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乳泉综合提升修建性详细规划招标变更
白乳泉综合提升修建性详细规划招标变更
关于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的
澄清说明
各投标人: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项目编号:皖C-2017-HY-GC-Y-271)招标文件作出如下修改:
1、原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格(P2页)“3、 (略) 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现修改为:“同时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旅游规划乙级及以上资质、风景
园林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2、原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前附表(P6页)付款方式“经过专家评审合格后付总
设计款项的80%,提交最终成果后付总设计款项剩余20%。”
现修改为:“甲乙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后,付合同价款的30%;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付至总设计款项的80%;待最终规划成果文件上报批准后一次性付清剩余设计价款”。
3、 (略) 范围及要求(P13-15页)中: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改善荆山景区游览与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景区保护与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带动 (略) 联动发展, (略) 已 (略) 始在荆山景区开展了保护、利用工作。为更科学的推进荆山景区的保护、利用,确保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要求得到落实, (略) 拟启动《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旨在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完善旅游产品业态, (略) 联动发展,打造高水准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根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所确定的荆山景区范围。荆山景区是以白乳泉、启王庙、卞和洞等为主要游览内容,富有历史文脉的山岳型景区,景区的具体范围如风景区总规中关于荆山景区的划定与描述。
在已规划指导下, (略) 深入调研研究,充分利用风景区自身资源优势与特色,在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以荆山淮水与历史人文为依托,对风景区内的历史 (略) 保护性开发,实现山水人文的有序融合。应突出文化揽胜、康体休闲、修心度假与生态修复等主题,丰富风景区旅游产品类型,策划旅游产品与线路,完善风景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同时明 (略) 不同功能片区的划分, (略) ,实现交通游线的等级分明、 (略) 顺畅。确立风景区的门户位置,完善门户区域的旅游集散及综合服务功能;确立制高点位置,打造风景区特色地标。
二、?编制依据及规划要求
1、编制依据:
(1)《中华 (略) 乡规划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略) 《风景名胜区条例》
(3)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4)《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5)其他相关法规、规章、文件及规划。
2、规划要求:
(1)坚持保护优先:白乳泉景区的景区详细规划必须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下开展。
(2)坚持创新拓展: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关要求,探索创新具有怀远与荆山、白乳泉景区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游览空间,提升游览吸引力,并做好与休闲旅游、 (略) 等有关要求的结合。
(3)坚持联动发展:白乳泉景区的详细规划应做好 (略) 的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充分发 (略) 的文化特色和服务功能, (略) 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
三、?规划内容
白乳泉景区详细规划应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并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编制, (略) 关于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有关要求,其内容 (略) 限于下列内容:
1、明确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定位,分析总体规划相关要求;
2、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发展控制规模;
3、评价规划范围的资源、环境和用地条件, (略) 和建设用地的范围边界;
4、提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的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给排水与水环境等控制指标及建筑形式、体量、风貌、色彩等设计要求;明确重要项目选址、布局、规模、高度等建设控制要求,
5、对重要建(构)筑物的景观 (略) 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引导措施;编制综合设施、游赏组织、居民点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协调等专项规划。
6、规划成果应包括如下内容:
⑴ 白乳泉景区现状条件综合分析与景源评价。
⑵ 白乳泉景区定位与发展方向。
⑶ 白乳泉 (略) 。
⑷ 白乳泉景区保护规划。
⑸ 白乳泉景区风景游赏规划。
⑹ 白乳泉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⑺ 白乳泉景区综合游览交通规划。
⑻ 白乳泉景区居民点建设规划。
⑼ 白乳泉景区用地协调规划。
⑽ 白乳泉景区基础工程规划。
规划成果深度应达到《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四、?最终成果要求
(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 (略) 分;规划中涉及的评审意见、审批文件、基础资料汇编等,可作为附件。
(2)规划图应在景区范围地形图及规划图基础上绘制。
(3)规划图纸应清晰准确,图文相符,图例一致,并应在 (略) 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4)规划说明书应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
(5)规划深度必 (略) (略) 对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与审批的有关要求。
最终成果文本、说明和缩图装订成册,文本8套(均为A4规格),电子版一套。
现修改为(如下):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改善荆山景区游览与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景区保护与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带动 (略) 联动发展, (略) 已 (略) 始在荆山景区开展了保护、利用工作。为更科学的推进荆山景区的保护、利用,确保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要求得到落实, (略) 启动了《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编制了《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并按照国际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为确保该项目依法合规,拟编制《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旨在通过规划编制与实施项目,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完善旅游产品业态, (略) 联动发展,打造高水准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
二、规划范围
根据《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和该项目的实际需求,规划范围南至白乳泉 (略) 体山脊线南,北至小坝 (略) ,西至白乳泉 (略) 体山脊线西,东至淮河圈堤外围,约90公顷。
三、编制依据及规划要求
1、编制依据:
■ ?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中华 (略) 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中华 (略) 市规划编制办法》
(7)《风景名胜区条例》
(8)《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 / T547—2005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0)《旅游规划通则》(GB/T 点击查看>> 3)
(11)《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建标( * 号]
(1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 T1 * )
(13)《 (略)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 T1 * )
(14) (略) 《 (略) 建设管理指南》(2015年4月)
(15)中华人民共和 (略) 《旅游景 (略) 设置与服务规范》(GB / T011—2011)
(16)《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 (略) * 日)》
■ ?省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文件
(1)《 (略) 乡规划条例》(2010年)
(2)《 (略) 省旅游总体规划》
(3)《 (略) 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 ?上位规划及参考资料
(1)《 (略)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2)《 (略) 市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3)《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4)《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2016年12月)》
(5)《 (略) 市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6)《 (略) 旅游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7)《 (略) (略) 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8)《 (略) 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9)《 (略) 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10)《中共 (略) 市委、 (略) 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 (略) (2017)14号】
2、规划要求:
(1)坚持保护优先: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下开展。
(2)坚持创新拓展: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有关要求,探索创新具有怀远与荆山、白乳泉景区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游览空间,提升游览吸引力,并做好与休闲旅游、 (略) 等有关要求的结合,打造精品项目。
(3)坚持联动发展: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做好 (略) 的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充分发 (略) 的文化特色和服务功能, (略) 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
四、规划内容
白乳泉综合提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 ,并结合景区和项目实际情况编制, (略) 关于《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和》城市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的有关要求,其内容 (略) 限于下列内容:
1、明确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定位,分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要求;
2、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发展控制规模;
3、评价规划范围的资源、环境和用地条件, (略) 和建设用地的范围边界;
4、提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的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给排水与水环境等控制指标及建筑形式、体量、风貌、色彩等设计要求;明确重要项目选址、布局、规模、高度等建设控制要求,
5、对重要建(构)筑物的景观 (略) 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引导措施;编制综合设施、游赏组织、居民点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协调等专项规划。
6、规划成果基本框架:
包括文本、图集、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
◆文本和说明书包括:
6.1项目概况
6.2开发背景与条件分析
6.2.1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6.2.2风景区现状
6.2.3 SWOT分析
6.2.4案例研究
6.3战略构思
6.3.1策划理念
6.3.2规划思路
6.3.3项目定位
6.3.4项目特色
6.3.5规模和容量
6.4系统规划
6.4.1总体框架
6.4.2保护规划
■自然文化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规划
a.文物保护内容
b.文物保护手段
■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风景林和特色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环境景观整治规划
■生态保护和恢复规划
■地质灾害防护规划
6.4.3风景游赏规划
■景源规划
■风景建设规划
■游赏组织规划
6.4.4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管理服务设施规划
■家具设施规划
6.4.5综合游览交通规划
■游览道路系统规划
■车行道路系统规划
■自行车道路系统规划
■步行游览系统规划
■ (略) 规划
6.4.6基础工程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电信工程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
■综合防灾规划
6.4.7居民点建设规划(该部分内容视实际情况)
■现有居民点整治规划
■新增居民点建设规划
6.4.8用地协调规划
■用地规划
■用地控制
6.4. (略) 与设计
(略)
■基址分析
■建设项目 (略)
■建设项目功能划分
■竖向规划
B重点建筑方案设计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建设指引
■重点景区初步设计
■立面造型
■结构与工艺
C绿地景观规划
■景观系统规划
■ (略) 规划
D重点地块景观细化设计
■细化平面图
■硬质铺装
■植物空间和植物配置
6.5实施保障
6.5.1环境培育
6.5.2品牌运作
6.5.3文化传承
6.5.4投资估算
6.5.5运营管理
◆图集
现状图 ?总平面图 ?区位分析图
规划条件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景观系统规划图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图 ?给水工程规划图 排水工程规划图
基础设施规划图 ?电信工程规划图 燃气工程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防灾工程规划图 竖向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总体鸟瞰图 重要节点效果图
电力工程规划图 ?环卫工程规划图 植物配置规划图
(略) 图
建筑设计方案图(设计理念、造型方案、分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
视图等);
景观初步设计图(放大平面图、硬质铺装图、植物配置图、效果图等)
注:以上内容根据项目具体 (略) 调整。
规划成果深度应达到《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和城市规划《修建性规划设计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五、最终成果要求
(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 (略) 分;规划中涉及的评审意见、审批文件、基础资料汇编等,可作为附件。
(2)规划图应在景区范围地形图及规划图基础上绘制。
(3)规划图纸应清晰准确,图文相符,图例一致,并应在 (略) 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4)规划说明书应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
(5)规划深度必 (略) (略) 对风景名胜区 (略) 市修建性详细内容与深度编制与审批的有关要求。
(6)多媒体规划汇报光碟(12-15分钟)
最终成果文本、说明和缩图装订成册,文本10套(均为A4规格),电子版一套。
(注:以上内容根据项目具体 (略) 调整)
六、服务要求
(1)应做到对规划区域内全面详细了解,确保成果文件质量;
(2)积极配合做好规划评审汇报等各项工作,确保顺利推进;
(3)签订合同后必须确保按时提交成果文件;
(4)服务人员中必须有规划、园林、景观、文物、历史、旅游、古建等方面专业人员;
(5)规划经批准实施后,乙方有责任对规划的实施 (略) 。
4、招标文件其他内容不变!
?怀 (略) (略)
?
? * 日
关于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的
澄清说明
各投标人: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项目编号:皖C-2017-HY-GC-Y-271)招标文件作出如下修改:
1、原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格(P2页)“3、 (略) 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
现修改为:“同时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旅游规划乙级及以上资质、风景
园林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
2、原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前附表(P6页)付款方式“经过专家评审合格后付总
设计款项的80%,提交最终成果后付总设计款项剩余20%。”
现修改为:“甲乙双方正式签订合同后,付合同价款的30%;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付至总设计款项的80%;待最终规划成果文件上报批准后一次性付清剩余设计价款”。
3、 (略) 范围及要求(P13-15页)中: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改善荆山景区游览与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景区保护与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带动 (略) 联动发展, (略) 已 (略) 始在荆山景区开展了保护、利用工作。为更科学的推进荆山景区的保护、利用,确保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要求得到落实, (略) 拟启动《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旨在通过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完善旅游产品业态, (略) 联动发展,打造高水准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根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所确定的荆山景区范围。荆山景区是以白乳泉、启王庙、卞和洞等为主要游览内容,富有历史文脉的山岳型景区,景区的具体范围如风景区总规中关于荆山景区的划定与描述。
在已规划指导下, (略) 深入调研研究,充分利用风景区自身资源优势与特色,在保护自然生态景观与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以荆山淮水与历史人文为依托,对风景区内的历史 (略) 保护性开发,实现山水人文的有序融合。应突出文化揽胜、康体休闲、修心度假与生态修复等主题,丰富风景区旅游产品类型,策划旅游产品与线路,完善风景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同时明 (略) 不同功能片区的划分, (略) ,实现交通游线的等级分明、 (略) 顺畅。确立风景区的门户位置,完善门户区域的旅游集散及综合服务功能;确立制高点位置,打造风景区特色地标。
二、?编制依据及规划要求
1、编制依据:
(1)《中华 (略) 乡规划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 (略) 《风景名胜区条例》
(3)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4)《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5)其他相关法规、规章、文件及规划。
2、规划要求:
(1)坚持保护优先:白乳泉景区的景区详细规划必须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下开展。
(2)坚持创新拓展: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有关要求,探索创新具有怀远与荆山、白乳泉景区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游览空间,提升游览吸引力,并做好与休闲旅游、 (略) 等有关要求的结合。
(3)坚持联动发展:白乳泉景区的详细规划应做好 (略) 的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充分发 (略) 的文化特色和服务功能, (略) 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
三、?规划内容
白乳泉景区详细规划应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并结合景区实际情况编制, (略) 关于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有关要求,其内容 (略) 限于下列内容:
1、明确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定位,分析总体规划相关要求;
2、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发展控制规模;
3、评价规划范围的资源、环境和用地条件, (略) 和建设用地的范围边界;
4、提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的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给排水与水环境等控制指标及建筑形式、体量、风貌、色彩等设计要求;明确重要项目选址、布局、规模、高度等建设控制要求,
5、对重要建(构)筑物的景观 (略) 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引导措施;编制综合设施、游赏组织、居民点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协调等专项规划。
6、规划成果应包括如下内容:
⑴ 白乳泉景区现状条件综合分析与景源评价。
⑵ 白乳泉景区定位与发展方向。
⑶ 白乳泉 (略) 。
⑷ 白乳泉景区保护规划。
⑸ 白乳泉景区风景游赏规划。
⑹ 白乳泉景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⑺ 白乳泉景区综合游览交通规划。
⑻ 白乳泉景区居民点建设规划。
⑼ 白乳泉景区用地协调规划。
⑽ 白乳泉景区基础工程规划。
规划成果深度应达到《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四、?最终成果要求
(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 (略) 分;规划中涉及的评审意见、审批文件、基础资料汇编等,可作为附件。
(2)规划图应在景区范围地形图及规划图基础上绘制。
(3)规划图纸应清晰准确,图文相符,图例一致,并应在 (略) 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4)规划说明书应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
(5)规划深度必 (略) (略) 对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编制与审批的有关要求。
最终成果文本、说明和缩图装订成册,文本8套(均为A4规格),电子版一套。
现修改为(如下):
“一、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改善荆山景区游览与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景区保护与管理水平,同时进一步带动 (略) 联动发展, (略) 已 (略) 始在荆山景区开展了保护、利用工作。为更科学的推进荆山景区的保护、利用,确保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要求得到落实, (略) 启动了《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编制了《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并按照国际5A级旅游景区标准,实施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为确保该项目依法合规,拟编制《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旨在通过规划编制与实施项目,创新保护利用方式,完善旅游产品业态, (略) 联动发展,打造高水准的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荆山景区。
二、规划范围
根据《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和该项目的实际需求,规划范围南至白乳泉 (略) 体山脊线南,北至小坝 (略) ,西至白乳泉 (略) 体山脊线西,东至淮河圈堤外围,约90公顷。
三、编制依据及规划要求
1、编制依据:
■ ?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2)《中华 (略) 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中华 (略) 市规划编制办法》
(7)《风景名胜区条例》
(8)《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 / T547—2005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10)《旅游规划通则》(GB/T 点击查看>> 3)
(11)《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建标( * 号]
(12)《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 T1 * )
(13)《 (略) 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 / T1 * )
(14) (略) 《 (略) 建设管理指南》(2015年4月)
(15)中华人民共和 (略) 《旅游景 (略) 设置与服务规范》(GB / T011—2011)
(16)《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 (略) * 日)》
■ ?省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文件
(1)《 (略) 乡规划条例》(2010年)
(2)《 (略) 省旅游总体规划》
(3)《 (略) 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 ?上位规划及参考资料
(1)《 (略) 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2)《 (略) 市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3)《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4)《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2016年12月)》
(5)《 (略) 市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6)《 (略) 旅游总体规划( 点击查看>> )》
(7)《 (略) (略) 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8)《 (略) 市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9)《 (略) 旅游业“十三五规划”》
(10)《中共 (略) 市委、 (略) 市人民政府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 (略) (2017)14号】
2、规划要求:
(1)坚持保护优先: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下开展。
(2)坚持创新拓展: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有关要求,探索创新具有怀远与荆山、白乳泉景区当地文化特色的休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拓展游览空间,提升游览吸引力,并做好与休闲旅游、 (略) 等有关要求的结合,打造精品项目。
(3)坚持联动发展:白乳泉综合提升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做好 (略) 的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相结合,充分发 (略) 的文化特色和服务功能, (略) 联动发展、一体化发展。
四、规划内容
白乳泉综合提升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依据《涂山-白乳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略) 荆山景区白乳泉地段详细规划》 ,并结合景区和项目实际情况编制, (略) 关于《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和》城市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深度的有关要求,其内容 (略) 限于下列内容:
1、明确规划范围和规划区域的定位,分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要求;
2、确定规划目标,提出发展控制规模;
3、评价规划范围的资源、环境和用地条件, (略) 和建设用地的范围边界;
4、提出建设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的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给排水与水环境等控制指标及建筑形式、体量、风貌、色彩等设计要求;明确重要项目选址、布局、规模、高度等建设控制要求,
5、对重要建(构)筑物的景观 (略) 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引导措施;编制综合设施、游赏组织、居民点建设引导、土地利用协调等专项规划。
6、规划成果基本框架:
包括文本、图集、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
◆文本和说明书包括:
6.1项目概况
6.2开发背景与条件分析
6.2.1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6.2.2风景区现状
6.2.3 SWOT分析
6.2.4案例研究
6.3战略构思
6.3.1策划理念
6.3.2规划思路
6.3.3项目定位
6.3.4项目特色
6.3.5规模和容量
6.4系统规划
6.4.1总体框架
6.4.2保护规划
■自然文化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规划
a.文物保护内容
b.文物保护手段
■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风景林和特色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环境景观整治规划
■生态保护和恢复规划
■地质灾害防护规划
6.4.3风景游赏规划
■景源规划
■风景建设规划
■游赏组织规划
6.4.4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管理服务设施规划
■家具设施规划
6.4.5综合游览交通规划
■游览道路系统规划
■车行道路系统规划
■自行车道路系统规划
■步行游览系统规划
■ (略) 规划
6.4.6基础工程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电信工程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
■综合防灾规划
6.4.7居民点建设规划(该部分内容视实际情况)
■现有居民点整治规划
■新增居民点建设规划
6.4.8用地协调规划
■用地规划
■用地控制
6.4. (略) 与设计
(略)
■基址分析
■建设项目 (略)
■建设项目功能划分
■竖向规划
B重点建筑方案设计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建设指引
■重点景区初步设计
■立面造型
■结构与工艺
C绿地景观规划
■景观系统规划
■ (略) 规划
D重点地块景观细化设计
■细化平面图
■硬质铺装
■植物空间和植物配置
6.5实施保障
6.5.1环境培育
6.5.2品牌运作
6.5.3文化传承
6.5.4投资估算
6.5.5运营管理
◆图集
现状图 ?总平面图 ?区位分析图
规划条件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景观系统规划图
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图 ?给水工程规划图 排水工程规划图
基础设施规划图 ?电信工程规划图 燃气工程规划图
用地规划图 ?防灾工程规划图 竖向规划图
绿地系统规划图 ?总体鸟瞰图 重要节点效果图
电力工程规划图 ?环卫工程规划图 植物配置规划图
(略) 图
建筑设计方案图(设计理念、造型方案、分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
视图等);
景观初步设计图(放大平面图、硬质铺装图、植物配置图、效果图等)
注:以上内容根据项目具体 (略) 调整。
规划成果深度应达到《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和城市规划《修建性规划设计要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五、最终成果要求
(1)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规划 (略) 分;规划中涉及的评审意见、审批文件、基础资料汇编等,可作为附件。
(2)规划图应在景区范围地形图及规划图基础上绘制。
(3)规划图纸应清晰准确,图文相符,图例一致,并应在 (略) 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4)规划说明书应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和目标,解释和说明规划内容。
(5)规划深度必 (略) (略) 对风景名胜区 (略) 市修建性详细内容与深度编制与审批的有关要求。
(6)多媒体规划汇报光碟(12-15分钟)
最终成果文本、说明和缩图装订成册,文本10套(均为A4规格),电子版一套。
(注:以上内容根据项目具体 (略) 调整)
六、服务要求
(1)应做到对规划区域内全面详细了解,确保成果文件质量;
(2)积极配合做好规划评审汇报等各项工作,确保顺利推进;
(3)签订合同后必须确保按时提交成果文件;
(4)服务人员中必须有规划、园林、景观、文物、历史、旅游、古建等方面专业人员;
(5)规划经批准实施后,乙方有责任对规划的实施 (略) 。
4、招标文件其他内容不变!
?怀 (略) (略)
?
? * 日
EpointContent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