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棱机采购
铣棱机采购
所属中类 | 物料编码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品牌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主要用于内齿圈圆弧形齿槽的两端侧铣棱以及毛刷刷削齿顶齿侧产生的新凸起和残留的细小毛刺和铁粉。
1. 设备主要结构及具体要求
1.1. 设备关键结构配置
序号
名称
规格
使用部位
备注
1
数控系统
西门子/三菱
2
伺服系统
西门子/三菱
3
屏幕
不小于6英寸
4
直线导轨
上银,大于30mm
5
滚珠丝杠
6
轴承
NSK
7
气动元件
SMC
8
倒角头
电主轴
9
刷削头
电主轴
10
电器元件
施耐德、富士、欧姆龙
11
自动润滑
南京贝奇尔
12
液压系统
厂家自带
13
冷却系统
同飞油冷机(倒角主轴、液压站均需油冷)
14
油雾分离装置
西安海威斯
15
切屑液过滤器
上海沃邦:滤纸式过滤装置,自动卷纸
16
自动翻转装置
伺服蜗轮蜗杆旋转
17
电柜空调
同飞
19
排屑机
后置式排屑机
20
对齿测量装置
接触式对齿测量装置
1.2. 设备主体结构
2.2.1 设备专机要求:(若2.2.1与其他部分有冲突,以2.2.1要求为准)
2.2.1.1机床采用立式、全封闭罩壳,顶部预留工件桁架上下料口;;
2.2.1.2床身左侧立柱为倒角头,用于工件倒角加工;可进行顺逆时针手动摆动主轴头角度,角度刻度指示;
床身右立柱为刷削头,用于工件倒角加工后的凸起和毛刺刷削加工。可进行顺逆时针手动摆动主轴头角度,角度刻度指示;摆动绕点需采用高刚性高精度轴承,摆动角度至少正负30°。摆动采用蜗杆圆柱齿轮(交错齿轮)或蜗轮蜗杆结构。手轮 (略) 力的部位。,
2.2.1.3可对所有机型,齿顶圆尺寸从φ100-φ500尺寸内齿的齿端面进行齿廓倒角加工;
2.2.1.4倒角刀和毛刷按2.3加工要求的精度设计结构,毛刷不能因摩擦热引起变形熔化。
2.2.1.5机床分别有X1、Y1、X2、Y2、Y3、A、B共7个伺服轴。倒角头、刷头水平方向运动为X1,X2轴,上下方向运动为Y1,Y2轴;机械手上下方向运动为Y3轴,工件翻转为A轴,工作台回转为B轴。
2.2.1.6 X1、B轴联动插补完成齿轮端面的全齿廓倒角; X2、B轴联动完成齿轮端面的刷削加工。
2.2.1.7 B轴回转工作台具有360°分度功能,定位精度及回程间隙均≤1Arc.min;
2.2.1.8对齿装置使用接触式感应测量头,定位精准,并由系统控制分度来实现工件的周进给运动。
2.2.1.9机床各直线轴均采用直线导轨作为导向,用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滚珠丝杠定位,运动平稳可靠;
2.2.1.10倒角头/刷削头均采用电主轴,主轴密封可靠,防止粉尘、液体进入。变频器控制调速。
2.2.1.11工件装夹采用液压三爪卡盘夹持内孔方式;
2.2.1.12倒角加工采用干切/湿切均可、干切时铣棱同时高压气吹。 刷削加工采用湿削加工,切削液可以可控开启关闭;圆周刷削的同时进行轴向上下运动,倒角位置的齿端面和齿面残留的凸起毛刺均能扫刷覆盖清理。
2.2.1.13 设备可接触加工开合门窗均需配备接近开关、电磁式安全开关、安全继电器联动PLC系统,开门后触发停机报警程序;磁吸开关采用 和泉 IDEC HS1L型电磁式安全开关、安全继电器采用立宏SM-602(配备通讯线)或安全性能等级EN13829-1 Type 4/SLL 3以上 、接近开关采用欧姆龙E2E-X3D1-N以上;设备正面上料需有安全光栅,品牌:恩士 规格:GL-R71F(光栅根据设备实际尺寸选型)
2.2.1.14机床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对齿轮端面倒角大小可控,倒角一致性好,效率高;
2.2.1.15设备具备自助参数化的调机能力,通过超灵敏触摸屏界面进行交互式参数化输入,根据被加工工件特性(齿数、模数、压力角、齿根圆、位置条件等参数)通过界面输入对应的齿轮参数进行逻辑换算或导入齿廓点生成对应倒棱程序。
2.2.1.16工件分度和刀轴进给运动采用数控插补原理。工件主轴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可实现回转速度的调节。在工件连续旋转的同时,高速旋转的刀轴在倒棱程序控制下,沿着齿形进行恒线速度均匀切削运动来实现齿轮的倒棱。刀垂直状态下,也可以一个个位置钻孔式的单分度倒角加工,调试简单快捷。
2.2.1.17更换品种方便快捷,除更换工装夹具外,不需要调整机床,只需将更换工件程序调用即可;
2.2.1.18机床带辅助翻转工位,由伺服电机蜗轮蜗杆驱动控制翻转,将工件自动翻面;上下运动由伺服驱动。加工结束,翻转机构移动到低于夹具装夹平面,利于上下料。
2.2.1.19当翻转机构停用时,对于齿顶圆大200mm工件,选用较长的刀杆亦可以铣到齿的下端面;同理,毛刷亦可以刷到上下端面。
2.2.1.20采用自动集中润滑,开机时优先对导轨丝杆进行充分的润滑,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润滑泵间歇工作时间。
2.2.1.21机床防护:主要导轨上都有防护装置,以防止铁屑进入机床内部;操作面有透明观察窗,加工区域设置照明,便于观察。
2.2.1.22 密封防护:
① 设备外部箱体采用全包围设计,防护罩各接合部位,经过防漏水处理,并增加密封装置,切削液不泄露,保证加工场地的干净整洁
② 转台和夹具锥面配合的中空部位需密封良好,防止漏切削液。
③ 设备防护罩顶部留有油雾分离器接口,接口直径Φ150mm,配备油雾分离器,静电式;
④ 机床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噪声小于80分贝。
1.3. 加工对象及加工要求
1.3.1. 加工对象:针齿壳
序号
机型
部件名称
长宽高mm
齿顶圆mm
重量kg
备注
工程图
1
5
针齿壳
φ570*200
φ470
40
最大部件
2
4
针齿壳
φ470*110
φ376
28
3
3
针齿壳
φ382*117
φ286
22.4
中型
.
.
.
.
.
.
.
.
.
.
.
.
.
.
.
.
.
.
5
3
针齿壳
φ253*110
φ248
22.4
7
160N
针齿壳
φ238*86
φ178
5.6
9
2
针齿壳
φ190*60
φ138
2.29
小型
10
1
针齿壳
φ165*53.5
φ118.98
2
1.3.2. 加工部位:半圆弧齿槽,如图红色所示,验收机型半圆弧齿槽直径约φ9-φ10mm。
1.3.3. 加工流程:
倒角刀+毛刷加工:人工装夹工件-启动机床-自动门关闭-对齿-左倒角头加工-加工完成后退刀-右毛刷加工-退毛刷-机械手自动翻转工件-重复倒角刷削动作-加工完成-门开。
1.3.4. 加工材料:QT450-10(HB250)
1.3.5. 加工要求:
序号
加工后检测项目
判定标准
检测工具
检测频次
1
倒角均匀:
设置值(0.2~1.5)±0.1
目视倒角均匀,全齿一致性良好
目视
全检
2
针齿槽齿面无倒伤
目视无倒伤痕迹
目视
全检
3
两侧无新的翻边产生
毛刺去后两侧干净整洁无残留
电子放大镜
全检
4
两侧无新的翻边产生
触摸无翻边
手触感
全检
5
外观无伤痕:夹伤/碰伤/磕伤
目视无倒痕、刮痕
目视
全检
序号
铣棱前毛刺状态
铣棱后目标效果
1.3.6. 设备规格:
序号
项目
参数
备注
1
工件直径:最大外圆
φ600mm
2
工件直径:内齿齿顶圆
φ100-φ500
3
齿轮模数
1.4~15mm
4
工件最大螺旋角(β)
28o
5
最大工件重量(KG)
70kg
6
工件最大轴向高度
7
工作台最大转速
10RPM
8
刀具主轴转速
2000~12000rpm
9
刷削主轴转速
2000~8000rpm
10
倒棱宽度
0.2~1.5mm
1.4. 设备精度要求(如有相关的静态和动态要求需详细描述)
机床主要精度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精度
备注
1
各移动轴定位精度
mm
≤0.015
检验器具:百分表或千分表检验
2
各移动轴重复定位精度
mm
≤0.015
3
工作台轴向跳动
mm
≤0.015
4
工作台端面跳动
mm
≤0.015
5
C轴定位精度及回程间隙
Arc.min
≤1
6
电主轴径向跳动
mm
≤0.01
7
电主轴轴窜动
mm
≤0.01
1.5. 设备段取要求
1.5.1. 系列内更换机种时间≤ 20 min。
1.5.2. 系列外更换机种时间≤ 30 min。
1.6. 设备节拍要求
2.7.1 机加工时间:≤8min,装卸时间≤1min
1.7. 设备制造性及稳定性要求:
2.8.1 按正常生产条件连续加工24H,设备无故障,加工零件随机取样 3个,按2.3.3的要求进行检查。
2.8.2 连续生产要求:无重大故障连续生产时间>360H;(除操作不当或维修不当造成外)
(注:一天工作24H/天,300天/年;重大故障:单次设备故障时间<4H)
1.8. 设备及备品备件
序号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1
数控齿轮倒角机
一台
2
自动化接口
保留15%的I/O口
3
接触式或非接触感应式测量头
2
备件
4
气枪
一付
5
机床调整垫铁
一套
6
机床主轴刀具弹簧夹头ER20
二件
7
更换刀具辅助双头呆扳手
两件
18-21mm27-30mm
8
工装夹具
一套
三爪兼容验收机型
9
内六角扳手
六件
3、4、5、6、8、10
10
工具箱
一件
390×160×130mm
11
45°加工刀具
Φ10(刀柄2件,刀片20片)
12
毛刷
10把(评审图纸提供毛刷图)
行业 | 规模 | 注册资金(万元) | 企业所在地 | 供货区域 | 代理资质的品牌 | 交期(日) | 质保时间(月) | 公司成立年限(年) |
---|
机加工 | 原厂直销 | 500万元以上 | 全国 | 全国 | 具备 | 120 | 12 | 10年以上 |
所属中类 | 物料编码 | 名称 | 规格型号 | 品牌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主要用于内齿圈圆弧形齿槽的两端侧铣棱以及毛刷刷削齿顶齿侧产生的新凸起和残留的细小毛刺和铁粉。
1. 设备主要结构及具体要求
1.1. 设备关键结构配置
序号
名称
规格
使用部位
备注
1
数控系统
西门子/三菱
2
伺服系统
西门子/三菱
3
屏幕
不小于6英寸
4
直线导轨
上银,大于30mm
5
滚珠丝杠
6
轴承
NSK
7
气动元件
SMC
8
倒角头
电主轴
9
刷削头
电主轴
10
电器元件
施耐德、富士、欧姆龙
11
自动润滑
南京贝奇尔
12
液压系统
厂家自带
13
冷却系统
同飞油冷机(倒角主轴、液压站均需油冷)
14
油雾分离装置
西安海威斯
15
切屑液过滤器
上海沃邦:滤纸式过滤装置,自动卷纸
16
自动翻转装置
伺服蜗轮蜗杆旋转
17
电柜空调
同飞
19
排屑机
后置式排屑机
20
对齿测量装置
接触式对齿测量装置
1.2. 设备主体结构
2.2.1 设备专机要求:(若2.2.1与其他部分有冲突,以2.2.1要求为准)
2.2.1.1机床采用立式、全封闭罩壳,顶部预留工件桁架上下料口;;
2.2.1.2床身左侧立柱为倒角头,用于工件倒角加工;可进行顺逆时针手动摆动主轴头角度,角度刻度指示;
床身右立柱为刷削头,用于工件倒角加工后的凸起和毛刺刷削加工。可进行顺逆时针手动摆动主轴头角度,角度刻度指示;摆动绕点需采用高刚性高精度轴承,摆动角度至少正负30°。摆动采用蜗杆圆柱齿轮(交错齿轮)或蜗轮蜗杆结构。手轮 (略) 力的部位。,
2.2.1.3可对所有机型,齿顶圆尺寸从φ100-φ500尺寸内齿的齿端面进行齿廓倒角加工;
2.2.1.4倒角刀和毛刷按2.3加工要求的精度设计结构,毛刷不能因摩擦热引起变形熔化。
2.2.1.5机床分别有X1、Y1、X2、Y2、Y3、A、B共7个伺服轴。倒角头、刷头水平方向运动为X1,X2轴,上下方向运动为Y1,Y2轴;机械手上下方向运动为Y3轴,工件翻转为A轴,工作台回转为B轴。
2.2.1.6 X1、B轴联动插补完成齿轮端面的全齿廓倒角; X2、B轴联动完成齿轮端面的刷削加工。
2.2.1.7 B轴回转工作台具有360°分度功能,定位精度及回程间隙均≤1Arc.min;
2.2.1.8对齿装置使用接触式感应测量头,定位精准,并由系统控制分度来实现工件的周进给运动。
2.2.1.9机床各直线轴均采用直线导轨作为导向,用伺服电机通过驱动滚珠丝杠定位,运动平稳可靠;
2.2.1.10倒角头/刷削头均采用电主轴,主轴密封可靠,防止粉尘、液体进入。变频器控制调速。
2.2.1.11工件装夹采用液压三爪卡盘夹持内孔方式;
2.2.1.12倒角加工采用干切/湿切均可、干切时铣棱同时高压气吹。 刷削加工采用湿削加工,切削液可以可控开启关闭;圆周刷削的同时进行轴向上下运动,倒角位置的齿端面和齿面残留的凸起毛刺均能扫刷覆盖清理。
2.2.1.13 设备可接触加工开合门窗均需配备接近开关、电磁式安全开关、安全继电器联动PLC系统,开门后触发停机报警程序;磁吸开关采用 和泉 IDEC HS1L型电磁式安全开关、安全继电器采用立宏SM-602(配备通讯线)或安全性能等级EN13829-1 Type 4/SLL 3以上 、接近开关采用欧姆龙E2E-X3D1-N以上;设备正面上料需有安全光栅,品牌:恩士 规格:GL-R71F(光栅根据设备实际尺寸选型)
2.2.1.14机床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对齿轮端面倒角大小可控,倒角一致性好,效率高;
2.2.1.15设备具备自助参数化的调机能力,通过超灵敏触摸屏界面进行交互式参数化输入,根据被加工工件特性(齿数、模数、压力角、齿根圆、位置条件等参数)通过界面输入对应的齿轮参数进行逻辑换算或导入齿廓点生成对应倒棱程序。
2.2.1.16工件分度和刀轴进给运动采用数控插补原理。工件主轴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可实现回转速度的调节。在工件连续旋转的同时,高速旋转的刀轴在倒棱程序控制下,沿着齿形进行恒线速度均匀切削运动来实现齿轮的倒棱。刀垂直状态下,也可以一个个位置钻孔式的单分度倒角加工,调试简单快捷。
2.2.1.17更换品种方便快捷,除更换工装夹具外,不需要调整机床,只需将更换工件程序调用即可;
2.2.1.18机床带辅助翻转工位,由伺服电机蜗轮蜗杆驱动控制翻转,将工件自动翻面;上下运动由伺服驱动。加工结束,翻转机构移动到低于夹具装夹平面,利于上下料。
2.2.1.19当翻转机构停用时,对于齿顶圆大200mm工件,选用较长的刀杆亦可以铣到齿的下端面;同理,毛刷亦可以刷到上下端面。
2.2.1.20采用自动集中润滑,开机时优先对导轨丝杆进行充分的润滑,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润滑泵间歇工作时间。
2.2.1.21机床防护:主要导轨上都有防护装置,以防止铁屑进入机床内部;操作面有透明观察窗,加工区域设置照明,便于观察。
2.2.1.22 密封防护:
① 设备外部箱体采用全包围设计,防护罩各接合部位,经过防漏水处理,并增加密封装置,切削液不泄露,保证加工场地的干净整洁
② 转台和夹具锥面配合的中空部位需密封良好,防止漏切削液。
③ 设备防护罩顶部留有油雾分离器接口,接口直径Φ150mm,配备油雾分离器,静电式;
④ 机床设计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噪声小于80分贝。
1.3. 加工对象及加工要求
1.3.1. 加工对象:针齿壳
序号
机型
部件名称
长宽高mm
齿顶圆mm
重量kg
备注
工程图
1
5
针齿壳
φ570*200
φ470
40
最大部件
2
4
针齿壳
φ470*110
φ376
28
3
3
针齿壳
φ382*117
φ286
22.4
中型
.
.
.
.
.
.
.
.
.
.
.
.
.
.
.
.
.
.
5
3
针齿壳
φ253*110
φ248
22.4
7
160N
针齿壳
φ238*86
φ178
5.6
9
2
针齿壳
φ190*60
φ138
2.29
小型
10
1
针齿壳
φ165*53.5
φ118.98
2
1.3.2. 加工部位:半圆弧齿槽,如图红色所示,验收机型半圆弧齿槽直径约φ9-φ10mm。
1.3.3. 加工流程:
倒角刀+毛刷加工:人工装夹工件-启动机床-自动门关闭-对齿-左倒角头加工-加工完成后退刀-右毛刷加工-退毛刷-机械手自动翻转工件-重复倒角刷削动作-加工完成-门开。
1.3.4. 加工材料:QT450-10(HB250)
1.3.5. 加工要求:
序号
加工后检测项目
判定标准
检测工具
检测频次
1
倒角均匀:
设置值(0.2~1.5)±0.1
目视倒角均匀,全齿一致性良好
目视
全检
2
针齿槽齿面无倒伤
目视无倒伤痕迹
目视
全检
3
两侧无新的翻边产生
毛刺去后两侧干净整洁无残留
电子放大镜
全检
4
两侧无新的翻边产生
触摸无翻边
手触感
全检
5
外观无伤痕:夹伤/碰伤/磕伤
目视无倒痕、刮痕
目视
全检
序号
铣棱前毛刺状态
铣棱后目标效果
1.3.6. 设备规格:
序号
项目
参数
备注
1
工件直径:最大外圆
φ600mm
2
工件直径:内齿齿顶圆
φ100-φ500
3
齿轮模数
1.4~15mm
4
工件最大螺旋角(β)
28o
5
最大工件重量(KG)
70kg
6
工件最大轴向高度
7
工作台最大转速
10RPM
8
刀具主轴转速
2000~12000rpm
9
刷削主轴转速
2000~8000rpm
10
倒棱宽度
0.2~1.5mm
1.4. 设备精度要求(如有相关的静态和动态要求需详细描述)
机床主要精度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精度
备注
1
各移动轴定位精度
mm
≤0.015
检验器具:百分表或千分表检验
2
各移动轴重复定位精度
mm
≤0.015
3
工作台轴向跳动
mm
≤0.015
4
工作台端面跳动
mm
≤0.015
5
C轴定位精度及回程间隙
Arc.min
≤1
6
电主轴径向跳动
mm
≤0.01
7
电主轴轴窜动
mm
≤0.01
1.5. 设备段取要求
1.5.1. 系列内更换机种时间≤ 20 min。
1.5.2. 系列外更换机种时间≤ 30 min。
1.6. 设备节拍要求
2.7.1 机加工时间:≤8min,装卸时间≤1min
1.7. 设备制造性及稳定性要求:
2.8.1 按正常生产条件连续加工24H,设备无故障,加工零件随机取样 3个,按2.3.3的要求进行检查。
2.8.2 连续生产要求:无重大故障连续生产时间>360H;(除操作不当或维修不当造成外)
(注:一天工作24H/天,300天/年;重大故障:单次设备故障时间<4H)
1.8. 设备及备品备件
序号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1
数控齿轮倒角机
一台
2
自动化接口
保留15%的I/O口
3
接触式或非接触感应式测量头
2
备件
4
气枪
一付
5
机床调整垫铁
一套
6
机床主轴刀具弹簧夹头ER20
二件
7
更换刀具辅助双头呆扳手
两件
18-21mm27-30mm
8
工装夹具
一套
三爪兼容验收机型
9
内六角扳手
六件
3、4、5、6、8、10
10
工具箱
一件
390×160×130mm
11
45°加工刀具
Φ10(刀柄2件,刀片20片)
12
毛刷
10把(评审图纸提供毛刷图)
行业 | 规模 | 注册资金(万元) | 企业所在地 | 供货区域 | 代理资质的品牌 | 交期(日) | 质保时间(月) | 公司成立年限(年) |
---|
机加工 | 原厂直销 | 500万元以上 | 全国 | 全国 | 具备 | 120 | 12 | 10年以上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