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天然气管网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公示
2025年2月22日,江西 (略) 管道分公司根据《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自主验收。验收组查看了现场工程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设施,听取了报告编制单位的详细汇报,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江西省 (略) 工程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万载-铜鼓 (略) 的铜鼓县进行供气。工程管道干线起始于万载分输站(不在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终止于铜鼓分输站,线路全长约63.264km,其中万载分输站-1#三兴阀室13.975km,1#三兴阀室-2#厉家阀室15.333km,2#厉家阀室-3#同心阀室17.653km,3#同心阀室-铜鼓分输站16.303km,管线设计压力6.3MPa,管径为323.9mm。管线途径万载县鹅峰乡、三兴镇、茭湖镇、高村镇、铜鼓县永宁镇,项目新建铜鼓分输站1座、新建三兴阀室、厉家阀室、同心阀室3座及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生态恢复工程。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江西 (略) 于2021年11月委托江西龙翔安全 (略) 编制了《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略) 于2021年12月3日下达了关于《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宜环环评[2021]72号)的批复。万载-铜鼓支线项目于2022年4月开始施工,2024年12月开始调试生产。
江西 (略) 管道分公司委托江西 (略) 承担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赣安公司于2024.12.30~2025.01.01、2025.02.10~2025.02.11对本项目进行验收调查/监测。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实际总投资为#.#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元,占总投资的5.58%。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的范围为万载-铜鼓支线主体工程配套的污染防护设施和生态恢复及保护工程。
二、工程变动情况
对照《油气管道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四个因素与环评阶段对比均未发生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1.水环境:地表水体附近施工时注意了对水体的保护,未有溢油及向水体乱倒施工垃圾的现象发生;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民房作为施工人员的休息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已 (略) (略) 理;施工期间施工废水采 (略) 理, (略) 理后回用于除尘,不外排。清管试压废水 (略) 理后就近选择排入附近农灌渠,施工期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车辆进出场地、卸载物料及施工过程等造成的扬尘。施工期制定了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作业面及时洒水,及时清运开挖泥土,对易起尘物料加盖篷布,配备了专人清扫场地 (略)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 (略) 适量洒水,有效抑制扬尘。
3.声环境: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装置,设立隔声罩和加强了施工期声源设备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减轻施工期作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顶管穿越时产生的顶管土、定向钻产生的泥浆和生活垃圾,其中顶管土用于管线覆土回填,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 (略) 理,泥浆干化后就地埋入防渗的泥浆池中,上面覆土,恢复原有地貌。
5.生态环境:项目施工过程尽量减少了占用农田、林地,穿越泰溪和锦江时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施工泥浆得 (略) 置,对水源、水生生物影响较小。项目穿越生态红线和国家级公益林时,通过缩窄施工作业带,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在10m以内,减少损毁林木的数量,严格限制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管道敷设覆土后通过生态补偿、生态绿化等措施进行植被和地貌恢复, (略) 域土 (略) 的变化。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1.生态保护:加强对巡检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巡检工作人员对管道巡检时注重保护沿途生态环境。
2.废水:运行期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过滤废水、设备检修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其中过滤废水、设备检修清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废水一起经一体 (略) (略) 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或菜地灌溉。
3.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清管废气、更换滤芯废气、检修废气、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阀门密闭不严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气。清管废气、更换滤芯废气、检修废气、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通过放空立管高空排放,阀门密闭不严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气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措施加以控制。
4.噪声:项目运行期噪声污染主要为站场机械设备噪声、系统超压排空噪声和备用柴油发电机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装置,设立隔声罩和加强管理等治理措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滤芯、清管收球作业废渣、分离器检修粉尘、生活垃圾。废滤芯(HW49)和废润滑油(HW08)委托有资 (略) 理,清管收球作业废渣、分离器检修粉尘和生活垃圾一起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 (略) 理。
6.其他环境保护设施
公司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备案),根据实际情况管线沿途设置了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警示牌、警示桩、警示带。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1.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铜鼓分输站厂界无组织非#烷总烃最大监控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废水
验收监测期间,铜鼓分输站 (略) 理设施出口外排废水中氨氮、总磷、动植物油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其他监测指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作标准。
3.噪声
验收调查期间,铜鼓分输站4个厂界噪声和管线阀室厂界噪声昼夜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管线泰溪和锦江穿越点下游地表水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标准要求。工程沿线生态补偿、生态修复等措施均已落实,生态恢复效果良好,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http://**2025年2月22日,江西 (略) 管道分公司根据《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对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自主验收。验收组查看了现场工程生态恢复措施及污染防治设施,听取了报告编制单位的详细汇报,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是江西省 (略) 工程的重要分项工程之一,万载-铜鼓 (略) 的铜鼓县进行供气。工程管道干线起始于万载分输站(不在本项目设计范围内),终止于铜鼓分输站,线路全长约63.264km,其中万载分输站-1#三兴阀室13.975km,1#三兴阀室-2#厉家阀室15.333km,2#厉家阀室-3#同心阀室17.653km,3#同心阀室-铜鼓分输站16.303km,管线设计压力6.3MPa,管径为323.9mm。管线途径万载县鹅峰乡、三兴镇、茭湖镇、高村镇、铜鼓县永宁镇,项目新建铜鼓分输站1座、新建三兴阀室、厉家阀室、同心阀室3座及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生态恢复工程。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江西 (略) 于2021年11月委托江西龙翔安全 (略) 编制了《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略) (略) 于2021年12月3日下达了关于《江西省 (略) 工程万载-铜鼓支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宜环环评[2021]72号)的批复。万载-铜鼓支线项目于2022年4月开始施工,2024年12月开始调试生产。
江西 (略) 管道分公司委托江西 (略) 承担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赣安公司于2024.12.30~2025.01.01、2025.02.10~2025.02.11对本项目进行验收调查/监测。
(三)投资情况
本项目实际总投资为#.#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为#元,占总投资的5.58%。
(四)验收范围
本次验收的范围为万载-铜鼓支线主体工程配套的污染防护设施和生态恢复及保护工程。
二、工程变动情况
对照《油气管道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四个因素与环评阶段对比均未发生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情况
(一)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1.水环境:地表水体附近施工时注意了对水体的保护,未有溢油及向水体乱倒施工垃圾的现象发生;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民房作为施工人员的休息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已 (略) (略) 理;施工期间施工废水采 (略) 理, (略) 理后回用于除尘,不外排。清管试压废水 (略) 理后就近选择排入附近农灌渠,施工期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车辆进出场地、卸载物料及施工过程等造成的扬尘。施工期制定了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对作业面及时洒水,及时清运开挖泥土,对易起尘物料加盖篷布,配备了专人清扫场地 (略)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 (略) 适量洒水,有效抑制扬尘。
3.声环境: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装置,设立隔声罩和加强了施工期声源设备的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减轻施工期作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顶管穿越时产生的顶管土、定向钻产生的泥浆和生活垃圾,其中顶管土用于管线覆土回填,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 (略) 理,泥浆干化后就地埋入防渗的泥浆池中,上面覆土,恢复原有地貌。
5.生态环境:项目施工过程尽量减少了占用农田、林地,穿越泰溪和锦江时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施工泥浆得 (略) 置,对水源、水生生物影响较小。项目穿越生态红线和国家级公益林时,通过缩窄施工作业带,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在10m以内,减少损毁林木的数量,严格限制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管道敷设覆土后通过生态补偿、生态绿化等措施进行植被和地貌恢复, (略) 域土 (略) 的变化。
(二)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1.生态保护:加强对巡检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巡检工作人员对管道巡检时注重保护沿途生态环境。
2.废水:运行期项目产生废水主要为过滤废水、设备检修清洗废水和生活废水,其中过滤废水、设备检修清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废水一起经一体 (略) (略) 理后用于周边林地或菜地灌溉。
3.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清管废气、更换滤芯废气、检修废气、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阀门密闭不严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气。清管废气、更换滤芯废气、检修废气、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通过放空立管高空排放,阀门密闭不严造成的少量泄漏天然气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措施加以控制。
4.噪声:项目运行期噪声污染主要为站场机械设备噪声、系统超压排空噪声和备用柴油发电机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震装置,设立隔声罩和加强管理等治理措施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润滑油、废滤芯、清管收球作业废渣、分离器检修粉尘、生活垃圾。废滤芯(HW49)和废润滑油(HW08)委托有资 (略) 理,清管收球作业废渣、分离器检修粉尘和生活垃圾一起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 (略) 理。
6.其他环境保护设施
公司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备案),根据实际情况管线沿途设置了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警示牌、警示桩、警示带。
四、环境保护设施调试效果
1.废气
验收监测期间,铜鼓分输站厂界无组织非#烷总烃最大监控浓度值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2.废水
验收监测期间,铜鼓分输站 (略) 理设施出口外排废水中氨氮、总磷、动植物油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其他监测指标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旱作标准。
3.噪声
验收调查期间,铜鼓分输站4个厂界噪声和管线阀室厂界噪声昼夜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
五、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管线泰溪和锦江穿越点下游地表水监测项目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标准要求。工程沿线生态补偿、生态修复等措施均已落实,生态恢复效果良好,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http://**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