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报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并由局党委书记给全系统干部上了学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做到了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办,把法治思想贯穿到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三是建立常态化学法用法机制,领导班子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学法制度及“周一夜学”制度,2022年局党委会组织学法10次,全系统集体学竞争审查过程中,我局2021年草拟的《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偿使用费的通知》这一文件部分条款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已是修改程序,按期整改不扣分。 三是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做到了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依法进行听证,2022年召开听证会1次。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增强公众参与实效。 (五)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普法宣传与学法用法同步推进。在履行自然资源督察职责中推动法治思想的落实。一是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有效推动法治思想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大决策部署及自然资源相关法律 (略) 落地生效。深刻把握耕地保护的核心定位,对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问题抓好整改工作。二是切实发挥政策反馈作用,促进自然资源制度不断完善。坚持“两手抓”,在整改违法问题的同时,做好经验总结,对政策制度不完善、不适用等方面的情况和原因, (略) (略) 厅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三是广泛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宣讲, (略) 级、镇街、村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自觉同党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全力做好重要时点的宣传活动。2022年度,共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培训讲座10余次。积极策划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与市教育局、市传媒集团做好沟通对接, (略) 小学生保护耕地主题绘画比赛活动、“保护耕地 守护美好家园”线上答题互动游戏; (略) 民中心组织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并在局系统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知识竞赛。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的浓厚的“土地日”氛围。 三是定期整理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汇编。针对近几年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更新较快的情况,对全系统各条线常用的、重点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梳理,并按类别印制成《自然资源和规划法律法规汇编》、《自然资源和规划政策文件汇编》共四册,供各科室及自然资源所查阅、供各镇(街道)相关领导参阅,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执法巡查力度不够,从2022年各月卫片数据来看,新发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二是普法阵地建设未见成效,需尽快完成创建;三是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还不突出,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无明显失分,但在工作的创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数字化改革助力执法巡查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切实发挥镇街综合执法平台作用,确保巡查责任落到实处。通过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及“田长制”制度,利用“人防+技防”布设高空高清摄像头实时进行巡查。 (略) “慧眼数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无人机、巡查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的巡查,打造“天巡地查”执法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新增违法。 (二)因地制宜推进普法阵地创建 立足各镇特色,拓展“个性化”自然资源普法阵地。借助“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积极与耕地保护工作成果显著的村(社区)进行对接,打造以耕地保护为主线的自然资源普法阵地,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多措并举强化普法宣传效果 根据制定的五年普法宣传方案,把学法治思想作为我局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治思想入心入脑、走深走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新普法理念,精准分析掌握群众的法治需求,实行“订单式普法”“菜单式普法”,推动普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创新普法模式,推动自然资源普法与文化建设融合,通过自然资源普法与“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有机结合,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渗透至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2月15日 |
分享到: |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于报送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 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学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出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并由局党委书记给全系统干部上了学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做到了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任务亲自督办,把法治思想贯穿到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各方面。 三是建立常态化学法用法机制,领导班子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落实领导学法制度及“周一夜学”制度,2022年局党委会组织学法10次,全系统集体学竞争审查过程中,我局2021年草拟的《 (略)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有偿使用费的通知》这一文件部分条款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已是修改程序,按期整改不扣分。 三是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制度,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做到了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依法进行听证,2022年召开听证会1次。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增强公众参与实效。 (五)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普法宣传与学法用法同步推进。在履行自然资源督察职责中推动法治思想的落实。一是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有效推动法治思想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大决策部署及自然资源相关法律 (略) 落地生效。深刻把握耕地保护的核心定位,对督察发现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问题抓好整改工作。二是切实发挥政策反馈作用,促进自然资源制度不断完善。坚持“两手抓”,在整改违法问题的同时,做好经验总结,对政策制度不完善、不适用等方面的情况和原因, (略) (略) 厅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议。三是广泛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宣讲, (略) 级、镇街、村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自觉同党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全力做好重要时点的宣传活动。2022年度,共开展各类政策法规培训讲座10余次。积极策划第32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制定系列活动方案。与市教育局、市传媒集团做好沟通对接, (略) 小学生保护耕地主题绘画比赛活动、“保护耕地 守护美好家园”线上答题互动游戏; (略) 民中心组织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并在局系统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知识竞赛。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耕地、依法依规用地的浓厚的“土地日”氛围。 三是定期整理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汇编。针对近几年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更新较快的情况,对全系统各条线常用的、重点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梳理,并按类别印制成《自然资源和规划法律法规汇编》、《自然资源和规划政策文件汇编》共四册,供各科室及自然资源所查阅、供各镇(街道)相关领导参阅,进一步提升全系统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执法巡查力度不够,从2022年各月卫片数据来看,新发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二是普法阵地建设未见成效,需尽快完成创建;三是特色工作和亮点工作还不突出,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无明显失分,但在工作的创新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数字化改革助力执法巡查 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切实发挥镇街综合执法平台作用,确保巡查责任落到实处。通过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及“田长制”制度,利用“人防+技防”布设高空高清摄像头实时进行巡查。 (略) “慧眼数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无人机、巡查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的巡查,打造“天巡地查”执法督查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新增违法。 (二)因地制宜推进普法阵地创建 立足各镇特色,拓展“个性化”自然资源普法阵地。借助“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积极与耕地保护工作成果显著的村(社区)进行对接,打造以耕地保护为主线的自然资源普法阵地,发挥“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三)多措并举强化普法宣传效果 根据制定的五年普法宣传方案,把学法治思想作为我局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治思想入心入脑、走深走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创新普法理念,精准分析掌握群众的法治需求,实行“订单式普法”“菜单式普法”,推动普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创新普法模式,推动自然资源普法与文化建设融合,通过自然资源普法与“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有机结合,将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渗透至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2月15日 |
分享到: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