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招标公告变更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四川省会理县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招标公告变更






               
(略)
发布人 (略) 扶贫 (略) 、 (略) (略) 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点击查看>>
涉及项目名称、标段 (略) 省 (略) (略)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
变更内容 (略) 省 (略) (略) 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监理标段]补遗书(一)
各投标人:
1、本项目招标文件[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监理标段]中建设规模内容更改为:
主要建设内容包含大沙坝大桥及接线、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马鞍坪等八个居民点对外连接道路和库周交通恢复等公路工程,马鞍桥及鱼鲊码头,马鞍坪等八个居民点基础设施和生产用地开发整理以 (略) 供水工程。
大沙坝大桥及接线工程,大沙坝大桥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桥宽为8.5m,设计桥梁总长为318.0m(连续刚构);两岸接线公路设计总长为2.398km,其中含全长1160m中武山隧道(单线双向两车道 )。等级道路及隧道工程含沿线设施及机电工程。
马鞍坪安置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0.82h㎡,人口规模2272人。 富乐九组安置点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9.75h㎡,人口规模1160人。各安置点基 (略) 平及竖向工程、点内道路、给排水、 (略) 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含房屋建筑工程)。
     (略) 连接路道路按照四级双车道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主要在原有老 (略) 改扩建,改建段全长10.868km,起点K0+000 接新安乡乡道,止于马鞍桥安置点内。另需对 (略) -普隆段乡道受损路面恢复 22.839Km,此段只计列道路路面工程量 8 * ㎡。 (略) 连接路道路全长 33.707Km。
富乐九组移 (略) 道路,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20km/h,单车道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总长17.997Km。其中改造长度10.497km,新建3.5km,路面硬化全长4公里(富乐九组~富乐七组段村道)。
复(改)建库周道路19条52.59km, (略) 路4条7.75km, (略) 125延m, (略) (略) 。
马鞍桥码头运量规模为年吞吐量:客运泊位2万人次/年、货运泊位10万t/年。复建鱼鲊码头运量规模为年吞吐量:客运2万人次/年、货运15万t/年。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包括8个居民地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共计管道366条74.5km,排水沟75条29.27km。
(略) 供水工程包括:新建和整修引水渠道4条长约27.41km、 (略) 5座和新建供水管道84.12km。
2、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标段招标文件中“第六章  发包人提供的资料”作废,以本次补遗书(一)中附件“第
六章  发包人提供的资料(新)”为准。
3、 (略) 文 (略) 。

                                               招标人:  (略) 扶贫 (略)
                                               招标代理机构: (略) (略) 有限公司
                                                          * 日

第六章  发包人提供的资料(新)
本次招标主要建设内容包含大沙坝大桥及接线、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马鞍坪等八个居民点对外连接道路和库周交通恢复等公路工程,马鞍桥及鱼鲊码头,马鞍坪等八个居民点基础设施和生产用地开发整理以 (略) 供水工程。
1  项目概况
1.1  马鞍坪居民点
1) 基本情况
马鞍坪居民点位于 (略) 省新安傣族乡集镇南端,尘河右岸,与 (略) 省 (略) 隔金沙江相望,居民点北距新安乡集镇约5km,南距尘河与金沙 (略) 约3.5km。安置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0.82hm2,人口规模2272人。
2) 地形地质条件
马鞍坪居民点位于尘河右岸,地处尘河二级阶地以上,分布高程980m~1430m,西侧大黑山为区内最高点,东侧车河为最低点。居民点建设用地一带位于尘河二级阶地内,高程1000m~1050m,地形总体较为平缓,评价坡度10°左右,总体上建设用地一带多为平台、缓坡状地形,地形相对完整;局部冲沟较为发育,地形较为破碎。
居民点一带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厚度30m~60m,地层结构较为复杂,为尘河阶地物质夹杂斜坡后缘崩坡积、冲积等。总体上居 (略) 物质为粉质粘土、粉土,局部夹杂少量的砂卵石等;底部为以碎块石为主的粗粒物质,对斜坡整体稳定有利。居民点一带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红层,以砂岩、粉砂岩等为主,岩层倾向坡里方向,倾角平缓,总体呈逆向坡或平叠坡结构, (略) (略) 位出露基岩。
居民点一带不良地质现象较为发育,泥石流、滑坡、地表塌陷均有发育,且居民点靠近水库正常蓄水位附近,水库蓄水后将产生一定的坍岸破坏。 (略) 平建筑物布置情况可知,建筑物布置均已避开不良地质灾害范围,上述的不良地质灾害 (略) 地建筑物无影响。
场地稳定性及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评价:场地建设用地一带,场地稳定性分区中以稳定为主,占51.74%;基本稳定区占16.89%;稳定性差及不稳定区占31.37%。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分区中适宜区占 27.97%,较适宜区占24.42%,适宜性差区占27.79%,不适宜区占19.82%;其中适宜、较适宜占一半左右,其余的适宜性差及不适宜亦占一半左右。
(略) 平布置方案,建筑物主要布置在工程建设适宜区或和适宜区, (略) 地不良地质作用的影响,场地稳定性好。场平施工中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开挖边坡稳定问题, (略) 地多为临时挡墙边坡且开挖高度不大,场地工程地质问题简单。
3)  (略)
规划地块东高西低,地形高差最大约58m,场地中间有村路 (略) 内部,点外南北侧有两条冲沟自东向西汇入金沙江。规划以村路作为规划区主要道路,住宅沿村路两侧布置, (略) (略) 形式。公共设 (略) 中央,主 (略) 必需的活动室、图书室、 (略) 及其它主要公共设施。广场上布置健身器械及其他娱乐设施,满足居民娱乐、休闲需求。
马鞍坪居民安置地块的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心、五组团、” (略) 形式。
(1)“一带”,指 (略) 的 (略) 形成的小区发展带;
(2)“三心”, (略) 政中心、 (略) (略) ;
(3)“五组团”,指由村 (略) 形成的五个居住组团。
马鞍坪居民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见下表:
马鞍坪居民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一 规划用地面积 m2 20.82
二 规划总建筑面积 m2 点击查看>>
1 住宅建筑面积 m2 点击查看>>
2 公共建筑面积 m2 3280
三 容积率   0.6
五 建筑密度 % 30.50%
六 绿地率 % 28.23%
七 规划人口 人 2272
八 规划户数 户 597
1 三人户 户 268
2 四人户 户 177
3 五人户 户 152
马鞍坪居民点用地平衡表
类别代号 用地类别 用地面积(hm2) 人均面积(m2/人) 占建设用地比重(%)
R 居住用地 13.67 60.15 67.42
C 公共设施用地 0.7 3.08 3.46
S (略) 用地 5.12 22.55 25.28
G1 公共绿地 1.17 5.15 5.62
  其它用地 0.16 0.7 0.77
  规划用地 20.82 91.65 100
4) 给排水设计
① 给水工程设计
用水量预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367.1m3/d,时变化系数为2.3,用水时间为24h,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35.2m3/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08m3。
管道布置:
采用重力自流供水方式, (略) 高程1067m,居民点高程 点击查看>> m, (略) 与居民点高差为37m-84m,居民点均为3层住宅,生活及消防供水压力均能满足要求,居民点共三个组团。
第一个组团高程 点击查看>> m,高差约47m,该 (略) 直接供水, (略) 供水分区。由于居民点地形整体西高东西,在组团 (略) (略) 每排(栋)前设置减压阀。
第二组团高程 点击查看>> m, (略) 至该组团供水时,需穿越苦水箐泥石流沟,为保证该组团供水安全,在该组团西侧设置调蓄高位水池,容积150m3,高程1057m,地面高程1000m-1022m区域由高位水池供水。 (略) (略) 可调式减压阀,两处减压阀设置地面高程1001m,一处减压阀设置地面高程1006m,阀前压力0.5mpa阀后压力为0.3mpa,服务地面高程 点击查看>> m区域。
第三组团高程1025m-985m, (略) 输水管线至该组团需跨越龙生婆泥石流沟,为保证供水安全,在该组团设置调蓄高位水池,容积150m3, 高程1051m。 (略) (略) 可调式减压阀, (略) 分两个区供水,减压阀设置地面高程1001m,阀前压力0.5mpa,阀后压力0.3mpa。
(略) 处地理位置,消防车无法到达,本工程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略) 每隔约60m设置消火栓,消火栓距离道路路边按1.0m控制。室外消火栓采用SS100/65-1.0型地上式消火栓。
② 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
污水排放量:按居民点总用水量的80%计算,居民点废水流量为293.7m3/d,日变化系数取1.4,则平均日污水量为209.8m3/d。
安置区沿道路 (略) 设置排水沟,场地雨水经排水沟 (略) 地东侧现状冲沟。雨水沟采用砖砌明沟,雨水沟起始尺寸H×B=150mm×260mm,居民入 (略) ,设置2.5m宽钢筋混凝土盖板, (略)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根据居民点地形,为减小排水沟断面尺寸,居民点共分为多个排水区域就近排入冲沟,每个区域雨水单独排至冲沟。
生活污、废水及公建生活污水进入居民点集中化粪池, (略) 理设施。污水出户管管径采用DN200,污水干管管径为DN300,管道 (略) 地一致,但不小于0.004。
居民点设置集 (略) 理站3座。 (略) 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放至附近冲沟。 (略) 理工艺为“格栅调节池+一体化设备”工艺,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一体化设备阀门井等。
5) 道路工程设计
设计标准:马鞍坪居民点内道路分干路、支路、巷路三级。
路面宽度:干路红线宽度为16m( (略) 道10m, (略) 道各3m);支路红线宽度10m( (略) 道6m,两 (略) 道); (略) 道宽度为3.5m, (略) 道。
平面设计:采用环状的交通结构。区内3条干路,均位于各个组团东侧,设 (略) ,最小平曲线半径90m。另布置支路7条,设 (略) ,最小平曲线半径20m。另布置若干条巷路,最小曲线半径15m。居民点内道路纵坡最大为8%,最小为0.3%。
道路交叉口设计:点内道路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干路与支路、巷路相交路缘石最小半径10m;支路与巷路相交路缘石最小半径5m;巷路与巷路相交路缘石最小半径:5m。
6) 竖向工程设计
① 竖向布置
场地内最高设计高程1032m,最低高程983m,相对高差约50m。居民点建筑多为沿街对称布置成排建筑,场地平整设计 (略) 理。场地多为半挖半填用地,场地内分为多个平台,平台与平台间采用挡土墙支挡,场地外围采用放坡或者挡土墙支护。挡土墙顶外缘线应距离台地上缘建筑外墙线不小于3m,挡土墙脚距离台地下缘建筑外墙线距离不小于2m。 (略) 在3个组团,各台地间高差多为3-4m,局部高差达6m。
② 竖向设计
场地 (略) 红线及规划区用地红线范围为界将规划区由南向北共划分了南、中、北3个组团,各组团竖向设计如下:
南侧组团:原始地形高程989m~1028m,场平采用台地法,半挖半填布置,最大挖方高度约4.0m,最大填方高度4m;场平高程988.4m~1026.5m。台间多布置挡土墙, (略) 台 (略) 理。
中路组团:中部组团分为南北两地块,南地块建设用地位于龙生婆大沟与新山大沟之间 (略) 位,原始地形高程990m~1012m,场平高程990m~1010m。该处分点地形较为破碎,建筑布置顺地形走势,台间高差2-5m。北地块建设用地位于新山大沟与苦水箐沟之间 (略) 位, (略) 地内地形破碎, (略) 为一小型冲沟,沟两壁地形较陡,将场地分割为了两块。原始地形高程988m~1025m,场平高程986.2m~1022.4m。建筑物布置在地形相对平缓地带,受场地内地形控制及用地范围控制,台间多布置挡土墙, (略) 台 (略) 理。平台间高差多为2m~5m左右,最大高差约7m。
北侧组团:位于苦水箐沟以北缓坡地带,原始地形高程982m~1030m,场平高程987.2m~1029.1m。受场地中路陡坡控制,场 (略) 分布,北侧地势平坦,台间高差1-3m,南侧地势陡峭,平台间高差多为2-6m,最大高差达7m,台间多布置挡土墙, (略) 台 (略) 理。
1.2  富乐九组居民点
1) 基本情况
富乐九组居民点位于 (略) 富乐乡富乐村九组,居民点位于富乐乡西北侧,富乐乡集镇南侧,姜州河和大长沟交汇区域,北距富乐乡乡集镇2km,南距通安镇13km。 (略) 地至富乐乡集镇为长约2.5km的乡村便道,富乐乡集 (略) 为省道213,交通较为方便。
2) 地形地质条件
(略) 地分布于大长沟南北两侧,分布高程1710m~1820m,场地整体属侵蚀、剥蚀低 (略) 地貌类型,场地内冲沟发育,切割深度30m~70m左右, (略) 地多呈单薄的脊状与冲沟相间分布,山脊一般宽50m~200m,沟底宽20m~80m。场地地形较为破碎,地形坡度小于8°区主要位于沟底一带, 8°~15°区主要 (略) 地带,亦多呈条带状分布,山脊两侧临近冲沟一侧地形坡度一般20°~30°不等。
(略) 地以基岩为主,厚层~巨厚层砂岩与厚层~中厚层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状,砂岩或粉砂岩内均不同程度夹有薄层泥岩、泥质粉砂岩。场地内岩层整体倾向160°~200°,倾角10°~15°。场地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裂隙较为发育,未见断层、褶皱构造痕迹。场地地表水排泄条件好,地下水相对活跃。场地无不良地质现象发育。
建议选用山脊平缓地带的较适宜区作为建设用地,将居民点分散布置,尽量避开顺向坡地段。地质推荐优先选用6-4区、5区作为居民点建设用地。
6-4区位 (略) 位,地形坡度一般10°左右,顺山脊方向呈长条状展布,宽度一般在50m~100m左右,场地稳定。
5区位于山脊坡脚一带,顺向坡结构,处在斜坡坡脚层面临空面影响范围内,加之岩体内软弱夹层发育,稳定性较差。
3)  (略)
规划区划分为三个组团,通过主路串联,住宅沿村路两侧布置, (略) (略) 形式。建筑顺应等高线布置,尽量减少填挖方量, (略) 地建设的经济性。公共设施 (略) ,主 (略) 必需的村委会、文化室、卫生室、 (略) 等公共设施。
规划结构为“三心、三组团” (略) 形式。
“三心”: (略) (略) 、 (略) (略) ;
“三组团”:指由村 (略) 形成的上中下三个居住组团。。
富乐九组居民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详见下表:
富乐九组居民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一 规划总用地面积 hm2 9.75
二 规划总建筑面积 m2 60346.91
1 住宅建筑面积 m2 59113.91
2 公共建筑面积 m2 1233
三 容积率   0.61
五 建筑密度 % 25.86%
六 绿地率 % 37.03%
七 规划人口 人 1160
八 规划户数 户 305
1 三人户 户 137
2 四人户 户 91
3 五人户 户 77
富乐九组居民点用地平衡表
类别代号 用地类别 用地面积(hm2) 人均面积(m2/人) 占建设用地比重(%)
R 居住用地 6.62 57.03 67.83
C 公共设施用地 0.53 4.6 5.47
S (略) 用地 2.17 18.73 22.27
G1 公共绿地 0.37 3.2 3.2
  其它用地 0.06 0.53 0.63
  规划总用地面积 9.75 84.09 100
   4) 给排水设计
① 给水工程设计
用水量预测: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87.44m3/d,时变化系数为2.3,用水时间为24h,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为17.96m3/h,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08m3。
管道布置:供水采用重力自流供水方式, (略) 与居民点高差为34m~114m,居民点均为3层住宅,生活及消防供水压力均能满足要求。
管道沿 (略) 敷设至居民点内。 (略) (略) 与居民点的高程差,配水管需设置排泥阀及减压阀。为保证管道的正常工作和便于检修,在生活 (略) 设置闸阀。 (略) (略) (略) 设置总水表,方便水量计量。
(略) 处地理位置,消防车无法到达,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略) 每隔约60m设置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用SS100/65-1.0型地上式消火栓。
② 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制。
污水排放量:按居民点总用水量的80%计算,居民点废水流量为149.95m3/d,日变化系数取1.4,则平均日污水量为107.11m3/d。
雨水量:经计算,雨水设计流量为1202L/s。
安置区沿道路侧石边设置排水沟,场地雨水经排水沟 (略) 地现状冲沟。雨水沟采用砖砌明沟,居民入 (略) ,设置2.5m宽钢筋混凝土盖板, (略) 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沿道路侧石每隔20m设置立篦式雨水口,雨水沟尺寸400mm×260mm、400mm×380mm,坡度基本与道路一致。
生活污、废水及公建生活污水进入居民点集中化粪池, (略) 理设施。污水出户管管径采用DN200,污水干管管径为DN300,管道 (略) 地一致,但不小于0.004。
(略) 理规模为110m3/d, (略) 理工艺为AO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放至附近冲沟。
5) 道路工程设计
① 设计标准
富乐九组居民点内道路分干路、支路及巷路三级。
路面宽度:点内干路红线宽度为16m( (略) 道10m, (略) 道各3m),点内支路红线宽度为10m( (略) 道6m, (略) 道各2m), (略) 道宽度为3.5m, (略) 道。
② 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如下:
干路道路总长度为365.23m。道路线形按直线—圆曲线—直线布置, (略) 设置13条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5m。
支路道路总长度为1314.77m。道路线形按直线—圆曲线—直线布置, (略) 设置1条圆曲线,圆曲线半径为100m。
巷路总长度为1104.32m。道路线形按直线—圆曲线—直线布置, (略) 设置17条圆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分别为12m。
③ 纵断面设计
居民点内道路纵坡最大为9.0%,最小为0.5%。
④ 道路交叉口设计
点内道路 (略) 干路与巷路相交,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干道巷路路缘石最小半径采用6m。
6) 竖向工程设计
① 竖向布置
居民点位于大长沟左岸范家田梁子一带, (略) 分布置于山脊上,分布高程1716m~1808m。居民点内范家田梁子 (略) 分, (略) (略) 为界, (略) (略) 分,发育高程 * m,山梁两侧斜坡坡角为21~28°,该段山梁相对狭窄,用地范围为山梁两侧27~46m; (略) (略) 分又以山顶为界, (略) 梁子倾向北北西,发育高程为 * m,山顶高程为1789m,用地范围主要为山梁及西侧斜坡,斜坡地形坡度为8~30°,南 (略) 分被冲沟 (略) 分斜坡,斜坡大致倾南,西侧斜坡地形坡度为7~10°,东侧斜坡地形坡度为9~12°。
场内台地根据道路走向沿道路两侧呈条状布置,场地东南侧较低,西北侧高,场地内设计最高高程1806.50m,最低高程1727.50m,相对高差约80m。
场地平整的工程范围基本全为居民用地。大的区块内以 (略) 场地划分, (略) 区,场区的尺寸、标高受道路控制,为了减少大区块的土方工程量, (略) 地标高在考虑与道路进口连接的不 (略) 比选,场区与四周道路高差较大的情况下, (略) 区与道路通过放坡或浆砌石挡墙连接。
② 竖向设计
场地 (略) 红线及规划区用地红线范围为界将规划区由上至下、由北向南共划分了5个地块,各地块竖向设计如下:
1#地块地面设计高程为 * 67.5m。场地沿干路两侧布置,场区与道路大致持平,场地以为挖方为主地块外沿少量填方,最大挖方高度约12m。地块外侧为斜坡自然地面,采用挡墙支挡。
2#地块地面设计高程为 * 76.00m。场地位于整个居民 (略) ,地块沿巷路两侧布置,场区与巷路大致持平,场地以为挖方为主地块西侧为填方,最大挖方高度约8m。地块东侧为斜坡自然地面,采用挡墙支挡,地块西侧为下级台地的1#地块,台地之间采用挡土墙支挡。
3#地块地面设计高程为 * 62.60m。场地位于整个居民点位于范 (略) 西侧斜坡,地块沿巷路两侧布置,场区与巷路大致持平,场地半挖半填,最大挖方高度约8.0m。地块西侧为巷路,巷路路基外侧为斜坡自然地面,采用挡墙支挡,地块东侧为自然斜坡,采用挡土墙支挡。
4#地块地面设计高程为 * 66.10m。场地位于整个居 (略) 斜坡,地块沿巷路两侧布置,形成2级小台地,场地 (略) 部填方,最大挖方高度约4m。台地之间采用挡土墙支挡,地块南侧为自然地形,采用挡土墙支挡。
5#地块地面设计高程为 * 27.50m。场地位于整个居民点位于东南侧斜坡,地块沿巷路两侧布置,形成8级小台地,场地以半挖半填为主,最大挖方高度约10m。台地之间采用挡土墙支挡。
1.3  其他居民点
除马鞍坪、富乐九组居民点外,还有半嵴地、新铺子、云兴、沙园、云田、甸沙关六个规模较小的居民点
半嵴地居民点半嵴地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12904m2,总建筑面积 * ,规划人口177人;新铺子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2.74hm2,总建筑面积19255m2,规划人口369人;云兴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2.73hm2,总建筑面积18050m2,规划人口345人;沙园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0.86hm2,总建筑面积 * ,规划人口119人;云田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10186m2,总建筑面积6428m2,规划人口121人;甸沙关居民点规划总用地面积2.40hm2,总建筑面积1 * ,规划人口333人。
1.4  大沙坝大桥
大沙坝大桥是 (略) 皎平渡大桥接线(S213国道)上的一座大桥,原老桥为一跨90m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桥面总宽9m。乌东德水库蓄水后,桥梁被淹没于水下,为保证中武山、大店子、锅底塘、荞麦洞等村 (略) ,需对受淹没影响的跨越大沙坝段的省道 (略) 复建,复建公路连接不受淹没影响的省道S213和大沙坝右岸的现有通村公路。新建桥梁位于老桥桥位下游约90m。
复建的大沙坝大桥总长318.0m,总宽8.5m,行车道宽7.5m,两侧分别设置0.5m防撞护栏,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桥下无通航要求。
1) 工程地质评价
大沙坝大桥桥位位于驾车河 (略) 往上590m 处,桥位轴线方向268°。 (略) 驾车河两岸呈左岸低、右岸高的不对称形态。 (略) 亦为金沙江左岸岸坡,山顶高程1300m 左右,桥位轴线附近为山 (略) ,斜坡倾向由倾向驾车河的SW 向逐渐转变至倾向金沙江方向的SE 向;右岸岸坡高陡, (略) 高程2400m 左右,总体坡度约40°。驾车河常年流水,但旱季一般水量很小,河床较为宽缓,宽约190m,正常蓄水位975m时,河面宽300m; (略) 河流流向170°,至桥位下游60m 河流流向130°。 (略) 河床两侧公路以上均为基岩,为前震旦系落雪组(Pt2l) (略) 岩夹千枚岩、板岩等, (略) 岩为中厚层~厚层状,千枚岩、板岩以薄层状为主。驾 (略) 冲洪积夹泥石流堆积物,根据剖面推测, (略) 覆盖层厚度可达50m左右。
(略) 构造较为简单, (略) 迹表现为断层及裂隙。两岸岩体受构造作用较弱,岩体多呈层状结构为主,整体较为完整,以硬岩为主,夹杂有千枚岩等较软岩夹层,整体为Ⅲ类岩体。根据地表调查, (略) 左右两岸岩体完整性相对较好,多呈层状结构,受构造作用有限,岩性多为坚硬岩 (略) 岩,表现为弱卸荷特征,结合皎平渡1  (略) 卸荷特征推测,大沙 (略) 两岸弱卸荷水平深度30m~40m 左右。
(略) 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排泄通畅,除少量入渗补给地下水外,大部分排泄至驾车河最终汇入金沙江。驾车河为季节性河流,水流量变化大,受上游降水等制约。 (略) 未见泉水,岩溶现象总体不发育。地下水水位位于驾车河河道以下,与驾车河补给关系小,主要受金沙江水位控制。 (略) 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危岩体,左岸桥位以北100m 发育有拱桥危岩体及拱 (略) 危岩体,右岸桥位以北95m 发育拱 (略) 危岩体。 (略) 危岩体总体方量不大,且离桥位较远,对桥位影响不大。大沙坝大桥横跨驾车河,主桥墩位于驾 (略) (略) 位,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岩性主要为碎块石、卵石夹砂砾石等,承载力水平低,不易作为桥基持力层。 (略) 钻孔揭露基岩为 (略) 岩,孔深42m 以下为微新岩体,可作为桥基持力层; (略) 钻孔揭露有千枚岩夹层分布,千枚岩风化加剧,承载力较低,桥墩应适当向上游偏移,选择风化水平低的 (略) 岩作为持力层。
大沙坝大桥两岸接线道路均呈弧形状,左岸与皎平渡大桥1 号桥位桥头连接,右岸与复建道路连接。桥头两侧岸坡均为基岩岸坡,横向坡结构,路基承载力高,满足工程需要。
大桥两主桥墩位于驾 (略) ,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岩性以碎块石、卵石为主,泥质含量少,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孔壁稳定问题,应做好合理支护措施。 (略) 两岸地形陡峻,桥台边坡开挖高度大,存在边坡稳定问题。两个主桥墩均位于驾 (略) ,驾车河为一体泥石流冲沟,上游泥石流堆积量较大,在雨季存在爆发泥石流危害可能。
2) 主要采用标准
    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 年;
    桥梁结构使用年限:100 年;
    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桥梁宽度:0.5m(防撞护栏)+7.5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8.5m;
    设计荷载: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洪水位:1%设计洪水位为975.21m。
    通航标准:不通航;
    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1.5  大沙坝大桥连接线
1) 路线布设
复建大沙坝大桥接线公路起点接现状S213省道,沿金沙江溯江而上,以桥梁跨越大沙坝,后以隧道通过大沙坝右岸,终点于现有皎平渡大桥上方接通往中武山、大店子、锅底塘、荞麦洞等村组现状公路,路线全长约2.716km。
2) 主要线形指标
最小圆曲线半径:21m/1处(回头曲线);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4.04;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61.38%;
最大纵坡:6.42%/1处;
最小坡长:290m;
凸曲线最小半径:2000m/1处;
凹曲线最小半径:800m/1处;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1.10;
竖曲线占线路总长:11.26%。
3) 路基横断面
0.25m(硬化土路肩)+3.5m(行车道)×2+0.25m(硬化土路肩)=7.5m。
4) 路面结构
根据《规划大纲》审查意见,结合确定该公路的路面采用以下结构形式: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
5) 中武山隧道
中武山隧道位于线路中段,起点桩号为K141+509.30,终点桩号为K142+669.30,全长1160m,采用双向两车道,设计车速30km/h
隧道平面设计: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隧道。隧道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设有半径R=300m的曲线。隧道线起迄桩号为:K141+509.30~K142+669.30,全长1160m。
隧道纵面线型设计:隧道纵坡为双向坡,进口段坡度为1.50%,出口侧纵坡为-0.50%。
双向隧道建筑限界:宽度=0.25(余宽)+ 7.0(路面宽)+0.25(余宽)=7.5m;高度=4.5m 
行驶方向:单线双向两车道;
隧道衬砌内净空采用曲墙有仰拱形式。 (略) 位为三心圆形式。隧道内净空与建筑限界之间的净空预留了内装饰层、照明等机电设备及营运管理 (略) 需空间。隧道内净宽为8.5m ,内净高为8.0m 。根据排水要求,路面采用2.0%的双面横坡。
1.6  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
1) 路线设计
复建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起、终均与不受淹没影响的现有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相接,复建段的起、终点较为明确。路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鱼鲊乡湾子村附近,沿现有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后侧(靠山侧)布线,至K1+106. (略) 结束,终点接不受淹没影响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路线全长约1.107km。
2) 主要技术指标
复建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 20km/h 最大纵坡 6.32%/1处
路基宽度 6.5m 最小坡长 230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I级 凸曲线最小半径 1000m/1处
行车道宽度 2×3.0m 凹曲线最小半径 800m/1处
最小圆曲线半径 60m/1处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3.61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6.24 竖曲线占线路总长 19.36%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36.57%
3) 路基设计
鱼鲊~河漂村通村公路设计标准为四级,设计车速20km/h,路基横断面:0.25m(土路肩)+3.0m(行车道)×2+0.25m(土路肩)=6.5m。路拱横坡在路面为2%,路肩为3%,有超高地段的横坡按超高横坡计。
4) 路面设计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选用: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掺量为5%)+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
1.7  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
1) 路线设计
复建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起点接江普乡船房村二组,终点接不受淹没影响的现有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起、终点较为明确。路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江普乡船房村二组附近,将路线适当后靠抬高,沿现有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后侧(靠山侧)布线,至K2+253. (略) 结束,终点接不受淹没影响现有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路线全长约2.253km。
2) 主要技术指标
复建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 20km/h 最大纵坡 5.31%/1处
路基宽度 6.5m 最小坡长 170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I级 凸曲线最小半径 900m/1处
行车道宽度 2×3.0m 凹曲线最小半径 400m/1处
最小圆曲线半径 20m/1处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3.55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8.88 竖曲线占线路总长 17.80%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47.83%
3) 路基设计
复建江普乡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设计标准为四级,设计车速20km/h,路基横断面:0.25m(土路肩)+3.0m(行车道)×2+0.25m(土路肩)=6.5m。路拱横坡在路面为2%,路肩为3%,有超高地段的横坡按超高横坡计。
4) 路面设计
该公路的路面采用以下结构形式: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
5) 涵洞工程
全线范围内逢沟设涵,涵洞孔径计算根椐汇水面积结合 (略) 计算,并结合地形确定孔径。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板。本项目沿线共设置11道涵洞,孔径为1.5m×1.5m共10道,孔径为3.0m×3.0m共1道。
1.8  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
1) 路线设计
复建鱼鲊乡咪嘟咕通村公路路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鱼鲊乡咪嘟咕村附近,将路线适当后靠抬高,沿现有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后侧(靠山侧)布线,至K0+221. (略) 结束,终点接现有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路线全长约0.222km。
2) 主要技术指标
鱼鲊乡咪嘟咕村通村公路按四级 (略) 设计,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智力~船房村通村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设计速度 20km/h 最大纵坡 5.16%/1处
路基宽度 6.5m 最小坡长 70m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I级 凸曲线最小半径 400m/1处
行车道宽度 2×3.0m 凹曲线最小半径 260m/1处
最小圆曲线半径 32m/1处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坡次数 13.5
平均每公里交点数 13.5 竖曲线占线路总长 33.88%
平曲线占线路总长 57.31%
3) 路基设计
复建鱼鲊乡咪嘟咕通村公路设计标准为四级,设计车速20km/h,路基横断面:0.25m(土路肩)+3.0m(行车道)×2+0.25m(土路肩)=6.5m。路拱横坡在路面为2%,路肩为3%,有超高地段的横坡按超高横坡计。
4) 路面设计
该公路的路面采用以下结构形式:20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石垫层。
5) 涵洞工程
全线范围内逢沟设涵,涵洞孔径计算根椐汇水面积结合 (略) 计算,并结合地形确定孔径。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板。本项目沿线共设置1道涵洞,孔径为1.5m×1.5m。
1.9  马鞍桥码头
1) 建设标准与规模
马鞍桥码头运量规模为年吞吐量:客运泊位2万人次/年、货运泊位10万t/年。
2) 初步设计方案
(1) 总平面布置
客运泊位下河梯道为实体斜坡梯道结构型式,坡顶高程976.50m,坡底高程945.00m,斜坡道宽5.0m,坡比为1:2.0。客运泊位进港道路为实体斜坡梯道结构型式,坡顶高程990.00m,坡底高程976.50m,斜坡道宽5.0m, (略) (略) 坡比为1:2.8。 (略) 高程为976.50m,长70.0m,宽34.4m,面积为2408㎡。
货运泊位汽车下河道为实体斜坡道结构型式,坡顶高程976.50m,坡底高程945.00m,斜坡道宽7.5m,堆场至坡底坡比为10%。货运泊位进港道路为实体斜坡道结构型式,坡顶高程984.00m,坡底高程976.50m,斜坡道宽7.5m, (略) 坡比为4.43%。堆场高程为976.50m,长65.0m,宽约41.7m,面积约为2600㎡。
(2) 装卸工艺
马鞍桥码头客运泊位 (略) 梯道方案,其工艺流程为:客船←→囤船←→跳板←→梯道←→ (略) 。
马鞍桥码头货运泊位采用斜坡道方案,其工艺流程为:滚 (略) ←→钢跳板←→汽车滚装船。
(3) 水工建筑物
推荐方案的码头客运泊位采用实体梯道,货运泊位采用实体斜坡道形式。 (略) 分开挖土石方形成, (略) 分回填碎石土形成。
(4) 配套工程
本项目配套工程包括供电照明、给排水及消防、通信、暖通 (略) 、环保等。
码头区外接电源似引自临近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回路电源电压为380V。
马鞍桥码头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年吞吐量 万人次/万t 2/10 客运/货运泊位
2 泊位数 个 1/1 同上
3 设计代表船型 m 客船45×8.2×1.4/55×8.2×2.4(500吨级货驳)
4 占用岸线长度 m 61/550
5 * 域面积 m2 点击查看>>
6 斜坡道长度 m 点击查看>>
7 斜坡道宽度 m 5/7
8 土石方工程量 开挖 m3 点击查看>> 70
回填 m3 点击查看>>
9 总定员 人 5/10
10 投资估算 万元 1049.88
1.10  鱼鲊码头
1) 建设标准与规模
(略) 市拉鲊码头对岸为 (略) 鱼鲊码头,由于修建 (略) ,原码头被淹没,复建拉鲊-鱼鲊码头以恢复G108公路跨江运输。
鱼鲊码头运量规模为年吞吐量:客运2万人次/年、货运15万t/年。
2) 初步设计方案
(1) 总平面布置
鱼鲊码头采用实体斜坡道结构,坡道上段沿原G108国道,下段布置重新选定。坡顶高程983.00m,坡底高程961.00m,斜坡道宽10.0m,水平投影长220m,斜坡段坡度为10.0%。
(2) 装卸工艺
拉鲊-鱼鲊码头左、右岸两个泊位均采用实体斜坡道方案,其工艺流程为:
货运:滚 (略) ←→钢跳板←→汽车滚装船;
客运:客船←→钢跳板←→侯船区。
(3) 水工建筑物
码头两个泊位均采用实体斜坡道形式。 (略) 分开挖土石方形成, (略) 分回填碎石土形成。
(4) 配套工程
本项目配套工程包括供电照明、给排水及消防、通信、暖通 (略) 、环保等。
码头区外接电源似引自临近的低压供电线路,供电回路电源电压为380V。
码头给水 (略) 接管供给;排水系统采用雨、污水分流。雨水经沟、管收集直接排入金沙江。
鱼鲊码头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设计年吞吐量 万t/万人次 15/2 货运/客运
2 泊位数 个 1/1 左岸/右岸
3 设计代表船型 客船45×8.2×1.4m
汽车渡驳(总重116t)
4 斜坡道长度 m 点击查看>> 左岸/右岸
5 斜坡道宽度 m 10/6 左岸/右岸
6 土石方工程量 开挖 m3 6000
回填 m3 5000
7 总定员 人 10
8 投资估算 万元 701.74
1.11  农村库周交通
(略) 复(改)建库周道路19条52.59km,其中农村汽车便道8条17.99km,机耕道7条26.85km; (略) 路4条7.75km; (略) 125延m; (略) (略) 。
库周交通道路、桥梁明细表
序号 线路名称 建设地点 等级 规划长度(km) 规划桥梁
起点 止点 合计 新建 改建 桥梁名称 建设规模(m)
长 宽
1 大青路 青石头地 乡政府 汽车便道 1.087   1.087      
2 戚家梁子机耕道 李廷光门口 村委会 机耕道 0.45   0.45      
3 棉 (略) 道 干沟 棉花地 人行道 3.5 3.5   (略) 桥 125 2.5
4 旱田村机耕道 张明芳屋后 变压器房旁 机耕道 0.4 0.4        
5 乍石底至糯渣蜜道路 乍石底 糯渣蜜 汽车便道 1.8   1.8      
6 (略) 机耕道 乍石底 锅厂 机耕道 8.954   8.954      
7 星巴 (略) 道 索道 星巴田 人行道 1.8 1.8        
8 菁门 (略) 道 菁门口 以坪子 人行道 0.95 0.95        
9 支姑至鸡庄梁子机耕道 支姑 通乡公路 机耕道 6.3 6.3        
10 麻地弯至大河沟道路 麻地弯 大河沟 汽车便道 0.9 0.9        
11 (略) -沙地- (略) 果树沟 (略) (略) 果树沟 机耕道 1.35 1.35        
12 杨水湾沟至席家机耕道 杨水湾沟 席家 机耕道 0.9 0.9        
13 席家 (略) 道 席家 迤西么 人行道 1.5 1.5        
14 干沟箐-新田沟矿点道路 干沟箐 新田沟矿点 汽车便道 4.1 4.1        
15 水绿箐-新田沟矿点道路 水绿箐 新田沟矿点 汽车便道 1.1 1.1        
16 新田沟矿点-新田沟道路 新田沟矿点 新田沟 汽车便道 2.5   2.5      
17 小米地五组道路 遍地金 星花地 汽车便道 2.5 2.5        
18 中武山路 沟口 大沙坝 汽车便道 4 4        
19 回龙至下坝田机耕道 回龙 下坝田 机耕道 8.5   8.5      
合计     汽车便道 17.987 12.6 5.387      
    机耕道 26.854 8.95 17.904      
    人行道 7.75 7.75 0   125  
    总计 52.591 29.3 23.291   125  
(略) 渡口统计表
序号 人行渡口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标准(宽度)(m) 结构形式 设计水位 与干道连接道路
高水位 低水位 等级 长度(m)

1 (略) 渡口 大菁口 3.5 梯道式 976 963 机耕道 260
2 (略) 渡口 旱田 1.5 梯道式 976 945 机耕道 150
3 (略) 渡口 上沱湾 3.5 梯道式 977 945 机耕道 50
4 (略) 渡口 杨云康屋脚下 3.5 梯道式 978 946 汽车便道 200
5 (略) 渡口 麻枇 1.5 梯道式 978 946 机耕道 50
6 (略) 渡口 小沟门口 3.5 梯道式 982 966 汽车便道 50
7 (略) 渡口 坟坝 3.5 梯道式 982 966 汽车便道 50
8 (略) 渡口 星巴田 1.5 梯道式 979 956 机耕道 400
9 (略) 渡口 迤西么 1.5 梯道式 980 958 机耕道 200
10 (略) 渡口 鲁车 3.5 梯道式 976 945 机耕道 100
合计           汽车便道 300
          机耕道 1210
          总计 1510
1.12  居民点对外交通
八个居民居民点对外交通设计时速均为20km/h,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马鞍坪及富乐九组设计标准为四级双车道,路基6.5m,路面6m,其余六个居民点对外交通设计标准为四级单车道,路基4.5m,路面3.5m。
1)马鞍坪居民点对外连接道路
主要在原有老 (略) 改扩建,起点K0+000接新安乡乡道,之后沿原有村道南下,在K1+500~K2+100过村镇路段,为了减少拆迁及防洪,路线偏离原有老路向西改走新线,之后继续沿老路布设,行至K3+ (略) 为减少对良田、耕地的侵占, (略) 沿山脚布线,后于K4+200接上老路,继续南下经过苦水箐和菜园子分点点内道路,最后止于马鞍桥居民点内,终点桩号为K10+861.592,路线全长10.868km。另需对新安- (略) -普隆段乡道受损路面恢复22.839Km。道路全长33.707km,此段只计列道路路面工程量8 * ㎡。
(1)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稳定性分 (略) 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及构造条件、斜坡岩土结构及工程性状, (略) 地内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程度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程度基础上,参照《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 *   (略) (略) 分区评价。据规范要求,场地稳定性可划分为不稳定、稳定性差、基本稳定和稳定四级,其划分依 (略) 地活动断裂影响,建筑抗震有利与否及不良地质作用发育的强烈程度三方面考虑。
尘河水系为居民点内主要地表水系,流向自北向南,为区内地表水最低排泄基准面。 (略) 地前缘河床高程930m 左右,水库正常蓄水后,按20 年一遇洪水,库水位975.36m左右。居民点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后缘大黑山 (略) 小型水库, (略) 地地表水、 (略) 极少量补给。 (略) 地内冲沟发育,从南至北有龙生婆大沟、新山大沟及苦水箐沟,沟内多为季节性水流,顺 (略) 地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迅速排泄。区内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类。孔隙水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赋存形式,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与尘河建立直接的水力联系,区内属干热河谷气候,孔隙水总体不发育,埋深较大,一般大于15m;裂隙水主要赋存砂岩裂隙中,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受岩性及风化构造等影响。
(2)主要技术指标
马鞍坪居民点为特大型村,规划安置人口2272人。马鞍坪对外连接道路按照四级双车道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20km/h,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道路全长33.707km。主要指标采用情况详见下表。
序号 技术指标名称 单位 规范值 采用值
1 路段   马鞍坪移民点至新安乡乡道
2 地形   山岭区
3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
4 (略) 车速度 km/h 20
5 一般最小半径 m 30 30
6 极限最小半径 m 15
7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150 150
8 最大纵坡 % 9 8.75
9 凸形最小竖曲线半径 m 200 580
10 凹形最小竖曲线半径 m 200 500
11 路基宽度 m 6.5
12 行车道宽度 m 6
13 路面   沥青混凝土
2) 富乐九组居民点对外连接道路
一共由三条路线组成,A线是起于居民点北侧与点内规划相接,而后路线向西南侧展现而下, (略) ,路线转而向西北侧沿老盘营梁子、红泥地老包、范家大路湾子一路展布而下,最后止于K12+524与S213相接,路线长12.533km;B线起于A线K1+ (略) ,主要是连接A线与居民点南侧点内规划路,路线长0.129km;C线起于A线K2+9 (略) ,而后路线向南沿原有乡道走廊布线,最后与富乐乡至省道213交汇的柏油路相接,路线全长1.335km;三条道路总长13.997km。另对4km (略) 路面硬化。
(1)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内未见有断层、褶皱等构造痕迹,岩层整体倾向160°~200°,倾角10°~15°。根据地 (略) 地内人工坑槽、边坡的编录可知,场地 (略) 迹为裂隙,且裂隙整体发育,尤其于厚层砂岩出露明显。场地内走向290°~310°一组裂隙极为发育,倾向北东,倾角多在60°以上,为陡倾角状,该组裂隙一般呈平直状,延伸长度大,裂隙密集,间距一般10cm~150cm不等,平均间距在40cm~50cm 之间,裂隙张开、闭合程度不一, (略) 裂隙一般呈闭合~微张为主,充填少量的泥质、碎屑等物质,靠近地表表层的
裂隙一般为宽3cm~10cm 不等的碎屑状条带, (略) 沿该组裂隙呈一定的卸荷松动状。该组裂隙于厚层砂岩内出露明显, (略) (略) 的粉砂岩、泥岩等岩层内特征不明显,隐约可见延伸一定长度。除上述走向北西一组裂隙极为发育外,走向5°~30°一组裂隙亦有一定出露,该组裂隙与上述走向北西一组裂隙近垂直相交,多呈高陡倾角状,倾向方向不定,东西倾向均有发育 ,该组裂隙一般呈平直、短小状,受前述一组裂隙控制作用较为明显。该组裂隙密集程度不一,局部可见一定条数裂隙出露,大部分地区该组裂隙不发育。
(略) 述,场地内主要为走向北西一组裂隙,发育密集、延伸长度大,基本与岩层走向一致,为一组构造裂隙。 (略) 地内地形较为破碎,地表冲沟发育,地质灾害总体不发育,总体为基岩斜坡,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点击查看>> 0)中有关规定,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按照《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JJ57-94), (略) 地类别属Ⅱ类场地。场地主要为基岩地层,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场地地形平缓,沟谷切割深度小,斜坡相对高差小,场地均为基岩地层,未见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
(2)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结合富乐九组移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1160 人,确定富乐九组对外连接道路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20km/h,单车道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6.0m,路线总长17.997km。其中改造长度10.497km,新建3.5km,路面硬化全长4公里(富乐九组~富乐七组段村道)。
3)新铺 (略) 道路,路线起点位于 (略) 新铺子移民居民点,终点止于接会理至新发乡002乡道,道路全长0.293km。
4)云 (略) 道路由两条路线组成:A线起于居民点内西北侧规划路,后于K0+075.843与G108相接,道路全长0.076km;B线起于居民点内东北侧规划路,之后路线沿原有村道布线,最后接上沙园居民点B线止点、C线起点,道路全长0.587km。路线总长0.663km改建。
5)沙 (略) 道路由三条路线组成:B线与居民点内规划路相接,之后沿原有村道布设,穿越沙园村,最后止于该乡道与通往G108 (略) ,道路全长1.133km; A线起于B线的K0+291. (略) ,之后路线向西南方布设,直接与G108相接,道路全长0.584km;C线与B线终点相接,后沿通往G108乡道路线,最后止于G (略) ,道路全长0.264km。路线总长1.981km。
6)云 (略) 道路,A线起于居民点内西南边规划路,后路线向居民点西南方展布而下,最后于K1+479.574与G108相接,道路全长1.480km;B线起于A线的K0+ (略) ,之后路线向东北方布设,过云田村,最后接上现有的一条乡道,道路全长1.320km;C线起于居民点东侧的规划道路,后于K0+334. (略) 与B线的K0+850相接,道路全长0.334km。路线总长3.134km。
7)甸沙关居民点对外连接路分为A线和B线,两条路线分别从居民点南北两个方向与G108相接,可通过这两条路与外界相连。A线起于廖家包包(与居民点内规划道路相接),后向西北方向布线,经过甸沙关5组,最后于原村道与G (略) 以平交方式接上国道。B线起于居民点南侧(与居民点内规划道路相接),后沿原有南侧通过G108村道布设,最后同样于 (略) 交口附近接上G108 ,A线全长1.766km, B线全长1.858km。
1.13   (略) 供水工程
(1)新建和整修引水渠道4 条:马鞍坪居 (略) 提水后渠道,长1.04km;云田居民点狮子湾沟引水渠道,长2.6km;甸沙关居民点狮子湾沟引水渠道,长5.1km;摩挲大堰整修,长18.67km;
(2) (略) 5 座:马鞍坪居民点尘河 (略) 、马鞍坪安
置点生产水 (略) 、马鞍坪居民点生产水 (略) 、新铺子居民点生产生活水 (略) 、新铺子居民点生产生活水 (略) ;
(3)新建供水管道84.12km;
(4)新建小型水利设施:蓄水池2 座、减压水池12 座、取水堰1 座(狮子湾沟取水堰);
(5) (略) 4 座。
1.14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主要包括8个居民地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共计管道366条74.5km,排水沟75条29.27km。
2、项目实施特点
2.1 项目工期紧
(略) 处于金沙江下游河段四个水电梯级的第一个梯级,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在金沙江下游建设的重大水电工程,涉及川、滇两省。建成后融发电、防洪、航运和拦沙等功能为一体,对川、 (略) 会发展和“西电东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电站开发任务是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和促 (略) 会发展。
 根据可研报告移民安置工程实施进度计划,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 * 号)》的要求, (略) 移民安置工程竣工日期为 * 日。按照目前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工期较为紧张。由于移民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本项目能否顺利按期建成,关系到枢纽主体工程能否下闸蓄水发电,关系到国家 (略) 。大沙坝大桥及接线、马鞍坪和富乐九组居民点剩余工期已少于初设工期,成为 (略) 移民安置实施的关键性项目。
2.2 移民安置工程系统性强、政策性强;项目较为分散,移民安置工程建设协调要求高。
本项目移民安置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因素较多,从规划设计到实施国家有专项政策。项目各个单项工程分布在13个乡镇,某些单项工程涉及多个乡镇,同时由于工程建设本身尤其是居民点建设涉及移民切身利益和安置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同时具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协调和沟通能力,才能满足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2.3单项工程施工
本项目单项工程涉及地形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实施难度较大,涉及特大桥、地下工程和水利病险库整治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线路较长、难度较大。
公路工程涉及路段较长,有较多老路改造,实施期间干扰较大,管理难度相应较大。
当地材料组织较为困难。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