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班戈县政府本级预算(补充更正公开)

内容
 
发送至邮箱

2021年班戈县政府本级预算(补充更正公开)

关于班戈县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X月X日在班戈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班戈县财政局局长巴桑顿珠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班戈县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财政经济工作目标,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开源节流,沉着应对了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有效落实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收支预算任务,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一)2020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4.95万元;中央(自治区)补助收入*.75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01万元;地方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8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万元,收支平衡。

1.一般公共预算。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34.95万元,较年初预算减少1141.77万元,减少39%。其中:税收收入1254.22万元,较预算减少787.31万元,降低39%;非税收入480.73万元,较预算减少354.46万元,降低42%。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也是我县财政收入首次负增长。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0年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2959.8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补助收入1808.86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49.94万元。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88.80万元,年终结余结转资金671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收支均未发生。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未发生。

5.政府债务情况。全年上级部门安排定项一般债券1807万元,用于2020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

(二)2020年预算执行主要做法。

2020年财政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县十二届人大六次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意见,厉行节约,增收节支保平衡,集中财力保重点,推动了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力保障实施脱贪攻坚“五个一批”和“十项提升”等工程的顺利实施,落实资17633万元,继续支持生态岗位补助、易地搬迁项目、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环卫等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并严格按照《那曲地区惠民补贴资金限时落实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及时足额落实生态岗位补偿、城乡低保等各项民生资金,同时县财政协同相关部门完成对全县10个乡(镇)、部分村(居)财政扶贫资金和惠民资金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及时纠正了在资金管理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2.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有力

一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县疫情防控需要,在县本级安排疫情防控资金20万元的基础上,落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340万元,用于建设 (略) 传染科和救援能力提升以及购置疫情防控物资;二是支持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94.3万元、全民健康体检经费334.8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2195万元、医联体改革工作经费10万元、药品零差价补助经费238万元,持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三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和资金保障力度,累计落实资金2217.95万元,全力确保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补助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政策落实。严格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低收入人群物价联动机制补贴资金135.03万元。落实资金29.2万元,支持做好优抚对象、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等工作。四是支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县本级安排资金80.78万元,用于“众创空间”运行经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供了平台,落实就业补助资金480万元,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五是支持实施干部关爱工程。统筹财力,落实乡镇食堂运行经费100万元,乡镇供暖运行县级配套250万元,干部职工通讯补助78.57万元,干部职工伙食补助236万元,干部职工休假包干路费1169.27万元,干部职工未休假补助123.21万元,乡镇生活补助705.76万元,切实将党委政府确定的一揽子“干部职工关心关爱工程”落到实处。六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落实资金18745万元,继续实施“三包”政策、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教育事业发展等政策,在这基础上县本级投入资金1158.62万元,全面保障教职工住房公积金配套、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贫困大学生资助、基层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全面落实免费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惠及学生5378名。七是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落实第九批强基惠民办实事经费、驻村工作队交通补助2284.59万元,支持做好强基惠民工作。落实村(居)党建工作经费688万元;“先进双联户”户长补贴、“先进双联户”表彰及活动经费414.87万元;“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表彰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为筑牢全县社会稳定基础提供资金支持。安排资金29.5万元,全力做好“三个专项”斗争、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创新社会管理等资金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有力

一是支持投资项目建设。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及时落实预算内基建项目资金,大力支持我县教育、交通、水利、医疗、生态保护、住房保障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实施了一批县城供水排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退牧还草项目等重点项目。二是支持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安排资金100万元,与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协议,为我县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安排资金82万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安排资金100.52万元,支持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节藏历新年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开展。三是支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累计落实农牧业发展资金44051万元,持续推进农牧业、农牧区改革发展。落实乡村振兴专干报酬待遇413.1万元,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资金需求。不断加大涉农商业保险投入力度,落实资金1200.1万元,为全县自愿参保的农牧民群众购买了涉农商业保险,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农牧民抗风险能力。

(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有力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班戈县差旅费管理办法》、《班戈县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班戈县公车管理办法》、《班戈县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二是预算体制不断健全。预算编审方面,全面实施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程序,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初步建立了预算监督从事后扩展到事前、事中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执行方面,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定期向人大报告预算执行和调整情况,同时根据《班戈县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追加资金范围、追加资金的权限等,有效控制了预算追加频繁的局面,维护了《预算法》的严肃性,同时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公开率达100%。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018年以来,在各乡镇、各单位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配备人员、配备设备、建立制度、建立账户和账簿、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完成了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目前各乡镇、各预算单位均形成了“有预算、有执行、有账本、有决算”的较为规范的一套财务管理体系。四是全面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按照电子化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县乡两级财务全部实现电子开票实现全覆盖,确保了财政票据的发放、使用、核销各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非税收入的流失和资金的规范管理。

(五)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有力

一是牢牢守住“三保”底线。近年来,面对国家经济下行、投资规模减少、减税降费、新冠疫情等各项因素的叠加效应下,我县财政收支矛盾骤然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县通过向上级汇报困难争取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支出结构等多种措施,全力保障了“三保”底线,确保了我县“三保”工作不出任何问题。二是公务车辆管理持续规范。参照《 (略) 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班戈县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实行“一车一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三是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有序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政府采购事项117件,采购预算资金9577.43万元;累计完成基建项目评审45个,送审资金1.82亿元,审减入库资金452.02万元,审减率2.5%。四是存量资金统筹力度持续加大。根据自治区第三方结余结转资金专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对无明确使用方向的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收缴,2020年,累计盘活结余结转资金3472万元,并全部使用到弥补“三保”缺口和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五是财务培训力度持续加大。采取集中培训、跟班培训、现场督导、专项培训等多种方式,全年累计培训财政财务业务人员120余人次,全县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六是深入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对全县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尤其是加大对扶贫领域资金和各级巡视巡察、审计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财务进行了监督检察力度,对监督检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反馈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扎实推进乡镇财政建设。

按照乡(镇)财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对照标准已基本完成工作任务。一是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乡镇财政资金使用、审批、监督等各项职能相对自主的管理体制。二是通过电子账套的建设,纵向联网、统一设置账户和核算科目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务管理。三是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情况,对基建类、采购类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对乡镇的放权力度,确保乡镇一级政府的财权;四是统一制定出台了《班戈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乡镇财政所长岗位制度》《单位会计岗位制度》《专项资金岗位制度》等25项配套制度,基本涵盖了乡镇财务的所有工作,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全县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为民理财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实现了全县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财力规模持续扩大。5年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累计达57.03亿元,比“十二五”增加35.33亿元,增长2.62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1.08亿元,比“十二五”增加5340万元,实现了翻一番的预期目标;上级补助收入累计达55.95亿元,比“十二五”增加34.8亿元,增长2.6倍,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二是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加。5年间,我县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认真贯彻构建公共财政总体要求,始终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重点项目、薄弱环节倾斜,集中力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累计安排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达37.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65%。三是民生保障能力持续提高。5年间,足额落实了聘用、半脱产和解聘干部生活补助、环卫工人工资及等民生补助,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出台了《关于规范干部职工正常福利发放工作的意见》,提高干部职工差旅费、休假包干路费等补助标准,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四是财政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二上二下”的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全面推行,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基本实现;10个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初步完成,基本实现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内部管理规范、队*素质提升的总体目标;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全面完成;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系统全面启动;财政评审工作全面探索推进,投资评审机构初步建立,评审行为更加规范、评审流程更加简化。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回顾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财政工作,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增收难度大。“十三五”期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1758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2740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完成1734万元,降幅达39%。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由于以前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数的逐年抬高,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减税降费、“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呈现下滑趋势,且我县基本无稳固财源,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财政收入完全依赖于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家投资一旦削减,组织收入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剧。二是配套压力大。就民生保障而言,我县涉及面广,加上各类民生配套支出多,连年提高民生保障标准,保民生支出压力较大。仅以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为例,各民生领域配套支出和法定支出就多达3861万元,且从2021年起自治区不再承担村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驻村工作队表彰经费等,由各县自行承担;综合以上各因素对我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绩效观念差。近年来虽然对所有项目提出了预算实行绩效管理的要求,但绩效评价方式方法、质量效果还有待提高,一些部门“重要钱、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花钱不问效,资金闲置浪费,绩效意识淡薄。四是人员力量弱。县乡两级财政受编制、身份等限制,人员和岗位严重不匹配,个别乡镇财政所在职干部仅1-2人,随着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财政工作任务的逐年加重,现有人员力量已无法满足当前财政工作需要,制约了我县财政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

规划开具之年,是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做好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县“十四五”规划,以及参照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经反复研究,编制形成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把握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我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2021年预算把握一下基本原则:一是服务大局,对标对表。严格对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逐项梳理财政保障事项,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压缩一般,保障重点。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在2020年压减基础上再次压减2%,增强重点支出保障能力。三是强化零基,突出绩效。有序打破支出固话格局,实质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加大预算安排与预算绩效、审计整改、支出进度挂钩力度。四是坚决兜住三保底线。

(二)收支预算的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012.55万元,增长16%;上级补助收入*.74万元,收入合计*.29万元,较上年减少2.6%。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万元,较上年减少2.6%,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其中预备费1033.04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符合《预算法》1%-3%的要求。为进一步增财政保障能力,彰显公共财政职能,2021年进一步严控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努力做到“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要求,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在2020年基础上再次缩减2%,其中,公务接待费106.12万元,降低2%,两年内累计降低20%;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589.29万元,增长6%;未安排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

(3)支出主要内容。支出政策主要是围绕落实“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明确的目标任务,确定2021年项目资金的保障范围、投向和标准,并按照功能分类科目列入支出预算。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24700.78万元;主要用于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方面。公共安全支出安排7589.21万元;主要用于公检法司等公共安全事务支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支出安排19162.96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78.86万元;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服务服务管理和科技特派员生活补助等方面。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5418.16万元;主要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传媒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支出,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869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财政补助支出、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残疾人就业补贴政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保政策等做好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卫生健康支出安排8475.29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 (略) 改革, (略) 信息化及设备水平, (略) 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节能环保支出安排502.75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整治、环境监测检查等方面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502.58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和城乡社区事务管理方面。农林水支出安排27553.71万元;主要用于实施脱贫攻坚巩固、乡村振兴战略,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落实草原补贴、薄弱村扶持等政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交通运输支出安排911.7万元;主要用于交通道路、运输及农村公路养护等方面。自然资源和海洋气象支出安排533.21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事务和气象事务方面。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安排323.89万元;主要用于建筑业和工业信息等事务方面。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支出安排349.76万元,主要用于应急管理、消防等事务方面。债务付息和发行服务费用支出安排132.29万元,主要用于国家发行的政府债券项目付息费用。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0万元,主要用于粮油物资储备及管理费用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674.24万元,下降52.53%;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2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7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74.24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体安排情况。2021年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体安排情况。2021年我县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本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截止目前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民生资金等法定支出已按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支出。

三、切实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

2021年,尽管财政困难增大,焦点矛盾集中,但更应看到发展的机遇和前景,我们将积极作为、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多点发力,持续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健全完善税收保障机制,推动涉税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深入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二是加强财源建设。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精准财税优惠措施,培植后续财源。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财银企联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充分运用政策红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抢抓机遇,加强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采取多种形式融汇资金,破解发展资金不足难题。

(二)严管支出,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开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精准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巩固“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成效,坚持资金投入持续增长,确保圆满完成脱贫巩固各项任务。二是大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优质资源项目库,充分利用新旧动能转换专项基金,与县级各类产业基金协调配合,改造提升县域重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安排项目,确保当前可承受、长期可持续。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实施城建重点项目,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略) 功能。

(三)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兜底线,更加注重保基本民生需求,更加注重“雪中送炭”,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一是坚持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钱跟事走、科学理财,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效益优先、公平公正原则,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二是持续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拨付、管理流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严格政府采购管理,禁止无预算采购或超预算采购。三是科学核算民生工程及各项改革的本级配套资金,积极筹集资金予以落实,支持全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优先支持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发展,着力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深化改革,全面推行财政绩效管理。创新机制,努力

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一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构建事权和支出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二是完善绩效评价制度规程,建立县域内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项目指标库。将绩效管理覆盖范围从一般公共预算扩展到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形成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继续推进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审核、汇总工作,探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指导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做好财政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为推动班戈县各项工作上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名词解释

预算:指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地方各级预算一般不列赤字。

政府预算体系: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同组成。四本预算保持完整、独立并相衔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

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财政通过超收收入和支出预算结余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下年度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或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根据下级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能力、必要支出需求、各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差异等因素,按照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测算,将其无偿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并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结余资金: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工作目标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预备费:指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按照新预算法要求,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

部门预算: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的本部门年度收支计划。部门预算的实施,严格了预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

预算绩效管理: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成为实施行政问责制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 (略) 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政府债务: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其中,一般债务是指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偿还的政府债务;专项债务是指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主要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或专项收入偿还的政府债务。

减税降费:201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主要包括调减增值税税率,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扩大小微企业优惠范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扩大创投企业税收优惠范围;推动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提高起征点,实施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会保险费率,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

班戈县2021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说明(补充更正公开).docx

2021年班戈县政府预算报表(补充更正公开).xls

班戈县2021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说明(补充更正公开).jpg

班戈县本级部门预算安排的简要说明(补充更正公开).doc


关于班戈县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X月X日在班戈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班戈县财政局局长巴桑顿珠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班戈县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年度财政经济工作目标,狠抓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开源节流,沉着应对了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冠疫情,有效落实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年度收支预算任务,促进了我县的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一)2020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20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4.95万元;中央(自治区)补助收入*.75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01万元;地方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80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万元,收支平衡。

1.一般公共预算。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34.95万元,较年初预算减少1141.77万元,减少39%。其中:税收收入1254.22万元,较预算减少787.31万元,降低39%;非税收入480.73万元,较预算减少354.46万元,降低42%。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降的影响,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也是我县财政收入首次负增长。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0年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2959.8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补助收入1808.86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49.94万元。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88.80万元,年终结余结转资金671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收支均未发生。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未发生。

5.政府债务情况。全年上级部门安排定项一般债券1807万元,用于2020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

(二)2020年预算执行主要做法。

2020年财政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县十二届人大六次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意见,厉行节约,增收节支保平衡,集中财力保重点,推动了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力保障实施脱贪攻坚“五个一批”和“十项提升”等工程的顺利实施,落实资17633万元,继续支持生态岗位补助、易地搬迁项目、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环卫等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并严格按照《那曲地区惠民补贴资金限时落实动态管理暂行办法》,及时足额落实生态岗位补偿、城乡低保等各项民生资金,同时县财政协同相关部门完成对全县10个乡(镇)、部分村(居)财政扶贫资金和惠民资金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及时纠正了在资金管理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2.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有力

一是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结合我县疫情防控需要,在县本级安排疫情防控资金20万元的基础上,落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340万元,用于建设 (略) 传染科和救援能力提升以及购置疫情防控物资;二是支持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年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94.3万元、全民健康体检经费334.8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资金2195万元、医联体改革工作经费10万元、药品零差价补助经费238万元,持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三是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和资金保障力度,累计落实资金2217.95万元,全力确保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补助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政策落实。严格执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低收入人群物价联动机制补贴资金135.03万元。落实资金29.2万元,支持做好优抚对象、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等工作。四是支持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县本级安排资金80.78万元,用于“众创空间”运行经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提供了平台,落实就业补助资金480万元,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五是支持实施干部关爱工程。统筹财力,落实乡镇食堂运行经费100万元,乡镇供暖运行县级配套250万元,干部职工通讯补助78.57万元,干部职工伙食补助236万元,干部职工休假包干路费1169.27万元,干部职工未休假补助123.21万元,乡镇生活补助705.76万元,切实将党委政府确定的一揽子“干部职工关心关爱工程”落到实处。六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落实资金18745万元,继续实施“三包”政策、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教育事业发展等政策,在这基础上县本级投入资金1158.62万元,全面保障教职工住房公积金配套、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贫困大学生资助、基层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全面落实免费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惠及学生5378名。七是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落实第九批强基惠民办实事经费、驻村工作队交通补助2284.59万元,支持做好强基惠民工作。落实村(居)党建工作经费688万元;“先进双联户”户长补贴、“先进双联户”表彰及活动经费414.87万元;“遵行四条标准 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表彰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为筑牢全县社会稳定基础提供资金支持。安排资金29.5万元,全力做好“三个专项”斗争、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创新社会管理等资金保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有力

一是支持投资项目建设。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及时落实预算内基建项目资金,大力支持我县教育、交通、水利、医疗、生态保护、住房保障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实施了一批县城供水排水项目、污水处理项目、村级幼儿园建设项目、退牧还草项目等重点项目。二是支持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安排资金100万元,与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协议,为我县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安排资金82万元,“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安排资金100.52万元,支持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春节藏历新年晚会等重大文化活动开展。三是支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健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累计落实农牧业发展资金44051万元,持续推进农牧业、农牧区改革发展。落实乡村振兴专干报酬待遇413.1万元,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资金需求。不断加大涉农商业保险投入力度,落实资金1200.1万元,为全县自愿参保的农牧民群众购买了涉农商业保险,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农牧民抗风险能力。

(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有力

一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相继出台了《班戈县差旅费管理办法》、《班戈县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班戈县公车管理办法》、《班戈县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基本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二是预算体制不断健全。预算编审方面,全面实施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程序,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初步建立了预算监督从事后扩展到事前、事中的预算执行监督机制。预算执行方面,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定期向人大报告预算执行和调整情况,同时根据《班戈县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追加资金范围、追加资金的权限等,有效控制了预算追加频繁的局面,维护了《预算法》的严肃性,同时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公开率达100%。三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018年以来,在各乡镇、各单位的不懈努力下,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配备人员、配备设备、建立制度、建立账户和账簿、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完成了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目前各乡镇、各预算单位均形成了“有预算、有执行、有账本、有决算”的较为规范的一套财务管理体系。四是全面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按照电子化改革要求,扎实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县乡两级财务全部实现电子开票实现全覆盖,确保了财政票据的发放、使用、核销各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非税收入的流失和资金的规范管理。

(五)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持续有力

一是牢牢守住“三保”底线。近年来,面对国家经济下行、投资规模减少、减税降费、新冠疫情等各项因素的叠加效应下,我县财政收支矛盾骤然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县通过向上级汇报困难争取资金、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调整支出结构等多种措施,全力保障了“三保”底线,确保了我县“三保”工作不出任何问题。二是公务车辆管理持续规范。参照《 (略) 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班戈县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实行“一车一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三是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有序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政府采购事项117件,采购预算资金9577.43万元;累计完成基建项目评审45个,送审资金1.82亿元,审减入库资金452.02万元,审减率2.5%。四是存量资金统筹力度持续加大。根据自治区第三方结余结转资金专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对无明确使用方向的结余结转资金一律收缴,2020年,累计盘活结余结转资金3472万元,并全部使用到弥补“三保”缺口和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五是财务培训力度持续加大。采取集中培训、跟班培训、现场督导、专项培训等多种方式,全年累计培训财政财务业务人员120余人次,全县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六是深入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县乡两级财政部门对全县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尤其是加大对扶贫领域资金和各级巡视巡察、审计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财务进行了监督检察力度,对监督检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反馈和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六)扎实推进乡镇财政建设。

按照乡(镇)财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对照标准已基本完成工作任务。一是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初步建立了乡镇财政资金使用、审批、监督等各项职能相对自主的管理体制。二是通过电子账套的建设,纵向联网、统一设置账户和核算科目等方式,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务管理。三是结合乡镇工作实际情况,对基建类、采购类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对乡镇的放权力度,确保乡镇一级政府的财权;四是统一制定出台了《班戈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乡镇财政所长岗位制度》《单位会计岗位制度》《专项资金岗位制度》等25项配套制度,基本涵盖了乡镇财务的所有工作,为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5年来,全县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为民理财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实现了全县财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财力规模持续扩大。5年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累计达57.03亿元,比“十二五”增加35.33亿元,增长2.62倍,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达1.08亿元,比“十二五”增加5340万元,实现了翻一番的预期目标;上级补助收入累计达55.95亿元,比“十二五”增加34.8亿元,增长2.6倍,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二是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加。5年间,我县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认真贯彻构建公共财政总体要求,始终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重点项目、薄弱环节倾斜,集中力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累计安排用于农林水事务、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达37.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的65%。三是民生保障能力持续提高。5年间,足额落实了聘用、半脱产和解聘干部生活补助、环卫工人工资及等民生补助,不断提高了牧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出台了《关于规范干部职工正常福利发放工作的意见》,提高干部职工差旅费、休假包干路费等补助标准,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四是财政体制机制持续完善。“二上二下”的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全面推行,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进一步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基本实现;10个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初步完成,基本实现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优化、内部管理规范、队*素质提升的总体目标;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全面完成;非税收入收缴电子化系统全面启动;财政评审工作全面探索推进,投资评审机构初步建立,评审行为更加规范、评审流程更加简化。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回顾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财政工作,我们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增收难度大。“十三五”期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1758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2740万元,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完成1734万元,降幅达39%。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由于以前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基数的逐年抬高,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受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减税降费、“营改增”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呈现下滑趋势,且我县基本无稳固财源,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财政收入完全依赖于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家投资一旦削减,组织收入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剧。二是配套压力大。就民生保障而言,我县涉及面广,加上各类民生配套支出多,连年提高民生保障标准,保民生支出压力较大。仅以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为例,各民生领域配套支出和法定支出就多达3861万元,且从2021年起自治区不再承担村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驻村工作队表彰经费等,由各县自行承担;综合以上各因素对我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绩效观念差。近年来虽然对所有项目提出了预算实行绩效管理的要求,但绩效评价方式方法、质量效果还有待提高,一些部门“重要钱、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花钱不问效,资金闲置浪费,绩效意识淡薄。四是人员力量弱。县乡两级财政受编制、身份等限制,人员和岗位严重不匹配,个别乡镇财政所在职干部仅1-2人,随着财政资金向基层倾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财政工作任务的逐年加重,现有人员力量已无法满足当前财政工作需要,制约了我县财政事业科学持续发展。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

规划开具之年,是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之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做好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根据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县“十四五”规划,以及参照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经反复研究,编制形成2021年预算草案。

(一)2021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21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刻把握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我县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率。2021年预算把握一下基本原则:一是服务大局,对标对表。严格对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逐项梳理财政保障事项,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压缩一般,保障重点。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在2020年压减基础上再次压减2%,增强重点支出保障能力。三是强化零基,突出绩效。有序打破支出固话格局,实质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加大预算安排与预算绩效、审计整改、支出进度挂钩力度。四是坚决兜住三保底线。

(二)收支预算的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012.55万元,增长16%;上级补助收入*.74万元,收入合计*.29万元,较上年减少2.6%。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万元,较上年减少2.6%,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其中预备费1033.04万元,占预算支出的1%,符合《预算法》1%-3%的要求。为进一步增财政保障能力,彰显公共财政职能,2021年进一步严控行政经费和三公经费,努力做到“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要求,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预算安排在2020年基础上再次缩减2%,其中,公务接待费106.12万元,降低2%,两年内累计降低20%;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589.29万元,增长6%;未安排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

(3)支出主要内容。支出政策主要是围绕落实“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明确的目标任务,确定2021年项目资金的保障范围、投向和标准,并按照功能分类科目列入支出预算。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24700.78万元;主要用于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务方面。公共安全支出安排7589.21万元;主要用于公检法司等公共安全事务支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支出安排19162.96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78.86万元;主要用于科学技术服务服务管理和科技特派员生活补助等方面。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5418.16万元;主要用于文化、旅游、体育、传媒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支出,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869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财政补助支出、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残疾人就业补贴政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保政策等做好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卫生健康支出安排8475.29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补助政策,公共卫生服务, (略) 改革, (略) 信息化及设备水平, (略) 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节能环保支出安排502.75万元;主要用于环境保护管理事务、环境整治、环境监测检查等方面支出。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502.58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和城乡社区事务管理方面。农林水支出安排27553.71万元;主要用于实施脱贫攻坚巩固、乡村振兴战略,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落实草原补贴、薄弱村扶持等政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交通运输支出安排911.7万元;主要用于交通道路、运输及农村公路养护等方面。自然资源和海洋气象支出安排533.21万元;主要用于自然资源事务和气象事务方面。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安排323.89万元;主要用于建筑业和工业信息等事务方面。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支出安排349.76万元,主要用于应急管理、消防等事务方面。债务付息和发行服务费用支出安排132.29万元,主要用于国家发行的政府债券项目付息费用。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10万元,主要用于粮油物资储备及管理费用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总体安排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674.24万元,下降52.53%;其中上级补助收入3.2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67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74.24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体安排情况。2021年我县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体安排情况。2021年我县无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预算草案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本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截止目前人员工资、公用经费、民生资金等法定支出已按实际情况进行安排支出。

三、切实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期间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工作

2021年,尽管财政困难增大,焦点矛盾集中,但更应看到发展的机遇和前景,我们将积极作为、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一)多点发力,持续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健全完善税收保障机制,推动涉税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深入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完成财政收入预算。二是加强财源建设。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出台精准财税优惠措施,培植后续财源。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财银企联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充分运用政策红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抢抓机遇,加强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采取多种形式融汇资金,破解发展资金不足难题。

(二)严管支出,全力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开支,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精准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巩固“十三五”期间的脱贫成效,坚持资金投入持续增长,确保圆满完成脱贫巩固各项任务。二是大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优质资源项目库,充分利用新旧动能转换专项基金,与县级各类产业基金协调配合,改造提升县域重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安排项目,确保当前可承受、长期可持续。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实施城建重点项目,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略) 功能。

(三)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兜底线,更加注重保基本民生需求,更加注重“雪中送炭”,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一是坚持有保有压、确保重点,钱跟事走、科学理财,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效益优先、公平公正原则,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二是持续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拨付、管理流程,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严格政府采购管理,禁止无预算采购或超预算采购。三是科学核算民生工程及各项改革的本级配套资金,积极筹集资金予以落实,支持全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优先支持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领域发展,着力解决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深化改革,全面推行财政绩效管理。创新机制,努力

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一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构建事权和支出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二是完善绩效评价制度规程,建立县域内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项目指标库。将绩效管理覆盖范围从一般公共预算扩展到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形成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继续推进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审核、汇总工作,探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内部控制建设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

各位代表,做好2021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指导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扎扎实实做好财政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为推动班戈县各项工作上台阶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名词解释

预算:指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地方各级预算一般不列赤字。

政府预算体系: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共同组成。四本预算保持完整、独立并相衔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

一般公共预算: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以收定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国有资本收益作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当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并安排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财政通过超收收入和支出预算结余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下年度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或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根据下级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能力、必要支出需求、各地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差异等因素,按照基本标准和计算方法测算,将其无偿转作下级政府收入来源,并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转移支付。

结余资金: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工作目标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预备费:指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按照新预算法要求,一般公共预算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

部门预算:指与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的需要编制的本部门年度收支计划。部门预算的实施,严格了预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

预算绩效管理: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预算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资金使用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并成为实施行政问责制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 (略) 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政府债务: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分为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其中,一般债务是指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偿还的政府债务;专项债务是指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的、主要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或专项收入偿还的政府债务。

减税降费:201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主要包括调减增值税税率,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扩大小微企业优惠范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扩大创投企业税收优惠范围;推动个人所得税综合改革,提高起征点,实施专项附加扣除;降低社会保险费率,5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

班戈县2021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说明(补充更正公开).docx

2021年班戈县政府预算报表(补充更正公开).xls

班戈县2021年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说明(补充更正公开).jpg

班戈县本级部门预算安排的简要说明(补充更正公开).doc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