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拓展工程设备招标公告

BRT拓展工程设备招标公告

郑州市BRT拓展工程设备采购技术参数公示

各潜在供应商:

河南省机电设备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受用户的委托,就郑州市BRT拓展工程设备采购、配套工程及监理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依照相关规定,现将该项目技术参数网上公示,请各潜在供应商对公示的内容是否有倾向性、歧视性等内容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所有意见或建议须在 2012年8月13日09:30时前以书面形式(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递交至河南省机电设备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招标五部,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携带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一并提交(邮寄、传真不予受理),逾期不予受理。

招标代理机构:河南省机电设备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邮编:450008

联系人:宋武 王小谦

联系电话:****-********

地址:郑州市东明路187号金成大厦B座9楼


郑州市BRT拓展工程系统建设智能化系统技术需求书目 录1. 总体说明61.1 说明61.2 资质61.3 项目概况61.3.1 线路走向61.3.2环境条件61.3.3 环境条件71.4 设计标准71.5 供货和服务范围81.5.1 网络、视频、音频、机房、服务器等系统设备81.6 智能公交系统构成101.7 设备供货与服务(无)101.8 专用名词112. 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22.1 可靠性122.2 可维修性122.2.1 方便性122.2.2 互换性132.2.3 模块化132.2.4 可修复性132.2.5 安装和拆卸132.2.6 维修管理142.2.7 维修设备和工具142.2.8 可测试性142.3 可扩展性142.3.1 系统结构152.3.2 接口152.3.3 硬件152.3.4 软件152.3.5 电气安全162.3.6 噪声162.3.7 环境需求163. 系统专用技术要求173.1 系统整体技术要求173.1.1 性能要求173.1.2 环境要求173.1.3 软件系统173.1.3.1 应用软件174. 子系统用户需求204.1 视频系统204.1.1 总体建设目标204.1.2 调度室建设目标204.1.3 站台系统建设目标214.1.4 建设依据224.1.5 建设原则234.1.5.1 先进性原则234.1.5.2 实用性原则234.1.5.3 兼容性原则244.1.5.4 安全性原则244.1.5.5 可靠性原则254.1.5.6 扩展性原则264.1.5.7 IP监控系统建设方案264.1.5.8 摄像头部署设计274.1.5.9 视频编码器部署设计284.1.5.10 视频解码器部署设计304.1.5.11 IPSAN部署设计314.1.5.12 客户端的部署324.1.5.13 管理平台组成324.1.6 管理平台关键业务实现364.1.7 图像存储系统详细设计454.1.8 与其它应用系统对接开发464.1.9 整体解决方案特点504.1.10 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视频专用网络系统534.2 音频调度广播574.2.1 功能需求574.2.2 技术保障能力要求584.2.3 音频调度广播系统概述594.2.4 拓扑图614.2.5 设备组成624.2.6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范624.3 站台乘客信息服务系统644.3.1 触摸屏与触摸屏导乘系统641.1.2 导乘屏与导乘系统691.1.3 电子站牌741.2 信息系统系统管理761.2.1 液晶拼接屏及相关控制设备761.2.2 新能源车智能调度、信息采集分析系统1001.3 周界防范系统1261.3.1 功能需求1261.3.2 系统构成1261.3.3 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1271.4 其他系统设备1281.4.1 管理终端1281.4.2 计算机配套软件:1281.4.3 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1291.5 、与快速公交相关系统的接口1302. 技术服务与售后服务承诺132 1. 总体说明1.1 招标说明网络、视频、音频、机房、服务器系统。1.2 投标人资质按国家规范标准执行。1.3 项目概况1.3.1 线路走向?项目建设快速公交走廊全长21.1公里,其中:?农业路东延:自农业路中州大道交叉口沿农业东路、商鼎路至郑州高铁站,全长9.1公里;?农业路西延:自农业路桐柏北路交叉口沿冉屯路、化工路、瑞达路、莲花街至师新庄快速公交场站,全长12公里。1.3.2 环境条件郑州市属于北温带季风型气候,室外温度在-25~70℃,相对湿度在25℃时小于80%。常年平均温度14.7℃,平均湿度67%,气候属春旱多风,夏炎多雨、秋凉晴爽、冬寒干燥,无霜期206-234天,常年降雨量为599.6-707毫米,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1.4 设计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电子工业协会(ETA)标准;?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协会(CCITT)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其它相关标准及规范。1.5 供货和服务范围本项目招标确定的总承包商应按照招标方的要求,提供郑州市快速公交拓展工程网络、视频、音频、机房、服务器等系统设备的设计、制造、供货、安装、调试、验收、开通、售后维保等服务。1.5.1 网络、视频、音频、机房、服务器等系统设备?各子系统相应的软件系统?各子系统中心设备?各子系统车站、保养场?配电电缆、网络电缆和设备内部线缆?设备安装支撑和预埋件?外部接口?备品备件、消耗件、替换件?招标方要求提供的设备设计原型、仿制品和模拟品?招标方要求的其它系统与设备供货1.6 智能公交系统构成网络、视频、音频、机房、服务器等系统由网络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音频系统、机房、服务器系统及周界防范系统组成。1.7 设备供货与服务(无)1.8 专用名词序号专用名词描述1招标方2投标人3承包商本系统总承包(集成)公司,即本项目中标方4用户本系统将来的操作人员5试运营期考核系统各项性能的运营时间段,即初步验收试验期6质保期指通过验收后,系统开通正式运营的36个月7潜在缺陷保证期质保期结束后的36个月8MCBFMean Cycles Between Failure正常运行平均次数,即两次总成件拆、装维修之间的平均次数,而对运营设备而言是指两次损坏之间的平均次数9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正常运行平均时间,即两次总成件拆、装维修之间的平均时间,而对运营设备而言是指两次损坏之间的平均时间10MTTRMean Time To Repair是维修作业耗时平均值,按其频率平均11MaxTTRMax Time To Repair完成1项维修作业所允许的最长时间12ECU主控制单元13PAT生产验收试验2. 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1 可靠性为降低软硬件故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平均无故障维修周期,提高系统软硬件的使用和管理的安全性,本系统应进行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的设计应结合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的设计,确定最佳的费用效能比以及可靠性增长方案,实现系统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管理。所有系统设备均应有较高的可靠性。未经国家一级权威部门检测,无产品合格证的设备将不予采纳。投标人应对本系统可靠性设计做出详细说明和建议。承包商应提交可靠性设计报告和评测结果以及系统设备的相关安全证明文件,并由招标方确认。2.2 可维修性为使本系统达到最佳可使用性,减少维修次数和维修时间,提高运营服务质量,达到零配件数量低比率,本系统应进行可维修性设计。可维修性设计应密切结合可靠性、安全性、可使用性、可测试性、零配件总量设计等进行。可维修性设计应做到控制维护保养需求、减少维修作业次数、减少维修时间、简化维修操作、控制零配件需求、控制专用维修设备和工具需求、减少出错可能性等。2.2.1 方便性?当维修人员维修某部件时无需拆除其它部件;?可以方便接近测试点、连接点和接线柱而无需先决条件;?可以方便获取计算机控制系统内的信息;?进行监控测量时便于接近参考点。2.2.2 互换性?各种设备相同功能的可以互换;?机械及电子元件尽可能采用通用件;?紧固件及标准件采用公制部件;?相同功能的软件版本统一;?采用开放性的后台操作系统。2.2.3 模块化?设备机械结构总成可在车站整块拆换;?电子线路板的连接采用标准可拆卸接插件;?所有电控装置各功能模块可互换;?所有应用软件按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改或升级。2.2.4 可修复性?所有的总成件都要设计成可以修复型;?所有的电路板都要设计成可以修复型;?所有的机械总成件及电子电路板都可在招标方现有的维修手段和条件下技术修复。2.2.5 安装和拆卸?相同尺寸设备的安装用同一规格的紧固件;?所有乘客接触到的设备外壳不得有外露紧固件;?易磨损的机械总成在现场的拆换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所有电子电路板的拆换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2.2.6 维修管理承包商应采用一切手段监测易发生故障、损坏或磨损的部件。在中心计算机系统中建立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站,帮助招标方对设备维护计划和备品备件消耗进行管理。所有铺设线路与零配件均应进行编号,以方便管理。2.2.7 维修设备和工具应提供系统软硬件的专用维修设备和工具,以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投标人应对系统可维修性设计做出详细说明和建议并提供有关部件的寿命和报废标准。承包商应提出证据来证明能够遵守这些要求。2.2.8 可测试性为快速准确判断系统故障的位置和原因,减少维修次数、时间、费用。本系统应有良好的可测试性。系统设备应充分考虑测试点的设置,对测试点应进行详细的特性描述。所采用的测试手段应易于掌握,测试设备和工具尽量通用。应设置故障自诊断系统。投标人应对系统可测试性做出详细说明和建议。2.3 可扩展性为满足快速公交运营需要,充分考虑将来系统的扩展,本系统的软硬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2.3.1 系统结构?系统层次化布局;?系统功能模块化组合;?参数化设计;2.3.2 接口?数据通讯采用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协议;?硬件接口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标准接口;?软件接口开放;?系统参数设置方式全面开放。2.3.3 硬件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的选择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硬件模块来实现。2.3.4 软件软件应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接口应开放。新功能模块应可方便接入,而不会影响整体运行。投标人应对系统的可扩展性做出详细说明和建议。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软件产品必须具有正版授权许可,并且最终用户应为招标方。由于软件或技术的所有权或版权引起的任何纠纷均与招标方无关,由投标方负全责。同时如因上述原因产生的任何处罚或费用,由投标方承担。2.3.5 电气安全所有设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设备内各模块应固定防止随意移动,所有接头应具有固定措施。设备应具有防漏电、防触电、防静电、防雷击等保证措施。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保证设备金属外壳不带电。所有设备及通信线路应具备相应的电源保护措施,如防雷、防浪涌等。2.3.6 噪声在距离设备1.5米时车站设备噪声强度应小于45dBA。2.3.7 环境需求所提供的设备应能适应郑州市的自然气候条件。所有设备应能适应如冰雪、雨水、尘土、高温、潮湿、震动等恶劣的工作环境。所有设备应为防火、防潮、防酸、防雷击、防漏电设计。3. 系统专用技术要求3.1 系统整体技术要求3.1.1 性能要求?系统使用寿命≥15年;?布线系统使用寿命≥20年;?MTBF:≥5000小时;?MCBF:≥100000;3.1.2 环境要求系统所有设备应能在相应环境下稳定工作。承包商应说明设备允许的最大温度变化率及其对设备寿命和运行期的影响,提供的设备应在无空调环境下可运输和存储。项目室内设备室外设备温度工作5℃~+45℃-20℃~+70℃存贮-5℃~+60℃-40℃~+80℃相对湿度50℃,85%RH能承受暴雨以上袭击机械冲击10g10g振动33Hz0.75mm5~11Hz 3.3mm 11~100Hz20m/s23.1.3 软件系统投标人应根据本项目特点提出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软件、办公套件等提出相应建议和说明,必须使用开放式许可授权产品。所提供计算机设备必须具备正版软件产品标识。3.1.3.1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应满足本系统相应功能的实现及系统管理的需要。软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软件工业标准,与不同的硬件及软件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应用软件应具有二次开发功能,应提供二次开发工具以方便软件的升级。?模块化应用软件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如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各层次的软件应按实现功能划分子模块,各模块应以插/控件的形式存在。对软件升级应只需更新相应的模块插/控件,而不需更新整个应用软件。应用软件的设计应将部件控制程序与部件监控程序区分开来,以方便系统的维修与扩展。在大多数情况下,票务或管理政策改变则只需更新相应的功能模块,而不应改变其他的模块。?可扩展性应用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随着快速公交运营发展的需要,当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新的设备、新的部件时,新开发的应用模块可方便的加入到应用软件系统中,而不影响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新模块的开发只需要知道与其相关功能模块的外部接口即可实现。在进行系统扩展时,任何软件或数据的更新应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应提供满足上述需求的在线数据生成和更新设备。在系统软件升级时,应能进行网络在线升级,并且不会造成任何数据丢失。?可移植性应用软件应具有可移植性。当硬件或软件平台升级时,保证应用软件可快速移植。提供一套标准的站台系统应用软件和站台设备应用软件,当系统安装或将来增加站台计算机系统或站台设备时,应能使用提供的同一套应用软件进行安装,设置相应的参数即可完成软件的移植。?可重用性应用软件应共用相同功能的子程序。?参数化应用软件应尽量使用参数化设置完成本文档所提出的功能需求及性能要求。?实时性应用软件应满足本系统实时监控和在线查询的要求。?友好性应用软件应为多用户系统,操作界面应采用图形化、多文档窗口模式。应提供友好的在线帮助。投标人应提供应用软件的详细说明和方案。4. 子系统用户需求4.1 视频系统4.1.1 总体建设目标郑州市快速公交拓展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总体建设目标为:采用先进的视频采集技术、视频通信技术、视频分析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并结合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成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图像信息管理与指挥系统。系统将运行在现代通信网络平台上,在网络环境条件下能够提供清晰、动态、实时的图像,并且可实现动态图像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为节约和保护项目投资,本次拓展工程招标视频系统原则上要求中标单位在郑州市BRT项目一期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展或升级,不在重新建设后台管理系统,只是增加前端编码器、枪机、球机与交换机等设备;4.1.2 调度室建设目标调度室作为快速公交运营系统的核心,承担着应急调度指挥的功能,对视频信息的获取和管理享有最高权限,调度室建成后能够完成如下功能:?查看快速公交所有与运营调度有关的视频图像信息。?接收来自交管或电视台提供的视频路况信息,根据需要向所属调度部门转发相应信息。?系统图像应该考虑接入总调度指挥中心大屏的需求。?实时与线路车辆通话、与站点通话联络,实现点对点、广播等多种形式的通讯。?通过网络终端及时了解车辆位置、发车信息、站点客流、站台设备工作状态,及时合理控制车辆发车顺序、发车间隔,紧急情况下对站点设备进行控制。4.1.3 站台系统建设目标站台是快速公交运营系统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每条运营线路的直接参与者。快速公交线网运营的效率,直接取决于每条运营线路、每个车队运行情况。站台图像系统建成后能够完成如下功能:?站内外客流情况: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向调度人员或部门提供实时的站台内外的客流情况,为调度人员进行合理调度提供依据。?站台内车辆停靠情况:通过图像监控系统,向调度人员或部门提供站台内车辆停靠的详细视频图像,做为调度人员采用相应调度措施的依据。?线路对端情况:根据需要,可及时查看线路对端站台的图像信息。?站台出入口或周界监控:对封闭式的公交站台各个出入口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可疑情况,应能提供相应的报警信息。?对开放式的公交站台的周界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可疑情况,应能提供相应的报警信息。?站台内重点位置(如加油/汽站)的监控:加油/汽站范围内,可疑人员活动的报警。?报警处理:对视频监控系统给出的报警信息,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或向上一级视频信息管理部门通知告警情况。?能对充值点工作区域内的情况(包括工作人员的操作及消费者在窗口前的动作)进行实时的监控、录像。?调度员:对调度所需的摄像机画面进行观察监视,为调度工作提供依据。?车队办公室:对本站台所有的图像进行调看及控制。?保卫人员:对本站台所有的图像进行调看及控制。?图像通过网络接入总调度指挥中心图像信息系统。?各站台语音联络。?车辆到站情况显示。?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视频分析功能,主要是用于候车区的拥挤度预告警和周界异常行为检测报警。4.1.4 建设依据可靠性和稳定性是郑州市快速公交拓展工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目标,本次项目涉及的所有设计、施工、设备、材料和工艺均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信息产业部的规定,应满足如下规范:?国家标准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有关中国电视制式要求?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国家标准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50198-96,《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GBJZ32-90-92,《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标准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视音频编解码标准:ISO/IEC 13818-1?视音频编解码标准:ISO/IEC14496?《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4.1.5 建设原则4.1.5.1 先进性原则视频监控系统所选用的软件、硬件产品必须是市场上或行业内知名厂商提供,代表当今业内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产品均采用业界最先进的设备,性能价格比高,易维护、易使用、运行费用低,能够适应长时间、连续7*24小时工作以及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户外编码服务器),反映当今科技的先进水平,具备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保证系统5-8年内不被淘汰。4.1.5.2 实用性原则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应采用用户接入层、媒体交换层、业务管理层的三级分层架构、集中管理的模式,方案应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4.1.5.3 兼容性原则视频监控系统应考虑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站台、首末站与原郑州公交视频监控系统兼容。采用不同品牌,不同系统的图像接入技术,该系统建设应进行统一改造并采用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主流技术,通过标准API和SDK接口等方式实现与主流厂商的产品兼容,系统能够支持主流品牌、型号、协议的高速球型摄像机、高速云台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解码器、硬盘录像机、控制键盘、矩阵等产品,能够对现有图像监控资源中使用的各种数字、准数字、模拟监控系统的连接,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满足此项目涵盖的DVR和模拟矩阵类型实现方式的兼容需要。4.1.5.4 安全性原则应充分考虑视频监控系统覆盖范围大的特殊性,应采用具有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图像监控解决方案;系统必须使用严密的授权体系,非授权用户和非授权联网设备均无法进入系统,而授权用户只能根据其权限级别进行相应的操作,任何超越权限的操作都将被拒绝,授权用户对于系统关键设置的修改须经更高级别的授权用户确认后才能生效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所有操作步骤都要记录到系统日志内以备日后核查;视频流的传输与存储过程要采用专用格式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被窃取以及存储的数据被盗用。视频监控系统要严格实行操作按级管理,对关键数据实施特殊保护,各种操作要做好记录,便于查找。图像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要从以下方面加以保证:?网络传输平台的安全性:数字图像网络借助于监控专网,因此不允许与其他非授权用户进行物理链接。?软件系统的安全性: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规范满足国际C2级标准,可以保证不被身份不明的黑客所攻击。数据库的超级用户帐号即密码由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设定,数据库的一般用户帐号和权限由数据库超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设定。系统维护人员可随时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 应用程序级的安全性:所有的操作人员进入系统前均应登录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通过权限管理服务器认证,核对准确后方可进入系统。所有的操作人员均应规定相应的级别及权限,任何越权的操作必须被拒绝。所有的操作、错误均应有日志记录,并可以根据工号或操作查询。除了用户管理的基本资料外,工作人员不得对用户的其它资料和数据进行更改和操作,除非有用户指定授权人的授权。4.1.5.5 可靠性原则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专网应采用星形以太网结构,任意节点间的网络中断仅会影响相应接入点间的通信而不会影响到其它接入点,系统其余部分仍可正常运转,避免因某一个或几个网络节点间的网络故障造成系统大面积瘫痪与数据丢失;对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解决,以保证最高的可靠性;?前端摄像系统的可靠性?信号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数字编解码系统的可靠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视频管理服务器的可靠性?网络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后备电源系统?主要设备的备品、备件?RAID 容错机制?硬盘MTBF≥120 万小时4.1.5.6 扩展性原则视频监控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采取插件的方式,安装或者提供后就可以被调用,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扩展需求,为系统以后的平滑扩容和升级预留空间;要实现系统扩容和升级时增加简单硬件设备不影响业务正常运行。系统内,单个流媒体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同时支持512Kbps CIF视频流及250路并行转发,通过服务器的扩展,实现整个系统可支持无上限的通道和用户在线。存储系统采用(基于以太网的高可用性、高业务连续性的)IP SAN存储和前端ECR编码器NAS存储方式,可随时根据需要无限制扩展存储容量。4.1.5.7 IP监控系统建设方案整个监控系统在前端车站部署摄像头和EC编码器进行监控图像的采集,完成监控图像数据的接入功能。在前端车站,每个车站设置小型机柜,安装接入交换机、视频编码器和公交专业应用设备,另外可以部署一定数量的IP电话。视频编码器、IP话机、应用业务计算机等设备直接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通过光纤接入运营网络。监控中心机房通过2台核心交换机与运营网络联网,实现负载分担。中心机房部署视频管理服务器、存储管理服务器、媒体服务器以及专业IP SAN存储设备、管理客户端等设备。服务器设备直接通过千兆网口接入核心交换机。在监控中心,通过视频解码器将IP信号转换模拟信号输出到液晶拼接显示大屏,并部署监控管理客户端。总控中心应通过该系统完成如下功能:?管理所有网络上视频设备(图像编码器、图像解码器、分布式IP-San所有客户端软件登录计算机用户)?管理所有网络上系统内所有的VM服务器和存储管理服务器DM,完成VM服务器和存储管理服务器DM上数据同步。系统中心时钟。?实时监控所有前端监控点声音图像。?可检索IPSAN存储图像。?可通过客户端软件控制解码器,解码前端编码器图像,只要权限允许可以解全部站台的编码器图像。实现网络矩阵功能。可轮切换,序切换。只要交换机允许系统不限制解码器数量。?负责向城市其他职能部门提供图像监控接入服务。?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器DM、存储管理服务器管理IP-SAN通过存储计划和历史存储对象索引数据库来实现,同时可以接受浏览客户的历史存储对象检索请求并返回检索结果。整个IP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由以下单元构成:视频屏编码设备单元(EC)、视频监控核心管理单元(VM)、视频监控存储管理单元(DM)、视频解码设备管理单元(DC)和视频监控客户端(VC)构成,各子系统详细说明如下:4.1.5.8 摄像头部署设计如上图所示前端快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图像采集质量,因摄像机控制范围大,且晚上光线较差,为使晚上能取得清晰的图像,根据站台动态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前端摄像机应选用彩色/黑白自动转换智能快球摄像机;抓取图像由系统自动定时、定位完成,也可以由监控管理人员自行抓取。监控管理人员发现异常情况时,按下抓拍键,专用闪光灯自动补光,抓取到清晰有效的图像。4.1.5.9 视频编码器部署设计视频编码器应采用MPEG4/H.264格式,要求支持D1、CIF不同格式;编码芯片应采用支持高码流的ASIC或DSP芯片,视频编码器控制单元需支持ISCSI协议,设备可以设置目标地址,支持时钟同步及远程管理等功能。编码器技术参数要求: 编码器为本地数字化和远端网络存储,本次采用两种编码器,一种最大可同时接入模拟摄像机路数为4路,另一种为可接入8路;图像分辨率为Full D1(720×576),所有的监控前端云台都可以在监控中心进行管理和控制。图像编解码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本项目最终能否满足BRT总公司实时监控、事后取证、视频信息综合利用等各项需求,因此本项目对图像编码的效果提出严格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支持H.264 BP、MJPEG、MPEG4 ASP图像压缩格式。?图像分辨率最高可达720×576(PAL制),支持D1、4CIF、2CIF、CIF、QCIF分辨率。?编码器支持最高4Mbps码流编码,传输码率可按实际需求调节。?编码器支持实况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实况数据流和存储数据流可采用不同承载协议,以满足实况数据高实时性和存储数据高可靠性的要求。?支持实况流和存储流分开处理,采用不同的编码格式和视频参数;?支持实况码流协议:UDP/TCP/RTP/IGMP组播;?支持存储码流协议:iSCSI/NFS/TCP/单播;?支持存储流通过ISCSI协议向IP SAN设备进行端到端直存;?支持双向语音对讲;?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RTP、UDP、HTTP、IGMP、Telnet、ICMP、ARP。?可同时发送实时音视频数据流和基于iSCSI或NFS协议的存储音视频数据流。?支持标准的iSCSI协议和NFS协议,支持端到端的IPSAN 和NAS存储。?编码器支持通过内置缓存或CF卡扩展本地缓存,用于保存网络故障时的视频信息。?端到端传输时延小于300ms。?4路编码器提供4个模拟视频输入接口(BNC)、1个MIC接口,以及1个1个凤凰接口音频输出接口。8路编码器提供8个模拟视频输入接口(BNC)、1个MIC接口,以及1个凤凰接口音频输出接口。?支持串口:1个RS232、 1个RS485 /透明串口;?报警输入/输出接口:4路编码器4/2 干节点,8路编码器支持8/4 干节点;?支持网络接口:2×10/100/1000Base-TX;?可以被管理平台统一网管;?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7×24小时稳定运行,并且不易受到黑客、病毒的入侵和攻击;?采用屏蔽电磁辐射的标准上架机箱,可有效屏蔽各种电磁干扰;?防雷等级达到正负4kV,冲击电流达到3kA的量要求,防静电达到正负8kV的要求;?通过国家强制性CCC认证。4.1.5.10 视频解码器部署设计视频解码器部署在监控中心,将IP数字信号解码为模拟信号连接电视墙。视频解码器应采用H.264/ MPEG4/ MPEG4/MJPEG格式,要求支持D1、CIF不同格式;编码芯片应采用支持高码流的ASIC或DSP芯片,解码器技术参数要求: ?支持H.264、MJPEG、MPEG2、MPEG4图像压缩格式。?图像分辨率最高可达720×576(PAL制),支持D1、4CIF、2CIF、CIF、QCIF分辨率。?支持多种网络协议:TCP/IP、RTP、UDP、HTTP、IGMP、Telnet、ICMP、ARP。?端到端传输时延小于300ms。?提供一个模拟视频解码输出接口(BNC)、一个模拟视频环回输出接口(BNC)以及一个凤凰箝位电路音频输出接口。?提供多种网络接口,包括以太网电口、SFP接口,适应多种组网环境。?可以被管理平台统一网管。?采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支持7×24小时稳定运行,并且不易受到黑客、病毒的入侵和攻击。?采用屏蔽电磁辐射的机箱,可有效屏蔽各种电磁干扰。?防雷等级达到正负4kV,冲击电流达到3kA的量要求,防静电达到正负8kV的要求。?通过国家强制性CCC认证。4.1.5.11 IPSAN部署设计视频监控数据的存储应采用IPSAN架构进行存储,监控录像数据从ISCSI编解码器,经IP网络,直接写入IP存储系统中。IPSAN采用多控制器的IP存储系统搭建开放的海量数据中心,满足数据I/O的性能、容量需求。多路摄像头的监控数据采用直接写入存储方式,监控录像按照时间自动切割为若干文件,存储系统提供专用的数据写入管理软件,配合监控软件进行检索、查询。在基于编解码器、NVR、IP存储的集中监控模式下,采用基于多控制器的IP-SAN模式,搭建海量数据中心;基于ISCSI编解码器直接写入IP存储系统的集中监控模式下,除了搭建海量数据中心外,还需提供专门的视频监控数据管理DM软件,实现监控录像数据的集中管理、检索与调阅。IP存储设备参数要求:?采用IP SAN网络存储方式,支持卷管理和卷配置,IPSAN每个卷可对应存储前端一定数量摄像机图像。?IP SAN存储设备应该能和中心业务平台无缝集成,可以在中心管理平台中对IP SAN进行认证、注册、配置管理和实时存储状态检测。?存储管理服务器可以通过视频管理客户端软件进行相关存储数据的检索回放操作,并协助视频管理客户端建立与IPSAN的iSCSI连接。?支持编码器通过ISCSI协议进行端到端直存;?采用高可靠的企业级磁盘(MTBF≥100万小时),降低磁盘损坏率;?IP SAN存储设备应该能够支持完善的硬盘冗余技术(RAID0/1/5),支持点对点的交换架构。?即插即用,无需复杂的连接设备,安装调试简单;?图形化的管理界面;?多台设备可在网管软件平台下统一集中管理;?提供SAN+NAS一体化服务;?提供重要数据保护的多种手段(RAID5、Hot-spare、数据快照或克隆)。4.1.5.12 客户端的部署视频数据的调用通过客户端来进行,通过客户端可以按照名称来选取视频,不需要记忆IP地址和图像的对应关系。当新增系统或原有系统掉电恢复时,新加入的系统能迅速获得网络视频资源。4.1.5.13 管理平台组成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客户端、存储管理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存储管理服务器用于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客户端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等,并集成基本的GIS功能方便用户操作。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用于流媒体转发、组播单播转换和外网VOD点播服务。i.管理平台参数要求: 系统平台应包括视频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和媒体转发功能。ii.平台结构?基于视频监控专网,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对整个系统实现集中管理,通过友好的界面管理所有的摄像机、编码器、解码器、以及存储设备,实现本需求中所有的系统功能。?数据管理、存储管理、录像、码流转发管理功能必须在中心业务平台上实现;?核心设备——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应支持双机热备,保障系统的高稳定性。?平台软件的设计应遵循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原则,视频、存储控制平台不参与码流的转发、存储等工作,尽可能减轻管理服务器的负荷,提高系统可靠性;?平台管理设备安全可靠,稳定性高应具有自愈能力,当意外掉电、网络故障等问题修复后,服务器自动回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继续运行;?管理平台的操作系统应为Linux系统;?平台应提供多级用户管理架构,每级用户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根据所赋予的权限可以进行相应 的系统访问和监控操作,以防止非法登录和越权操作。iii.系统容量要求?系统至少要支持80个并发在线用户数。软件的设计不应受此限制,要方便升级扩容,后续可扩容至更大的用户规模。?管理软件平台必须能够管理至少1000路的视频源。?管理软件平台必须能够管理至少20台IP SAN 设备。iv.操作管理?视频客户端应基于Windows平台的客户端软件,要求采用全图形化界面、操作简单,符合用户常用的操作习惯,并提供了相关操作的联机帮助。?系统支持图像自动轮巡功能,可以用事先设定的触发序列和时间间隔对监控图像进行轮流显示,参与轮巡的图像和先后顺序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轮巡组内可配置16个视频源成员,系统内至少可配置9个轮巡组。?视频客户端能够支持实时图像最大9画面D1格式图像解码和16画面CIF格式图像解码,并可对实时图像进行本地录像和抓拍操作。?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控制客户端窗口轮切和控制解码器的解码输出,实现灵活的电视墙管理功能业务。?系统应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服务器完成IP SAN存储设备的在线迁移、卷重新分配和授权认证等操作。?管理服务器可以协助视频管理客户端建立与IPSAN的iSCSI连接;?系统支持为每路视频源设定存储计划,分时段进行录像。时段粒度不大于30分钟,且每天可设置多个录像时段。当某路视频源未按计划录像时,系统应能及时上报告警,通知管理员进行相应的故障定位分析。?系统支持为每路视频源配置历史图像的保存时间。当保存时间超过以后,过期的历史图像能被自动删除,不需要管理员干预。?支持即时、秒级的录像回放,至少能够即时回放2分钟前的历史图像,能够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系统支持以视频源标识和起止时间组合来检索历史图像信息,检索结果以列表的形式显示。进行历史图像检索时,从发起检索到得到结果所花费的时间应小于1秒,没有明显的等待时间。?系统可以实现了对系统内大量实时数字图像的IP SAN存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以及存储资源的动态分配;?能够直接回放存储在IP SAN存储设备中的历史视频数据,可根据日期、时间精确到秒的查询检索历史视频数据。 ?应能够支持各种云台控制方式,包括通过鼠标、PC键盘和外接专业键盘实现对云台各项功能的控制。支持云台控制权限管理,支持业界主流的云台协议,如:PELCO-D、PELCO-P协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浏览任意的同一个视频源的实时图像,级别较高的用户有优先控制权(如云台控制);?支持GIS电子地图操作,在本系统单元区域内GIS电子地图上标注摄像机的具体位置,并动态获取摄像机信息,支持可视化状态监视,将摄像机状态用图标表示在地图上。可以使用查找功能定位指定摄像机,方便地进行实时监控、点播回放操作。?根据视频管理服务器的设置,视频管理客户端可以接收指定编码器上传的报警信息,并产生图像弹出、电子地图定位、分色报警信息框、报警声音提示等各种联动动作。报警信息的种类包括视频丢失、编码器外接报警和系统故障等报警。v.媒体转发?单设备实时流转发分发能力:1Gbps;单路视频流的最大分发能力:1K;历史数据VOD点播能力:500Mbps。?可接收编码器发送的单播媒体流,以单播或者组播的方式进行转发,发送给解码客户端进行解码播放,每路媒体流最大可复制分发给64个解码客户端。?可接收编码器发送的组播媒体流,以单播的方式进行转发和分发,单设备每路媒体流最大可复制分发给64个解码客户端。?支持读取编码器写入到IP SAN中的音视频媒体数据,以标准的RTP流发送到解码客户端进行解码播放。?提供基于Web的用户界面,界面可提供了软件版本管理、协议参数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4.1.6 管理平台关键业务实现4.1.6.1 实时图像点播实时图像点播业务包括视频采集、传输交换、控制和显示四个主要环节。实时图像点播业务支持图像编码、字幕显示等参数的配置和管理,支持图片抓拍、移动侦测、音频对讲功能等操作与管理,在管理员的控制下,将摄像头的图像实时经视频监控客户端和解码器后在电视上播放出来的业务流程如下。 ?管理控制:首先管理员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的业务控制界面,选定编码器下的摄像机为视频源,选定视频管理客户端播放软件和解码器下的电视为显示设备。业务申请提交之后,视频管理服务器通过SIP通信协议,向编码器下发指令:按照指定格式编码后将媒体流发送到某地址上;向视频管理客户端播放软件和解码器发送指令,接收媒体流,交换机上即刻建立转发表,用于报文的转发。?视频采集:摄像头采集图像后,以模拟视频信号方式传送给编码器;编码器进行A/D(模拟到数字)转换,使用内部的专用芯片,编码压缩为视频媒体流数据,使用IP报文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传输:经过解码器或视频客户端的解码,然后进行D/A转换,就可以将现场图像实时的还原到监视器或投影仪上。如果不使用解码器,也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接收媒体流,通过计算机的软解码,直接显示到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显示:解码器接受到流媒体报文,使用内部专用解码芯片将压缩过的视频信息解码,并进行D/A(数字到模拟)转换,将高效还原后的模拟图像实时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视频监控客户端软件接收到流媒体报文后,调用高效的软件解码软件,利用CPU的多媒体处理功能将压缩后的视频信息解码,将模拟图像通过显卡的数字VGA接口输出到显示器上显示出来。在实时播放的过程中,支持图像的缩放、抓拍、录像,并可以将本地抓拍和录像上传到存储设备中。4.1.6.2 云台控制功能视频监控客户端软件选择一个具有控制功能的摄像头后,可以进行远程控制。首先系统会判断用户对摄像头是否有控制权限,如果没有,视频管理服务器会拒绝用户的控制请求,并在视频监控客户端上提示出来。用户对摄像头控制有三种手段:通过串口接入PC的专业键盘,PC键盘快捷键(支持用户自定义),或者用鼠标的点击图形化的控制面板。监控客户端支持监控点摄像机的远程PTZ控制,对指定平台内的任意摄像头进行PTZ控制、单/多画面浏览、定时循环播放、录像资料回放等操作;操作员的权限限定为仅能对指定平台内指定摄像头进行PTZ控制、单/多画面浏览、定时循环播放、相关录像资料回放等操作,不允许修改任何系统设置。监控客户端将控制指令以PALCO-D的信令格式,以SIP协议的方式发送给视频管理服务器,如果云台使用PALCO-D协议,视频管理服务器直接将控制报文转发给编码器;如果云台使用非PALCO-D协议,视频管理服务器根据ini文件的描述,进行协议转换,再转发给编码器。编码器收到云台控制指令后,通过RS485总线将PALCO-D协议发送到云台。全部用户对云台的控制权限分为9个等级,高优先级的用户可以抢占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限;如果一个用户正在进行重要的操纵,可以选择锁定云台,此时高优先级客户也无法抢占,操纵完成后,用户释放云台,其他用户才可以进行操作和抢占。在单机画面全屏模式下,能在显示屏上控制云台转动,并以显示屏中心的距离远近定义云台转动的速度,因为所有云台控制都是通过IP网络,经由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中转,因此可以实现全网的云台控制权限的统一分配;云台控制只有信令部分,数据量非常小,对视频管理服务器的性能没有影响。4.1.6.3 图像检索和回放本期工程中设置视频管理服务器用于图像的存储与点播管理,用户可以以当前选中的摄像头按时间进行查询并回放,监控通道编程自动轮循切换显示,视频管理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记录了设备、通道、时间、报警同图像存储物理位置的对应关系,通过设备、通道号和时间段(可选),或通过报警信息,用户可以检索到已经录制的历史图像列表,双击即可播放。在监控客户端上可以用图形化方式显示存储计划执行情况,正常录制、没有录制、无需录制等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的颜色以柱状图的方式显示出来,对正常录制的部分双击即可播放,系统支持存储回放功能:支持中心及客户端两种录像存储方式,系统可按多种参数实现前端和中心录像文件的检索,支持录像文件的本地回放和远程回放,录像回放中提供快进、倒退、拖拉等多种控制功能。在视频监控客户端上,可以对回放进行正常播放、快速播放、慢速播放、逐帧播放、暂停抓拍、录像下载等操作。可以控制图像的缩放显示,分屏显示和全屏显示。历史图像除了可以在视频监控客户端上播放,也可以通过解码器在电视等显示设备上播放,当两者同时播放时,可以实现两者的视频同步。图像回放的过程中,只对解码器和客户端授予“读”的权限,防止重要的录像信息被恶意或无意的篡改。监控系统图像检索和回放功能保障现场处置和图像信息查询的功能:协助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公交站台、中途站内出现的治安、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处置,对过往发生的案件提供视频图像查询。4.1.6.4 人机交互界面视频监控客户端支持图形化的配置界面,所有的增删改查操作全部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操作完成,所见即所得。系统对设备、监控关系、报警、巡检结果等提供报表功能,整网设备运行情况一幕了然。一级、二级平台工作站采用工作站或投影仪作为显示单元,左屏显示视频图像,右屏显示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在标准的4:3屏幕比例与1280×1024的分辨率下,地图与视频图像信息显示要清晰、完整,利于观察细节。4.1.6.5 GIS?监控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GIS功能,支持通过导航地图快速定位关注的区域,在电子地图上可以直观的显示摄像头的分布和各种详细信息,例如类型、状态、经纬度,通过对电子地图上的摄像头点击操作,在导航栏上输入摄像头信息,GIS地图会将摄像头居中显示,可以便捷的提供实时播放、点播回放。?查询功能:输入名称自动定位到相应的摄像头地理位置或地名位置;?地图漫游功能;可任意拖动地图位置,自由缩放地图比例;?地图切换功能:系统具有矢量图与遥感影像图随时切换的功能;?视频图像导航功能:当用户选中视频图像时,在地图上自动显示摄像头地理位置。4.1.6.6 用户与权限管理系统具备完善的用户与授权管理功能,当出现两个以上的操作人员同时控制一个前端摄像机时,系统将根据操作人员的权限高低进行仲裁和分配,较高权限的操作人员将接管较低权限的操作人员的操控权同时较低权限的操作人员将会收到权限被接管的提示通知,一旦较高权限的操作人员退出操控,较低权限的操作人员立即恢复操控权。系统可划分为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和操作员三种不同权限的用户,由总控中心根据人员配置进行分配;超级管理员拥有系统最高权限,可对一级平台、二级平台的所有系统设置、设备添加、删除以及设备参数、设备信息进行修改,新建、修改、删除管理员和操作员用户及用户组,对管理员和操作员进行系统权限和设备操作权限的指定与分配。系统支持域管理:?最多7层,呈树型组网,对应公交集团行政组织结构?各种设备都归属在一个域下?每个域可以有自己的管理员和操作员?用户管理?支持多级用户管理,每个用户有用户名和密码,通过MD5加密的方式到服务器上进行验证,保证可靠性?整个系统有一或多个系统管理员,对全网的用户有配置权限,可选地对设备有操作权限。?域管理员用户,可以对域内的编解码器、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进行增、删、改、查,为云台设置预置位,新增域和子域的新用户?普通用户对摄像头和显示器的权限包括:查看配置信息,调看实时监控图像,远程遥控,调看历史图像资料,下载录像,配置轮切计划;管理员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摄像头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为配置方便,也可以指定某用户对于某域内的所有摄像头或显示器具有某种权限(权限的批量配置)。?当某用户需要临时访问非管辖区域内的历史或实时图像时,可以向管理员申请授权。?云台控制冲突?用户分为9个云台控制的优先级?同级或高级用户可以抢夺控制权?用户获得控制权后,可以选择锁定。锁定后同级不能再被抢夺。4.1.6.7 日志管理系统提供用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及日志管理功能,日志管理分为三类:系统运行日志、操作日志和告警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包括:设备启动、保活失败、配置不同步、故障和故障恢复等信息(设备ID、状态变化、时间)?系统操作日志包括:某用户的登入、退出、对系统配置的修改、控制等?告警日志包括:温度过高、视频丢失报警、遮挡报警、运动检测告警、外部告警、设备离线等。?系统支持针对各种告警信息提供统计报表,基于报表,提供基于告警类型和告警时间等的查询功能。4.1.6.8 终端注册认证编解码器和监控客户端启动后,必须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起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利用SIP协议(RFC3261)的安全性机制审计终端的合法性。只有完成了注册过程,终端才能接入到视频监控专网,开展业务。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终端实时检测到异常,将信息保存到本地,上报到视频管理服务器,在客户端管理界面的告警台上提示给系统管理员。当视频管理服务器管理的域内的服务器类设备(例如存储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IP-SAN,也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自身)出现故障时,视频管理服务器也会及时将告警信息推送到客户端上,并以稍高级别的告警提示管理员。终端注册成功后,需要周期性的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送保活。保活是为了保证终端与视频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正常,采用的一种心跳检测机制。各种服务器同存储管理服务器之间也有同样的保活机制。一旦设备检测到心跳断开,说明对端设备出现了问题,此时除了发送告警信息,系统将同时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采取措施,例如将业务切换到备份设备上,在存储管理服务器和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业务切换的过程中,所有已经建立的实时监控业务和历史回放业务都不受影响。保活的默认周期是10s(推荐),有时为了提高系统在故障时的恢复速度,也可以将周期适当缩短。视频管理服务器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是为了保证服务器上记录的配置与下发到编解码器上实际的配置一致。配置轮询的时候,如果出现配置不一致,将以视频管理服务器记录的配置为准,自动启动配置下发,强制终端更新的配置。同时视频管理服务器将记录日志,并启动告警提示。4.1.6.9 轮切业务监控系统具有监控通道自动轮循切换显示的功能,对多路实况进行轮流查看。首先通过视频监控客户端配置轮切计划,确定被显示的摄像头列表,以及每个摄像头的图像在播放中需要逗留的时间。系统支持每幅画面的手动或自动轮询,轮切间隔可设置,确定了轮切方案,在执行之前还需要为方案选择一个显示设备。轮切方案被提交到视频管理服务器之后,服务器通过SIP信令周期性的控制编解码器,从而在监视设备上周期性的循环显示各个摄像头的实时监控信息。4.1.6.10 多画面业务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中支持单画面和多种多画面模式的实时图像浏览,视频监控客户端上,可以实现多画面的显示,多个画面之间的操作相互独立,比如:可以显示多路实况,可以显示多路回放,也可以部分画面显示实况、部分画面显示回放。视频监控客户端根据所配置的计算机性能的不同,可以支持4画面、9画面、16画面等显示方式,视频监控客户端的业务控制与媒体播放。4.1.6.11 分级授权功能系统具有分级授权、密码管理的功能。系统采用严密的分级授权体制实现全网用户管理,包括用户、用户组、摄像机、监视器、编解码器、数字矩阵路由等各种资源对象在内的权限控制,以上资源启动后,必须向视频管理服务器发起注册,在注册过程中利用SIP协议(RFC3261)的安全性机制审计终端的合法性。只有完成了注册过程,终端才能接入到视频监控专网,开展业务,系统在各图像调用单位之间建立联网图像统一管理和分配机制。系统授权全网统一的,无论用户在哪一个平台登陆系统,都可取得同样的权限,实现全网漫游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终端实时检测到异常,将信息保存到本地,上报到视频管理服务器,在客户端管理界面的告警台上提示给系统管理员。当视频管理服务器管理的域内的服务器类设备(例如存储管理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IP-SAN,也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自身)出现故障时,视频管理服务器也会及时将告警信息推送到客户端上,并以稍高级别的告警提示管理员。视频管理服务器主动发起的配置轮询,是为了保证服务器上记录的配置与下发到编解码器上实际的配置一致。配置轮询的时候,如果出现配置不一致,将以视频管理服务器记录的配置为准,自动启动配置下发,强制终端更新的配置。同时视频管理服务器将记录日志,并启动告警提示。4.1.6.12 时间同步功能OSD信息、历史图像时间索引、回放检索等都要求系统具有准确一致的时钟信息,监控网络中的大量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都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手工一一同步在精度上和工作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一个健壮可靠的监控系统必须提供自动的时钟同步机制。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域内全部设备均使用标准NTP服务器作为时间同步来源的配置,也支持域内设备根据视频管理服务器的系统时间对域内设备进行自动时间同步,系统可以每隔5-60分钟即与时间服务器进行一次时钟校对,保证系统时钟统一,所有设备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均不超过1秒钟。4.1.6.13 集中管理功能监控系统拥有自动升级功能,所有服务器端、客户端软件的升级包以及其它联网设备如摄像机、编码视频服务器、解码视频服务器的增删和位移信息均可发送至所有平台,相关服务器和工作站收到后即自动更新、升级。系统提供用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功能。监控客户端支持双屏显示功能,配置管理界面和回放界面分别在两个显示器上,增加了信息量,当终端运行异常时,根据级别的不同,系统以多种方式通过告警台提示管理员确认问题,改变了传统监控系统中要靠人去一一确认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大大减轻了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在管理服务器上,系统管理员可以完成对远端任一摄像头、服务器、工作站的控制、信息的录入及管理。系统还提供了集中的配置管理功能,管理员在权限范围内,可以对所有终端进行集中的配置,系统拥有自动升级功能,监控专网全网范围内所有服务器端、客户端软件的升级包以及其它联网设备如摄像机、编码器、解码器的增删和位移信息均可发送至所有平台,相关服务器和工作站收到后即自动升级固件/软件版本、病毒库代码、电子地图数据、更新联网图像资源。4.1.7 图像存储系统详细设计4.1.7.1 需求分析监控系统工程的存储采用集中式存储和重要数据备份相结合方式进行设计,存储系统具体要求如下:?前端存储设备在记录图像信息的同时,还记录与图像信息相关的检索信息,如: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前端视频信息保持15天;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可配置专用存储设备手工备份。?图像存储设备满足采用MPEG4或H.264视频编码格式进行图像存储。?具有足够的扩展空间,保证重要监控点实现D1(720*576)的图像分辨率,普通监控点实现CIF(352*288)的图像分辨率;?应具备对录像文件的采取防篡改或完整性检查措施;支持按图像来源、纪录时间、报警事件类别等多种方式对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检索,支持多用户同时并发访问同一数据源;?支持图像纪录、网络回放的双工、双码流或多码流模式。?设备管理:要求平台内的存储系统,在同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对所有存储软硬件资源的配置及查询,系统性能的实时监视,系统设备的故障报警监视、故障诊断、及定位分析、报警日志的创建及维护等。4.1.7.2 存储方案设计监控系统在各个场站、枢纽站分别根据不同摄像头的数量配置相应存储空间,视频数据由视频编码器通过打包成数据块的形式直接写入磁盘阵列中,通过在部署在总控中心视频管理服务器进行视频数据的管理,实施监控数据写入过程,完成视频数据实施存储和存储系统的动态监控。4.1.8 与其它应用系统对接开发4.1.8.1 需求分析IP网络智能监控系统监控与像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有良好的对外开放的第三方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将图像监控系统集成到公交公司内部的信息系统综合平台中,充分的发挥系统内各种资源的最大作用。4.1.8.2 图像应用技术架构 本次监控系统必须对外开放API接口或SDK开发包能够实现原有DVR系统、原有矩阵系统的兼容管理以及与现有的CDMA无线图像传输系统、GIS系统、智能分析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SDK开发包共享软件接口与系统集成商将各种图像相关资源统一整合到公交公司监控系统综合应用平台下,实现统一图像信息的综合管理和融合功能。4.1.8.3 功能概述监控系统对外开放的接口包括提供客户端操作的开发接口和提供对系统设备操作的开发接口。客户端操作的接口主要有:用户权限验证、视频实时查看、历史视频回放和下载、云台控制等。系统设备操作的接口主要有:参数配置(如系统配置,报警配置,用户配置)等。监控系统对外开发的基本接口有:?查询摄像头的信息:它可提供查询摄像头的名称,摄像头ID,摄像头的物理位置信息(包括经纬度信息)等。?用户登录验证:它验证该用户是否有权限登录到监控系统中。?得到用户摄像头访问: 可依据用户名称得到用户可管理使用的摄像头列表的功能,它可提供给GIS系统,从而实现GIS系统只给用户显示该用户可管理操作的摄像头列表信息。?用户操作权限判断:它可判断该用户是否有权限进行相关功能的操作。?视频实时查看:它将实时的提供某个摄像头的视频图像。?历史视频数据回放和下载的功能:它可依据时间和摄像头的信息来提供回放的历史视频数据,也可依据报警信息编号来提供相关的历史视频数据。?历史视频数据备份的功能:它可实现已经用户指定的备份策略把视频数据备份到用户指定的位置。?抓拍和录像的功能: 它可提供对实时视频流和回放视频流的进行抓拍和录像的功能:?云台控制:它可提供云台锁定、解锁、变焦、向左、向右,雨刷等功能。?播放控制:它可提供前进、后退、快进、快退、拖拽 等功能。?报警通知:它可把监控系统中的报警信号通知给第三方指定的接收者。?系统管理和维护: 如配置监控系统中的报警的联动策略、配置摄像头信息、配置用户的操作权限、配置系统故障恢复的相关参数等。4.1.8.4 内部构架 监控系统对外的开放接口将以标准的函数API的模式或标准的ActiveX API的模式提供给第三方,这些接口分为不同的控制层次,将提供不同控制粒度的开放接口,通过这些接口第三方可以充分发挥出监控系统的功能。4.1.8.5 接口特点?开发接口标准,调用方便:它以标准的函数 API或ActiveX 的形式提供第三方的开发者容易理解,容易进行二次开发。?系统的功能开放充分:接口的驱动和系统不同层面的组件可直接交互,可依据用户的需要提供不同控制粒度的接口。?接口的功能强大:能充分发挥系统集中式管理的优势,通过接口可以同时调用系统中的多种设备的功能。? 接口能力易扩展:通过简单增加相应的驱动能很容易的扩展第三方接口的功能。?接口的开放性好:接口的主要功能依赖监控的平台来提供,监控的平台给第三方接口屏蔽了各种终端的差异性,因此第三方的接口功能可以不依赖于任何的终端设备,系统能提供统一的开放接口。4.1.9 整体解决方案特点4.1.9.1 高清晰的图像质量监控系统采用最新的专业图像技术,最高可提供FULL D1(720×576)高清晰图像分辨率,支持MPEG2、MPEG4、H.264 MainProfile标准,编码带宽最高可达4M,尤其是在高动态图像监控场合,可以为用户提供广播级的高清图像质量,满足郑州市快速公交拓展工程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的要求。4.1.9.2 专业可靠的海量存储高可靠的数据存储设备:具备专业级的高可靠性,RAID 5技术确保重要数据不丢失。高效的数据检索技术和数据管理:直接采用块方式进行视频数据的读写,保证写入、查询、读取等各种操作的高效,同时具备最佳的系统稳定性。存储资源利用率高:可动态调解IP SAN存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实现存储空间的运营;存储空间可扩展,确保海量视频信息的真实还原。数据存储管理上的安全保障:基与 IP-SAN技术的NVR (Network Video RecordECR):可实现分布部署或集中部署,集中管理。可以在监控系统中任意布置存储设备:在以较低的代价实现异地存储。实现内防内控。通过专利技术提高安全性并且不损失性能――视频编码设备直接写入存储方案:?编码设备支持iSCSI协议,裸数据方式直接写入盘阵。?裸数据同时支持windows文件系统和LINUX文件系统读取,具备很好的兼容性。?管理服务器(DM)可通过特殊技术手段在数据写入过程中实施监控数据写入过程,可完成视频数据实施刷新和存储装态实施监控。?优点:存储设备可以任意布置。特别是系统扩展,视频编码设备码率变化后对系统压力影响小。裸数据写入,系统资源开销少。4.1.9.3 智能便利的管理维护将IP网管及业务控制平台的技术应用至IP监控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监控只能依靠人工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局面,实现编解码、存储、网络传输和业务软件(服务器)四大平台的统一管理。支持分级分域的管理、灵活的用户权限管理、自动的设备批量配置、全网设备的统一拓扑视图、拓扑自动发现管理、全网设备状态管理、故障自动告警及定位管理和GIS地图功能。对大量前端编码器管理:管理平台批量下发设备的配置;定期对设备配置进行巡检,必要时可自动纠正设备配置;新加入的设备自动通知管理平台对图像存储管理:实时监视所有网络存储IP SAN设备工作状态;动态分配存储空间;禁止非法篡改以保证数据安全;控制访问权限,日志保留所有访问记录确保图像隐私不被非法获取。故障管理:故障发现并告警(告警灯、声音、Email、短信),故障识别、定位、并且自动修复。4.1.9.4 电信级的设备高可靠性采用电信级器件和制造工艺,充分满足高风险等级场所的高可靠性监控需求。编码器产品针对室外恶劣环境使用设计,温度范围广,长时间工作范围-0~65 ℃。防雷等级达到了正负4KV,冲击电流3KA的通流量要求,静电达到了正负8KV的要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 > 500,000小时。支持醇酸树脂绝缘涂覆保护技术,达到防潮、防霉、防盐雾侵蚀的1级户外防护等级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4.1.9.5 国际标准的高锲合设备控制信令完全符合IETF SIP标准(会话初始协议),SIP协议是公安部《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推荐信令,可以方便的和其它多媒体系统互通。图像编码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包括H.264 BaseLine Profile和H.264 MainProfile,图像格式标准化完全通过国际通行的第三方公司Tektronix测试仪器的严格测试 。存储技术完全符合国际iSCSI标准,充分支持端到端的网络视频IP SAN存储。通过开放的API,业务生成和支持方式标准化。各项标准技术的采用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投资。4.1.10 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视频专用网络系统4.1.10.1 网络系统架构在视频专用网络系统中,每座站点配备一台接入交换机,各站点通过接入交换机将数据传输至主干光纤网络,主干光纤网络在电信部门汇聚后,以千兆光纤接入公交数据中心,最终形成完整的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视频专用网络。并且要求视频专用网络与原有公交城域网络相互兼容,成为完整的数据、信息传输平台。视频专用网络应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引入主干光纤数量。?减少局端光交换设备接口。?简化网络层次,整体网络系统架构清晰,降低网络运维成本。4.1.10.2 各系统网络带宽需求?1路高清视频信号约1.5Mbps带宽占用;?音频信号约500Kbps占用;?信息数据约2Mbps带宽占用;?其它信息数据约1Mbps带宽占用;4.1.10.3 网络系统设备要求:为保证系统兼容性,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网管软件等网络设备必须与采用同一厂家产品。4.1.10.4 网络设备需求?站点接入交换机:根据业务需求,每个站点需要配置一台24个RJ45接口的交换机,支持千兆光接口,通过单模光模块上行。备板容量应≥19.2Gbps,支持组播,支持各种目前主流交换机的特性功能,实现站点视频信号及数据的上传;?核心交换机:核心配置两台高性能交换机,作为监控数据转发的核心交换设备。整机交换容量应≥480Gbps,至少提供24个百兆电口和12个千兆的光口。支持三层组播,支持主流路由协议、安全控制、访问控制。?网络安全设备:为了与原公交办公网络连接,实现监控数据的多方共享,监控网络需要与办公网保留接口。此时为保证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网络的安全,在对接处增加网络安全设备。网络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设备和入侵防御系统。防火墙设备应采用全硬件封闭式架构,专业安全操作系统,不少于2个千兆光口,吞吐量≥ 8 Gbps,支持各种先进的安全、路由、访问控制、NAT引用。入侵防御系统应采用全硬件封闭式架构,专业安全操作系统,2个千兆光口连接防火墙,最大吞吐量≥ 500Mbps,支持防御特征攻击、防病毒,特征库升级,病毒库自动升级。?网络管理系统:此次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网络设备较多,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因此应具有配套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可管理不少于100台网络设备,要求资源拓扑、告警、性能等功能组件支持多服务器负载分担部署,保证各网管组件性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简单高效管理。4.1.10.5 接入以太网交换机功能及技术指标参数要求背板交换容量*>=19.2Gbps转发性能*>=6.55Mpps接口类型*百兆端口数量>=24可用千兆光/电接口数量>=2VLAN特性VLAN支持数量>=4KMAC地址表>=8K MAC,支持黑洞MAC 堆叠特性*堆叠数量>=16 镜像功能*支持本地端口镜像和远程端口镜像RSPAN;组播特性*支持IGMP Snooping v1/v2/v3组播VLAN二层组播数>=512链路聚合最大支持8个FE口;带宽控制*支持带宽控制,流限速粒度<=64Kbps;端口限速粒度双向<=64Kbps访问控制列表*基于源/目的 MAC,源/目的 IP, IP协议类型,物理端口,TCP/UDP端口, TCP/UDP端口范围, VLAN,时间的访问控制列表;为了简化ACL的配置过程,提高易用性,支持基于VLAN下发ACL防ARP攻击*能防范ARP欺骗攻击和ARP洪泛攻击。支持通过设置ARP报文限速来保证CPU的正常工作,并有效防范攻击者发送大量非法ARP报文。安全特性*支持IP+MAC+PORT的绑定支持DHCP Snooping;防止欺骗的DHCP服务器认证协议特性支持IEEE 802.1X认证生成树协议支持IEEE 802.1d(STP),支持IEEE802.1w(RSTP),支持IEEE802.1s(MSTP)设备管理SNMP V1/V2/V3;支持SSH V2;支持中文图形化管理;支持电缆检测功能,快速准确定位网络中故障电缆的短路或断路点;支持单向链路检测,有效的防止网络中单通故障的发生;支持通过命令行、Web、Telnet等方式进行配置和管理。资质证明*获得信产部入网证书,并且能在信息产业部网站http://www.tenaa.com.cn/WSFW/LicenceQ.aspx查询,入网证上申请单位和生产企业必须是同一公司,以保证投标产品非OEM产品。产品授权*投标现场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的授权书原件应标承诺*投标现场提供原厂商针对本项目投标设备满足参数要求的应标承诺书原件4.1.10.6 与郑州是BRT系统一期项目城域网络系统兼容本次拓展工程建设要求视频监控专用网络系统于郑州市BRT一期工程视频监控专用网络系统实现100%完全兼容,不允许存在或出现任何联通故障。 4.2 音频调度广播4.2.1 功能需求音频调度广播系统主要要求在监控调度中心、首末站发车调度室、中间所有站台之间实现语音广播和语音对讲,功能需求包括:?为节约和保护项目投资,本次拓展工程招标音频系统原则上要求中标单位在郑州市BRT项目一期基础上进行扩充、扩展或升级,不在重新建设后台管理系统,只是增加前端IP话筒、模拟话筒与功放、音箱等设备;?整套广播系统基于以太网,符合TCP/IP协议,基于光纤网络系统;?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广播系统可直接实现对单个、局部或所有站台广播;?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广播系统实现与站台工作人员双向语音对讲(免提通话,要求回声抵消), 对讲过程中能同时播放来自中心的背景音乐,互不影响;?站台之间的双向语音对讲,在播放背景音乐时也可以接受呼叫和对讲;?站台工作人员通过广播系统实现向站台乘客单向语音广播,配置喊话器;?站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终端自主点播语音疏导文件,在站台扬声器播放;?站台空间非常有限,语音广播和对讲设备整合为一体,要适合桌面摆放;?站台广播优先级设定如下:?高优先权――站台喊话?二级优先――站台报站广播?无优先―――调度中心当有较高优先权的音频输入时,自动切断原有低优先权的音频输入,当较高优先权音频输入结束时,原有低优先权的音频输入自动恢复,不能出现混音。?调度中心广播时可以控制站台的声音是从音柱播出或者从寻呼话筒自带的喇叭输出;?调度中心配有来电显示软件(包括已接来电和未接来电),当站点呼叫时能以中文名称显示站点名称;4.2.2 技术保障能力要求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具有本土化特征。 因此在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音频调度广播的厂家, 应有技术保障能力,为郑州快速公交拓展工程在设备软硬件上做适应性调整。要求设备厂家:?具有投标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出示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网络广播产品有国家强制认证( 3C )证书;?产品技术成熟稳定,有成功应用在国内快速公交的工程案例, 熟悉快速公调度业务流程;4.2.3 音频调度广播系统概述4.2.3.1 简介音频调度广播系统是一套以计算机以太网为平台运行的全数字音频传输系统,在有网络条件的环境下(局域网/广域网),无需布设专用的音频和控制总线,可以轻松快速的组建一套先进的数字化广播系统。本系统扩展性强,节省系统安装的施工量,保护了现有建筑物的美观,为以后维护及管理提供了方便。该系统应用于公交车运营时,监控调度中心对首末发车室、各个站点进行业务上的信息广播、全双工双向通话、多方通话、强制接听寻呼,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进行应急广播通知等。为提高公交车运营的服务质量,提供了高科技的数字解决方案。4.2.3.2 技术基础利用网络音频技术,将模拟音频信号数字编码,通过网络传输后,再由终端解码成音频信号。可多路、双向传输,局域网内延迟时间仅为数十毫秒,幷具有自动流量调整、声音修补功能。符合标准IP协议(IP属于TCP/IP中的协议,有统一的数据包格式,以消除各通信子网的差异),经过路由器也能实现音频传输, 是世界上先进的网络音频传输技术之一。 适合多区域音频分布,点对点的长距离音频传输。 4.2.3.3 基于网络的调度广播系统优势根据快速公交智能系统实际业务需求,广播系统的设计采用数字网络音频广播方式。从监控调度中心,到最远端的末站距离在几十公里以上,传输距离长,传统的模拟广播方式难以实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监控调度中心、首末站、站台之间敷设有IP网络,采用数字网络音频方式可充分利用已有的IP网络优势,不用像模拟广播需要重新敷设广播线路。?扩展性更强分区及增加广播点数量更方便,只需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接入,每个终端因为有独立的IP,故一个终端就对应一个分区,无需像模拟广播系统进行分区扩展时,一个分区必须对应好分区控制器的一个物理分区,扩展分区必须重新从主控室布设专用区的电缆线。只需在管理服务器对终端进行设置即可,每个分区并可播放不同的节目。?更好的音质由于采用了网络传输技术,使音频信号无传输干扰及失真。采用了先进的压缩算法占用网络带宽低(8k-128k)又能保证音质保真度,经测试采用44.1khz 16bit采样128kbps速率压缩 通频带(线路输出)20-16khz ,失真度 ≤ 3%。4.2.4 拓扑图 4.2.5 设备组成郑州快速公交调度广播由广播中心的设备和72个站台设备组成。主要控制设备设置在广播调度中心,每个站点分别为一个独立的广播分区进行系统控制。?广播控制中心,配置系统管理服务器、IP网络主控机和IP网络寻呼话筒等。?车站站台,配置IP网络寻呼话筒、模拟话筒、定压功放、室外防水音柱。4.2.6 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范?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特性指标》;?GB495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J76-8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947-94《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644-95《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859-199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DBJ08-47-9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J232-90,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剧院、电影院、多用途厅堂声学设计规范》(国家标准送审稿) 4.3 站台乘客信息服务系统4.3.1 触摸屏与触摸屏导乘系统4.3.1.1 项目背景由于城市公交系统发展速度飞快,为了让乘客方便的了解到最新的准确的公交信息。能够快速的查询到适合自己的公交换乘信息,以及得到准确的GPS候车信息。并且辅助指导不了解本地地理情况的乘客得到准确的站点位置信息,避免了不必要查找与询问,让每个城市亲如我家,使公交真正的服务到每个百姓的心中。4.3.1.2 运行环境硬件设备:触摸屏机器。系统:WindowXP\win7浏览器:不限制4.3.1.3 功能模块说明?首页(附近站点分布情况)i.功能描述首页上默认定制性的在地图上显示附近站点的分布情况。需要触摸屏的实施人员在安装机器的同时将机器所在的经纬度设置好。也可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要查看的站点集中地区,地图上会显示该区域附近所有站点的位置。ii.界面效果 ?站点查询i.功能描述根据输入的站点名称,在地图上显示出跟输入名称相关的所有站点。点击相应的站点可以打开一个“站点功能菜单”:可以将该站点设置为“起点站”或者“终点站”,可以查看经过该站点的所有线路列表。在结果信息栏显示所有站点名称的列表,点击相应的站点名称定位到改站点。ii.界面效果 ?线路查询i.功能描述根据输入的线路号,在地图上显示该线路以及经过的站点。点击站点同样显示“站点功能菜单”。ii.界面效果 ?换乘查询i.功能描述通过两种方式确定“起始站”和“终点站”:1.通过输入“起始站”和“终点站”的站名。2.通过站台标记的设定。输入站名后在地图上选择并确认站点。换乘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最少换乘(默认),2. 距离最短3.最少步行4.最多选择(在换乘点上选择的线路最多)5.经过最少的站点设置好后点击“查询”按钮,在地图上显示根据设置得出的最优换乘方案。在结果栏中列出所有所有换乘方案。点击换乘方案的名称显示出换乘方案的细节,包括经过的站点数、方案总公里数、预计花费时间。点击换乘方案的名称在地图上显示出该换乘方案的路线,将线路号和各次乘车的起始和终点站的站名强调显示。在该换乘方案中设置“打印”或者“短信”功能,将查询结果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通过短信形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ii.界面效果 ?GPS候车查询i.功能描述根据选择的站点、线路号、方向查询出该线路在该方向上即将到该站点的两辆车的定位信息,在地图上将这两辆车的具体位置展示出来,并将两辆车的定位信息的文字描述显示在结果栏上。ii.界面效果 ?系统设置i.功能描述设置默认显示的经纬度和默认的地图层级。4.3.2 导乘屏与导乘系统4.3.2.1 项目目的为方便公交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公布公交线路的变更信息并通知到每位乘客,使乘客更快的更直观的了解路况信息以及公交车辆到站信息等有效的乘车信息。达到节省乘客时间、方便乘客乘车、使公交服务更加贴心。可以发布任意各类信息,包括线路变更信息,路况信息,该站点支持的换乘信息,线路动态简介信息,以及各类广告和公告信息。LCD显示摒除了以往采用图片展示信息单一而且更换信息麻烦的缺点。真正的实现了智能化公交,智能化导乘。4.3.2.2 运行环境硬件设备:LCD显示屏。系统:WindowXP4.3.2.3 功能模块说明i.导乘屏管理功能1)功能描述在GPS智能调度信息管理系统中,添加LCD导乘屏管理功能。该功能实现了各种类型的图片、动画、文本的上传、该信息指定站台设置、浏览该信息的时间间隔设置、信息类型设置、并且采用标志位的方式展示信息的下载情况。支持信息的动态发布和动态取消。实现了控制中心统一管理,界面操作简单。2)界面效果 图0 导乘屏管理ii.LCD屏展示功能1)功能描述将管理功能上传到服务器的展示信息,实时的下载到本地。并根据管理功能设置的展示信息的类型以及浏览该信息的时间间隔,将该信息在LCD屏上有规律的播放出来。指定时间间隔到服务器下载新的展示信息。实现及时的发布新信息,随时更新信息的效果。2)展示效果4.3.2.3.ii.2.1换乘信息换乘信息包括以下部分:??地图部分地图部分为郑州BRT线路图,每条线路用不同颜色线条标注出来。其中本站会标注出站名和地点。??文字信息部分文字信息部分显示线路的换乘信息,包含以下信息:??线路名??首末班??站点名称??线路方向(红色箭头表示线路行驶方向)站点名称进行切换,其中本站站名用红色字体标注。如下图所示: 4.3.2.3.ii.2.2换乘放大信息换乘信息包括以下部分:??地图部分地图部分放大,从本站延伸出多个箭头,掠过经过本站的线路的路线。并标注出每站站名。??文字信息部分与换乘信息文字部分相同。如下图所示: 4.3.2.3.ii.2.3广告信息换乘信息显示一段时间后,可切换为全屏广告信息,包括广告视频和图片,可以对播放内容与切换间隔进行设置。如下图所示: 4.3.2.3.ii.2.4 突发状况信息如果有突发状况,如线路临时改线等,会有通知提示显示,如下图所示: 4.3.3 电子站牌本项目电子站牌采用矗立式,放置于站台内部远离站房一端。电子站牌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站台站名(中、英文)、LCD显示屏、电子线路牌,静态路网及换乘图。LCD显示屏屏幕的一部分为信息发布专用位置,受本系统调度中心控制。其他设备均由本系统承包商提供。电子站牌整体应达到室外放置防水要求。电子站牌应具有一定的故障自检功能,也可由调度指挥中心远程定时或不定时地遥控自检。电子站牌显示导乘信息,显示内容远程可控;自动调节内部温度,防止因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自动控制灯箱内的背光开关;通过WIFI实现车辆与工控机的信息交互; 4.4 信息系统系统管理4.4.1 液晶拼接屏及相关控制设备4.4.1.1 系统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对显示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屏幕显示拼接系统已成为重要的显示设备之一。大屏幕显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监控中心、调度中心、指挥中心、应急中心等,可实现视频信号与计算机信号综合显示,形成一个显示全面、信息准确、查询便捷、管理高效、美观实用的信息显示管理控制系统,是信息化建设成果最终的集中展示。大屏幕显示系统包含专业显示单元以及与之配套的多屏拼接控制器,能够实现单屏、跨屏以及整屏显示,图像窗口的缩放、移动、漫游等功能。4.4.1.2 系统建设目的调度与视频监控管理中心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结合视频、音频、语音对讲、GPS车辆定位、GIS地图等多种手段,对公交车辆运营秩序进行科学优化、集中管理视频监控系统、集中管理语音对讲与广播系统等,从而提高服务水品与质量,同时为BRT系统提供统一的先进管理平台。保障公交车辆运营秩序、乘客人身财物安全、公共区域安全等。4.4.1.3 系统功能需求大屏幕显示系统作为郑州市快速公交项目拓展工程智能化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的关键显示设备,将快速公交系统的GPS数据信息、GIS信息、道路通行状况、公交车辆信息等,公交线网布局信息、线路公交站点布置信息及发车间隔等信息统一显示到大屏幕上,为公交调度指挥中心提供一个大尺寸、可视化、高精度调度显示平台。4.4.1.4 系统设计原则液晶拼接显示系统可能是其他子系统产生信息的终端表达设备,一个好的液晶拼接显示系统不仅是调度指挥中心现代化的形象设备,更重要的是在其他子系统的支持下,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种类繁多的显示技术中,液晶显示无疑是当前硬件方面最重大的一种世代交替的技术。显示设备由于是长时间直接面对人的部件,所以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尤其是不能影响到人的健康。所以设计一种符合环保健康要求的液晶显示墙成为我们的目标,而环保健康的液晶显示技术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当然,光环保健康还不足够,我们从系统的可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出发,设计液晶拼接墙显示系统,达到既环保健康又经济实用的效果。4.4.1.5 系统可用性根据对液晶拼接显示系统提出的系统规模和应用要求,在系统中选择合适的产品,满足对液晶拼接显示系统的应用需求。将根据对输入信号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视频处理系统,实现VGA、复合视频、S-VIDEO(可选)、YPBPR/YCBCR(可选)或DVI(可选)信号输入,满足不同使用场合,不同信号输入的需求。利用LCD 内置图像处理系统,跟外部矩阵配合各种信号进行切换,可以选择任一路信号在大屏幕上的整屏显示或以LCD 屏为单位的跨屏显示;用外置图像处理器,连接现有网络,可完成计算机网络信号、非网络信号和各种视频信号在LCD幕墙上任意漫游、缩放、叠加等功能。4.4.1.6 系统先进性采用嵌入式拼接系统,突破了传统PCI插卡式系统复杂、分时处理、故障率高等缺陷,实现了功能强大、系统稳定、操作简单的新一代液晶拼接幕墙。4.4.1.7 系统可靠性整个系统可以按照需求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全天连续工作,所以整个大屏幕显示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点,以保证系统常年连续正常运行。液晶具有独特的显示原理、全数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利用工程流体力学设计的空气涡流散热方法,确保幕墙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全钢的幕墙机架和合理的工艺设计,使幕墙既无辐射也不受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稳定可靠。由于低功耗、重量轻、寿命长,无辐射等特点,使液晶拼接幕墙可靠性极高,一般可正常工作6万小时以上。4.4.1.8 系统经济性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是系统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因此,所选用的设备在兼顾良好性能的基础上也要考虑经济性,除考虑系统总体造价外,还应当考虑系统长期运行成本。目前市面上也有等离子(PDP)的拼接幕墙,但其存在等离子灼伤问题,不适宜在一些显示静态图像(安防、道路交通、港口码头等)的场合使用。而DLP电视墙虽然价格比较低,但一年光灯泡的更换费用就高达几千块/每块屏,一个幕墙加起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年下来,其费用惊人。 液晶拼接墙,以其优异的性能,高达6万小时以上的使用寿命,并且质量稳定、维护成本较低。故此,此次方案设计采用液晶拼接形式建立大屏幕显示系统。 4.4.1.9 系统设计标准及规范?《中国产品强制认证标准》(3C)?《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器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9372-884.4.1.10 各种拼接屏比较在大型监控或指挥中心项目中,如果需要大视野的屏幕,拼接技术的应用就势在必然。这里就大屏拼接系统最核心的屏幕显示单元做个简单的概述:目前大屏拼接使用的显示单元主要有DLP 背投、PDP等离子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三种。DLP 是Digital Lighting Progress的缩写。它的意思为数字光处理,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讯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它是基于德仪公司开发的数字微反射镜器件 —DMD 来完成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最终环节,而 DMD 则是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的缩写,字面意思为数字微镜元件,这是指在 DLP 技术系统中的核心 —— 光学引擎心脏采用的数字微镜晶片,它是在 CMOS 的标准半导体制程上,加上一个可以调变反射面的旋转机构形成的器件。说得更具体些,就是 DLP 投影技术是应用了数字微镜晶片(DMD)来做主要关键元件以实现数字光学处理过程。其原理是将光源藉由一个积分器(Integrator),将光均匀化,通过一个有色彩三原色的色环(Color Wheel),将光分成R、G、B三色,再将色彩由透镜成像在 DMD 上。以同步讯号的方法,把数字旋转镜片的电讯号,将连续光转为灰阶,配合R、G、B三种颜色而将色彩表现出来,最后在经过镜头投影成像。DLP背投拼接目前国内主要以威创为代表,还有中达电通、中电视讯、安比、九鼎等一些公司也是专业的DLP拼接供应商。DLP相对于其他两种拼接的优点在于其拼缝小,操作维护简单。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体积与重量过大,各项关键技术指标均远不及液晶和等离子,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运行成本高:且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更会加快DLP背投灯泡老化速度,背投灯泡只有几千小时寿命,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行,几个月便需要更换背投灯泡,给用户带来不小的运营开支。PDP即是Plasma Display Panel,也就是等离子显示屏,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其工作原理与日光灯很相似。它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屏幕上每一个等离子管对应一个像素,屏幕以玻璃作为基板,基板间隔一定距离,四周经气密性封接形成一个个放电空间,放电空间内充入氖、氙等混合惰性气体作为工作媒质在两块玻璃基板的内侧面上涂有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作激励电极。当向电极上加入电压,放电空间内的混合气体便发生等离子体放电现象,也称电浆效应。气体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紫外线,紫外线激发涂有红绿蓝荧光粉的荧光屏,荧光屏发射出可见光,显现出图像。当每一颜色单元实现 256 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便实现彩色显示。其技术原理为,由于 PDP 中发光的等离子管在平面中均匀分布,这样显示图像的中心和边缘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扭曲现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纯平面并且没有任何图像失真。由于其显示过程中没有电子束运动,不需要借助于电磁场,因此外界的电磁场也不会对其产生干扰,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PDP 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因此没有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而三色荧光粉共用同一个等离子管的设计也使其避免了聚焦和汇聚问题,可以实现非常清晰的图像。但是等离子高电压高耗电,能耗大,寿命有先天不足,使用 5000 ~ 10000 小时后屏幕亮度就会衰减一半,并难以在海拔 2500 米以上正常工作。PDP等离子屏应用在拼接方面,目前以韩国欧丽安的MPDP为代表,因为其他普通的等离子拼接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所以这里不作描述。MPDP由于其拼缝小,厚度薄,而获得许多客户的青睐。但是其缺点也很令人难以忍受:除了耗电量与发热量很大,还有严重灼伤现象,并不适宜用于长时间显示静态监控画面的环境。而且用于拼接之后,整机温升更高,致使设备容易烧毁。其分辨率也令许多用户诟病:只有853×480,甚至低于电脑显卡未安装驱动时的800×600,近距离观看几乎难以忍受。LCD即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利用液状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的原理进行显示的技术。由于组成屏幕的液状晶体在同一点上可以显示红、绿、蓝三基色,或者说液晶的一个点是由三个点叠加起来的,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电压来刺激这些液状晶体,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比例的搭配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液晶本身是不发光的,它靠背光管来发光,因此液晶屏的取决于背光管。由于液晶采用点成像的原因,因此屏幕里面构成的点越多,成像效果越精细,纵横的点数就构成了液晶电视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效果越好,具有颜色鲜艳、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等优点。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画面更加清晰细腻,拼接缝隙更加小的拼接技术已经成为广大用户的共同追求。LCD、DLP、PDP性能指标比较性能指标LCD液晶DLP背投PDP等离子总结亮度500~1500cd/m2中间≤500cd/m2 四角≤250~300cd/m2640~1000cd/m2亮度和对比度密不可分,在这两项关键指标上,等离子似乎技高一筹,这是由于等离子全白全黑的测算方式造成的,如果按照美国国家标准ANSI来测算,等离子的对比度就和液晶差不多了,这种测算方式是对同一幅图像显示的黑色和白色进行对比。对比度1000:1~4000:1300:1~500:13000:1甚至更高分辨率1366×768以上1024×768854×480分辨率决定了清楚度,在这指标上,液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功耗260W/46”等大尺寸液晶单元300W~500W/单元500W/42”液晶耗能只有其它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此指标液晶明显拥有巨大的优势。寿命背光灯50000小时5-8千小时就要换灯泡静止高亮度5000小时,动态画面10000小时背投的使用寿命没法跟液晶和等离子相提并论,而液晶相对于等离子,在寿命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液晶仅需更换背光灯,便可延长寿命,等离子的影像色泽大幅消退之际只能整个换新,没有其它办法。色彩饱和度DID屏是95%较低90%就色彩的表现能力,等离子和液晶不相上下。灼伤不会灼伤会灼伤静态画面灼伤严重当静止的图像长时间出现在等离子屏幕同一位置上时,就会出现灼伤现象。即开关机的时候,屏幕上会隐隐约约地出现长时间播放的那张图像,好像屏幕上的烙印一样。体积轻薄较大轻薄液晶和等离子同属于平板显示,都十分轻薄。LCD、DLP、PDP优缺点比较拼接墙优点缺点PDP等离子颜色鲜艳、高对比度安装初期亮度高(高亮度)单屏色彩均匀度高拼缝小(3mm~5mm)像素点缝隙大显示计算机图像或静态图像会有严重的灼伤现  象,画质随时间递减亮度衰减快且无法提高耗电量极高、发热量大、可靠性较低DLP背投数字化显示亮度衰减慢像素点缝隙小,图像细腻,适合长时间显示计算机和静态图像可靠性高,耗电量低分辨率高拼缝小(0.5~2mm),尺寸多样,可以做大尺寸色彩一致性差,投影会产生太阳效应(中间亮、四周暗)对比度低,亮度低体积过大与重量过大,安装和维护空间较大对室内环境要求高——适合室内安装、光线暗的环境长时间不间断工作,加快背光灯老化LCD液晶颜色鲜艳、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安装及维护空间较小拼缝比DLP、等离子大,目前能做到的最窄拼缝为6.7mm4.4.1.11 液晶拼接系统设计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追求高效、低成本是各行业逐步走向商业化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因此合理的性能价格比是系统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同时还应当考虑系统长期运行成本。产品在兼顾优良性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经济性,整套系统具有低电耗,易维护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系统运行中的维护费用,系统总体造价经济实用。4.4.1.12 系统结构设计大屏幕投影系统由60″超窄边液晶显示单元、拼接控制器、VGA矩阵切换器、视频分配器、控制计算机等组成。?60″液晶显示单元30台?电视墙柜10套?图形拼接控制器1台?显示墙控制管理软件1套?RGB矩阵2台?控制计算机1台?视频分配器根据使用需要?专用工程线缆根据使用需要4.4.1.13 系统连接拓扑图 4.4.1.14 系统组合设计参考液晶拼接显示墙安装现场的实际安装环境,建议组合屏底座高度在80厘米左右,控制台到大屏幕的观看距离不小于3米。同时,为了方便安装维护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显示箱体后面保留净空间80厘米的空间。?组合规模: 3×10 60英寸液晶拼接显示?拼接单屏尺寸:1366 mm (宽) × 754.2mm (高) × 149.3mm (厚)?单屏分辨率:1366 × 768?拼接整屏显示面积:(1366×10)×(754.2×3)=30.9m24.4.1.15 系统控制器设计多屏拼接控制器采用纯硬件的专业化的图像处理设备,能够将多个动态画面显示在多个屏幕上面,实现多窗口拼接的功能。专为要求高质量显示多个视频画面的场合设计,为指挥中心、视频会议、多媒体多功能厅等场所的应用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多屏幕拼接控制器采用大容量高速FPGA 阵列和高速数字总线交换技术架构,结合全数字硬件设计理念,实现无操作系统视频图像处理工作站。控制器具有宽带视频信号采集、实时高分辨率数字图像处理、三维高阶数字滤波等高端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控制器采用数字多总线并行和数字多总线数据交换的处理机制,能从根本上保证对所有输入视频进行全实时处理和数据一致性,图像没有延迟,无离散化,不丢帧。多屏幕拼接控制器最大能支持40块屏幕的拼接显示,并支持多种视频输入模式, 包括复合视频( DVD 或摄像头信号),电脑信号(VGA 和 DVI 信号)等。其中对复合视频,能做到NTSC/PAL制式自适应;对计算机视频,能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常见显示分辨率;数字视频可支持 1080P 高清信号。多屏幕拼接控制器支持 RGB/DVI 同时输出方式,支持所有常见的现实分辨率。通过 RS-232 或以太网端口的命令行接口或标准 Web 浏览器的图形化界面,可以轻松地设置并控制所有功能。 4.4.1.16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系统管理软件平台基于Windows 2000/NT/XP中文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的各种应用,采用专用的控制软件,无需数据库支持,不需安装数据库引擎,方便维护、备份等系统管理,人性化操作界面,易懂、易操作。?智能化拼接缝隙图像补偿、图形调整功能可在控制端对LCD拼接时的缝隙进行屏幕数据补偿、几何修正、任意调整图像重显率。 ?拼接单元实时控制功能控制软件通过RS232(RJ485)通讯接口与各拼接单元的通信连接,可对各显示单元进行实时控制,调整各显示单元的亮度、对比度及色温,调整后参数自动保存,从而保证整个拼接屏幕色彩的一致性和亮度的均匀性,并设有参数恢复出厂设置功能。?图像画面的图像模式、色温及图形重显率设置校正功能。可在控制端对各单元监视器或组合单元的图像画面的图像模式(亮度、对比度)、色温及图形重显率进行任意设置校正。?图像参数自动调整 将组合模式设置好后,通过控制软件可对图像参数实现自动调整。?开放式软件设计,支持二次开发可根据要求,提供软件二次开发所需的各种接口,如控制软件可提供SKD软件包的I/O协议开放,供系统集成或二次开发使用,及用户对软件的二次开发等。4.4.1.17 系统功能设计?支持多屏拼接,画面可以整屏显示,也可以分屏显示,可以开启窗口,定义尺寸,画面能自由缩放,移动,漫游。支持汉字在大屏幕系统上的正确显示,屏与屏之间的缝隙不影响汉字的显示。?提供简单的操作界面控制大屏幕投影系统。可在监控中心控制台使用键盘和鼠标完成大屏幕投影系统的控制。?电视墙每个单元可以单独显示画面,也可以整个大屏显示一个大画面。整屏显示单独画面时,应保证图形比例不出现失真;?系统可整屏或分屏显示调度中心的任意一台或多台计算机工作站上应用程序的图形、文字(中文和英文)、表格、曲线等。?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可以显示在单屏上,也可以任意跨屏拼接、漫游,还可开窗口显示在大屏幕上任意位置。?VGA信号:对每路VGA信号可以显示在单屏上,也可以任意跨屏拼接、漫游,显示的信号的显示窗口可以任意开启,大小任意定义。?用户可以在总调中心控制台使用单一的鼠标或键盘进行拼接屏的操作和多屏控制。?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打开多个活动窗口显示不同的输入信号,所有窗口应能在整个大屏幕上任意移动、放大、缩小,同时具有不影响正常使用的响应速度。?拼接大屏具备前维护功能,对投影机的图形拼接、整体亮度、对比度等项目进行整体操作、控制及设置。?对所有输入信号进行管理操作,大屏幕上的网络图形,各类工作站图形及Video图像均在控制系统上完成调度及设置。4.4.1.18 系统的显示模式设计4.4.1.19 全屏显示模式全墙在多屏处理器的驱动下形成一个超高分辨率的统一显示平台,既可以全墙显示超高分辨率的大型完整的网络图形GIS、GPS,也可以在上级领导来视察时方便快捷的实现显示标语、欢迎词或高分辨率的演示图片,各种信号以窗口形式显示,并可以在全墙范围内任意缩放、跨屏漫游。 全屏显示模式4.4.1.20 多信号显示模式支持全制式视频输入信号,视频监控信息、摄像机、录像机、大小影碟机、彩色实物投影仪等各类视频信号源均可接入显示单元或者多屏处理器,信号经处理后以窗口的形式在拼接显示墙上任意位置任意移动、无级缩放、跨屏或者重叠等。 4.4.1.21 各类信号混合显示模式视频信号、VGA信号均可同时在大屏幕上以各自方式显示,互不干扰。或者把大屏幕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进行分区域显示,并分区域控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把各种信号的显示和位置存储为模式,在用户需要的时候直接切换,即可即时按照模式定义显示窗口,或者进而定义预案,按照需要自动调用或者切换各种显示模式,实现对信息化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4.4.1.22 系统的安装要求4.4.1.23 对装修的要求根据项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装修要求如下:?整个装修格调清新、色调偏冷,以简捷明快为好。?无论天花采用何种材料装修处理,颜色乳白,或银灰、或浅灰均可,但应哑光着色,表面一定不能有强烈反光。?墙面饰板色调明快,配以较深的线条,适当部位配以吸音材料,墙面哑光为主。?地面最好用防静电地板,铺地毯,颜色较深,或其它不反光的地面材料。4.4.1.24 对室内的要求?交流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消防喷头要远离液晶拼接显示墙1米左右,不能采用喷水消防头,要用喷雾灭火剂。?电源要求:系统的电源为AC 220V ±5%;用有保护接地线的三眼插座;插座数与显示屏数有关,拼接系统和拼接控制器及控制PC等要求同相供电。电源电压要稳定,可靠,特别防止断电后立即加电。因此,原则上要求大屏幕的电源必须经过相应功率的UPS供电。?承重要求:长期承重350Kg/㎡。?安装地面要求平整结实,承重力强;机架一般直接装在水泥地面上;如需要装在地板上,地板下需要作加强处理。?作为拼接墙体的装修墙,要求墙体牢靠,窗口四周平直不变形,系统的网线要接到大屏控制器位置。?大屏房间要求恒温,恒湿。大屏幕背后要装空调 ,最佳工作环境温度18~25度,最佳工作湿度<60%。?大屏房间要求保持干净,防尘,保证大屏幕的幕和箱体的干净。?大屏幕显示墙面避免光线直射,使用窗帘遮光。?机房必须是装修清理完毕才能进行大屏幕施工。?要求采用后维护方式,电视墙后则应至少预留0.6米的通道。如果监控室有操作台,电视墙的安装高度要求在1.1米-1.2米之间。4.4.1.25 对照明的要求?屏幕前面1米内为暗区,不能安装日光灯管。可安装内藏式筒灯,平行于屏幕排列,要单独可控开与关。灯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屏幕上。?整个大厅的灯按平行于屏幕方向分组进行控制,不要选用较强光的光源,灯光的布置原则是:使工作区有足够灯光强度,但对屏幕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大厅两侧可能射入的光线(如窗户),应有必要的遮挡(如窗帘等)。4.4.1.26 对空调的要求?位于液晶拼接显示墙室内的空调(中央空调或柜式空阔),其出风口位置应尽量远离拼接墙(0.4米左右较好),并且,出风口的风绝对不能对着液晶拼接显示墙直吹,要朝远离液晶拼接显示墙的方向吹,以避免冷热不均匀而损坏。?放在液晶拼接显示墙前面的空调机(柜式机)要朝远离屏幕的方向吹,不能垂直对着屏幕吹,以免屏幕结露。?于液晶拼接显示墙前面(吊顶天花上)的空调出风口,距离屏幕不少于1米。4.4.1.27 拼接大屏系统设备规格要求160寸超窄边液晶拼接显示屏★1、60寸液晶显示单元;2、分辨率:≥1366*768;★3、屏前亮度:≥700cd/㎡;4、对比度:2400:1;5、两块屏的物理拼缝:≤6.5mm(底边和右边2.4mm,顶边和左边4.1mm);★6、应用接口包括VGA,HDMI,可采用接口扩展板扩充信号输入:DVI、分量视频、复合视频,S-视频 等;7、使用寿命在7*24小时的连续工作情况下,要求达到不小于60000小时。★8、液晶面板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源技术,;★9、可安装外置遥控安装组件,可通过遥控器操作电视墙中的所有显示器。同时,亮度传感器自动调节背光亮度,以适应周围环境明暗变化,还能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10、拼接屏具有可选拼缝补偿技术,运用光线反射技术实现更不易察觉显示拼缝。★11、拼接屏有可更换端子板,可实现灵活的可更换的端子板设计为接口扩展作出准备★12、面板与整机必须为同一品牌,★13、设备需出具原厂商的授权书。块302拼接处理器★ 1、全硬件构架,无CPU和操作系统,采用DSP构架来完成,具有极高的稳定性。2、完全模块化设计,系统组成较为简单,系统可靠,可以7x24小时运行。3、高速CAN(现场)总线,各通道拥有足够的带宽独立处理,可同时处理多路RGB信号和高清信号。4、所有输入信号可在CBD显示区域内实现画中画,画外画5、平铺,窗口叠加,窗口缩放、跨屏漫游、透视等功能,6、信号实时性不受任何影响.7、多种输出格式可选,亦可设定特殊分辨率例如1440 * 900等;★ 8、接口配置:30路VGA、30路视频输入,30路DVI输出;★ 9、支持VGA信号线自动升级点对点静态超高分辨率底图无需外置存储设备;★ 10、VGA、DVI双备份输出;★ 11、支持VGA、DVI-D、HDMI(1.3协议)、DP和复合视频、YPbPr、SD-SDI、HD-SDI 等不同组织标准的信号接口以及不同分辨率和格式。★ 12、TCP/IP网络控制、RS232控制、USB控制可选控制方式。13、独有窗口透视模式,并画外画平铺,画中画,叠加,漫游自动,一键式边缘屏蔽技术★ 14、必须提供制造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专项授权书。台13图形处理软件1、要求拼接过程实现自动运算,对窗口控制过程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操作界面,避免传统的拼接器软件繁琐复杂的预设过程;2、要求全中文界面,支持大屏控制虚拟窗口界面,右键菜单选择信号通道等功能操作,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同一个操作界面可以对显示单元信号及拼接处理器的所有信号(视频、RGB、网络信号)进行控制及管理。3、实现视频信号、RGB信号、DVI信号、HDMI信号、网络IP流信号等多种信号源的名称自定义、管理、选择调用和切换显示;同时对信号的色彩、亮度等参数进行设置、调整等功能模块。可以查询信号源格式信息,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每一路信号源的详细信息。4、要求拼接控制软件可以实现液晶拼接功能;可以完成对独立显示单元的开关,调节显示色彩,亮度,对比度,等。★ 5、与拼接处理器同一品牌;★ 6、必须提供制造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专项授权书。套14VGA矩阵1、输入:8路RGB视频, 2、输出:8路RGB视频, 3、视频满载带宽:450MHz4、支持前面板手动切换控制5、支持RS-232控制协议★ 6、与拼接处理器同一品牌;★ 7、必须提供制造厂商针对本项目的专项授权书。台15拼接单元底座1、按需定制;2、高度可根据用户现场实际情况定制,水平可调;3、样式、外观要求与整体形象协调,美观、大方。套106控制台1、十联控制台;2、采用冷轧钢板,要求厚度达1.2MM,3、采用喷塑工艺;4、样式、外观要求与整体形象协调,美观、大方。 套17机柜1、42U标准机柜;2、知名品牌。台18LED条屏1、P7.62单红显示屏2、条屏的尺寸与大屏整体规模匹配。套19系统辅材整套系统配套附件或辅件,包括线缆、接插件、机柜、长线驱动器等,还应包含调度中心室内装饰与装修。批14.4.2 新能源车智能调度、信息采集分析系统4.4.2.1 项目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人类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石油紧张和环境遭受污染的双重考验。开发和利用新型清洁燃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途经。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新能源车辆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主要用于对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实时监控新能源汽车汽车运行状况,并与国家电动汽车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信息支持,为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4.4.2.2 系统建设实施原则?遵循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系统建设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强、易扩展升级、便于管理维护。?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新能源车辆信息化的建设及应用充分预留外部接口,能实现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有效增强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通过接口配置实现与企业原有分立系统的业务衔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完整性,在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兼容各种车载软、硬件产品,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以企业平台为核心,选择可靠的软、硬件供应商与系统接驳,而不需要担心兼容性等问题。?实现平台化的资源管理,形成完整、高效、统一的管理体系,实现新能源车辆信息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系统建设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本系统要求实现与郑州公交原有GPS智能调度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4.4.2.3 系统建设目标?搭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与国家电动汽车数据采集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具备实时的数据和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为新能源汽车运营的合理性及安全保障提供详实的数据信息和综合管理支撑。?平台实时数据采集和互动响应时间不大于2分钟(98%统计置信度)。?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营状态立体化监控网络,通过网络技术构建覆盖整车、运营主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4.4.2.4 系统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包括立体化网络监控系统、智能调度、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四个方面。?立体化网络监控系统立体化网络监控系统由车载端、数据服务器、用户终端及公共资源(包括卫星、GPRS/CDMA基站、以太网等)组成。通过该系统实现数据的上传与采集。在新能源车辆安装统一的GPS终端和协议转换器,对新能源车辆技术状态进行实时通讯,定期对车辆运行中的一些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实现对车辆总体技术状态的有效监控。?智能调度系统系统自动对进场车辆排班,自动生成发车计划并下载到车载机终端和调度屏,“刚”性调度与“柔”性调度相结合。同时系统自动检测线路大间隔,根据线路实时运营情况和路况信息,自动调整发车间隔。人工干预、电子路单、电子围栏、运营报表、支持出专车、机动车、区间车等调度,可回放车辆历史运行轨迹及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采集:车载终端从GPS接收机解析的运行位置、速度、时间、航向等各种能够反映目标的地理信息和车辆状态信息,如整车高压系统的电流及电压、车速、电池状态、发动机状态、电机状态、故障信息等合成统一的数据包通过GPRS上传到数据服务器。数据分析:数据服务器将车辆的状态数据存入数据库,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离线统计、分析和管理,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参数进行按试验工况或时段统计和分析,对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行驶里程、制动次数、平均速度、总油耗及电池状态、发动机状态、电机状态各参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对以上数据进行曲线图分析和比较,将最终得到的车辆状态显示到WEB页面, 供用户查看。?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实现各个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单元的信息集成,采用面向服务架构建立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及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及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组件化的用户界面提供服务接口,并采用服务调用机制实现整车技术状态监控、电池技术性能分析和实时信息预测等功能。系统各种功能模块以松散耦合的方式集成在一起。4.4.2.5 系统平台框架图及主要功能?平台框架图 ?主要功能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行车监控、智能调度、数据接口、数据管理、权限管理、安全保障。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包括动态采集和静态采集两种。动态数据采集的功能是:实时采集整车高压系统的电流及电压、车速、电池状态、发动机状态、电机状态、故障信息等,并进行数据存储。静态数据采集的功能是:为每台运营车辆建立标准、规范的数据档案库;包括用户信息、车型数据、日运营数据、日充电数据、周维修数据等。以下是关于如何采集数据、车载端系统结构以及相关数据采集的示意图。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行驶里程、制动次数、平均速度、总油耗、运营公里及电池状态、发动机状态、电机状态、故障信息等各参数的统计和分析。?自动清算新能源车辆某一时刻的平均速度。?自动统计车辆制动次数。?自动统计百公里油耗,形成百公里油耗对比折线图。?自动生成车辆油平面折线图。?自动生成新能源车电机温度曲线图。?发动机、发电机、电池异常状态报警。?车辆发车水温检测。?以数据和折线图多种形式显示发动机工况。?系统具备统计电机负载率、电机温度及电池电流、电池电压、电池剩余电量的功能。?提供车辆计划时间、发车信息、签点信息、进出场时间,载客里程、空驶里程、运营速度等运营明细数据。?自动统计各车辆运营考勤、趟次、早晚点时间、车辆违章、载客里程、空驶里程的日报、月报、年 报。?自动统计车辆首末班准点率。?系统可以根据运营里程形成车辆保养维护计划。?自动生成车辆营运公里、非营运公里、油耗、维修费用报表。?系统可以区分车辆营运与非营运状态,形成运营里程统计报表,根据里程、油耗、维修费用统计运营成本。?可根据采集的营运数据,按照任意单位、路别、车辆或其它选项实施灵活客运、安全等管理活动,并能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或管理模型,作为各级领导决策时的参考依据。?超速报警,可提供站与站之间的速度限制。?系统具备各种营运数据的统计存储的功能,并可根据一定积累后记录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形成如趟次百公里油耗、超速信息、运营公里等分析数据,如配车分析、行车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车辆停靠站时间分析、油耗分析、营运、空驶、行驶公里数分析、非正常开关门分析、故障分析和事故分析等,逐渐生成科学和调度管理模型,指导生成合理科学的行车计划,并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制定行业服务标准提供依据。下面是车辆状态、运营状态、电池状态和电机状态数据分析图:车辆管理 车辆运营状态 车辆电池状态 车辆电机状态分析结果可以用多种方式显示,如数据报表、曲线图、折线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并提供数据导出功能,以下是几个图的示例。 发动机工况数据 油平面折线图 车辆出场水温查询 超速报表 公里日统计3.行车监控?实时监控?具有模拟监控和GIS电子地图监控两种方式,对营运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直观的监控。地图可任意缩放、移动、开窗口显示和实时跟踪显示调度区域内任一辆车的运行轨迹。路单视图实时显示车辆的发车趟次信息。?实时显示线路电子路单、线路全天计划发车趟次、线路当前发车趟次统计、线路发车完成率、总配车数、实时运营车辆数、车辆部位号、车辆编号、线路号、司机姓名、车速、车辆状态、是否到站、发车时间等信息。通过发送短信、语音调度指令或免提通话来完成对车辆的调度。车辆进行终点场区,系统向车载终端发送已运营车辆趟次和下班次的发车时间点。?实时监控车辆,显示调度区域内所有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有效消除定位数据漂移现象,对车辆24小时监控,任一时间、地点均能查询行时车辆的运行情况。随时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方便地修改发车时间、修改发车间隔、统计趟次、修改车辆状态、请求与接收通话等。?车辆安全监控,实时显示车辆普通、空调等车辆类别、司机姓名、发车时间、定位时间、瞬时速度等参数。针对营运管理规范(不同路段的限速值等),在实际运营中,当驾驶员出现超速、不按规定开关车门等违规行为时,直接对驾驶员给与文字、语音提示,及时告知驾驶员终止违规行为,并形成相关的记录报表。?车载系统中有报警功能键,实时显示车辆故障、事故、报警、超速、堵车、维修等信息。遇到事故、堵车、故障或紧急突发事件等状况下,可通过GPS车载终端,向中心发送报告情况。也可通过车载免提电话向中心进行反映。?支持模拟图和电子地图查找车辆位置信息。?车辆在线、离线状态提示。?可进行电子围栏设置,在遇到车辆离线、超速或进入站点不按时离站的情况时,系统会通过声音报警提示调度人员及驾驶员,让其遵守行车计划。从而有效的杜绝了不正点发车、超速,绕道,压点,越站等现象。?实时双向通话,并可以按单车或者群发方式对车辆发送加减速等语音短信来调度控制车辆。?实时对场区车辆发送发车时间点、车辆已运营趟次等信息。?实时监控发动机的工况数据、车载客流信息,点播查看车内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具备对线路驾驶员信息、班制信息、发车规则、驾驶员计划,方便调度人员对排班基础数据的灵活调整,相关功能模块应充分考虑设计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驾驶员考勤通过在车载终端上刷卡等简易方式进行签到、签退。?车辆进出场站自动准确识别,并将车号、时间、进站或出站实时信息发送到信息中心,供调度系统提取车辆进出识别信息,在其基础上进行自动调度发车。当识别车辆回场后,自动根据计划派发一趟车,并将该派车指令发布到车辆终端显示屏上,同时发出语音提示驾驶员正点发车。?地理信息采集器进行线路测绘,采集线路站点、进出站点,限速、特定语音报站等地理信息数据。根据地理信息生成电子地图、生成虚拟线路图(线路站点直线图),并根据线路、站点变化,随时对电子地图进行修改。?可以全程监控运营车辆是否违章超速,系统按照安全等级对路段进行预先设置并下载到车载终端中,驾驶员如果行驶超速,车载控制器终端立即发出“超速行驶,请减速”的语音提示,同时调度中心会将记录、汇总违章行为记录。?轨迹回放?可分时间、分线路或车辆号查询车辆运行轨迹。?支持回放速度调节,GIS地图大小缩放。?地图可以查看以往车辆的运行情况。系统自动记录车辆的定位经度、纬度、时间、方向、速度等运行参数,并支持事后回放、分析、查询和打印输出等。?系统可记录所有车辆的各类信息,实时或按需重新回放显示。? 报警监控在出现发动机报警时,监控程序界面会自动弹出报警信息,供调度员查看处理。同时,严重的报警信息会以短信方式发送给相关人员尽快处理。最终,所有报警信息都存储在系统中,用户可以按时间或者报警类型进行查询和分析、统计,支持页面查询和报表查询两种方式。?线路查询?可查询线路上行、下行线路轨迹、站点位置。?支持单线路、多线路显示。4.智能调度 系统支持单线调度、双线调度、小线路集中调度、大线路现场调度调度方式。?通过发送短信、语音调度指令或语音通话来完成对车辆的调度。?系统能够自动向车载终端发送已运营车辆趟次和下班次的发车时间点。?按照发车计划,结合实际的车辆运营情况,系统自动编排车辆发车间隔计划,“刚”性调度与“柔”性调度相结合。?对车辆进行灵活的调度。可以通过右键菜单方便地修改发车时间、修改发车间隔、统计趟次、修改车辆状态、请求与接收通话等。?自动检测线路大间隔提醒调度员注意路况和发车情况,并重新计算合理的发车间隔;?支持远程线路修改,合理调配车辆,提高车辆运营效率。?发车间隔预测?根据计划发车趟次、当前运营车辆数、线路车速等信息,合理预测线路的发车间隔和发车情况。5.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对采集到海量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备份、调用;?保证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数据的实时性和一致性;?对维修、保养、充电、油耗等各方面建立专门的管理模块,进行车辆维护及保养信息等管理,便于经过定期示范运营后,能对车辆及关键部件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估。车辆充电、电池维护记录,电池维护计划的数据管理如图: 车辆充电记录 电池维护记录 电池维护计划这是充电机上传数据示意图和日产电动汽车动态管理系统详细数据示意图。 6.车辆数据传输接口对车辆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并可根据国家新能源车平台协议跟国家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有效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7.权限管理该系统具有多级的用户权限管理:实现对系统访问权限、用户密码管理,可对单位部门、线路、车辆、驾驶员等营运基础数据的设置及查询管理,完成各部门数据访问和中转服务,具备灵活、便捷的权限调整方式,便于系统管理者进行权限分配。系统对各类用户定义不同的角色,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管理最高权限的拥有者,可针对用户角色为其分配对应的操作权限,以此保证系统操作的安全性。8.安全保障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安全机制;建立事故预警信息系统及制订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加强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安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GPS和GIS技术,直观的展现了城区的各个场站的分部位置;对车辆线路在城区的分布、运营情况、车辆的故障数量、路段常拥堵区域、事故多发区域等情况一目了然;通过CAN总线及GPRS网络,实时回传电机温度、电池电压、电池电流及剩余电量等信息,当车辆状态异常时,自动发出报警信息;电子地图结合车载系统中报修功能,实现车辆保修处理。车辆在运行途中出现技术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运行时,按功能键即向中心发送抢修信息,经审核确认后,该车辆立即退出运营系统;利用车载系统,自动判断车辆超速信息,及时提醒驾驶员降低速度,已保证车辆的运营安全。4.4.2.6 平台系统特点?极强的容错功能,具备大数据量处理能力,该系统拥有同时对一个企业4000多台车辆数据传输处理的能力。再GPRS信号不稳定时,GPS车载终端会保证数据回传的完整性;为准确显示车辆发动机工况及电机、电池实时信息提供保障。?GPS信号漂移修复功能,在车辆因进入高楼和立交桥所造成的GPS盲区而无法定位时,系统的盲区修复功能可有效的解决GPS信号漂移问题。?当主通讯网络出现问题时,系统本身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通讯网络来进行数据通信和传输。而且数据库系统可支持双机热备,若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备用服务器,整个恢复过程安全高效,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了车辆数据的完整性。4.4.2.7 数据通信网络建设要求?概述通信系统分有线和无线通信两种类型。有线通信是指局单位与各分支机构之间的数字电路(如2M带宽城域网光纤、ADSL等),无线通信是指用于对车载设备运营数据传输和充电站参数数据传送的GPRS/CDMA无线数据通信。?范围车载系统定位信息、速度信息、发动机工况等实时数据传输。?基本要求通信网络为各子系统提供一个完善的通信平台,必须满足各子系统对信息传输的要求。?网络类型包括移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两部分,对通信网的总体要求是: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便于扩展、经济实用、兼容现有通信设施。系统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特别是车辆运行环境要求。?为用户提供高速度、高质量、远距离、安全可靠、不间断实时传输的数字型信道传输。?主要技术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7293-97《城市公共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有关规定。?建设原则?新能源车辆信息化系统须全天候24小时*365天运行,对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要求较高,要求提供24小时服务;不能因网络服务提供商对通信网络调整而影响到网络的使用者;在通信高峰期仍能保证较短的通信延时;缩小通信盲区范围;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协助。?无线通信网络设计必须可靠、稳定。?使用多种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GPRS/CDMA公众网络。?与业务无关,支持多种行业应用。?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平台。?有线通信网要求?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新能源车辆信息化和资源优化管理,考虑现有的组织结构,考虑伸缩性,将物理设备位置改变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小,运营成本不会大幅提高。?数据中心网络设计应包含以下几个层次:数据中心包括Internet接入网和局域网,Internet通过接入网由数据中心统一控制访问权限,即设定不同身份的人可以上互联网或不可上互联网。数据中心局域网带宽要求100M以上。?单位下属部门等分支机构,网络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接入网。?接入网:建议使用2M以上专用数字电路。?无线通信网要求?无线通信网(数据和语音)覆盖区必须包括所有受控线路车辆的行驶区域。系统 的工程覆盖区按所有受控线路站点实际位置(经纬度)确定。?移动车辆位置、速度、方向等数据的传输?满足车载系统并发连接通信线路要求。?通信高峰时段性能稳定性:8:30-9:30, 11:30-12:30, 17:30-19:30。?GPS刷新频率:最小3秒/次。?传输质量符合GB7293-97《城市公共交通通信系统》中第3.3节“系统传输质量”规定。?环境条件符合GB4799.5《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的有关规定》?误码率小于10的负6次方 4.5 周界防范系统4.5.1 功能需求在快速公交夜间停运期间,对站台边界进行防护,检测到非法入侵即发出告警信息,并通过数据网络上传至值班室,并能够实现公安局110系统信息联动。系统应与视频监视系统联动,告警发生时触发本地摄像机。系统应能与广播系统联动,告警发生时可发出预置的声音警告(用户可选择关闭此功能),同时值班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站台音频广播系统对站台进行喊话,警告非法入侵人员。系统应具有网管功能,可以监控探头、缆线及周界防范系统的运行状态,故障时能及时发出声光报警并进行地理位置定位。网管系统界面应按模拟实际线路设计。4.5.2 系统构成由红外或激光对射探头、红外幕帘设备、多普勒探头、信号控制主机、蓄电池、监控主机与控制操作键盘等构成。投标商应根据上述周界防范系统的实现功能、操作关于流程的,对周界防范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满足招标方使用需求。4.5.3 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周界防范系统应注意对布防键盘连线的保护,防止站务人员无意损坏、站房桌子挤断等;?应该对周界防范系统的各种设备做好自身的保护,防止夜间遭到车辆撞击、人为破坏等形成的故障等。投标方有义务向招标方提出关于设备安装的合理化建议; 4.6 其他系统设备4.6.1 管理终端4.6.1.1 台式计算机 配置要求:CPU:INTEL I3 550内存:4G DDR3硬盘:1T显卡:AMD Radeon HD5450光驱:DVD显示器:21.5寸以上(16:9/16:10)品牌:联想、方正、DELL、HP等;4.6.1.2 便携式计算机配置要求:CPU:Intel 酷睿i5 2450M内存:2G DDR3硬盘:500G显卡:集成光驱:DVD显示器:12.5英寸品牌:ThinkPad、DELL、HP等;4.6.2 计算机配套软件:Win7 pro,office2007;要求采用设备原厂商集中授权形式,每一套软件的序列号或者相关授权文件能够必须通过设备原厂商得验证。4.6.3 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server 20084.7 、与快速公交相关系统的接口4.7.1.1 与售检票系统接口智能公交系统为售检票系统提供所需的通信网络和设备用电。接口位置在智能公交系统网络配线架和配电箱下口。4.7.1.2 与郑州公交原GPS智能调度系统接口电子站牌、LED显示屏、广播系统应与郑州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联机,完成必须数据文字显示。智能公交系统承包商应对车辆承包商提出车载设备安装等要求,智能公交系统承包商提供本系统车载设备,车辆承包商负责安装,智能公交系统承包商提供技术支持及配合。4.7.1.3 与供电系统接口供电系统提供经过UPS整流输出的交流220V稳压电源;分界面在UPS电源设备配电盘接线端子,智能公交系统提供接线端子至其设备的电源电缆。4.7.1.4 与土建系统接口本系统设备安装基础的施工将随车站地面装修层的施工同步进行或地面局部预留进行二次施工。承包商负责提供设备安装基础和终端设备的布置要求。承包商负责提供设备线缆敷设要求,由土建承包商完成线槽或套管的预埋。土建专业根据上述承包商提供的与土建相关的要求进行预埋或作地面局部预留为二次施工提供条件。智能公交系统与土建专业的设计分界点在各站站台。4.7.1.5 接口分歧的解决本系统与相关系统接口及工程设计界面有分歧(很难区分的接口界面)的地方,承包商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接口界面的协调,直到最终确定相关接口、传输协议等方面内容。承包商应充分履行以上接口内容,并与招标方一起与相关系统承包商进行接口协调。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河南省机电设备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