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南部地区双龙街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河西南部地区双龙街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河西南部地区双龙街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受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的委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承担了河西南部地区双龙街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环发2006[28]号),为推进和规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相关情况向各单位和市民进行二次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双龙街道路工程北起寿带街,南至新河路,长1.625km,设计车速30km/h,路宽28m。工程总投资12702万元。本工程施工期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共12个月。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施工期:


  ①废水:


  施工区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被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污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另外建材通过水路运输时洒落和桥梁施工产生的泥渣、施工机械漏油、施工泥浆、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受雨水冲刷也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


  ②废气:


  项目施工期间废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车辆装卸、运输拌和产生的大量扬尘,以及车辆船舶的燃油废气、沥青铺设的无组织排放烟气。


  ③噪声


大量施工作业机械和施工运输车辆是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源。


  ④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施工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工程土方。


  ⑤生态影响


  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和开挖等方面,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以及原有的土壤结构,在一定时段和区域内将造成水土流失;工程活动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会对评价范围内的动植物的生长、分布、栖息和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运营期:


  ①废水


  运营期间主要的水污染来源于降水冲刷造成的路面(桥面)径流。


  ②废气


  运营期主要废气污染物为公路车辆尾气、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从而产生的二次扬尘以及在运送散装含尘物车辆经过时,由于洒落、风吹等原因,使物料产生的扬尘。


  ③噪声


  主要噪声源为公路运营后车辆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产生的噪声;行驶中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产生的噪声以及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使高速行驶的汽车产生的整车噪声。


  ④固体废弃物


  运营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⑤生态影响


河西新城南部地区的土地改变为城市建设用地后,农田生态系统消失,除了直接的农业产出功能丧失外,农田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诸如氧平衡、养分循环、固碳、废物消解等功能也将消失。项目建设区域不经过生态功能保护区,评价范围内现有植物均为本地常见物种,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江苏省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亦无古树名木分布。道路建成后可能对工程沿线的动物栖息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施工期:


①社会影响减缓措施:施工现场的入口设置广告牌,以便群众受到不利影响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并得到解决。对施工车辆车速进行严格管理,避免事故发生。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重要文物遗迹,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与文物保护部门联系,以防重要文物流失和遗迹损坏。施工前先进行勘测,工程设计方案应经过南京市文物局同意,报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批准。


②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敏感目标附近的强噪声施工应设置移动声屏障;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


③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应设专人负责保洁工作,及时洒水清扫,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符合要求的围档,对堆土场、散装建筑材料堆放场要采取压实、覆盖等预防措施;渣土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运土卡车要求完好无泄漏,及时清洗渣土运输车辆;合理规划渣土运输车辆行驶线路和时间,减少扬尘污染。


④生态保护措施:开工前对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严格按照相关手续对项目占地的土地利用性质进行变更。施工期临时设施用地尽量选择在公路征地范围内,凡因公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均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路基清表工作应严格控制在公路用地范围以内,对于有保护价值的植物进行移植。


⑤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严禁在工地焚烧各种垃圾废物;弃渣统一交由政府指定的渣场处理,做好临时渣场的防护,做到及时清运;施工中产生的弃土要集中堆放并采取封闭以及遮盖措施;生活垃圾须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按照南京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严格施工管理工作。


⑥水污染防治措施: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并实施环境监理;工地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物料垃圾等尽量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并联系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机械设备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桥梁桩基钻孔施工过程中工尽量采取清水护壁工艺,或采取封闭施工,尽量减小钻孔施工与周围地下环境的接触面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浆等污染物进入地下环境而污染地下水。为防止油料等物质不慎泄露对堆放场地附近的地下水环境带来影响,可在建筑材料堆放地设置一定的防渗区域,专门存放油料及化学品物质。


运营期:


①声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全线采用低噪声路面,预留资金根据营运期超标情况实施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规划部门在功能区规划时,建议在本项目两侧道路红线近距离内尽可能规划以工商业功能为主。


②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加强对道路和桥梁的养护,使路面保持良好运营状态,减少沉降在路面上的尘粒。加强桥梁下方和道路两侧绿化,栽种可吸收或吸附汽车尾气中污染物的乔木、灌木等树种及草坪,以控制废气向周围环境扩散,并做好绿化的维护工作。


③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为避免道路跨河段有毒有害物质运送过程中发生泄漏对水环境的影响,禁止运送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进入该道路,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路面(桥面)排水系统进行运行清疏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④生态保护措施:定向营造以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结构层次植物群落,配备专业人员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河西南部地区双龙街建设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地方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河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构筑道路网络、加密路网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项目的建设运营对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并加强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环境管理和监控的前提下,可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达标、减缓生态影响的要求,使项目的环境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此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向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众认为必要时可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查阅报告书简本和索取补充信息的时间为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为本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村镇居民和单位工作人员、与本项目相关的行业专家及环保主管部门官员。


  征求意见的内容为与本项目或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有关的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征求意见可以通过面谈、电话、电子邮件、书信等形式进行。


建设单位: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指挥部; 联系人:田颖


联系电话:***-******** 地址:南京市应天大街901号


  评价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联系人:王大伟


  通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99号 邮编:300074


E-mail:hbyhuanping@163.com 电话:***-********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2012年8月24日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