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12月25日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12月25日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5日-2024年12月31日(5个工作日,公 (略) 站公示下线)。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0351-#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略) 行政审批 (略) 生态环境科

邮编:#

附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略) 行政审批 (略)

2024年12月25日


附件:

拟作出审批意见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机构

建设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建设单位开展的

公众参与情况

1

(略) 电 (略)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略) (略) (略) (略) (略) 电 (略) 南楼119室库房

(略) 电 (略)

山西信 (略)

主要建设内容:使用3台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电子成像,不设置洗片室和暗室),建设探伤机库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一、严格落实设备场所的安全与防护措施。规范设置防护用品、报警、工作状态指示装置和电离辐射标志;优化使 (略) ,合理选择射线装置出束方向;做好库房的防潮、防盗等措施。

二、修订并实施健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建立规范的运行台账,每次作业必须认真登记,确保探伤设备不随意外用。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的操作、维修和管理进行检查,减少故障操作和误操作等意外发生。针对日常运行情况适时完善和修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必要和有效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防范辐射风险的能力。

三、严格执行《报告表》提出的辐射 (略) 距离要求,条件不具备时严禁开展探伤工作,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的辐射安全。

四、要定期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健全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档案。辐射工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报警仪器,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从事辐射工作。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严格按照《报告表》中要求的约束值执行。

五、认真落实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辐射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2月25日-2024年12月31日(5个工作日,公 (略) 站公示下线)。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0351-#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略) 行政审批 (略) 生态环境科

邮编:#

附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略) 行政审批 (略)

2024年12月25日


附件:

拟作出审批意见的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

机构

建设项目

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建设单位开展的

公众参与情况

1

(略) 电 (略) 使用Ⅱ类射线装置项目

(略) (略) (略) (略) (略) 电 (略) 南楼119室库房

(略) 电 (略)

山西信 (略)

主要建设内容:使用3台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电子成像,不设置洗片室和暗室),建设探伤机库房及相关配套设施。

一、严格落实设备场所的安全与防护措施。规范设置防护用品、报警、工作状态指示装置和电离辐射标志;优化使 (略) ,合理选择射线装置出束方向;做好库房的防潮、防盗等措施。

二、修订并实施健全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操作规程,明确岗位责任,建立规范的运行台账,每次作业必须认真登记,确保探伤设备不随意外用。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的操作、维修和管理进行检查,减少故障操作和误操作等意外发生。针对日常运行情况适时完善和修订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必要和有效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防范辐射风险的能力。

三、严格执行《报告表》提出的辐射 (略) 距离要求,条件不具备时严禁开展探伤工作,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的辐射安全。

四、要定期开展个人剂量监测,并建立健全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档案。辐射工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报警仪器,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从事辐射工作。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严格按照《报告表》中要求的约束值执行。

五、认真落实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辐射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与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后方可上岗。

/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