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5年2月2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新平分局关于2025年2月24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市 (略) (略) 行政审批与生态监测股)

传真:0877-*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 (略) 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 (略) 3楼)

邮编:*

公示时限:2025年2月24日—2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云南鑫和 (略) 年产*方混凝土建设项目

(略)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新寨村委会曼罗丫口23号

云南鑫和 (略)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玉溪禾川 (略)

该项目位于位于 (略)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新寨村委会曼罗丫口23号,本项目占地面积为9624.5m2,混凝土生产线,建成规模为年生产*m3商品混凝土,设置1套搅拌主机楼,配套相应的物料输送带、粉料筒仓、 (略) 、原料仓库等设施。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36.*元,占总投资的7.1%。

项目于2024年11月18日取得了新平县发 (略) 出具的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411-*-04-0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不属于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 (略)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十三条“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因此项目属于允许类。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装修废气、车辆及机械尾气等。

2、废水

本项目施工工程内容简单,施工人员不 (略) 内食宿,无生活废水产生。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清洁废水(如洗手等)和雨季地表径流。

3、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及设备安装调试时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包装材料。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和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其中粉尘主要包括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粉料运输车连接口产生的粉尘、砂石料装卸粉尘、运输车辆动力扬尘等。本项目搅拌工段采用废气治理设 (略) 理后达标排放,物料装卸、输送等环节采用厂房阻隔和喷淋装置进行洒水降尘。

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用水环节主要为生活用水、设备冲洗用水、搅拌用水、厂区降尘用水。

3.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源于运载车辆、搅拌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其噪声源强在80~90dB(A)(距声 (略) )。

4.固废

本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润滑油、含油废抹布。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废气防治:

①工地周边100%围挡;

②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③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④工地100%湿法作业;

⑤物料堆放100%覆盖;

⑥出入车辆100%冲洗。

2、施工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具体废水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轮胎清洗和洒水降尘,不对外排放;

②本项目设置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淀池,引排施工场地雨天产生的地表径流水,经项目临时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或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同时施工场地四周应设临时截水沟,避免场外雨水冲刷施工场地,减少雨水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期的生活污水通过设置临时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进行洒水降尘,不外排,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④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场地应设置挡护措施,施工材料堆 (略) 仓库内,做好施工场地地表的清洁工作。

3、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及设备安装调试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具有间歇性且持续时间较短,且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为减缓施工噪声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如下措施:

(略)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进行一定的隔声 (略) 理;

②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

③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在22:00-06:00时段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

④采用噪声阻隔措施:应在施工场界设置临时挡墙及隔声屏障;

⑤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安民告示,设置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噪声影响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以 (略) 理各种环境纠纷。

⑥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可能匀速慢行。

4、施工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禁止随意堆弃垃圾;

②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垃圾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物品、不飞扬;

③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的村庄的垃圾 (略) 置。本项目无需进行大型施工,不产生废弃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材料分类收集后可利用部分回收再利用,不可利用部分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二)运营期

1.废气

①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由4套布袋除 (略) 理,处理后废气通过24m高的排气筒排放;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由1套布袋除 (略) 理,处理后废气通过24m高的排气筒排放。

②粉料运输车连接口产生的粉尘:粉料运输车与筒仓连接口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

③砂石料装卸粉尘:砂石料装卸过程,将储料仓库顶部挡板延伸,设置喷雾桩及喷淋装置对砂料进行洒水抑尘,储料仓库和配料仓均为三面遮挡,顶部加盖;

④运输车辆动力扬尘:安排专人定期对厂内 (略) 面进行清扫,并设喷雾桩进行洒水降尘;

⑤汽车尾气:项目进出汽车不多,排放量不大,属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①生产废水:生产废水进入二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循环水收集池回用于生产。 (略) 设置二级沉淀池的总容积为100m3(每个沉淀池容积均为50m3),循环水收集池容积为250m3,生产废水不外排;

②食堂废水:在办 (略) 食堂出水口设置1个容积为1m3的隔油池;

③生活废水:食堂废水依托现有 (略) 理后和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现有的化粪池(容积60m3)和一体 (略) 理设施(处理规模6m3/d),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2020) (略) 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和绿化。 (略) 理站后方设置1个容积5m3的中水罐,用于雨天收 (略) (略) 理后的中水,待晴天回用;

④初期雨水: (略) 雨水经雨水沟及截水沟导入厂内二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循环水收集池回用于生产,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10m3)单独收 (略) (略) (截水沟以下)的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产。

3.噪声

为减小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①优 (略) ,将设备布置远离关心点一侧;

②选择低噪声、低振动、高质量的等设备;设备基础必须采取隔振措施;

③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修,确 (略) 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④风机设减震垫,风管设软连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减震、 (略) 理;

⑤运营期应加强风机的保养、检修,保 (略) 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⑥本次环评建议在厂界北侧、南侧建设单层发泡隔音板,要求北侧隔音效果为至少为5dB(A),南侧隔音效果为至少为3dB(A);若有更为简便、高效的措施,则以实际噪声防治方案为准。

4.固废

①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的村庄的垃圾 (略) 置;

②废润滑油经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至1间5㎡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 (略) 置;

③含油废抹布可混入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 (略) 置。

5.土壤及地下水

结合项目污染特征因子及其污染控制难易程度,项目按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表7规定要求 (略) 防渗,将场地划分为重 (略) 、一 (略) 和简 (略) 分区。

重 (略) :减 (略) 及周围围堰、危废暂存间。在混凝土场地防渗基础上,再铺设一层环氧树脂地坪防渗涂料(或其它高分子材料)一底一腻四布两面,确保重 (略) 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0m,渗透系数K≤1.0×10-7cm/s。

一 (略) :初期雨水收集池、三级沉淀池、污泥干化池。采取混凝土进行防渗,确保一 (略) 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

简 (略) :厂房、 (略) 。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

6.环境风险

对照本项目生产特点,运营期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为废润滑油。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废润滑油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经风险评价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存在量与临界量比值Q=0.*<1,环境风险潜势为I,本评价认为只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管理,对每一环节按风险评价和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落实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控制的,可以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7-*(市 (略) (略) 行政审批与生态监测股)

传真:0877-*

通讯地址:新平县桂山 (略) 33号(新平县人民政府第 (略) 3楼)

邮编:*

公示时限:2025年2月24日—2月2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类型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云南鑫和 (略) 年产*方混凝土建设项目

(略)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新寨村委会曼罗丫口23号

云南鑫和 (略)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玉溪禾川 (略)

该项目位于位于 (略)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新寨村委会曼罗丫口23号,本项目占地面积为9624.5m2,混凝土生产线,建成规模为年生产*m3商品混凝土,设置1套搅拌主机楼,配套相应的物料输送带、粉料筒仓、 (略) 、原料仓库等设施。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36.*元,占总投资的7.1%。

项目于2024年11月18日取得了新平县发 (略) 出具的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为:2411-*-04-0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本项目不属于产业政策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 (略)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十三条“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及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因此项目属于允许类。

一、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气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是施工扬尘、装修废气、车辆及机械尾气等。

2、废水

本项目施工工程内容简单,施工人员不 (略) 内食宿,无生活废水产生。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清洁废水(如洗手等)和雨季地表径流。

3、噪声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及设备安装调试时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包装材料。

(二)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和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其中粉尘主要包括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粉料运输车连接口产生的粉尘、砂石料装卸粉尘、运输车辆动力扬尘等。本项目搅拌工段采用废气治理设 (略) 理后达标排放,物料装卸、输送等环节采用厂房阻隔和喷淋装置进行洒水降尘。

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用水环节主要为生活用水、设备冲洗用水、搅拌用水、厂区降尘用水。

3.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源于运载车辆、搅拌机、风机等机械设备,其噪声源强在80~90dB(A)(距声 (略) )。

4.固废

本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润滑油、含油废抹布。

二、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废气防治:

①工地周边100%围挡;

②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

③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④工地100%湿法作业;

⑤物料堆放100%覆盖;

⑥出入车辆100%冲洗。

2、施工废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具体废水防治措施如下:

①施工废水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轮胎清洗和洒水降尘,不对外排放;

②本项目设置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淀池,引排施工场地雨天产生的地表径流水,经项目临时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或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同时施工场地四周应设临时截水沟,避免场外雨水冲刷施工场地,减少雨水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

③施工期的生活污水通过设置临时 (略) 理后回用于施工进行洒水降尘,不外排,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影响;

④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场地应设置挡护措施,施工材料堆 (略) 仓库内,做好施工场地地表的清洁工作。

3、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运输车辆噪声及设备安装调试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具有间歇性且持续时间较短,且施工期较短,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噪声的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为减缓施工噪声的影响,本环评提出如下措施:

(略)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进行一定的隔声 (略) 理;

②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步骤,尽量减短噪声持续排放的时间;

③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在22:00-06:00时段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期;

④采用噪声阻隔措施:应在施工场界设置临时挡墙及隔声屏障;

⑤建设单位应责成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安民告示,设置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噪声影响投诉后应及时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以 (略) 理各种环境纠纷。

⑥施工期运输车辆应尽量保持良好车况,合理调度,尽可能匀速慢行。

4、施工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①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禁止随意堆弃垃圾;

②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垃圾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物品、不飞扬;

③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的村庄的垃圾 (略) 置。本项目无需进行大型施工,不产生废弃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材料分类收集后可利用部分回收再利用,不可利用部分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二)运营期

1.废气

①粉料筒仓产生的粉尘由4套布袋除 (略) 理,处理后废气通过24m高的排气筒排放;搅拌机输送、投料、搅拌过程产生的粉尘由1套布袋除 (略) 理,处理后废气通过24m高的排气筒排放。

②粉料运输车连接口产生的粉尘:粉料运输车与筒仓连接口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

③砂石料装卸粉尘:砂石料装卸过程,将储料仓库顶部挡板延伸,设置喷雾桩及喷淋装置对砂料进行洒水抑尘,储料仓库和配料仓均为三面遮挡,顶部加盖;

④运输车辆动力扬尘:安排专人定期对厂内 (略) 面进行清扫,并设喷雾桩进行洒水降尘;

⑤汽车尾气:项目进出汽车不多,排放量不大,属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对周边空气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①生产废水:生产废水进入二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循环水收集池回用于生产。 (略) 设置二级沉淀池的总容积为100m3(每个沉淀池容积均为50m3),循环水收集池容积为250m3,生产废水不外排;

②食堂废水:在办 (略) 食堂出水口设置1个容积为1m3的隔油池;

③生活废水:食堂废水依托现有 (略) 理后和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现有的化粪池(容积60m3)和一体 (略) 理设施(处理规模6m3/d),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2020) (略) 绿化、道路清扫、消防、建筑施工标准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和绿化。 (略) 理站后方设置1个容积5m3的中水罐,用于雨天收 (略) (略) 理后的中水,待晴天回用;

④初期雨水: (略) 雨水经雨水沟及截水沟导入厂内二级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循环水收集池回用于生产,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10m3)单独收 (略) (略) (截水沟以下)的初期雨水,收集沉淀后回用于生产。

3.噪声

为减小运营期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①优 (略) ,将设备布置远离关心点一侧;

②选择低噪声、低振动、高质量的等设备;设备基础必须采取隔振措施;

③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修,确 (略) 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④风机设减震垫,风管设软连接,对设备进行有效的减震、 (略) 理;

⑤运营期应加强风机的保养、检修,保 (略) 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减少机械振动和摩擦产生的噪声,防止共振;

⑥本次环评建议在厂界北侧、南侧建设单层发泡隔音板,要求北侧隔音效果为至少为5dB(A),南侧隔音效果为至少为3dB(A);若有更为简便、高效的措施,则以实际噪声防治方案为准。

4.固废

①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并入当地的村庄的垃圾 (略) 置;

②废润滑油经专用容器收集后暂存至1间5㎡的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单 (略) 置;

③含油废抹布可混入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 (略) 置。

5.土壤及地下水

结合项目污染特征因子及其污染控制难易程度,项目按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表7规定要求 (略) 防渗,将场地划分为重 (略) 、一 (略) 和简 (略) 分区。

重 (略) :减 (略) 及周围围堰、危废暂存间。在混凝土场地防渗基础上,再铺设一层环氧树脂地坪防渗涂料(或其它高分子材料)一底一腻四布两面,确保重 (略) 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0m,渗透系数K≤1.0×10-7cm/s。

一 (略) :初期雨水收集池、三级沉淀池、污泥干化池。采取混凝土进行防渗,确保一 (略) 地面防渗能力相当于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渗透系数K≤1.0×10-7cm/s;

简 (略) :厂房、 (略) 。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

6.环境风险

对照本项目生产特点,运营期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为废润滑油。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废润滑油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经风险评价可知,本项目危险物质存在量与临界量比值Q=0.*<1,环境风险潜势为I,本评价认为只要在运营过程中不断加强生产安全和环境管理,对每一环节按风险评价和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落实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控制的,可以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