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间|印度煤炭需求增长情况和市场影响分析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山海之间|印度煤炭需求增长情况和市场影响分析


【摘要】 : 作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今年以来的发电量整体表现强劲。研究印度煤炭供需格局对于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国内外煤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是能源消耗大国,但能源供给端近年来仅煤炭呈现增长趋势,原油和天然气在产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由于能源需求端不断增长,仅依靠国内传统能源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印度在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

作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今年以来的发电量整体表现强劲。短期来看,如果印度煤炭需求进一步走强,那么印度需求增量或可对冲其他国家需求减量,缓解我国进口端对煤价的冲击。中长期来看,如果印度煤炭需求能够保持良性增长,那么未来也有望持续充当支撑海外煤价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印度煤炭供需格局对于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国内外煤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印度现状:“一煤独大”,供需结构与中国类似。

印度能源需求随经济高速发展而持续提升,煤炭进口依存度达20%。供给方面,印度煤炭以露天开采为主,产量中 90%以上为动力煤,2022财年煤炭产量8.9亿吨,同比增长 14.8%。需求方面,印度煤炭消费量位列全球第二,能源消费结构中57%为煤炭,2022财年煤炭消费量突破11亿吨,连续两年增速超8%,其中70%来自电力用煤消费。进口方面,印度为全球第二大煤炭进口国,2022财年进口量2.38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76%为动力煤,炼焦煤进口量虽小但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印尼和澳大利亚分别为动力煤和焦煤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印两国2022-2023年进口煤量情况对比表

单位:万吨

时 间

印 度

中 国

印度占中国比例

2022年全年进口量

22884

29332

78.0%

2023年1-7月进口量

14149

26119

54.2%

二、印度煤炭储量和煤炭企业运营情况。

印度是全球探明煤炭储量较大的国家。截至2022年年底,印度的煤炭总估计储量为3614.1亿吨,其中探明储量占52%。印度煤炭储量主要集中在三个邦,分别是奥里萨邦、贾坎德邦和恰蒂斯加尔邦,合计占印度煤炭总储量的69%。同时期,印度的褐煤估计总储量为462亿吨,基本上都分布在泰米尔纳德邦、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分别为66.81%、17.34%和15.85%。然而,在区域褐煤总储量中,探明储量的占比较低,仅占总储量的约16%。

由于印度国内开采业规模有限,因此从产量来看并不高。从2012年到2022年,印度的煤炭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复合年增长率为3.80%。尽管印度拥有大量的煤炭储量,但由于国内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每年仍有大批量的煤炭进口,而火力发电和工业领域是进口煤主要的贸易终端。从贸易流向上看,当地的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和美国。

印度煤炭供给高 (略) (Coal India Limited,CIL),截至 2022- (略) 煤炭产量约占印度煤炭总产量的79%,在印度国内煤炭供给中具有垄断地位,也是全 (略) 。1976年和199 (略) 允许开采煤炭自用。2003年起,电力系统改革导致用电需求迅速增长, (略) 受采矿征地难、投资不足和缓慢的煤炭环保许可周期影响,产量难以跟上。此后印度煤炭特别是动力煤缺口逐渐增大,因此进口煤炭总量也大幅增长。随后印度批准了218个煤矿用于自有电厂煤炭供应。但2014年这些私有煤矿被判为非法后,相关煤炭产能一度陷入停止。2015年莫迪 (略) (电力、 (略) )开发煤炭用于发电。2018年国有化政策完全取消,一些煤矿 (略) 以增加产量。随后私有煤矿占比逐步提升。

三、干旱天气是印度今年进口煤炭需求骤增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今年8月,印度遭遇百年罕见的极端干旱天气,持续高温天气促使空调使用量激增,同时推高了农田灌溉用电水平,叠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的特征,印度用电需求高涨,环比涨幅超过10%。从供应情况来看,数据显示,今年8月,印度发电量达到1627亿千瓦时,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印度水电出力水平持续走低,极低的降雨量导致水电发力占比为近14.8%,低于往年平均18%的水平。同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也出现明显波动,风光出力占比从此前同期的15%左右降至9%。

伴随超出预期的极端干旱天气冲击,印度在今年8月电力需求达到峰值,在本土可再生能源发展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印度再度选择加大煤电用量。受此影响,煤电成为印度电力保供首选。今年8月,煤电在印度电力供应中占比达到66.7%,刷新近6年来同期的最高纪录。今年1至8月期间,煤电在印度电力供应中占比上升至74.2%,高于去年同期的72.9%,连续三年呈现上涨趋势。

据了解,近两年来,印度政府要求加强能源自给能力,但面对不断扩大的电力缺口,印度不得不加大煤炭进口力度。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底,印度燃煤电厂煤炭库存仅能维持11天,较往年用电高峰期的6月还少了3天。印度超十分之一煤炭都是进口的, (略) 场紧缺,就会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印度厂商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煤炭。

四、印度能源转型并非易事,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道阻且艰。

9月份以来,进口成本已明显上涨,而同时,印度能源供应厂商与我国电力集团运营模式有所不同,大多数还是私营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受市场变动影响非常大。这些因素都在进一步导致印度煤炭荒,电力紧缺,形成恶性循环。

能源转型并非易事。由于人口总量大、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印度能源消费自2000年以来已经翻了一番。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的能源结构是碳密集型的,煤炭是该国的主要燃料来源,约占该国发电的70%,该国的大部分交通运输也通过石油提供动力。

印度改变“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难度很大,未来能源转型面临挑战。这是因为印度对传统能源依赖严重,缺乏替代经济产业,煤炭与包括铁路运输等在内的工业产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也关切到庞大的就业人口。

五、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远远不及预期。

过去两年,印度政府虽表示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实际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远不及预期,每年风光发电新增装机需翻一倍以上才能满足既定的发展目标。更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印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增长160亿千瓦时,在发电总增量中的占比还不到15%。

在此情况下,印度政府对于煤炭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印度政府希望加速能源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今年6月,印度政府还首次提出了“5年内暂停新增燃煤发电机组”的规划。另一方面,印度能源体系仍高度依赖煤炭。印度电力部长讲话称,印度仍将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目前在建燃煤发电装机规模大约2700万千瓦,同时还有约24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另外,今年1月,印度能源部要求发电企业在2030年前不要淘汰燃煤电厂,今年4月, (略) NTPC则宣布将提高燃煤发电产能以保障电力供应。

总之,过去十年来,煤炭发电能力增速有限、缺乏储能技术以及风光发电量较低,都让印度保障电力供应充满挑战。

六、印度钢铁行业增长拉动炼焦煤需求。

印度钢铁工业居世界第二,未来或将维持净出口。印度钢铁快速增长。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实现1.25亿吨,同比增5.59%。自2000年至今,印度粗钢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其中累计增速实现 86.54%,年均复合增速实现 5.33%,复合增速与同期GDP增速基本匹配。

印度钢铁工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与第一中国差距较大。横向比较,2022 年印度粗钢产量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也是全球除中国外唯一一个粗钢产量过亿的国家。跟中国相比,中国粗钢产量为印度的8.12 倍,两者差距较大,也说明未来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空间广阔。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再次重申计划未来9至10年内将粗钢产能从当前的1.54亿吨/年翻番至3亿吨/年。而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可以消纳印度煤炭、铁矿和人口红利,与印度国情非常契合。

印度计划在钢铁生产中提升高炉炼钢的比例,将提振焦煤需求。一方面,高炉炼钢法具备成本低、提升规模快等优点;另一方面,高炉炼钢路线可生产基础设施、汽车和机械等关键应用所需的高强度和耐久性能的优质钢。因此,印度计划在2030-31财年高炉占比提升至60%。而生产路线比例的变化也将增加炼焦煤的使用场景,进而提振焦煤需求。

七、印度短期进口抬升有望,中长期需求保持高增。

随着8月份印度电力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印度联邦电力部要求所有设计使用进口煤的燃煤电厂在10月底之前维持满负荷运行。此举带动了印度买家对进口煤的积极询货,因此,随着印度买家询货增多,出价也随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近 (略) 场价格不断走高。

短期来看,夏季用电高峰有望刺激印度进口量快速提升。印度电力供需长期存在缺口,其中夏季电力短缺问题突出,背后原因或主要与煤炭供应不足有关,因此夏季也是印度全年煤炭进口高峰,7-9 月份通常会出现用煤缺口,且缺口逐月扩大。

中长期来看,2030年印度进口需求有望增至5亿吨,展望未来,供给方面,根据目前新建及改扩建煤矿项目拟投产时间表,预计2030财年前印度本土煤炭产能增量共计7.8亿吨左右;需求方面,印度电力用煤需求预计将随着经济发展保持7%-8%以上增速,3亿吨/年粗钢产能目标也有望拉动炼焦煤消费量及进口量相应提升。

此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再度引起全球对印度的关注。依照印度政府此前为国家发展设定的经济目标,2025年,印度将成为一个经济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2032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47年,国家独立100周年之际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鉴于今年印度经济确实表现出喜人的增长势头,许多国际机构、学者都给出了乐观预期。



【摘要】 : 作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今年以来的发电量整体表现强劲。研究印度煤炭供需格局对于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国内外煤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是能源消耗大国,但能源供给端近年来仅煤炭呈现增长趋势,原油和天然气在产量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由于能源需求端不断增长,仅依靠国内传统能源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印度在煤炭、原油和天然气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依赖进口。

作为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今年以来的发电量整体表现强劲。短期来看,如果印度煤炭需求进一步走强,那么印度需求增量或可对冲其他国家需求减量,缓解我国进口端对煤价的冲击。中长期来看,如果印度煤炭需求能够保持良性增长,那么未来也有望持续充当支撑海外煤价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印度煤炭供需格局对于研判当前及未来的国内外煤价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印度现状:“一煤独大”,供需结构与中国类似。

印度能源需求随经济高速发展而持续提升,煤炭进口依存度达20%。供给方面,印度煤炭以露天开采为主,产量中 90%以上为动力煤,2022财年煤炭产量8.9亿吨,同比增长 14.8%。需求方面,印度煤炭消费量位列全球第二,能源消费结构中57%为煤炭,2022财年煤炭消费量突破11亿吨,连续两年增速超8%,其中70%来自电力用煤消费。进口方面,印度为全球第二大煤炭进口国,2022财年进口量2.38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76%为动力煤,炼焦煤进口量虽小但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印尼和澳大利亚分别为动力煤和焦煤最大进口来源国。

中印两国2022-2023年进口煤量情况对比表

单位:万吨

时 间

印 度

中 国

印度占中国比例

2022年全年进口量

22884

29332

78.0%

2023年1-7月进口量

14149

26119

54.2%

二、印度煤炭储量和煤炭企业运营情况。

印度是全球探明煤炭储量较大的国家。截至2022年年底,印度的煤炭总估计储量为3614.1亿吨,其中探明储量占52%。印度煤炭储量主要集中在三个邦,分别是奥里萨邦、贾坎德邦和恰蒂斯加尔邦,合计占印度煤炭总储量的69%。同时期,印度的褐煤估计总储量为462亿吨,基本上都分布在泰米尔纳德邦、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储量占总储量的比重分别为66.81%、17.34%和15.85%。然而,在区域褐煤总储量中,探明储量的占比较低,仅占总储量的约16%。

由于印度国内开采业规模有限,因此从产量来看并不高。从2012年到2022年,印度的煤炭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复合年增长率为3.80%。尽管印度拥有大量的煤炭储量,但由于国内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每年仍有大批量的煤炭进口,而火力发电和工业领域是进口煤主要的贸易终端。从贸易流向上看,当地的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包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和美国。

印度煤炭供给高 (略) (Coal India Limited,CIL),截至 2022- (略) 煤炭产量约占印度煤炭总产量的79%,在印度国内煤炭供给中具有垄断地位,也是全 (略) 。1976年和199 (略) 允许开采煤炭自用。2003年起,电力系统改革导致用电需求迅速增长, (略) 受采矿征地难、投资不足和缓慢的煤炭环保许可周期影响,产量难以跟上。此后印度煤炭特别是动力煤缺口逐渐增大,因此进口煤炭总量也大幅增长。随后印度批准了218个煤矿用于自有电厂煤炭供应。但2014年这些私有煤矿被判为非法后,相关煤炭产能一度陷入停止。2015年莫迪 (略) (电力、 (略) )开发煤炭用于发电。2018年国有化政策完全取消,一些煤矿 (略) 以增加产量。随后私有煤矿占比逐步提升。

三、干旱天气是印度今年进口煤炭需求骤增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今年8月,印度遭遇百年罕见的极端干旱天气,持续高温天气促使空调使用量激增,同时推高了农田灌溉用电水平,叠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的特征,印度用电需求高涨,环比涨幅超过10%。从供应情况来看,数据显示,今年8月,印度发电量达到1627亿千瓦时,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然而,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印度水电出力水平持续走低,极低的降雨量导致水电发力占比为近14.8%,低于往年平均18%的水平。同期,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也出现明显波动,风光出力占比从此前同期的15%左右降至9%。

伴随超出预期的极端干旱天气冲击,印度在今年8月电力需求达到峰值,在本土可再生能源发展远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印度再度选择加大煤电用量。受此影响,煤电成为印度电力保供首选。今年8月,煤电在印度电力供应中占比达到66.7%,刷新近6年来同期的最高纪录。今年1至8月期间,煤电在印度电力供应中占比上升至74.2%,高于去年同期的72.9%,连续三年呈现上涨趋势。

据了解,近两年来,印度政府要求加强能源自给能力,但面对不断扩大的电力缺口,印度不得不加大煤炭进口力度。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底,印度燃煤电厂煤炭库存仅能维持11天,较往年用电高峰期的6月还少了3天。印度超十分之一煤炭都是进口的, (略) 场紧缺,就会导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印度厂商必须以更高的价格购买煤炭。

四、印度能源转型并非易事,改变“一煤独大”的局面道阻且艰。

9月份以来,进口成本已明显上涨,而同时,印度能源供应厂商与我国电力集团运营模式有所不同,大多数还是私营部门,以市场为导向,受市场变动影响非常大。这些因素都在进一步导致印度煤炭荒,电力紧缺,形成恶性循环。

能源转型并非易事。由于人口总量大、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印度能源消费自2000年以来已经翻了一番。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印度的能源结构是碳密集型的,煤炭是该国的主要燃料来源,约占该国发电的70%,该国的大部分交通运输也通过石油提供动力。

印度改变“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难度很大,未来能源转型面临挑战。这是因为印度对传统能源依赖严重,缺乏替代经济产业,煤炭与包括铁路运输等在内的工业产业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也关切到庞大的就业人口。

五、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远远不及预期。

过去两年,印度政府虽表示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但实际上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速远不及预期,每年风光发电新增装机需翻一倍以上才能满足既定的发展目标。更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印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增长160亿千瓦时,在发电总增量中的占比还不到15%。

在此情况下,印度政府对于煤炭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印度政府希望加速能源转型,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今年6月,印度政府还首次提出了“5年内暂停新增燃煤发电机组”的规划。另一方面,印度能源体系仍高度依赖煤炭。印度电力部长讲话称,印度仍将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目前在建燃煤发电装机规模大约2700万千瓦,同时还有约24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另外,今年1月,印度能源部要求发电企业在2030年前不要淘汰燃煤电厂,今年4月, (略) NTPC则宣布将提高燃煤发电产能以保障电力供应。

总之,过去十年来,煤炭发电能力增速有限、缺乏储能技术以及风光发电量较低,都让印度保障电力供应充满挑战。

六、印度钢铁行业增长拉动炼焦煤需求。

印度钢铁工业居世界第二,未来或将维持净出口。印度钢铁快速增长。2022年印度粗钢产量实现1.25亿吨,同比增5.59%。自2000年至今,印度粗钢规模持续快速提升,其中累计增速实现 86.54%,年均复合增速实现 5.33%,复合增速与同期GDP增速基本匹配。

印度钢铁工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与第一中国差距较大。横向比较,2022 年印度粗钢产量仅次于中国,位居全球第二,也是全球除中国外唯一一个粗钢产量过亿的国家。跟中国相比,中国粗钢产量为印度的8.12 倍,两者差距较大,也说明未来印度钢铁工业发展空间广阔。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再次重申计划未来9至10年内将粗钢产能从当前的1.54亿吨/年翻番至3亿吨/年。而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可以消纳印度煤炭、铁矿和人口红利,与印度国情非常契合。

印度计划在钢铁生产中提升高炉炼钢的比例,将提振焦煤需求。一方面,高炉炼钢法具备成本低、提升规模快等优点;另一方面,高炉炼钢路线可生产基础设施、汽车和机械等关键应用所需的高强度和耐久性能的优质钢。因此,印度计划在2030-31财年高炉占比提升至60%。而生产路线比例的变化也将增加炼焦煤的使用场景,进而提振焦煤需求。

七、印度短期进口抬升有望,中长期需求保持高增。

随着8月份印度电力需求创下历史新高,印度联邦电力部要求所有设计使用进口煤的燃煤电厂在10月底之前维持满负荷运行。此举带动了印度买家对进口煤的积极询货,因此,随着印度买家询货增多,出价也随之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近 (略) 场价格不断走高。

短期来看,夏季用电高峰有望刺激印度进口量快速提升。印度电力供需长期存在缺口,其中夏季电力短缺问题突出,背后原因或主要与煤炭供应不足有关,因此夏季也是印度全年煤炭进口高峰,7-9 月份通常会出现用煤缺口,且缺口逐月扩大。

中长期来看,2030年印度进口需求有望增至5亿吨,展望未来,供给方面,根据目前新建及改扩建煤矿项目拟投产时间表,预计2030财年前印度本土煤炭产能增量共计7.8亿吨左右;需求方面,印度电力用煤需求预计将随着经济发展保持7%-8%以上增速,3亿吨/年粗钢产能目标也有望拉动炼焦煤消费量及进口量相应提升。

此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再度引起全球对印度的关注。依照印度政府此前为国家发展设定的经济目标,2025年,印度将成为一个经济总量达到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2032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47年,国家独立100周年之际成为一个发达国家。鉴于今年印度经济确实表现出喜人的增长势头,许多国际机构、学者都给出了乐观预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