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
(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略) 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9次,研究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办理、重要节点专题普法活动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制度,班子成员围绕法治学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主要负责人每月调度各项工作进展,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法治建设工作任务 (略) 。
(二)坚持学法先行,夯实法治建设工作基础
一是突出重点内容学法治思想作为专题内容进行集中学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重点抓好民法典、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和矿产资源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学
一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优化工业标准厂房分割政策,市局印发高品 (略) 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商业类房屋分割合并登记、地热资源管理办法等12项政策文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涉企政策清理工作,共排查200余件,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的情形。完成申领颁证公职律师12名,聘任专职律师4名,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士在决策论证和合法性审查方面的专业作用。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交房即办证和用地规划公示等3个“一件事”全面落地。不动产“慧登记”改革实践入选自然资源部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创新开展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为7家企业46幢厂房进行分割,分割面积#平方米,可实现抵押融资7.53亿元,有效增强企业活力, (略) 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 (略) 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和电子档案系统顺利通过省级改革试点验收。创新租赁土地新建厂房项目审批流程、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等事项被省工改办确定为“揭榜挂帅”创新成果予以肯定推广。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纵深推进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涉企执法问题攻坚行动,强化日常监管,规范 (略) 。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暨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计划,编制11项监督检查事项工作指引。针对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4种常见违法行为编制合规指导清单,提出合规指导意见,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组织开展2 (略) 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略) 30 (略) 罚案件集中评查,对发现问题进行情况通报,督 (略) 做好持续整改。
(四)推行精准普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是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宣讲。立足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核心职能,区分村级、乡镇级、企业以及本系统4个层面,编制宣讲通稿和参考文本,以朴实易懂的宣传语言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级分类精准普法宣传,推动提升全社会依法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是组织自然资源主题宣传。组织春季耕地保护政策专题宣传、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教月以及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等多项普法活动。其中世界地球日期间在五洲湖广场举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图片展,被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评为“2024年自然资源主题日宣传活动优秀宣传项目”。
三是培育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全面推进“法润自然”普法品牌创建活动,统一使用“法润自然”普法品牌标识和“法润自然 绿水青山”口号,切实扩大普法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略) 系统打造自然资源普法宣传阵地,建立相对固定 (略) , (略) 规划展览馆荣获首批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学习强国·i自然”学习园地两项荣誉称号。
(五)健全监督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一是强化复议诉讼办理。落实业务承办机构复议答复和出庭应诉职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按照“谁分管、谁出庭”的原则,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达到100%。加强行政争议案件调解、和解工作,拓宽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建立完善案件分析评估制度,梳理总结复议诉讼案件情况和典型案例,及时整改复议诉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发挥复议应诉工作对规范行政行为的作用。
二是持续加强社会监督。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途径,局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部署,分管负责人与代表委员加强联系沟通,规范提出答复意见。2024年,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54件,全部按时办结。通过举办营商环境体验官座谈会、“开门纳谏”专题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倾听企业群众诉求,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
三是做深做实警示教育。整理汇编《关于7起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领域典型案例的通报》等典型案例, (略) 系统印发学习。制作《褪色的初心》警示教育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系统3000余人次观看。 (略) 纪委领导作专题报告2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在市直部门率先制定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协调,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亟需解决。
(一)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还需提升。部分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还未牢固树立起来,依法依规决策、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入心入脑。
(二)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还需增强。普法手段和形式相对单一,普法语言不够贴近群众, (略) 方面存在不足,普法宣传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需要提高。土地征收、不动产登记、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复议诉讼案件数量较高,个别案件被复议机关、 (略) 确认违法或者撤销。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准备把握自然资源部党组提出的全面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持续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机构是主体,法治机构要统筹”的法治工作机制,把法治自然建设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弘扬创先争优精神,推动法治建设持续深入。
(二)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 (略) +监管”为基本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三)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落实分级分类精准宣讲,继续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法润自然”法治文化建设,扩大自然资源法治文化阵地的社会影响力。
(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依法采取各种措施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好复议应诉的监督纠错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总结复议应诉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
(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略) 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9次,研究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办理、重要节点专题普法活动等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述法制度,班子成员围绕法治学列入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协调联动,凝聚工作合力。主要负责人每月调度各项工作进展,形成工作闭环,确保法治建设工作任务 (略) 。
(二)坚持学法先行,夯实法治建设工作基础
一是突出重点内容学法治思想作为专题内容进行集中学法治思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重点抓好民法典、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和矿产资源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最新法律法规的学
一是推进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优化工业标准厂房分割政策,市局印发高品 (略) 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商业类房屋分割合并登记、地热资源管理办法等12项政策文件。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涉企政策清理工作,共排查200余件,未发现存在违反公平竞争审查的情形。完成申领颁证公职律师12名,聘任专职律师4名,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人士在决策论证和合法性审查方面的专业作用。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交房即办证和用地规划公示等3个“一件事”全面落地。不动产“慧登记”改革实践入选自然资源部优化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创新开展工业标准厂房分割登记,为7家企业46幢厂房进行分割,分割面积#平方米,可实现抵押融资7.53亿元,有效增强企业活力, (略) 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 (略) 2024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不动产登记“市县一体化”和电子档案系统顺利通过省级改革试点验收。创新租赁土地新建厂房项目审批流程、不动产单元代码“一码关联”等事项被省工改办确定为“揭榜挂帅”创新成果予以肯定推广。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纵深推进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开展涉企执法问题攻坚行动,强化日常监管,规范 (略) 。制定2024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暨跨部门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和检查计划,编制11项监督检查事项工作指引。针对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4种常见违法行为编制合规指导清单,提出合规指导意见,帮助企业防范和化解行政违法风险。组织开展2 (略) 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案卷评查, (略) 30 (略) 罚案件集中评查,对发现问题进行情况通报,督 (略) 做好持续整改。
(四)推行精准普法,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一是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宣讲。立足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核心职能,区分村级、乡镇级、企业以及本系统4个层面,编制宣讲通稿和参考文本,以朴实易懂的宣传语言开展有针对性地分级分类精准普法宣传,推动提升全社会依法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是组织自然资源主题宣传。组织春季耕地保护政策专题宣传、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民法典宣传月”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国家宪法日暨法治宣教月以及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等多项普法活动。其中世界地球日期间在五洲湖广场举办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图片展,被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评为“2024年自然资源主题日宣传活动优秀宣传项目”。
三是培育自然资源法治文化。全面推进“法润自然”普法品牌创建活动,统一使用“法润自然”普法品牌标识和“法润自然 绿水青山”口号,切实扩大普法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略) 系统打造自然资源普法宣传阵地,建立相对固定 (略) , (略) 规划展览馆荣获首批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学习强国·i自然”学习园地两项荣誉称号。
(五)健全监督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一是强化复议诉讼办理。落实业务承办机构复议答复和出庭应诉职责,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按照“谁分管、谁出庭”的原则,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比例达到100%。加强行政争议案件调解、和解工作,拓宽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建立完善案件分析评估制度,梳理总结复议诉讼案件情况和典型案例,及时整改复议诉讼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发挥复议应诉工作对规范行政行为的作用。
二是持续加强社会监督。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的重要途径,局主要负责人亲自调度部署,分管负责人与代表委员加强联系沟通,规范提出答复意见。2024年,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54件,全部按时办结。通过举办营商环境体验官座谈会、“开门纳谏”专题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倾听企业群众诉求,聚焦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
三是做深做实警示教育。整理汇编《关于7起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领域典型案例的通报》等典型案例, (略) 系统印发学习。制作《褪色的初心》警示教育片,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系统3000余人次观看。 (略) 纪委领导作专题报告2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在市直部门率先制定精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推动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贯通协调,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新时代新征程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亟需解决。
(一)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还需提升。部分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还未牢固树立起来,依法依规决策、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还没有真正入心入脑。
(二)法治宣传教育实效还需增强。普法手段和形式相对单一,普法语言不够贴近群众, (略) 方面存在不足,普法宣传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需要提高。土地征收、不动产登记、行政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复议诉讼案件数量较高,个别案件被复议机关、 (略) 确认违法或者撤销。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准备把握自然资源部党组提出的全面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一)强化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持续完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机构是主体,法治机构要统筹”的法治工作机制,把法治自然建设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弘扬创先争优精神,推动法治建设持续深入。
(二)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 (略) +监管”为基本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三)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深入落实分级分类精准宣讲,继续组织开展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和国家宪法日等专题普法宣传活动。加强“法润自然”法治文化建设,扩大自然资源法治文化阵地的社会影响力。
(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依法采取各种措施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好复议应诉的监督纠错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总结复议应诉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工作制度,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