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桐庐县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要求,现将2023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截至2023年末,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独立核算机构数共225家,其中行政单位63家,事业单位162家。编制内实有人数*人,其中行政单位1993人、事业单位8358人。

(二)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情况

1.资产使用情况。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高效履职,资产使用以自用为主,少量用于出租。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上缴租金收入444.*元。

2. (略) 置情况。行政事业性国 (略) 置包括无偿调拨(划转)、捐赠、报废报损、转让、出售、置换、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2023年,全县行政事 (略) 置资产原值4321.*元。

3.资产收益情况。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 (略) 置收益1679.*元,主要为报损报废资产残值变现收益。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加强国有资产分类管理。完善管理架构,调整管理职能,成立县国资服务中心, (略) 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提升管理绩效。

(二)推进国有房产确权办证。根据《桐庐县国有资产确权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工作。第一批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已于2023年6月前全部完成,总计 (略) 。截至2023年12月底,第二批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完成 (略) 。

(三)探索建立公物仓管理机制。出台《桐庐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和完善公物仓及仓库信息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产使用价值。2023年我县公物仓面积1500平方米,入库资产30类685件,办理出库业务10余次,保障部分单位办公需求。

(四)拓宽国 (略) 置渠道。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修订出台《桐庐县行政事业单位国 (略) 置管理办法》, (略) 置权限, (略) 置效率,增 (略) 置收益。2023年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444.*元、处置收入1679.*元。

(五)搭建 (略) 。我县探索建立国有房产集中运营管理机制,搭建 (略) 。2023年成立县国有资产交易服务中心,全县国有房产出租、国有资产转让出售、国有资 (略) 置、拆迁资产和工 (略) 置等,将通过县国有资产交易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运营。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很好落实国资管理的主体责任,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相对粗放。

(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资产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各单位间资产整合程度较低,资产流动性和共享性较差。

(三)国有资产 (略) 置有待完善。对国有资产尤其是房屋、土地和资源性资产等重大国有 (略) 置,在强化监管、审核 (略) 置方式等方面尚需探索改进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化认识,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一是提高责任意识。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完善内控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内控制度,细化管理流程,转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处置和清查核实各环节的融合管理。

(二)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一是优化资产配置。加强前端资产配置预算管理,优化资产配置。二是推进公物仓运营。进一步发挥公物仓在国有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方面的作用,加强横向流动,有效整合国有资产资源。

(三)强化监管,规范国 (略) 置管理。一是完善监管机制。紧抓单位内部管理,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报批流程,增强资产 (略) 置程序规范性。二是加快资产盘活。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以市场化方式开展 (略) 置,促进资产由闲置向在用转化,深挖闲置低效资产价值。三是提升数字化水平。借助全省资产共享云(资产云3.0)系统上线契机,细化管理需求,充分发挥新系统在优化在用资产管理、推进资产共享公用、开 (略) 置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中央和省、市总体部署要求,现将2023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机构人员情况。截至2023年末,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独立核算机构数共225家,其中行政单位63家,事业单位162家。编制内实有人数*人,其中行政单位1993人、事业单位8358人。

(二)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情况

1.资产使用情况。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用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高效履职,资产使用以自用为主,少量用于出租。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上缴租金收入444.*元。

2. (略) 置情况。行政事业性国 (略) 置包括无偿调拨(划转)、捐赠、报废报损、转让、出售、置换、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2023年,全县行政事 (略) 置资产原值4321.*元。

3.资产收益情况。2023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 (略) 置收益1679.*元,主要为报损报废资产残值变现收益。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加强国有资产分类管理。完善管理架构,调整管理职能,成立县国资服务中心, (略) 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责任,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提升管理绩效。

(二)推进国有房产确权办证。根据《桐庐县国有资产确权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工作。第一批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已于2023年6月前全部完成,总计 (略) 。截至2023年12月底,第二批国有房产确权办证完成 (略) 。

(三)探索建立公物仓管理机制。出台《桐庐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和完善公物仓及仓库信息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产使用价值。2023年我县公物仓面积1500平方米,入库资产30类685件,办理出库业务10余次,保障部分单位办公需求。

(四)拓宽国 (略) 置渠道。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修订出台《桐庐县行政事业单位国 (略) 置管理办法》, (略) 置权限, (略) 置效率,增 (略) 置收益。2023年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出租收入444.*元、处置收入1679.*元。

(五)搭建 (略) 。我县探索建立国有房产集中运营管理机制,搭建 (略) 。2023年成立县国有资产交易服务中心,全县国有房产出租、国有资产转让出售、国有资 (略) 置、拆迁资产和工 (略) 置等,将通过县国有资产交易服务中心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运营。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很好落实国资管理的主体责任,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式相对粗放。

(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资产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各单位间资产整合程度较低,资产流动性和共享性较差。

(三)国有资产 (略) 置有待完善。对国有资产尤其是房屋、土地和资源性资产等重大国有 (略) 置,在强化监管、审核 (略) 置方式等方面尚需探索改进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深化认识,落实国有资产管理责任。一是提高责任意识。完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完善内控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财务内控制度,细化管理流程,转变粗放的管理方式,加强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管理、处置和清查核实各环节的融合管理。

(二)优化配置,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一是优化资产配置。加强前端资产配置预算管理,优化资产配置。二是推进公物仓运营。进一步发挥公物仓在国有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方面的作用,加强横向流动,有效整合国有资产资源。

(三)强化监管,规范国 (略) 置管理。一是完善监管机制。紧抓单位内部管理,完善外部监管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报批流程,增强资产 (略) 置程序规范性。二是加快资产盘活。进一步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以市场化方式开展 (略) 置,促进资产由闲置向在用转化,深挖闲置低效资产价值。三是提升数字化水平。借助全省资产共享云(资产云3.0)系统上线契机,细化管理需求,充分发挥新系统在优化在用资产管理、推进资产共享公用、开 (略) 置等方面的作用,提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