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村庄规划年主要内容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村庄规划年主要内容

一、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二、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 (略) 紫金街道杨坑村行政村全域,总面积约为784.62公顷。

三、 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

综合杨坑村的现状发展概况、 (略) 位、资源禀赋等条件,以及上位规划的定位。根据《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中村庄分类标准,杨坑村确定为集聚建设类村庄。

总体定位:以“自然生态”为依托,“高品质农业”为特色,打造集休闲养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村。

形象定位:以“有机农旅,熠熠乡居”为形象定位。构建集休闲农业种植、销售与观赏,养生宜居为一体的现代田园宜居村。

发展目标:打造生态、宜居、振兴的现代化乡村,规划期末把杨坑村建设成为:田村共荣、绿色低碳的生态乡村;动能转换、产业创新的产业乡村;宜居宜业、配套完善的振兴乡村。

四、 人口规模

杨坑村现状户籍人口987人,494户,常住人口约636人。

杨坑村人口规模预测:根据村委会提供的近几年村庄人口变动情况,杨坑村人口趋于稳定, (略) 村腾退建设用地,现状82人搬迁至东厢苑、上屋、下屋自然村;以及水岭根村搬迁至东厢苑、上屋、下屋自然村人口约100人,40余户(按实际审核人数为准)。因此2035年东厢苑、上屋、下屋村自然人口为:511人,其余自然村人口数量不变,规划期末杨坑村户籍总人口1087人。

五、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定位:绿色农业种植专业村(优化传统一产), (略) 经济发展示范村(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政策号召,实现“一产现代效率智慧农业种植+二产智慧加工生产+三产农服电商和休闲农旅”的三产联动效应。

六、 居民点规划

对居民点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完善,重点配置村内所缺乏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半径便于村民以及游客使用,满足村民日常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杨坑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类别

设施名称

现状

规划

配置要求

数量

用地规模

建设方式

备注

行政管理及综合服务

党群服务中心

1

400㎡

规划新增


养老服务中心

1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综合治理中心

1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文化体育

文化礼堂

1


保留现状


全民健身设施

2

-

提升改造


公共交通

公交车站

3

-

保留现状


公共停车场

5

-

提升改造(其中上屋 (略) 新建)

与公建、广场结合设置

(略) 服务

农村电商服务站

×

-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快递服务站

×

-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公用设施

垃圾收集点

8

-

适当新增


公共厕所

3

-

保留现状


供电设施

-

-

保留现状


供水设施

-

-

保留现状


生 (略) 理

-

-

保留现状(其中上 (略) 迁建)


(略) 灯

-

-

保留现状


公共安全

防灾避灾场所

9

-

适当新增


七、 农村建房引导

农村住房建设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新建宅基地应在村庄建设边界内选址,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避免占用耕地、天然林。严格控制宅基地占地面积标准,规划依据《 (略) 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暂行管理办法》,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38㎡;2-3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75㎡;4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90㎡;5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08㎡;6人及以上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25㎡。

八、 市政设施规划

给水规划:规划最高用水量取120L/人·天,预测村庄最高日用水量为143.484立方米/日。

排水规划:平均日污水量按照供水量的80%计算,为104.352立方米/日。

保留现 (略) 理设施以及迁建上 (略) (略) 理池、污水管线,并安排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维护管理。

电力规划:现状村落内部各 (略) 主要 (略) ,本次规划电力线在村庄范围内近期以架空为主,远期结 (略) 建设逐步改造为地埋。

电信规划:规划近期整治通信缆线的乱搭乱接,规整通 (略) ,分别采用PVC套管保护与梳理,防止交叉。远 (略) 通信为埋地排管敷设。

环卫规划:针对杨坑村现状的垃圾箱予以保留,根据70m服务半径酌情增设;规范卫生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消防规划:村庄各类用地中建筑的 (略) 、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均应符合《农村防火规范》(#)中对农村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

安全与防灾规划:村庄规划设置的活动场所应同时具备避难和疏散场地的功能,加强交通、通讯、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建设与保障,同时充分利用大面积农田的优势作用,在有火灾、水灾及地质灾害发生时可及时、迅速向此地转移。

九、 附件:

一、 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二、 (略) 交通规划图

三、 农村 (略) 规划图

四、 (略) 图


附件:
附件:

一、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二、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 (略) 紫金街道杨坑村行政村全域,总面积约为784.62公顷。

三、 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

综合杨坑村的现状发展概况、 (略) 位、资源禀赋等条件,以及上位规划的定位。根据《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中村庄分类标准,杨坑村确定为集聚建设类村庄。

总体定位:以“自然生态”为依托,“高品质农业”为特色,打造集休闲养生、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村。

形象定位:以“有机农旅,熠熠乡居”为形象定位。构建集休闲农业种植、销售与观赏,养生宜居为一体的现代田园宜居村。

发展目标:打造生态、宜居、振兴的现代化乡村,规划期末把杨坑村建设成为:田村共荣、绿色低碳的生态乡村;动能转换、产业创新的产业乡村;宜居宜业、配套完善的振兴乡村。

四、 人口规模

杨坑村现状户籍人口987人,494户,常住人口约636人。

杨坑村人口规模预测:根据村委会提供的近几年村庄人口变动情况,杨坑村人口趋于稳定, (略) 村腾退建设用地,现状82人搬迁至东厢苑、上屋、下屋自然村;以及水岭根村搬迁至东厢苑、上屋、下屋自然村人口约100人,40余户(按实际审核人数为准)。因此2035年东厢苑、上屋、下屋村自然人口为:511人,其余自然村人口数量不变,规划期末杨坑村户籍总人口1087人。

五、 村庄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定位:绿色农业种植专业村(优化传统一产), (略) 经济发展示范村(重点发展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政策号召,实现“一产现代效率智慧农业种植+二产智慧加工生产+三产农服电商和休闲农旅”的三产联动效应。

六、 居民点规划

对居民点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完善,重点配置村内所缺乏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半径便于村民以及游客使用,满足村民日常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杨坑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类别

设施名称

现状

规划

配置要求

数量

用地规模

建设方式

备注

行政管理及综合服务

党群服务中心

1

400㎡

规划新增


养老服务中心

1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综合治理中心

1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文化体育

文化礼堂

1


保留现状


全民健身设施

2

-

提升改造


公共交通

公交车站

3

-

保留现状


公共停车场

5

-

提升改造(其中上屋 (略) 新建)

与公建、广场结合设置

(略) 服务

农村电商服务站

×

-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快递服务站

×

-

-

保留现状

与党群服务中心结合设置

公用设施

垃圾收集点

8

-

适当新增


公共厕所

3

-

保留现状


供电设施

-

-

保留现状


供水设施

-

-

保留现状


生 (略) 理

-

-

保留现状(其中上 (略) 迁建)


(略) 灯

-

-

保留现状


公共安全

防灾避灾场所

9

-

适当新增


七、 农村建房引导

农村住房建设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新建宅基地应在村庄建设边界内选址,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避免占用耕地、天然林。严格控制宅基地占地面积标准,规划依据《 (略) 农村村民建房审批暂行管理办法》,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38㎡;2-3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75㎡;4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90㎡;5人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08㎡;6人及以上户,建筑占地面积不超过125㎡。

八、 市政设施规划

给水规划:规划最高用水量取120L/人·天,预测村庄最高日用水量为143.484立方米/日。

排水规划:平均日污水量按照供水量的80%计算,为104.352立方米/日。

保留现 (略) 理设施以及迁建上 (略) (略) 理池、污水管线,并安排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维护管理。

电力规划:现状村落内部各 (略) 主要 (略) ,本次规划电力线在村庄范围内近期以架空为主,远期结 (略) 建设逐步改造为地埋。

电信规划:规划近期整治通信缆线的乱搭乱接,规整通 (略) ,分别采用PVC套管保护与梳理,防止交叉。远 (略) 通信为埋地排管敷设。

环卫规划:针对杨坑村现状的垃圾箱予以保留,根据70m服务半径酌情增设;规范卫生保护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消防规划:村庄各类用地中建筑的 (略) 、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均应符合《农村防火规范》(#)中对农村建筑防火的有关规定。

安全与防灾规划:村庄规划设置的活动场所应同时具备避难和疏散场地的功能,加强交通、通讯、供电等生命线工程的建设与保障,同时充分利用大面积农田的优势作用,在有火灾、水灾及地质灾害发生时可及时、迅速向此地转移。

九、 附件:

一、 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二、 (略) 交通规划图

三、 农村 (略) 规划图

四、 (略) 图


附件:
附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