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桥头镇桥头社区和平大道旁三个地块
英德市桥头镇桥头社区和平大道旁三个地块
英德市桥头镇桥头社区和平大道旁三个地块(以下简称“项目地块”), (略) 桥头镇 (略) 和平大道旁。总用地面积为(略).78平方米,土地使用 (略) 桥头镇人民政府。根据《 (略) 桥 (略) 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项目地块规划用途为居住用地(R2)、 (略) 用地(S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实施)(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第五十九条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土地使用权人委托,广东 (略) 开展了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并编制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 第42号),现将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开。
一、基本情况
(1)在2012年及以前,三个地块均为荒地,且部分范围曾作为农用地用于农业耕作,但无任何建设痕迹。
(2)在2013年,三个地块内的植被基本被清退,且三个地块的土壤进行了翻土和平整。
(3)在2015年~2018年期间,三个地块均有少量范围存在硬底化的情况,其中地块一东南侧有 (略) 穿过;地块二东北侧有少量范围硬底化,并于2021年正式通过铺设水泥硬底化;地块 (略) 域在2016年开始有一条人为 (略) ,于2021年基本重新被植被覆盖。
(4)在2020年开始,三个地块被附近村民进行了重新耕作,且直至2024年11月实地踏勘及人员访谈等调研情况了解到,项目三个地 (略) 域基本已被当地村民重新种植粮食作物(番薯、玉米)及日常蔬菜作物(白菜、生菜、葱等)。
(5)在2024年11月实地踏勘调研了解到,位于地块二的东南侧,硬底化范围内基本被堆满建筑垃圾及农村建房所使用的竹竿。经了解,建筑垃圾是附近拆除旧民房时产生的废弃物,而建材竹竿则是用于新建民房的建筑材料。
二、调查结论
于2024年11月开展项目地块第一阶段调查,主要工作的结论为:
(1)项目地块历史至今基本荒地,被附近村民用于农业耕作,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次要种植日常蔬菜作物;少部分范围被硬底化,主要集中在地块二的东北侧, (略) (和平大道)的延伸。根据分析,项目地块自身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2)相邻地块历史至今主要以民房、中心小学、道路( (略) 、 (略) 、和平大道、369乡道)及荒地为主,不涉及工业生产活动,无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项目地块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3)项目地块及周边相邻地块未发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的危险废物、未发现排污管线及沟渠泄漏情况、未发现各类槽罐及存放物质泄漏情况、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情况、不存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堆积情况。
基于项目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项目地块存在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相邻地块 (略) 域无对项目地块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的因素。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第4.2.1条的规定“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 (略) 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因此,项目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以结束,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三、地块调查单位
报告编制单位:广东 (略)
地址: (略) (略) 南英发酒店西(略)(略)幢2座503-2号
联系人:叶工
电话:(略)
五、信息公示内容及时间
本次公示将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进行公示。
六、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公众在发表意见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七、意见提交具体形式
关注本地块建设的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直接与联系人联系。
英德市桥头镇桥头社区和平大道旁三个地块(以下简称“项目地块”), (略) 桥头镇 (略) 和平大道旁。总用地面积为(略).78平方米,土地使用 (略) 桥头镇人民政府。根据《 (略) 桥 (略) 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知,项目地块规划用途为居住用地(R2)、 (略) 用地(S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实施)(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第五十九条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受土地使用权人委托,广东 (略) 开展了该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并编制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部令 第42号),现将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向社会公开。
一、基本情况
(1)在2012年及以前,三个地块均为荒地,且部分范围曾作为农用地用于农业耕作,但无任何建设痕迹。
(2)在2013年,三个地块内的植被基本被清退,且三个地块的土壤进行了翻土和平整。
(3)在2015年~2018年期间,三个地块均有少量范围存在硬底化的情况,其中地块一东南侧有 (略) 穿过;地块二东北侧有少量范围硬底化,并于2021年正式通过铺设水泥硬底化;地块 (略) 域在2016年开始有一条人为 (略) ,于2021年基本重新被植被覆盖。
(4)在2020年开始,三个地块被附近村民进行了重新耕作,且直至2024年11月实地踏勘及人员访谈等调研情况了解到,项目三个地 (略) 域基本已被当地村民重新种植粮食作物(番薯、玉米)及日常蔬菜作物(白菜、生菜、葱等)。
(5)在2024年11月实地踏勘调研了解到,位于地块二的东南侧,硬底化范围内基本被堆满建筑垃圾及农村建房所使用的竹竿。经了解,建筑垃圾是附近拆除旧民房时产生的废弃物,而建材竹竿则是用于新建民房的建筑材料。
二、调查结论
于2024年11月开展项目地块第一阶段调查,主要工作的结论为:
(1)项目地块历史至今基本荒地,被附近村民用于农业耕作,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次要种植日常蔬菜作物;少部分范围被硬底化,主要集中在地块二的东北侧, (略) (和平大道)的延伸。根据分析,项目地块自身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2)相邻地块历史至今主要以民房、中心小学、道路( (略) 、 (略) 、和平大道、369乡道)及荒地为主,不涉及工业生产活动,无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项目地块产生污染的可能性较小。
(3)项目地块及周边相邻地块未发现《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的危险废物、未发现排污管线及沟渠泄漏情况、未发现各类槽罐及存放物质泄漏情况、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情况、不存在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堆积情况。
基于项目地块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项目地块存在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相邻地块 (略) 域无对项目地块环境质量造成明显不利的因素。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第4.2.1条的规定“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 (略) 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因此,项目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以结束,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三、地块调查单位
报告编制单位:广东 (略)
地址: (略) (略) 南英发酒店西(略)(略)幢2座503-2号
联系人:叶工
电话:(略)
五、信息公示内容及时间
本次公示将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及结论进行公示。
六、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公众在发表意见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七、意见提交具体形式
关注本地块建设的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直接与联系人联系。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