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害预测评估延期公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震害预测评估延期公告



 采 购 方 式┊公开招标  
 

(略)  
(略) 省 (略) (略) 对 (略) 主 (略) 震害预测评估 (略) 采购,欢迎有能力的国内供应商报名参加。
一、项目编号:DZC 点击查看>>
二、标的名称: (略) 主 (略) 震害预测评估采购
三、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四、技术需求及数量:震害预测评估, (略) 附件(www.daqing.gov.cn)。
五、供应商资格条件: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有关供应商申请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的相关条件外,还应符合下述资格条件:
1、具有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内页(要求具有年检情况记录和营业范围)或具有有效的法人资格证书。
2、具有法人营业执照的提供有效的税务登记证书,具有法人资格证书的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
3、本项目接受法人企业或事业单位参与投标。
4、投标人须拥有10人及以上的技术力量,其中包含土木工程、地震地质、勘查技术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项目的供货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5、投标人须具备丰 (略) 调查或抗震救灾实际经验(媒 (略) 调查等相关佐证材料)。
 6、投标人须具有国内1 个及以上震害预测的成功案例。
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公告之日起至 * 日9时。
2、该项目 (略) 上自助报名方式。
在 (略) (略) 网站或 (略) (略) 站注册 (略) 上自助报名。未注册的供应商请注册后,按 (略) 网上自助报名。
登 * →点击“网上报名”→找到要报名的项目 →点击“网上报名(进入)” →仔细阅读《诚信竞争承诺书》后点击“同意”→填写相关信息→点击“报名”。具体报名方法请查阅《报名须知》,点击查看(http:/ 点击查看>> )。
3、咨询电话: 点击查看>> (靳长巍)
六、投标保证金
1、投标方在报名后,须按相关规定向 (略) (略) 账户预交投标保证金15,000.00元,投标保证金必须由参与本项目投标的投标方以本单位对公账户名义,且以转帐方式交纳,不接受企业或个人以现金方式交纳投标保证金(包括直接将现金存到 (略) (略) (略) 为),不得以其他单位或以个人名义代交。否则,投标无效。
办理交纳或退还投标保证金事宜, (略) 办公室财务人员联系。电话:0459— 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传真: 点击查看>> 。(汇款或存款时请各投标方在汇款单的“用途”或“事由”栏内注明项目编号及用途,如:DZC 点击查看>> )。
户  名: (略) (略)
(略) : (略) (略) (略)
账号: 点击查看>>
行号: 点击查看>>
2、中标方的投标保证金可转为履约保证金(多退少补)。
3、落标投标方的投标保证金请在中标通知书(中标公告)发出后主动与 (略) (略) 办公室财务人员,确认申请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单位全称、 (略) 、账号、金额、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并传真至 点击查看>> 。否则,谈判保证金滞留的责任 (略) 承担。
七、招标文件售价:免费。
八、预计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 * 日10时。
九、注意事项:
1、报名后请主动到 (略) (略) 网站(http:/ 点击查看>> )《 (略) 》下载招标文件及后续发布的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类文件(如:预备会纪要、变更通知、有关问题答复、质疑答复等相关文件)。
(略) 文件及相关文件事宜, (略) (略) 通知,均以《 (略) 》发布的文件为准。由于供应商未及时下载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类文件而影响供应商正常参与投标以及产生的其他问题和后果的,责任 (略) 承担。
2、 (略) ,符合条件即可报名参与。本项目要求的供应商资格证明文件报名时不需提供,参 (略) 有资格证明文件提供到开标会上, (略) 审查,经评审不符合条件者投标无效。
3、未在 (略) (略) 或黑龙 (略) 注册的供应商, (略) 上报名。未在 (略) (略) 或 (略) (略) 进行供应商注册的企业,请到http:/ 点击查看>> 网登记注册。
4、报名后请主动到 (略) (略) 网站(http:/ 点击查看>> )《 (略) 》下载招标文件。
联系人:靳长巍,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略) 文件事宜, (略) 通知。由于供应商较晚报名或未及时下载文件导致的供应商未能及时参加预备会及其他采购程序影响供应商正常参与投标的, (略) 承担相关责任。
5、项目报名截止时未在 (略) (略) 或黑龙 (略) 注册的供应商,本项目报名无效;在开标或谈判会前供应商注册信息审核状态未达到“有效”或“入库”或“合格”状态,则投标无效。
未通过 (略) (略) 注册审查的供应商。请携带相关资质、资格证明文件原件到 (略) 市政 (略) (咨询电话:赵亮 点击查看>> )进行注册审查。具体要求请查阅http:/ 点击查看>> 供应商申请填报说明。

                                                   (略) (略)
                                                     * 日

项目需求 一、工作区范围 主 (略) 工作范围包括 (略) 区、 (略) 区、 (略) 区、 (略) 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二、工作要求 按《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点击查看>> 3)的甲级工作要求, (略) 区范围开展震害预测工作,应采用地理底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平台采用ArcGIS10.0系统。 三、工作内容 (略) 区震害预测包括建筑物(党政机关的主要办公楼;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学校、 (略) 等单位的主要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重要建筑物)震害预测、基础设施(交通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供排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医疗系统、消防系统、物资供应系统等)震害预测、地震次生灾害估计、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估计、地 (略) 所调查与评价等内容,具体如下: (一) 场地抗震类别评价 (1)场地抗震分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运用工程地质分区成果、钻孔资料和波速测量资料,对工作 (略) (略) 地类别划分。 (2)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钻孔资料,划分地下20米以内有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区域,收集这些地点的钻孔标贯实验资料,如缺失或不足, (略) 钻孔和实验。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砂土液化和液化程度的判别,结合工程地质资料,划分砂土液化区。 (二)建筑物震害预测 (1)按照结构类型、建筑年代、设防等级等因子分类, (略) 普查式抗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结合街区道路、设施的现状,以危险、次险、一般三个级别划分出地震危害程度不同街区。 以街区为工作单元,进行抗震性能综合评价(建筑抗震性能、疏散通路、 (略) 地、基础设施、消防设施、环境卫生等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划分为良好,一般,较差三档。中间一档需要改造,提出具体改造建议,后一档应拆除重建。 (2)挑选重要建筑和抽样典型建筑,主要包括: -政府抗 (略) 、公安机关、 (略) 门; -学校教学楼; - (略) (略) ; (略) ;采血供血机构; -人员 (略) 所(车站、 (略) 、 (略) 馆等); -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电力、交通、供排水、燃气等)重要建筑; -次生灾害源(燃、毒、爆等)重要建筑。 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规定,在实地调查并结合设计图纸计算审核的基础上对重要建筑和 (略) 抗震鉴定。 2、对 (略) 的一般建筑,按结构类型和修 (略) 分类,用经验法对 (略) 抗震性能鉴定,重点是未按照89版及以后版本 (略) 设防的房屋,根据建筑物的建成年份( (略) 依据的抗震设计规范)、结构类型、结构层数、 (略) 、抗震设防等级等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各项因素综合评定建筑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参照国内相似地区(类似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抗震设防水平)的历史震害调查结果,给出震害矩阵和易损性曲线。 (三)交通系统震害预测 对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建 (略) 络( (略) 和关键节点,如桥梁、隧道、道路、车站)进行易损性分析,给出工作区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交通系统的震 (略) 概率,评估 (略) 络可靠性,确定交通系统防震减灾的薄弱和关键环节,评估地震后的交通系统的保障程度。 (四)供电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电 (略) 、 (略) 、配电室、高压电气设备、输电塔、高压输 (略) 重要建筑的易损性分析。 (2) (略) (略) 抗震鉴定。 (3)对关键 (略) 抗震鉴定,包括:变电构架和支架、变压器、高压电瓷器件、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控制(保护)屏、直流屏和配电箱等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在第一 (略) 于临界状态,则对关键设备作计算分析,并结合汶川地震等震害经验予以判定。 (4) (略) (略) 抗震性能鉴定和功能可靠性评价。 (五)通信系统震害预测 (1)对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建构筑物、通信设施、 (略) 易损性分析。 (2)对通 (略) 、基站、电缆和光缆等抗震性能调查。 (3)对通信系统重要建筑(通信大楼、 (略) 、端局等)抗震性能调查。 (4)对通信系 (略) 置和保障通信线塔的应急抗震对策、设备和措施。 (六)供排水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排 (略) (略) 、 (略) 理厂、 (略) 理池、泵房、重要 (略) 易损性分析。 (2)对供水系统(包括水源、水厂、泵站、管网)抗震性能调查。 (3)对排水系统( (略) 理厂、泵站、管网)抗震性能调查。 (4)对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研究。 (5)对停水的区域、影响后果和抗震对策研究。 (七)供气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气系 (略) 、 (略) 、门站、 (略) 、贮气柜、 (略) 、重要 (略) 易损性分析。 (2)供气系统抗震性能调查( (略) 、 (略) 、门站、管网等)。 (3)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 (4)震害次生灾害影响 (略) 置对策。 (八)热力系统震害预测 (1)对热力 (略) 、 (略) 、 (略) 、 (略) 、重要建筑、 (略) (略) 易损性分析。 (2)供热系统抗震性能调查( (略) 、 (略) 、 (略) 、 (略) 等)。 (3)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 (九)消防系统震害预测 (1)消防系统重要建筑物、 (略) 、营房、 (略) 易损性分析。 (2) (略) 营房及办公建筑、消防设备等抗震性能调查。 (3)划分次生危险源分布及数量调查、危险程度分级。 (4) (略) 人员、装备情况、消防水源保障情况等调查。 (5)消防能力可靠性评估。 (十)医疗系统震害预测 (1)对 (略) 、 (略) 、血站等重 (略) 易损性分析。 (2)根据 (略) 等级、医护人员数量、病床数、重要医疗设备、 (略) 的医疗服务与技术能力,评估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十一)物资保障系统震害预测 (1)对物资保障系统的重点储备仓库、物资储备情况、调度和物 (略) 抗震性能调查。 (2)对重要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和防震减灾对策。 (3)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调度措施对策研究。 (十二)地震次生灾害评估与防御 (1)详细调 (略) 区内老旧民房分布区、化学危险品、 (略) 和储藏库、 (略) 、 (略) 、水库等次生灾害危险源,按次生灾害的不同种类建立相应的危险源数据库,给出不同地震动参数下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估计:1)、化学品危险源发生泄漏、起火、爆炸、扩散等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2)、水库失效产生次生水灾的程度及可能性;3)、老旧民房区发生次生火灾的程度及可能性。 (2)根据次生灾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评估相应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火灾、有害气体泄漏与扩散、爆炸等 (略) 地震次生灾害的评估工作。 (十三)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 (1)收集工作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均居住面积等数据;收集工作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房屋的平均重置造价、单位面积的室内财产等;建立相应的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库。 (2)根据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结果,分别评估在工作时间、交通时间、睡眠时间三个不同时段预测单元内人员的死亡、重伤、转移安置人数及分布。 (3)汇总各个系统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成果,给出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的各预测单元内的直接经济损失。 (十四)地 (略) 所调查与评估 (1)根据震害预测结果,评估对震后疏散通道、 (略) 等的需求。 (2)调查现有疏散通路 (略) 所的数量、位置、面积、抗震安全性、基础设施、安置条件等,按照有关标准鉴定,估计震后可安置人数。 (3) (略) 的重点建筑( (略) 等)、 (略) 、医院等建筑的抗震性能、使用功能。 (4) (略) 的通道状况。 (5)提 (略) 所的配套设施。 (十五)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研究 (1) (略) 区建筑物、生命线系统震害预测及基于震害预测的损失评估,确定工作区的建(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抗震的薄弱环节及抗震措施。 (2) (略) 区不同区域或小区的地震危害性程度,评定不同区域抗震与救灾不利的因素,估计可能的重灾害区。 (3)提供基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有利于避 (略) 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议,包括人 (略) 地、救灾能力的评估等。 (4)分级划定次生灾害源及可能波及区域,提出防御对策。 (5)研究适合工作区的震害防御措施,其中包括震前的预防对策和震时应急对策,按照地震大小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方案,为地震应急服务。 四、预期的成果 预期成果应包括:1)《场地影响分析与评价》和场地GIS数据库,2)《建筑物震害预测》和建筑物GIS专题数据库,3)《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和交通系统GIS专题数据库,4)《供电系统震害预测》和电力系统GIS专题数据库,5)《通信系统震害预测》和通信系统GIS专题数据库,6)《供排水系统震害预测》和供排水系统GIS专题数据库,7)《供气系统震害预测》和供气系统GIS专题数据库,8)《供热系统震害预测》和供热系统GIS专题数据库,9)《医疗系统震害预测》和医疗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0)《消防系统震害预测》和消防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1)《物资系统震害预测》和物资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2)《地 (略) 所调查与评价》 (略) GIS专题数据库,13)《地震次生灾害调查与评价》和次生灾害源GIS专题数据库,14)《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和损失GIS专题数据库,15)《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 五、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 开 (略) 区震害预测应符合下列法规及技术标准: (一)有关 (略) 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1997]第94号,2009年修订)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略) 令第323号) 3、《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 (略) 令第172号) 4、《 (略) 省防震减灾条例》 5、《 (略) 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6、《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略) 令第7号) (二)相关技术标准 1、《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点击查看>> 3) 2、《 (略) 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 点击查看>> 5)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0)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点击查看>> 1)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点击查看>> 1) 6、《 (略) 工作 (略) 分:调查规范》(GB/T 1 * 00) 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点击查看>> 7)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点击查看>> 8)


 采 购 方 式┊公开招标  
 

(略)  
(略) 省 (略) (略) 对 (略) 主 (略) 震害预测评估 (略) 采购,欢迎有能力的国内供应商报名参加。
一、项目编号:DZC 点击查看>>
二、标的名称: (略) 主 (略) 震害预测评估采购
三、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四、技术需求及数量:震害预测评估, (略) 附件(www.daqing.gov.cn)。
五、供应商资格条件: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有关供应商申请取得政府采购资格的相关条件外,还应符合下述资格条件:
1、具有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内页(要求具有年检情况记录和营业范围)或具有有效的法人资格证书。
2、具有法人营业执照的提供有效的税务登记证书,具有法人资格证书的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
3、本项目接受法人企业或事业单位参与投标。
4、投标人须拥有10人及以上的技术力量,其中包含土木工程、地震地质、勘查技术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具备项目的供货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5、投标人须具备丰 (略) 调查或抗震救灾实际经验(媒 (略) 调查等相关佐证材料)。
 6、投标人须具有国内1 个及以上震害预测的成功案例。
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六、报名须知
1、报名时间:公告之日起至 * 日9时。
2、该项目 (略) 上自助报名方式。
在 (略) (略) 网站或 (略) (略) 站注册 (略) 上自助报名。未注册的供应商请注册后,按 (略) 网上自助报名。
登 * →点击“网上报名”→找到要报名的项目 →点击“网上报名(进入)” →仔细阅读《诚信竞争承诺书》后点击“同意”→填写相关信息→点击“报名”。具体报名方法请查阅《报名须知》,点击查看(http:/ 点击查看>> )。
3、咨询电话: 点击查看>> (靳长巍)
六、投标保证金
1、投标方在报名后,须按相关规定向 (略) (略) 账户预交投标保证金15,000.00元,投标保证金必须由参与本项目投标的投标方以本单位对公账户名义,且以转帐方式交纳,不接受企业或个人以现金方式交纳投标保证金(包括直接将现金存到 (略) (略) (略) 为),不得以其他单位或以个人名义代交。否则,投标无效。
办理交纳或退还投标保证金事宜, (略) 办公室财务人员联系。电话:0459— 点击查看>>点击查看>> 、传真: 点击查看>> 。(汇款或存款时请各投标方在汇款单的“用途”或“事由”栏内注明项目编号及用途,如:DZC 点击查看>> )。
户  名: (略) (略)
(略) : (略) (略) (略)
账号: 点击查看>>
行号: 点击查看>>
2、中标方的投标保证金可转为履约保证金(多退少补)。
3、落标投标方的投标保证金请在中标通知书(中标公告)发出后主动与 (略) (略) 办公室财务人员,确认申请退还投标保证金的单位全称、 (略) 、账号、金额、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并传真至 点击查看>> 。否则,谈判保证金滞留的责任 (略) 承担。
七、招标文件售价:免费。
八、预计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 * 日10时。
九、注意事项:
1、报名后请主动到 (略) (略) 网站(http:/ 点击查看>> )《 (略) 》下载招标文件及后续发布的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类文件(如:预备会纪要、变更通知、有关问题答复、质疑答复等相关文件)。
(略) 文件及相关文件事宜, (略) (略) 通知,均以《 (略) 》发布的文件为准。由于供应商未及时下载与本项目相关的各类文件而影响供应商正常参与投标以及产生的其他问题和后果的,责任 (略) 承担。
2、 (略) ,符合条件即可报名参与。本项目要求的供应商资格证明文件报名时不需提供,参 (略) 有资格证明文件提供到开标会上, (略) 审查,经评审不符合条件者投标无效。
3、未在 (略) (略) 或黑龙 (略) 注册的供应商, (略) 上报名。未在 (略) (略) 或 (略) (略) 进行供应商注册的企业,请到http:/ 点击查看>> 网登记注册。
4、报名后请主动到 (略) (略) 网站(http:/ 点击查看>> )《 (略) 》下载招标文件。
联系人:靳长巍,联系电话: 点击查看>>
(略) 文件事宜, (略) 通知。由于供应商较晚报名或未及时下载文件导致的供应商未能及时参加预备会及其他采购程序影响供应商正常参与投标的, (略) 承担相关责任。
5、项目报名截止时未在 (略) (略) 或黑龙 (略) 注册的供应商,本项目报名无效;在开标或谈判会前供应商注册信息审核状态未达到“有效”或“入库”或“合格”状态,则投标无效。
未通过 (略) (略) 注册审查的供应商。请携带相关资质、资格证明文件原件到 (略) 市政 (略) (咨询电话:赵亮 点击查看>> )进行注册审查。具体要求请查阅http:/ 点击查看>> 供应商申请填报说明。

                                                   (略) (略)
                                                     * 日

项目需求 一、工作区范围 主 (略) 工作范围包括 (略) 区、 (略) 区、 (略) 区、 (略) 区,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二、工作要求 按《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点击查看>> 3)的甲级工作要求, (略) 区范围开展震害预测工作,应采用地理底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平台采用ArcGIS10.0系统。 三、工作内容 (略) 区震害预测包括建筑物(党政机关的主要办公楼;公安、消防、医疗救护、学校、 (略) 等单位的主要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重要建筑物)震害预测、基础设施(交通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供排水系统、供气系统、供热系统、医疗系统、消防系统、物资供应系统等)震害预测、地震次生灾害估计、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估计、地 (略) 所调查与评价等内容,具体如下: (一) 场地抗震类别评价 (1)场地抗震分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运用工程地质分区成果、钻孔资料和波速测量资料,对工作 (略) (略) 地类别划分。 (2)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钻孔资料,划分地下20米以内有饱和砂土和粉土的区域,收集这些地点的钻孔标贯实验资料,如缺失或不足, (略) 钻孔和实验。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砂土液化和液化程度的判别,结合工程地质资料,划分砂土液化区。 (二)建筑物震害预测 (1)按照结构类型、建筑年代、设防等级等因子分类, (略) 普查式抗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结合街区道路、设施的现状,以危险、次险、一般三个级别划分出地震危害程度不同街区。 以街区为工作单元,进行抗震性能综合评价(建筑抗震性能、疏散通路、 (略) 地、基础设施、消防设施、环境卫生等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划分为良好,一般,较差三档。中间一档需要改造,提出具体改造建议,后一档应拆除重建。 (2)挑选重要建筑和抽样典型建筑,主要包括: -政府抗 (略) 、公安机关、 (略) 门; -学校教学楼; - (略) (略) ; (略) ;采血供血机构; -人员 (略) 所(车站、 (略) 、 (略) 馆等); -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电力、交通、供排水、燃气等)重要建筑; -次生灾害源(燃、毒、爆等)重要建筑。 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规定,在实地调查并结合设计图纸计算审核的基础上对重要建筑和 (略) 抗震鉴定。 2、对 (略) 的一般建筑,按结构类型和修 (略) 分类,用经验法对 (略) 抗震性能鉴定,重点是未按照89版及以后版本 (略) 设防的房屋,根据建筑物的建成年份( (略) 依据的抗震设计规范)、结构类型、结构层数、 (略) 、抗震设防等级等影响结构抗震性能的各项因素综合评定建筑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参照国内相似地区(类似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抗震设防水平)的历史震害调查结果,给出震害矩阵和易损性曲线。 (三)交通系统震害预测 对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建 (略) 络( (略) 和关键节点,如桥梁、隧道、道路、车站)进行易损性分析,给出工作区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交通系统的震 (略) 概率,评估 (略) 络可靠性,确定交通系统防震减灾的薄弱和关键环节,评估地震后的交通系统的保障程度。 (四)供电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电 (略) 、 (略) 、配电室、高压电气设备、输电塔、高压输 (略) 重要建筑的易损性分析。 (2) (略) (略) 抗震鉴定。 (3)对关键 (略) 抗震鉴定,包括:变电构架和支架、变压器、高压电瓷器件、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控制(保护)屏、直流屏和配电箱等是否符合抗震要求。在第一 (略) 于临界状态,则对关键设备作计算分析,并结合汶川地震等震害经验予以判定。 (4) (略) (略) 抗震性能鉴定和功能可靠性评价。 (五)通信系统震害预测 (1)对通信系统中的重要建构筑物、通信设施、 (略) 易损性分析。 (2)对通 (略) 、基站、电缆和光缆等抗震性能调查。 (3)对通信系统重要建筑(通信大楼、 (略) 、端局等)抗震性能调查。 (4)对通信系 (略) 置和保障通信线塔的应急抗震对策、设备和措施。 (六)供排水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排 (略) (略) 、 (略) 理厂、 (略) 理池、泵房、重要 (略) 易损性分析。 (2)对供水系统(包括水源、水厂、泵站、管网)抗震性能调查。 (3)对排水系统( (略) 理厂、泵站、管网)抗震性能调查。 (4)对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研究。 (5)对停水的区域、影响后果和抗震对策研究。 (七)供气系统震害预测 (1)对供气系 (略) 、 (略) 、门站、 (略) 、贮气柜、 (略) 、重要 (略) 易损性分析。 (2)供气系统抗震性能调查( (略) 、 (略) 、门站、管网等)。 (3)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 (4)震害次生灾害影响 (略) 置对策。 (八)热力系统震害预测 (1)对热力 (略) 、 (略) 、 (略) 、 (略) 、重要建筑、 (略) (略) 易损性分析。 (2)供热系统抗震性能调查( (略) 、 (略) 、 (略) 、 (略) 等)。 (3)重要建筑及设备的抗震鉴定结果和抗震对策。 (九)消防系统震害预测 (1)消防系统重要建筑物、 (略) 、营房、 (略) 易损性分析。 (2) (略) 营房及办公建筑、消防设备等抗震性能调查。 (3)划分次生危险源分布及数量调查、危险程度分级。 (4) (略) 人员、装备情况、消防水源保障情况等调查。 (5)消防能力可靠性评估。 (十)医疗系统震害预测 (1)对 (略) 、 (略) 、血站等重 (略) 易损性分析。 (2)根据 (略) 等级、医护人员数量、病床数、重要医疗设备、 (略) 的医疗服务与技术能力,评估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十一)物资保障系统震害预测 (1)对物资保障系统的重点储备仓库、物资储备情况、调度和物 (略) 抗震性能调查。 (2)对重要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和防震减灾对策。 (3)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和调度措施对策研究。 (十二)地震次生灾害评估与防御 (1)详细调 (略) 区内老旧民房分布区、化学危险品、 (略) 和储藏库、 (略) 、 (略) 、水库等次生灾害危险源,按次生灾害的不同种类建立相应的危险源数据库,给出不同地震动参数下建构筑物的破坏程度;估计:1)、化学品危险源发生泄漏、起火、爆炸、扩散等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2)、水库失效产生次生水灾的程度及可能性;3)、老旧民房区发生次生火灾的程度及可能性。 (2)根据次生灾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评估相应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火灾、有害气体泄漏与扩散、爆炸等 (略) 地震次生灾害的评估工作。 (十三)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 (1)收集工作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均居住面积等数据;收集工作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房屋的平均重置造价、单位面积的室内财产等;建立相应的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库。 (2)根据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的建筑物震害预测结果,分别评估在工作时间、交通时间、睡眠时间三个不同时段预测单元内人员的死亡、重伤、转移安置人数及分布。 (3)汇总各个系统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成果,给出不同地震动参数作用下的各预测单元内的直接经济损失。 (十四)地 (略) 所调查与评估 (1)根据震害预测结果,评估对震后疏散通道、 (略) 等的需求。 (2)调查现有疏散通路 (略) 所的数量、位置、面积、抗震安全性、基础设施、安置条件等,按照有关标准鉴定,估计震后可安置人数。 (3) (略) 的重点建筑( (略) 等)、 (略) 、医院等建筑的抗震性能、使用功能。 (4) (略) 的通道状况。 (5)提 (略) 所的配套设施。 (十五)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研究 (1) (略) 区建筑物、生命线系统震害预测及基于震害预测的损失评估,确定工作区的建(构)筑物和生命线系统抗震的薄弱环节及抗震措施。 (2) (略) 区不同区域或小区的地震危害性程度,评定不同区域抗震与救灾不利的因素,估计可能的重灾害区。 (3)提供基于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有利于避 (略) 市防震减灾规划建议,包括人 (略) 地、救灾能力的评估等。 (4)分级划定次生灾害源及可能波及区域,提出防御对策。 (5)研究适合工作区的震害防御措施,其中包括震前的预防对策和震时应急对策,按照地震大小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方案,为地震应急服务。 四、预期的成果 预期成果应包括:1)《场地影响分析与评价》和场地GIS数据库,2)《建筑物震害预测》和建筑物GIS专题数据库,3)《交通系统震害预测》和交通系统GIS专题数据库,4)《供电系统震害预测》和电力系统GIS专题数据库,5)《通信系统震害预测》和通信系统GIS专题数据库,6)《供排水系统震害预测》和供排水系统GIS专题数据库,7)《供气系统震害预测》和供气系统GIS专题数据库,8)《供热系统震害预测》和供热系统GIS专题数据库,9)《医疗系统震害预测》和医疗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0)《消防系统震害预测》和消防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1)《物资系统震害预测》和物资系统GIS专题数据库,12)《地 (略) 所调查与评价》 (略) GIS专题数据库,13)《地震次生灾害调查与评价》和次生灾害源GIS专题数据库,14)《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预测》和损失GIS专题数据库,15)《抗震能力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 五、有关法规及技术标准 开 (略) 区震害预测应符合下列法规及技术标准: (一)有关 (略) 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1997]第94号,2009年修订)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中华人民 (略) 令第323号) 3、《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华人民 (略) 令第172号) 4、《 (略) 省防震减灾条例》 5、《 (略) 省实施〈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办法》 6、《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略) 令第7号) (二)相关技术标准 1、《地震灾害预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 点击查看>> 3) 2、《 (略) 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 点击查看>> 5)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0) 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点击查看>> 1)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点击查看>> 1) 6、《 (略) 工作 (略) 分:调查规范》(GB/T 1 * 00) 7、《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点击查看>> 7) 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点击查看>> 8)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