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技术要求内容 | 评分等级 | 是否需要附件说明 | 1 | 全国产化研制工作主要针对发动机综合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组成包括:主控板、电源板、壳体结构等组成。 | 重要 | 否 |
2 | 根据 点击查看>> 方要求协商确定 | 重要 | 否 |
3 | 发动机综合控制器外廓长、宽、高分别不大于: 160mm、150mm、75mm。 | 重要 | 否 |
4 | 发动机控制器重量:≯2kg。 | 重要 | 否 |
5 | 1)地面运输及贮存温度:-35℃~45℃2)工作过程中飞行器舱内温度:≯90℃ | 非常重要 | 否 |
6 | 依据总体下发的环境试验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振动。原始试验记录保存备查(含电子版、纸质版本)。承研方负责设计及生 (略) 需的工装以及试验测试电缆。其中,振动试验工装需考虑 流量电机、 压强传感器、燃烧室压强传感器等组件的安装(这些组件的安装尺寸及要求由 点击查看>> 方另行提供)。 | 重要 | 否 |
7 | 电子元器件100%国产化,优先从Q/HT0401-2022或《 (略) 用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2021版)》选用。 | 非常重要 | 否 |
8 | 发动机综合控制的功能如下:1)完成对 流量调节电机系统的PWM通讯2) (略) 压强传 (略) 的调理和采集3) (略) 功率电电流反馈功能4)完成发动机点火功能,并向飞行器遥测 (略) 5)完成主要电源电压信息检测6)完 (略) 和工作/隔离插头状态检测7)将电源变换向流量电机驱动板提供+5VDC供电,电流≯0.5A8)可通过串行RS-422通讯接口实现对飞控、遥测和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9)根据飞控的指令,通过采集 压强,并完成 流量调节闭环控制10)与其它供应系统通过RS422通讯,输出其它流量指令,控制其它供应系统实现其它系统的流量闭环调节,并接收和检测其它供应系统的状态信息11)可检测电缆网的安全隔离管制插座的“工作/隔离”的状态(预留)12) (略) (略) ,发动机控制系统自身具备发动机点火的功能 | 非常重要 | 否 |
9 | 数字通讯总线接口: RS422总线≮4路 | 重要 | 否 |
10 | 1)离散量输入接口:≮5路,采用“28V/开”形式2)离散量输出接口:≮1路,采用“28V/开”形式 | 重要 | 否 |
11 | 1) (略) : 2路(预留)2) (略) 持续时间200ms@≯22A | 重要 | 否 |
12 | 1) (略) 理能力:≮150MHz2)字长:32位3)SRAM:≮256KB4)FLASH:≮2MB | 非常重要 | 否 |
13 | 1)额定电压: 点击查看>> V DC2)电流:≯1A3)由飞行器总体提供 点击查看>> VDC供电。 | 重要 | 否 |
14 | 单次连续稳定工作时间不小于500s | 重要 | 否 |
15 | 1.基本要 (略) 、中央军委 (略) 《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进行产品研制过程质量控制,将产品研制纳入本单位质量体系进行管理,落实研制过程质量管理要求,确保研制过程质量受控。按照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设计、生产、采购、试验、交付与验收等过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管理控制活动,确保产品满足任务书要求。按照GJB1406A-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编制《质量保证大纲》,制定质量目标与实施计划。 | 重要 | 否 |
16 | 2.设计质量控制要求对研究过程中的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进行评审,确保输入条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要求。按照“通用质量特性”要求(可靠性、安全性、保障性、维修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和《发动机产品保证通用要求》开展工作,明确设计采用的相关标准,完成“通用质量特性”分析与设计任务,形成《 通用质量特性报告》。通过方案设计评审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 重要 | 否 |
17 | 3.技术状态管理要求按照GJB 3206A-2010《技术状态管理》,明确技术状态项目,确定技术状态基线,落实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工作,并按照“论证充分,各方认可,试验验证,审批完备,落实到位”的原则对技术状态更改进行控制。研制各阶段产品技术状态基线按照评审通过的设计报告文件执行。 | 重要 | 否 |
18 | 4.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应符合GJB 5852-2006《装备研制风险分析要求》。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对质量控制实施动态管理,并进行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编制《 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重要 | 否 |
19 | 5.标准化要求贯彻“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原则,编制《 标准化大纲》。按照标准化要求,明确设计标准与规范,并在研制过程中执行。 | 重要 | 否 |
20 | 6.材料选用要求新品材料研制应符合GJB/Z 点击查看>> -2015《军工材料管理要求 (略) 分:研制》要求。材料选用应符合GJB/Z 点击查看>> -2015《军工材料管理要求 (略) 分:选用》要求。 | 重要 | 否 |
21 | 7.元器件质量控制要求电子元器件选用应遵守Q/HT0401-2022《 (略) (略) 元器件筛选目录》或《 (略) 用电子元器件选用目录(2021版)》。按照GJB 3404-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对元器件的采购、监制、验收等过程进行控制;元器件应进行降额设计、热设计和环境防护设计。编制元器件选用清单,明确元器件名称、型号、质量等级、技术条件或规范、外形、封装、承制单位、主要技术指标等内容,元器件装机清单需满足整机要求,并经过评审。元器件经筛选合格后方可装机使用,具体元器件二次筛选方法按照中国空 (略) 《元器件二次筛选规范》(Q/5S134-2017)进行。电子元器件100%国产化。 | 非常重要 | 否 |
22 | 8.采购控制要求按GJB 939-90《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合格供方名录,作为采购和选择供方的依据。采购产品经验证,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加强对供方质量的监控,参与供方产品生产的关键过程和活动,确保供方研制过程、交付产品符合技术协议或研制任务书的要求。 | 重要 | 否 |
23 | 9.软件质量控制要求软件研制按GJB 5000A-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不低于三级标准执行,对软件的开发、测试、验收、维护等过程进行控制,保证设计和开发的软件满足规定要求。参加 (略) 有软件必须通过有资质的第三方独立评测。建立软件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确保软件受控。软件纳入配置项管理的内容包含软件研制任务书、软件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设计报告(含源程序,带注释)、软件测试报告、软件研制总结报告、软件问题报告单、软件更改单、回归测试报告、出厂评审结论等。 | 重要 | 否 |
24 | 10.工艺性要求严格按照《 (略) 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要求执行,严禁使用禁用工艺,限用工艺需报两总系统审批后方可采用。据GJB 190 《特性分析》的要求对控制系统产品进行产品特性分析,形成《 特性分析报告》,明确关重特性,编制关键件/重要件清单,编制和执行关键过程控制文件。按照GJB 909A-2005《关键件个重要件的质量控制》的要求,对关键特性与重要特性实施百分之百检验。不能实施百分百检验的,应规定检验或验证方法履行审批手续。 | 重要 | 否 |
25 | 11.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对加工工艺进行审批,对关键件、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程序并实施,实行“三定”工作(定工序、定人员、定设备)。按特殊过程质量管理要求,确认承制产品生产的特殊过程,并形成特殊过程汇总表,从工艺文件的编制、特殊过程的确认、特殊过程控制的监督和检查等方面进行控制。按照GJB 2712A-2009《装备计量保障中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建立监视与测量设备台账,对生产、加工、检验等过程的计量器具,按要求进行检定和校准。操作、测试、工艺、设计、检验等人员持证上岗或有相应资质。各生产过程建立质量控制点,保证每个产品具有唯一标识,保持生产记录,确保生产过程可追溯等。 | 重要 | 否 |
26 | 12.数字化要求采用数字化方法搭建控制系统设计环境和性能仿真条件,构建控制系统全系统模型,完成控制系统数字化性能仿真试验。按照一致,连续、权威传递要求,全套数字化模型以及相关数据知识作为重要成果上交存档,并作为后续工程化应用向后传递。 | 重要 | 否 |
27 | 13.环境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工作应符合GJB 4239-2001 《装备环境工程通用要求》,并按照《发动机产品保证通用要求》中相关要求执行。进行环境适应性设计。依据项 (略) 经历的环境特点,制定项目环境条件技术要求。各级产品依据该要求进行分解,并开展环境适应性设计与分析,按要求进行环境试验,以检验采取的环境适应性设计措施的有效性。 | 重要 | 否 |
28 | 14.试验管理要求按照GJB 1452A-2004 《大型试验质量管理要求》,编制《试验大纲》,并进行评审、会签和审批。按试验大纲要求,明确试验项目及内容、岗位设置与人员分工、试验程序、条件、手段和记录要求,并对试验结果 (略) 理,确保达到试验目的。 | 重要 | 否 |
29 | 15.质量问题归零要求出现质量问题需按照航天“双五条”要求进行归零,归零工作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技术归零要做到:定位准确,机理清楚,问题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管理归零要做到: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 (略) 理,完善规章。 | 重要 | 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