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刀直入|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但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丹刀直入|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但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装机占比自2020年降至50%以下后,首次降至40%以下,达到39.9%。但从发电量看,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兜底保障和顶峰调峰作用更改凸显。
重点内容:一是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倒逼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023年,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实现“三连跳”。从装机来看,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连续突破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大关,于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3.9亿千瓦,提高到2023年底的6.1亿千瓦。相比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煤电装机同比仅增长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下降至39.9%。二是煤电机组发电量增长,有效弥补水力发电量下降。2023年,占总装机容量约14%的水电发电量为1.14万亿千瓦时,同比降低5.6%,占总发电量比重12.8%。受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导致上半年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随着下半年降水形势好转,8-12月水电发电量转为同比正增长。相较于水力发电量下滑,2023年,火电发电量达6.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占总发电量比重69.9%,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三是保障性煤电电源项目建设加快,煤电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十四五”期间我国逐步加快煤电项目的核准建设,2021年国内核准的煤电项目总装机量仅为1855万千瓦,2022年达到9072万千瓦,是2021年的近5倍,2023年上半年核准5040万千瓦,超过2022年总量的一半,到2023年年底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核准煤电项目总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此次核准的煤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 (略) ,审批通过煤电项目装机均超千万千瓦。按照煤电项目2-3年的建设周期,该批煤电机组预计集中在2024-2026年投产运行,将有力保障“碳达峰”前我国电力稳定和安全。
简要分析:一是煤电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有效保障了重要时期重点区域的电力供应稳定。一方面,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季节性和时段性差异较大,风电呈现春冬两季贡献大、夏秋两季贡献小的特点,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白天中午时段,新能源发电效率不高、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对供电系统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受气候异常影响,水电发电量在2022年下半年同比下降12%、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2.9%,阶段性供电下降导致四川、云南等 (略) 和依靠水电“西电东送”的华中、华东、华南区域的电力供应紧张、能源保供压力增大。煤电作为高灵活性电源,可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和极端天气下的电力保供压力,也可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支撑,在稳定电力供应基础、支撑电网高峰负荷等方面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二是警惕新能源装机迅猛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矛盾。2023年,占总装机容量比重约36%的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仅为12.4%,仅为装机容量的约1/3。可以看出,虽然新能源(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占比在快速提升,但其发电消纳受制于发电稳定性、出力波动性、发展不均衡性等因素影响,造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并不明显。同时,为做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互补,煤电需承担频繁的启停、调峰、调频、应急服务,供电煤耗增加,设备可靠性、机组经济性下降。三是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新旧动能转换调整期,要重点做好“三个保持”。首先要继续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以煤炭保能源安全,国内原煤生产要保持一定增量,维持供应主体地位不动摇,发挥好进口煤的能源补充作用,形成一个主体多条通道的煤炭供应格局。其次强化煤电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要抓住动力煤价格下行利好发电企业的时机,督促煤电企业能发尽发、满发,做好迎峰度夏度冬等重要时期的电力保障工作;再者发挥新能源发电的环保优势,增大绿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保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稳步增长,做好绿电与煤电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电力结构不断优化。
工作建议: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同时,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预计2024年厄尔尼诺状态维持概率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西南、东南地区降水偏少。因此,要高度重视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促电力结构优化。在国家层面建议,要持续推进能源大通道建设、优化电源电网布局、强化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做好能源电力储备、促进能源富集地与能源消纳地的有效衔接,保障特殊时段、重点区域的能源供需安全。同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避免盲目扩张造成资源浪费,对电力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电力消纳和利用率进行重点跟踪考核,避免出现只重项目不重实效的问题。在行业层面建议,强化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火电之间的联营发展、优化互补,探索煤炭-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深入研究碳排放双控、容量电价、煤矿产能储备等新机制新制度,提升煤炭和煤电产业竞争力,激发新活力。在沿海、沿江、运煤通道沿线布局煤炭储备基地,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引导旺煤淡储,平抑煤炭需求峰谷;大力发展储能技术,积极引导新 (略) 场化方式配署新型储能,引导旺电淡储,平抑电力需求峰谷。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煤电11.6亿千瓦,同比增长3.4%,装机占比自2020年降至50%以下后,首次降至40%以下,达到39.9%。但从发电量看,2023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兜底保障和顶峰调峰作用更改凸显。
重点内容:一是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倒逼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023年,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实现“三连跳”。从装机来看,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7.6亿千瓦,连续突破8亿千瓦、9亿千瓦、10亿千瓦大关,于2023年底达到10.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6%,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从2022年底的3.9亿千瓦,提高到2023年底的6.1亿千瓦。相比新能源装机大幅增长,煤电装机同比仅增长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下降至39.9%。二是煤电机组发电量增长,有效弥补水力发电量下降。2023年,占总装机容量约14%的水电发电量为1.14万亿千瓦时,同比降低5.6%,占总发电量比重12.8%。受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影响,导致上半年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随着下半年降水形势好转,8-12月水电发电量转为同比正增长。相较于水力发电量下滑,2023年,火电发电量达6.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占总发电量比重69.9%,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下降。三是保障性煤电电源项目建设加快,煤电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十四五”期间我国逐步加快煤电项目的核准建设,2021年国内核准的煤电项目总装机量仅为1855万千瓦,2022年达到9072万千瓦,是2021年的近5倍,2023年上半年核准5040万千瓦,超过2022年总量的一半,到2023年年底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核准煤电项目总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此次核准的煤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 (略) ,审批通过煤电项目装机均超千万千瓦。按照煤电项目2-3年的建设周期,该批煤电机组预计集中在2024-2026年投产运行,将有力保障“碳达峰”前我国电力稳定和安全。
简要分析:一是煤电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撑,有效保障了重要时期重点区域的电力供应稳定。一方面,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季节性和时段性差异较大,风电呈现春冬两季贡献大、夏秋两季贡献小的特点,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白天中午时段,新能源发电效率不高、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对供电系统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受气候异常影响,水电发电量在2022年下半年同比下降12%、2023年上半年同比下降22.9%,阶段性供电下降导致四川、云南等 (略) 和依靠水电“西电东送”的华中、华东、华南区域的电力供应紧张、能源保供压力增大。煤电作为高灵活性电源,可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和极端天气下的电力保供压力,也可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支撑,在稳定电力供应基础、支撑电网高峰负荷等方面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二是警惕新能源装机迅猛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和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之间的矛盾。2023年,占总装机容量比重约36%的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仅为12.4%,仅为装机容量的约1/3。可以看出,虽然新能源(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占比在快速提升,但其发电消纳受制于发电稳定性、出力波动性、发展不均衡性等因素影响,造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并不明显。同时,为做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互补,煤电需承担频繁的启停、调峰、调频、应急服务,供电煤耗增加,设备可靠性、机组经济性下降。三是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新旧动能转换调整期,要重点做好“三个保持”。首先要继续发挥好煤炭在能源中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以煤炭保能源安全,国内原煤生产要保持一定增量,维持供应主体地位不动摇,发挥好进口煤的能源补充作用,形成一个主体多条通道的煤炭供应格局。其次强化煤电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要抓住动力煤价格下行利好发电企业的时机,督促煤电企业能发尽发、满发,做好迎峰度夏度冬等重要时期的电力保障工作;再者发挥新能源发电的环保优势,增大绿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保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稳步增长,做好绿电与煤电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电力结构不断优化。
工作建议:中电联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将达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同时,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预计2024年厄尔尼诺状态维持概率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西南、东南地区降水偏少。因此,要高度重视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促电力结构优化。在国家层面建议,要持续推进能源大通道建设、优化电源电网布局、强化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做好能源电力储备、促进能源富集地与能源消纳地的有效衔接,保障特殊时段、重点区域的能源供需安全。同时,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划,避免盲目扩张造成资源浪费,对电力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电力消纳和利用率进行重点跟踪考核,避免出现只重项目不重实效的问题。在行业层面建议,强化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火电之间的联营发展、优化互补,探索煤炭-煤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可持续发展新途径。深入研究碳排放双控、容量电价、煤矿产能储备等新机制新制度,提升煤炭和煤电产业竞争力,激发新活力。在沿海、沿江、运煤通道沿线布局煤炭储备基地,提升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引导旺煤淡储,平抑煤炭需求峰谷;大力发展储能技术,积极引导新 (略) 场化方式配署新型储能,引导旺电淡储,平抑电力需求峰谷。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