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环境影响报告表
2024年12月20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环境影响报告表
怒江州 (略) (略) 2024年12月20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0日至2024年12月24日(3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6-(略)、(略)( (略) );传 真:0886-(略) 通讯地址: (略) (略) 怒江州 (略) ;邮 编:(略) | |||||
项目名称 | 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 (略) 六库 (略) | 建设单位 | 怒江州 (略) (略) |
环评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凯风安全 (略) | ||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 建设单位:怒江州 (略) (略) ;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云南省 (略) 六库 (略) ; 占地面积:745.69m2,建筑面积1000.8m2,利用既有房屋进行改造,不涉及新增占地; 项目投资:(略)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0.(略)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21.23%; 建设内容及规模:对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进行修缮,按照三级监测站实验室标准配备实验器材,改造成设有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分光光度室、制水室、酸缸室、清洗室、无菌室、生化室等多个实验检测用房的环境监测站,建成后具备环境监测能力44项。配备相应公辅工程、环保工程等,不设餐饮及住宿。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一、施工期 ①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 ②项目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③项目施工期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④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二、运营期 ①项目运营期无机实验室内实验操作过程中挥发的气体(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氨)、有机废气(非(略)烷总烃)及异味(臭气浓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办公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地面清洁废水)、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器皿第三次清洗废水、纯水器浓排水、实验设备润洗废水)、水浴锅废水、冷凝废水。 ③项目运营期机械设备(纯水制备机、风机等设备)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④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其中,生活垃圾主要为办公生活垃圾(SW64,900-002-S64);实验室一般固体废物(SW92,900-001-S92)包括破碎玻璃、废包装品、纯水制备废过滤膜、灭活培养基、废弃的劳保用品(一次性实验服、帽子、口罩及手套等)、未进行检验的水样品;危险废物包括过期化学试剂、实验废液(含实验器皿第一、二道清洗废水)、实验室废试剂包装瓶、废实验器材、 (略) 理设备残渣、洗涤塔废液(HW49,900-047-49)、实 (略) 理设施污泥(HW49,900-047-49)、实 (略) 理设施废过滤介质(HW49,900-047-49)以及废活性炭(HW49,900-039-49)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废气:(1)在施工场地安排专门员工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2)建筑材料用塑料织物(或草蓆)遮盖,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3)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和生 (略) 置、清运。及时清理场地,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4)及时清 (略) (略) ,保 (略) 清洁, (略) 进行洒水降尘; (5)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车辆减速慢行, (略) 扬尘起尘量。 (6)选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油作为燃料或者以电能为能源的机械设备,以减少燃油废气对周围大气的影响; (7)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因设备故障而造成机械尾气非正常排放。 废水: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为周边居民,不在施工现场住宿,不在施工现场食堂。项目施工期只是进行装修、设备安装工作及配套环保工程的建设,无施工废水产生,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利用已建的化粪池(1个10m3)处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略)-2015)表1中A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 (略) (略) ,最 (略) (略) 理厂。 噪声:(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缩短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转、车辆进出以及强光照明等尽量避免在22:00点以后到6:00点以前进行,尽量避免多台噪声设备在同一地点同时使用; (2)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避免或少用噪声大的设备,尤其应避免噪声大的工程在夜间施工,并加强管理和维护; (3)对施工期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搞好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对运输车辆限速,禁止车辆高速行驶和禁止鸣笛。同时选择性能良好、噪声低的运输车辆,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噪声; 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噪声的影响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随即消失。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依托原有用房内生活垃圾桶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每天清运;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部分设备安装建筑垃圾。本项目利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对用房进行修缮,场地已平整,不再产生弃渣、弃土。建筑垃圾通过分类集中堆存,其中可再生利用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到住建部门指定堆放点,禁止与生活垃 (略) 置,禁止随意丢弃。 二、运营期: 废气:项目实验室有机废气,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分别设置1套集气罩(共2套),实验室有机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效率70%)收集并经风管引至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80%)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无机实验室内实验操作过程中挥发的气体(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氨),无机实验均于通风橱内完成,实验室五、酸缸室产生的酸性气体经通风橱(收集效率90%)收集并经风管引至楼顶酸性废气洗涤塔(处理效率70%)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各实验室未收集到的少量废气污染物经通风换气系统抽排至室外自然扩散,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非(略)烷总烃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略))中无组织排放限值中较严值。氨、异味(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 排放标准》((略))相关排放标准限值。 废水:项目运营期间生活废水和地面清洁废水依托业务用房已建的化粪池(10m3) (略) (略) (略) ;实验室废水、水浴锅废水、冷凝废水通过实验废水管收集,经实验 (略) 理系统(0.5m3/d,包括收集箱+酸碱中和系统+重金属捕捉系统+混凝沉淀池+高压臭氧电解系统+复合多介质过滤系统+光催化反应系统) (略) (略) ,最 (略) (略) (略) 理;项目运营期废 (略) 理后均能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略)-2015)表1中A等级 (略) (略) 。 噪声:通 (略) 产噪设备,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低噪的设备、进行基础隔振、减振等,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室内通过建筑物隔声等措施,减少对厂界外声环境影响。采取措施后厂界四周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略))2类标准;项目执行8小时工作制,夜间不工作,对周围50m范围内声环境保护 (略) 散户的影响较小。 固废:项目办公生活垃圾和经灭菌的灭活培养基、废弃劳保用品由垃圾桶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纯水制备废过滤膜由更换厂家直接回收;破碎玻璃及废包装品分类收集后,可回收部分外售至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部分同生活垃 (略) 理;未进行检验的水样品通过实验室废 (略) 收集并经实 (略) (略) 理后进 (略) ;过期化学试剂、实验废液(含实验器皿第一、二道清洗废水)、实验室废试剂包装瓶及废实验器材、 (略) 理设备污泥、实 (略) 理设施废过滤介质、洗涤塔废液、废活性炭经收集桶 (略)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7m2)后委托有资 (略) 置。 土壤及地下水:项目采取源头防控措施,分区防渗。危废暂存间、试剂间为重 (略) ,危废暂存间基础进行了抗渗混凝 (略) 理,且地面已涂刷厚度为2.0mm的环氧地坪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略))中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1.0m,渗透系数K≤1×10-10cm/s;药剂室基础进行了抗渗混凝 (略) 理,且地面已涂刷厚度为2.0mm的环氧地坪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略))中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7cm/s。 (略) 域为简 (略) ,进行一般硬化。 环境风险:项目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加强管理;一体化实 (略) 理设施旁设置1个1m3的事故废水收集池;项目应加强实验药品、试剂及危险废物的日常监管,落实环境事故防范措施,制定风险事故的应急措施,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操作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主管部门备案。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进一步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项目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环境污染事故可控。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文公示承诺 | ||||
拟审批意见 | |||||
拟审批意见 | 同意审批 |
怒江州 (略) (略) 2024年12月20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0日至2024年12月24日(3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6-(略)、(略)( (略) );传 真:0886-(略) 通讯地址: (略) (略) 怒江州 (略) ;邮 编:(略) | |||||
项目名称 | 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 (略) 六库 (略) | 建设单位 | 怒江州 (略) (略) |
环评文件类型 | 环境影响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凯风安全 (略) | ||
项目概况 | |||||
项目名称: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 建设单位:怒江州 (略) (略) ;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云南省 (略) 六库 (略) ; 占地面积:745.69m2,建筑面积1000.8m2,利用既有房屋进行改造,不涉及新增占地; 项目投资:(略)元,其中环保投资为20.(略)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21.23%; 建设内容及规模:对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进行修缮,按照三级监测站实验室标准配备实验器材,改造成设有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分光光度室、制水室、酸缸室、清洗室、无菌室、生化室等多个实验检测用房的环境监测站,建成后具备环境监测能力44项。配备相应公辅工程、环保工程等,不设餐饮及住宿。 | |||||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 |||||
一、施工期 ①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的影响。 ②项目施工期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③项目施工期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④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 二、运营期 ①项目运营期无机实验室内实验操作过程中挥发的气体(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氨)、有机废气(非(略)烷总烃)及异味(臭气浓度),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②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办公废水(员工生活污水、地面清洁废水)、实验室废水(实验室器皿第三次清洗废水、纯水器浓排水、实验设备润洗废水)、水浴锅废水、冷凝废水。 ③项目运营期机械设备(纯水制备机、风机等设备)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 ④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其中,生活垃圾主要为办公生活垃圾(SW64,900-002-S64);实验室一般固体废物(SW92,900-001-S92)包括破碎玻璃、废包装品、纯水制备废过滤膜、灭活培养基、废弃的劳保用品(一次性实验服、帽子、口罩及手套等)、未进行检验的水样品;危险废物包括过期化学试剂、实验废液(含实验器皿第一、二道清洗废水)、实验室废试剂包装瓶、废实验器材、 (略) 理设备残渣、洗涤塔废液(HW49,900-047-49)、实 (略) 理设施污泥(HW49,900-047-49)、实 (略) 理设施废过滤介质(HW49,900-047-49)以及废活性炭(HW49,900-039-49) | |||||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废气:(1)在施工场地安排专门员工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2)建筑材料用塑料织物(或草蓆)遮盖,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3)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建筑垃圾和生 (略) 置、清运。及时清理场地,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4)及时清 (略) (略) ,保 (略) 清洁, (略) 进行洒水降尘; (5)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严禁沿途抛洒,车辆减速慢行, (略) 扬尘起尘量。 (6)选用先进设备和优质燃油作为燃料或者以电能为能源的机械设备,以减少燃油废气对周围大气的影响; (7)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因设备故障而造成机械尾气非正常排放。 废水:施工期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为周边居民,不在施工现场住宿,不在施工现场食堂。项目施工期只是进行装修、设备安装工作及配套环保工程的建设,无施工废水产生,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利用已建的化粪池(1个10m3)处理达《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略)-2015)表1中A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 (略) (略) ,最 (略) (略) 理厂。 噪声:(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缩短施工期,施工机械运转、车辆进出以及强光照明等尽量避免在22:00点以后到6:00点以前进行,尽量避免多台噪声设备在同一地点同时使用; (2)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避免或少用噪声大的设备,尤其应避免噪声大的工程在夜间施工,并加强管理和维护; (3)对施工期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搞好施工管理,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对运输车辆限速,禁止车辆高速行驶和禁止鸣笛。同时选择性能良好、噪声低的运输车辆,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维护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噪声; 通过上述措施,施工噪声的影响将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随即消失。 固体废物: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依托原有用房内生活垃圾桶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每天清运;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部分设备安装建筑垃圾。本项目利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对用房进行修缮,场地已平整,不再产生弃渣、弃土。建筑垃圾通过分类集中堆存,其中可再生利用部分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到住建部门指定堆放点,禁止与生活垃 (略) 置,禁止随意丢弃。 二、运营期: 废气:项目实验室有机废气,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分别设置1套集气罩(共2套),实验室有机废气通过集气罩(收集效率70%)收集并经风管引至1套三级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效率80%)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1)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无机实验室内实验操作过程中挥发的气体(氯化氢、硫酸雾、氮氧化物、氨),无机实验均于通风橱内完成,实验室五、酸缸室产生的酸性气体经通风橱(收集效率90%)收集并经风管引至楼顶酸性废气洗涤塔(处理效率70%)处理后经1根15m高的排气筒(DA002)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要求。项目各实验室未收集到的少量废气污染物经通风换气系统抽排至室外自然扩散,硝酸雾、硫酸雾、氯化氢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非(略)烷总烃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相应标准限值及《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略))中无组织排放限值中较严值。氨、异味(臭气浓度)无组织排放能够满足《恶臭污染物 排放标准》((略))相关排放标准限值。 废水:项目运营期间生活废水和地面清洁废水依托业务用房已建的化粪池(10m3) (略) (略) (略) ;实验室废水、水浴锅废水、冷凝废水通过实验废水管收集,经实验 (略) 理系统(0.5m3/d,包括收集箱+酸碱中和系统+重金属捕捉系统+混凝沉淀池+高压臭氧电解系统+复合多介质过滤系统+光催化反应系统) (略) (略) ,最 (略) (略) (略) 理;项目运营期废 (略) 理后均能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略)-2015)表1中A等级 (略) (略) 。 噪声:通 (略) 产噪设备,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低噪的设备、进行基础隔振、减振等,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室内通过建筑物隔声等措施,减少对厂界外声环境影响。采取措施后厂界四周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略))2类标准;项目执行8小时工作制,夜间不工作,对周围50m范围内声环境保护 (略) 散户的影响较小。 固废:项目办公生活垃圾和经灭菌的灭活培养基、废弃劳保用品由垃圾桶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纯水制备废过滤膜由更换厂家直接回收;破碎玻璃及废包装品分类收集后,可回收部分外售至废品收购站,不可回收部分同生活垃 (略) 理;未进行检验的水样品通过实验室废 (略) 收集并经实 (略) (略) 理后进 (略) ;过期化学试剂、实验废液(含实验器皿第一、二道清洗废水)、实验室废试剂包装瓶及废实验器材、 (略) 理设备污泥、实 (略) 理设施废过滤介质、洗涤塔废液、废活性炭经收集桶 (略) 暂存于危废暂存间(7m2)后委托有资 (略) 置。 土壤及地下水:项目采取源头防控措施,分区防渗。危废暂存间、试剂间为重 (略) ,危废暂存间基础进行了抗渗混凝 (略) 理,且地面已涂刷厚度为2.0mm的环氧地坪漆,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略))中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1.0m,渗透系数K≤1×10-10cm/s;药剂室基础进行了抗渗混凝 (略) 理,且地面已涂刷厚度为2.0mm的环氧地坪漆,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略))中防渗技术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0-7cm/s。 (略) 域为简 (略) ,进行一般硬化。 环境风险:项目危废暂存间设置围堰、加强管理;一体化实 (略) 理设施旁设置1个1m3的事故废水收集池;项目应加强实验药品、试剂及危险废物的日常监管,落实环境事故防范措施,制定风险事故的应急措施,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抢险操作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送主管部门备案。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以进一步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项目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水平,环境污染事故可控。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 修缮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怒江生态环境监测站老业务用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文公示承诺 | ||||
拟审批意见 | |||||
拟审批意见 | 同意审批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