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证券日报: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工信部11月6日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家至5家。
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质变时刻。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高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稳定供能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储能辅助电力储存和消纳。而新型储能能够提高新 (略) 比例和利用率,从而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11月7日举行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表示,储能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近年来,新型储能全链条竞争力逐渐显现,高质量发展提速,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新型储能规模稳步增长。根据 (略) 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略)千瓦/(略)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的需求也快速增加。
二是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锂离子电池储能电芯向更大容量、更长寿命、更高安全迈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处于示范建设或试验试点阶段。
三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电源侧、电网侧到用户侧,新型储能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新能源消纳方面,新能源 (略) 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以及“沙戈荒”等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建新型储能,支撑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和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在电力保供方面,新型储能在电力顶峰、安全支撑、备用保障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数据显示,从应用场景看,今年上半年,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与此同时,在储能发展规划引领、推动高效利用、规范安全管理和加强创新示范方面,我国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新型储能高效利用、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利好政策不断。例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进其中。 (略) 发布的《关于促进新 (略) 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规范新 (略) 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尽管目前新型储能还面临盈利模式、产能利用率等问题,但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 (略) 场的不断完善,储能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成本的降低也使得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不断提高,储能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从而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推动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工信部11月6日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家至5家。
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有望迎来质变时刻。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高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稳定供能带来挑战,因此需要储能辅助电力储存和消纳。而新型储能能够提高新 (略) 比例和利用率,从而有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11月7日举行的2024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高东升表示,储能是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我国储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新型储能产值突破3000亿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近年来,新型储能全链条竞争力逐渐显现,高质量发展提速,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新型储能规模稳步增长。根据 (略) 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略)千瓦/(略)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的需求也快速增加。
二是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锂离子电池储能电芯向更大容量、更长寿命、更高安全迈进;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等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处于示范建设或试验试点阶段。
三是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电源侧、电网侧到用户侧,新型储能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新能源消纳方面,新能源 (略) 新能源配储、共享储能以及“沙戈荒”等大型新能源基地配建新型储能,支撑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和大规模新能源外送。在电力保供方面,新型储能在电力顶峰、安全支撑、备用保障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能源数据显示,从应用场景看,今年上半年,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
与此同时,在储能发展规划引领、推动高效利用、规范安全管理和加强创新示范方面,我国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新型储能高效利用、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新型储能利好政策不断。例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新型储能”写进其中。 (略) 发布的《关于促进新 (略) 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规范新 (略) 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尽管目前新型储能还面临盈利模式、产能利用率等问题,但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 (略) 场的不断完善,储能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成本的降低也使得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不断提高,储能有望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从而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支撑,为推动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