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主导产业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主导产业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推进和规范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工作,了解公众对该园区规划建设及发展历程中存在问题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现将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示文本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阶段将在听取公众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一、规划概况

1、规划名称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年)》。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

3、规划发展目标

聚焦丝绢纺织(17纺织业)、装备制造(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信息(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施一批牵引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高主导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到2030年,产业规模明显壮大、产业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用更加凸显。

规模体量稳步提升。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4亿元,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亩,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不低于5%,综合容积率达到1.2。

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到2030年,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2%和50%。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保持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碳 (略) 下达任务,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积极创建绿色园区。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发展培育基地。到2030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1个,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研发占比达到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到2030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行业“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型”“群主型”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 (略) 政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到2030年,完善园区水电气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立园区企业供水、供电对接服务等内部制度,为企业水、电报装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园区主干道建设和企业与主干道道路建设,建设“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的园区。

展望2035年,开发区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好速度增长;主导产业体系更加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据园区产业主导地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投资比重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力争率先达峰。

4、规划范围

2024年3月 (略) 自然资源厅出具了《关于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拟调区四至范围初核情况的报告》,明确了开发区四至范围拟调整的边界。规划范围同时符合《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与黟县“三区三线”成果充分衔接,调整后规划范围主要为工业用地,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适合开发区建设。开发区四至范围调整后总面积141.75公顷,包含区块一(五东殿园区)、区块二(渔亭园区)2个区块。

区块一(五东殿园区)位于黟县中心城区西侧,四至范围:东至霁水河,南至星火村李村组,西至案台山,北至S222与Y030交口,面积127.31公顷。

区块二(渔亭园区)位于渔亭镇镇区西侧,四至范围:东至皖赣铁路、南至楠玛村山场、西至楠玛村新和组、北至G237,面积14.44公顷。

5、评价主要结论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发区规划与《 (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均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与一致性。规划实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均较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接受。

开发区选址可行,规划的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基本合理,规划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本次评价均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议,园区的发展过程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体而言,本次规划编制注重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落实本规划环评中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注意事项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就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征求公众及周边单位团体的意见,主要征求公众对开发区规划实施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接受与环境保护无关的问题)。

公众可以针对以下事项提出意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交通现状、开发区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环保措施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电子版见百度网盘链接:

链接:http://**_3ObQ

提取码:gef3

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版存于规划实施单位处,公众可联系前往查阅。

(2)公众参与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见本网页附件。

四、规划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环评编制单位:黄山 (略)

六、公众反馈意见的方式与时间

公众请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规划实施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反馈对本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日


意见反馈表.docx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推进和规范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工作,了解公众对该园区规划建设及发展历程中存在问题的态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及建议,现将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公示文本为现阶段环评成果,下阶段将在听取公众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一、规划概况

1、规划名称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2024-2035年)》。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

3、规划发展目标

聚焦丝绢纺织(17纺织业)、装备制造(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子信息(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以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施一批牵引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壮大主导产业规模,提高主导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到2030年,产业规模明显壮大、产业结构显著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用更加凸显。

规模体量稳步提升。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24亿元,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亩,亩均投资强度达到500万元/亩·年,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不低于5%,综合容积率达到1.2。

发展结构明显改善。到2030年,主导产业占比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42%和50%。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保持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碳 (略) 下达任务,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积极创建绿色园区。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建成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发展培育基地。到2030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1个,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研发占比达到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家。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到2030年,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12家,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行业“冠军”企业,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型”“群主型”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 (略) 政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到2030年,完善园区水电气配套设施建设服务能力,建立园区企业供水、供电对接服务等内部制度,为企业水、电报装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园区主干道建设和企业与主干道道路建设,建设“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完善的园区。

展望2035年,开发区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好速度增长;主导产业体系更加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据园区产业主导地位;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投资比重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主体地位显著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碳排放力争率先达峰。

4、规划范围

2024年3月 (略) 自然资源厅出具了《关于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拟调区四至范围初核情况的报告》,明确了开发区四至范围拟调整的边界。规划范围同时符合《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与黟县“三区三线”成果充分衔接,调整后规划范围主要为工业用地,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适合开发区建设。开发区四至范围调整后总面积141.75公顷,包含区块一(五东殿园区)、区块二(渔亭园区)2个区块。

区块一(五东殿园区)位于黟县中心城区西侧,四至范围:东至霁水河,南至星火村李村组,西至案台山,北至S222与Y030交口,面积127.31公顷。

区块二(渔亭园区)位于渔亭镇镇区西侧,四至范围:东至皖赣铁路、南至楠玛村山场、西至楠玛村新和组、北至G237,面积14.44公顷。

5、评价主要结论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开发区规划与《 (略) 主体功能区规划》、《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均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与一致性。规划实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均较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接受。

开发区选址可行,规划的规划定位与发展目标基本合理,规划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本次评价均针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建议,园区的发展过程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总体而言,本次规划编制注重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在落实本规划环评中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二、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注意事项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就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变更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征求公众及周边单位团体的意见,主要征求公众对开发区规划实施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接受与环境保护无关的问题)。

公众可以针对以下事项提出意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交通现状、开发区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应采取的相应环保措施等。

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1)报告书征求意见稿: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电子版见百度网盘链接:

链接:http://**_3ObQ

提取码:gef3

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版存于规划实施单位处,公众可联系前往查阅。

(2)公众参与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见本网页附件。

四、规划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环评编制单位:黄山 (略)

六、公众反馈意见的方式与时间

公众请以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与规划实施单位或环评单位联系,反馈对本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意见或建议。

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日


意见反馈表.docx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