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建设招标公告

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建设招标公告

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建设概算征集公告
项目编号:0611-B********57-1
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拟建设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现对该平台(详见附件-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的概算进行公开征集,欢迎对本项目有兴趣的供应商递交概算建议书。
1、询价起止时间:2012年9月21日起至2012年9月25日止,每日上午9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7时。
2、概算建议书递交地点:重庆市江北区五简路2号重咨大厦A幢20楼2007室。
3、概算建议书免费提供,一切与概算建议书有关的费用均由供应商自理。
接收单位全称: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罗忠保
电 话:***-********
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9月21日



















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二0一二年九月一、项目开展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一)项目开展的背景和发展概况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是我市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气象灾害可防、可控的核心环节。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防灾减灾、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形复杂,自然生态条件脆弱,灾害性天气种类多,发生频繁,局地性、突发性特征非常明显。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不断加大,气象灾害防御已成为我市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落实企事业单位防御气象灾害的主体责任,提升其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根据《重庆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要求,自2010年开始,我市启动了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该项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11年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创新工作。随着此项工作全面推开,纳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方便企事业单位进行类别确认申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针对性,市局今年将建设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纳入市局重点工作任务。(二)建设依据?《重庆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24号)?《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DB50/368-2010)?《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办发〔 2010〕34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渝府发〔2009〕80号)?《重庆市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实施方案》(渝办发〔2010〕261号)二、管理平台概述(一)平台简介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是依据《重庆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和《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基于GIS技术,针对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内涵,着眼建立气象敏感单位管理的“五大工作机制”,其中单位类别认证和气象服务是其中两大核心功能。平台由重庆市气象局进行建设搭建,后期可以扩展各区县气象局分别搭建分布式子系统以满足数目庞大的各类单位用户。(二)技术路线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平台开发,采用B/S(服务器-浏览器)构架。客户端采用FLEX/Silverlight/JAVA等多种富客户端(RIA)方式进行封装。系统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发布,服务器部署于市气象局已有的WEB发布服务器上。由于系统采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平台发布,因此网络安全性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点。通过有效的权限设计和数字证书网络安全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正确授权的用户能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并且普通用户只能登记本单位信息而不能随意登记其他信息。用户单位信息登录后,按照《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流程进行类别认证与审核完成。(三)平台服务对象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对象一共分为四类:i.市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服务平台各级用户的授权;对敏感单位类别进行确认;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制定应急预案模板;工作督查;绩效评估;ii.区县气象局敏感单位类别认证申请受理;敏感单位类别初审;初审材料上报;本区域敏感单位牵头管理与气象服务。iii.行业主管单位本行业敏感单位具体组织管理督促本行业敏感单位软硬件建设和应急响应iv.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用户敏感单位类别认证申报本单位应急预案制作、整理、上报;本单位气象灾害预防措施上报;本单位气象灾害防御软硬件建设和应急响应查询本单位相关信息;(四)平台扩展重庆市共有38+1个区县,所包含的各类气象敏感单位数量庞大,采用单点式系统难免会遇到系统访问数量多、负载大、数据资源不便管理的问题。因此系统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设计为可以灵活扩展的系统结构。在后期使用中,可以按区县为单位建立统一大平台之下的分布式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在各区县气象局分别建立分布式子平台,负责处理本区县所有敏感单位申报材料提交、受理申请、组织初审、初审上报、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应急预案处理等管理工作。市气象局建立统一管理平台,对全市敏感单位形成“一张图”管理模式。(五)平台建设原则i.统筹规划与分布实施原则根据重庆市气象灾害敏感单位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统筹规划气象灾害敏感单位互动管理平台系统的硬软件及网络环境,功能需求,数据需求等。根据进展和应用的重点,分批分阶段进行。ii.先进性与扩展性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国内先进且成熟的技术、使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在系统选用及体系构建上应体系业内最新技术,符合今后发展的方向。系统设计遵循业界标准,提供开放、灵活的接口,便于数据交换,支持用户进行二次开发。iii.可靠性与网络原则可靠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可靠性,表现在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准确可靠;二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系统运行无故障率必须达到用户的管理需求,并具备良好的安全保密措施。此外,系统要能够实现互联网络发布与使用。iv.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要建立一套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严格的授权访问机制、合理的网络隔离措施,有效的防止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破坏。在系统设计和建设中提供软件的开发质量,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六)平台架构设计原则由于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是针对全市各区县范围内的敏感单位,平台具有存储大量的单位数据、同时响应大量并发请求的特点。在平台响应和处理时,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变换,因此系统对服务器CPU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图形处理等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根据平台中的数据容量大、图形图像处理多、要求有高速CPU处理能力等特点,系统设计应考虑如下原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技术上具有相当的先进,不易过早被淘汰;?软硬件之间的相互兼容;?性能可靠稳定,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厂家技术支持力量强,更新维护有保障。系统环境配置包括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安全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硬件环境主要是建立和调试系统运行的服务器、客户端、外设等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则起到连接服务器和客户端,保证系统正常运转的作用。1、网络、硬件构架 (七)服务平台构架特点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分为数据库、GIS系统中间件平台和服务平台业务模块这样三层的总体平台框架设计,通过建立管理部门的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进行统一的松散耦合,利用消息服务机制实现应用平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并通过门户网站进行系统整合,为单位的内部各级部门以及敏感单位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工作与沟通的信息平台。松散耦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个系统没有分层,那么各自的逻辑都紧紧纠缠在一起,彼此间相互依赖,谁都是不可替换的。一旦发生改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对项目的影响极为严重。降低层与层间的依赖性,既可以良好地保证未来的可扩展,在复用性上也是优势明显。每个功能模块一旦定义好统一的接口,就可以被各个模块所调用,而不用为相同的功能进行重复地开发。对于政策法规模块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对应不同对象。 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框架的设计具备以下特点:i.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支持Oracle、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可运行在Windows、Linux或UNIX平台上并支持将来企业其他系统运行于开源环境之中,用户管理、系统操作日志及常用标准编码表全部交由数字化软件平台统一管理,从技术层面上真正一体化。ii.严谨的操作日志和管理日志登记信息化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在做重要的操作时,都会记录操作日志,记下操作发生时间、操作人、牵涉的部门、操作员,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备注信息等,以备日后查询。这样在数据库层之上添加系统的业务日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增加了使用人员的责任感。iii.严格周全的权限分配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应具有完善的操作员权限级别控制架构。系统级的权限由信息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管理模块来设定。各个子系统自己特有的权限由子系统的管理员分配划分。系统每做一个重要操作,都会校验当前操作员是否拥有做该操作的权限,才决定是否允许该操作继续进行。把系统的权限细化,满足企业各部门的不同需求。信息化系统的所有程序模块,在做一些重要的操作时,都会记下操作时间、操作人、操作情况简述等日志信息(比如修改资料、审批记录等),供日后查询。在此界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全平台、在任意时间段的日志信息的查询。(八)服务器管理平台部署于气象局已有服务器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建设,尽量依托现有硬件及网络的资源和安全防护措施。(九)GIS支撑环境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的核心是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在超大规模、虚拟化的硬件架构基础上,提供以微内核群(MicroCore)为支撑的高效可靠的“空间信息数据中心”(DataCenter)和可快速搭建配置、跨平台、可扩展的设计开发中心(Designer Center);以“按需服务”的模式提供多层次的应用服务及解决方案。 三、平台功能模块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平台设立七大模块,包括:地图操作、类别认证、应急响应、工作督查、效益评估、政策法规、网上交流等。 (一)类别认证模块模块功能:实现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类别认证流程的网络化管理。按照《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气象保障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申报审批流程,系统设计完善的工作流程。不同级别用户登陆系统后,可以看到对应的信息。i.敏感单位自评申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或则相行业主管部门通过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提交相关表单材料。?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类别认证申请文件及认证申请表单填写。?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扫描件上传。?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上传。?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经纬度坐标填写或通过服务平台地图选取工具在地图上点击所处位置,自动填写所在经纬度坐标。 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类别认证申请表单ii.区县气象局审批工作流区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登陆系统,进行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申请受理、组织初审以及初审上报工作。?登陆系统后即可查看最新申报单位信息。?查看未处理申报单位信息。?区县气象局在五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区县气象局在五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现场比对、初审,确认敏感单位类别。?区县气象局初审完成后,签署初审意见以及电子签名,并通过管理平台及时将申请单位表单及材料提交市气象局审批。 iii.市气象局审批工作流?市气象局在系统中收到区县气象局初审上报信息后,组织专家对气象敏感单位类别进行评估,并用系统工具签订评估意见电子签名。?专家组成员评估材料完成后,管理领导做出审核认证,并签署审核认证意见电子签名,完成类别认证流程。?平台具备自定义工作流扩展功能。 iv.地理编码影射敏感单位业务数据要能在GIS系统中展示运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该业务数据给绑定到相关的地理位置上,如果业务数据没有和地理位置关联,没有给该业务数据赋予一个空间的位置,那么该业务数据是无法在GIS系统中展示运用的,因此这一步的操作可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实现方法上,采用地理位置编码来关联业务数据和GIS地理数据。地理编码影射就是要为敏感单位业务数据产生该地理编码,把业务数据和空间地理位置相关联,为业务数据能在GIS系统中展示起到关键作用。(a)敏感单位坐标映射转换将敏感单位申报材料中经纬度坐标自动转换为地理信息系统使用的大地坐标系统。(b)敏感单位坐标获取当敏感单位申报材料中没有明确经纬度坐标,行业主管单位在提交材料时通过平台工具点击电子地图以获取该敏感单位所处坐标值自动填入申请表单。v.敏感单位管理(a)敏感单位查询?通过鼠标交互设置图形提取的空间范围:在电子地图上鼠标点击单位,弹出单位信息窗口,实现单位信息查询。 ?鼠标开窗:用鼠标在屏幕上构造矩形裁剪框来设定查询区域。?圆心半径:在屏幕上以鼠标为圆心构造圆形查询框作为查询区域。?任意多边形:通过鼠标设置任意多边形作为查询区域。 ?两点输入:输入查询区域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坐标,构造矩形裁减框来确定查询区域。?选择边界区要素类:选择一个地图集图层,设置属性查询条件及缓冲区半径来确定查询区域。?由地图集图层生成缓冲区:选择一个线图层,根据输入的半径生成缓冲区,将该缓冲区作为空间查询范围。?全图库区域:将全部地图集区域设置为可能空间查询范围。?由要素类生成缓冲区:选择一个要素类,设置属性查询条件及缓冲区半径来确定查询区域。?按行政区域查询:通过选择市级、区极或县级行政区的名称或在地图视图上用鼠标交互来获取行政区的范围,以此作为空间查询范围。?按地理要素查询:选择地理要素的类型,通过所选类型的属性特征码来获取空间查询范围。 (b)敏感单位统计分析提供基本分类查询后对不同数据产品的多条件联合查询功能,即进行分类查询后,针对查询到的某类数据的特点,选择与其相关的多种条件同时进行查询,生成统计图和表格等可视化结果。?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在地图上选择图形要素(一条道路、一个区域和一个点状图形),设置缓冲区的偏移距离和单位,在图形周围生成缓冲区(半透明图形),并将缓冲区的地图要素以图片及表格数据形式表现。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拟提供以下几种类型的空间缓冲区分析:从文件类型分:点BUFFER分析可分别计算一个点的Buffer区、一组点的Buffer区、某类全部点的Buffer区。 线BUFFER分析可分别计算一条线的Buffer区、一组线的Buffer区、某类全部线的Buffer区。 区BUFFER分析可分别计算一个区的Buffer区、一组区的Buffer区、某类全部区的Buffer区。 (c)敏感单位专题图统计专题图可以在一幅地图上表现多个属性以及不同属性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点状符号图、柱状图、饼状图等来表示要素的结构。(二)应急响应模块模块功能:告知不同类别气象灾害敏感单位防御气象灾害应采取的软硬件措施;应急预案分类管理;敏感单位预案自定义编辑;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实际情况。(三)工作督查模块模块功能:气象部门和主管行业通过管理平台定期对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督查、核实。主要包括:?督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类别认证申报情况。?定期督查气象灾害敏感单位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督查气象灾害到来之后预案的实施。?将气象灾害敏感单位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目标考核的情况(四)效益评估模块模块功能: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效益评估。对气象服务效益(或效用)进行比较科学,客观地评估。其基本思路是:选定气象服务敏感性行业,确定敏感性行业中的典型单位,确定高气象敏感行业应用气象服务产生年增值占行业年产值比率(简称:确定气象服务产生年增值比) 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评估气象服务的行业效用。具体方法和步骤是: ?选定高气象敏感行业.利用气象部门内部气象服务专家的经验,应用专家评估法评定高气象敏感行业并排序,排序标准是敏感度和气象效用大小.在行业气象敏感排序的基础上选取高气象敏感度的重点行业进行重点评估。 ?确定气象服务产生年增值比。为了确定高气象敏感行业应用气象服务产生年增值占行业年产值比率,在选定的每一个高气象敏感行业中选取一个典型生产经营单位,深入到该典型生产经营单位对其生产和经营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气象服务产品具体影响的部位和影响程度,测算或评估气象服务对该单位的增效量及这个增效量占整个单位年产值的比例。?用德尔裴法(Dephi method)评估气象服务的行业效用。以气象服务典型生产经营单位的增效比例为参照,应用德尔菲法评估气象服务在每个选定的重点行业中的增效比例,再根据行业年产值的统计数据推算出各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用.所有重点行业的气象服务效用加总即可代表公共气象服务在各行各业的整体效用。(五)政策法规模块模块功能:可以实现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等网上查询。政策法规文档由市气象局工作管理人员通过管理后台陆续添加。对于政策法规模块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同的要求对应不同对象。(六)网上交流模块模块功能:实现管理机构和具体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的互动交流;发布各级气象灾害敏感单位管理部门机构的联系方式。(七)地图操作模块管理平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搭建,具备对电子地图的操作功能:包括地图的显示、 地图拖动、 地图放大缩小、 标尺缩放导航等。 通过左侧工具栏或右键对地图进行拉框放大或缩小,也可以直接通过窗口地图标尺直接将地图缩放到某一级别。 i.地图放大、缩小 系统提供的地图放大、缩小操作的实现方式有三种方式:(1)通过选择工具栏的放大、缩小按钮,对地图进行点击或拉框放大、缩小。 (2)通过点击地图标尺上的刻度实现地图的放大和缩小。 (3)通过鼠标滚轮的滚动实现地图的放大和缩小。ii.地图移动地图移动实现方式有:(1)点击地图移动按钮,对地图进行拖拉来实现地图的移动。(2)通过地图标尺上的上移 、下移 、左移 、右移 按钮实现地图的移动。(3)用户通过对键盘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的单独或组合使用,来对当前地图进行移动。对地图的移动共包括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向。按住某个键或某个组合键时,地图上会出现短暂该方向的图标显示,以提示地图移动方向。iii.地图刷新工具栏提供刷新按钮,点击后地图自动刷新iv.地图复位地图复位实现的功能是将地图还原到初始大小和状态,有两种实现方法:(1)点击工具栏的复位按钮。(2)通过地图标尺上的 实现地图复位。v.地图鹰眼鹰眼:俗称地图的鸟瞰图或缩略图。在电子地图中鹰眼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鹰眼可以知道地图的当前位置;也可以在鹰眼上点击、拖动或移动到想要查看的位置。鹰眼的可视范围总是比主图的可视范围大,主图的地理信息总是比鹰眼地图的地理信息详细。鹰眼地图的可视范围广阔,可以看到当前主图周边概况。可以通过按钮展开鹰眼或关闭鹰眼。鹰眼覆盖位置为当前显示的地图范围。可以通过直接移动鹰眼内地图达到快速移动地图窗口内的地图的效果。vi.查询功能 vii.地图编辑功能 viii.空间分析功能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