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2024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规划
宿州市2024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规划
今年以来, (略) 紧紧围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坚持“市级统筹、县级协调、乡镇配合、村级落实”四级贯通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四个一”举措,高位推进、统筹调度、科学管理,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89个试点水体工程全部完工,正逐一进行验收。
一、总体情况
2022年6月, (略) 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 (略) 名单, (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总投资4.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28亿元,采用EPC+O总承包模式。项目覆 (略) 、萧县、灵璧县和泗县33个乡镇(街道)、61个行政村, (略) 89个农村黑臭水体,水域面积83.(略)m2。根据水体污染成因及特点,主要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性治理举措。其中,控源截污方面:建设集中 (略) 理设备113座,一体化提升泵站3座,分散 (略) 理设施(略)余套,配套污 (略) 300余公里;内源治理方面:经检测确定无污染风险的黑臭水体底泥采取干式清淤,清淤后的底泥通过自然干化,主要用于园林绿地用土等资源化利用,底泥清淤共约(略)m3;生态修复方面:根据水体行洪排涝、蓄水灌溉、生态休闲等功能,采取水体边坡整治、建设生态拦截带等措施,同时种植水生植物约(略)m2。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是“一盘棋”抓统筹。 (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略) 级领导包保联系和月调度工作机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略)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每月现场开展调研。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点,制发《 (略) 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科学规划治理顺序、明确治理措施,实行台账化管理、分级式治理。
二是“ (略) ”抓排查。创新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累计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线索近万条。依据卫星遥感监测提供的线索,以乡镇政府驻地、农村居民居住地周边河塘沟渠为重点,组织开展多轮次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同步开展污染溯源分析,科学制定“一水一策”整治实施方案。同时,充分发动群众,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及公众参与作用,广泛征集农村黑臭水体线索。
三是“一体化”抓治理。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略) ,统筹考虑“岸上-岸边-水体-底泥”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减少污染物,内源治理、清淤疏浚,修复生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连通水系、促进水体循环”等方式,有效推动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水体黑臭问题。按照“五治两清一连通”治理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生活污水整治、垃圾治理、农村水系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衔接推进,有效实现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多元共治。
四是“一杆子”抓落实。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协调、乡镇配合、村级落实”的四级贯通联 (略) ,建 (略) “一户一档”,实施“市、县、镇、村、户”“五联签”,全力打通污水收集最难一环,确保截污到位、污水纳管。大力推行“EPC+O”总承包模式,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确保水体“长治久清”。试点项目的有效实施,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提升:通过以用促治,对水体进行综合利用,发展水产养殖,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直接受益人口26.(略)人,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可实现年削减 CODCr658.2吨、年削减氨氮70.9吨、年削减总磷0.56吨的良好生态效益。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我们将认真结合试点项目建设实际情况, (略) 、 (略) 线、治理措施、质量监管、村民参与、特色亮点等方面,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总结试点经验,借鉴典型案例指导开展后续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二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水体巡查和保洁制度、污染治理设施管护制度、村民参与社会监督及信息公开等制度机制,积极推动河湖长制向村级延伸,充分发挥 (略) 作用,用制度机制倒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巩固。
三是高效推动项目验收。持续严格管控,保障工程质量,加快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水体工程开展成效评估和项目验收工作。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及时通报、加密调度,防止治理反弹。
今年以来, (略) 紧紧围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坚持“市级统筹、县级协调、乡镇配合、村级落实”四级贯通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四个一”举措,高位推进、统筹调度、科学管理,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市89个试点水体工程全部完工,正逐一进行验收。
一、总体情况
2022年6月, (略) 入选全国首批农村黑臭水体 (略) 名单, (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总投资4.2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地方财政资金2.28亿元,采用EPC+O总承包模式。项目覆 (略) 、萧县、灵璧县和泗县33个乡镇(街道)、61个行政村, (略) 89个农村黑臭水体,水域面积83.(略)m2。根据水体污染成因及特点,主要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性治理举措。其中,控源截污方面:建设集中 (略) 理设备113座,一体化提升泵站3座,分散 (略) 理设施(略)余套,配套污 (略) 300余公里;内源治理方面:经检测确定无污染风险的黑臭水体底泥采取干式清淤,清淤后的底泥通过自然干化,主要用于园林绿地用土等资源化利用,底泥清淤共约(略)m3;生态修复方面:根据水体行洪排涝、蓄水灌溉、生态休闲等功能,采取水体边坡整治、建设生态拦截带等措施,同时种植水生植物约(略)m2。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是“一盘棋”抓统筹。 (略)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略) 级领导包保联系和月调度工作机制,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略)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进展,每月现场开展调研。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纳入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要点,制发《 (略) 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科学规划治理顺序、明确治理措施,实行台账化管理、分级式治理。
二是“ (略) ”抓排查。创新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累计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线索近万条。依据卫星遥感监测提供的线索,以乡镇政府驻地、农村居民居住地周边河塘沟渠为重点,组织开展多轮次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同步开展污染溯源分析,科学制定“一水一策”整治实施方案。同时,充分发动群众,有效发挥社会监督及公众参与作用,广泛征集农村黑臭水体线索。
三是“一体化”抓治理。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略) ,统筹考虑“岸上-岸边-水体-底泥”治理,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减少污染物,内源治理、清淤疏浚,修复生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连通水系、促进水体循环”等方式,有效推动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水体黑臭问题。按照“五治两清一连通”治理要求,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同生活污水整治、垃圾治理、农村水系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衔接推进,有效实现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多元共治。
四是“一杆子”抓落实。构建“市级统筹、县级协调、乡镇配合、村级落实”的四级贯通联 (略) ,建 (略) “一户一档”,实施“市、县、镇、村、户”“五联签”,全力打通污水收集最难一环,确保截污到位、污水纳管。大力推行“EPC+O”总承包模式,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确保水体“长治久清”。试点项目的有效实施,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提升:通过以用促治,对水体进行综合利用,发展水产养殖,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村水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直接受益人口26.(略)人,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可实现年削减 CODCr658.2吨、年削减氨氮70.9吨、年削减总磷0.56吨的良好生态效益。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我们将认真结合试点项目建设实际情况, (略) 、 (略) 线、治理措施、质量监管、村民参与、特色亮点等方面,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总结试点经验,借鉴典型案例指导开展后续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二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水体巡查和保洁制度、污染治理设施管护制度、村民参与社会监督及信息公开等制度机制,积极推动河湖长制向村级延伸,充分发挥 (略) 作用,用制度机制倒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持续巩固。
三是高效推动项目验收。持续严格管控,保障工程质量,加快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水体工程开展成效评估和项目验收工作。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及时通报、加密调度,防止治理反弹。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