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区西南片区冷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柴桑区西南片区冷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 (略) (略) , (略) (略) 北侧、 (略) 第三幼儿园西侧,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3′34.54′′,北纬29°35′41.18′′,地块四周 (略) 、学校、农田等,地块占地面积*.48m2(约合36.7567亩)。
本地块现状历史沿革清晰,调查地块一直为农村集体农用地,土地使用人为 (略) 居委会,2022年 (略) (略) 人民政府下达批文(政府会议纪要[2020]6号)转为商住用地, (略) (略) 住房和 (略) ,用于建设冷水安置点项目,2021年进行了地块拆迁,后因历史遗留情况,拆迁停滞,地块闲置。 (略)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柴府办抄字[2024]8号),调查 (略) (略) (略) 无偿回购,交于九江 (略) 处置。 (略) (略) 规划条件审批表(2024年第(ZB023)号),地块用作商住用地。2024年11月现场踏勘,地块现状已完成拆迁,遗留有建筑 (略) 理,零星菜地,土源来自于本地块,无外运土入场。
(略) (略) 规划条件审批表(2024年第(ZB023)号)、建设用地地块情况核实证明,调查地块作为商住用地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五十条第二款,“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査”。因此九江 (略) 委托江西 (略) ( (略)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对该场地开展土壤调查工作,并编制形成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为本地块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在国家和我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项目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相关技术导则要求,成立项目组,开展了地块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调查工作,编制了《柴桑区西南片区冷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调查过程简述如下:
1、污染识别:
(1)通过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现场踏勘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地块 (略) 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环境污染历史、地质、水文地质、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活动等信息。
(2)通过资料分析和人员访谈,得知该地块一直为农村集体农用地,现场踏勘地块现状有零星菜地及建筑垃圾存留,土方未见明显污染迹象,未见危险废物堆放、填埋;地块对周边的影响可以忽略。
(3)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了周边地块 (略) 域的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敏感对象主要有菜地、 (略) 、学校等。
2、调查结论:经对地块和周边企业的调查与分析,该地块判断为未污染地块。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中4.2.1,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 (略) 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因此本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环境调查工作,可以作为商住用地开发。
调查地 (略) (略) , (略) (略) 北侧、 (略) 第三幼儿园西侧,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3′34.54′′,北纬29°35′41.18′′,地块四周 (略) 、学校、农田等,地块占地面积*.48m2(约合36.7567亩)。
本地块现状历史沿革清晰,调查地块一直为农村集体农用地,土地使用人为 (略) 居委会,2022年 (略) (略) 人民政府下达批文(政府会议纪要[2020]6号)转为商住用地, (略) (略) 住房和 (略) ,用于建设冷水安置点项目,2021年进行了地块拆迁,后因历史遗留情况,拆迁停滞,地块闲置。 (略)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柴府办抄字[2024]8号),调查 (略) (略) (略) 无偿回购,交于九江 (略) 处置。 (略) (略) 规划条件审批表(2024年第(ZB023)号),地块用作商住用地。2024年11月现场踏勘,地块现状已完成拆迁,遗留有建筑 (略) 理,零星菜地,土源来自于本地块,无外运土入场。
(略) (略) 规划条件审批表(2024年第(ZB023)号)、建设用地地块情况核实证明,调查地块作为商住用地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五十条第二款,“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査”。因此九江 (略) 委托江西 (略) ( (略)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对该场地开展土壤调查工作,并编制形成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为本地块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在国家和我省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项目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相关技术导则要求,成立项目组,开展了地块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等调查工作,编制了《柴桑区西南片区冷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调查过程简述如下:
1、污染识别:
(1)通过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现场踏勘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地块 (略) 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环境污染历史、地质、水文地质、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活动等信息。
(2)通过资料分析和人员访谈,得知该地块一直为农村集体农用地,现场踏勘地块现状有零星菜地及建筑垃圾存留,土方未见明显污染迹象,未见危险废物堆放、填埋;地块对周边的影响可以忽略。
(3)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了周边地块 (略) 域的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敏感对象主要有菜地、 (略) 、学校等。
2、调查结论:经对地块和周边企业的调查与分析,该地块判断为未污染地块。依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中4.2.1,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 (略) 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因此本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环境调查工作,可以作为商住用地开发。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