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煤炭行业协会:山东将着力构建内河港口体系,明确以济宁港为核心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山东煤炭行业协会:山东将着力构建内河港口体系,明确以济宁港为核心

11月7日,《 (略)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山东将构建高效率的“一轴两廊十通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以轨道网、公路网为主干,内河水运网为补充,沿海港口群、机场群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接的“三网两群一体系”。在内河航运方面,济宁港的核心地位得以明确,规划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其他港口为补充的内河港口体系。

内河航道将扩大航道通达范围

形成“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纲要》指出, (略) 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通道集约、线网优化、枢纽互联,构建能力充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便捷顺畅、衔接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 (略) 当好开路先锋。

根据《纲要》,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布局总规模达到5.06万公里以上。建成立体畅达的轨道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广域辐射的沿海港口群、机场群。

内河航道将提升干线航道能力,扩大航道通达范围,规划形成以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为骨干,其他支线为补充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体布局,总里程约3100公里。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等航道远期展望为国家高等级航道。

同时,内河港口将提高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规划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其他港口为补充的内河港口体系。

这意味着,内河港口体系建设在山东再次被加重笔墨,济宁港在山东内河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位置被明确,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值得期待。

支持建设大宗物资、集装箱物流网络

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随着集装箱港口、多式联运港口的建设运营和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港航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正在发生新变化,有了新需求。

《纲要》中明确,在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方面,推动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流通环节资源整合,支持建设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大宗物资、集装箱物流网络,重点强化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骨干通道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升级,依托综合 (略) 建设全球供应链服务中心。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方面,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强内河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青岛港扩大氢能利用、日照港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构建以电气化铁路、节能环保船舶为主的中长途绿色货运系统。

不难看出,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等成为内河航运提升的关键词,多式联运体系的优化和升级,将成为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关键一招。

山东内河港口体系建设,济宁港作核心

打造山东对内*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被定义为山东内河港口体系中的核心,济宁港“向上脚步”将为如何迈进?

作为“十通道”主 (略) , (略) (略) 把内河 (略) 级重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持续推动传统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传统船舶向新能源船舶、物流辐射区域由 (略) 市“四个转变”。

济宁能源发展集 (略) 港航物流产业的运营主体,强力推动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三大亿吨港口群,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打造山东对内*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前三季度, (略) 港口吞吐量5178万吨、增长20.4%, (略) 港口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14.5万标箱、增长305%。

其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海港理念全面引入内河,创新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常态化运行无人智能水平运输的内河港口,济宁港龙拱港区全场厘米级高精准定位,自动化系统全域国产化,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0万标箱,入选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试点工程。济宁港梁山港区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建成8个2000吨级泊位、3个2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开通了8条集装箱运输航线,通 (略) 和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内河港口第一家智慧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

下一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将以此次《纲要》发布为契机,深度 (略) 市发展战略,建设港航经济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锚定“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目标,全力打造六大百亿临港园区,更加夯实山东内河港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构建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新格局。


,山东,济宁

11月7日,《 (略) 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提出,山东将构建高效率的“一轴两廊十通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以轨道网、公路网为主干,内河水运网为补充,沿海港口群、机场群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高效衔接的“三网两群一体系”。在内河航运方面,济宁港的核心地位得以明确,规划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其他港口为补充的内河港口体系。

内河航道将扩大航道通达范围

形成“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

《纲要》指出, (略) 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通道集约、线网优化、枢纽互联,构建能力充分、覆盖广泛、结构合理、便捷顺畅、衔接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 (略) 当好开路先锋。

根据《纲要》,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布局总规模达到5.06万公里以上。建成立体畅达的轨道网、公路网、内河水运网,广域辐射的沿海港口群、机场群。

内河航道将提升干线航道能力,扩大航道通达范围,规划形成以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为骨干,其他支线为补充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体布局,总里程约3100公里。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等航道远期展望为国家高等级航道。

同时,内河港口将提高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规划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为辅助,其他港口为补充的内河港口体系。

这意味着,内河港口体系建设在山东再次被加重笔墨,济宁港在山东内河体系建设中的核心位置被明确,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值得期待。

支持建设大宗物资、集装箱物流网络

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随着集装箱港口、多式联运港口的建设运营和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港航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正在发生新变化,有了新需求。

《纲要》中明确,在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方面,推动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流通环节资源整合,支持建设与产业布局、消费格局相适应的大宗物资、集装箱物流网络,重点强化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骨干通道建设。鼓励物流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升级,依托综合 (略) 建设全球供应链服务中心。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方面,完善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强内河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推进多式联运型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支持青岛港扩大氢能利用、日照港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构建以电气化铁路、节能环保船舶为主的中长途绿色货运系统。

不难看出,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等成为内河航运提升的关键词,多式联运体系的优化和升级,将成为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关键一招。

山东内河港口体系建设,济宁港作核心

打造山东对内*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

被定义为山东内河港口体系中的核心,济宁港“向上脚步”将为如何迈进?

作为“十通道”主 (略) , (略) (略) 把内河 (略) 级重大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持续推动传统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传统船舶向新能源船舶、物流辐射区域由 (略) 市“四个转变”。

济宁能源发展集 (略) 港航物流产业的运营主体,强力推动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三大亿吨港口群,加快建设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打造山东对内*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前三季度, (略) 港口吞吐量5178万吨、增长20.4%, (略) 港口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14.5万标箱、增长305%。

其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海港理念全面引入内河,创新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常态化运行无人智能水平运输的内河港口,济宁港龙拱港区全场厘米级高精准定位,自动化系统全域国产化,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20万标箱,入选了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试点工程。济宁港梁山港区依托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交汇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建成8个2000吨级泊位、3个2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开通了8条集装箱运输航线,通 (略) 和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内河港口第一家智慧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上“西煤东输、北煤南运、南货北调、集装箱运输”的大型航运物资集散地。

下一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将以此次《纲要》发布为契机,深度 (略) 市发展战略,建设港航经济全产业链生态体系,锚定“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目标,全力打造六大百亿临港园区,更加夯实山东内河港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构建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新格局。


,山东,济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