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计算服务管理系统招标公告
智能计算服务管理系统招标公告
一、项目名称:智能计算服务管理系统
二、招标编号:S*******
三、招标人:苏州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凌云楼0904室
邮编:215021 传真:****-********
联系人:罗老师 电话:****-********,********
电子邮箱:lrb998@suda.edu.cn
技术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180*****532
电子邮箱:quanliu@suda.edu.cn
四、招标货物品名、数量、主要性能参数基本要求
智能计算服务管理系统 1套
(一)总体建设要求
本次智能计算服务管理系统采购要求实现容纳150片以上V100 智能计算卡所需的服务器,机柜电力设计需要详细说明功率承载合理性,机房位置是理工楼116,改造方案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合理的方案说明,保障今后智能计算服务器扩展要求。设备清单如下:
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量 | 单位 |
1 | 模块化UPS设备安装调试 | 1 | 项 |
2 | 精密空调设备安装调试 | 1 | 项 |
3 | 一体化机柜及通道设备安装调试 | 1 | 项 |
4 | 智能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 1 | 项 |
5 | 配套电缆安装调试 | 1 | 项 |
6 | 管理网络交换机设备安装调试 | 1 | 台 |
7 | 智能大屏设备安装调试 | 2 | 台 |
8 | 会议桌椅和管理终端 | 1 | 套 |
9 | 新风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 1 | 项 |
10 | 防雷接地安装调试 | 1 | 项 |
11 | 照明空调和墙面插座安装调试 | 1 | 项 |
12 | 消防气体灭火设备安装调试 | 1 | 套 |
13 | 配电及桥架安装调试 | 1 | 套 |
14 | 机房顶、地、门窗、墙面基层及饰面安装 | 130 | 平方 |
15 | 设备三年维保 | 1 | 项 |
(二)各项设备功能
1.模块化UPS系统
1.1本次配置服务器机房系统额定总容量≥250KVA,总功率要求≥225KVA,主机可灵活配置功率模块;单功率模块的额定输出功率不大于30KVA,功率模块配置采用N+1冗余,因受场地制约,优选采用单柜一体化集成(UPS电源、UPS输入配电和UPS输出配电、IT配电、空调配电、照明配电)的解决方案,需按照机房进线的实际情况配置设备数量。
1.2应采用集中旁路方式和集中控制逻辑,且功率、旁路、控制模块均支持热拔插。
1.3应具有电池温度检测预警,智能关断防起火。
1.4具有完善的防浪涌解决方案,杜绝对接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交换机等IT设备)的损坏。
1.5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电池、电容以及风扇等关键部件失效预警。
1.6应通过8、9级烈度抗震检验,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关键页证明(加盖制造商公章)
1.7配置SNMP及485卡,接入动环监控系统。
1.8断路器应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并提供元器件厂家出具的原厂直供证明。
1.9支持不少于本项目所配置的机柜数量的每柜均4路输出配电需求。
1.10支持不少于本项目配置的精密空调数量的配电需求,并留有扩容空间
1.11交流防雷:不少于5kA,8/20μs。
1.12输入参数:额定输入电压380/400/415Vac,三相四线+PE;输入电压范围:80V AC~280V AC(相电压);输入频率范围40Hz~70Hz;输入功率因>0.99;输入电流谐波分量(THDi)<3%(线性满载)。
1.13输出参数:额定电压380/400/415V±1% AC,三相四线+PE;额定频率(Hz):同步状态,跟踪旁路输入(正常模式),50/60±0.25%(电池模式);畸变正弦波,THDv<1%(线性负载),THDv<3%(非线性负载);功率因数1;三相过载能力:110%60分钟、125%负载10分钟、150%负载1分钟后转旁路。
1.14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12V, 100Ah, 配置按照UPS系统总功率满负载30分钟配置数量,需要含专用电池机柜及所需配件电缆等。
1.15支持一键冷启动功能。
1.16环境:工作温度0℃~40℃,不降额;相对湿度5%-95%(无冷凝);
1.17应具有人机交互性能,≥7寸液晶触摸真彩屏,应支持中/英文界面。单屏管理所有供配电部件、一个触摸屏可显示配电模拟图。实时采集各支路开关状态;实时采集各支路电压、电流、功率、电度、功率因数、支路温度等参数。
1.18支持UPS主输入电压、旁路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频率、模块输出电流、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等检测。
1.19支持微模块总输入相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素、频率、电能、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负载率、电压电流谐波率、柜内母排温度等检测。
1.20支持设备配电支路及空调配电支路的电流、电能、开关状态、触点温度、负载率等检测;电能支持按月、按年统计。
2.精密空调系统
2.1机房整体总冷量(KW)≥180 kW,显冷量(KW)≥180 kW,冗余配置;单机技术指标并需提供权威机构证明文件,配置数量根据机房实际情况,满足总冷量和显冷量要求。
2.2室内机采用双路供电。
2.3要求至少有2台带加热加湿功能。
2.4设备安装所需管路敷设及配套管材接口等包含在内。
2.5应满足国家节能要求,要求提供中国质量证中心颁发的节能认证,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并加盖制造商公章。
2.6需提供冷媒容量预警功能,对冷媒容量进行自动检测并能提供泄漏状态告警.
2.7风量≥8600m3/h。
2.8加湿量≥3kg/h。
2.9加热量≥6kW。
2.10 可插拔式电控模块,维护时间小于1分钟。
2.11行级精密空调应采用高效直流变频压缩机与EC风机,可实现10%~100%制冷量无极调节。
2.12免焊维护:压缩机采用Rotalock连接,维护无需动火。
2.13 应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故障发生后智能排除无关故障原因,指导运维人员快速完成维护工作。
2.14机组应具备膨胀阀自关闭功能,整机异常掉电后电子膨胀阀自动关闭,避免异常掉电回液导致重启后压缩机液击风险。
2.15室内机组加湿器件满足加湿量情况下,加湿器功率<50W。
2.16室内机组应支持最低10%负载轻载除湿功能,消除低载高湿情况下的凝露隐患。
2.17采用R410A制冷剂。
2.18应内置不低于6kV防雷滤波规格,在极端浪涌条件下更加安全可靠 ,并能提供第三方EMC测试报告关键页证明。
2.19标配至少3个内置温度传感器和1个温湿度传感器,精确检测送回风温度场。
2.20 标配≥7英寸真彩触屏,界面清晰友好,易于操作和运维管理。
2.21 具有一键式故障信息显示和收集功能,应具有大容量的故障报警和操作日志记录储存的功能,存储历史告警信息不小于500条,操作日志不小于200条。
2.22 需具备完善的电源监控功能,有电源反相、缺相、过压、欠压、高频、低频等报警及故障诊断,告警记录功能,自动保护,自动恢复,自动重启动等功能。
2.23空调应具有RS485或FE通讯接口,对系统进行远程巡检和参数的设置,及提供Modbus或SNMP开放协议。
3.一体化机柜及通道系统
3.1采用冷通道封闭双排机柜解决方案,须含一体化集成机柜、密封冷通道、天窗、双开门、走线槽、预留消防联动等,并预留空间用于安装UPS电源系统、行级精密空调、机柜等本项目所涵盖的其他产品。
3.2密闭通道组件需满足YD5083-2005《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要求并符合IEC 60297-2,ANSI/EIA RS-310-D标准,兼容19”国际标准
3.3机柜尺寸:600 mm(宽)×1200 mm(深)×2000 mm(高),42U。机柜静态承重应≥1800kg,通过8、9级烈度抗震检验。服务器机柜数量要求不少于18台。
3.4气流管理:每机柜提供40U假面板,采用卡扣式密封,可提供1U和2U规格,可支持免工具安装。
3.5机柜顶部须有专用走线槽,支持强弱电分离上走线安装,支持去工程化安装,并能以机柜为单位进行扩展。
3.6机柜内部支持可选的水平线缆管理单元和垂直线缆管理单元。
3.7每台服务器机柜需配置4条半高竖直型PDU,输出接口9×GB 10A+3×GB 16A-国标插座-7.3KVA。
3.8通道封闭系统采取双排布局,机柜“面对面”放置,冷通道封闭,通道宽不少于1.2米。
3.9密封通道由天窗、端门与机柜连接组合而成。天窗采用整体化方案,天窗可旋转活动,且以单个机柜为扩展模块单元。两端控制天窗可安装摄像头、相关探头和外传感。
3.10 模块端门需具备明确的灯光状态指示,灯光与告警指示联动功能,在微模块产生告警后可与灯光进行联动。需保证至少有4种颜色,能够与紧急告警、重要告警、一般告警、提示告警进行联动,需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关键页佐证。
3.11旋转天窗采用电磁锁控制,工作状态下天窗处于水平状态;消防状态下将送出告警信号给天窗控制器,控制器将自动断开电磁锁电源,打开天窗,以保证灭火气体进入模块内。天窗开启后冷通道净高度不小于2米,不影响日常维护工作和维护人员安全。
3.12要求模块配电、制冷、业务操作面均在冷通道内。
3.13 天窗及通道门要求:单个模块两端端门应采用推拉门,天窗及通道门均采用钢化玻璃,厚度不低于5mm,透光率不小于90%;天窗钢化玻璃面积不小于75%,通道门钢化玻璃面积不小于98%;
3.14 模块通道内照明应采用LED灯管,保证通道照明亮度不小于300LUX,满足GB50174规范中对机房照明的要求。机房通道照明灯应沿通道方向布置,通道照明灯首尾相连。
3.15 模块通道两端均设置门禁系统,须通过识别身份方可进入模块机房内部进行相应操作。模块门禁系统应支持指纹、IC卡的权限设置,门禁机应能满足指纹、IC卡、密码等多种识别方式。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性。同时磁力锁的吸合能力应不小于280kg。
3.16全通道无线覆盖、并设有pad平板安装位。
4.智能监控系统
4.1需采用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对数据中心所有基础设施,包括动力、环境、通道内视频、通道门禁等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
4.2机房模块集中核心控制器应采用双路供电。
4.3核心控制器具有缓存功能和断点续传功能。
4.4模块智能管理系统软件须与模块机房同一品牌,并且可提供产品的软件著作权证书。
4.5为提升监控系统可靠性,智能节点信号传输和传感器供电全部采用Ethernet环形总线组网,请提供微模块监控系统组网图。
4.6配置的核心控制器需具有无线功能,支持手机、PAD通过APP管理平台,近端无线连接至核心控制器,以查看关键指标和告警等。
4.7基于Web的远程管理功能,通过声光、短信、Email邮件报警等灵活的告警方式,实现机房安全无人职守。
4.8电池监控:需要配置电池电流、电压、极柱温度检测,起火自动关断:检测电池内阻功能模块160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16个;电量传感器8套,外部线缆4套,外置天线4个,智能电池管理采集模块4组。
4.9漏水监控:水浸传感器1套,水浸传感器检测绳3×5米,对微模块底部进行漏水检测,提供实时告警信号。
4.10 烟感/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2套实时监测微模块内的烟雾状态,提供实时告警信号。
4.11 配电监控,本地监控屏幕需提供模块级配电系统链路可视功能,提供配电系统设备运行状态及告警可视可定位功能。
4.12 能实现单机柜功耗以及单机柜电量占用情况的查看功能。
4.13 精密空调监控:本地监控屏幕需提供模块级空调系统可视功能,并能在本地监控屏幕上读取单台空调室内外机运行状态及告警位置信息。
4.14 视频监控:采用高清红外数字摄像机不少于2个,支持H.264 / MJPEG等两种以上编码格式,摄像头分辨率不低于1080p,采用PoE供电,视频录像保存不少7天。
4.15 门禁管理需要实时监控每个门的状态,并对所有刷卡、开门、关门等事件进行记录;支持IC/ID卡信号采集识别;可对人员的进出区域、有效日期、进出时段等进行授权,并可对人员进行权限组划分;可对门控器进行远程管理操作;对非法开门或长时间未关门进行报警。
4.16 模块本地监控屏幕需支持生成与模块现实布置匹配的3D视图,包括UPS、精密空调、机柜、温湿度、摄像头、门禁等显示。
4.17支持在平面图上直观显示温湿度、漏水监测、烟雾传感器实时状态监测和告警。
4.18支持通过点击平面视图中的UPS、精密空调、温湿度等设备,可查看该设备的实时运行详细参数。
4.19支持以数据仪表盘的方式显示微模块的PUE值并可查看历史PUE曲线。
4.20 可监测空调、配电、环境等状态,如有故障或参数异常,系统会实时告警。
4.21支持按紧急、重要、一般、提示四种级别进行告警,告警级别可自定义。
4.22现场可在显示器上即时采取颜色标示告警,支持声光告警。
4.23 远程可通过E-mail、短信进行告警通知。
4.24 核心控制器须采用嵌入式一体化集中监控主机,自带linux系统,避免在客户端安装监控软件带来的与操作系统或其它程序之间的兼容性隐患。
4.25接口需统一采用RJ45端子,所有传感器需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
4.26支持至少2路WAN接入,至少2路LAN接入,RS485接口,AI/DI/DO接口,48V和12V电源输出。
4.27支持Default一键复位,恢复默认IP地址。
4.28 需支持浏览器直接访问实现远程管理。
4.29 标配PAD控制器显示屏(≥9.6英寸,简称PAD)支持无线接入数据机房管理系统,通过APP可对数据机房设备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支持手持移动操作。
5.配套电缆
5.1 UPS输入输出电缆要求采用阻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规格和长度根据深化设计需求配置。
5.2精密空调室内机与室外机电源电缆均需采用阻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规格和长度根据深化设计需求配置。
5.3 服务器机柜电源线均需采用阻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规格和长度根据深化设计需求配置。
6.管理网络交换机
6.1交换容量≥330Gbps。
6.2包转发率≥140Mpps。
6.3千兆电口≥24个POE供电口。
6.4万兆SFP+端口≥4个支持端口聚合,每个聚合组至少8个端口。
6.5支持跨设备链路聚合。
6.6支持RIP、RIPng、OSPF。
6.7支持G.8032开放环网协议。
6.8支持智能堆叠,堆叠后逻辑上虚拟为一台设备。
6.9支持纵向虚拟化,作为纵向子节点零配置即插即用;支持SNMP v1/v2/v3、Telnet、RMON;支持通过命令行、Web、中文图形化配置软件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支持集群管理;支持802.3az能效以太网EEE。
6.10 支持Openflow 1.3标准。
7.智能大屏
在机房西侧墙面壁挂2台65寸液晶屏幕,用于机房管理系统展示和会议讨论。
7.1CPU核数:双芯片4Core≥1.5G+4Core≥1.8G。
7.2内存≥12GB。
7.3机身内存≥64GB。
7.4屏幕尺寸≥65英寸。
7.5屏幕分辨率≥4K(3840×2160)。
7.6刷新率≥60Hz。
7.7书写精度 ±1mm。
7.8触控点数≥20点。
7.9内置摄像机:分辨率≥4K,最大广角≥80°、防雾、防尘、防闪烁、2倍数字变焦。
7.10扬声器:频域100Hz~22KHz,喇叭数量≥4个、支持立体声。
7.11 麦克风拾音距离≥8米、拾音角度前向≥180°、麦克风数量≥12,频域100Hz~20KHz,带回声消除,噪音抑制,自动增益控制,支持外接麦克风。
7.12视频输入接口≥1×内置摄像机、1×HDMI(4K 30 fps),1×HDMI(1080 P60 fps,外接摄像机)。
7.13视频输出接口≥1×内置LCD屏、1×HDMI(1080P 60 fps)。
7.14 输入接口≥1×内置阵列MIC、1×3.5mm LINE IN、1×HD-AI。
7.15音频输出接口≥1×内置扬声器、1×3.5mm LINE OUT、1×HDMI。
7.16 其他接口≥2×USB 3.0 A口、1×USB 2.0 B口。
7.17 1×RJ45(10/100/1000MLAN)。
7.18支持WIFI2.4GHz和5GHz。
7.19 AI能力:发言人跟踪、智能音幕、Auto Framing、 电子名牌、刷脸签到。
7.20语言: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语、西班牙语(欧洲)、法语、俄罗斯语、日本语、 德语和葡萄牙语(巴西)。
7.21 安全:内嵌加密芯片,支持H.235、STARTTLS、TLS和SRTP加密,支持国密。
8.会议桌椅和管理终端
8.1金属支架层压板台面会议桌,长2.8*宽1.3米(含10把会议椅)。
8.2需要在提供实样图。
8.3独显i7-10510U 16G 512G 13.9英寸3K触控全面屏超轻薄笔记本电脑2套。
9.新风系统
9.1采用柜式新风机,保证洁净新风引入,保持室内正压,保持室内高洁净度。
9.2多级过滤,标准配置初效/中效/亚高效/离子净化过滤器。(可选装气体净化过滤器)。
9.3风量≥2500 m3/h。
9.4余压≥260 Pa。
9.5功率≥250 W。
9.6电压220V/50HZ。
10. 防雷接地
10.1按照电源二级防雷安装,机房内设置辅助等电位端子箱,等电位端子箱在墙面低于300mm安装,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
10.2机房及UPS机房设置均压带,均压带采用30×3mm紫铜母排(绝缘子支架1个/米固定),沿室内地板下一周距地100mm明敷,室内中间沿机柜每排设有防静电接地网母排,均压带母排必须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箱采用防腐焊接连接(或压接)接。
10.3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机柜和配电柜金属支架等均需与接地排可靠电气接地连接,墙体内金属构架每隔4.8米均需与均压带可靠电气接地连接。
10.4 吊顶内金属构架与墙体内金属构架均须可靠电气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不小于BVR-6mm专用接地线,不得串接。
10.5防静电及抗电磁干扰屏蔽:包括静电的安装及接地、选用彩钢板等防电磁干扰的装修材料。
11. 照明空调和墙面插座改造
11.1 48W 600*600平板LED嵌入式平板灯28个根据设计图布置安装。
11.2三联单控开关10A/220V 4个。
11.3 墙面插座10A/220V 8个。
11.4配套吊装配件和电源布线等。
11.5 机房室内原空调室内机需要根据隔断调整,避开机柜位置安装,避免漏水隐患。
12. 消防气体灭火系统
12.1配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一套,七氟丙烷药剂量按照隔断后的房间计算,采用无管网灭火装置,带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2个,温感火灾探测器2个,火灾声光警报器1个,气体灭火控制器1套,气体释放显示灯2个,紧急启停按钮2组和警铃1套。
12.2灭火浓度设计浓度采用8%,灭火设计喷放时间不大于8秒,机房灭火浸渍时间不小于5分钟。
12.3防护区泄压装置的设置应满足《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的要求。(主机房及电池间内按照规范部署)
13. 配电桥架安装
13.1室内采用金属镀锌槽式300*100*1.2镀锌U型桥架,在静电地板下铺设,按照实际走线配置长度,需要包含桥架辅件横档/连接件/弯头等配件。
13.2金属软管 Φ25用于灯线敷设,需包含包括弯头和直接等配件。
14. 机房顶、地、门窗、墙面等基层衬底及饰面安装
14.1机房内顶、侧墙、地面留有的桥架和线路进出孔洞,在桥架敷设完成后,须做防火封堵。
14.2 现有教室顶部更换新的吊顶顶板,楼板下需要覆盖防水层。吊顶板采用金属微孔3003铝合金板吊顶,要求材质轻,耐腐蚀,平整度好,防火,无色差。灯具采用平板LED灯(参照照明要求),吊顶嵌入式安装,满足整体美观要求且便于维修。吊顶要求选用强度高、不变形、不褪色、耐腐性强的全钢微孔板:
?外观:双面双涂层磁型聚酯烤漆
?颜色:浅色
?光泽度:哑光,反光度约为0.77
?平整度:小于2mm/平米
?孔径:微孔1.3mm,孔面积22﹪
?边角处理:直角跌级
?抗震性能:良好
?防火性能:系统防火达到A级
?吸音性能:背面有吸音纸
?耐用性能:良好
?防潮等级:大于等于RH99
?质量保证:符合QB1561-1992行标
?厚(mm)≧0.7
14.3地面选材及安装:机房地面活动地板要求规格600x600x35mm,采用无边硫酸钙地板,地板支架架空200mm,防火等级≥B1;支架采用全钢组件,要在地板下沿外窗及专用空调机周围做80 x 50mm C20混凝土挡水墙,并设地漏。机房内地板应作好静电泄漏措施。在精密空调机房内地板下离精密空调最近的桥架做铝合金导流斜坡。地板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防静电地板尺寸:600x600 mm,板芯厚度35mm;
?类型:无边硫酸钙地板;
?集中荷载:≥4450N(挠度≤2mm ,永久变型≤0.25mm);
?滚动荷载:≥3560N(挠度≤2mm ,永久变型≤0.5mm);
?极限集中荷载:≥13350N;
?均布载荷:≥23000N/m2 (挠度≤2mm);
?防火等级: ≥B1;
?表面平面度:≤0.6mm;
?邻边垂直度:≤0.3mm;
?边长公差:<0.1mm;
?板厚公差:≤0.3mm;
?其它性能需满足SJ/T11236-2001、SJ/T10796-2001标准。 600*600*35
?环氧地板漆附着力:﹥6
?抗压强度:80
?抗冲击:50
?耐磨耗:≤0.03
?铝箔闭泡橡塑保温板(用于专用空调区地板下)规格2000*1000*30厚
?密度20~30kg/m3
?导热系数≤0.035w/m.k
?氧指数≥27
?抗拉强度2.2kg/cm2
?压缩硬度0.5kg/cm2
?回弹率90%,
?吸水率<1%,
?适用温度范围(-40℃~120℃)
14.4配置机房进门踏步和设备搬运坡道,包边和踢脚线采用SU304不锈钢;
14.5所有机柜位置需要采用8#槽钢制作承重底座,室内设置挡水防护围堰
14.6空调室外机底座要求所有外机统一陈列,保持四面通风,浇筑水泥基座+8#槽钢。
14.7机房内安装墙面板,内墙需防尘,要在四周墙壁喷防尘乳胶漆。然后采用0.6mm厚度彩钢板面层覆盖,基层采用12mm厚度石膏板加5CM墙面保温岩棉。墙面彩钢板要求:
?EBC处理的聚丙烯酸脂表面,无色差,要求非导体,抗静电、防雷性好;
?龙骨:75mm×50mm 热镀锌龙骨(要求采用2mm 厚度以上轻钢龙骨);
?防火性能:符合国标一个半小时防火时效试验规定,耐燃一级防火标准;
?颜色:哑光浅色;
?尺寸偏差≤2.5 mm /㎡;
?表面抗击强度≥40N;
?耐刮强度≥3.5N;
?导热性:±0.3W/mK; 3000×1200×12.6
14.8机房内采用独立金属框架玻璃隔断,外间放置接待区及过道。玻璃隔断 12mm厚防火玻璃,100×1.0的不锈钢包边,防火玻璃1200×2200mm,双开,含五金配件、地弹簧等
15. 安装调试
15.1要求投标人按照校方提供的设计图完成机房改造的深化设计。机房改造风格要求简洁、明快,体现现代感风格。机房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室内环境的美观、和谐、环保,并能体现改造主体的特色并与之协调。机房改造设计应完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消防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机房改造设计应保证良好的视觉空间和充足的照明、通风。机房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在保证为智能计算服务器等设备提供合格的运行环境的同时,应保证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原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机房平面布局要全面考虑到业务处理的流动路线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流程、行走路线。机房改造设计应充分考虑配套设施设备的布局和配置。为保证机房环境,主要材料采用不燃材料(燃烧性能等级A)或难燃烧材料(燃烧性能等级B1)和不吸尘不起尘材料。
15.2 应排除强电磁场干扰及保障电脑、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要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满足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MHZ时不大于120dB,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A/M(相当于100e)。
16. 服务:质保期(原厂)不少于3年。
五、评分标准
本次招标采用综合评分法,总分为100分,具体内容如下:
1.技术参数及整体综合性能(50分)
1.1技术参数(35分)
投标人需提供反映该产品技术参数的测试报告或产品说明书等作为评标依据,否则视为偏离。
1.1.1所投标产品多项参数偏离招标要求,或参数偏离超出用户教学、科研可接受范围的,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可作为无效投标。
1.1.2所投产品不满足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的(偏离)、配置不详、技术参数不清或缺漏项的,每处扣3分。
1.2综合性能情况(15分)
1.2.1所投产品性能参数优于招标文件中技术条款要求情况(评委会认为超出指标有意义的)(7分)。其中优于功能要求的每处加1分。
1.2.2所投产品的市场反馈情况(8分)。根据所投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同行业为主)、现有用户的反馈情况等综合评定。
2.价格分(35分)
2.1评标基准价: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评标基准价为满分35分。
2.2其他投标供应商的投标报价得分按照下列公式计算: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35分。
3.综合商务(15分)
3.1 售后与培训服务(5分)。根据投标人服务网点设置数量、服务响应时间以及现有用户服务反馈情况等综合评定。
3.2质保期(5分)。质保期符合招标要求的得1分,每增加1年加1分。
3.3 投标人综合实力(2分)。根据投标人的综合实力评定。
3.4标书质量(1分)。根据投标文件的规范性、完整性等综合评定。
3.5 其他优惠措施(2分)。根据是否提供招标文件要求范围以外,评标委员会认可的优惠措施综合评定。
六、本次招标采用一次性报价。报价应包括所报仪器设备费、安装调试费、测试验收费、培训费、运行维护费、税金(含美国产品被加征关税)、国际国内运输费、保险和其他为完成本项目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七、投标文件的组成
(一)投标文件一
1、投标函
2、投标报价表
3、详细配置及分项报价清单
(二)投标文件二(文件中不得出现所投产品报价及配置分项报价,否则作废标处理)
1、投标基本情况一览表
2、详细配置清单、技术规格偏离表和投标仪器设备彩页
3、技术方案、服务承诺、培训承诺
4、资格证明文件
特别说明:
1、“投标文件一”和“投标文件二”应分别装订和密封,并加盖投标单位公章
2、“投标文件一”,正本一份
“投标文件二”,正本一份,副本五份
3、相关材料及填写规范按照《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第三条“投标文件”中的具体要求执行
八、货物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安装、调试、验收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商务要求,按照《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第21条中的要求执行。
九、招标文件价格:人民币800元(相关缴纳事宜详见附件3),售后不退。
十、各投标人在投标前,须认真阅读《苏州大学招标采购仪器设备投标人须知》和本招标公告,完全了解并接受其所有条款及要求,并在2020年7月23日12:00前将报名函(格式见附件4)发送邮件至采购人处(lrb998@suda.edu.cn);未在苏州大学供应商库(http://gysk.suda.edu.cn)注册的供应商,请在递交招标文件前完成注册。
十一、递交投标文件相关事宜:
(一)快递邮寄方式(建议优先采用)
1. 寄达时间:2020年7月30日9:00前;
2. 收件人信息:
收件人:罗荣飚(可请东校区东大门门卫代收)
联系方式:136*****516
收件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大东校区(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
(二)现场递交方式
1. 递交时间:2020年7月30日8:30~9:00
2. 递交地点: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苏州大学东校区东大门
十二、投标截止时间:2020年7月30日9:00。
十三、开标时间:2020年7月30日9:00。
标签: 服务管理系统 智能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