)元/户估算村庄污 (略) 理设施建设费,投资约(略)元。
②生活垃圾
(略) 共涉及1户,缺乏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配套垃圾箱1个,垃圾箱按0.(略)元/个计,投资约0.(略)元。
白云水库一 (略) 有耕地0.021km2,二 (略) 有耕地0.060km2、果园0.060km2。
在白云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9000m2,农田缓冲带按80元/m2估算。总投资约(略)元。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白云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工程加强白云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10.(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二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白云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6713m,设置警示牌3块,0.(略)元/块,共计1.(略)元。
公路:穿越白云水库一 (略) 、二 (略) (略) 长度约2716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54.(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 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209.(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144.(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4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200m;一 (略) 设置界桩79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137个,界标4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4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4块。 | 14.85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白云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9000m2。 | 72 | (略) (略) (略) | |
3 | 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 (略) 1户、4人无污 (略) 理设施,建设简易污 (略) 理设施;配置配套垃圾箱1个。 | 1.7 | (略) 生 (略) (略) 、 县住房和 (略) 、县 (略) | |
4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3块;公 (略) 2716m | 55.82 | 县 (略) | |
5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6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7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质自动监测站及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8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9 | 合计 | 209.37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金星水库一 (略) 边界长1697m。人为活 (略) 域 (略) 的边界长1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金星水库一 (略) 边界长1697m,共需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边界长5656m,共需设置界桩29个,界标4个。共建设界桩40个,界标6个,投资4.(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4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4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个,宣传牌0.(略)元/个,投资8.(略)元。
表 5.1-5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1697 | 100m | 0.03 万元/m | 3 |
一 (略) 界标 | 1697 | 2个 | 0.4 万元/个 | 0.8 |
一 (略) 界桩 | 1697 | 11个 | 0.05 万元/个 | 0.55 |
二 (略) 界标 | 5656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二 (略) 界桩 | 5656 | 29个 | 0.05 万元/个 | 1.45 |
交通警示牌 | 4块 | 0.5 万元/块 | 2 | |
宣传牌 | 4块 | 0.5 万元/块 | 2 | |
合计 | 11.4 |
金星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内无耕地、果园,在金星水库不需构建农田缓冲带。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金星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工程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二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金星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1799m,设置警示牌1块,0.(略)元/块,共计0.(略)元
公路:穿越金星水库二 (略) (略) 长度约2766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55.(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 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132.(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67.(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6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1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29个,界标4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4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4块。 | 11.4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1块;公 (略) 2766m | 55.82 | 县 (略) | |
3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4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5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6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7 | 合计 | 132.22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岔河底水库一 (略) 边界长3427m。人为活 (略) 域 (略) 的边界长4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岔河底水库一 (略) 边界长3427m,共需设置界桩11个,界标4个;二 (略) 边界长(略)m,共需设置界桩32个,界标8个。共建设界桩43个,界标12个,投资6.(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6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12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块,宣传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表 5.1-9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3427 | 400m | 0.03 万元/m | 12 |
一 (略) 界标 | 3427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一 (略) 界桩 | 3427 | 11个 | 0.05 万元/个 | 0.55 |
二 (略) 界标 | (略) | 8个 | 0.4 万元/个 | 3.2 |
二 (略) 界桩 | (略) | 32个 | 0.05 万元/个 | 1.6 |
交通警示牌 | 6块 | 0.5 万元/块 | 3 | |
宣传牌 | 12块 | 0.5 万元/块 | 6 | |
合计 | 27.95 |
①生活污水
(略) 13个村寨278户、1060人无污 (略) 理设施,开展生活污 (略) 理的村庄数达到100% ,农村生活污 (略) 置率需达到80% ,按照1.(略)元/户估算村庄污 (略) 理设施建设费,投资约(略)元。
②生活垃圾
建 (略) 各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鼓励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选择 (略) 理处置方式,所有生活垃圾收集 (略) 外处理。 (略) 共涉及13个村寨,缺乏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配置1辆垃圾车、每个村寨配置1个垃圾箱,共 需钩壁式垃圾车1辆,配套垃圾箱13个。垃圾车按(略)元/辆计,垃圾箱按0.(略)元/个计,投资约19.(略)元。
③卫生厕所普及工程
(略) 13个村寨,278户,90%具有卫生厕所,还有10%农户需实施“ 改厕”工程,户厕改造投资按0.(略)元/个计。共投资22.(略)元。
岔河底水库一 (略) 有耕地0.112km2,二 (略) 有耕地2.506km2、果园0.139km2。
结合农业源分布情况及 (略) 地形走势,岔河底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略)m2,农田缓冲带按80元/m2估算。总投资约208.(略)元。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岔河底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岔河底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略)m,设置警示牌5块,0.(略)元/块,共计2.(略)元
公路:穿越岔河底水库一 (略) (略) 长度约3750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略)元。
水源地二 (略) 划定边界B17~B18、B22~B24 (略) ,在风机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风机维护人员垃圾、风机维护废润滑油)等,本方案 (略) 域 (略) 及警示 (略) 长89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26.(略)元。设置警示牌2块,警示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726.(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661.(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5.1-10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4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4个;二 (略) 设置界桩32个,界标8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6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12块。 | 27.95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岔河底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略)m2。 | 208.88 | (略) (略) (略) | |
3 | 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 (略) 13个村寨278户、1060人无污 (略) 理设施,开展生活污 (略) 理的村庄数达到100% ,农村生活污 (略) 置率需达到80% ;配置1辆垃圾车、每个村寨配置1个垃圾箱,共需钩壁式垃圾车1辆,配套垃圾箱13个;10%农户实施“ 改厕”工程。 | 319.5 | (略) (略) (略) 、 县住房和 (略) 、县 (略) | |
4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5块;公 (略) 3750m | 77.5 | 县 (略) | |
5 | (略) 风险源防控工程 | 临靠边 (略) 890m;设置警示牌2块 | 27.7 | 县 (略) | |
6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略) 内的裸土地营造水源涵养林,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7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8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9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10 | 合计 | 726.53 |
现状水头箐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1 水头箐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水土流失 | 1.3109 | 0.4375 | 0.0064 | ||
小计 | 1.3171 | 0.0002 | 0.4407 | 0.0066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0006 | 0.0001 | 0.0010 | 0.0001 |
水土流失 | 0.1311 | 0.1312 | 0.0019 | ||
小计 | 0.1317 | 0.0001 | 0.1322 | 0.0020 |
现状白云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2 白云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水土流失 | 2.8319 | 0.9450 | 0.0138 | ||
农村面源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
小计 | 3.2550 | 0.1025 | 1.0790 | 0.0160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0218 | 0.0003 | 0.0039 | 0.0003 |
水土流失 | 2.5488 | 0.2835 | 0.0041 | ||
农村面源 | 0.3589 | 0.0305 | 0.0364 | 0.0004 | |
小计 | 2.9295 | 0.0308 | 0.3237 | 0.0048 |
现状金星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3 金星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水土流失 | 1.641 | 0.548 | 0.008 |
小计 | 1.641 | 0.548 | 0.008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水土流失 | 1.477 | 0.164 | 0.002 |
小计 | 1.477 | 0.164 | 0.002 |
现状岔河底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5 岔河底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水土流失 | 27.7781 | 9.2694 | 0.1355 | ||
农村面源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
小计 | 66.7104 | 9.1089 | 20.4327 | 0.2876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4258 | 0.0051 | 0.0754 | 0.0051 |
水土流失 | 25.0003 | 2.7808 | 0.0407 | ||
农村面源 | 34.6132 | 2.7276 | 3.2735 | 0.0405 | |
小计 | 60.0393 | 2.7327 | 6.1298 | 0.0863 |
综上分析,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一 (略) 内的人为活动干扰对水源水质的影响,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降低风险事故影响程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库,削减入库的面源污染,降 (略) 污染负荷,促进水库水质稳定达标。
六、区划实施保障
6.1 资金保障(略) 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获得有力的资金保障。从本方案的情况看,工程项目实施的资金保障有较多的有力条件:部分项目本身就是县林 (略) 、 (略) 、 (略) (略) (略) 、县 (略) 自身的业务工作,可列入本部门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部分项 (略) 场操作条件。规划项目的资金来源除政府投入、 (略) 场化操作和企业出资外,可从水资源费中按适当比例拨出部分资金,设立水源 (略) 环保基金, (略) 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为确保资金落实建议实施以下措施:
(1)政府应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2)建立污染防治基金。建立合理水资源价格体系,用于水源地保护。 (略) 场经济规律,具有地方特点的水价体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利于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
(3)实施优惠政策。对积极参与“三废”综合治理的企业,各级地税部门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金融部门在信贷上给予优先;对环境保护工程,其投资不占规模并免征水电增容费、配套费和其他附加费等。
(4) (略) 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6.2 法律法规保障我国关于水的法律已经制定了四部,即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防洪法, (略) 和有关部委还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和污染防治等各个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依法行政,防治水源污染和生态破坏。
6.3 政策制度保障为确 (略) 划定后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必须以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为基本手段, 坚持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绿色消费模式,多方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尤其是促进节水工作的广泛持续开展,从源头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减轻水源供给压力。严格执行水污染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制度,尤其针对饮用水 (略) 等重 (略) 域,落实水污染的“控”和“防”为主。
6.4 组织和管理保障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地域空间整体性。人为 (略) 划不能阻挡污染物的跨界转移。 (略) 划的核心内容是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工程,涉 (略) 、县林 (略) 、县农业农村和 (略) 、 (略) (略) (略) 、县 (略) 、县发 (略) 、 (略) 等部门。县委组织部要制定相关部门党政干部水源地保护成效政绩考核制度, (略) (略) (略) (略) 等相关部门进行年度考核,督促建设任务的完成,确保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层层负责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各级单位职责分解见下表。
表 6.4-1 (略) 施甸县饮 (略) 保护规划职责分解
序号 | 相关部门 | 主要职责 |
1 | 县委常委、 县政府 |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水源 (略)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和协调饮用水源地保护相关工作,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协调、解决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中相关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研究制定相关部门党政干部水源地保护实绩考核 制度,对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
2 | 县发展和改 革局 | 制 (略)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指 (略) 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规范化建设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一些需政府支持的项目,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年度投资计划指导和督促,并 (略) 落实资金来源;严格审批保护内新建项目,不符合相关政策,不利于水源地保护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立项。 |
3 | 县工业商务 (略) | 指导并监 (略) 内产业结构调整;禁止 (略) 引入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 |
4 | (略) | 指导并监督规范化建设工程确定的项目资金的落实,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加强有关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
5 | 县自然资源 局 | 以水源地保护为目的,优化调 (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严 (略) 内用地审批和矿业权审批;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一 (略) 逐步退耕还林等工程。 |
6 | (略) | 指导并监督水利工程和饮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制定和实 (略) 内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实施,水源地周边生态屏障的建设等;加 (略) 内相关水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建立水源 (略) 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执法队(略)建设,加 (略) 内取水许可工作力度;协调各部门水源地保护相关工作。 |
7 | (略) 生态 (略) 施甸 分局 | 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和生 (略) 置工程;对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规范性监测、发布水质状况,组织协调流域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加大水源地水质保护的统一监督,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协同相关部门对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 (略) 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8 | 县农业农村 局 | 指导并配合生态农业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进一步摸清水 (略) 农业种植和养殖面源污染底数;组织研究优化调整水源 (略) 内农业种植结构,开展 “ 三产”推广认证工作;重点组织实施水 (略) 内耕地和园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和科学安全用药措施,切实降 (略) 内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指 (略) 内分散畜禽养殖规范化改造;控 (略) 内畜禽养殖总体规模,禁 (略) 内规模化养殖场审批;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
9 | 县扶贫办 | 根据国家相关扶贫开发政策,优先对水 (略) 内有条件实施的村庄进行异地扶贫搬迁,迁出水 (略) ;针对水 (略) 内因水源保护失去发展机会的农户,研究制定相关生态扶贫开发政策。 |
10 | 县林业和草 原局 | 负责水源 (略) 防护林带建设、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林地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 (略) 林地管理和保护,实施森林防火防病虫害工程。 |
11 | 县交通运输 局 | 加 (略) (略) 维护;完 (略) (略) 运输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设施建设;加 (略) 内交通运输管理;协同相关部门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12 | (略) | 加 (略) 内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管理, 限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 (略) 。 |
13 | 县住房和城 (略) | 开展农 (略) 理工程和生活垃 (略) 置项目;协调城乡建设规划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工作;配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完 (略) 内农村 “七改三清”行动。 |
14 | 县文化和旅 游局 | 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略) 域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活动中,需尽量避让饮用水水 (略) ;一 (略) 禁止从事旅游活动,二 (略) 从事旅游活动,需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
15 | 县卫生健康 局 | 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加 (略) 农村疫情监控和防疫工作。 |
16 | 相关乡镇人 民政府和村 委会 |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水 (略)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和工程、水源保护宣传等工作;做好水 (略) “两污”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定期疏通农村污水管渠,定期清理农 (略) 理设施(清除淤泥、割刈补种湿地植物),定期清运农村生活垃圾等。 |
七、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水头箐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水头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头箐水库入库NH3-N来源于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水头箐水 (略) 划定总面积1.190km2,其中一 (略) 0.173km2(其中水域0.004km2,(略)域0.169km2),二 (略) 1.017km2。
水头箐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水头箐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白云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白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农村面源对白云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白云水 (略) 划定总面积2.459km2,其中一 (略) 0.293km2(其中水域0.023km2,(略)域0.270km2),二 (略) 2.166km2。
白云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白云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金星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金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金星水库入库污染物均为水土流失带入。
金星水 (略) 划定总面积1.697km2,其中一 (略) 0.170km2(其中水域 0.017km2,(略)域 0.153km2),二 (略) 1.527km2。
金星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金星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岔河底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岔河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
岔河底水 (略) 划定总面积14.789km2,其中一 (略) 0.636km2(其中水域 0.135km2,(略)域0.501km2),二 (略) 14.153km2。
岔河底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岔河底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7.2 建议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应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首要任务,控 (略) 社会经济发展,以约 (略) 内的人为活动,减少干扰和破坏,对水 (略) 面源污染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鼓 (略) 内农民使用有机肥,以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而增加氮、磷入库量,逐步恢复以水源涵养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适度的产业发展为补充, (略) 域平均经济收益水平为限度,构建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地 经济利益为辅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控制饮用水源 (略) 总人口数, (略) 采取鼓励搬迁政策,制定特殊的人口政策、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水 (略) 内人口外迁,并使迁出人口稳得住、不回迁;严格控制水 (略) 人口的机械增长,实施“只出不进”的政策措施。
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内现有一定面积的耕地,高产农田极少、低产坡耕地较多,农业经济产出不足以支撑群众生活的改善,对高收益产品的需求促 (略) 内各乡镇采取“高化肥、高农药”的农作为种植方式,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水源 (略) 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应严格控 (略) 耕地面积与农业开发强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产品“三产”认证工作,降低农田施肥量,最终降低农田径流污染排放量。
施甸县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
目录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有限自然资源,其中饮用水与人类 生活关系更是密切,它直接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相联系。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 的大 (略) 出现了饮用水水量不足,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导致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解决 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部下发了《环境保 护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环环监〔2018〕25 号),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和水源地环境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开展水 (略) 划定、标志设立和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土壤〔2018〕 143号),提出到2020年,实现“ 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 使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要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 (略) 划定。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环水体函〔2019〕92号),进一步提出合 (略) 水源地,加快推进饮用水水 (略) 划定。对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水工程,工程建设及管理单位应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和水利部门提供水源相关资料,协助做 (略) 的划分及规范管理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农村供水工程,应在建设期间同步开 (略) 的划定或调整工作。2022年6月,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住建厅、水利厅及 (略) 联合发布《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云农环〔2022〕15号),提出要有序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划定,规范设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标志,稳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综合整治,有效防范水源周边环境风险。为贯彻落实《中 (略)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要求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巩固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治理成果,开展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不达标整治,基本完成乡镇级水 (略) 划定、立标并开展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加强农村水源保护,推动跨界水源联保共治。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仁和镇岔河底水库、姚关镇水头箐水库、酒房乡金星水库、姚关镇白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目前未划 (略) ,因此施甸县人民政府委托云南 (略) 按照最新技术规范开展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划定工作, (略) (略) 环境监测站(杨应宏)协助一起开展水源 (略) 划定工作。
1.2划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2011.1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19.12.28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 (略) 条例》(2017.10修改);
(10)《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1.1);
(11)《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2020.7.1);
(12)《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6修正);
(13)《云南省森林条例》(2018.11.29修正);
(14)《云南省水土保持条例》(2014.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正);
(16)《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12修正);
(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34号);
(18)《云南省自 (略) 管理条例》(2018.11.29修正);
(19)《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云南省政府令第217号)。
(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
(2)《“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略) 〔2021〕1933
号);
(3)《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年12月);
(4)《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2年4月);
(5)《云南省“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21-2025年)》;
(6)《云南省 (略) 划(204年修订年)》;
(7)《 (略) 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
(1)《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 91.2—2022);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略));
(3)《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
(4)《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略));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略));
(7)《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19);
(8)《畜禽养 (略) 划定技术指南》(环办水体〔2016〕99号);
(9)《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略));
(10)《云南省十五个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修订)(2014年6月1
日);
(1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
(12)《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
(1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略));
(1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环办〔2012〕50号);
(1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略));
(1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略))。
(1)《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函〔2012〕1266号);
(2)《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通知》(云环发〔2014〕49号);
(3)《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环环监〔2018〕25号);
(4)《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云政发〔2016〕3号);
(5)《云南省水源地环境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云环发〔2019〕4号);
(6)《云南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方案》(云污防水源〔2019〕1号);
(7)《关于完善饮用水水 (略) 划定调整报批程序的通知》(云污防水源〔2020〕4号);
(8)《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划分工作的通知》(云污防水源〔2021〕15号);
(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6]3号);
1.3划分原则(1)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报告编制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符合客观实际与自然规律,符合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的要求。
水 (略) 划界所包含的内容能客观反 (略) 域污染情况 (略) 管理界线。
(2)全面调查、重点深入的原则。污染源调查根 (略) 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特征及产业结构配置特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重点对主要污染源按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用性原则有重点的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进 (略) 划界。
(3)客观评价、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调查的环境现状,对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保证后续分级划界的依据充分;按照节约利用土地,符合水库管理与保护实际的要求,尊重历史、考虑现实,因地制宜确定划界方法与标准。
1. (略) 线报告 (略) 线图见图1.4-1。
图1.4-1 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步骤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 (略) 正南方。1962年前属保山行政公署保山县所辖,同年12月 (略) 批准设县,1963年2月1日施甸县委、县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县城位于施甸坝子南部(为县境中部)的甸阳镇,属 (略) 域。座标:东径(略),北纬(略),海拔1470-1480米;东隔枯柯河与昌宁县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隔江相望,南至劲波罗河与永德县相连,北 (略) 毗连。境内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山脉山系变化较大,气候高低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
姚关镇是云南省保山施甸县的乡镇之一,位于县境南部, (略) 82公里,距县城17公里。姚关有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风光优美。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生态乡镇”称号。姚关镇辖地中心——姚关坝子,系高原型古湖岩溶溶蚀丘陵盆地,其间,独特的卡斯特地貌与(略)薮交错的古湖遗址(俗称海子)共存,机构了一组奇秀特异的湿地自然景观。姚关因小河、溪流众多的缘故,被赋予了“高原水乡”的美称,“姊妹河”堪称姚关一绝,每到夏日,河边杨柳依依,河水清澈见底,与古镇一起给姚关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姚关镇总耕地面积(略)亩(水田(略)亩,旱地(略)亩),人均占有耕地0.98亩。
仁和镇位于施甸坝中部,距县城5km,镇政府驻地仁和街,海拔1467m, (略) 由北向南穿集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38.5km2,东与老麦乡、木老元乡接壤,南连甸阳镇,西与何元乡毗邻,北与由旺镇相连,辖20个村委会,125个自然村,256个村民小组。
酒房乡位于 (略) 施甸县城西南部4 (略) ,地处怒江东岸,东、南与本县旧城乡接壤,西以怒江为界与龙陵县勐糯、天宁相望,北与本县万兴、姚关毗邻,总面积317.96km2。最高海拔2600m,最低海拔600m。乡政府驻地海拔1800m。全乡地形山高坡陡,群山连绵起伏,怒江过境30km。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960m,辖区内除沿江亚 (略) 外,多为 (略) ,是典型的 (略) 农业乡。
施 (略) 怒山尾翼山 (略) ,地貌复杂,高山、丘陵、河谷纵横交错,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山高谷深,地形多变。境内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地貌为三河两山夹一坝。靠怒江东岸的山脉有两列:一列从北向南延伸,由大阱山、弥勒喜山、老坎山、董家山、五里凹山等组成;另一列从大亮山向北延伸,由木莲花山、大尖山、香山等组成。北部山脉较为清晰,南部山脉多崇山峻岭。县境东北部的大水河头山,海拔2894.5m,是全县最高点,东南的怒江河谷三江口,海拔560m,是全县最低点;县城所在地海拔1460m。
施甸县内河流均属怒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怒江、劲波罗河、施甸河、姚关河、乌木龙河及大小支流共69条,除主要河流外多为山川溪流,汛期水丰,冬季断流。
施甸县域内主要河流有施甸河、枯柯河和怒江。枯柯河和怒江作为分界河流,沿县界流过。施甸河横穿整个县域进入怒江。
施甸河属于怒江支流,在云南省施甸县境,发源于施甸坝东南鹰窝山麓,海拔2427m,流向自南向北,贯穿施甸坝中心,流至由旺,经象山和狮子山两山峡谷转向西南至乌木榔山嘴海拔6 (略) 注入怒江,全长54km,流域面积560km2,多年平均流量9.3m3/s。人民寺河系施甸河右岸一级支流。
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乌木龙河系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施甸酒房乡摆田村东侧的马鹿塘山,河源海拔2420m。按当地均坡降6.1%,径流面积115.7km2。境内最高点位于流域东南部的亮山头,海拔2648.8m,最低点为与怒 (略) ,海拔610m。
施甸县位于低 (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温和。根 (略) 资料:年均降雨量935.9mm,年均蒸发量2016.9mm,一日最大暴雨均值92.9mm。是滇 (略) 降雨相对较少、暴雨值 (略) 域。多年7-8两个月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其余月份蒸发量都大于降雨量。
姚关镇多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仁和镇属中亚热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950mm。
由旺镇平均降雨量1025mm,平均气温17.1℃,年日照量2305h,蒸发量达1770mm,全年无霜期266天,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460m,属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
酒房乡呈低热、温热、温凉、高寒四种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辖区内森林茂盛,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铁矿、石料等地下矿产资源;有中药材、多品种野菜、野生食用菌、山竹笋等生物资源。全乡森林(略)亩,核桃(略)亩。森林覆盖率52.4%以上。
施甸县降雨适中,因地形起伏、植被有别、土质不同等因素,构成了复杂的土壤类别。按省第二次土地普查工作分类暂行方案,分为七个土类:1、黄壤土(包括黄泥土、黄胶泥土、末香土、白泥土、黄砂土等五个耕地土种),面积45.(略)亩,占总面积的15.5%。2、红壤土(包括鸡粪土、红泥土、红土、油红土、红砂土等9个耕地土种),面积160.(略)亩,占总面积的54.3%。3、紫色土(包括紫泥土、紫砂土、紫羊肝土等3个耕地土种),面积15.(略)亩,占总面积的5.4%。4、石灰土(含红色石灰土一个亚类、三个耕地土种),面积1.(略)亩,占总面积的0.35%。5、燥红土(包括大燥红土、砂燥红土两个耕地土种),面积53.(略)亩,占总面积的18%。6、冲积土(只有一个砂子土耕地土种),面积2.(略)亩,占总面积的0.69%。7、水稻土(包括潴育型、潜育型、淹育型三个亚类的黑泥田、鸡粪土田、砂泥田、河泥田、油砂土田、青泥田、胶泥田、红泥田、山砂田、白泥田、红胶泥田、黄泥田、红羊肝土田、紫砂泥田、滥泥田、冬水田、冷浸田等17个耕地土种),面积17.(略)亩,占总面积的5.74%。
施甸县高山峡谷交错,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不同的海拔和气候条件,因湿度、温度的差异,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按其自然分布和林层树种的组合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森林植被类型:
①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m以下的低热河谷;②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800-1400m地带;
③亚带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次生),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1650m地带;
④北亚热带针叶为主体的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650-2000m地带。
2.2 社会经济概况施甸县位于云南西部,古名勐底,傣语意为美丽的坝子。国土面积2009km2,辖5个镇、6个乡、2个民族乡:甸阳镇、由旺镇、姚关镇、太平镇、仁和镇、万兴乡、摆榔彝族布朗族乡、酒房乡、旧城乡、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老麦乡、何元乡、水长乡,139个村(社区)1668个村民小组,居住着以汉族为主的彝、傣、回、布朗等22个民族,全县耕地面积63.(略)亩,属典 (略) 农业县。
截至2022年,全县常住人口28.(略)人,出生率为8.87‰,死亡率为9.33‰;全县自然增长率为-0.46‰。年末全县城镇人口6.(略)人,乡村人口21.(略)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2.85%。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略)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4.8%,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6.1%,建筑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略)万元,增长3.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7.7:28.1:44.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1.3、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2.9%、29.0%、38.1%。全县 (略) 生产总值(略)元,增长6.7%。民营经济增加值(略)万元,增长6.1%,占 (略) 生产总值比重为67.4%。
2.3水头箐水库概况水头箐水库位于施甸县南西部, (略) 划属姚关镇陡坡村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99°12′12.586″、北纬24°33′40.821″。所在河流为怒江水系柯枯河流域姚关河,地处大寨自然村西侧,水库距姚关镇政府驻地7km,距施甸县城27km。水库始建于1989年10月,1990年5月全部竣工。目前,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水库大坝、输水涵洞及灌溉渠道等组成,水库建成后,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为当地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一次工程除险加固于2018年实施.
水库径流面积为1.14km2,坝址海拔1999m,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2011.81m,设计洪水位2011.54m,正常蓄水位2011.10m,死水位2002.40m。水库总库容11.(略)m3,正常库容10.(略)m3,死库容0.(略)m3,兴利库容9.(略)m3。属小(二)型水库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水库按100年一遇洪水校核,20年一遇洪水设计。
水头箐水库是施甸县姚关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陡坡村委会灌溉的主要用水水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面积450亩。
表2.3-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水头箐水库 | 水库型 | 1989年 | 99°11′54.741″ | 24°33′35.191″ | 水头箐水库取水口 |
表2.3-2 水头箐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情况 | 备注 |
一 | 水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 | 1.14 | |
2 | 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44 | |
3 | 正常应用洪水标准及流量(p=5%) | m3/s | 10.3 | |
4 | 非常应用洪水标准及流量(p=1%) | m3/s | 14 | |
5 | 多年平均年输砂量 | m3 | 680 | |
二 | 水库特征值 | |||
1 | 校核洪水位 | m | 2011.81 | |
2 | 设计洪水位 | m | 2011.54 | |
3 | 正常蓄水位 | m | 2011.10 | |
4 | 死水位 | m | 2002.40 | |
5 | 水库容积 | |||
⑴ | 总库容 | 万m3 | 11.4 | |
⑵ | 正常库容 | 万m3 | 10.2 | |
⑶ | 兴利库容 | 万m3 | 9.3 | |
⑷ | 死库容 | 万m3 | 0.9 | |
三 | 工程效益指标 | |||
1 | 灌溉面积 | 亩 | 设计450 | |
2 | 工业用水 | 万m3 | ||
3 | 防洪保护面积 | km2 | ||
4 | 防洪保护人口 | 万人 | ||
5 | 防洪保护设施 | |||
四 |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 |||
1 | 挡水建筑物型式 | 均质土坝 | ||
⑴ | 地震基本烈度 | 度 | 8 | |
⑵ | 地震设防烈度 | 度 | 8 | |
⑶ | 大坝坝顶高程 | m | 2012.5 | |
⑷ | 最大坝高 | m | 15 | |
⑸ | 主坝坝顶长度/宽度 | m | 40.1/4 | |
⑹ | 主坝排水体型式 | |||
2 | 泄水建筑物 | |||
⑴ | 型式 | 溢流坝 | ||
⑵ | 进口底板高程 | m | 2011.1 | |
⑶ | 长度 | m | 25.7 | |
⑷ | 宽度 | m | 4.2 | 进口堰宽 |
⑸ | 最大下泄流量 | m3/s | 9.1 | |
⑹ | 消能方式 | 消力池 | ||
3 | 输水建筑物型式 | 涵洞 | ||
⑴ | 设计流量 | m3/s | 0.3 | 最大Q=1.46m3/s |
⑵ | 断面尺寸 | m | 100×130cm | |
⑶ | 闸门 | 道 | 1 | |
⑷ | 闸门型式 | 潜孔式 平板闸门 | 80×80cm | |
⑸ | 启闭机 | 台 | 1 |
水头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农田面积450亩,灌溉保证率P=75%时,年供水量16.(略)m3。供给陡坡村所辖红岩脚、大柳水等13个村民小组579户2467人生活用水,供水方式为太阳能光伏提水,生活用供水量为9.(略)m3/a、0.(略)m3/d。
水头箐水库位于姚关河右岸支流上游,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
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图2.3-1水头箐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3-3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3-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头箐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3-5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3-6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水头箐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水头箐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3-7水头箐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姚关镇水头箐 | 姚关镇水头箐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8 | 0.40 | 7.9 | 0.45 | 6~9 | 达标 |
水温(℃) | 16.7 | / | 18.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115见底 | / | 9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57 | 0.90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1 | 0.55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2.2 | 0.92 | 2.4 | 1.00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3 | 0.50 | 3.2 | 0.53 | ≤6 | 达标 |
氨氮 | 0.103 | 0.10 | 0.111 | 0.11 | ≤1.0 | 达标 |
总氮 | 0.22 | 0.22 | 0.26 | 0.2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3 | 0.6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09 | 0.01 | 0.08 | 0.01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1 | 0.11 | 0.12 | 0.12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2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2.5L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6 | 0.07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025L | / | 0.025L | / | ≤5 | 达标 |
总铜 | 0.014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9 | 0.02 | 0.02 | 0.02 | ≤1.0 | 达标 |
总铁 | 0.04 | 0.13 | 0.06 | 0.2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水头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3-8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22 | 28.88 | 0.26 | 31.71 |
透明度(m) | 1.15 | 48.47 | 0.95 | 52.18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3.0 | 30.32 | 3.2 | 32.04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2.07 | 33.57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水头箐水 (略) 土地利用主要为林地,乔木林地占比96.63%。水头箐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7.55%,其次是水域及水工建筑用地,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6.47%,其次是耕地,面积占比为3.53%。
水头箐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3-9 水头箐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0.036 | 3.02% | 0 | 0.00% | 0.036 | 3.53% |
林地 | 1.150 | 96.63% | 0.169 | 97.55% | 0.981 | 96.47% |
水工建筑物 | 0.0002 | 0.02% | 0.0002 | 0.14% | 0 | 0.00% |
水域 | 0.004 | 0.34% | 0.004 | 2.31% | 0.000 | 0.00% |
合计 | 1.190 | 100% | 0.173 | 100% | 1.017 | 100% |
图2.3-2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水头箐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水头箐水库流域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水头箐水库流域内无农村面源污染分布。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水头箐水 (略) 有旱地0.036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水头箐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3-10 水头箐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水头箐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旱地 | 0 | 0.036 | 0.036 |
合计 | 0 | 0.036 | 0.036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公告【2021年】第24号),种植业水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采用产排污系数法核算,等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相应污染物排放系数以及当年度种植业含氮化肥或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与2017年度种植业含氮化肥或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的比值(计算总氮和氨氮时用含氮化肥用量、计算总磷时用含磷化肥用量)相乘,
某项污染物排放(流失)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j=Ag×egj+Ay×eyj×qjq0×10?3
其中:Qj—某省种植业第j项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单位:吨);
Ag—某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单位:公顷);
egj—某省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公斤/公顷);
Ay—某省园地的面积(单位:公顷);
eyj—某省园地第j项水污染物流失系数(单位:公斤/公顷);
qj—某省调查年度用于种植业的含氮化肥(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单位:公斤/公顷);
q0—某省2017年度用于种植业的含氮化肥(含磷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单位:公斤/公顷);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2017年云南省含氮化肥用量为171.59kg/hm2、含磷化肥用量为52.66kg/hm2。
表2.3-11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千克/公顷)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公顷·年。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3-12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水头箐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旱地13.977kg/hm2、水田20.966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表2.3-13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水头箐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3-14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二级 | 旱地 | 0.036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合计 | 0.036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由于《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以县为分析单位,从分辨率精度来看,无法满足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小流域范围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要求。因此,本方案通过对划定范围进行卫星影像解译,获取植被覆盖矢量数据, (略) 域地形坡度矢量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略)) (略) 不同类、不同植被覆盖度和不同坡度进行土壤侵蚀分级,分级依据详见下表。
表2.3-15 不同地面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等级
地面坡度(°) 地类 | 5~8 | 8~15 | 15~25 | 25~35 | >35 | |
非耕地 林草盖度 (%) | 60~75 | |||||
45~60 | 轻 | 度 | 强烈 | |||
30~45 | 中 | 度 | 强烈 | 极强烈 | ||
<30 | 强烈 | 极剧烈 | 剧烈 | |||
坡耕地 | 轻度 | 中度 |
利用GIS技术, (略) 范围进行土壤侵蚀分级后,结合施甸县2021年土壤侵蚀情况,确定各侵蚀强度、坡度和地类情景下的土壤侵蚀模数,从而计算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评价侵蚀模数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区域土壤侵蚀模数分级见下表。
表 2.3-16 不同土壤侵蚀等级的土壤侵蚀模数
土地类型 | 坡度 | 土壤侵蚀等级 | 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取值依据 |
其他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45~60% |
5°-15° | 轻度 | 500~2500 | ||
15°-35° | 中度 | 2500~5000 | ||
>35° | 强烈 | 5000~8000 | ||
其他草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30~45% |
5°-8° | 轻度 | 500~2500 | ||
8°-25° | 中度 | 2500~5000 | ||
25°-35° | 强烈 | 5000~8000 | ||
>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旱地 | <5° | 微度 | <500 | 坡耕地 |
5°-8° | 轻度 | 500~2500 | ||
8°-15° | 中度 | 2500~5000 | ||
15°-25° | 强烈 | 5000~8000 | ||
25°-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35° | 剧烈 | >(略) | ||
有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60~75% |
5°-25° | 轻度 | 500~2500 | ||
>25° | 中度 | 2500~5000 | ||
灌木林地 | <5° | 微度 | <500 | 林草覆盖度45~60% |
5°-8° | 轻度 | 500~2500 | ||
裸地 | <5° | 轻度 | 500~2500 | 林草覆盖度<30% |
5°-15° | 中度 | 2500~5000 | ||
15°-25° | 强烈 | 5000~8000 | ||
25°-35° | 极强烈 | 8000~(略) | ||
水田 | —— | 微度 | <500 | |
坑塘水面 | —— | —— | 0 | —— |
村庄 | —— | —— | 0 | —— |
水工建筑用地 | —— | —— | 0 | —— |
(3)水头箐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水头箐水 (略) 面积1.190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1.124km2,占整 (略) 总面积的94.45%;水土流失面积0.066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5.5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03km2,中度侵蚀面积0.036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水头箐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82.61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547.3t/a。
表2.3-17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水头箐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173 | 1.017 | 1.1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04 | 0 | 0.004 | 0.34%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169 | 0.951 | 1.12 | 94.12% | |
小计 | 0.173 | 0.951 | 1.124 | 94.45%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 | 0.066 | 0.066 | 5.55%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3 | 0.03 | 2.52%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36 | 0.036 | 3.03%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482.61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574.3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旱地面积,并不计算无侵蚀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3-18 水头箐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水头箐水库 | 0.981 | 482.61 | 473.44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合计 | 0.981 | 482.61 | 473.44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根据调研,水头箐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水头箐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建设。
(略) :在水头箐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600m。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头箐水库入库NH3-N来源于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综上,水头箐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
表2.3-19 水头箐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0.0151 | 0.0005 | 0.0069 | 0.0005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水土流失 | 2.017 | 0.625 | 0.009 | 1.311 | 0.437 | 0.006 | ||
合计 | 2.0319 | 0.0005 | 0.6318 | 0.0097 | 1.3171 | 0.0002 | 0.4407 | 0.0066 |
水头箐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水头箐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水头箐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姚关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姚关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1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3-3 水头箐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水头箐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水头箐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图2.3-4 标识标志牌
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固定源(包括石油化工企业、污(废)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品仓库、尾矿库和装卸码头等)、流动源(包括存在危险品运输的(略)运和水运交通)和非点源(包括农业污染源、潮汛或水灾引起的大面积非点源污染)三大类。
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指南(试行)》要求,采用风险值定性评价方法评价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风险。根据风险源所 (略) 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固定源、流动源和非点源分别对水源
存在的风险进行源项分析及评价。计算方法如下:
固定源:Rp=P1+P2+P3
流动源:Rf=F1+F2+F3
非点源:Ry=Y1+Y2+Y3
式中,P、F、Y分别为固定源、流动源和非点源的评分值。一般来说,当Rp(Rf、Ry)≤3时,作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当3<Rp(Rf、Ry)≤7时,应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当7<Rp(Rf、Ry)≤9时,应采取风险预警措施;当Rp(Rf、Ry)>9时,应采取风险应急措施。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3-20 水头箐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无 | 0 | rd<L<2rd | 6 | 6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无 | 0 | <5% | 2 | 2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水头箐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6,当3<Rf≤7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2,当Ry≤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较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区域内有一定水土流失,同 (略) (略) ,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水头箐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4 白云水库概况白云水 (略) 施甸县姚关镇杨梅村,距姚关镇政府所在地4.0km,距施甸县城约22km。地理坐标为东经99°16′37.236″、北纬24°35′36.108″, (略) 属怒江水系姚关河左岸山后河流域。白云水库于1973年动工建设,1987年3月基本完成,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输水涵洞、溢洪道组成。水库建成后,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为当地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最近一次工程除险加固于2018年实施。水库径流面积为1.42km2,坝址海拔1837.30m。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1864.97m,设计洪水位1864.55m,正常蓄水位1863.50m,死水位1849.10m。水库总库容27.(略)m3,正常库容23.(略)m3,死库容1.(略)m3,兴利库容22.(略)m3。属小(二)型水库工程,其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白云水库上游建设有莽中寨水库,地理坐标为东经99°16′33″,北纬24°35′37″,可为白云水库补水,莽中寨水库于1962年10月建成,坝高17.6m,坝址控制径流面积0.41km2,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灌溉面积1600亩。水库校核洪水位1944.24m,设计洪水位1943.93m,正常蓄水位1943.20m,死水位1934.14m。水库总库容11.(略)m3,正常库容9.(略)m3,死库容1.(略)m3,兴利库容8.(略)m3,水库属小(二)型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等,其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
白云水库是施甸县姚关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杨梅村灌溉的主要用水水源。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面积2560亩。
表2.4-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白云水库 | 水库型 | 1987年 | 99°15′58.535″ | 24°35′39.290″ | 白云水库取水口 |
表2.4-2 白云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名 称 | 单 位 | 数量 | 备 注 |
一 | 水 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2 | 1.42 | |
2 | 多年平均降水量 | mm | 983.4 | |
3 | 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 万m3 | ||
4 | 主汇流河道长 | km | 2.05 | |
5 | 非常运用洪水24小时洪量 | 万m3 | 17.8 | P=0.5% |
6 | 泥 沙 | |||
多年平均来沙量 | 万m3 | 0.031 | ||
二 | 水 库 | |||
1 | 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1864.97 | P=0.5% | |
设计洪水位 | m | 1864.55 | P=5% | |
正常蓄水位 | m | 1863.50 | ||
死水位 | m | 1849.10 | ||
2 | 水库容积 | |||
总库容 | 万m3 | 27.6 | ||
兴利库容 | 万m3 | 22.65 | ||
调洪库容 | 万m3 | 3.93 | ||
死库容 | 万m3 | 1.02 | ||
3 | 调节特性 | 完全年 | ||
三 | 下泄流量 | |||
1 |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5.74 | P=5% |
2 | 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9.30 | |
四 | 灌溉耕地面积(P=75%) | 亩 | 2560 | |
五 | 主要建筑物 | |||
1 | 主坝/副坝 | |||
型 式 | 均质土坝 | |||
地基特性 | (略) 主要分布石英砂岩、粉砂岩,属相对隔水性岩层。 | |||
坝顶高程 | m | 1865.3 | ||
坝高(主坝/副坝) | m | 28/6 | ||
坝顶长度(主坝/副坝) | m | 102/50.5 | ||
坝顶宽度(主坝/副坝) | m | 4/4 | ||
3 | 输水涵洞 | |||
围岩特性 | 全强风化石英砂岩及回填坝土 | |||
进口底板高程 | m | 1847.10 | ||
进口高程 | 1849.10 | |||
断面为 | m | 0.7×1.55 | 宽×高 | |
全长 | m | 108.1 | 无压 | |
输水流量 | m3/s | 0.82 | ||
4 | 溢洪道 | |||
型式 | 正堰式 驼峰堰 | |||
地基特性 | 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全风化石英砂岩 | |||
轴线长 | m | 61.2 | ||
泄槽型式 | 明槽 | |||
堰顶高程 | m | 1863.5 | ||
堰宽 | m | 3.0 | ||
最大下泄流量 | m3/s | 9.3 |
表2.4-3 莽中寨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 单 位 | 数量 | 备 注 |
一、水文 | |||
1、集雨面积 | km2 | 0.41 | |
2、多年平均降雨量 | mm | ||
3、多年平均来水量 | 万m3 | ||
4、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 | P(%) m3/s | P=5% Q=3.79m3/s | |
5、校核洪水标准及流量 | P(%) m3/s | P=0.5% Q=5.64m3/s | |
6、多年平均输沙总量 | m3 | 333 | |
二、水库 | |||
校核洪水位 | m | 1944.24 | |
设计洪水位 | m | 1943.93 | |
正常蓄水位 | m | 1943.20 | |
死水位 | m | 1934.14 | |
总库容(校核洪水以下库容) | 万m3 | 11.79 | |
正常库容 | 万m3 | 9.92 | |
兴利库容 | 万m3 | 8.74 | |
死库容(死水位以下) | 万m3 | 1.18 | |
三、工程效益 | |||
保护人口 | 万人 | ||
灌溉面积 | 亩 | 1600 | (略) 建党立卡 66户296人 |
供水人口 | 万人 | ||
年供水量 | 万m3 | 8.74 |
白云水库功能以农田灌溉、生活用水为主,水库实际灌溉农田面积2560亩,灌溉保证率P=75%时,年供水量93.(略)m3。供给杨梅村村民约398户1542人生活用水,生活用供水量为5.(略)m3/a、0.(略)m3/d。供水方式为太阳能光伏提水。
白云水 (略) 施甸县姚关镇杨梅村, (略) 属怒江水系姚关河左岸山后河流域。
姚关河属怒江水系勐波罗河(枯柯河)右岸一级支流。姚关河发源于流域北部的施甸南山山麓乡杨柳凹,河源海拔约2010m。河道走向大致由北向南,沿途流经蒜圆、水越、河尾后,在河尾村附近逐渐转为北西~南东向,再经马鞍山、关地后出施甸入昌宁县境内,在湾甸坝的热水村附近汇入勐波罗河(枯柯河)。姚关河河道全长29.3km,径流面积239km2。
图2.4-1 白云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4-4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4-5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白云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4-6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4-7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白云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白云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4-8 白云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姚关镇白云水库 | 姚关镇白云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3 | 0.15 | 7.9 | 0.45 | 6~9 | 达标 |
水温(℃) | 17.8 | / | 18.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23见底 | / | 9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42 | 0.92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0 | 0.50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2.2 | 0.92 | 2.4 | 1.00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6 | 0.43 | 3.2 | 0.53 | ≤6 | 达标 |
氨氮 | 0.088 | 0.09 | 0.111 | 0.11 | ≤1.0 | 达标 |
总氮 | 0.15 | 0.15 | 0.26 | 0.2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2 | 0.4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13 | 0.01 | 0.08 | 0.01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 | 0.10 | 0.12 | 0.12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3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41.7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8 | 0.08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025L | / | 0.025L | /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L | / | 0.02 | 0.02 | ≤1.0 | 达标 |
总铁 | 0.03L | / | 0.06 | 0.2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白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4-9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15 | 22.39 | 0.26 | 31.71 |
透明度(m) | 0.23 | 79.69 | 0.95 | 52.18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6 | 26.52 | 3.2 | 32.04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5.94 | 33.57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白云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白云水 (略) 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林地,林地占比88.39%。白云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68.82%,其次是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1.26%和7.88%,其他地类型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1.03%,其次是耕地和园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78%和2.78%,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白云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4-10 白云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0.081 | 3.31% | 0.021 | 7.18% | 0.060 | 2.78% |
园地 | 0.060 | 2.42% | 0 | 0.00% | 0.060 | 2.75% |
林地 | 2.173 | 88.39% | 0.202 | 68.82% | 1.972 | 91.03% |
牧草地 | 0.076 | 3.10% | 0.033 | 11.26% | 0.043 | 1.99% |
农村居民点 | 0.003 | 0.12% | 0 | 0.00% | 0.003 | 0.13% |
交通用地 | 0.037 | 1.50% | 0.011 | 3.59% | 0.026 | 1.21% |
水工建筑物 | 0.006 | 0.24% | 0.004 | 1.28% | 0.002 | 0.10% |
水域 | 0.023 | 0.94% | 0.023 | 7.88% | 0 | 0.00% |
合计 | 2.459 | 100% | 0.293 | 100% | 2.166 | 100% |
图2.4-2 白云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库流域范围内有杨美寨村1户散户、4人,(猪2头、家禽10羽)。人口户数及养殖情况详见下表。
表2.4-11 村庄统计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畜禽(头、羽) | (略)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
1 | 杨美寨村 | 1 | 4 | 0 | 2 | 10 | 二级 |
水源地流域村庄合计 | 1 | 4 | 0 | 2 | 10 |
(1)生活污水
1)供水、用水现状
供水现状:根据现场调查, (略) 散户饮用水以山箐水为主。
用水现状: (略) 散户生活用水包含日常餐厨用水、洗浴、换洗用水、畜禽喂养、圈厕冲洗用水等,用水主要集中在餐饮前后做饭和洗漱过程。
2)污 (略) 理现状
(略) 内散户无污 (略) 理设施,道路已硬化,道路修建留有边沟。厕所为水冲厕,但缺乏污 (略) 理设施,雨水、污水、养殖废水混流,成为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
3)污染负荷核算
采用人均排污系数法核算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根据现场调查,散户设置水冲厕。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污染物排放系数,见下表。
表2.4-12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污系数
指标 | 污水量(L/人.d) | COD(g/人.d) | NH3-N(g/人.d) | TN(g/人.d) | TP(g/人.d) |
排放系数 | 24.93 | 19.04 | 0.56 | 1.19 | 0.11 |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基础,根据入库系数计算各种污染物的入库量。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并考 (略) 实际情况,采用面源污染物到达入库排放口之前的距离(流程)修正系数以及不同污染物类型的径流损失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4-13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计算得 (略) 村庄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4 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略)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1 | 4 | 二级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1 | 4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2)生活垃圾
1) (略) 理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散户居民生活垃圾仍然随意抛弃,或进行焚烧,或分散倾倒,最终在外力(雨水或风)作用下随意飘散,进入农田或河道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系数手册——第三分册生活垃圾 (略) 理设施水污染物核算系数》,散户生活垃圾按照无渗滤液 (略) 理设施,归为简易填埋场。根据生活垃圾填 (略) 及渗出系数表知, (略) (略) 属于 (略) ,渗出系数IC1=595mm、IC2=298mm、IC3=149mm。根据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表知, (略) COD4380mg/L、TN1200mg/L、NH3-N1010mg/L、TP14.1mg/L,自产渗滤液系数0.04m3/t。由于散户生活垃圾散落在外,不算是真正的生活填埋场,不存在正在填 (略) 、已使用粘 (略) 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但考虑到散户生活垃圾散落在周边,仍是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故将散户的面积作为正在填 (略) 面积,已使用粘 (略) 面积A2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A3取0,正在填 (略) 面积A1按村庄面积计。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D取0。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IC1——正在填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1——正在填 (略) 面积,万平方米;为0.(略)平方米
IC2——已使用粘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2——已使用粘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渗出系数,毫米;
A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万平方米;
D——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万吨;
F——某座生活垃圾填 (略) 区域自产渗滤液系数,属于排放系数,立方米/吨;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量及排放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吨(因简易填埋场没有 (略) 理设施,产生量=排放量);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C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年均产生浓度,毫克/升(产生浓度=排放浓度)。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流域生活垃圾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5 流域村庄生活垃圾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0.003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合计 | 0.003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3)畜禽养殖
1) (略) 理现状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 (略) 无规模化养殖场, (略) 内散户为家庭养殖,会对河道造成部分污染。第一类是在河边散放的家畜,随意排放的粪便造成的污染;第二类是农户畜禽粪便清理后 (略) 理,随意堆放且未设置雨棚,降雨时随地表径流入河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附表1: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云南省畜禽养殖户养殖排污系数生猪COD3.0869kg/头·年、NH3-N 0.3007 kg/头·年、TN 0.0476 kg/头·年、TP 0.0441 kg/头·年,肉牛COD 44.6467 kg/头·年、NH3-N 2.157 kg/头·年、TN 0.068 kg/头·年、TP 0. 1901 kg/头·年,蛋鸡 COD 0.4239kg/羽·年、(略) 0.0143kg/羽·年、TN 0.0032 kg/羽·年、TP 0.0021kg/羽·年。
产生的畜禽尿粪资源化利用量较多,其排放量约占产生量的30%。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经计算,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16 流域村庄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畜禽(头、羽)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杨美寨村 | 0 | 2 | 10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合计 | 0 | 2 | 10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4)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
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详见下表。
表 2.4-17 白云水库流域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统计表
序号 | 类型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生活污水 | 0.0278 | 0.0008 | 0.0017 | 0.0002 | 0.0167 | 0.0006 | 0.0012 | 0.0001 |
2 | 生活垃圾 | 0.7818 | 0.1803 | 0.2142 | 0.0025 | 0.3811 | 0.1010 | 0.1200 | 0.0012 |
3 | 畜禽养殖 | 0.0019 | 0.0002 | 0.(略) | 0.(略) | 0.0010 | 0.0001 | 0.(略) | 0.(略) |
合计 | 0.8115 | 0.1813 | 0.2159 | 0.0027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白云水 (略) 有旱地0.081km2、园地0.060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桃、核桃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白云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4-18 白云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白云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旱地 | 0.021 | 0.060 | 0.081 |
园地 | 0 | 0.060 | 0.060 | |
合计 | 0.021 | 0.120 | 0.141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2.3.6.3章节”内容,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
表 2.4-19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kg/hm2)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hm2·a。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4-20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白云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旱地13.977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白云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21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一级 | 旱地 | 0.021 | 0.0088 | 0.0003 | 0.0040 | 0.0003 | 0.0036 | 0.(略) | 0.0019 | 0.(略) |
二级 | 旱地 | 0.06 | 0.0251 | 0.0008 | 0.0115 | 0.0009 | 0.0103 | 0.0004 | 0.0055 | 0.0004 |
园地 | 0.06 | 0.0251 | 0.0008 | 0.0115 | 0.0009 | 0.0103 | 0.0004 | 0.0055 | 0.0004 | |
合计 | 0.141 | 0.0591 | 0.0018 | 0.0270 | 0.0022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白云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白云水 (略) 面积2.459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2.242km2,占整 (略) 范围总面积的91.18%;水土流失面积0.217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8.8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136km2,中度侵蚀面积0.081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白云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92.88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1212t/a。
表2.4-22 白云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白云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293 | 2.166 | 2.45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37 | 0.031 | 0.068 | 2.77%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202 | 1.972 | 2.174 | 88.41% | |
小计 | 0.239 | 2.003 | 2.242 | 91.18%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054 | 0.163 | 0.217 | 8.82%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033 | 0.103 | 0.136 | 5.53%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021 | 0.06 | 0.081 | 3.29%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492.88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1212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白云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园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耕地和园地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4-23 白云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白云水库 | 2.075 | 492.88 | 1022.73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合计 | 2.075 | 492.88 | 1022.73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根据调研,白云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白云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建设。
(略) :在白云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1171m,在白云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5542m
(略) :在白云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1016m,在白云水库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1700m。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农村面源对白云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综上,白云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农村面源。
表2.4-24 白云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0.0591 | 0.0018 | 0.0270 | 0.0022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水土流失 | 4.357 | 1.350 | 0.020 | 2.832 | 0.945 | 0.014 | ||
农村面源 | 0.8115 | 0.1813 | 0.2159 | 0.0027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合计 | 5.2274 | 0.1831 | 1.5930 | 0.0246 | 3.2550 | 0.1025 | 1.0790 | 0.0160 |
白云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白云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白云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姚关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姚关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1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4-3白云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白云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白云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图2.4-4大坝监控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4-24 白云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L>2rd | 10 | L>2rd | 7 | 1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存在 | 10 | <5% | 2 | 12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白云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17,当Rf>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12,当Ry>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园地和居民,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区域内有一定水土流失,同 (略) (略) 、公路及散户居民,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白云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5金星水库概况金星水库位于施甸县南部的酒房乡摆田村境内,地处怒江左岸一级支流乌木龙河上游大龙洞河的河源段黄泥河,地理坐标为:东经99°11′4.955″,北纬24°31′31.185″,总库容为20.(略)m3,属小(2)型水库,于2021年建成。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的级别为5级,施工导流等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
水库径流面积为1.6km2,坝址海拔2245.2m。洪水标准:2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2278.30m,设计洪水位2278.82m,正常蓄水位2276.81m,死水位2263.30m。水库总库容20.(略)m3,正常库容16.(略)m3,死库容2.(略)m3,兴利库容14.(略)m3。。
金星水库是施甸县酒房乡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酒房乡两个村民委员会(摆田、梅子箐)村民及牲畜饮用水的主要用水水源。
表2.5-1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金星水库 | 水库型 | 2021年 | 99°11′0.166″ | 24°31′33.715″ | 金星水库取水口 |
表2.5-2金星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水文 | |||
1、流域面积 | |||
全流域 | km2 | 115.7 | 大龙洞河 |
水库坝址以上 | km2 | 1.60 | |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52 | |
3、多年平均径流量 | 万m3 | 72.5 | |
4、代表性流量 | |||
多年平均流量 | m3/s | 0.023 | |
设计洪水流量(P=5.0%) | m3/s | 11.4 | |
校核洪水流量(P=0.5%) | m3/s | 17.1 | |
5、洪量 | |||
设计洪水洪量(24小时) | 万m3 | 13.40 | (P=5.0%) |
校核洪水洪量(24小时) | 万m3 | 19.97 | (P=0.5%) |
6、泥沙 | |||
多年平均输沙量 | 万t | 0.052 | |
二、水库(工程规模) | |||
1、水库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2278.82 | (P=0.5%) |
设计洪水位 | m | 2278.30 | (P=5.0%) |
正常蓄水位 | m | 2276.81 | |
死水位 | m | 2263.30 | |
2、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 | km2 | 0.0172 | |
3、回水长度 | km | ||
4、水库库容 | |||
总库容 | 万m3 | 20.52 | |
调节(兴利)库容 | 万m3 | 14.42 | |
调洪库容 | 万m3 | 3.72 | |
死库容 | 万m3 | 2.38 | |
5、库容系数 | 0.20 | ||
6、调节特性 | 年调节 | ||
7、设计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7.02 | (P=5.0%) |
8、校核洪水位时最大泄量 | m3/s | 11.05 | (P=0.5%) |
三、工程效益指标 | |||
1、农村安全饮水供水 | |||
保证率 | % | 90 | |
年用水总量 | 万m3 | 36.2 | |
2、供水人口 | 万人 | 0.75 | |
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 |||
1、挡水建筑物(拦河坝) | |||
型式 | 均质土坝 | ||
地基特性 | 碳质页岩/钙质砂岩/灰岩 | ||
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 | 度 | 8/8 |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 g | 0.2 | |
坝顶高程 | m | 2279.80 | |
坝高 | m | 35 | |
坝顶长度/宽度 | m | 94.5/5 | |
2、输水隧洞 | 导流与输水结合 | ||
型式 | 无压隧洞 | ||
设计供水流量 | m3/s | 0.06 | 设DN300供水管 |
最大过流量 | m3/s | 4.60 | 为闸门过流控制 |
长度 | m | 219.9 | 洞身段为175m |
断面尺寸 | m | 方圆形1.5×1.8m(宽×高) | |
进口斜拉闸(孔口:0.5×0.5m) | 道 | 1 | 平板斜拉闸 |
进口导流闸(孔口:0.8×0.8m) | 道 | 1 | 平面钢闸门 |
启闭机(QL-150KN-SD)/吊葫芦 | 台 | 1/1 | 5t吊葫芦 |
3、溢洪道 | |||
型式 | 河岸式开敞溢洪道 | ||
堰型 | 宽顶堰 | ||
堰顶高程 | m | 2276.81 | |
堰顶宽度 | m | 2.5 | |
溢洪道长度 | m | 136.23 | |
校核洪水位时下泄流量 | m3/s | 11.05 | |
设计洪水位时下泄流量 | m3/s | 7.02 | |
10年一遇洪水下泄流量 | m3/s | 5.71 | |
泄槽结构型式 | 钢筋砼矩形槽 | ||
出口消能方式 | 挑流消能 | ||
4、输水渠 | / | 无 | |
5、DN300供水管/阀门 | m/套 | 250/2 | 预留供水口 |
金星水库功能以人畜用水为主,供给摆田、梅子箐两个村委会共40个村民小组0.(略)人、0.(略)头牲畜的农村人畜饮用水,供水量为36.(略)m3/a、0.(略)m3/d。
金星水库位于施甸县南部的酒房乡摆田村境内,地处怒江左岸一级支流乌木龙河上游大龙洞河的河源段黄泥河。
乌木龙河系怒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施甸酒房乡摆田村东侧的马鹿塘山,河源海拔2420m。按当地均坡降6.1%,径流面积115.7km2。境内最高点位于流域东南部的亮山头,海拔2648.8m,最低点为与怒 (略) ,海拔610m。
图2.5-1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5-3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5-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pHj≤7.0
PpH=(pHj-7.0)/(pHsu-7.0)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金星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5-5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5-6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金星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金星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5-7金星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金星水库 | 金星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8 | 0.50 | 8.1 | 0.55 | 6~9 | 达标 |
水温(℃) | 16.3 | / | 16.7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113见底 | / | 85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5 | 0.91 | 5.56 | 0.90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8 | 0.40 | 7 | 0.35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6 | 0.67 | 1.9 | 0.79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3 | 0.38 | 2.5 | 0.42 | ≤6 | 达标 |
氨氮 | 0.105 | 0.11 | 0.094 | 0.09 | ≤1.0 | 达标 |
总氮 | 0.91 | 0.91 | 0.86 | 0.86 | ≤1.0 | 达标 |
总磷 | 0.01 | 0.2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4 | 0.80 | 0.02 | 0.4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0.75 | 0.08 | 0.79 | 0.08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09 | 0.09 | 0.08 | 0.08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16 | 0.06 | 17 | 0.07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2.5L | / | 2.5L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7 | 0.07 | 3.8 | 0.08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0.527 | 0.11 | 0.667 | 0.13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 | 0.01 | 0.013 | 0.01 | ≤1.0 | 达标 |
总铁 | 0.09 | 0.30 | 0.09 | 0.30 | ≤0.3 | 达标 |
总锰 | 0.03 | 0.30 | 0.04 | 0.40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金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5-8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1 | 19.76 | 0.02 | 30.99 |
总氮(mg/L) | 0.91 | 52.93 | 0.86 | 51.98 |
透明度(m) | 1.13 | 48.81 | 0.85 | 54.33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3 | 23.25 | 2.5 | 25.47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3.03 | 36.39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金星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金星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主要为林地,林地占比97.58%。金星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89.35%,其次是水域,面积占比为10.05%。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98.50%,其次 (略) 用地,面积占比为1.47%,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金星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5-9金星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林地 | 1.656 | 97.58% | 0.152 | 89.35% | 1.504 | 98.50% |
(略) 用地 | 0.023 | 1.38% | 0.001 | 0.60% | 0.022 | 1.47% |
水域 | 0.017 | 1.01% | 0.017 | 10.05% | 0 | 0 |
牧草地 | 0.0005 | 0.03% | 0 | 0% | 0.0005 | 0.03% |
合计 | 1.697 | 100% | 0.170 | 100% | 1.527 | 100% |
图2.5-2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金星水库流域内无农村面源污染分布。
经现场调查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金星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耕地、旱地、茶园、果园等,因此金星水库流域内无农业面源污染分布。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金星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金星水 (略) 面积1.697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1.683km2,占整 (略) 范围总面积的96.76%;水土流失面积0.014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0.8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0.014km2,无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金星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94.05t/km2·a,属于微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668.7t/a。
表2.5-10 金星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金星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17 | 1.527 | 1.697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018 | 0.023 | 0.041 | 2.42%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152 | 1.490 | 1.642 | 96.76% | |
小计 | 0.17 | 1.513 | 1.683 | 99.18%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 | 0.014 | 0.014 | 0.82%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 | 0.014 | 0.014 | 0.82%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394.05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668.7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金星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无侵蚀面积不计入在内,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5-11 金星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不含水域)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金星水库 | 1.504 | 394.05 | 592.65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合计 | 1.504 | 394.05 | 592.65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根据调研,金星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金星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略) 。
(略) :在金星水库一 (略) 范围 (略) 长285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1514m。
(略) :在金星水库一 (略) 范 (略) ,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2766m。
统计分析表明,金星水库入库污染物均为水土流失带入,金星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水土流失。
表2.5-16 金星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水土流失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合计 | 2.525 | 0.782 | 0.011 | 1.641 | 0.548 | 0.008 |
金星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
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金星 (略) 于建设阶段,暂未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工作。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 2.5-17 金星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无 | 0 | L>2rd | 7 | 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无 | 0 | 无 | 0 | 0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金星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7,当3<Rf≤7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y≤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程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同 (略) (略) (略) ,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目前金星 (略) 于建设阶段,暂未开展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6 岔河底水库概况岔河底水库位于仁和镇东部,菠萝登村委会境内,岔河底自然村,地处人民寺河中游,坝址海拔高程1752m,地理坐标为:东经99°14′21.435″,北纬24°46′29.568″,主河道长5.45km,水 (略) 面积15.3km2,水库坝高58m,总库容302.(略)m3。规模为小(1)型水库,水库主要任务是解决仁和镇岔河底村及下游村镇农业灌溉和人、蓄生活用水。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水库径流面积为15.3km2,坝址海拔1803.5m。洪水标准: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水库水库设计洪水位1802.43m,校核洪水位1803.24m,正常蓄水位1800.20m,死水位1773.90m。总库容302.(略)m3,正常库容254.(略)m3,死库容27.(略)m3,兴利库容226.(略)m3。
岔河底水库是施甸县仁和镇一座极为重要的水库,是目前解决施甸县仁和镇菠萝登、交邑、热水塘、杨家山和甸阳镇的团树、大竹蓬、张家村7个村委会37个村民小组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的主要用水水源。
表2.6-1 取水口基本信息表
水源地名称 | 水源地类型 | 建设时间 | 取水口地理坐标 | 备注 | |
东经 | 北纬 | ||||
岔河底水库 | 水库型 | 2018年 | 99°14′16.413″ | 24°46′26.376″ | 岔河底水库取水口 |
表2.6-2 岔河底水库工程特性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情况 | 备注 |
一 | 水文 | |||
1 | 流域面积 | km? | 15.3 | |
2 | 利用水文系列年限 | 年 | 50 | |
3 | 多年评价年净流量 | 万m3 | 675.6 | |
4 | 设计洪水 | |||
设计洪峰流量 | m3/s | 88.0 | ||
校核洪峰流量 | m3/s | 129.0 | ||
设计洪水洪量(24h) | 万m3 | 134.4 | ||
校核洪水洪量(24h) | 万m3 | 194.5 | ||
5 | 蒸发 | |||
水面蒸发 | mm | 1173.4 | ||
蒸发损耗 | mm | 246.7 | ||
6 | 泥砂 | |||
悬移质年输沙量 | 万t | 1.106 | ||
推移质年输沙量 | 万t | 0.165 | ||
多年平均含沙量 | kg/m3 | 1.581 | ||
二 | 水库规模 | |||
1 | 水库水位 | |||
校核洪水位 | m | 1803.24 | ||
设计洪水位 | m | 1802.43 | ||
正常蓄水位 | m | 1800.20 | ||
死水位 | m | 1773.90 | ||
2 | 水库容积 | |||
总库容 | 万m3 | 302.60 | ||
正常库容 | 万m3 | 254.20 | ||
兴利库容 | 万m3 | 226.39 | ||
死库容 | 万m3 | 27.81 | ||
3 | 调节特性 | 年调节 | ||
三 | 主要建筑物 | |||
1 | 拦河坝 | |||
坝型 | 粘土心墙石渣坝 | |||
坝顶高程 | m | 1803.50 | ||
防浪墙顶高程 | m | 1804.50 | ||
最大坝高 | m | 58.0 | ||
坝轴线长 | m | 272.0 | ||
坝顶宽 | m | 6.0 | ||
2 | 泄水建筑物 | 位于大坝右坝肩 | ||
溢洪道堰顶高程 | m | 1800.20 | 无闸控制 | |
溢洪道总长(平距) | m | 265.41 | ||
堰宽 | m | 8.0 | ||
设计泄洪流量 | m3/s | 50.91 | P=3.33% | |
校核泄洪流量 | m3/s | 80.72 | P=0.33% | |
消能防冲下泄流量 | m3/s | 45.63 | P=5% | |
出口消能型式及长度 | m | 24.0 | 底流消能 | |
3 | 输水建筑物 | |||
洞身断面形式 | 直墙圆拱城门洞 | 位于大坝左岸 | ||
输水建筑物总长 | m | 351.60 | ||
输水洞进口底高程 | m | 1773.7 | ||
洞出口底高程 | m | 1751.24 | ||
设计输水流量 | m3/s | 0.4 |
岔河底水库功能以耕地灌溉及人畜饮水为主,供给施甸县仁和镇菠萝登、交邑、热水塘、杨家山和甸阳镇的团树、大竹蓬、张家村7个村委会37个村民小组的农业灌溉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其农田灌溉面积0.(略)亩,农村人饮0.(略)人、畜饮0.(略)头,供水量为285.(略)m3/a、0.(略)m3/d。
岔河底水库位于施甸县仁和镇东部的菠萝登村委会岔河底自然村,地处人民寺河中游。人民寺河系施甸河右岸一级支流,施甸河属怒江左岸一级支流。
水库流域形状近似为圆形,主要由干流和三条较大支流组成,流域平均海拔2247m。流域内主要为溶蚀断块山地貌,属中切割中山陡坡地形,沟谷断裂发育,为“V”字型河谷,以线状侵蚀为主。
图2.6-1 岔河底水 (略) 域水系图
(1)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表1基本项目24项和表2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5项,水库型水源地补充项目叶绿素a和透明度2项,共计31项指标。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年3月),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只是不参与水质评价,后续开展常规监测。
表2.6-3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单位:mg/L
序号 | 分类标准值项目 | Ⅰ类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 纲) | 6~9 | |||||||||||||||
3 | 溶解氧 | ≥ | 饱和率90%(或7.5) | 6 | 5 | 3 | 2 |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 | 2 | 4 | 6 | 10 | 15 | ||||||||||
5 | 化学需氧量(COD) | ≤ | 15 | 15 | 20 | 30 | 40 | ||||||||||
6 |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 ≤ | 3 | 3 | 4 | 6 | 10 | ||||||||||
7 | 氨氮(NH3-N) | ≤ | 0.15 | 0.5 | 1 | 1.5 | 2 | ||||||||||
8 | 总磷(以P计) | ≤ | 0.02 | 0.1 | 0.2 | 0.3 | 0.4 | ||||||||||
(湖、库0.01) | (湖、库0.025) | (湖、库0.05) | (湖、库0.1) | (湖、库0.2) | |||||||||||||
9 | 总氮(湖、库.以N计) | ≤ | 0.2 | 0.5 | 1 | 1.5 | 2 | ||||||||||
10 | 铜 | ≤ | 0.01 | 1 | 1 | 1 | 1 | ||||||||||
11 | 锌 | ≤ | 0.05 | 1 | 1 | 2 | 2 | ||||||||||
12 | 氟化物(以F-计) | ≤ | 1 | 1 | 1 | 1.5 | 1.5 | ||||||||||
13 | 硒 | ≤ | 0.01 | 0.01 | 0.01 | 0.02 | 0.02 | ||||||||||
14 | 砷 | ≤ | 0.05 | 0.05 | 0.05 | 0.1 | 0.1 | ||||||||||
15 | 汞 | ≤ | 0.(略) | 0.(略) | 0.0001 | 0.001 | 0.001 | ||||||||||
16 | 镉 | ≤ | 0.001 | 0.005 | 0.005 | 0.005 | 0.01 | ||||||||||
17 | 铬(六价) | ≤ | 0.01 | 0.05 | 0.05 | 0.05 | 0.1 | ||||||||||
18 | 铅 | ≤ | 0.01 | 0.01 | 0.05 | 0.05 | 0.1 | ||||||||||
19 | 氰化物 | ≤ | 0.005 | 0.05 | 0.02 | 0.2 | 0.2 | ||||||||||
20 | 挥发酚 | ≤ | 0.002 | 0.002 | 0.005 | 0.01 | 0.1 | ||||||||||
21 | 石油类 | ≤ | 0.05 | 0.05 | 0.05 | 0.5 | 1 | ||||||||||
22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 | 0.2 | 0.2 | 0.2 | 0.3 | 0.3 | ||||||||||
23 | 硫化物 | ≤ | 0.05 | 0.1 | 0.2 | 0.5 | 1 | ||||||||||
24 | 粪大肠菌群(个/L) | ≤ | 200 | 2000 | (略) | (略) | (略) | ||||||||||
表2.6-4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 项目 | 标准值 |
1 | 硫酸盐(以SO计) | 250 |
2 | 氯化物(以C1计) | 250 |
3 | 硝酸盐(以N计) | 10 |
4 | 铁 | 0.3 |
5 | 锰 | 0.1 |
(2)监测时段
(略) 施甸县乡镇级以下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开展常规监测,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4个水源地进行监测。
(3)监测点位
4个水源地监测点均为水源地取水口。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富营养状态法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主要污染物。
(1)单因子评价法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Si,j=Ci,j/Csi
式中:Si,j――单因子污染指数;
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Csi――—评价因子i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②pH的标准指数
PpH=(7.0-pHj)/(7.0-pHsd) pHj≤7.0
PpH=(pHj-7.0)/(pHsu -7.0) pHj>7.0
式中:PpH——pH值的指数;
pHj——pH值实测统计代表值;
pHsd——标准中pH的下限值;
pHsu——标准中pH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大于1,表示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③溶解氧(DO)的标准指数:
式中:
SDO,j――溶解氧的标准指数;
DOj――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mg/L;
DOS――溶解氧的水质评价标准限值,mg/L;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mg/L,对于河流,DOf=468/(31.6+T);对于盐度比较高的湖泊、水库及入海河口、近岸海域,DOf=(491-2.65S)/(33.5+T);
S――实用盐度符号,量纲为1;
T――水温,℃
(2)营养状态评价法
通过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岔河底水库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
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LI(∑)—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包括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表2.6-5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值
参数 | Chla | TP | TN | SD | CODMn |
rij | 1 | 0.84 | 0.82 | -0.83 | 0.83 |
rij2 | 1 | 0.7056 | 0.6724 | 0.6889 | 0.6889 |
2)单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
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叶绿素a(Chla)、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5项参数单项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I(Chla)=10(2.5+1.086lnChla)
TLI(TP)=10(9.436+1.624lnTP)
TLI(TN)=10(5.453+1.694lnTN)
TLI(SD)=10(5.118-1.94lnSD)
TLI(CODMn)=10(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a单位为mg/m3,SD单位为m;其它项目单位均为mg/L。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系如下表。
表2.6-6 水质类别与评分值对应表
营养状态分级 | 评分值TLI(∑) | 定性评价 |
贫营养 | 0<TLI(∑)≤30 | 优 |
中营养 | 30<TLI(∑)≤50 | 良好 |
轻度富营养 | 50<TLI(∑)≤60 | 轻度污染 |
中度富营养 | 60<TLI(∑)≤70 | 中度污染 |
重度富营养 | 70<TLI(∑)≤100 | 重度污染 |
(3)主要污染因子筛选
将监测点水质超过Ⅲ类标准的项目全部作为主要污染项目(pH、溶解氧不参与计算)。
根据2023年08月29日~30日委托 (略) 对岔河底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岔河底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III类水标准。
表2.6-7岔河底水库水环境现状 单位mg/L,pH无量纲
检测点位 | 岔河底水库 | 岔河底水库 | III类标准值 | 达标情况 | ||
采样日期 | 8月29日 | 8月30日 | ||||
检测项目 | 浓度 | Sij值 | 浓度 | Sij值 | ||
pH值(无量纲) | 7.8 | 0.40 | 7.7 | 0.35 | 6~9 | 达标 |
水温(℃) | 17.5 | / | 17.5 | / | / | / |
叶绿素a(μg/L) | 2L | / | 2L | / | / | / |
透明度(cm) | 63见底 | / | 21见底 | / | / | / |
溶解氧 | 5.71 | 0.88 | 5.65 | 0.88 | ≥5 | 达标 |
化学需氧量 | 10 | 0.50 | 12 | 0.60 | ≤20 | 达标 |
五日生化需氧量 | 1.7 | 0.71 | 1.6 | 0.67 | ≤4 | 达标 |
硫化物 | 0.01L | / | 0.01L | / | ≤0.2 | 达标 |
高锰酸盐指数 | 2.2 | 0.37 | 2.2 | 0.37 | ≤6 | 达标 |
氨氮 | 0.083 | 0.08 | 0.092 | 0.09 | ≤1.0 | 达标 |
总氮 | 0.8 | 0.80 | 0.69 | 0.69 | ≤1.0 | 达标 |
总磷 | 0.02 | 0.4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石油类 | 0.03 | 0.60 | 0.03 | 0.60 | ≤0.05 | 达标 |
硝酸盐氮 | 2.41 | 0.24 | 2.33 | 0.23 | ≤10 | 达标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 0.05L | / | 0.05L | / | ≤0.2 | 达标 |
氰化物 | 0.004L | / | 0.004L | / | ≤0.2 | 达标 |
氟化物 | 0.1 | 0.10 | 0.1 | 0.10 | ≤1.0 | 达标 |
硫酸盐 | 2 | 0.01 | 3 | 0.01 | ≤250 | 达标 |
挥发酚 | 0.0003L | / | 0.0003L | / | ≤0.005 | 达标 |
氯化物 | 5 | / | 4.7 | / | / | / |
粪大肠菌群(MPN/L) | 未检出 | / | 未检出 | / | ≤(略) | 达标 |
六价铬 | 0.004L | / | 0.004L | / | ≤0.05 | 达标 |
硒(μg/L) | 0.4L | / | 0.4L | / | ≤10 | 达标 |
总砷(μg/L) | 3.5 | 0.07 | 3.6 | 0.07 | ≤50 | 达标 |
总汞(μg/L) | 0.04L | / | 0.04L | / | ≤0.1 | 达标 |
总铅(μg/L) | 0.25L | / | 0.25L | / | ≤50 | 达标 |
总镉(μg/L) | 1.26 | 0.25 | 1.42 | 0.28 | ≤5 | 达标 |
总铜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锌 | 0.012L | / | 0.012L | / | ≤1.0 | 达标 |
总铁 | 0.03L | / | 0.03L | / | ≤0.3 | 达标 |
总锰 | 0.01L | / | 0.01L | / | ≤0.1 | 达标 |
备注 | “L”表示未检出或小于检出限 |
根据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岔河 (略) 于贫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表2.6-8 营养化评价表
评价参数 | 2023年8月29日 | 2023年8月30日 |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检测结果 | 单项目营养状况指数 | |
叶绿素a(mg/m3) | *1 | 25.00 | *1 | 25.00 |
总磷(mg/L) | 0.02 | 30.99 | 0.03 | 37.55 |
总氮(mg/L) | 0.8 | 50.75 | 0.69 | 48.24 |
透明度(m) | 0.63 | 60.14 | 0.21 | 81.46 |
高锰酸盐指数(mg/L) | 2.2 | 22.07 | 2.2 | 22.07 |
综合营养状况指数 | 36.61 | 41.31 | ||
营养状况分级 | 中营养 | 中营养 | ||
定性评价 | 良好 | 良好 |
*:叶绿素监测结果为低于检出限,此处取检出限的50%进行计算。
根据现场踏勘,结合卫星影像图和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对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岔河底水 (略) 土地利用方式主要为林地,乔木林地占比69.54%。岔河底水库一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46.05%,其次是水域及耕地,面积占比分别为21%和17.59%,其他地类型面积均较小。二 (略) 中,林地面积较大,占70.59%,其次是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占比分别为17.71%和7.81%,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均较小。
岔河底水库土地利用现状见下表。
表2.6-9 岔河底水库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
用地类型 | 总面积(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其中: (略) (km2) | 占比 |
耕地 | 2.618 | 17.70% | 0.112 | 17.59% | 2.506 | 17.71% |
果园 | 0.139 | 0.94% | 0.000 | 0.00% | 0.139 | 0.98% |
林地 | 10.284 | 69.54% | 0.293 | 46.05% | 9.991 | 70.59% |
牧草地 | 1.110 | 7.51% | 0.005 | 0.85% | 1.105 | 7.81% |
农村居民点 | 0.248 | 1.67% | 0.011 | 1.71% | 0.237 | 1.67% |
交通用地 | 0.142 | 0.96% | 0.018 | 2.84% | 0.124 | 0.87% |
水域 | 0.135 | 0.91% | 0.135 | 21% | 0 | 0 |
服务设施及特殊用地 | 0.008 | 0.06% | 0 | 0% | 0.008 | 0.06% |
水工建筑用地 | 0.016 | 0.11% | 0.007 | 1.07% | 0.009 | 0.06% |
采矿用地 | 0.089 | 0.60% | 0.055 | 9% | 0.034 | 0.24% |
合计 | 14.789 | 100% | 0.636 | 100% | 14.153 | 100% |
图2.6-1 岔河底水 (略) 土地利用现状图
经现场调查,岔河底水库流域范围内,无规模化养殖场、无工矿企业等点源污染源。
经现场调查,岔河底水库流域范围内人口户数及养殖情况详见下表。
表2.6-10 村庄统计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畜禽(头、羽) | (略)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
1 | 羊过水 | 6 | 19 | 0 | 6 | 32 | 一级 |
2 | 丛杆村 | 43 | 165 | 5 | 40 | 215 | 二级 |
3 | 小龙井 | 13 | 68 | 0 | 16 | 55 | |
4 | 大寨子 | 30 | 109 | 6 | 38 | 126 | |
5 | 吃水洞 | 36 | 139 | 8 | 41 | 178 | |
6 | 平子地 | 12 | 41 | 0 | 16 | 91 | |
7 | 葛根山 | 34 | 138 | 9 | 42 | 169 | |
8 | 岩子脚 | 14 | 50 | 1 | 13 | 81 | |
9 | 坡头 | 35 | 134 | 7 | 55 | 201 | |
10 | 马槽沟 | 12 | 41 | 0 | 18 | 54 | |
11 | 坟山 | 15 | 56 | 0 | 22 | 82 | |
12 | 梨树脚 | 21 | 75 | 4 | 29 | 135 | |
13 | 联合 | 7 | 25 | 0 | 4 | 30 | |
水源地流域村庄合计 | 278 | 1060 | 40 | 340 | 1449 |
(1)生活污水
1)供水、用水现状
供水现状:根据现场调查, (略) 散户饮用水以山箐水为主。
用水现状: (略) 村寨生活用水包含日常餐厨用水、洗浴、换洗用水、畜禽喂养、圈厕冲洗用水等,用水主要集中在餐饮前后做饭和洗漱过程。
2)污 (略) 理现状
(略) 内村寨无污 (略) 理设施,道路已硬化,道路修建留有边沟。厕所为水冲厕,但缺乏污 (略) 理设施,雨水、污水、养殖废水混流,成为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
3)污染负荷核算
采用人均排污系数法核算农村生活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参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污染物排放系数,见下表。
表 2.6-11 农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污系数
指标 | 污水量(L/人.d) | COD(g/人.d) | NH3-N(g/人.d) | TN(g/人.d) | TP(g/人.d) |
排放系数 | 24.93 | 19.04 | 0.56 | 1.19 | 0.11 |
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为基础,根据入库系数计算各种污染物的入库量。根据《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并考 (略) 实际情况,采用面源污染物到达入库排放口之前的距离(流程)修正系数以及不同污染物类型的径流损失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6-12 面源污染物入库量系数取值与计算方法
距离修正系数 | 污染源入河流程(L) | 距离 | COD | NH3-N | TN | TP |
L≤1km | 0.75 | 0.80 | 0.80 | 0.80 | ||
1<L≤5km | 0.65 | 0.70 | 0.70 | 0.70 | ||
5<L≤10km | 0.55 | 0.60 | 0.60 | 0.60 | ||
10<L≤15km | 0.50 | 0.50 | 0.50 | 0.50 | ||
15<L≤20km | 0.45 | 0.40 | 0.40 | 0.40 | ||
20<L≤30km | 0.40 | 0.35 | 0.35 | 0.35 | ||
30<L≤50km | 0.30 | 0.30 | 0.30 | 0.30 | ||
径流损失修正系数 | 污染物 类型 | 生活污水 | 0.80 | 0.85 | 0.85 | 0.75 |
生活垃圾 | 0.65 | 0.70 | 0.70 | 0.60 | ||
畜禽粪便 | 0.70 | 0.75 | 0.75 | 0.65 | ||
农田固废 | 0.55 | 0.60 | 0.60 | 0.50 | ||
农田化肥 | 0.63 | 0.68 | 0.68 | 0.58 | ||
入库量计 算公式 | 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 |
计算得 (略) 村庄生活污水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3 流域村庄生活污水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户数 | 人口 | (略)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羊过水 | 6 | 19 | 一级 | 0.1320 | 0.0039 | 0.0083 | 0.0008 | 0.0792 | 0.0026 | 0.0056 | 0.0005 |
2 | 丛杆村 | 43 | 165 | 二级 | 1.1467 | 0.0337 | 0.0717 | 0.0066 | 0.6880 | 0.0229 | 0.0487 | 0.0040 |
3 | 小龙井 | 13 | 68 | 0.4726 | 0.0139 | 0.0295 | 0.0027 | 0.2835 | 0.0095 | 0.0201 | 0.0016 | |
4 | 大寨子 | 30 | 109 | 0.7575 | 0.0223 | 0.0473 | 0.0044 | 0.4545 | 0.0152 | 0.0322 | 0.0026 | |
5 | 吃水洞 | 36 | 139 | 0.9660 | 0.0284 | 0.0604 | 0.0056 | 0.5796 | 0.0193 | 0.0411 | 0.0033 | |
6 | 平子地 | 12 | 41 | 0.2849 | 0.0084 | 0.0178 | 0.0016 | 0.1710 | 0.0057 | 0.0121 | 0.0010 | |
7 | 葛根山 | 34 | 138 | 0.9590 | 0.0282 | 0.0599 | 0.0055 | 0.5754 | 0.0192 | 0.0408 | 0.0033 | |
8 | 岩子脚 | 14 | 50 | 0.3475 | 0.0102 | 0.0217 | 0.0020 | 0.2085 | 0.0069 | 0.0148 | 0.0012 | |
9 | 坡头 | 35 | 134 | 0.9312 | 0.0274 | 0.0582 | 0.0054 | 0.5587 | 0.0186 | 0.0396 | 0.0032 | |
10 | 马槽沟 | 12 | 41 | 0.2849 | 0.0084 | 0.0178 | 0.0016 | 0.1710 | 0.0057 | 0.0121 | 0.0010 | |
11 | 坟山 | 15 | 56 | 0.3892 | 0.0114 | 0.0243 | 0.0022 | 0.2335 | 0.0078 | 0.0165 | 0.0013 | |
12 | 梨树脚 | 21 | 75 | 0.5212 | 0.0153 | 0.0326 | 0.0030 | 0.3127 | 0.0104 | 0.0222 | 0.0018 | |
13 | 联合 | 7 | 25 | 0.1737 | 0.0051 | 0.0109 | 0.0010 | 0.1042 | 0.0035 | 0.0074 | 0.0006 |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278 | 1060 | 7.3666 | 0.2167 | 0.4604 | 0.0426 | 4.4199 | 0.1473 | 0.3131 | 0.0255 |
(2)生活垃圾
1) (略) 理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 (略) 村寨虽设置有生活垃圾收集池和垃圾车,定期定点开展垃圾集 (略) 理。但因垃圾 (略) 理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意识较差等原因,居民生活垃圾仍然随意抛弃,或各户进行焚烧,或分散倾倒,最终在外力(雨水或风)作用下随意飘散,进入农田或河道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分析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产排污核算系数手册——第三分册生活垃圾 (略) 理设施水污染物核算系数》,村寨居民生活垃圾按照无渗滤液 (略) 理设施,归为简易填埋场。根据生活垃圾填 (略) 及渗出系数表知, (略) (略) 属于 (略) ,渗出系数IC1=595mm、IC2=298mm、IC3=149mm。根据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排放系数表知, (略) COD4380mg/L、TN 1200mg/L、NH3-N 1010mg/L、TP 14.1mg/L,自产渗滤液系数0.04m3/t。由于村寨生活垃圾收集到垃圾收集池然后由环卫部 (略) 置,不算是真正的生活填埋场,不存在正在填 (略) 、已使用粘 (略) 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但考虑到生活垃圾散落,仍是水源地的潜在风险源,故按村寨面积的10%作为正在填 (略) 面积,已使用粘 (略) 面积A2和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A3取0,正在填 (略) 面积A1按村庄面积计。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D取0。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IC1——正在填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1——正在填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2——已使用粘 (略) 降水渗出系数,毫米;
A2——已使用粘 (略) 面积,万平方米;
IC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渗出系数,毫米;
A3——已使用塑料土工 (略) 面积,万平方米;
D——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填埋容量,万吨;
F——某座生活垃圾填 (略) 区域自产渗滤液系数,属于排放系数,立方米/吨;
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水污染物产生量及排放量核算公式如下:
式中:
Q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产生量,吨(因简易填埋场没有 (略) 理设施,产生量=排放量);
Qwd——普查基准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包括降水产生的渗滤液量和垃圾自产渗滤液量,立方米;
Cwdj——某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在普查基准年第j种水污染物的年均产生浓度,毫克/升(产生浓度=排放浓度)。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流域生活垃圾污染负荷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4 流域村庄生活垃圾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10%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一 (略) 村寨 | 0.001 | 6.5153 | 1.5024 | 1.7850 | 0.0210 | 3.1762 | 0.8413 | 0.9996 | 0.0101 |
2 | 二 (略) 村寨 | 0.024 | 62.5464 | 14.4228 | 17.1360 | 0.2013 | 30.4914 | 8.0768 | 9.5962 | 0.0966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0.025 | 69.0617 | 15.9252 | 18.9210 | 0.2223 | 33.6676 | 8.9181 | 10.5958 | 0.1067 |
(3)畜禽养殖
1) (略) 理现状
经现场调查,白云水 (略) 无规模化养殖场, (略) 内散户为家庭养殖,会对河道造成部分污染。第一类是在河边散放的家畜,随意排放的粪便造成的污染;第二类是农户畜禽粪便清理后 (略) 理,随意堆放且未设置雨棚,降雨时随地表径流入河造成污染。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附表1: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云南省畜禽养殖户养殖排污系数生猪COD3.0869kg/头·年、NH3-N0.3007kg/头·年、TN 0.0476 kg/头·年、TP 0.0441 kg/头·年,肉牛COD 44.6467 kg/头·年、NH3-N 2.157 kg/头·年、TN 0.068 kg/头·年、TP 0. 1901 kg/头·年,蛋鸡 COD 0.4239kg/羽·年、(略) 0.0143kg/羽·年、TN 0.0032 kg/羽·年、TP 0.0021kg/羽·年。
产生的畜禽尿粪资源化利用量较多,其排放量约占产生量的30%。
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经计算,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详见下表。
表2.6-15 流域村庄养殖污染物入库量计算表
序号 | 自然村 | 畜禽(头、羽)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大牲畜 | 猪 | 家禽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一 (略) 村寨 | 0 | 6 | 32 | 0.0096 | 0.0007 | 0.0001 | 0.0001 | 0.0051 | 0.0004 | 0.(略) | 0.(略) |
2 | 二 (略) 村寨 | 40 | 334 | 1417 | 1.0253 | 0.0621 | 0.0069 | 0.0076 | 0.3665 | 0.0261 | 0.(略) | 0.(略) |
水源地流域合计 | 40 | 340 | 1449 | 1.0349 | 0.0628 | 0.0071 | 0.0077 | 0.3716 | 0.0265 | 0.0030 | 0.0027 |
(4)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
农村面源污染负荷总计详见下表。
表 2.6-16 岔河底水库流域农村面源污染负荷统计表
序号 | 类型 | 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 污染物入库量(吨/年)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1 | 生活污水 | 7.3666 | 0.2167 | 0.4604 | 0.0426 | 4.4199 | 0.1473 | 0.3131 | 0.0255 |
2 | 生活垃圾 | 69.0617 | 15.9252 | 18.9210 | 0.2223 | 33.6676 | 8.9181 | 10.5958 | 0.1067 |
3 | 畜禽养殖 | 1.0349 | 0.0628 | 0.0071 | 0.0077 | 0.3716 | 0.0265 | 0.0030 | 0.0027 |
合计 | 77.4631 | 16.2046 | 19.3885 | 0.2726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1)农业种植现状
经统计,岔河底水 (略) 有耕地2.618km2、园地0.139km2。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核桃等作物,耕地种植施用化肥农药,污染物流失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根据查阅资料,施甸县农用化肥施用强度为21.84kg/亩(折纯量),其中氮肥10.56kg/亩(折纯量),磷肥1.17kg/亩(折纯量),钾肥2.86kg/亩(折纯量),复合肥7.25kg/亩(折纯量)。农药施用强度则为0.217kg/亩,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岔河底水库流域内耕地面积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2.6-17 岔河底水库流域农业种植统计表
地类 | 岔河底水库(km2) | 合计 | |
一 (略) | 二 (略) | ||
耕地 | 0.112 | 2.506 | 2.618 |
园地 | 0.139 | 0.139 | |
合计 | 0.112 | 2.645 | 2.757 |
(2)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2.3.6.3章节”内容,含氮化肥用量指氮肥和含氮复合肥的折纯用量;含磷化肥用量指磷肥和含磷复合肥的折纯用量。
表 2.6-18 云南省种植业污染物流失系数
地区 | 农作物种植污染物流失系数(kg/hm2) | ||
云南省 | TN | TP | NH3-N |
6.387 | 0.509 | 0.431 |
按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推荐,标准农田源强系数为:COD10kg/hm2·a。对于非标准农田,根据坡度、农田类型、土壤类型、年降雨量、化肥施用量等对应的源强修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下表。
表2.6-19 非标准农田产污系数修正值
主要因素 | 修正类别 | 修正系数 | |||
坡度 | <25° | 1.0 | |||
>25° | 1.2~1.5 | ||||
农田类型 | 旱地 | 1.0 | |||
水田 | 1.5 | ||||
其它 | 0.7 | ||||
土壤类型 | 砂土 | 1.0~0.8 | |||
壤土 | 1.0 | ||||
粘土 | 0.8~0.6 | ||||
化肥施用量 | <25kg | 0.8~1.0 | |||
25~35kg | 1.0~1.2 | ||||
>35kg | 1.2~1.5 | ||||
降水量 | <400mm | 0.6~1.0 | |||
400~800mm | 1.0~1.2 | ||||
>800mm | 1.2~1.5 | ||||
考虑到岔河底水 (略) 内耕地属于非标准农田,并且考虑到这些耕地施肥情况,修正后COD源强系数为耕地13.977kg/hm2、园地9.784kg/hm2。农田径流系数取0.3。
根据上述的源强系数及修正系数计算农田径流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出岔河底水库农田径流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6-20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
(略) | 地类 | 面积(km2)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 N | TN | TP | |||
一级 | 耕地 | 0.112 | 0.0469 | 0.0014 | 0.0215 | 0.0017 | 0.0192 | 0.0007 | 0.0102 | 0.0007 |
二级 | 耕地 | 2.506 | 1.0503 | 0.0324 | 0.4802 | 0.0383 | 0.4301 | 0.0154 | 0.2286 | 0.0155 |
园地 | 0.139 | 0.0583 | 0.0018 | 0.0266 | 0.0021 | 0.0239 | 0.0009 | 0.0127 | 0.0009 | |
合计 | 2.7570 | 1.1555 | 0.0356 | 0.5283 | 0.0421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1)施甸县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2021年云南省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21年施甸县国土总面积2009km2,其中微度流失面积1261.8km2,占土地总面积62.81%;水土流失面积747.2km2,占地总面积37.1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21.0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42.96%;中度侵蚀面积134.98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8.06%;强烈侵蚀面积143.2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19.18%;极强烈侵蚀面积108.28,占水土流失面积14.49%;剧烈侵蚀面积39.64km2,占水土流失面积5.31%。
(2)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
(略) 水土流失现状测算方法详见“2.3.6.4水土流失”章节。
(3)岔河底水库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解译成果,岔河底水 (略) 面积14.789km2,其中无明显侵蚀面积10.833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73.25%;水土流失面积3.956km2,占整个径流范围总面积的26.7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249km2,中度侵蚀面积2.707km2,无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计算得岔河底水库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62.46t/km2·a,属于轻度度侵蚀,年均土壤流失量约(略).85t/a。
表2.6-21 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土壤侵蚀现状统计表
区域 | 岔河底水库水库 | 合计(km2) | 占比 | |||
一级 | 二级 | |||||
总面积(km2) | 0.636 | 14.153 | 14.789 | |||
无明显侵蚀 | 无侵蚀 | 面积(km2) | 0.171 | 0.378 | 0.549 | 3.71% |
微度侵蚀 | 面积(km2) | 0.293 | 9.991 | 10.284 | 69.54% | |
小计 | 0.464 | 10.369 | 10.833 | 73.25% | ||
水土流失 | 总体情况 | 面积(km2) | 0.172 | 3.784 | 3.956 | 26.75% |
轻度流失 | 面积(km2) | 0.005 | 1.244 | 1.249 | 8.45% | |
中度流失 | 面积(km2) | 0.167 | 2.54 | 2.707 | 18.30% | |
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极强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剧烈流失 | 面积(km2) | —— | —— | —— |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862.46 |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略).85 | |||||
(4)污染负荷核算
根据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现状, (略) 内土壤氮磷含量进行综合分析, (略) 内流失土壤中TN含量取1.32g/kg,TP含量取19.30mg/kg,COD含量取2.13%,按照20%的淋溶率计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物排放量。
本方案水土流失污染计算时,因耕地和园地已核算地表径流污染物,故不重复统计耕地和园地面积,并不计算无侵蚀面积,污染物入库量=面源污染排放量×距离修正×径流损失修正。计算得到水土流失污染物入库量见下表。
表2.6-22 岔河底水 (略) 范围内水土流失污染负荷核算
区域 | 面积 (km2) |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a) | 年均土壤流失量(t/a)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TN | TP | COD | TN | TP | ||||
岔河底水库 | 11.6317 | 862.46 | (略).82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合计 | 11.6317 | 862.46 | (略).82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根据调研,岔河底水 (略) 无工业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区域内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情况。
根据对岔河底水库饮用水源地一 (略) 和二 (略) 进行调查, (略) 范围内 (略) 运输的流动风险源, (略) 内主要 (略) (略) 。
(略) :在岔河底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3142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略)m
(略) :在岔河底水库一 (略) 范围内长度约3750m,二 (略) 范围内长度约9683m。
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
综上,岔河底水 (略) 潜在风险源为农业面源、水土流失。
表2.6-23 岔河底水库各污染物入库量表
污染源 | 污染物排放量(t/a) | 污染物入库量(t/a) | ||||||
COD | NH3-N | TN | TP | COD | NH3-N | TN | TP | |
农业种植 | 1.1555 | 0.0356 | 0.5283 | 0.0421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水土流失 | 42.736 | 13.242 | 0.194 | 27.778 | 9.269 | 0.136 | ||
农村面源 | 77.4631 | 16.2046 | 19.3885 | 0.2726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合计 | 121.3541 | 16.2403 | 33.1587 | 0.5083 | 66.7104 | 9.1089 | 20.4327 | 0.2876 |
岔河底水库作为在用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开展水源地保护相关保护工作。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目前岔河底水库已开展的保护工作主要有:
(1)管理机构
岔河底水库行政管理单位为仁和镇人民政府,乡级职能部门为仁和镇水务站,水库设运行管理人员2名,按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工程管理通则》、《云南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执行。水库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在岗值守,保证每天不少于1次对水库设施及其水库管理保护范围进行巡查及监测,做好日常巡查记录。重点检查闸门启闭是否灵活、溢洪道是否畅通、大坝有无异常渗水现象、 (略) 是否畅通等。如发现异常现象或其它安全隐患必 (略) 理,不 (略) 理的上报乡水务站。
图2.6-3 岔河底水库管理机构
(2)管理制度
施甸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略) 人民政府关 (略) 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规定,先后制定《施甸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施甸县饮用水源地攻坚战实施细则》、《施甸县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等系列水源地保护管理制度,以指导岔河底水库保护管理工作,确保人居饮水安全。
(3)标识标志
岔河底水库建有警示牌、宣传牌,已明确河(库)长责任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并设置有河(库)长公示牌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大坝设置有监控系统。
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详见“2.3.8水源地水环境风险分析”章节。
评价方法根据风险源指标及评分值,按照评分值叠加法对饮用水水 (略) 内风险源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见下表。
表2.6-24 岔河底水库水 (略) 环境风险评价结果
源项分析 | 风险源 | 一 (略) | 二 (略) | 总分值 | ||
指标值 | 得分值 | 指标值 | 得分值 | |||
固定源(Rp) | 石油化工行业(个) | 无 | 0 | 无 | 0 | 0 |
垃圾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处) | 无 | 0 | 无 | 0 | ||
尾矿库(座) | 无 | 0 | 无 | 0 | ||
加油站(座) | 无 | 0 | 无 | 0 | ||
油品储罐(座) | 无 | 0 | 无 | 0 | ||
码头吞吐量(万吨/年) | 无 | 0 | 无 | 0 | ||
污/ (略) 理设施(万吨/日) | 无 | 0 | 无 | 0 | ||
流动源 (Rf) | (略)运 | L>2rd | 10 | L>2rd | 7 | 17 |
船舶 | 无 | 0 | 无 | 0 | ||
非点源 (Ry) | 耕地面积所占比例(%) | 存在 | 10 | 10%~20% | 4 | 14 |
生态缓冲带 | 无 | 0 | 无 | 0 |
由上表可知,岔河底水库水 (略) 存在环境风险,其固定源的风险评估值为0,当Rp≤3时,为可接受程度的背景值;流动源的评估值为17,当Rf>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非点源的风险评估值为14,当Ry>9时,应按照《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此外,该水库二 (略) 划定边界B135~B149、B202~B212 (略) ,在风机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风机维护人员垃圾、风机维护废润滑油)等, (略) 域应采取风险应急措施。水 (略) 内还存在水土流失污染,通过识别环境风险因素,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风险应急措施,如:加快推进交通污染控制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略) 区域设置围挡、警示标牌等措施,降低水 (略) 环境风险,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
(1)面源污染问题显著
(略) 内存在耕地和园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种植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同 (略) (略) 、公路和采矿用地,成为潜在风险源。
(2)管理不规范
岔河底水库为在用水源,水源 (略) 内虽已经设置宣传标志牌和警示牌,但仍不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略))的相关要求。
2.8 水环 (略) 划根据《云南省 (略) 划》(2014年修订),本方案中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暂未划定 (略) 划,本方案按照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执行。
2.9重要生 (略) 划依据《云南省主 (略) 划》,云南省共划分为国家重 (略) 域、省级重 (略) 域、国家农产 (略) 域、国家重点生 (略) 域、省级重点生 (略) 域、国家禁 (略) 域、省级禁 (略) 域7大类别。施甸县全县均位于云南省主 (略) 划中划分的国家农产 (略) 。
施甸县在云南省主 (略) 划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2.9-1 云南省主 (略) 划图
饮用水水 (略) 指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证水源水质而划定,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和(略)域。饮用水水 (略) 分为一 (略) 和二 (略) ,必要时可 (略) 外划分 (略) 。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备用的和规划的)都应设置饮用水水 (略) 。
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应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乡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供水规划;跨县级及以 (略) 的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应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在水环 (略) 和 (略) 划分中,应优先考虑饮用水水 (略) 的设置和划分,并与水环 (略) 和 (略) 相衔接;跨县级及以 (略) 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应协调两地的水环 (略) 划和 (略) 划,其 (略) 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水 (略) 对水质的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资源量。
饮用水水 (略) 的水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督应作为监督管理工作重点,纳入地方环境管理体系中,若不能满 (略) 规定的水质要求时,应及时扩 (略) 范围,加强污染治理。
本次调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为主要依据,按照《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要求,结合实际对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略) 开展划分工作。
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金星水库、岔河底水库等均按照小型水库进行划定。
3.1 划定原则(1)总体边界划定遵循分级保护原则
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一 (略) 应防止水源地附近人类活动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二 (略) 应足以使所选定的主要污染物在向取水点输移过程中,衰减到所期望的浓度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可保证取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一旦出现污染水源的突发事件,有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的时间和缓冲地带。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局部地段边界走向采用内缩或外放形式进行微调。确定饮用水水 (略) 划分充分考虑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质特征、水动力特性、水域污染类型、污染特征、污染源分布、 (略) 分布、水源地规模、水量需求、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环境管理水平等。
(3)坚持有利于管理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 (略) 界线,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脊、河道、自然标志性地物等)、行政边界作为主要参照,有利于今后实地划界定标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行政村或自然村压线分布于分界线两侧的情况,尽可能合理划归一个级别中,以免在今后的管理中产生难以预料的纠纷,使划界工作合理、合法、合情,有利于社会公平与和谐,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水源地居民的影响。
3.2 划定方案按照《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 (略) 域地形图、水系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采用地形边界法、类比经验法,划分4个乡镇级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一 (略) 、二 (略) 和 (略) , (略) 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1)类比经验法
按照相关法规、文件规定、依据统计结果和管理者的实践经验,确 (略) 范围的一种方法。
(2)地形边界法
以饮用水水源周边的山脊线、分水岭、道路等作为各 (略) 边界的方法。
3.3 (略) 划定办法(1)水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略))6.2.1节。
6.2.1.1 小型水库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应将多年平均水位对应的高程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划为一 (略) 。
6.2.1.2 小型湖泊、中型水 (略) 范围为取水口半径不小于300m (略) 域。
(2)(略)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2.2 节。
6.2.2.1 小型和单一供水功能的湖泊、水库以及中小型水库为一 (略) 水域外不小于200m范围内的(略)域,或一定高程线以下的(略)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
(1)水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3.1 节。
6.3.1.1 满足条件的水源地,可采用类比经验法确定二 (略) 水域范围。小型湖泊、中小型水库一 (略) 边界外的水域面积设定为二 (略) 。
(2)(略)域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定技术规范》(HJ 338-2018)6.3.2 节。
二 (略) (略)域范围,应依据流域内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地形条件分析 (略) 法确定。对于有防洪堤坝的,可以防洪堤坝为边界;并采取措施,防治污染物进 (略) 。
6.3.2.2 采用地形边界法或类比经验法。
小型水库可将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设定为二 (略) 。
山区型中型水库二 (略) 的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一 (略) 以外)及入库河流上溯不小于3000m (略) 域。二 (略) (略)域边界不超过相应的流域分水岭。
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略))总则规定:
饮用水水源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增设 (略) :1)因一、二 (略) (略) 域点源、面源污染影响导致现状水质超标的,或水质虽未超标,但主要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的水源;2)湖库型水源;3)流域上游风险源密集,密度大于0.5个/km2的水源;4)流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存在潜在风险的水源。此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 (略) 也应划为 (略) 。
水头箐水库、白云水库、金星水库、岔河底水库等属于水库型水源地,应增设 (略) 。参照二 (略) 的划分方法划分 (略) 。
3.4 水头箐水库(1)水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04km2。
(2)(略)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69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173km2。
(1)水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017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017km2。
已将水头箐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水头箐水 (略) 划定总面积1.190km2,其中一 (略) 0.173km2(其中水域0.004km2,(略)域0.169km2),二 (略) 1.017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3.4-1 水头箐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04 | 0.173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04km2; |
(略)域 | 0.169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169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017 | 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017 | 水头箐水库:将水头箐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017km2; | |||
合计 | 1.190 |
为了便于开展日常环境管理工作,完 (略) 划定方案和电子图见后,应立即开展现场定界工作。参照《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在详细核查水 (略) 面积与水 (略) 总体边界基础上进行水 (略) 定界坐标的设定。
(1)总体边界划定遵循分级保护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局部地段边界走向采用内缩或外放形式进行微调。
(3)坚持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标 (略) 界线,以自然地理实体(如山脊、河道、自然标志性地物等)、行政边界作为主要参照,有利于今后实地划界定标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定界要充分利用具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如分水线、 (略) 界线、公路、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水库大坝、水工建筑物、河流汊口、输电线、通信线等标示,结合水 (略) 地形、地标、地物特点,确定各 (略) 的地理界线、并修改完善电子图件。还应按照顺时针方向确定主要拐点的经纬度坐标,并最终确定各 (略) 坐标红线图、表。定界时,测量精度、记录数据和成果的精度应达到亚米级(误差不小于1dm)。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4-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11~A01 | 一 (略) 拐点A11~A01以水头箐水库大坝及大坝两侧分水岭为界 | |
其他 | 其他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水头箐水库正常蓄水位2011.1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23个,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南侧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4-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23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水头箐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23km2。
(2)(略)域范围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270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293km2。
(1)水域范围
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将白云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其包含莽中寨水库流域,且对流 (略) 域进行校核,最终划定面积2.166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2.166km2。
已将白云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白云水 (略) 划定总面积2.459km2,其中一 (略) 0.293km2(其中水域0.023km2,(略)域0.270km2),二 (略) 2.166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3.5-1 白云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23 | 0.293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23km2; |
(略)域 | 0.270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270km2; | |||
二级 | 水域 | —— | 2.166 | 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2.166 | 白云水库:将白云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2.166km2; | |||
合计 | 2.459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6个,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大坝西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3.5-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6 | 水域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白云水库正常蓄水位1863.5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白云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上 (略) 建设有莽中寨水库水库,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33个,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大坝北侧分水岭为起点,一 (略) 与二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表。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5-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33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白云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017km2。
(2)(略)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外200m 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53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0.170km2。
(1)水域范围
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527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527km2。
已将金星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金星水 (略) 划定总面积1.697km2,其中一 (略) 0.170km2(其中水域 0.017km2,(略)域 0.153km2),二 (略) 1.527km2。
表 3.6-1 金星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017 | 0.170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 面积0.017km2; |
(略)域 | 0.153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外 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153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527 | 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527 | 金星水库:将金星水库上游整个流域( 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527km2; | |||
合计 | 1.697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 以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为界,以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外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大坝南侧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表。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6-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1 | 水域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金星水库正常蓄水位2276.81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金星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29个,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6-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01-B29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金星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1)水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面积0.135km2。
(2)(略)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外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0.501km2。
一 (略) 总面积合计 0.636km2。
(1)水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范围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4.153km2。
二 (略) 总面积合计14.153km2。
已将岔河底水库流域划定为一、二 (略) ,故不再划定 (略) 。
岔河底水 (略) 划定总面积14.789km2,其中一 (略) 0.636km2(其中水域 0.135km2,(略)域0.501km2),二 (略) 14.153km2。
(略) 划定结果详见附图。
表 3.8-1 岔河底水 (略) 划定结果表
水源地 类型 | (略) 级别 | (略) (km2) | (略) 范围 | ||
面积 | 合计 | ||||
水库型 (小型) | 一级 | 水域 | 0.135 | 0.636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划定为一 (略) 水域, 面积 0.135km2; |
(略)域 | 0.501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外 200m范围,不超流域过分水 岭的(略)域划定为一 (略) (略)域,面积 0.501km2; | |||
二级 | 水域 | —— | 14.153 | 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 |
(略)域 | 14.153 | 岔河底水库:将岔河底水库上游整个流域( 一 (略) (略) 域)划定为二 (略) (略)域,面积14.153km2 ; | |||
合计 | 14.789 |
定界原则详见“3.4.2.1”章节 。
定界要点及精度要求详见“3.4.2.2”章节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 以 下水域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7m以下水域为界,以 1985国家高程基准划定。一 (略) 水域边界以确定高程线为界, (略) 划定界不设拐点坐标。
2)一 (略) 水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计算。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一 (略) (略)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外 200m范围为界,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
定界技术说明:
1)一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一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11个,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大坝北侧分水岭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间边界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作为基准定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一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8-2 一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A01-A11 | 水域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以下水域为界;一 (略) (略)域拐点坐标间边界以岔河底水库正常蓄水位1800.20m外延200m,但不超过水库流域分水岭为界。 |
(1)水域
区划定界结果: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无大中型河流,仅为小型溪流,不单独统计二 (略) 水域面积,将二 (略) 水域面积并入(略)域面积统计。
(2)(略)域
区划定界结果:二 (略) (略)域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
定界技术说明:
1)二 (略) (略)域边界,以1985国家高程为基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 标系(CGCS2000 坐标)定界。二 (略) (略)域边界共设拐点坐标32个,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二 (略) 与一 (略) 边 (略) 为起点,顺时针编号。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其中B126~B2 (略) 为界。各拐点坐标编号及坐标,详见附件。
2)二 (略) (略)域面积,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计算所得垂直投影面积。
表 3.8-3 二 (略) (略)域定界技术说明
拐点编号 | 定界技术说明 | 定界示意图 |
B15~B24 | 二 (略) (略) 为界 | |
其他 | 二 (略) (略)域拐点坐标以岔河底水库一 (略) 外的流域分水岭为界,作为基准定界。 |
依据施甸县土地利用规划图(比例尺 1:(略)),参考电子地图和卫星地图为底图,按照调查和分析划分结果,根据《饮用水水 (略) 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中饮用水水 (略) 图件制作要求,作出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划分图。本图件采用平面坐标系统按照国家2000坐标系经纬度坐标,1985国家高程基准,投影面为高斯-克吕格平面。
四、水 (略) 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措施
4.1 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在政府批准调整方案后,根据《饮用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 (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图 4.1-1 饮用水水 (略) 界标示意图
图 4.1-2 饮用水水 (略) 道路警示牌示意图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
饮用水水 (略) 内乡级 (略) 和景观步行道应做好与饮用水水体的隔离防护,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县级 (略) 、道路、铁路、桥梁等应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开展视频监控,跨越或与水 (略) 桥两侧建设防撞栏、路面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等事故应急防护工程设施。
( 一)一 (略)
(1) (略) 内不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略) 划定前已有的建设项目拆除或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
(2) (略) 内无工业, (略) 划定前必须将涉及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拆除或关闭或迁出。
(3) (略) 内无畜禽养殖、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4)一 (略) 内无新增农业种植和经济林。 (略) 划分前已有的农业种植和经济林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非点源污染,并逐步退出。
( 二)二 (略)
(1)点源整治
(略) 内无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略) 划定前已有的建设项目拆除或关闭,并视情进行生态修复。
(略) 内农村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引 (略) 外处理排放,或全部收集 (略) 理设施,处理后引 (略) 下游排放。
(略) 内城镇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收集并 (略) 外进行 (略) 置。
④无易溶性、有毒有害废弃物暂存或转运站;无化工原料、危险化学品、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生活垃圾转运站采取防渗漏措施。
⑤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 (略) 划定前已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关闭。
(2)非点源控制
①实行科学种植和非点源污染防治。
②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
③农村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收集并进行 (略) 置。
④农村生活污水采用因地制宜的技术 (略) 理处置。
(略) 内农业种植和经济林应实行科学种植和非点源污染防治。
⑥排放污染物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拆除或关闭;分散式畜禽养殖圈舍应做到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且尽量远离取水口,不得向水体直接倾倒畜禽粪便和排放养殖废水。
⑦为农村原住居民配套建设的污染治理设施可以在饮用水水 (略) 内保留,但处理后的污水原则上引 (略) 外排放,不具备外引条件的可以通过农田灌溉、植树、造林等方式回用,或排入湿地进 (略) 理。
(3)流动源管理
(略) 内乡级 (略) 应做好与饮用水水体的隔离防护,避免人类活动对水质的影响。
②无从事危险化学品或煤炭、矿砂、水泥等装卸作业的货运码头。无水上加油站。
③无危险品运输的(略)运和水运交通等流动源。
4.2 (略) 监督限制措施(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三)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四)禁止向水域、(略)域倾倒、堆放、掩埋废液、废渣、病死畜禽和其他废弃物;
(五)禁止兴建旅游、度假、娱乐、餐饮等设施,设置商业、 (略) 点;
(六)禁止在水域游泳,进行水上训练及其他体育、娱乐活动;
(七)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略) 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八)禁止采石、采砂、取土、建坟;
(九)禁止除水质监测、水库管理以外的船只下水;
(十)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十一)未经法定部门审批,禁止无安全防护措施运输酸液、碱液、毒性液体、有机溶剂、油类、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剧毒和危险品车辆通行;
(十二)禁止移动或破坏界桩、界碑、防护设施;
(十三)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十四)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其他行为。
(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二)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三)未经法定部门审批,禁止无安全防护措施运输酸液、碱液、毒性液体、有机溶剂、油类、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剧毒和危险品车辆通行;
(四)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
(五) (略) 箱养殖、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六)禁止设置规模养殖场、有害化学物品的仓库或者堆栈;
(七)禁止移动或破坏界桩、界碑、防护设施;
(八)禁止损毁防汛、水文、水质监测、环境监测等设施;
(九)禁止采矿、未经批准的采石、挖沙、取土等危害水质的活动。
(一)禁止在饮用水水源 (略) 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
(二)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 (略) 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
4.3 (略) 管理能力及制度体系建设(1)调整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采用“ 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将保护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和涉及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工作。建立健全保护治理工作考核奖惩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水 (略) 乡镇、村委会采取有别于施甸县 (略) 的政绩考核方式, (略) 国民经济总量大小评比先进,或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目标。水 (略) 不参加 (略) 的社会经济统计排序。应改为以水源水质、水 (略) 水质达标率、水 (略) 森林覆盖率、林分多样性、森林管护效果、水资源费综合利用效率等指标进行考核。通过转变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引导水源保护工作走上良性管理轨道。
(2)建立水源地居民参与管理制度
让水 (略) 居民有偿参与环境保护与水源管理,作为水源保护与管理的主力军,是构建水 (略) 管理的基础。水 (略) 居民主动参与水源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水源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管理覆盖面大,管理力度加强;可以减少政府监督管理的行政开支;可以有效防止监督管理 (略) 面。
必须保 (略) 居民从保护水源中取得合理的经济收益,才有可能引导水 (略) 居民自觉保护水源。将水源保护绩效与经济收益相联系,水资源费反哺及财政转移支付与水 (略) 生态建设、水源保护相挂钩。
(3)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分析水质情况 (略) 管护措施落实情况,提出下一步加强水质和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意见和措施。
根据本次划定方案,制定各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并尽快拟定实施细则,制定各类管理规定,对办法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加以明确。
(1)产业调整优惠政策
引导和鼓励水 (略) 居民从农业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向其他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水 (略) 适合发展的产业。产业调整优惠政策包括:减税免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扶持政策、科技贷款优惠政策等内容。
(2)土地管理政策
制定水 (略) 内具有特色的土地管理政策。新的土地管理政策应有利于水 (略) 内居民的迁出,有利 (略) 的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政策包括:基本农田管理、违法用地清理、建设用地审批、宅基地审批、失地人口经济补偿政策等内容。
(3)生态补偿政策
饮用水源地严格的环境管控要求,造成了当地居民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 (略) 面。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大水源受惠人口水资源费的征收额度,确保饮 (略) 各项污染防治的建设和运行,并以薪炭补偿费的方式对当地居民进行生态补偿,提高居民自觉保护水源地的意识。
对水源的环境监测是考核各相关部门工作成效的最有效手段。水质监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及 (略) 供水的水质状况。建立水源保护信息联动机制。成立集中式饮用水源 (略) 管理委员会,施甸县有关水源保护的基础信息、水质监测信息、水源管理动态信息、水源监督管理信息应及时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通报。
各相关部门应采取入库河流 (略) (略) 置工程建设、水 (略) (略) 点建设、水 (略) 管理机制与政策研究、水源保护宣教等工程项目,加强对水 (略) 的保护与管理。
加 (略) 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主动保护水 (略) 的意识,倡导良好的生活,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77.(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12.(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2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1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23个,界标2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2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2块。 | 8.3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水头箐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500m2。 | 4.0 | (略) (略) (略) | |
3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边设置警示牌,设置1块。 | 0.5 | 县 (略) | |
4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头箐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5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6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7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00 | (略) (略) (略) | |
8 | 合计 | 77.8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白云水库一 (略) 边界长2204m。人为活 (略) 域 (略) , (略) 的边界长2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白云水库一 (略) 边界长2204m,共需设置界桩 16个,界标2个;二 (略) 边界长6364m,共需设置界桩33个,界标4个。共建设界桩49个,界标6个,投资4.(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4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4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块,宣传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表 5.1-3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2204 | 200m | 0.03 万元/m | 6 |
一 (略) 界标 | 2204 | 2 个 | 0.4 万元/个 | 0.8 |
一 (略) 界桩 | 2204 | 16个 | 0.05 万元/个 | 0.8 |
二 (略) 界标 | 6364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二 (略) 界桩 | 6364 | 33个 | 0.05 万元/个 | 1.65 |
交通警示牌 | 4 块 | 0.5 万元/块 | 2 | |
宣传牌 | 4 块 | 0.5 万元/块 | 2 | |
合计 | 14.85 |
①生活污水
(略) 1户、4人无污 (略) 理设施,建设简易污 (略) 理设施,按照1.(略)元/户估算村庄污 (略) 理设施建设费,投资约(略)元。
②生活垃圾
(略) 共涉及1户,缺乏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配置配套垃圾箱1个,垃圾箱按0.(略)元/个计,投资约0.(略)元。
白云水库一 (略) 有耕地0.021km2,二 (略) 有耕地0.060km2、果园0.060km2。
在白云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9000m2,农田缓冲带按80元/m2估算。总投资约(略)元。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白云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工程加强白云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10.(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二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白云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6713m,设置警示牌3块,0.(略)元/块,共计1.(略)元。
公路:穿越白云水库一 (略) 、二 (略) (略) 长度约2716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54.(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 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209.(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144.(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4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200m;一 (略) 设置界桩79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137个,界标4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4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4块。 | 14.85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白云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9000m2。 | 72 | (略) (略) (略) | |
3 | 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 (略) 1户、4人无污 (略) 理设施,建设简易污 (略) 理设施;配置配套垃圾箱1个。 | 1.7 | (略) 生 (略) (略) 、 县住房和 (略) 、县 (略) | |
4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3块;公 (略) 2716m | 55.82 | 县 (略) | |
5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6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7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质自动监测站及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8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9 | 合计 | 209.37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金星水库一 (略) 边界长1697m。人为活 (略) 域 (略) 的边界长1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金星水库一 (略) 边界长1697m,共需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边界长5656m,共需设置界桩29个,界标4个。共建设界桩40个,界标6个,投资4.(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4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4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个,宣传牌0.(略)元/个,投资8.(略)元。
表 5.1-5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1697 | 100m | 0.03 万元/m | 3 |
一 (略) 界标 | 1697 | 2个 | 0.4 万元/个 | 0.8 |
一 (略) 界桩 | 1697 | 11个 | 0.05 万元/个 | 0.55 |
二 (略) 界标 | 5656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二 (略) 界桩 | 5656 | 29个 | 0.05 万元/个 | 1.45 |
交通警示牌 | 4块 | 0.5 万元/块 | 2 | |
宣传牌 | 4块 | 0.5 万元/块 | 2 | |
合计 | 11.4 |
金星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内无耕地、果园,在金星水库不需构建农田缓冲带。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金星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工程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二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金星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1799m,设置警示牌1块,0.(略)元/块,共计0.(略)元
公路:穿越金星水库二 (略) (略) 长度约2766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55.(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 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132.(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67.(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 5.1-6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1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2个;二 (略) 设置界桩29个,界标4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4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4块。 | 11.4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1块;公 (略) 2766m | 55.82 | 县 (略) | |
3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4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5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6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7 | 合计 | 132.22 |
根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水 (略) 界标。界标内容为饮用水水 (略) 图形标志、饮用水水 (略) 名称、监督管理电话等。界标背面应说明划定的饮用水水 (略) 范围和饮用水水 (略) 具体的管理要求。
依据水源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环境管理需要,在水源地一 (略) (略)域外围边界设置隔离防护,防止周边村落随意开垦田地、放牧、牲畜进入、游泳、垂钓、野炊等活动将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物带入水库。饮用水水 (略) (略) 应遵循耐久、经济的原则,并采取监控措施。对 (略) 的地段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清除水源地一 (略) 内的污染物排放,建设保护屏障。结合调整前已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根据调整 (略) 范围完善标识标牌、防护隔离设施。
(1) (略)
岔河底水库一 (略) 边界长3427m。人为活 (略) 域 (略) 的边界长40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略)元。
(2) (略) 界桩、界标
(略) 边界制作埋设界标、界桩, (略) 进 (略) (略) 设立标示标牌。界标设置在人为活 (略) 域,采用2.0mm铝板制作,尺寸为1600×1200mm,立柱为1根Ф130×5.0 热镀锌钢管连接,立柱高度为3.45m。界标为绿底白字,界标所有文字和图案采用调合油漆喷涂,界标立柱基础为混凝土结构,尺寸800×800×1200mm,单价以4000元/块(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界桩 (略) 拐点埋设,采用14×4×150cm钢筋混凝土水泥桩,高度150cm,埋深:50cm,单价以500元/个(包含测绘、制作费、运输费和埋设费等)计。
(略) 划定界成果,岔河底水库一 (略) 边界长3427m,共需设置界桩11个,界标4个;二 (略) 边界长(略)m,共需设置界桩32个,界标8个。共建设界桩43个,界标12个,投资6.(略)元。
(3)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
(略)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共计6块;同时,为加强宣传保护,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共计12块。交通警示牌、宣传牌依据《饮用水水 (略) 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设置,交通警示牌0.(略)元/块,宣传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表 5.1-9 饮用水 (略) 边界及标志标牌投资估算表
工程内容 | 边界长(m) | 工程数量 | 单价 | 投资(万元) |
一 (略) 围网 | 3427 | 400m | 0.03 万元/m | 12 |
一 (略) 界标 | 3427 | 4个 | 0.4 万元/个 | 1.6 |
一 (略) 界桩 | 3427 | 11个 | 0.05 万元/个 | 0.55 |
二 (略) 界标 | (略) | 8个 | 0.4 万元/个 | 3.2 |
二 (略) 界桩 | (略) | 32个 | 0.05 万元/个 | 1.6 |
交通警示牌 | 6块 | 0.5 万元/块 | 3 | |
宣传牌 | 12块 | 0.5 万元/块 | 6 | |
合计 | 27.95 |
①生活污水
(略) 13个村寨278户、1060人无污 (略) 理设施,开展生活污 (略) 理的村庄数达到100% ,农村生活污 (略) 置率需达到80% ,按照1.(略)元/户估算村庄污 (略) 理设施建设费,投资约(略)元。
②生活垃圾
建 (略) 各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鼓励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不同类型的垃圾选择 (略) 理处置方式,所有生活垃圾收集 (略) 外处理。 (略) 共涉及13个村寨,缺乏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设施,配置1辆垃圾车、每个村寨配置1个垃圾箱,共 需钩壁式垃圾车1辆,配套垃圾箱13个。垃圾车按(略)元/辆计,垃圾箱按0.(略)元/个计,投资约19.(略)元。
③卫生厕所普及工程
(略) 13个村寨,278户,90%具有卫生厕所,还有10%农户需实施“ 改厕”工程,户厕改造投资按0.(略)元/个计。共投资22.(略)元。
岔河底水库一 (略) 有耕地0.112km2,二 (略) 有耕地2.506km2、果园0.139km2。
结合农业源分布情况及 (略) 地形走势,岔河底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略)m2,农田缓冲带按80元/m2估算。总投资约208.(略)元。
强化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改善水源地涵养能力。岔河底水 (略) 水土流失现状主要为水利侵蚀,表现形式主要以面蚀为主,流失强度主要为中度侵蚀。加强水库周边防护林的营造,营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选择水库水 (略) 域具有有望培育成乔木林的灌木林地进行封山育林,建设水源林,抚育中幼林,管护天然林,建设防火防病虫害设施、加强管理保护,严禁烧垦、放牧、割草,充分利用森林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条件,进行林业多样性恢复与生态修复。
水源涵养林投资约(略)元。
在饮用水水源一 (略) 内,禁止或严 (略) 运输有毒有害物质。饮用水水源二 (略) 内,不得建设服务站、加油站,严格限制运输有毒有害物质。
根据水 (略) 的不同级别, (略) 运输的物品及所用车辆进行限制性通行。本方案拟在一 (略) 公路 (略) , (略) 设施警示牌。
(略) :穿越岔河底水库一 (略) 、二 (略) 范围 (略) 长度约(略)m,设置警示牌5块,0.(略)元/块,共计2.(略)元
公路:穿越岔河底水库一 (略) (略) 长度约3750m。 (略) 按200元/m计,共计(略)元。
水源地二 (略) 划定边界B17~B18、B22~B24 (略) ,在风机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如:风机维护人员垃圾、风机维护废润滑油)等,本方案 (略) 域 (略) 及警示 (略) 长890m。围网高1.8m,每3m设置一个立柱,单价以300元/m计(包含制作费、运输费和施工等),投资约26.(略)元。设置警示牌2块,警示牌0.(略)元/块,投资(略)元。
为贯彻新环保法,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的跨越发展;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为宏观调控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七条:“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十九条:提升监管水平,完善水 (略) 络。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全指标监测、水生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监测、化学物质监测及环境风险防控技术支撑能力;《云南省生态 (略) 络建设工作方案》(云政办发〔2017〕12号文):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基础 设施(业务用房、仪器设备、监测车辆)等建设,重点加强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核与辐射监测、预 (略) 等能力建设等相关文件的要求, (略) 各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不仅要满足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提高应急监测的能力,更好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水源地保护工程投资估算总计726.(略)元,其中污染源治理工程661.(略)元,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略)元,管理能力建设项目(略)元。详见下表。
表5.1-10 工程项目及投资一览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分项工程 | 工程内容 | 投资估算 (万元) | 实施单位 |
1 | 污染源治理工程 | 防护隔离设施建设工程 | 一 (略) 人为活 (略) (略) 400m;一 (略) 设置界桩11个,界标4个;二 (略) 设置界桩32个,界标8个; (略) 进 (略) (略) 设置交通警示牌6块; (略) 内人为活 (略) 域设置水源保护宣传牌12块。 | 27.95 | (略) (略) (略) 、 (略) 、县交通运 输局 |
2 |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 在岔河底水库构建农田缓冲带(略)m2。 | 208.88 | (略) (略) (略) | |
3 | 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工程 | (略) 13个村寨278户、1060人无污 (略) 理设施,开展生活污 (略) 理的村庄数达到100% ,农村生活污 (略) 置率需达到80% ;配置1辆垃圾车、每个村寨配置1个垃圾箱,共需钩壁式垃圾车1辆,配套垃圾箱13个;10%农户实施“ 改厕”工程。 | 319.5 | (略) (略) (略) 、 县住房和 (略) 、县 (略) | |
4 | 移动风险源防控工程 | (略) (略) 设置警示牌5块;公 (略) 3750m | 77.5 | 县 (略) | |
5 | (略) 风险源防控工程 | 临靠边 (略) 890m;设置警示牌2块 | 27.7 | 县 (略) | |
6 | 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 | 构建水源涵养林 | (略) 内的裸土地营造水源涵养林,打造乔、灌、草结合的混交林、阔叶林,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功能。 | 10 | 县林 (略) |
7 | 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 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 (略) 建设,应急物资级设备购置 | 20 | 县政府 |
8 | 监测能力建设 | 水源地监测分析系统建设 | 30 | 县政府 | |
9 | 宣传教育 | 进行水源地宣传教育工作 | 5 | (略) (略) (略) | |
10 | 合计 | 726.53 |
现状水头箐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1 水头箐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0062 | 0.0002 | 0.0033 | 0.0002 |
水土流失 | 1.3109 | 0.4375 | 0.0064 | ||
小计 | 1.3171 | 0.0002 | 0.4407 | 0.0066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0006 | 0.0001 | 0.0010 | 0.0001 |
水土流失 | 0.1311 | 0.1312 | 0.0019 | ||
小计 | 0.1317 | 0.0001 | 0.1322 | 0.0020 |
现状白云水库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2 白云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0242 | 0.0009 | 0.0129 | 0.0009 |
水土流失 | 2.8319 | 0.9450 | 0.0138 | ||
农村面源 | 0.3988 | 0.1017 | 0.1212 | 0.0013 | |
小计 | 3.2550 | 0.1025 | 1.0790 | 0.0160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0218 | 0.0003 | 0.0039 | 0.0003 |
水土流失 | 2.5488 | 0.2835 | 0.0041 | ||
农村面源 | 0.3589 | 0.0305 | 0.0364 | 0.0004 | |
小计 | 2.9295 | 0.0308 | 0.3237 | 0.0048 |
现状金星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3 金星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水土流失 | 1.641 | 0.548 | 0.008 |
小计 | 1.641 | 0.548 | 0.008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水土流失 | 1.477 | 0.164 | 0.002 |
小计 | 1.477 | 0.164 | 0.002 |
现状岔河底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削减情况见下表。
表 5.2-5 岔河底水 (略) 的污染源削减情况一览表
污染源 | COD(t/a) | NH3-N(t/a) | TN(t/a) | TP(t/a) | |
污染物入库量(t/a) | 农业面源 | 0.4732 | 0.0170 | 0.2515 | 0.0171 |
水土流失 | 27.7781 | 9.2694 | 0.1355 | ||
农村面源 | 38.4591 | 9.0919 | 10.9118 | 0.1350 | |
小计 | 66.7104 | 9.1089 | 20.4327 | 0.2876 | |
污染物削减量(t/a) | 农业面源 | 0.4258 | 0.0051 | 0.0754 | 0.0051 |
水土流失 | 25.0003 | 2.7808 | 0.0407 | ||
农村面源 | 34.6132 | 2.7276 | 3.2735 | 0.0405 | |
小计 | 60.0393 | 2.7327 | 6.1298 | 0.0863 |
综上分析,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后,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一 (略) 内的人为活动干扰对水源水质的影响,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和降低风险事故影响程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库,削减入库的面源污染,降 (略) 污染负荷,促进水库水质稳定达标。
六、区划实施保障
6.1 资金保障(略) 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获得有力的资金保障。从本方案的情况看,工程项目实施的资金保障有较多的有力条件:部分项目本身就是县林 (略) 、 (略) 、 (略) (略) (略) 、县 (略) 自身的业务工作,可列入本部门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中;部分项 (略) 场操作条件。规划项目的资金来源除政府投入、 (略) 场化操作和企业出资外,可从水资源费中按适当比例拨出部分资金,设立水源 (略) 环保基金, (略) 规范化建设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为确保资金落实建议实施以下措施:
(1)政府应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2)建立污染防治基金。建立合理水资源价格体系,用于水源地保护。 (略) 场经济规律,具有地方特点的水价体系,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利于保护水源、防治水污染。
(3)实施优惠政策。对积极参与“三废”综合治理的企业,各级地税部门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金融部门在信贷上给予优先;对环境保护工程,其投资不占规模并免征水电增容费、配套费和其他附加费等。
(4) (略) 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6.2 法律法规保障我国关于水的法律已经制定了四部,即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和防洪法, (略) 和有关部委还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涉及到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和污染防治等各个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依法行政,防治水源污染和生态破坏。
6.3 政策制度保障为确 (略) 划定后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必须以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为基本手段, 坚持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绿色消费模式,多方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尤其是促进节水工作的广泛持续开展,从源头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减轻水源供给压力。严格执行水污染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产业准入制度,尤其针对饮用水 (略) 等重 (略) 域,落实水污染的“控”和“防”为主。
6.4 组织和管理保障环境问题具有典型的地域空间整体性。人为 (略) 划不能阻挡污染物的跨界转移。 (略) 划的核心内容是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工程,涉 (略) 、县林 (略) 、县农业农村和 (略) 、 (略) (略) (略) 、县 (略) 、县发 (略) 、 (略) 等部门。县委组织部要制定相关部门党政干部水源地保护成效政绩考核制度, (略) (略) (略) (略) 等相关部门进行年度考核,督促建设任务的完成,确保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建立层层负责的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各级单位职责分解见下表。
表 6.4-1 (略) 施甸县饮 (略) 保护规划职责分解
序号 | 相关部门 | 主要职责 |
1 | 县委常委、 县政府 |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水源 (略)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和协调饮用水源地保护相关工作,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协调、解决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中相关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情况;研究制定相关部门党政干部水源地保护实绩考核 制度,对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
2 | 县发展和改 革局 | 制 (略)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指 (略) 内产业结构调整;将规范化建设工程项目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一些需政府支持的项目,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年度投资计划指导和督促,并 (略) 落实资金来源;严格审批保护内新建项目,不符合相关政策,不利于水源地保护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立项。 |
3 | 县工业商务 (略) | 指导并监 (略) 内产业结构调整;禁止 (略) 引入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 |
4 | (略) | 指导并监督规范化建设工程确定的项目资金的落实,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加强有关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
5 | 县自然资源 局 | 以水源地保护为目的,优化调 (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严 (略) 内用地审批和矿业权审批;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一 (略) 逐步退耕还林等工程。 |
6 | (略) | 指导并监督水利工程和饮用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制定和实 (略) 内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的实施,水源地周边生态屏障的建设等;加 (略) 内相关水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建立水源 (略) 专门的管理机构和执法队(略)建设,加 (略) 内取水许可工作力度;协调各部门水源地保护相关工作。 |
7 | (略) 生态 (略) 施甸 分局 | 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和生 (略) 置工程;对水源地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规范性监测、发布水质状况,组织协调流域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加大水源地水质保护的统一监督,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协同相关部门对规范化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 (略) 内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8 | 县农业农村 局 | 指导并配合生态农业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实施;进一步摸清水 (略) 农业种植和养殖面源污染底数;组织研究优化调整水源 (略) 内农业种植结构,开展 “ 三产”推广认证工作;重点组织实施水 (略) 内耕地和园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和科学安全用药措施,切实降 (略) 内化肥和农药施用强度;指 (略) 内分散畜禽养殖规范化改造;控 (略) 内畜禽养殖总体规模,禁 (略) 内规模化养殖场审批;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
9 | 县扶贫办 | 根据国家相关扶贫开发政策,优先对水 (略) 内有条件实施的村庄进行异地扶贫搬迁,迁出水 (略) ;针对水 (略) 内因水源保护失去发展机会的农户,研究制定相关生态扶贫开发政策。 |
10 | 县林业和草 原局 | 负责水源 (略) 防护林带建设、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林地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 (略) 林地管理和保护,实施森林防火防病虫害工程。 |
11 | 县交通运输 局 | 加 (略) (略) 维护;完 (略) (略) 运输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设施建设;加 (略) 内交通运输管理;协同相关部门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12 | (略) | 加 (略) 内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管理, 限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 (略) 。 |
13 | 县住房和城 (略) | 开展农 (略) 理工程和生活垃 (略) 置项目;协调城乡建设规划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工作;配合“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 完 (略) 内农村 “七改三清”行动。 |
14 | 县文化和旅 游局 | 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略) 域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活动中,需尽量避让饮用水水 (略) ;一 (略) 禁止从事旅游活动,二 (略) 从事旅游活动,需采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 |
15 | 县卫生健康 局 | 加强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加 (略) 农村疫情监控和防疫工作。 |
16 | 相关乡镇人 民政府和村 委会 |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水 (略) 环境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和工程、水源保护宣传等工作;做好水 (略) “两污”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定期疏通农村污水管渠,定期清理农 (略) 理设施(清除淤泥、割刈补种湿地植物),定期清运农村生活垃圾等。 |
七、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水头箐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水头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头箐水库入库NH3-N来源于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水头箐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水头箐水 (略) 划定总面积1.190km2,其中一 (略) 0.173km2(其中水域0.004km2,(略)域0.169km2),二 (略) 1.017km2。
水头箐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水头箐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白云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白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农村面源对白云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村面源;水土流失对白云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
白云水 (略) 划定总面积2.459km2,其中一 (略) 0.293km2(其中水域0.023km2,(略)域0.270km2),二 (略) 2.166km2。
白云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白云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金星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金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金星水库入库污染物均为水土流失带入。
金星水 (略) 划定总面积1.697km2,其中一 (略) 0.170km2(其中水域 0.017km2,(略)域 0.153km2),二 (略) 1.527km2。
金星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金星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以2023年08月29日~30日的水质监测结果来看,岔河底水库各指标均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来看,岔河 (略) 于中营养状态,水质为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COD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NH3-N贡献最大,其次是农业种植;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N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农村面源对岔河底水库入库TP贡献最大,其次是水土流失。
岔河底水 (略) 划定总面积14.789km2,其中一 (略) 0.636km2(其中水域 0.135km2,(略)域0.501km2),二 (略) 14.153km2。
岔河底水 (略) 内主要采取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 (略) 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 律法规要求进行水源地管理;针对水 (略) 特点,建立专门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总体负责水源 (略) 保护和管理基层工作,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监督。
加强岔河底水库应急能力建设, (略) ,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储备应急设备装备,开展应急演练。
7.2 建议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应以饮用水源地保护为首要任务,控 (略) 社会经济发展,以约 (略) 内的人为活动,减少干扰和破坏,对水 (略) 面源污染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鼓 (略) 内农民使用有机肥,以减少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而增加氮、磷入库量,逐步恢复以水源涵养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应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适度的产业发展为补充, (略) 域平均经济收益水平为限度,构建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主,地 经济利益为辅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控制饮用水源 (略) 总人口数, (略) 采取鼓励搬迁政策,制定特殊的人口政策、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水 (略) 内人口外迁,并使迁出人口稳得住、不回迁;严格控制水 (略) 人口的机械增长,实施“只出不进”的政策措施。
施甸县4个乡镇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 (略) 内现有一定面积的耕地,高产农田极少、低产坡耕地较多,农业经济产出不足以支撑群众生活的改善,对高收益产品的需求促 (略) 内各乡镇采取“高化肥、高农药”的农作为种植方式,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水源 (略) 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应严格控 (略) 耕地面积与农业开发强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农产品“三产”认证工作,降低农田施肥量,最终降低农田径流污染排放量。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