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莲都区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索引号 (略)/2025-(略) 发布机构 市 (略) (略) 文号
组配分类
成文日期 2025-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略) 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单位: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 (略) (略) 丽新乡

建设周期: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总工期约12个月

建设内容及规模:路线起点位于老竹镇后坑村,顺 (略) ,起点桩号K0+000; (略) 布线至黄弄村,经黄弄村后走新线,途径庭树和占湾, (略) 东西岩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连接线工程平面交叉,之后下穿在建 (略) ,经咸宜 (略) 布线至终点丽新乡畎岸村,终点桩号K4+733。路线全长4.733km。

本项目采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略))中双向两车 (略) 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8.5m),其中K3+373~K3+570段下穿在建 (略) 段,采 (略) 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20m。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为(略).(略)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5119.(略)元,土地使用及征迁补偿费为5055.(略)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6.(略)元,预备费536.(略)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沿线河流主要为宣平溪的支流,水质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Ⅲ类标准。流坑水库(距本工程北侧约1380m)为黄弄村的饮用水水源,本工程位于水库下游,不在其集雨范围内。本工程沿线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沿线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中心桩号

河流名称

主要功能

是否涉及饮用水水 (略)

水质标准

与路线位置关系

备注

1

K0+472.00

后坑

农业用水

((略))Ⅲ类标准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范村桥,老桥利用

2

K2+225.50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庭树桥,新建

3

K3+447.5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4组水中墩

咸宜桥,新建

4

K4+374.0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山桥,老桥利用

2、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工程沿线的村庄、 (略) ,根据现场踏勘,线位沿线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见表2。

表2 沿线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起止桩号

(略) 红线距离(m)

规模(户)

房屋情况

环境空气执行标准

声环境执行标准

1

后坑村

北侧

K0+000-K0+140

约25

约78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略))1类、4a类

2

范村村

南侧

K0+720-K0+930

紧邻

约6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3

黄弄村

穿越

K1+250-K1+860

紧邻

约46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4

南明山-东西 (略) 东 (略) 外围保护地带

北侧

K0+240-K1+820

紧邻

/

/

((略))及修改单中一级、二级标准

5

庭树村

东南侧

K2+380-K2+610

约60

约65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略))1类

6

占湾村

东南侧

K2+750-K3+040

约70

约5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7

隔坑村

东侧

K3+140-K3+290

约85

约1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8

咸宜村

东侧

K3+220-K3+560

约35

约45

1-5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1类、4a、4b类

9

畎岸村

穿越

K4+490-K4+733

约10

约59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1类、4a类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生态保护目标主要为工程沿线的耕地、植被、动物、水土保持设施等。保护工 (略) 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扰动施 (略) 范围外的动植物。采取生态恢复措施,恢复和改 (略) 生态环境状况。

表3 工程线位沿线敏感点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起止桩号

(略) 红线距离(m)

1

南明山-东西 (略) 东 (略) 外围保护地带

北侧

K0+240-K1+820

紧邻

2

丽新矿业

南侧

K1+211-K2+320

约100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根据《20 (略)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 (略) 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因子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略))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因 (略) 域环境空气良好, (略) 。

根据《20 (略)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项目周边宣平溪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的要求III类标准,本项 (略) 域水环境 (略) 。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庭树村、畎岸村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中1类标准限值,其余敏感点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工程建设 (略) 内植物生产力、生物量的影响 (略) 基工程、桥涵工程永久占地,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对其产生影响,根据现状调查,工程沿线主要植被类型为农作物和马尾松等次生林,工程建设 (略) 植物生物量影响较小。

(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①施工期影响评价

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 (略) 面、堆场和进 (略) 等粉尘污染,以及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和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其中以粉尘污染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在采取洒水等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影响评价

通过类比分析,公路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根据 (略) 近几年的风场特征和对现状大气质量,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 (略) 汽车尾气对沿线两侧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将会缩小,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

(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作业的生产废水主要是指桥梁基础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和初期雨水。为减少生活污水 (略) 内河流水质的影响,施工人员尽量租用附近村庄民房,充分利用现 (略) 理设施;距离村庄较远的施工场地,可采用旱厕或化粪池对生活污 (略) 理,并定期清运,工程结束后覆土掩埋,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生产废水经隔油、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绿化等。本工程运营期无废水产生。

(5)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①施工期影响评价

本工程沿线敏感点基 (略) 两侧分布,施工期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相对较为突出,施工期应予以特别关注。根 (略)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经验,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临时降噪措施,将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②运营期影响评价

a. (略) 段两侧交通噪声预测及评价

运营近期:昼 (略) 边界线22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6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运营中期:昼 (略) 边界线2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7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运营远期:昼 (略) 边界线29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88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b.敏感点噪声预测及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运营近、中、远期后坑村、范村村、咸宜村、畎岸村噪声预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略))中4a类标准,黄弄村、庭树村、占湾村、隔坑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c.采取降噪措施后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敏感点特点,对运营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噪声防治措施。在尽量降低敏感点室外噪声级的同时,改善和保证敏感点有一个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在采取通风隔声窗后,室内昼、夜间声级可满足室内达标要求。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4。

表4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类型

主要内容

有效性分析

废气

(1)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2)施工现场、 (略) 、料场适时洒水降尘;

(3)沥青摊铺,避开风向针对附 (略) 、村庄等环境空气敏感点的时段,以免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4)不设置沥青拌合站;

(5)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做到对施工便道 (略) 面经常洒水, (略) 面湿润, (略) 扬尘污染;

(6)对工程临时弃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做好重点洒水降尘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7)加强交通管理, (略) 畅通;

(8) (略) 面养护工作,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9)加强施工临时设施的土地、植被恢复, (略) 绿化。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废水

(1)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

(2)合理安排好桥梁施工时间,跨河桥梁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3)施工营地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 (略) 理;确需设置施工临时生活设施且距离村庄较远的,且需远离地表水体,场地施工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周围地表水体,经化粪池收集 (略) 理;不得随意排入附近水体;

(4) (略) 面和桥面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略) 面和桥面清洁, (略) 面和桥面上累积的尘土、碎屑、油污和吸附物等;

(5)桥梁选用高等级的防撞护栏,以防污染事故发生。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噪声

(1)禁止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作业,昼间施工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同时封闭施工场界。距线位较近且受施工影响较重的 (略) 段施工作业应酌情调整施工时间。夜间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2)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管理,保证施 (略) 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

(3)施工期,距离敏感点较近的施工点,设置临时隔声护围,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4)根据预测的运营期超标户数,安装通风隔声窗措施;

(5)建设单位应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应利用交通管理手段,对 (略) 密集村庄的车辆采取禁鸣、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过往的大型货车流量、车速等,降低交通噪声影响;

(6)工程运营后,应加强沿线敏感点的噪声跟踪监测,根据实际影响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固体废物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 (略) 置;

(2)建筑垃圾运至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3)余方暂时运至临时弃土场堆放,后期全部外运至 (略) 综合服务 (略) 网配套工程回填利用;

(4)污泥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生态环境

(1)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场前,对施工人员作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加强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2)施工 (略) 两侧边坡及临时施工场地应尽可能减少开挖面及临时用地占用;

(3)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严 (略) 施工规范进行排水设计和施工;

(4)工程临时施工设施,工程完工后要逐步拆除,并按原有植被类型进行恢复后交还当地村、镇;部分靠近村庄或利 (略) 进行改造的施工便道,可根据相关村、镇意见给予保留并交还当地使用;

(5) (略) 沿线绿化保护;

(6)对于异地移植保护的,应科学制订移植保护方案实行移植异地保护,严格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落实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保护责任;

(7)对临时占用场地等进行生态恢复。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略) 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符合《 (略) 综合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莲发改规划【2021】7号)以及“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的建设 (略) 域交通条件, (略) 域居民的出行效率, (略) 域经济一步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明显。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中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将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综上,在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1)公示形式:在浙江 (略) 网站上公示。

(2)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3)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4)征求意见的期限及反馈途径: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浙江 (略) 站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查阅环评报告全文或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联系人:张工;电话:(略);地址: (略) (略) 丽新畲族乡畎岸村西圩村46号。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浙江 (略) ;联系人:陈女士;电话:0578-(略)。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

2025年1月3日


附件:
附件:
索引号 (略)/2025-(略) 发布机构 市 (略) (略) 文号
组配分类
成文日期 2025-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略) 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单位: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

建设地点: (略) (略) 丽新乡

建设周期: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总工期约12个月

建设内容及规模:路线起点位于老竹镇后坑村,顺 (略) ,起点桩号K0+000; (略) 布线至黄弄村,经黄弄村后走新线,途径庭树和占湾, (略) 东西岩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连接线工程平面交叉,之后下穿在建 (略) ,经咸宜 (略) 布线至终点丽新乡畎岸村,终点桩号K4+733。路线全长4.733km。

本项目采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略))中双向两车 (略) 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m(8.5m),其中K3+373~K3+570段下穿在建 (略) 段,采 (略) 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20m。

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为(略).(略)元,其中建安工程费为5119.(略)元,土地使用及征迁补偿费为5055.(略)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56.(略)元,预备费536.(略)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沿线河流主要为宣平溪的支流,水质参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Ⅲ类标准。流坑水库(距本工程北侧约1380m)为黄弄村的饮用水水源,本工程位于水库下游,不在其集雨范围内。本工程沿线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表1 沿线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中心桩号

河流名称

主要功能

是否涉及饮用水水 (略)

水质标准

与路线位置关系

备注

1

K0+472.00

后坑

农业用水

((略))Ⅲ类标准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范村桥,老桥利用

2

K2+225.50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庭树桥,新建

3

K3+447.5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4组水中墩

咸宜桥,新建

4

K4+374.0

畎岸坑

农业用水

桥梁跨越,无水中墩

山桥,老桥利用

2、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本项目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工程沿线的村庄、 (略) ,根据现场踏勘,线位沿线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见表2。

表2 沿线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起止桩号

(略) 红线距离(m)

规模(户)

房屋情况

环境空气执行标准

声环境执行标准

1

后坑村

北侧

K0+000-K0+140

约25

约78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略))1类、4a类

2

范村村

南侧

K0+720-K0+930

紧邻

约6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3

黄弄村

穿越

K1+250-K1+860

紧邻

约46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4

南明山-东西 (略) 东 (略) 外围保护地带

北侧

K0+240-K1+820

紧邻

/

/

((略))及修改单中一级、二级标准

5

庭树村

东南侧

K2+380-K2+610

约60

约65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略))1类

6

占湾村

东南侧

K2+750-K3+040

约70

约5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7

隔坑村

东侧

K3+140-K3+290

约85

约1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8

咸宜村

东侧

K3+220-K3+560

约35

约45

1-5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1类、4a、4b类

9

畎岸村

穿越

K4+490-K4+733

约10

约590

1-4层砖结构居民房屋

((略))1类、4a类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生态保护目标主要为工程沿线的耕地、植被、动物、水土保持设施等。保护工 (略) 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扰动施 (略) 范围外的动植物。采取生态恢复措施,恢复和改 (略) 生态环境状况。

表3 工程线位沿线敏感点

序号

保护目标

方位

起止桩号

(略) 红线距离(m)

1

南明山-东西 (略) 东 (略) 外围保护地带

北侧

K0+240-K1+820

紧邻

2

丽新矿业

南侧

K1+211-K2+320

约100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根据《20 (略)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 (略) 区环境空气常规污染因子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略))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因 (略) 域环境空气良好, (略) 。

根据《20 (略)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项目周边宣平溪口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略))中的要求III类标准,本项 (略) 域水环境 (略) 。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庭树村、畎岸村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中1类标准限值,其余敏感点噪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工程建设 (略) 内植物生产力、生物量的影响 (略) 基工程、桥涵工程永久占地,以及施工临时占地对其产生影响,根据现状调查,工程沿线主要植被类型为农作物和马尾松等次生林,工程建设 (略) 植物生物量影响较小。

(3)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结论

①施工期影响评价

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 (略) 面、堆场和进 (略) 等粉尘污染,以及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和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其中以粉尘污染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在采取洒水等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②运营期影响评价

通过类比分析,公路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不大。根据 (略) 近几年的风场特征和对现状大气质量,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 (略) 汽车尾气对沿线两侧环境空气的影响范围将会缩小,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

(4)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两方面。施工作业的生产废水主要是指桥梁基础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和初期雨水。为减少生活污水 (略) 内河流水质的影响,施工人员尽量租用附近村庄民房,充分利用现 (略) 理设施;距离村庄较远的施工场地,可采用旱厕或化粪池对生活污 (略) 理,并定期清运,工程结束后覆土掩埋,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施工生产废水经隔油、 (略) 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绿化等。本工程运营期无废水产生。

(5)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①施工期影响评价

本工程沿线敏感点基 (略) 两侧分布,施工期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相对较为突出,施工期应予以特别关注。根 (略) 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经验,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临时降噪措施,将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②运营期影响评价

a. (略) 段两侧交通噪声预测及评价

运营近期:昼 (略) 边界线22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6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运营中期:昼 (略) 边界线2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75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运营远期:昼 (略) 边界线29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夜 (略) 边界线88m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略))1 类标准。

b.敏感点噪声预测及评价

本项目实施后运营近、中、远期后坑村、范村村、咸宜村、畎岸村噪声预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略))中4a类标准,黄弄村、庭树村、占湾村、隔坑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c.采取降噪措施后

结合本工程沿线的敏感点特点,对运营期超标的敏感点采取通风隔声窗噪声防治措施。在尽量降低敏感点室外噪声级的同时,改善和保证敏感点有一个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在采取通风隔声窗后,室内昼、夜间声级可满足室内达标要求。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4。

表4 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类型

主要内容

有效性分析

废气

(1)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2)施工现场、 (略) 、料场适时洒水降尘;

(3)沥青摊铺,避开风向针对附 (略) 、村庄等环境空气敏感点的时段,以免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4)不设置沥青拌合站;

(5)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做到对施工便道 (略) 面经常洒水, (略) 面湿润, (略) 扬尘污染;

(6)对工程临时弃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设施做好重点洒水降尘等措施,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7)加强交通管理, (略) 畅通;

(8) (略) 面养护工作,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9)加强施工临时设施的土地、植被恢复, (略) 绿化。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废水

(1)选用先进的设备、机械,以有效地减少跑、冒、滴、漏的数量;

(2)合理安排好桥梁施工时间,跨河桥梁尽量安排在枯水期施工;

(3)施工营地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 (略) 理;确需设置施工临时生活设施且距离村庄较远的,且需远离地表水体,场地施工生活污水不得排入周围地表水体,经化粪池收集 (略) 理;不得随意排入附近水体;

(4) (略) 面和桥面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略) 面和桥面清洁, (略) 面和桥面上累积的尘土、碎屑、油污和吸附物等;

(5)桥梁选用高等级的防撞护栏,以防污染事故发生。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噪声

(1)禁止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作业,昼间施工时也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管理同时封闭施工场界。距线位较近且受施工影响较重的 (略) 段施工作业应酌情调整施工时间。夜间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有关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2)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管理,保证施 (略) 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

(3)施工期,距离敏感点较近的施工点,设置临时隔声护围,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4)根据预测的运营期超标户数,安装通风隔声窗措施;

(5)建设单位应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应利用交通管理手段,对 (略) 密集村庄的车辆采取禁鸣、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过往的大型货车流量、车速等,降低交通噪声影响;

(6)工程运营后,应加强沿线敏感点的噪声跟踪监测,根据实际影响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噪声防治措施。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固体废物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 (略) 置;

(2)建筑垃圾运至主管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3)余方暂时运至临时弃土场堆放,后期全部外运至 (略) 综合服务 (略) 网配套工程回填利用;

(4)污泥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单 (略) 置。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生态环境

(1)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场前,对施工人员作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加强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2)施工 (略) 两侧边坡及临时施工场地应尽可能减少开挖面及临时用地占用;

(3)合理组织施工程序和施工机械,严 (略) 施工规范进行排水设计和施工;

(4)工程临时施工设施,工程完工后要逐步拆除,并按原有植被类型进行恢复后交还当地村、镇;部分靠近村庄或利 (略) 进行改造的施工便道,可根据相关村、镇意见给予保留并交还当地使用;

(5) (略) 沿线绿化保护;

(6)对于异地移植保护的,应科学制订移植保护方案实行移植异地保护,严格依照相关法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落实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保护责任;

(7)对临时占用场地等进行生态恢复。

(略) 采取相同措施有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略) 港前线改造提升工程(后坑至咸宜段)符合《 (略) 综合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莲发改规划【2021】7号)以及“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本项目的建设 (略) 域交通条件, (略) 域居民的出行效率, (略) 域经济一步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明显。在工程建设和运营过中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因此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求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将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综上,在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1)公示形式:在浙江 (略) 网站上公示。

(2)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3)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项目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4)征求意见的期限及反馈途径: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浙江 (略) 站上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查阅环评报告全文或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联系人:张工;电话:(略);地址: (略) (略) 丽新畲族乡畎岸村西圩村46号。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浙江 (略) ;联系人:陈女士;电话:0578-(略)。

(略) (略) 丽新畲族乡人民政府

2025年1月3日


附件:
附件: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