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拟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5年2月20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拟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2025年2月20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拟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根据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相关技术审查意见,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

  一、公示期为2025年2月20日-2025年2月26日(5个工作日)。

  二、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三、联系方式:

  电 话:0591-(略)、(略)(传真)

  电子邮箱:*@*ttp://**.cn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8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 (略)

  邮政编码:(略)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保承诺

备注

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

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位于福建省惠安县泉惠石化 (略) (略) 1号,现有 (略) 西侧

福建省 (略)

福建省 (略)

建设2×65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2×1956t/h超超临界燃煤锅炉,同步建设脱硝、除尘、脱硫等环保设施及配套设施;工 (略) 理站、生 (略) 理站、含煤 (略) 理站、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危废暂存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等依托一期工程(在建);煤码头依托一期配套煤码头(在建); (略) 依托一期配 (略) (在建)。项目选址于泉惠石 (略) 现有 (略) 内,不新增占地,温排水新增用海已取得用海预审意见(惠自然资函〔2024〕88号)。工程总投资(略)万元,环保投资总额为(略).(略)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新增定员200人。建设工期28个月,计划2028年7月底建成投产。本次评价不包括电力送出系统。

一、 (略) 理措施:(1)锅炉烟气脱硝采用低氮燃烧+SCR(三层催化剂)组合脱硝技术,综合脱硝效率≥85%;除尘采用双室五电场低低温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协同除尘,综合除尘效率≥99.98%;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脱硫效率≥98.8%,锅炉烟气通过1座高度210m的钢筋混凝土双套筒钢烟囱排放,烟气排放口安装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及烟气量等烟气各辅助参数的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生态环 (略) 。采取上述措施后,锅炉烟气中烟尘、SO2、NOX排放浓度符合超低排放标准(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略))中表2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燃煤烟气中氨逃逸符合《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2.5mg/m3(干基,标准状态)的水平。(2)本项目设置全封闭煤场,并配备喷淋抑尘系统;煤仓间、石灰石粉仓、渣仓、飞灰库和钢板灰库顶部设置布袋除尘器;原煤从一期工程配套煤炭码 (略) 全部采用封闭的输煤栈桥。采取上述措施后,储运系统(煤仓间、石灰石粉仓、渣仓、飞灰库和钢板灰库)排放口产生的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符合建设单位承诺的10毫克/立方米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1毫克/立方米),厂界氨排放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略))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1.5毫克/立方米)。

二、水环境与海 (略) 理措施:①煤泥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含 (略) (略) 理后进入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②反渗透浓水排至复用水池回用于脱硫工艺水、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③循环冷却系统排水(循环水泵电机冷却水、灰库汽化风机冷却水、电除尘设备冷却水),直接 (略) 化学水池重复利用;④脱硫废水经“pH调节+絮凝 (略) 理”+低温烟气浓缩和浓缩废液高温烟道蒸发,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⑤反洗排水 (略) 复用水池,重复利用;⑥酸碱废水来源于化水车间离子交换器再生酸碱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工业废 (略) (略) 理后排至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⑦锅炉非经常性排水,依托一期工程工 (略) (略) 理后回收利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⑧锅炉酸洗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工 (略) (略) 理后进入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⑨生活污水依托一期工程生 (略) (略) 理后回用做绿化浇灌;⑩初期污染雨水定期抽至一期工程含 (略) (略) 理达标后抽至复用水池,回用于其他喷洒水、冲洗水,不外排。?温排水排放控制要求:温升:本工程按夏季温排水水量≤32.4m3/s、温升≤8.5℃,冬季水量≤28m3/s、温升≤10℃进行控制。余氯:根据机组负荷及循环水量,控制次氯酸钠加药量,同时每周监测温排口余氯浓度,确保排放浓度<0.1mg/L。

三、海洋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对可能产生的海洋生态影响,采取如下措施:(1)对项目施工可能造成的生态和资源损失,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如:尽量选择低潮位施工、降低施工期悬浮物搅动等;(2)对项目运营产生的不可逆生态损害,要求建设单位按要求缴纳海洋生态补偿金,采用增殖放流等方式对海洋生态损失进行补偿;(3)针对项目产生的海洋生态损害特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工作。

四、 (略) 置措施:设置灰库、渣仓、石膏贮存间、石子煤罐,炉渣、飞灰、石子煤和脱硫石膏等均全部综合利用;生 (略) 理设施污泥、工 (略) 理设施污泥和煤泥污泥混入煤中掺烧;废超滤膜、废反渗透膜、废滤芯、废离子交换树脂、储运工程废弃除尘布袋委托厂家回收,SCR系统废催化剂、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铅酸蓄电池、废弃含油抹布、废油漆桶、实验室废液、包装袋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 (略) 置。脱硫废水污泥需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若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若不是危险废物则外运综合利用,鉴别前应该按危险废物管理。

五、噪声防治措施:(1)在定购设备时,应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国家已将噪声作为产品出厂检验的硬性指标,而对于必不可少的高噪设备在订货时应同时定其配套降噪措施。(2)在 (略) (略) 设计时,统筹规划、 (略) ,使高噪设备相对集 (略) 中间,并 (略) 、员 (略) 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设备噪声的衰减。(3)厂房隔声:要求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给煤机、送风机、引风机、锅炉排汽及各类泵均布置在专用厂房构筑物内。厂房建筑设计中,对噪声比较大的车间的门窗选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室内混响叠加噪声,金属轻质墙体和屋顶需隔声加强,确保隔声量不低于30dB(A);汽机间和锅炉房等声源集中的车间要进行降噪设计,采用隔声门窗、吸声材料、用密封条密封防噪。在强噪声源厂房内设置值班隔声室,要装双层门窗,墙面、屋顶要铺设吸声材料等;这样可方便操作人员在工作间小憩,以尽量减少接受强噪声危害的时间,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4)对汽轮发电机组、给煤机等加装隔声罩。(5)对于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在不影响其检修散热的条件下,选用相应的吸声、隔声材料做成消声器、隔声罩等,冷风段管道和支管进行隔声包扎。(6)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排汽消声器,将排汽噪声控制在105dB以下,此外运行中尽量减少排汽次数,并尽可能避免在夜间排汽。(7)烟道设计做到布置合理,流通顺畅,减少空气动力噪声。(8)汽水管道设计做到合理布置,流道顺畅,并考虑减振降噪措施。合理选择各支吊架型式并合理布置,降低气流和振动噪声。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轻泵的振动噪声经管道传播。(9)减振措施:对于高噪声的设备如锅炉风机等基础 (略) 理;带式输送机固定 (略) 采用缓冲辊组;在落煤管、落煤斗煤流冲击较大的部位,采用抗冲击陶瓷复合衬板,提高耐磨性能、降低噪声;设备与地面或楼 (略) 应采用隔振基础或弹性软连接的减振装置,减少振动和设备噪声传播;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少泵的振动和噪声经管道传出;有周期性机械振动的部分与其它部分脱离布置。(10)切实维持各 (略) 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设备运转不正常时造成厂界噪声超标。(11)加强操作人员个人保护,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12)建设单位需对主要噪声设备进行减振、隔声、 (略) 理,主厂房周边种植灌木及其乔木多层林带;空地种植草坪以起吸声作用。

六、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1)本项目依托的 (略) 设置25m3的围堰;依托的 (略) 设置250m3的围堰,并设置氨气泄漏报警装置及自动喷淋系统;依托的次氯 (略) 设置60m3的围堰;主 (略) 内设一座200m3的事故油池(依托一期工程),用于主变压器泄漏废油的暂存;新增汽机房设一座120m3的事故油池,用于泄漏汽轮机油储存。(2)全厂最大事故废水量为3771.2m3,依托一期工程自流式事故应急池(4000m3),满足全厂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的暂存要求。(3)本项目第三级防控依托泉惠石化 (略) 现有的1座容积为(略)m3的事故应急池,本项目投运后,事故应急池可与其实现互联互通,有效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4)建设单位应根据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

七、土壤及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根据防渗参照的标准和规范,针对不同 (略) 域采用相应的防渗措施,并设置地下水监控井。

八、碳排放评价减污降碳措施:项目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电气系统、节能管理等各方面均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措施,通过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大量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生产中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优化烟风管道和循环水系统管道,降低沿程阻力,降低一次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循环水泵电机功率,降低厂用电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蒸汽参数,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降低供电煤耗。适当增大管径、减少弯头、尽量采用弯管和斜三通等低阻力连接件等措施,降低主蒸汽、再热、给水等管道阻力,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设置低温省煤器,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对废气和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开展方案比选,优先选择碳排放量较小的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本项目在西南侧空地预留碳捕集场地,作为后期碳减排措施 (略) 域。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说明》,该 (略) 上公示、当地报纸公示、当地张贴公示形式进行公众参与。在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过程中,未收到相关公众的意见。

  2025年2月20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拟对泉惠石化工业区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的公示

  根据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相关技术审查意见,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厅拟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为体现公开、公正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予公示:

  一、公示期为2025年2月20日-2025年2月26日(5个工作日)。

  二、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三、联系方式:

  电 话:0591-(略)、(略)(传真)

  电子邮箱:*@*ttp://**.cn

  通讯地址: (略) (略) (略) 8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 (略)

  邮政编码:(略)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保承诺

备注

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

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位于福建省惠安县泉惠石化 (略) (略) 1号,现有 (略) 西侧

福建省 (略)

福建省 (略)

建设2×65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2×1956t/h超超临界燃煤锅炉,同步建设脱硝、除尘、脱硫等环保设施及配套设施;工 (略) 理站、生 (略) 理站、含煤 (略) 理站、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危废暂存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等依托一期工程(在建);煤码头依托一期配套煤码头(在建); (略) 依托一期配 (略) (在建)。项目选址于泉惠石 (略) 现有 (略) 内,不新增占地,温排水新增用海已取得用海预审意见(惠自然资函〔2024〕88号)。工程总投资(略)万元,环保投资总额为(略).(略)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新增定员200人。建设工期28个月,计划2028年7月底建成投产。本次评价不包括电力送出系统。

一、 (略) 理措施:(1)锅炉烟气脱硝采用低氮燃烧+SCR(三层催化剂)组合脱硝技术,综合脱硝效率≥85%;除尘采用双室五电场低低温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协同除尘,综合除尘效率≥99.98%;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脱硫效率≥98.8%,锅炉烟气通过1座高度210m的钢筋混凝土双套筒钢烟囱排放,烟气排放口安装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及烟气量等烟气各辅助参数的在线监测装置,并与生态环 (略) 。采取上述措施后,锅炉烟气中烟尘、SO2、NOX排放浓度符合超低排放标准(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汞及其化合物、烟气黑度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略))中表2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燃煤烟气中氨逃逸符合《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0号)2.5mg/m3(干基,标准状态)的水平。(2)本项目设置全封闭煤场,并配备喷淋抑尘系统;煤仓间、石灰石粉仓、渣仓、飞灰库和钢板灰库顶部设置布袋除尘器;原煤从一期工程配套煤炭码 (略) 全部采用封闭的输煤栈桥。采取上述措施后,储运系统(煤仓间、石灰石粉仓、渣仓、飞灰库和钢板灰库)排放口产生的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浓度符合建设单位承诺的10毫克/立方米限值要求;厂界颗粒物排放浓度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略))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1毫克/立方米),厂界氨排放浓度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略))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1.5毫克/立方米)。

二、水环境与海 (略) 理措施:①煤泥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含 (略) (略) 理后进入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②反渗透浓水排至复用水池回用于脱硫工艺水、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③循环冷却系统排水(循环水泵电机冷却水、灰库汽化风机冷却水、电除尘设备冷却水),直接 (略) 化学水池重复利用;④脱硫废水经“pH调节+絮凝 (略) 理”+低温烟气浓缩和浓缩废液高温烟道蒸发,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⑤反洗排水 (略) 复用水池,重复利用;⑥酸碱废水来源于化水车间离子交换器再生酸碱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工业废 (略) (略) 理后排至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⑦锅炉非经常性排水,依托一期工程工 (略) (略) 理后回收利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⑧锅炉酸洗废水依托一期工程工 (略) (略) 理后进入复用水池,回用于输煤系统、主厂房冲洗和干渣调湿及干灰加湿用水;⑨生活污水依托一期工程生 (略) (略) 理后回用做绿化浇灌;⑩初期污染雨水定期抽至一期工程含 (略) (略) 理达标后抽至复用水池,回用于其他喷洒水、冲洗水,不外排。?温排水排放控制要求:温升:本工程按夏季温排水水量≤32.4m3/s、温升≤8.5℃,冬季水量≤28m3/s、温升≤10℃进行控制。余氯:根据机组负荷及循环水量,控制次氯酸钠加药量,同时每周监测温排口余氯浓度,确保排放浓度<0.1mg/L。

三、海洋生态保护措施:项目对可能产生的海洋生态影响,采取如下措施:(1)对项目施工可能造成的生态和资源损失,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如:尽量选择低潮位施工、降低施工期悬浮物搅动等;(2)对项目运营产生的不可逆生态损害,要求建设单位按要求缴纳海洋生态补偿金,采用增殖放流等方式对海洋生态损失进行补偿;(3)针对项目产生的海洋生态损害特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工作。

四、 (略) 置措施:设置灰库、渣仓、石膏贮存间、石子煤罐,炉渣、飞灰、石子煤和脱硫石膏等均全部综合利用;生 (略) 理设施污泥、工 (略) 理设施污泥和煤泥污泥混入煤中掺烧;废超滤膜、废反渗透膜、废滤芯、废离子交换树脂、储运工程废弃除尘布袋委托厂家回收,SCR系统废催化剂、废机油、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废铅酸蓄电池、废弃含油抹布、废油漆桶、实验室废液、包装袋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 (略) 置。脱硫废水污泥需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若鉴别为危险废物则应按危险废物管理,若不是危险废物则外运综合利用,鉴别前应该按危险废物管理。

五、噪声防治措施:(1)在定购设备时,应尽量选用低噪设备,国家已将噪声作为产品出厂检验的硬性指标,而对于必不可少的高噪设备在订货时应同时定其配套降噪措施。(2)在 (略) (略) 设计时,统筹规划、 (略) ,使高噪设备相对集 (略) 中间,并 (略) 、员 (略) 之间隔开一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设备噪声的衰减。(3)厂房隔声:要求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给煤机、送风机、引风机、锅炉排汽及各类泵均布置在专用厂房构筑物内。厂房建筑设计中,对噪声比较大的车间的门窗选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室内混响叠加噪声,金属轻质墙体和屋顶需隔声加强,确保隔声量不低于30dB(A);汽机间和锅炉房等声源集中的车间要进行降噪设计,采用隔声门窗、吸声材料、用密封条密封防噪。在强噪声源厂房内设置值班隔声室,要装双层门窗,墙面、屋顶要铺设吸声材料等;这样可方便操作人员在工作间小憩,以尽量减少接受强噪声危害的时间,同时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4)对汽轮发电机组、给煤机等加装隔声罩。(5)对于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设备在不影响其检修散热的条件下,选用相应的吸声、隔声材料做成消声器、隔声罩等,冷风段管道和支管进行隔声包扎。(6)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排汽消声器,将排汽噪声控制在105dB以下,此外运行中尽量减少排汽次数,并尽可能避免在夜间排汽。(7)烟道设计做到布置合理,流通顺畅,减少空气动力噪声。(8)汽水管道设计做到合理布置,流道顺畅,并考虑减振降噪措施。合理选择各支吊架型式并合理布置,降低气流和振动噪声。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轻泵的振动噪声经管道传播。(9)减振措施:对于高噪声的设备如锅炉风机等基础 (略) 理;带式输送机固定 (略) 采用缓冲辊组;在落煤管、落煤斗煤流冲击较大的部位,采用抗冲击陶瓷复合衬板,提高耐磨性能、降低噪声;设备与地面或楼 (略) 应采用隔振基础或弹性软连接的减振装置,减少振动和设备噪声传播;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少泵的振动和噪声经管道传出;有周期性机械振动的部分与其它部分脱离布置。(10)切实维持各 (略) 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设备运转不正常时造成厂界噪声超标。(11)加强操作人员个人保护,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12)建设单位需对主要噪声设备进行减振、隔声、 (略) 理,主厂房周边种植灌木及其乔木多层林带;空地种植草坪以起吸声作用。

六、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1)本项目依托的 (略) 设置25m3的围堰;依托的 (略) 设置250m3的围堰,并设置氨气泄漏报警装置及自动喷淋系统;依托的次氯 (略) 设置60m3的围堰;主 (略) 内设一座200m3的事故油池(依托一期工程),用于主变压器泄漏废油的暂存;新增汽机房设一座120m3的事故油池,用于泄漏汽轮机油储存。(2)全厂最大事故废水量为3771.2m3,依托一期工程自流式事故应急池(4000m3),满足全厂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的暂存要求。(3)本项目第三级防控依托泉惠石化 (略) 现有的1座容积为(略)m3的事故应急池,本项目投运后,事故应急池可与其实现互联互通,有效防止事故废水进入外环境。(4)建设单位应根据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

七、土壤及地下水保护措施: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进行控制。根据防渗参照的标准和规范,针对不同 (略) 域采用相应的防渗措施,并设置地下水监控井。

八、碳排放评价减污降碳措施:项目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电气系统、节能管理等各方面均采用了一系列节能措施,通过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大量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生产中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优化烟风管道和循环水系统管道,降低沿程阻力,降低一次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循环水泵电机功率,降低厂用电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蒸汽参数,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降低供电煤耗。适当增大管径、减少弯头、尽量采用弯管和斜三通等低阻力连接件等措施,降低主蒸汽、再热、给水等管道阻力,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设置低温省煤器,提高机组热效率,降低供电煤耗。对废气和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开展方案比选,优先选择碳排放量较小的污染防治措施方案。本项目在西南侧空地预留碳捕集场地,作为后期碳减排措施 (略) 域。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泉惠石 (略) 热电联产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说明》,该 (略) 上公示、当地报纸公示、当地张贴公示形式进行公众参与。在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过程中,未收到相关公众的意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