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技术参数评审结果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技术参数评审结果公示

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技术参数评审结果公示

(2023-JLZLCQ-W4019)

我单位项目名称为“河南新乡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编号为“2023-JLZLCQ-W4019”的技术参数评审工作,于2023年11月13日14:30-17:30时在我单位组织了评审,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一、评审日期:2023年11月13日

二、公示日期:2023年11月15日-2023年11月17日

三、主要技术参数

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需求表

序号

品 名

单位

数量

技术规格需求

一、充电系统

1

智能充电机

1

1.充电控制:远程控制/本地控制

2.输出通道的蓄电池间通过串联方式联接,满足≥64节12V启动铅酸蓄电池或32节24V启动铅酸蓄电池同时充电能力

3.设备具有智能充电模式(在智能恒流、智能恒压、智能涓流多阶段充电的基础上,根据充电过程中的实时充电参数,智能调整充电参数)、脉冲充电模式、维护充电模式(在线浮充)等多种充电模式

4.在预置充电模式的基础上,可自定义设置充电参数

5.设备具有实时监测、显示各支路的充电参数(电压、电流、充入容量等)的功能

6.每个输出通道可独立控制,通道之间充电工作互不影响

7.充电任务完成后自动停止或切换到下一个任务

8.设备可接入充电间系统管理软件通过PC机进行远程统一管理

9.适配蓄电池容量 50~300AH

10.适配蓄电池类型:铅酸蓄电池

11.充电效率≥90%

12.充电电压 DC:10~130V,充电电流DC:1~30A

13.放电电压:DC:10-48V,放电电流:DC:0-30A

14.工作电压 AC:380V±15%;频率:

50Hz±5%

15.输出路数:≥8路

16.精度:电压:0.5%;电流:1%;

17.保护: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流、过温、过压、短路保护

18.工作环境:温度-20℃~50℃;湿度5%~90%RH

19.储藏条件:-40℃~70℃包装储存

20.操作方式:触摸屏

21.控制屏幕尺寸:≥10英寸

2

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主机

8

1.工作电压DC12V-96V

2.可均衡蓄电池单体电压DC12V~24V

3.待机功耗≤10W

4.均衡效率≥90%

5.本地监控RS485/LAN通信

6.放电均衡最大输出电流25A

7.充电均衡最大输入电流25A

8.单个模块均衡电池节数4~8

9.单节电池电压测量精度≤±0.5%

10.蓄电池组电池电压测量精度≤±1%

11.蓄电池组电流测量精度≤±5%

12.均衡模块开启≤5S

13.均衡模块关闭≤1S

14.单节电池电压巡检时间间隔≤1min

15.放电均衡与充电均衡转换时间≤10S

16.工作温度-5℃~+45℃

相对湿度10%~90%RH

3

智能级联器

56

1.工作电压DC12V~24V

2.可均衡蓄电池单体电压DC12V~24V

3.待机功耗≤10W

4.均衡效率≥90%

5.放电均衡最大输出电流25A

6.充电均衡最大输入电流25A

7.单节电池电压测量精度≤±0.5%

8.蓄电池组电池电压测量精度≤±1%

9.蓄电池组电流测量精度≤±5%

10.均衡模块开启≤5S

11.均衡模块关闭≤1S

12.单节电池电压巡检时间间隔≤1min

13.放电均衡与充电均衡转换时间≤10S

14.工作温度-5℃~+45℃

相对湿度10%~90%RH

4

充电线缆

m

1600

国标铜芯线缆,ZR-BVR16

5

末端智能控制柜

8

1.采用耐酸蚀柜体

2.应具备不小于7英寸显示屏,可通过控制柜启动充电;可接收级联器采集信息,并实时显示连接支路充电信息;可查询充电电池历史充放电曲线、历史充电记录和电池型号规格等信息

3.应具备安装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的独立空间,并具备末端充电端口,通过充电线缆直接与电池连接

二、环境安防系统

1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4

测量范围:温度:-20℃~+70℃;湿度:

0-100%RH,外置传感器探头时,温度范围可为-40~120℃;分辨率:温度:0.1℃;湿度:0.1%RH;温度:±0.5℃,湿度:±3%RH;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5~95% 不结露;工作面积:10-20平方米;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2

烟感探测器

9

无极二总线,带编码,电源电压:DC8-30V,电流5mA;烟雾灵敏度:1.06±26%F.t;

工作环境:温度 –20~60℃;湿度0~95% 不结露

3

氢气传感器

3

探测范围:(0-1000)ppm;分辨率:≤1ppm;输出:RS422;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4

硫化氢、二氧化硫二合一传感器

3

1.硫化氢传感器:探测范围(0-100)ppm;分辨率:≤1ppm; 输出:RS422;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2.二氧化硫传感器:探测范围:(0-20) ppm;分辨率:≤0.1ppm;输出:RS422;

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5

摄像头

4

不小于300万红外摄像机,POE供电

6

硬盘录像机

1

H.265编码,4路,POE供电

7

监控级硬盘

1

希捷或西数,6T监控级硬盘

8

串口服务器

1

用于各类传感器信号接入,不低于8路

9

一体化管理主机

1

采用国产主流品牌和国产操作系统。1U机架式服务器,CPU不小于10核,主频不低于2.0GHz,内存不小于16G,硬盘不小于1T,支持热插拔,双电源配置

10

非网管监控专用交换机

1

采用国产主流品牌。16口千兆,机架式

11

专用电源12V

1

DC12V 7.5A

12

19英寸22U网络机柜

1

600×800×1200mm

13

HDMI视频线

1

20m

14

网线

2

CAT5E,含施工

15

通讯线缆

4

RVVP4*0.3mm2,100m/卷,含施工

三、资源管理系统

1

入口探测器

1

含手持检测设备1台、出入口检测设备1套、标签读写装置1个,详见主要产品技术要求

2

蓄电池全生命管理标签

150

1.具备数据存储功能,配合入口探测器、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智能级联器以及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使用,可实现对蓄电池的生命周期管理

2.可实时采集蓄电池电压,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电压进行监测

3.具备内部存储,可存储电池电压数据不少于40万条

4.支持载波和RFID通信,RFID无线工作频段 不高于2.4GHz

5.电压测量范围:DC 0~40V;

测量精度:±0.5%

6.读取距离≥4米

7.内置国密安全芯片,采用国密安全算法,确保通信传输安全

8.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80℃;工作湿度2%~98%RH;

四、软件系统平台

1

屏幕墙

1

5000×4600mm

2

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

1

含智能充电管理子系统、环境安防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管理平台软件等,详见主要产品技术需求

★备注:厂家负责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全套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及培训费用。

主要产品技术要求

1.智能充电机

(1)单台充电机满足64块12V或32块24V启动铅酸蓄电池同时充电能力;★

(2)智能充电模式、脉冲充电模式、维护充电模式等多模式充电可选;

(3)设备应具有独立的充电软件,可本地控制充电操作,具有本地充电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应具备开放式接口协议,在本地控制基础上满足远程控制需求,应接入充电间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4)应具备8条维护支路,每路输出独立控制,可根据不同的充电需求设置不同的充电参数与模式,并同时运行,充电完成后自动停止充电;★

(5)充电机每路可单独输出DC10-130V电压,DC0-30A电流,单路可对1-8块任意数量的电池充电;

(6)实时显示各支路的运行状态包括充电、过压、欠压、短路、过载、缺相以及充电电压、电流、充入容量等运行参数;

(7)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0英寸的彩色触摸控制屏,中文界面,充电过程实时显示电流、电压曲线;★

(8)智能充电机可和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进行联通,由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直接调整充电机各路充电参数,实现蓄电池充电的精细化管理。★

2.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

(1)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可与智能充电机进行远程通信,通过终端智能调整智能充电机各路的输出参数;

(2)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具有串联充电均衡功能,可实现串联电池的单体均衡充电控制。在串联式充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池的精细化充电;★

(3)自动读取电池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包含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历史充电信息、厂家、电池编号等),依此智能生成充电参数,并在充电过程中动态监测和动态调整充电参数;★

(4)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应具备充分的防过充和防欠充功能,具有联接点温度监测功能,对充电接口温度进行监控,根据温度情况调整充电参数或切断充电操作,避免热失控现象的发生,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5)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应具有单节电池端电压监测、充电电流监测功能。可在蓄电池充电夹头夹上蓄电池后,自动监测蓄电池剩余电压或容量。

3.智能级联器

(1)应匹配各型蓄电池的联接端子或极柱,应具备联接点温度监控功能,载波标签读取功能,可在联接电池极柱时自动读取蓄电池身份信息,具备电流电压采集功能,并上传相关信息至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

(2)级联器内集成载波通信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单体电池监测模块、电池均衡模块,可实时采集电池各类信息,并执行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的均衡命令;★

(3)可实现物理线路连接完成后,模块自动识别电池电子标签,与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结合可自动设置充电参数,智能均衡电池充电,智能监测充电过程。★

4.入口探测器

4.1出入口检测设备

(1)产品通过RFID技术,对标签进行扫描检测;

(2)内置国密安全芯片,采用国密安全算法,确保通信传输安全;★

(3)应配套感应触发器,触发器用于蓄电池全生命标签的被动触发,可激活蓄电池全生命标签,使探测器探测到进入指定区域的标签;

(4)直线读写距离应不小于60米,工作频段不高于2.4GHz;

(5)为适应不同环境安装,应具备侧装或吸顶式安装等安装方式;

(6)外接DC12V供电电源,功耗应小于600mA,采用以太网通信;

(7)产品应识别稳定,每秒可识别RFID电子标签不少于200张;

(8)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80℃;工作湿度2%~98%RH;

(9)防护等级:IP65。

4.2手持检测设备

(1)整机尺寸应≤180×90×25mm;

(2)显示屏应采用工业级多点电容触控屏,尺寸应≥5.0寸,分辨率≥720×1280;

(3)设备使用操作系统应最低支持Android7.0,设备应支持语音播报,具备网络指示灯,充电指示灯;

(4)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

(5)应采用品牌四核CPU,主频频率≥1.3GHz,RAM≥3GB,ROM≥32GB;

(6)电池容量:≥4500mAh;

(7)内置超高频模块支持频率:915MHz、865MHz(865-868MHz或902-928MHz);

(8)设备出厂需屏蔽WIFI、蓝牙、4G等无线通讯功能,并去除对应图标;★

(9)配带RJ45接口的充电底座,支持数据传输;

(10)支持一维码/二维码/RFID标签识别;

(11)应具备蓄电池管理专用APP软件,同时与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数据互通,采取有线连接方式。★

5.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

(1)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软件应包含智能充电管理、环境监测管理、智能维护管理、资源管理、管理平台软件。

(2)智能充电管理应具有充电监控管理功能,可对本次采购智能充电机进行远程管理,通过对充电过程的各项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分析的同时,可实现远程充电维护操作控制、可实现充电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3)环境监测管理应接入本次采购的环境安防设备(包括温湿度、烟雾、有害气体、视频等)对各项环境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

(4)智能维护管理应具有维护计划管理、维护报表生成、维护周期设置、维护任务提醒功能(维护提醒应具有根据电池历史充电维护数据,自动更新设置的功能);

(5)资源管理应具备充电间资产台账管理、出入库管理、调拨管理、配属管理、充电历史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资源管理与本次采购的入口探测器、蓄电池全生命管理标签是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对充电间内资产状态进行实时更新,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6)系统平台应采用B/S架构,具有完善的三级权限系统,可自定义各级用户权限,并具有可视化的管理主界面,对充电间各子系统关键管理信息(如充电维护计划完成率、环境安全度、资产概况、电池状态分类等)进行统一呈现。

如对以上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于2023年11月17日18时前向我单位书面提出反映真实情况的质疑(加盖单位公章或单位法人签字盖章),我单位将及时给与答复。

四、采购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姚先生

电话:*

联系人:曲先生

电话:*

六、监督电话:0373-*

新乡某单位

2023年11月15日


,河南,新乡,0373-

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技术参数评审结果公示

(2023-JLZLCQ-W4019)

我单位项目名称为“河南新乡某单位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采购”项目编号为“2023-JLZLCQ-W4019”的技术参数评审工作,于2023年11月13日14:30-17:30时在我单位组织了评审,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

一、评审日期:2023年11月13日

二、公示日期:2023年11月15日-2023年11月17日

三、主要技术参数

充电间智能充电系统配套需求表

序号

品 名

单位

数量

技术规格需求

一、充电系统

1

智能充电机

1

1.充电控制:远程控制/本地控制

2.输出通道的蓄电池间通过串联方式联接,满足≥64节12V启动铅酸蓄电池或32节24V启动铅酸蓄电池同时充电能力

3.设备具有智能充电模式(在智能恒流、智能恒压、智能涓流多阶段充电的基础上,根据充电过程中的实时充电参数,智能调整充电参数)、脉冲充电模式、维护充电模式(在线浮充)等多种充电模式

4.在预置充电模式的基础上,可自定义设置充电参数

5.设备具有实时监测、显示各支路的充电参数(电压、电流、充入容量等)的功能

6.每个输出通道可独立控制,通道之间充电工作互不影响

7.充电任务完成后自动停止或切换到下一个任务

8.设备可接入充电间系统管理软件通过PC机进行远程统一管理

9.适配蓄电池容量 50~300AH

10.适配蓄电池类型:铅酸蓄电池

11.充电效率≥90%

12.充电电压 DC:10~130V,充电电流DC:1~30A

13.放电电压:DC:10-48V,放电电流:DC:0-30A

14.工作电压 AC:380V±15%;频率:

50Hz±5%

15.输出路数:≥8路

16.精度:电压:0.5%;电流:1%;

17.保护: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流、过温、过压、短路保护

18.工作环境:温度-20℃~50℃;湿度5%~90%RH

19.储藏条件:-40℃~70℃包装储存

20.操作方式:触摸屏

21.控制屏幕尺寸:≥10英寸

2

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主机

8

1.工作电压DC12V-96V

2.可均衡蓄电池单体电压DC12V~24V

3.待机功耗≤10W

4.均衡效率≥90%

5.本地监控RS485/LAN通信

6.放电均衡最大输出电流25A

7.充电均衡最大输入电流25A

8.单个模块均衡电池节数4~8

9.单节电池电压测量精度≤±0.5%

10.蓄电池组电池电压测量精度≤±1%

11.蓄电池组电流测量精度≤±5%

12.均衡模块开启≤5S

13.均衡模块关闭≤1S

14.单节电池电压巡检时间间隔≤1min

15.放电均衡与充电均衡转换时间≤10S

16.工作温度-5℃~+45℃

相对湿度10%~90%RH

3

智能级联器

56

1.工作电压DC12V~24V

2.可均衡蓄电池单体电压DC12V~24V

3.待机功耗≤10W

4.均衡效率≥90%

5.放电均衡最大输出电流25A

6.充电均衡最大输入电流25A

7.单节电池电压测量精度≤±0.5%

8.蓄电池组电池电压测量精度≤±1%

9.蓄电池组电流测量精度≤±5%

10.均衡模块开启≤5S

11.均衡模块关闭≤1S

12.单节电池电压巡检时间间隔≤1min

13.放电均衡与充电均衡转换时间≤10S

14.工作温度-5℃~+45℃

相对湿度10%~90%RH

4

充电线缆

m

1600

国标铜芯线缆,ZR-BVR16

5

末端智能控制柜

8

1.采用耐酸蚀柜体

2.应具备不小于7英寸显示屏,可通过控制柜启动充电;可接收级联器采集信息,并实时显示连接支路充电信息;可查询充电电池历史充放电曲线、历史充电记录和电池型号规格等信息

3.应具备安装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的独立空间,并具备末端充电端口,通过充电线缆直接与电池连接

二、环境安防系统

1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4

测量范围:温度:-20℃~+70℃;湿度:

0-100%RH,外置传感器探头时,温度范围可为-40~120℃;分辨率:温度:0.1℃;湿度:0.1%RH;温度:±0.5℃,湿度:±3%RH;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5~95% 不结露;工作面积:10-20平方米;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2

烟感探测器

9

无极二总线,带编码,电源电压:DC8-30V,电流5mA;烟雾灵敏度:1.06±26%F.t;

工作环境:温度 –20~60℃;湿度0~95% 不结露

3

氢气传感器

3

探测范围:(0-1000)ppm;分辨率:≤1ppm;输出:RS422;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4

硫化氢、二氧化硫二合一传感器

3

1.硫化氢传感器:探测范围(0-100)ppm;分辨率:≤1ppm; 输出:RS422;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2.二氧化硫传感器:探测范围:(0-20) ppm;分辨率:≤0.1ppm;输出:RS422;

使用环境:温度:-20~50℃、湿度:15% ~ 90%RH 无凝结;安全:支持国密算法,内置安全芯片

5

摄像头

4

不小于300万红外摄像机,POE供电

6

硬盘录像机

1

H.265编码,4路,POE供电

7

监控级硬盘

1

希捷或西数,6T监控级硬盘

8

串口服务器

1

用于各类传感器信号接入,不低于8路

9

一体化管理主机

1

采用国产主流品牌和国产操作系统。1U机架式服务器,CPU不小于10核,主频不低于2.0GHz,内存不小于16G,硬盘不小于1T,支持热插拔,双电源配置

10

非网管监控专用交换机

1

采用国产主流品牌。16口千兆,机架式

11

专用电源12V

1

DC12V 7.5A

12

19英寸22U网络机柜

1

600×800×1200mm

13

HDMI视频线

1

20m

14

网线

2

CAT5E,含施工

15

通讯线缆

4

RVVP4*0.3mm2,100m/卷,含施工

三、资源管理系统

1

入口探测器

1

含手持检测设备1台、出入口检测设备1套、标签读写装置1个,详见主要产品技术要求

2

蓄电池全生命管理标签

150

1.具备数据存储功能,配合入口探测器、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智能级联器以及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使用,可实现对蓄电池的生命周期管理

2.可实时采集蓄电池电压,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电压进行监测

3.具备内部存储,可存储电池电压数据不少于40万条

4.支持载波和RFID通信,RFID无线工作频段 不高于2.4GHz

5.电压测量范围:DC 0~40V;

测量精度:±0.5%

6.读取距离≥4米

7.内置国密安全芯片,采用国密安全算法,确保通信传输安全

8.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80℃;工作湿度2%~98%RH;

四、软件系统平台

1

屏幕墙

1

5000×4600mm

2

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

1

含智能充电管理子系统、环境安防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管理平台软件等,详见主要产品技术需求

★备注:厂家负责提供本项目相关的全套设备的运输、安装、调试及培训费用。

主要产品技术要求

1.智能充电机

(1)单台充电机满足64块12V或32块24V启动铅酸蓄电池同时充电能力;★

(2)智能充电模式、脉冲充电模式、维护充电模式等多模式充电可选;

(3)设备应具有独立的充电软件,可本地控制充电操作,具有本地充电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应具备开放式接口协议,在本地控制基础上满足远程控制需求,应接入充电间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4)应具备8条维护支路,每路输出独立控制,可根据不同的充电需求设置不同的充电参数与模式,并同时运行,充电完成后自动停止充电;★

(5)充电机每路可单独输出DC10-130V电压,DC0-30A电流,单路可对1-8块任意数量的电池充电;

(6)实时显示各支路的运行状态包括充电、过压、欠压、短路、过载、缺相以及充电电压、电流、充入容量等运行参数;

(7)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0英寸的彩色触摸控制屏,中文界面,充电过程实时显示电流、电压曲线;★

(8)智能充电机可和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进行联通,由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直接调整充电机各路充电参数,实现蓄电池充电的精细化管理。★

2.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

(1)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可与智能充电机进行远程通信,通过终端智能调整智能充电机各路的输出参数;

(2)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具有串联充电均衡功能,可实现串联电池的单体均衡充电控制。在串联式充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池的精细化充电;★

(3)自动读取电池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包含标称电压、标称容量、历史充电信息、厂家、电池编号等),依此智能生成充电参数,并在充电过程中动态监测和动态调整充电参数;★

(4)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应具备充分的防过充和防欠充功能,具有联接点温度监测功能,对充电接口温度进行监控,根据温度情况调整充电参数或切断充电操作,避免热失控现象的发生,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5)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应具有单节电池端电压监测、充电电流监测功能。可在蓄电池充电夹头夹上蓄电池后,自动监测蓄电池剩余电压或容量。

3.智能级联器

(1)应匹配各型蓄电池的联接端子或极柱,应具备联接点温度监控功能,载波标签读取功能,可在联接电池极柱时自动读取蓄电池身份信息,具备电流电压采集功能,并上传相关信息至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

(2)级联器内集成载波通信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单体电池监测模块、电池均衡模块,可实时采集电池各类信息,并执行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的均衡命令;★

(3)可实现物理线路连接完成后,模块自动识别电池电子标签,与蓄电池单体智能监控终端结合可自动设置充电参数,智能均衡电池充电,智能监测充电过程。★

4.入口探测器

4.1出入口检测设备

(1)产品通过RFID技术,对标签进行扫描检测;

(2)内置国密安全芯片,采用国密安全算法,确保通信传输安全;★

(3)应配套感应触发器,触发器用于蓄电池全生命标签的被动触发,可激活蓄电池全生命标签,使探测器探测到进入指定区域的标签;

(4)直线读写距离应不小于60米,工作频段不高于2.4GHz;

(5)为适应不同环境安装,应具备侧装或吸顶式安装等安装方式;

(6)外接DC12V供电电源,功耗应小于600mA,采用以太网通信;

(7)产品应识别稳定,每秒可识别RFID电子标签不少于200张;

(8)工作环境:工作温度-20℃~80℃;工作湿度2%~98%RH;

(9)防护等级:IP65。

4.2手持检测设备

(1)整机尺寸应≤180×90×25mm;

(2)显示屏应采用工业级多点电容触控屏,尺寸应≥5.0寸,分辨率≥720×1280;

(3)设备使用操作系统应最低支持Android7.0,设备应支持语音播报,具备网络指示灯,充电指示灯;

(4)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

(5)应采用品牌四核CPU,主频频率≥1.3GHz,RAM≥3GB,ROM≥32GB;

(6)电池容量:≥4500mAh;

(7)内置超高频模块支持频率:915MHz、865MHz(865-868MHz或902-928MHz);

(8)设备出厂需屏蔽WIFI、蓝牙、4G等无线通讯功能,并去除对应图标;★

(9)配带RJ45接口的充电底座,支持数据传输;

(10)支持一维码/二维码/RFID标签识别;

(11)应具备蓄电池管理专用APP软件,同时与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数据互通,采取有线连接方式。★

5.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

(1)智慧充电间管理系统软件应包含智能充电管理、环境监测管理、智能维护管理、资源管理、管理平台软件。

(2)智能充电管理应具有充电监控管理功能,可对本次采购智能充电机进行远程管理,通过对充电过程的各项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分析的同时,可实现远程充电维护操作控制、可实现充电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3)环境监测管理应接入本次采购的环境安防设备(包括温湿度、烟雾、有害气体、视频等)对各项环境信息进行可视化呈现;

(4)智能维护管理应具有维护计划管理、维护报表生成、维护周期设置、维护任务提醒功能(维护提醒应具有根据电池历史充电维护数据,自动更新设置的功能);

(5)资源管理应具备充电间资产台账管理、出入库管理、调拨管理、配属管理、充电历史信息管理等功能。通过资源管理与本次采购的入口探测器、蓄电池全生命管理标签是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对充电间内资产状态进行实时更新,实现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6)系统平台应采用B/S架构,具有完善的三级权限系统,可自定义各级用户权限,并具有可视化的管理主界面,对充电间各子系统关键管理信息(如充电维护计划完成率、环境安全度、资产概况、电池状态分类等)进行统一呈现。

如对以上评审结果有异议,请于2023年11月17日18时前向我单位书面提出反映真实情况的质疑(加盖单位公章或单位法人签字盖章),我单位将及时给与答复。

四、采购人联系方式

联系人:姚先生

电话:*

联系人:曲先生

电话:*

六、监督电话:0373-*

新乡某单位

2023年11月15日


,河南,新乡,0373-
    
查看详情》

招标
代理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已关注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