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院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第二次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南明院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规定,将“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法人:石永勇

(4)项目联系人:潘和蹇

(5)项目建设地点: (略) (略) 花溪大道中段27号

(6)总投资:*.*元

(7)行业类别:Q84 (略) 、M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D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

(8)机构类别: (略)

(9)建设规模: (略) (略) 区规划建设床位总规模为900张,共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三期又分为三期-1和三期-2建设。一期为已建成部分( (略) (略) ),包含床位360张,由1#楼和2#楼两栋建筑组成,其中1#楼于2000年建成、2#楼于2023年建成,本次对内部功能改造的1#楼属于一期部分,将一期1#楼原有的影像科、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内部功能改造为食堂、宿舍、教学用房等;二期建设在征 (略) 西侧、花溪大道东侧的贵州胶鞋厂 (略) 域 (略) 楼、综合楼、医技门诊综合楼,编为3-1#住院楼、3-2#综合楼、3-3#门诊医技楼,新增床位450张;三期-1(国家中医康复中心)为用地红线内新建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大楼,编为4#楼,床位数为50床。一期+二期+三期-1按照床位数860床进行配置。

(10)占地面积:*.03m2

三、项目环境影响简述及防治措施分析

1、施工期

(1)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本身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主要为洗砂、基坑废水等,其特点是SS含量较高,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降尘、道路洒水降尘过程,禁止无组织漫流。施工废水必须 (略) 理后全部回用,禁止外排。施工期在运输车辆 (略) 设置洗车槽,产生一定量的洗车废水。洗车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洗车,不外排。施工人员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 (略) 区现 (略) 理站,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05) (略) 理标准后, (略) (略) ,最终进入小 (略) (略) 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施工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和施工期机械、车辆尾气和装修废气。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的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的堆放及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 (略) 扬尘。因此,施工期施工车辆限速行 (略) 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扬尘的有效手段。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控制装载量,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严禁车辆在行驶中沿途震落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运送建筑材料及渣土的车辆车身须用篷布遮盖。在施工车辆经常 (略) 上应铺上颗粒较大的砂石,并经常洒水冲洗,可有效防止车轮粘上泥土。车辆驶出工地时,应将车身特别是车轮上的泥土洗净,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携带泥土杂物散 (略) 面;在施工工地出口附近经常会有较多的建筑废料洒落并造成污染,施工企业应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应派 (略) 负责清扫,及时冲洗干净;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施工期固体废物

施工阶段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施工人员高峰时估计有100人,按人均产生生活垃圾1kg/人·d计,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0.1t/d,交由环卫部门及 (略) 理。

建筑垃圾主要为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装修垃圾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油漆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12。危险废物需要妥善集中存放,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 (略) 现有的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环评要求经妥善收集后交由有危 (略) 置资质的单 (略) 置,不外排。

(4)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运行,昼间施工影响较小,夜间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不产生噪声扰民,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降低声源的噪声源强; (略) 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源应尽量设置在远离敏感点(住宅)的地方;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在晚上22:00时~次日6:00时,禁止使用强噪声设备;施工单位应及早同当地居民协调,征得当地居民理解。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时,易产生水土流失,弃渣的临时堆存,也易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堵 (略) ;施工期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视觉景观的影响,建筑材料是按施工进度有计划购置的,但难免会有建筑材料余下来放置在工棚或露天堆放、杂乱无序,从宏观上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 (略) 域中的人类活动频繁,野生动物已难觅踪迹,本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小。

2、营运期

(1)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改扩建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为门诊病人、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手术室、医务人员、餐饮用水、实验用水、地面清洁用水、绿化用水、纯水制备用水、锅炉用水洗车用水和不可预见用水。项目不含氰化物废水、不含重金属废水等特殊废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废水、餐饮废水、纯水制备废水、锅炉废水、地面清洁废水。本项目食堂餐饮废水先经 (略) (略) 区废水(员工生活污水、诊疗废水、化验废水、手术废水、住院病人以及陪护人员生活废水、锅炉废水、纯水制备废水、清洁废水等)一起进入化粪池投加消毒 (略) 理后再进入两套一体 (略) (略) 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 (略) 理 (略) 政污水管道,最终进入小 (略) (略) 理。在正常工况下,对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小。

(2)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锅炉废气、实验室废气、 (略) 理站恶臭、生活垃圾恶臭、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停车场汽车尾气。

1)食堂油烟

食堂油烟设置集气罩和油烟净化器对油 (略) 置后通过油烟管道排放,排放浓度能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后通过经排气管道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锅炉废气

本次改扩建工程 (略) 三医的锅炉,将在二期工程3-1#住院楼南侧新建锅炉房,置于裙楼之上,改扩建项目空调系统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真空热水锅炉,夏季制冷使用风冷热泵。冬季气温5℃以上时使用风冷热泵制热,冬季气温5℃以下时使用风冷热泵制热,同时真空热水锅炉做为辅助热源。项目空调系统准备设置2台低氮真空热水锅炉,设置于裙 (略) 的锅炉房中,锅炉大小分别为1.4MW、1.05MW,燃料为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锅炉废气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3)实验室实验废气

①理化实验室废气

理化实验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测试材料基本上为试剂盒,可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过程为配制溶剂,配制溶剂可能会使用到*醇、*醇等挥发性实验药品。实验室废气污染因子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烷总烃计)。理化实验室废气经生物安全柜内置的高效 (略) 理后再经活性炭吸 (略) 理后通过通风管道延伸至通风口排放,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②生物实验室废气

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实验过程中,废气可能含传染性的细菌和病毒。实验室设置生物安全柜,所有涉及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设计采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 (略) 相对实验室 (略) 于负压状态。气流在生物安全柜内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从操作窗口外逸,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只有从其上部的排风口经高效过滤后外排。此外实验室内部还设置有辅助消毒装置,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臭氧以及熏蒸等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确保实验室排出的气体对环境的安全。经处理后的生物实验废气经排风管道排散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 (略) 理站恶臭

现 (略) 理站为地埋 (略) 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经风罩风管收集经活性炭吸附达标后经5m排气筒形成无组织排放,为避免恶臭污染物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项目新 (略) 理站也将采用地埋式,设置于2#综合楼南侧,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经风罩风管收集(收集效率为90%)经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为80%,风机风量为2000m3/h)达标后经5m排气筒形成无组织排放。 (略) 理后的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中废气排放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从事医疗救治活动,所用工具或仪器均为低噪声设备,噪声产生量较小,本次环评不予考虑。其噪声主要来自于锅炉房锅炉设备、 (略) 理站水泵、实验室各类设备、门诊部社会噪声及车辆运行噪声等。其声源平均噪声级见下表:本项目针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 (略) 昼间的噪声影响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运营期固体废物

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医疗废物、化验室废液及废化学试剂、废培养基、废HEPA过滤器、 (略) 理站污泥、废机油、废活性炭、废紫外灯管、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主要来源于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诊疗、包扎残余物、实验室废液、化验检查残余物、废医疗材料 (略) 理污泥。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国卫医函〔2021〕238号)相关规定,对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01),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其中,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1-01)、损伤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2-01)、病理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3-01)、化学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4-01)和药物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5-01)五大类。

本项目医疗废物由专职工作人员每日定期运至1#医疗废物暂存间(10m2)和2#医疗废物暂存间(30m2)暂存,暂存间定期消毒,医疗废物定期委托 (略) 置资质单 (略) 置。因此,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实验室固废一般固废集中收集后由相关单位回收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委托 (略) 置资质单 (略) 置。

处 (略) 理站臭气更换下来的废活性炭为一般固废,根据其使用效果,到期后由专业的厂家更换回收。

综上,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得 (略) (略) 置,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要点

项目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能够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管理和维护,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在本环评信息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在公示时间内公众如需索取补充信息或反映对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可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范围:受本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或间影响的社会团体和个人。

主要内容:(1)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2)对项目实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七、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 (略) (略)

2、联系地点: (略) (略) 花溪大道中段27号

3、联系人:潘和蹇

4、联系电话:*

八、环评编制单位

贵州 (略)

联系人:吴治涛

电话:0851-*

九、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1、*@*q.com、*@*q.com

2、邮寄地址: (略) (略) (略) 105号万象国际A.C栋1单元18层6、7号

、公示日期

2025年2月21日~2023年3月6日。

附件:1.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略) (略)

2025年2月21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的相关规定,将“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项目名称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项目法人:石永勇

(4)项目联系人:潘和蹇

(5)项目建设地点: (略) (略) 花溪大道中段27号

(6)总投资:*.*元

(7)行业类别:Q84 (略) 、M7340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D4430热力生产和供应

(8)机构类别: (略)

(9)建设规模: (略) (略) 区规划建设床位总规模为900张,共分为三期进行建设,其中三期又分为三期-1和三期-2建设。一期为已建成部分( (略) (略) ),包含床位360张,由1#楼和2#楼两栋建筑组成,其中1#楼于2000年建成、2#楼于2023年建成,本次对内部功能改造的1#楼属于一期部分,将一期1#楼原有的影像科、病房、手术室等进行内部功能改造为食堂、宿舍、教学用房等;二期建设在征 (略) 西侧、花溪大道东侧的贵州胶鞋厂 (略) 域 (略) 楼、综合楼、医技门诊综合楼,编为3-1#住院楼、3-2#综合楼、3-3#门诊医技楼,新增床位450张;三期-1(国家中医康复中心)为用地红线内新建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大楼,编为4#楼,床位数为50床。一期+二期+三期-1按照床位数860床进行配置。

(10)占地面积:*.03m2

三、项目环境影响简述及防治措施分析

1、施工期

(1)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本身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期施工废水主要为洗砂、基坑废水等,其特点是SS含量较高,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混凝土养护、汽车降尘、道路洒水降尘过程,禁止无组织漫流。施工废水必须 (略) 理后全部回用,禁止外排。施工期在运输车辆 (略) 设置洗车槽,产生一定量的洗车废水。洗车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洗车,不外排。施工人员施工现场产生的生活 (略) 区现 (略) 理站,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05) (略) 理标准后, (略) (略) ,最终进入小 (略) (略) 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

(2)施工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扬尘和施工期机械、车辆尾气和装修废气。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的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的堆放及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 (略) 扬尘。因此,施工期施工车辆限速行 (略) 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扬尘的有效手段。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查,控制装载量,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严禁车辆在行驶中沿途震落建筑材料及建筑废料,运送建筑材料及渣土的车辆车身须用篷布遮盖。在施工车辆经常 (略) 上应铺上颗粒较大的砂石,并经常洒水冲洗,可有效防止车轮粘上泥土。车辆驶出工地时,应将车身特别是车轮上的泥土洗净,经常清洗运载汽车的车轮和底盘上的泥土,减少汽车携带泥土杂物散 (略) 面;在施工工地出口附近经常会有较多的建筑废料洒落并造成污染,施工企业应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施工单位应派 (略) 负责清扫,及时冲洗干净;注意车辆维修保养,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施工期固体废物

施工阶段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施工人员高峰时估计有100人,按人均产生生活垃圾1kg/人·d计,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生活垃圾0.1t/d,交由环卫部门及 (略) 理。

建筑垃圾主要为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装修垃圾等。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版),油漆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12。危险废物需要妥善集中存放,放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加上标签, (略) 现有的危险废物暂存间(10m2),环评要求经妥善收集后交由有危 (略) 置资质的单 (略) 置,不外排。

(4)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运行,昼间施工影响较小,夜间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了不产生噪声扰民,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降低声源的噪声源强; (略) 部吸声、隔声降噪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噪声源应尽量设置在远离敏感点(住宅)的地方;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特别是在晚上22:00时~次日6:00时,禁止使用强噪声设备;施工单位应及早同当地居民协调,征得当地居民理解。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在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时,易产生水土流失,弃渣的临时堆存,也易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可能导致堵 (略) ;施工期对植被和土壤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视觉景观的影响,建筑材料是按施工进度有计划购置的,但难免会有建筑材料余下来放置在工棚或露天堆放、杂乱无序,从宏观上与周围环境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 (略) 域中的人类活动频繁,野生动物已难觅踪迹,本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影响小。

2、营运期

(1)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改扩建项目运营期用水主要为门诊病人、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手术室、医务人员、餐饮用水、实验用水、地面清洁用水、绿化用水、纯水制备用水、锅炉用水洗车用水和不可预见用水。项目不含氰化物废水、不含重金属废水等特殊废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医疗废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废水、餐饮废水、纯水制备废水、锅炉废水、地面清洁废水。本项目食堂餐饮废水先经 (略) (略) 区废水(员工生活污水、诊疗废水、化验废水、手术废水、住院病人以及陪护人员生活废水、锅炉废水、纯水制备废水、清洁废水等)一起进入化粪池投加消毒 (略) 理后再进入两套一体 (略) (略) 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 (略) 理 (略) 政污水管道,最终进入小 (略) (略) 理。在正常工况下,对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小。

(2)大气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食堂油烟、锅炉废气、实验室废气、 (略) 理站恶臭、生活垃圾恶臭、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停车场汽车尾气。

1)食堂油烟

食堂油烟设置集气罩和油烟净化器对油 (略) 置后通过油烟管道排放,排放浓度能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后通过经排气管道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2)锅炉废气

本次改扩建工程 (略) 三医的锅炉,将在二期工程3-1#住院楼南侧新建锅炉房,置于裙楼之上,改扩建项目空调系统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真空热水锅炉,夏季制冷使用风冷热泵。冬季气温5℃以上时使用风冷热泵制热,冬季气温5℃以下时使用风冷热泵制热,同时真空热水锅炉做为辅助热源。项目空调系统准备设置2台低氮真空热水锅炉,设置于裙 (略) 的锅炉房中,锅炉大小分别为1.4MW、1.05MW,燃料为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锅炉废气的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3)实验室实验废气

①理化实验室废气

理化实验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的测试材料基本上为试剂盒,可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过程为配制溶剂,配制溶剂可能会使用到*醇、*醇等挥发性实验药品。实验室废气污染因子主要为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烷总烃计)。理化实验室废气经生物安全柜内置的高效 (略) 理后再经活性炭吸 (略) 理后通过通风管道延伸至通风口排放,排放方式为无组织排放。

②生物实验室废气

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实验过程中,废气可能含传染性的细菌和病毒。实验室设置生物安全柜,所有涉及病原微生物的操作均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设计采用Ⅱ级生物安全柜,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 (略) 相对实验室 (略) 于负压状态。气流在生物安全柜内得到有效控制,杜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从操作窗口外逸,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只有从其上部的排风口经高效过滤后外排。此外实验室内部还设置有辅助消毒装置,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臭氧以及熏蒸等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确保实验室排出的气体对环境的安全。经处理后的生物实验废气经排风管道排散到大气中,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 (略) 理站恶臭

现 (略) 理站为地埋 (略) 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经风罩风管收集经活性炭吸附达标后经5m排气筒形成无组织排放,为避免恶臭污染物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项目新 (略) 理站也将采用地埋式,设置于2#综合楼南侧,产生的恶臭气体(NH3和H2S)经风罩风管收集(收集效率为90%)经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为80%,风机风量为2000m3/h)达标后经5m排气筒形成无组织排放。 (略) 理后的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可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中废气排放标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从事医疗救治活动,所用工具或仪器均为低噪声设备,噪声产生量较小,本次环评不予考虑。其噪声主要来自于锅炉房锅炉设备、 (略) 理站水泵、实验室各类设备、门诊部社会噪声及车辆运行噪声等。其声源平均噪声级见下表:本项目针对高噪声设备采取了一定的隔声、降噪措施, (略) 昼间的噪声影响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运营期固体废物

医院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医疗废物、化验室废液及废化学试剂、废培养基、废HEPA过滤器、 (略) 理站污泥、废机油、废活性炭、废紫外灯管、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主要来源于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诊疗、包扎残余物、实验室废液、化验检查残余物、废医疗材料 (略) 理污泥。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国卫医函〔2021〕238号)相关规定,对比《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废物类别:HW01),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其中,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1-01)、损伤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2-01)、病理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3-01)、化学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4-01)和药物性废物(废物代码:841-005-01)五大类。

本项目医疗废物由专职工作人员每日定期运至1#医疗废物暂存间(10m2)和2#医疗废物暂存间(30m2)暂存,暂存间定期消毒,医疗废物定期委托 (略) 置资质单 (略) 置。因此,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实验室固废一般固废集中收集后由相关单位回收综合利用,危险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委托 (略) 置资质单 (略) 置。

处 (略) 理站臭气更换下来的废活性炭为一般固废,根据其使用效果,到期后由专业的厂家更换回收。

综上,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得 (略) (略) 置,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要点

项目的实施将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能够落实本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加强环保设施管理和维护,不利环境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在本环评信息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在公示时间内公众如需索取补充信息或反映对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可通过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等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范围:受本项目建设直接影响或间影响的社会团体和个人。

主要内容:(1)项目主要的环境问题;(2)对项目实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七、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 (略) (略)

2、联系地点: (略) (略) 花溪大道中段27号

3、联系人:潘和蹇

4、联系电话:*

八、环评编制单位

贵州 (略)

联系人:吴治涛

电话:0851-*

九、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径

1、*@*q.com、*@*q.com

2、邮寄地址: (略) (略) (略) 105号万象国际A.C栋1单元18层6、7号

、公示日期

2025年2月21日~2023年3月6日。

附件:1. (略) (略) (略) 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略) (略)

2025年2月21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