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2018年1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按 (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要求,经审查, * 年1月 * 日我厅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年1月 * 日- * 年1月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
(略) 省环保厅电话: *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电子信箱: * * .com
通讯地址: (略) 市经十路 * 号
邮编: 点击查看>>
* 年1月 * 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1 | 近距离后装治疗系统应用项目 | (略) 市 (略) 区济兖路 * 号 | (略) 省肿 (略)
| (略) 博 (略) | (略) (略) * 楼东南角备用治疗室,在其中新上近距离后装治疗机1台, (略) 装1枚 * Ir放射源,活度为3.7× * Bq,属于Ⅲ类放射源。 (略) * 楼东北角闲置库房改造为CT机房,使用模拟定位CT * 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 1.1 项目概况 (略) 省肿 (略) 位于 (略) 省 (略) 市 (略) 区济兖路 * 号,现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鲁环辐证[ * 6],准予使用Ⅲ类、Ⅴ类放射源和Ⅱ类、Ⅲ射线装置,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生产、使用)。 为满足放射诊疗发展需求,医院 (略) * 楼东南角治疗室,在其中新上后装机1台, (略) 装1枚 * Ir放射源,活度为3.7× * Bq,属于Ⅲ类放射源。 (略) * 楼东北角改造机房内使用模拟定位CT * 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1.2 现状监测 根据《 (略) 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 * )资料和本项目监测结果,本项目 (略) 所除1#、4#点位外其余点位γ剂量率在7.1× * -8~ * .8× * -8Gy/h范围内,均在 (略) 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内[室内(6. * ~ * )× * -8Gy/h]。1#点位检测时,东侧后装治疗室有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故γ剂量率较高,但小于2.5μSv/h,符合各标准要求。4#点位位于现有后装治疗室内,距离现有后装机内放射源距离较近,故γ剂量率较高。 1.3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 (略) 所主要由后装治疗室、模拟定位CT机房、控制室组成。后装治疗室及模拟定位CT机房 (略) (略) ,治疗室及机房南侧均为控制室,符 (略) 所使用的要求。该选址 (略) 所的防护安全,以及患者就诊和临床应用的便利性,其场址选择、建 (略) 基本合理。 2.后装治疗室墙体采用了混凝土实体辐射屏蔽,防护门铅当量为5mmPb。防护门设有放射源控制系统与防护门的联锁装置。治疗室内设监控装置、急停按钮、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仪等防护设施。防护门外侧上方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治疗室设有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小时。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可靠的,对环境是安全的。 4. 经估算后装治疗室 (略) 剂量率均小于相应的剂量率控制目标。后装治疗室各防护措施符合《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公众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低于本报告提出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对工作人员、公众是安全的。 5.退役和废 (略) 家回收,退役和废旧 (略) 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后装治疗机配套定位CT * 台,模拟定位机机房防护与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点击查看>> )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相关要求。 1.5 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 本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共计9人。均已参加辐射安全培训,持有培训合格证书。 医院已为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均佩戴了个人剂量计,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每3个月监测 * 次,建有个人剂量档案。 1.6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 公司现有的辐射环境管理组织、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内容较为详全,应进 * 步补充监测计划及后装治疗系统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7可行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正当性。 2 建议与承诺 1、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辐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 (略) 辐射防护措施的自觉性,杜绝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对于 (略) 定期再培训并考核。 2、 (略) 辐射监测计划,做好 (略) 所辐射监测和检查。设备检修后要对后装机治疗 (略) 巡测, (略) 正常。 3、定期检查和维修联锁系统、防护门、监视器、工作状态指示灯、急停按钮、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仪、治疗室通风设施等防护设施; (略) 后装机设备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测。 4、按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要求, (略) 熟练演习。 5、医院应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放射防护安全 (略) 不断修改和完善。 (略) 述,在 (略) 省肿 (略) 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辐射环境管理计划的基础上,该单 (略) 从事的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和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从辐射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 (略) (略) 的。 | 无 | 无 |
2 | * I核素治疗应用项目 | (略) (略) 楼地下1楼 | 山 (略) | (略) 波 (略) | * I核素用于治疗 * 亢和 * 癌。医院拟配置1台RM- * adp型碘全自动分装仪,根据患者患病状况确定用药剂量,然 (略) 订购,采用碘全自 (略) 分装。
| 1.山 (略) 位于 (略) 市经十路 * 6号。医院现持有 (略) 省环保厅于 * 年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鲁环辐证〔 * 9〕,有效期 2.山 (略) * I核素治疗项目,每日最大使用量为1. * × * Bq,每年最大使用量为4. * × * 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 * × * Bq,属于 * 级非 (略) 所。 * I核素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符合实践的正当性原则。 3. * I核素治疗 (略) (略) (略) 楼地下1楼,其楼上为其他科室病房,东侧、西侧、 (略) 内道路,北侧外科楼,其选址较为合理。 4.现状本底监测表明,本项目周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变化范围为( * .7~ * .8)nGy/h,与 (略) 市(室内及道路)天然放射 (略) 于同 * 水平,属于正常环境辐射本底水平。 5.墙体屏蔽估算表明 本项目 * I核 (略) 所墙壁屏蔽能力均能 (略) γ辐射剂量率低于2.5μGy/h剂量率目标控制值;服碘室防护门外 * cm处剂量率为6. * μGy/h大于2.5μGy/h的标准限值, * . * mmPb防护门外 * cm处的剂量率为2. * μGy/h。建议防护门屏蔽厚度增加到 * .5mmPb以上。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病房防护门的防护当量为 * mmPb,防护门外 * cm处距离病人最小距离为3.3m,根据公式(1) (略) 的γ辐射剂量率为3. * μGy/h,大于2.5μGy/h的剂量率目标控制值, * .5mmPb防护门外的剂量率为2.5μGy/h,建议将防护门铅当量增加到 * .5mmPb以上。 6.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表明 本项目辐射 (略) 所受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 点击查看>> )中职业人员“ * 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 * mSv”的要求,也低于本评价采用的工作人员 * 肢(手和足)小于 * mSv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辐射工作人员 (略) 受辐射年有效剂量符合本评价提出的职业工作人员5.0mSv/a和公众人员0.3mSv/a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要。 7.衰变池位 (略) 楼东南角,包括3个分池,每个分池的有效容积 8. * I核素治疗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病人服碘时的纸杯以及擦拭用的废物等,每月产生的最大固体废物量 9. 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 本项目 * 名辐射工作人员中均已参加“初级辐射安全培训”,持有《辐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证书》。 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已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人手1支,并定期对 (略) 个人剂量监测(3个月1次),已建立个人剂量及健康档案。 *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 医院已成立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并制订相应的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内分泌科相关管理制度较全面,今后应结合自身情况、按照法律 (略) 门的要求,对已 (略) 整理和完善,并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 (略) 学习和讨论, (略) 实际 (略) 门要求对制定的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 .根据辐射活动能力评价提出的要求:应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以超剂量照射时的报警。 (略) 述,从辐射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进 * 步完善后,该项目 (略) 的。 | 无 | 无 |
3 | (略) 所及 * Ir后装机应用项目
| (略) 市 (略) 开发区纺织大街 * 号, (略) 及传染病病房楼 * 层 | (略) (略) | (略) (略) 有限公司 | (略) (略) (略) 区内现有传染病病房楼 * 层南侧区域改建为 (略) 所,开展以下诊疗工作:(1)利用 * M0- * mTc发生器制备核素 * mTc开展临床医学诊断,配置1台Discovery NM * 型SPECT;(2)利用核素 * I开展 * 功测定及 * 亢患者的治疗;(3)利用核素 * Sr开展骨转移癌的疼痛治疗。此外, (略) (略) * 层东侧现有热疗室改建为后装机房,利用放射源 * Ir开展各类腔内肿瘤(主要针对妇科肿瘤)的后装治疗工作,后装机操作位拟设置于北侧现有模拟定位机房控制室内,与模拟定位机共用 * 间控制室。
| 1、 (略) (略) (略) 区内现有传染病病房楼 * 层南侧区域改建为 (略) 所,开展以下诊疗工作:(1)利用 * M0- * mTc发生器制备核素 * mTc开展临床医学诊断,配置1台Discovery NM * 型SPECT;(2)利用核素 * I开展 * 功测定及 * 亢患者的治疗;(3)利用核素 * Sr开展骨转移癌的疼痛治疗。此外, (略) (略) * 层东侧热疗室改建为后装机房,利用放射源 * Ir开展各类腔内肿瘤(主要针对妇科肿瘤)的后装治疗工作,后装机操作位拟设置于北侧现有模拟定位机房控制室内,与模拟定位机共用 * 间控制室。 2、项目概况 本项目放射性核素 * mTc、 * I、 * Sr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别为9. * × * Bq、7.4× * Bq、1. * × * Bq, (略) 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 * × * Bq,属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 * Ir放射源共1枚,拟购活度为3.7× * Bq ,属Ⅲ类放射源。 本项目核医学涉及非密封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射源应用, (略)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符合实践的正当性。 3、医院 (略) 所及后装机房周围 * m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选址、 (略) 等基本合理。 4、现状检测结果表明,本项目 (略) 所 (略) 及周围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 .9~ * .6nGy/h(即7. * ~9. * × * -8Gy/h);后装机房 (略) 及周围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 .6~ * .1nGy/h(即8. * ~9. * × * -8Gy/h),均处于 (略) 市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室内6. * ~ * . * × * -8Gy/h)。 5、 (略) 所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放射性核素 * mTc由 * M0- * mTc发生器制取, * M0- * mTc发生器、核素 * I、 * Sr拟由专业公司供应,由供货方负责运输, * M0- * mTc发生器送至储源室内贮存,核素 * I、 * Sr (略) 分装室通风橱内贮存。 (2) (略) 属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参照Ⅱ类放射源安全管理。根据GB 点击查看>> 2及GBZ 点击查看>> 的有关规定, (略) 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略) 管理。 (3)经估算, (略) 规划使用的最大剂量操作各核素的过程中,核医学 (略) 控制区内主要房间 * 周屏蔽墙、铅防护门及观察窗外辐射剂量率可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 * μGy/h的限值要求, (略) 所控制区边界外的辐射剂量率可满足2.5μGy/h的限值要求。 (4) (略) 受辐射剂量估算 ① (略) 受剂量:在 (略) (略) 过程中,职业人员人均手指年当量剂量为 * . * mSv/a、躯干年有效剂量为2. * mSv/a,分别低于本次评价采用的职业人员 * 肢(手和脚)或皮肤 * mSv管理剂量约束值、躯干6mSv管理剂量约束值。 ② (略) 受剂量:在与注射核素 * mTc患者接触过程中,慰问者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在与口服核素 * I * 亢患者接触过程中(每天接触 * h),慰问者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1. * mSv/a。均低于本评价提出的1.5mSv/a的慰问者管理剂量约束值。 ③ (略) 受剂量:在与注射 * mTc患者接触(外出8小时)过程中,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在与口服 * I * 亢患者接触过程中,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 (略) (略) 过程中, (略) 周围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均低于本评价提出的0.3mSv/a的公众成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 (5)本项目 (略) 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在对应衰变池内经 * 天静态存放后排放, * 次排放放射性废水中 * mTc含量忽略不计, * I含量为5. * × * Bq,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GB 点击查看>> 2)规定的放射性废液月排放限值和 * 次排放限值。 (6)放射性固废:项目产生的放射性固废可分为 * 类。第 * 类为剩余放射性药物、废旧 * M0- * mTc发生器, (略) 家回收;第 * 类为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手套、导管、药棉、纱布、吸水纸、破碎杯皿、擦拭污染地面的物品和病人使用的 * 次性杯子,医院拟于注射后候诊区放置1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用于注射 * mTc患者候诊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暂存;于分装室、注射室各放置2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 * L的衰变箱用于短半衰期核素 * mTc和 * I的暂存, * L的衰变箱用于长半衰期核素 * Sr放射性废物的暂存;于污物间放置4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2个 * L的衰变箱用于短半衰期核素 * mTc、 * I放射性废物存放,2个 * L的衰变箱用于长半衰期核素 * Sr放射性废物存放。 (略) 职业人员定期将小衰变箱内放射性废物倒入污物间的大衰变箱内,每个大衰变箱收集满放射性废物后,进行封闭存放,2个大衰变箱轮换使用。放射性废物经设定周期存放后可达到解控水平,可 (略) 理;第 * 类为清理放射性废水沉淀池时产生的沉积物污泥,分别于2座沉淀池内贮存,经设定周期存放达到解控水平,作为免 (略) 理。 6、 * Ir后装机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经计算,开展 * Ir后装治疗时,后装机房各屏蔽墙及防护门外 * cm处γ空气吸收剂量率可低于2.5μGy/h的目标控制值。 (2)在年最大诊疗人数为 * 人的情况下,职业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不大于1. * mSv/a,低于本次评价采用的6mSv管理剂量约束值。 公众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不大于0. * mSv/a,低于本评价提出的0.3mSv/a的公众成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 (3) * Ir (略) 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固废,主要考虑报废或退役的 * Ir放射源,当产生该类放射性固废时, (略) (略) 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7、在已有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条件下,通过进 * 步完善安全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8、医院已针对拟建项目制定了相关的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已制定的制度可以满足本项目辐射安全管理的要求。 9、医院拟配置工作人员均已参加辐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综上, (略) (略) (略) 所及 * Ir后装机应用项目,在切实落实报告中提出的辐射管理、辐射防护等各项措施, (略)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文件,严格落实各项辐射安全管理、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周围辐射水平的明显变化。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 (略) 的。 | 无 | 无 |
按 (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要求,经审查, * 年1月 * 日我厅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 * 年1月 * 日- * 年1月 * 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 (略) 政许可法》,自公示起 * 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
(略) 省环保厅电话: * - 点击查看>> 、 点击查看>>
电子信箱: * * .com
通讯地址: (略) 市经十路 * 号
邮编: 点击查看>>
* 年1月 * 日拟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 (略) 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1 | 近距离后装治疗系统应用项目 | (略) 市 (略) 区济兖路 * 号 | (略) 省肿 (略)
| (略) 博 (略) | (略) (略) * 楼东南角备用治疗室,在其中新上近距离后装治疗机1台, (略) 装1枚 * Ir放射源,活度为3.7× * Bq,属于Ⅲ类放射源。 (略) * 楼东北角闲置库房改造为CT机房,使用模拟定位CT * 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 1.1 项目概况 (略) 省肿 (略) 位于 (略) 省 (略) 市 (略) 区济兖路 * 号,现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鲁环辐证[ * 6],准予使用Ⅲ类、Ⅴ类放射源和Ⅱ类、Ⅲ射线装置,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生产、使用)。 为满足放射诊疗发展需求,医院 (略) * 楼东南角治疗室,在其中新上后装机1台, (略) 装1枚 * Ir放射源,活度为3.7× * Bq,属于Ⅲ类放射源。 (略) * 楼东北角改造机房内使用模拟定位CT * 台,属于Ⅲ类射线装置。 1.2 现状监测 根据《 (略) 省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报告》( * )资料和本项目监测结果,本项目 (略) 所除1#、4#点位外其余点位γ剂量率在7.1× * -8~ * .8× * -8Gy/h范围内,均在 (略) 市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内[室内(6. * ~ * )× * -8Gy/h]。1#点位检测时,东侧后装治疗室有患者正在接受治疗,故γ剂量率较高,但小于2.5μSv/h,符合各标准要求。4#点位位于现有后装治疗室内,距离现有后装机内放射源距离较近,故γ剂量率较高。 1.3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 (略) 所主要由后装治疗室、模拟定位CT机房、控制室组成。后装治疗室及模拟定位CT机房 (略) (略) ,治疗室及机房南侧均为控制室,符 (略) 所使用的要求。该选址 (略) 所的防护安全,以及患者就诊和临床应用的便利性,其场址选择、建 (略) 基本合理。 2.后装治疗室墙体采用了混凝土实体辐射屏蔽,防护门铅当量为5mmPb。防护门设有放射源控制系统与防护门的联锁装置。治疗室内设监控装置、急停按钮、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仪等防护设施。防护门外侧上方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治疗室设有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不小于4次/小时。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可靠的,对环境是安全的。 4. 经估算后装治疗室 (略) 剂量率均小于相应的剂量率控制目标。后装治疗室各防护措施符合《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公众人员接受的年有效剂量低于本报告提出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对工作人员、公众是安全的。 5.退役和废 (略) 家回收,退役和废旧 (略) 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后装治疗机配套定位CT * 台,模拟定位机机房防护与防护用品配备情况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点击查看>> )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 点击查看>> )相关要求。 1.5 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 本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共计9人。均已参加辐射安全培训,持有培训合格证书。 医院已为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均佩戴了个人剂量计,并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每3个月监测 * 次,建有个人剂量档案。 1.6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 公司现有的辐射环境管理组织、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内容较为详全,应进 * 步补充监测计划及后装治疗系统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7可行性分析结论 本项目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符合正当性。 2 建议与承诺 1、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辐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 (略) 辐射防护措施的自觉性,杜绝放射性事故的发生,对于 (略) 定期再培训并考核。 2、 (略) 辐射监测计划,做好 (略) 所辐射监测和检查。设备检修后要对后装机治疗 (略) 巡测, (略) 正常。 3、定期检查和维修联锁系统、防护门、监视器、工作状态指示灯、急停按钮、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仪、治疗室通风设施等防护设施; (略) 后装机设备的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测。 4、按照突发性核事故与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要求, (略) 熟练演习。 5、医院应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放射防护安全 (略) 不断修改和完善。 (略) 述,在 (略) 省肿 (略) 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辐射环境管理计划的基础上,该单 (略) 从事的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和辐射安全防护措施,从辐射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 (略) (略) 的。 | 无 | 无 |
2 | * I核素治疗应用项目 | (略) (略) 楼地下1楼 | 山 (略) | (略) 波 (略) | * I核素用于治疗 * 亢和 * 癌。医院拟配置1台RM- * adp型碘全自动分装仪,根据患者患病状况确定用药剂量,然 (略) 订购,采用碘全自 (略) 分装。
| 1.山 (略) 位于 (略) 市经十路 * 6号。医院现持有 (略) 省环保厅于 * 年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鲁环辐证〔 * 9〕,有效期 2.山 (略) * I核素治疗项目,每日最大使用量为1. * × * Bq,每年最大使用量为4. * × * 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 * × * Bq,属于 * 级非 (略) 所。 * I核素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符合实践的正当性原则。 3. * I核素治疗 (略) (略) (略) 楼地下1楼,其楼上为其他科室病房,东侧、西侧、 (略) 内道路,北侧外科楼,其选址较为合理。 4.现状本底监测表明,本项目周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变化范围为( * .7~ * .8)nGy/h,与 (略) 市(室内及道路)天然放射 (略) 于同 * 水平,属于正常环境辐射本底水平。 5.墙体屏蔽估算表明 本项目 * I核 (略) 所墙壁屏蔽能力均能 (略) γ辐射剂量率低于2.5μGy/h剂量率目标控制值;服碘室防护门外 * cm处剂量率为6. * μGy/h大于2.5μGy/h的标准限值, * . * mmPb防护门外 * cm处的剂量率为2. * μGy/h。建议防护门屏蔽厚度增加到 * .5mmPb以上。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病房防护门的防护当量为 * mmPb,防护门外 * cm处距离病人最小距离为3.3m,根据公式(1) (略) 的γ辐射剂量率为3. * μGy/h,大于2.5μGy/h的剂量率目标控制值, * .5mmPb防护门外的剂量率为2.5μGy/h,建议将防护门铅当量增加到 * .5mmPb以上。 6.年有效剂量估算结果表明 本项目辐射 (略) 所受年有效剂量能够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l 点击查看>> )中职业人员“ * 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 * mSv”的要求,也低于本评价采用的工作人员 * 肢(手和足)小于 * mSv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辐射工作人员 (略) 受辐射年有效剂量符合本评价提出的职业工作人员5.0mSv/a和公众人员0.3mSv/a的年管理剂量约束值要。 7.衰变池位 (略) 楼东南角,包括3个分池,每个分池的有效容积 8. * I核素治疗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病人服碘时的纸杯以及擦拭用的废物等,每月产生的最大固体废物量 9. 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 本项目 * 名辐射工作人员中均已参加“初级辐射安全培训”,持有《辐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证书》。 医院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的规定,已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人手1支,并定期对 (略) 个人剂量监测(3个月1次),已建立个人剂量及健康档案。 *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 医院已成立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并制订相应的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内分泌科相关管理制度较全面,今后应结合自身情况、按照法律 (略) 门的要求,对已 (略) 整理和完善,并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 (略) 学习和讨论, (略) 实际 (略) 门要求对制定的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 .根据辐射活动能力评价提出的要求:应为放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以超剂量照射时的报警。 (略) 述,从辐射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进 * 步完善后,该项目 (略) 的。 | 无 | 无 |
3 | (略) 所及 * Ir后装机应用项目
| (略) 市 (略) 开发区纺织大街 * 号, (略) 及传染病病房楼 * 层 | (略) (略) | (略) (略) 有限公司 | (略) (略) (略) 区内现有传染病病房楼 * 层南侧区域改建为 (略) 所,开展以下诊疗工作:(1)利用 * M0- * mTc发生器制备核素 * mTc开展临床医学诊断,配置1台Discovery NM * 型SPECT;(2)利用核素 * I开展 * 功测定及 * 亢患者的治疗;(3)利用核素 * Sr开展骨转移癌的疼痛治疗。此外, (略) (略) * 层东侧现有热疗室改建为后装机房,利用放射源 * Ir开展各类腔内肿瘤(主要针对妇科肿瘤)的后装治疗工作,后装机操作位拟设置于北侧现有模拟定位机房控制室内,与模拟定位机共用 * 间控制室。
| 1、 (略) (略) (略) 区内现有传染病病房楼 * 层南侧区域改建为 (略) 所,开展以下诊疗工作:(1)利用 * M0- * mTc发生器制备核素 * mTc开展临床医学诊断,配置1台Discovery NM * 型SPECT;(2)利用核素 * I开展 * 功测定及 * 亢患者的治疗;(3)利用核素 * Sr开展骨转移癌的疼痛治疗。此外, (略) (略) * 层东侧热疗室改建为后装机房,利用放射源 * Ir开展各类腔内肿瘤(主要针对妇科肿瘤)的后装治疗工作,后装机操作位拟设置于北侧现有模拟定位机房控制室内,与模拟定位机共用 * 间控制室。 2、项目概况 本项目放射性核素 * mTc、 * I、 * Sr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分别为9. * × * Bq、7.4× * Bq、1. * × * Bq, (略) 所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 * × * Bq,属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 * Ir放射源共1枚,拟购活度为3.7× * Bq ,属Ⅲ类放射源。 本项目核医学涉及非密封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射源应用, (略)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符合实践的正当性。 3、医院 (略) 所及后装机房周围 * m评价范围内无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选址、 (略) 等基本合理。 4、现状检测结果表明,本项目 (略) 所 (略) 及周围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 .9~ * .6nGy/h(即7. * ~9. * × * -8Gy/h);后装机房 (略) 及周围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为 * .6~ * .1nGy/h(即8. * ~9. * × * -8Gy/h),均处于 (略) 市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范围内(室内6. * ~ * . * × * -8Gy/h)。 5、 (略) 所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放射性核素 * mTc由 * M0- * mTc发生器制取, * M0- * mTc发生器、核素 * I、 * Sr拟由专业公司供应,由供货方负责运输, * M0- * mTc发生器送至储源室内贮存,核素 * I、 * Sr (略) 分装室通风橱内贮存。 (2) (略) 属 * 级非密封放射 (略) 所,参照Ⅱ类放射源安全管理。根据GB 点击查看>> 2及GBZ 点击查看>> 的有关规定, (略) 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略) 管理。 (3)经估算, (略) 规划使用的最大剂量操作各核素的过程中,核医学 (略) 控制区内主要房间 * 周屏蔽墙、铅防护门及观察窗外辐射剂量率可满足本次评价提出的 * μGy/h的限值要求, (略) 所控制区边界外的辐射剂量率可满足2.5μGy/h的限值要求。 (4) (略) 受辐射剂量估算 ① (略) 受剂量:在 (略) (略) 过程中,职业人员人均手指年当量剂量为 * . * mSv/a、躯干年有效剂量为2. * mSv/a,分别低于本次评价采用的职业人员 * 肢(手和脚)或皮肤 * mSv管理剂量约束值、躯干6mSv管理剂量约束值。 ② (略) 受剂量:在与注射核素 * mTc患者接触过程中,慰问者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在与口服核素 * I * 亢患者接触过程中(每天接触 * h),慰问者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1. * mSv/a。均低于本评价提出的1.5mSv/a的慰问者管理剂量约束值。 ③ (略) 受剂量:在与注射 * mTc患者接触(外出8小时)过程中,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在与口服 * I * 亢患者接触过程中,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 (略) (略) 过程中, (略) 周围公众成员受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为0. * mSv/a。均低于本评价提出的0.3mSv/a的公众成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 (5)本项目 (略) 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在对应衰变池内经 * 天静态存放后排放, * 次排放放射性废水中 * mTc含量忽略不计, * I含量为5. * × * Bq,远低于《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基本安全标准》(GB 点击查看>> 2)规定的放射性废液月排放限值和 * 次排放限值。 (6)放射性固废:项目产生的放射性固废可分为 * 类。第 * 类为剩余放射性药物、废旧 * M0- * mTc发生器, (略) 家回收;第 * 类为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手套、导管、药棉、纱布、吸水纸、破碎杯皿、擦拭污染地面的物品和病人使用的 * 次性杯子,医院拟于注射后候诊区放置1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用于注射 * mTc患者候诊时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暂存;于分装室、注射室各放置2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 * L的衰变箱用于短半衰期核素 * mTc和 * I的暂存, * L的衰变箱用于长半衰期核素 * Sr放射性废物的暂存;于污物间放置4个放射性废物衰变箱,2个 * L的衰变箱用于短半衰期核素 * mTc、 * I放射性废物存放,2个 * L的衰变箱用于长半衰期核素 * Sr放射性废物存放。 (略) 职业人员定期将小衰变箱内放射性废物倒入污物间的大衰变箱内,每个大衰变箱收集满放射性废物后,进行封闭存放,2个大衰变箱轮换使用。放射性废物经设定周期存放后可达到解控水平,可 (略) 理;第 * 类为清理放射性废水沉淀池时产生的沉积物污泥,分别于2座沉淀池内贮存,经设定周期存放达到解控水平,作为免 (略) 理。 6、 * Ir后装机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经计算,开展 * Ir后装治疗时,后装机房各屏蔽墙及防护门外 * cm处γ空气吸收剂量率可低于2.5μGy/h的目标控制值。 (2)在年最大诊疗人数为 * 人的情况下,职业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不大于1. * mSv/a,低于本次评价采用的6mSv管理剂量约束值。 公众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不大于0. * mSv/a,低于本评价提出的0.3mSv/a的公众成员年管理剂量约束值。 (3) * Ir (略) 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固废,主要考虑报废或退役的 * Ir放射源,当产生该类放射性固废时, (略) (略) 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7、在已有的风险防范措施和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条件下,通过进 * 步完善安全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8、医院已针对拟建项目制定了相关的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已制定的制度可以满足本项目辐射安全管理的要求。 9、医院拟配置工作人员均已参加辐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综上, (略) (略) (略) 所及 * Ir后装机应用项目,在切实落实报告中提出的辐射管理、辐射防护等各项措施, (略)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文件,严格落实各项辐射安全管理、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对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是安全的,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周围辐射水平的明显变化。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 (略) 的。 | 无 | 无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