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向东丨我国水力发电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摘要】 :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季度末风电、光伏、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水能利用率也达到了97.8%,这是中国水电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我国水力发电历程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

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6.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超过50%,达50.5%,接近美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倍。风电、光伏、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水能利用率也达到了97.8%,这是中国水电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水电在过去70余年里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从无到有到逐步领跑最终问鼎全球。

(一)从无到有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水电起步迟、规模小、数量少,技术水平低,受制于当时生产资料和国际经济封锁等重重困难,我国首先聚焦中小河流,中小型,开放规划了一系列中小型水电站,中小型水电站工期短投资少,能够较快的满足地方需求,于是我国与龙溪河,古田溪,永定河,以礼河等中小河流为基础设计建设了狮子滩,古田一级,黄坛口上犹江、流溪河等一大批中型水电站以及新疆乌拉坡,西藏拉萨,海南东方等小型水电站。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水电的发展开始加速,1957年,我国在 (略) 建德县建造了第1座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这也是我国第1座百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新安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5.*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18.6亿千瓦时,是中国大型水电站的开端,截至1990年底,新安江水电站累计发电,430.*千瓦时,总产值达27.05亿元,是自身总造价3.92亿元的6.9倍。

1971年湖北葛洲坝水电站开建,1972年东北白山水电站施工,1975年单机容量*千瓦,总装机容量122.*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意味着我国拥有了首座总规模达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55.8亿千瓦时,此后我国*续建成一批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我国现代化水电工程体系的初步建立。是中国水电史上一大重要里程碑。

截止1979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千瓦,年发电量547亿千瓦时,但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在15年以后,中国水电将迎来真正高光时刻。

(二)逐步领跑阶段。1994年三峡水电站动工兴建,这是我国水电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水电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之前我国还不具备制造出*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而三峡工程的机组单机容量一举达到*千瓦是之前的两倍,总装机规模更是达到*千瓦,让我国在世界水电站排名上跃居第一,从2003开始蓄水,发电到2020年这17年间,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93千瓦时,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的电力供应,截止2020年12月底,三峡水电站供应的电力为国家节约4.44亿吨标准煤,减少了12.0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06年金沙江下游的四座梯级电站中的第四梯级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兴建,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07.47亿千瓦时,首次采用了单机容量*千瓦的水轮机组,超越三峡实现了自我突破;第三梯溪洛渡水电站于2014年开工,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年均发电量可达571.2亿至640亿千瓦时,是中国水电的又一代表作。

(三)自主创新问鼎全球阶段。当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中国水电真正领跑全球,并且开始在技术上探索水电领域“无人区”。2015年金沙江4座梯级电站中的第一梯级乌东德水电站全面开工,总装机容量*千瓦,全面投产发电后年均发电量可达389.1亿千瓦时,乌东德水电站是我国开工建设并投产的首座千万千瓦级的世界级巨型水电站,有着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特高拱坝,也是世界首座有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特高拱坝,乌东德水电站展示着我国在水电领域领先全球的技术力量与雄心。2017年金沙江四座梯级电站的第二梯级,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建,首次采用单机容量*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同时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这意味着我国水电工程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迎来历史性跨越。百万千瓦机组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更是史无前例,超出了世界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规范,是中国水电在世界水电“无人区”发起的一次探索和挑战,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的每轮转轮重达11吨,是世界水电的巅峰之作,此外白鹤滩水电站在地下洞室群规模,圆筒式尾水调压式规模,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无压泄洪洞群规模等多项技术指标上都做到了世界第一。2022年7月,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金沙江四座梯级水电站建设完毕,4座水电站年发电量将达1843亿千瓦时,是三峡水电站的两倍。

随着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无霸”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实现联合调度,这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已形成。6座巨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69.*千瓦,总计110台水电机组协同运行,实现一滴水发6次电,年均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水力发电工程是国之重器,中国奇迹,将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三、我国水力发电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以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方式将水能转换为电能。这就需要对水电站的选址要结合相关地势和水力资源的分布。我国排名排名前五的三峡、白鹤滩、溪洛渡、乌东德和向家坝水电站均位于西南地区,其中有4个位于金沙江,充分利用了金沙江流域水利资源丰富,水位落差大的优势。但本地电量需求较少,所以大部分发电量通过西电东送工程送往东部发达省份消化,从而在输送过程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同时有些水电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于发电,而是用于保障民生的防洪或灌溉,这也是我国的一个能源现状: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

(二)水力发电竞争水平适中。从各发电类型竞争角度分析,电力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必需品,水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火电相比具有优先调度的优势,因此传统的火力发电对水力发电行业的威胁较小,但逐渐发展的新能源发电对水力发电行业的威胁有所增大,如近年发展较热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从新进入者威胁情况来看,水电开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并且存在环境、跨省开发、跨区域售电、大量移民等问题,因此,由政府认定投资主体并逐一核准项目,特大型项目须上报中央部委核准, (略) 办公会上会商,行业进入的高门槛使得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同时,水力发电行业以国有垄断为主、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充足、下游需求比较稳定,因此行业竞争、上游议价能力和下游议价能力均处于适中水平。

受天气影响较大。3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先后出现了多伦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尤其是北江干支流。这对当地水电的提振或较为明显,但由于降水的分布不均,降水对大型水电站分布的西部地区水电提振效果并不明显,大型水电企业目前或仍然延续今年以来发电同比下降的局面。近期, (略) 相继发布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多家表示受去年至今来水偏枯影响,水电发电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粤电力旗下的临沧粤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2.36%;国投大朝山水电项目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6.42%;华能水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11.44%;桂冠电力一季度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32.66%;长江电力三峡电站发电量同期减少19.87%,葛洲坝同期减少6.88%。就发电量减少的原因,上市公司均表示,2022年汛期来水不足,导致2023年初水电梯级蓄能偏低;同时2023年一季度所在地区降水偏少,水电站上游来水偏枯。3月下旬以来,随着汛期的来临,南方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但整体降水量明显偏东、偏南,大型水电站所在的西部和北部则未见明显改善。 3月下旬以来三峡大坝日均入库流量为6470m3/s,较今年以来截止3月中旬的日均量减少656m3/s,反而出现了下降。

四、2023年水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

1、社会用电需求攀升带动水电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用电需求显著攀升,2022年全国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从电能供给端结构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电源,传统火电和水电电力产量占比稳中有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比重,其中水电仍是可再生电源主力军。数据显示,2022年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占比15.3%,同比增加1%。未来,在社会用电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预计我 (略) 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带动水电发展。

2、水电开发空间大

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较早、水电开发程度总体较高,瑞士、法国、意大利水电开发程度已超过80%,德国、日本、美国水电开发程度也在67%以上,而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仅为37%,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十四五”时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到80%,比“十三五”提高20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将以西南地区、黄河上游等重点流域为重点,开发建设水电站,锚定2030年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3、能源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水电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水力发电是技术成熟且可大规模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水电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积极开发水电不仅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国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的期限,让众多能源类型感到机遇和压力同步到来。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在全球气候及能源枯竭的情况下,能源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将不断推动水电发展。



,浙江, (略) ,湖北,广东,海南,西藏,新疆,白山,杭州,临沧,拉萨
【摘要】 :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季度末风电、光伏、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水能利用率也达到了97.8%,这是中国水电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我国水力发电历程

水力发电是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

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6.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超过50%,达50.5%,接近美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倍。风电、光伏、水电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国水能利用率也达到了97.8%,这是中国水电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水电在过去70余年里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从无到有到逐步领跑最终问鼎全球。

(一)从无到有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水电起步迟、规模小、数量少,技术水平低,受制于当时生产资料和国际经济封锁等重重困难,我国首先聚焦中小河流,中小型,开放规划了一系列中小型水电站,中小型水电站工期短投资少,能够较快的满足地方需求,于是我国与龙溪河,古田溪,永定河,以礼河等中小河流为基础设计建设了狮子滩,古田一级,黄坛口上犹江、流溪河等一大批中型水电站以及新疆乌拉坡,西藏拉萨,海南东方等小型水电站。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水电的发展开始加速,1957年,我国在 (略) 建德县建造了第1座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新安江,这也是我国第1座百米高的混凝土重力坝。新安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5.*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18.6亿千瓦时,是中国大型水电站的开端,截至1990年底,新安江水电站累计发电,430.*千瓦时,总产值达27.05亿元,是自身总造价3.92亿元的6.9倍。

1971年湖北葛洲坝水电站开建,1972年东北白山水电站施工,1975年单机容量*千瓦,总装机容量122.*千瓦的刘家峡水电站建成,意味着我国拥有了首座总规模达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55.8亿千瓦时,此后我国*续建成一批百万千瓦级水电站,我国现代化水电工程体系的初步建立。是中国水电史上一大重要里程碑。

截止1979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千瓦,年发电量547亿千瓦时,但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因为在15年以后,中国水电将迎来真正高光时刻。

(二)逐步领跑阶段。1994年三峡水电站动工兴建,这是我国水电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世界水电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在这之前我国还不具备制造出*千瓦以上水电机组的能力,而三峡工程的机组单机容量一举达到*千瓦是之前的两倍,总装机规模更是达到*千瓦,让我国在世界水电站排名上跃居第一,从2003开始蓄水,发电到2020年这17年间,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93千瓦时,有力支持了华东、华中、广东等地区的电力供应,截止2020年12月底,三峡水电站供应的电力为国家节约4.44亿吨标准煤,减少了12.0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06年金沙江下游的四座梯级电站中的第四梯级向家坝水电站开工兴建,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07.47亿千瓦时,首次采用了单机容量*千瓦的水轮机组,超越三峡实现了自我突破;第三梯溪洛渡水电站于2014年开工,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年均发电量可达571.2亿至640亿千瓦时,是中国水电的又一代表作。

(三)自主创新问鼎全球阶段。当时间进入21世纪的第2个10年,中国水电真正领跑全球,并且开始在技术上探索水电领域“无人区”。2015年金沙江4座梯级电站中的第一梯级乌东德水电站全面开工,总装机容量*千瓦,全面投产发电后年均发电量可达389.1亿千瓦时,乌东德水电站是我国开工建设并投产的首座千万千瓦级的世界级巨型水电站,有着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特高拱坝,也是世界首座有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特高拱坝,乌东德水电站展示着我国在水电领域领先全球的技术力量与雄心。2017年金沙江四座梯级电站的第二梯级,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建,首次采用单机容量*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同时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这意味着我国水电工程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迎来历史性跨越。百万千瓦机组的技术难度和复杂性更是史无前例,超出了世界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规范,是中国水电在世界水电“无人区”发起的一次探索和挑战,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的每轮转轮重达11吨,是世界水电的巅峰之作,此外白鹤滩水电站在地下洞室群规模,圆筒式尾水调压式规模,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无压泄洪洞群规模等多项技术指标上都做到了世界第一。2022年7月,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金沙江四座梯级水电站建设完毕,4座水电站年发电量将达1843亿千瓦时,是三峡水电站的两倍。

随着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巨无霸”水电站与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实现联合调度,这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已形成。6座巨型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69.*千瓦,总计110台水电机组协同运行,实现一滴水发6次电,年均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水力发电工程是国之重器,中国奇迹,将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巨大贡献。

三、我国水力发电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以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方式将水能转换为电能。这就需要对水电站的选址要结合相关地势和水力资源的分布。我国排名排名前五的三峡、白鹤滩、溪洛渡、乌东德和向家坝水电站均位于西南地区,其中有4个位于金沙江,充分利用了金沙江流域水利资源丰富,水位落差大的优势。但本地电量需求较少,所以大部分发电量通过西电东送工程送往东部发达省份消化,从而在输送过程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消耗。同时有些水电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于发电,而是用于保障民生的防洪或灌溉,这也是我国的一个能源现状: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

(二)水力发电竞争水平适中。从各发电类型竞争角度分析,电力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必需品,水力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与火电相比具有优先调度的优势,因此传统的火力发电对水力发电行业的威胁较小,但逐渐发展的新能源发电对水力发电行业的威胁有所增大,如近年发展较热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从新进入者威胁情况来看,水电开发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并且存在环境、跨省开发、跨区域售电、大量移民等问题,因此,由政府认定投资主体并逐一核准项目,特大型项目须上报中央部委核准, (略) 办公会上会商,行业进入的高门槛使得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同时,水力发电行业以国有垄断为主、原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充足、下游需求比较稳定,因此行业竞争、上游议价能力和下游议价能力均处于适中水平。

受天气影响较大。3月下旬以来,南方大部先后出现了多伦大范围强降雨过程,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尤其是北江干支流。这对当地水电的提振或较为明显,但由于降水的分布不均,降水对大型水电站分布的西部地区水电提振效果并不明显,大型水电企业目前或仍然延续今年以来发电同比下降的局面。近期, (略) 相继发布2023年一季度发电量,多家表示受去年至今来水偏枯影响,水电发电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粤电力旗下的临沧粤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2.36%;国投大朝山水电项目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6.42%;华能水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减少11.44%;桂冠电力一季度水电发电量同比减少32.66%;长江电力三峡电站发电量同期减少19.87%,葛洲坝同期减少6.88%。就发电量减少的原因,上市公司均表示,2022年汛期来水不足,导致2023年初水电梯级蓄能偏低;同时2023年一季度所在地区降水偏少,水电站上游来水偏枯。3月下旬以来,随着汛期的来临,南方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但整体降水量明显偏东、偏南,大型水电站所在的西部和北部则未见明显改善。 3月下旬以来三峡大坝日均入库流量为6470m3/s,较今年以来截止3月中旬的日均量减少656m3/s,反而出现了下降。

四、2023年水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

1、社会用电需求攀升带动水电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用电需求显著攀升,2022年全国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从电能供给端结构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发展风电、光伏、核电等新能源电源,传统火电和水电电力产量占比稳中有降但依然保持较高比重,其中水电仍是可再生电源主力军。数据显示,2022年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占比15.3%,同比增加1%。未来,在社会用电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预计我 (略) 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带动水电发展。

2、水电开发空间大

发达国家水能资源开发较早、水电开发程度总体较高,瑞士、法国、意大利水电开发程度已超过80%,德国、日本、美国水电开发程度也在67%以上,而我国水电开发程度仅为37%,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十四五”时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将达到80%,比“十三五”提高20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将以西南地区、黄河上游等重点流域为重点,开发建设水电站,锚定2030年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3、能源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水电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水力发电是技术成熟且可大规模开发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水电资源蕴藏量居世界首位,积极开发水电不仅是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十四五期间,我国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的期限,让众多能源类型感到机遇和压力同步到来。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在全球气候及能源枯竭的情况下,能源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将不断推动水电发展。



,浙江, (略) ,湖北,广东,海南,西藏,新疆,白山,杭州,临沧,拉萨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