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电力行业大数据分析上
2022电力行业大数据分析上
2022电力行业大数据(上)
一、电力生产
(一)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7%
2022年全国电力生产供应能力持续提高,供需总体偏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2年,全国发电量88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火电发电量588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水电发电量135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核电发电量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风电发电量76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太阳能发电量42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
图: 2013—2022年全国发电量及增速
发电结构持续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6.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6.6%,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另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3%、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81%,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
(二)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
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974万千瓦,同比增长11.5%,较2021年提高近18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增幅收缩0.1个百分点。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在近十年内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2022年,我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从12.6亿千瓦增长到25.6亿千瓦,装机增速呈波动走势。2015—2019年,装机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受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新增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大幅下降;2020年装机增速陡然回升,最主要原因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2021—2022年电力装机增速维持相似水平。
图:2013—2022年全国发电装机及增速
(三)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
2022年,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0.1%。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其中,新增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装机2387万千瓦、3763万千瓦、87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5111万千瓦)、334万千瓦。新增火电装机4471万千瓦,核电228万千瓦。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在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其中,煤电11.2亿千瓦,与2021年基本持平,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3.8%,同比降低2.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达12.7亿千瓦,同比增长13.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为49.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13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占比达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图:2013—2022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
截至2022年底,水电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达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4579万千瓦);并网风电3.65亿千瓦(*上风电3.35亿千瓦,海上风电3046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9亿千瓦(集中式光伏2.3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6亿千瓦,光热58.8万千瓦);核电555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798万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
从装机增速看,2022年,太阳能发电装机以28.1%的速度大幅增长,风电装机增速回落到与2017年相同的11.2%,核电装机增速为4.3%,水电装机增速5.8%,火电装机增速2.7%。
图:2014—2022年全国分类型发电装机增速
(四)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25小时
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68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5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379小时,其中,煤电4594小时,气电2429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3412小时;核电7616小时;并网风电2221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337小时。
图:2013—2022年不同电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二、电力消费
(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受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2年用电量增速回落,为近5年来最低,略低于2020年的4.1%。
图:2013—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2022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波动明显,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2.5%。
图:2018—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季度增速
一季度电力消费小幅增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电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乡村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受气温偏冷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同比提升。进入二季度,各产业用电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受3月多地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受到冲击,第三产业用电量下降。8月,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全国平均气温达到近20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33.5%,拉动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10月多地再次出现散发疫情,12月受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国平均气温为近十年来最低,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35.0%,拉动四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
(二)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产用电占比继续保持递减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电力消费结构正日益优化。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图5-8 2018—2022年分产业用电量增速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保持收缩趋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略微扩大。随着乡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充换电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结构将进一步向一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倾斜。
图:2013—2022年全社会用电结构
(三)主要能耗指标持续下降,碳排放量总量增长放缓
全国供电标准煤耗持续下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1.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1克/千瓦时,较2013年下降了19.5克/千瓦时。
全国线损率持续下降至5%以下。2022年全国线损率4.84%,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保持继续下降走势,较2013年下降了1.84个百分点。
2022年厂用电率尚未见公开数据,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全国厂用电率下降至4.36%,比上年降低0.29个百分点。其中,水电0.26%,比上年升高0.01个百分点;火电5.59%,比上年下降0.39个百分点。
图:2013—2022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行业能耗情况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十三五”以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9.5亿千瓦。2022年,我国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改造升级煤电规模超过2.2亿千瓦,促进了煤电的清洁低碳发展。目前,我国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
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全国火电烟尘排放总量约为12.3万吨,同比下降20.7%。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约22毫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约为10毫克/千瓦时。全国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54.7万吨,同比下降26.4%。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1毫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59毫克/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86.2万吨,同比下降1.4%。单位火电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152毫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约为27毫克/千瓦时。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有效减少。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28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5%,比2005年降低21.0%;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58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2%,比2005年降低35.0%。2006—2021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5.1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
图:2012—2021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
(四)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我国加快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全面落实。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2年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推进会。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精简整合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审批流程,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清理规范项目审批全流程涉及的行政许可、技术审查等事项,公开事项办理流程和条件标准等信息,不在法定条件之外增加前置条件。2022年,全国全面完成“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累计为 (略) 办电投资超过1800亿元。并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一是居民用户和16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小微企业告别了“花钱办电”的历史。是继2015年全国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20年实现全国村村通动力电后,我国电力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二是 (略) (区、市)都建成了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线上办电服务,“刷脸办电”“一证办电”方式逐步普及。三是高压办电难点堵点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各地基本实现了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供电企业用电报装系统互联互通。四是“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深刻改变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成为检验供电服务的最好标准。五是供电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持续下降,深 (略) 供电可靠性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22电力行业大数据(上)
一、电力生产
(一)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7%
2022年全国电力生产供应能力持续提高,供需总体偏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2年,全国发电量8848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火电发电量5888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水电发电量1352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核电发电量417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风电发电量762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太阳能发电量42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
图: 2013—2022年全国发电量及增速
发电结构持续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6.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4%,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6.6%,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另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7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31.3%、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81%,已成为我国新增发电量的主体。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
(二)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
2022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974万千瓦,同比增长11.5%,较2021年提高近18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增幅收缩0.1个百分点。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在近十年内保持中高速增长。2013—2022年,我国发电装机累计容量从12.6亿千瓦增长到25.6亿千瓦,装机增速呈波动走势。2015—2019年,装机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受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新增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大幅下降;2020年装机增速陡然回升,最主要原因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2021—2022年电力装机增速维持相似水平。
图:2013—2022年全国发电装机及增速
(三)发电装机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
2022年,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80.1%。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其中,新增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装机2387万千瓦、3763万千瓦、8741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5111万千瓦)、334万千瓦。新增火电装机4471万千瓦,核电228万千瓦。值得注意的是,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在历史上首次超过集中式电站。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其中,煤电11.2亿千瓦,与2021年基本持平,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3.8%,同比降低2.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达12.7亿千瓦,同比增长13.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为49.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13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占比达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图:2013—2022年全国电力装机结构
截至2022年底,水电装机容量突破4亿千瓦,达4.1亿千瓦(常规水电3.68亿千瓦,抽水蓄能4579万千瓦);并网风电3.65亿千瓦(*上风电3.35亿千瓦,海上风电3046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3.9亿千瓦(集中式光伏2.3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6亿千瓦,光热58.8万千瓦);核电5553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798万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
从装机增速看,2022年,太阳能发电装机以28.1%的速度大幅增长,风电装机增速回落到与2017年相同的11.2%,核电装机增速为4.3%,水电装机增速5.8%,火电装机增速2.7%。
图:2014—2022年全国分类型发电装机增速
(四)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125小时
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68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5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379小时,其中,煤电4594小时,气电2429小时;水电设备利用小时3412小时;核电7616小时;并网风电2221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337小时。
图:2013—2022年不同电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二、电力消费
(一)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6%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863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受疫情、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2022年用电量增速回落,为近5年来最低,略低于2020年的4.1%。
图:2013—202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2022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波动明显,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0.8%、6.0%、2.5%。
图:2018—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季度增速
一季度电力消费小幅增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电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乡村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拉动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受气温偏冷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同比提升。进入二季度,各产业用电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受3月多地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受到冲击,第三产业用电量下降。8月,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全国平均气温达到近20年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33.5%,拉动三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10月多地再次出现散发疫情,12月受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全国平均气温为近十年来最低,当月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35.0%,拉动四季度居民生活用电量快速增长。
(二)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二产用电占比继续保持递减
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电力消费结构正日益优化。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第二产业用电量570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用电量1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3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图5-8 2018—2022年分产业用电量增速第二产业用电比重保持收缩趋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略微扩大。随着乡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充换电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结构将进一步向一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倾斜。
图:2013—2022年全社会用电结构
(三)主要能耗指标持续下降,碳排放量总量增长放缓
全国供电标准煤耗持续下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1.5克/千瓦时,同比降低0.1克/千瓦时,较2013年下降了19.5克/千瓦时。
全国线损率持续下降至5%以下。2022年全国线损率4.84%,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保持继续下降走势,较2013年下降了1.84个百分点。
2022年厂用电率尚未见公开数据,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全国厂用电率下降至4.36%,比上年降低0.29个百分点。其中,水电0.26%,比上年升高0.01个百分点;火电5.59%,比上年下降0.39个百分点。
图:2013—2022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力行业能耗情况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十三五”以来,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9.5亿千瓦。2022年,我国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改造升级煤电规模超过2.2亿千瓦,促进了煤电的清洁低碳发展。目前,我国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超低排放火电厂群。
据中电联统计,2021年,全国火电烟尘排放总量约为12.3万吨,同比下降20.7%。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约22毫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约为10毫克/千瓦时。全国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54.7万吨,同比下降26.4%。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01毫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59毫克/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86.2万吨,同比下降1.4%。单位火电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152毫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约为27毫克/千瓦时。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有效减少。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28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5%,比2005年降低21.0%;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58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1.2%,比2005年降低35.0%。2006—2021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5.1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
图:2012—2021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绩效
(四)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2年,我国加快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全面落实。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22年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推进会。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国家能源局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提出,精简整合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审批流程,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清理规范项目审批全流程涉及的行政许可、技术审查等事项,公开事项办理流程和条件标准等信息,不在法定条件之外增加前置条件。2022年,全国全面完成“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用电报装“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累计为 (略) 办电投资超过1800亿元。并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一是居民用户和160千瓦及以下的低压小微企业告别了“花钱办电”的历史。是继2015年全国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20年实现全国村村通动力电后,我国电力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二是 (略) (区、市)都建成了互联网办电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了线上办电服务,“刷脸办电”“一证办电”方式逐步普及。三是高压办电难点堵点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各地基本实现了政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供电企业用电报装系统互联互通。四是“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深刻改变了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成为检验供电服务的最好标准。五是供电能力显著提升,各地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持续下降,深 (略) 供电可靠性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