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省级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c1fb6c61f252.jpg" target="_blank">********c1fb6c61f252.jpg">

郭政办发〔2020〕82号

*******b9cba41e5d4881d3b.jpg" target="_blank">*******b9cba41e5d4881d3b.jpg">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省级绿色优质水稻

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体制机制,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推进我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优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特制定我镇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生 产 部 分

一、基地概况

(一)基地位置。郭猛镇位于盐城市盐都区东南部,域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5万亩。基地涵盖刘垛、护陇、护西、孙英、新星、西湖、新跃、杨侍、民乐、明朗10个村(居)。

(二)创建面积:郭猛镇绿色优质水稻基地创建面积2.10万亩,其中:刘垛840亩、护陇2373亩、护西2057亩、孙英2280 亩、新星1868 亩、西湖2015 亩、新跃3259亩、杨侍2243亩、民乐1270 亩、明朗3308亩。涉及3256 户。

(三)基地环境:基地处于江苏北部里下河地区,年平均气温14.3℃,降水量1006.8毫米,日照时数2135.2小时,无霜期220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全氮0.12%、全磷0.113%、速效钾186mg。基地内河湖密布,农田林网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且基地内基础设施配套,2014年1月-2019年1月水稻生产基地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几年,基地内环境未发任何污染和大的变化,基地符合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

二、基地生产

(一)推行标准化生产制度。基地制定标准化生产制度,引用盐都区统一制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推行标准化生产,同时针对技术规程中涉及的标准的不断更新优化、农药防治效果不佳等情况及时与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沟通更新规程,并做好更新后的应用工作。

(二)实施应急管理制度。针对突发自然灾害和爆发性病虫害发生时造成减产或绝收等情况,由基地管理办公室应及时拿出应急管理预案,与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基地单元,同时做好宣传、指导工作。

三、生产技术规程

盐都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盐城市盐都区境内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适宜品种类型、产量结构、群个体生育指标、栽培和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盐城市盐都区境内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生产。

二、品种选择

全区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粳稻:南粳9108、南粳5718、扬育粳2号、淮稻5号、盐粳16。全生育期150—153天,分蘖性强,成穗数较多,后期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综合性状较好,高产优质商品性好。

三、育苗

(一)秧田准备

选择杂草基数少,地势高爽、排灌方便的田块作苗床,采用肥床旱育技术育秧;按苗床与大田1:15的比例,留足苗床;机插秧按1:60的比例。冬春及早翻土,亩施腐熟有机猪厩肥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500-800公斤,撒匀翻土,开好沟系;播前7—10天,每亩苗床用1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钾进行播前培肥,均匀撒施于苗床表面,再将苗床表面15cm翻土2—3次,充分拌匀苗床表土待播。

(二)种子处理

先日光曝晒2—3个太阳,杀灭种子带菌。灰飞虱、稻蓟马严重地区,可加吡虫啉、噻虫嗪浸(拌)种。

(三)播种及秧田期管理

1.育秧:5月初浸种,5月10日前后落谷;籼稻4月下旬浸种,5月上旬落谷。落谷时,浇足底墒水,均匀落谷,精细盖籽,及时覆盖,把好播种落谷关;坚持适时揭膜、及时补水,旱秧旱管、看苗追肥等科学管理措施。

2.秧田病虫防治:秧田应用无纺布覆盖育秧,防治灰飞虱。发现苗稻瘟,用稻瘟酰胺进行防治。移栽前2-3天打好“送嫁药”,药剂用吡蚜酮或吡蚜噻虫嗪。

四、移栽

(一)大田准备

每亩在250公斤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腐熟的畜禽粪肥1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500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尿素5公斤、硫酸钾5公斤,结合整地施入大田作基肥,耙平。

(二)移栽期

6月中旬至6月下旬,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移栽。

(三)移栽密度

栽插行距为7—8寸,株距为3.5—4寸,每亩栽2.2—2.5万穴,10-12万茎蘖苗。栽插行距为9寸,株距为4.5—5寸,每亩栽1.3—1.8万穴,4-5万茎蘖苗。

五、大田期管理

(一)肥料运筹

1.分蘖肥:一般在栽后7—10天,亩施尿素5公斤;

2.促花肥:在7月中旬亩用尿素5公斤作促花肥;

3.穗肥:在8月上旬亩施硫酸钾2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不施氮肥,以避免后期贪青迟熟,降低稻米品质。

(二)水浆管理

移栽后至有效分蘖期,坚持浅水移栽,薄水分蘖,至够苗脱水搁田。此后至孕穗前以浅湿灌溉为主,孕穗前后采用水层灌溉,灌浆期坚持浅湿灌溉为主,成熟前灌好最后一次跑马水,避免过早断水,影响籽粒充实,降低品质。成熟后要抢晴天适时收获,及时脱晒晾干。杜绝高水份稻谷堆闷发热,导致原粮品质下降。

(三)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绿色植保理念,以精准测报为前提,以种植抗耐病虫品种、健康栽培、生态调控、利用天敌等绿色防控措施为基础,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有效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和稻米质量安全。因田制宜,适度集成农业、物理、生物等非化防措施,强化种植管理措施和协调使用,创造有利于水稻健壮生长不利于病虫草害发生、发展的环境,减少病虫发生基数及扩展速度。

1.生态调控: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保护鸟类和益虫,形成生物多样性。

2.健康栽培:选用优质高产抗病品种;培育壮秧壮苗;适期移栽,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硅肥,促水稻健壮;节水灌溉,干湿交替,适时搁田;减氮增钾,精准施肥;水旱轮作等。

3.物理防治:有条件地方每20亩设置1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在稻纵卷叶螟、大螟发蛾期,每亩放置干式诱捕器1-2个,每个诱捕器内置稻纵卷叶螟诱芯或大螟诱芯1个,每20~30天换1次诱芯。

4.生物防治:水稻移栽活棵后放养苗鸭,每亩放养10天左右小鸭10-15只,在晴天上午10时放鸭,田间杂草多的田块多放,水稻出穗后灌浆初期收鸭,防止鸭吃稻穗影响产量。稻田周边保留或种植天敌适生寄主,涵养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充分利用自身补偿能力,放宽防治指标,不用、慎用杀虫剂,促进天敌种群增殖,水稻全生育期不用对蜘蛛等天敌杀伤力大的杀虫剂。推广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除虫菊素、低聚糖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蛇床素等生物农药。

5.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病虫情调查,根据病虫草发生情况,适时精准用药;全面推广高效低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登记的要求规范用药;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和合理混用,每一种药剂在一个水稻生长季节只使用1次。

(1)草害

大田化除。机插秧主要防除稻田稗草、千金子等杂草,在水稻栽插后5-7天,落干后每亩用40%氰氟草酯悬浮剂6-8克/亩兑水50公斤喷雾,施药2-3天后田间保持3-5cm水层7天;或可用”47%异隆?丙?氯吡,第一次在水稻移栽前3~4天有水整(平)田期,毒土(肥)、洒滴或粗喷雾法每亩施用47%异隆?丙?氯吡可湿性粉剂70克,水层自然沉降至“瓜皮水”插秧。第二次在水稻栽后7~10天,毒土(肥)、洒滴法每亩施用47%异隆?丙?氯吡70克。

(2)虫害

防治稻白背飞虱,7月中旬,每亩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克兑水60公斤喷雾。

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等螟虫,7月中旬至8月中旬,喷雾两次,每次可用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45-50毫升/亩兑水60公斤喷雾,也可用20%甲维·茚虫威10-12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防治水稻褐飞虱,9月上旬,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10-20克/亩兑水60公斤喷雾,也可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克兑水喷雾。

(3)病害

防治纹枯病,7月中旬至8月中旬,喷雾两次,可选用300克/升苯甲·丙环唑20毫升/亩,或28%噻呋·己唑醇25毫升/亩,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防治稻瘟病,6月底至9月上旬,喷雾两次,每次可用40%三环唑悬浮剂50 mL/亩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用20%稻瘟酰胺100 mL/亩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六、收获

10月下旬根据稻谷变黄情况,蜡熟末期、露水干后机械收获,随机脱粒,当即送水泥晒干、扬净及时送仓。若收获时遭遇连阴雨天气,采取低温烘干入仓,入仓的稻谷含水量≤14.5%。

七、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档案。记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中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本规程自制定之日起执行。

管 理 部 分

一、基地组织管理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镇长蔡正平同志任组长,分管农业的人武部长尹会洲同志为副组长,镇农业、水利、交通、环保、市场监管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成员的职责分工。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由农业中心主任成汉高兼任办公室主任,基地办公室负责基地建设的统一指导、协调与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建设情况,布署工作任务。

(二)构建队伍体系。为了确保基地建设地有序开展,构建基地建设监督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两支队伍。并对基地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责任到人。监督管理队伍负责基地单元与农户的日常按标生产的和投入品使用的监督管理。农技推广服务队伍负责基地农户的生产技术培训与入户指导工作。为提高基地人员监管、服务水平,镇要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相关知识、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制度等方面组织2-3次培训。

(三)制订规章制度。基地办要从生产管理、投入品管理、技术指导和推广、生产档案建立、技术培训、质量可追溯、监督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制订各类规章制度,保证基地创建工作按规有序的进行。

(四)严格督查考核。各村(居)包干负责区域内的创建任务,村(居)支部书记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基地办牵头负责定期开展督查,及时通过创建情况,严格组织考核验收,并对创建工作实行专项考核,并与年终考评挂钩,对于创建存在问题的村(居)年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出台基地监督人员与协管员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百分制考核,同时考核结果工作经费补助挂钩。

二、资金使用方案

(一)建立基地专项资金。将基地建设经费由镇财政统一纳入财政预算,落实财政预算10万元,并实行专款专用。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基地标识标牌制作,人员培训,宣传发动,建立生产档案,日常监管,环境及产品检测,品牌申报,考核奖励等方面;确保基地建设顺利推进。

(二)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基地建设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整合使用农业废弃物回收,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防控区建设等各类支农项目,加大基地内定点农资点销售点、基地建设示范点及农业废弃物回收点的补贴力度。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生产示范点建设

1.科学遴选示范片、示范户。基地示范片选择要结合绿色防控、高产创建、有机肥替代等项目,优选交通便利,田容田貌好,标准化生产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生产片区;示范户选择植面积较大,种植技术好,素质好,带动能力强,并能积极参基地建设的种植大户。全镇拟定示范片5个,示范户10户。

2.加强示范户人员的培训。定期对示范片种植户、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并组织基地种植户对示范片、示范户种植的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鼓励示范户和种植户交流应用技术,推广自己的成功经验。

3.统一基地的标识标牌。对于示范片,基地办要统一制作“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地示范片”标牌标识,并标明示范片地点、面积、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郭猛镇基地办统一制作“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示范片”标牌标识,标明示范户姓名、示范地点、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技术负责人。

郭猛镇拟定示范片与示范户名单

序号

姓名

基地单元

地块编号

种植面积

(亩)

备注

1

鹏顺家庭农场

护西村

GM-SFP-01

1000

示范片

2

广安集体农场

明朗村

GM-SFP-02

500

示范片

3

广林集体农场

新跃村

GM SFP-03

300

示范片

4

刘勇集体农场

民乐村

GM-SFP-04

350

示范片

5

兆玉集体农场

西湖村

GM-SFP-05

415

示范片

1

高金成

刘垛村

GM-SFH-01

59

示范户

2

周正红

护陇村

GM-SFH-02

500

示范户

3

周龙峰

护西村

GM-SFH-03

300

示范户

4

陈群元

民乐村

GM-SFH-04

230

示范户

5

夏达群

明朗村

GM-SFH-05

300

示范户

6

徐兆桂

新星村

GM-SFH-06

230

示范户

7

刘金元

杨侍村

GM-SFH-07

300

示范户

8

黄国中

孙英村

GM-SFH-08

260

示范户

9

胡文云

新跃村

GM-SFH-09

380

示范户

10

刘德宏

西湖村

GM-SFH-10

420

示范户

(二)强化农业投入品定点销售

为强加基地内农资销售市场的管理,基地办要制订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资定点销售,保证基地农资的安全供给。一方面明确专点专柜销售点。按照“总量控制、因地制宜、均衡设置、便民高效”的要求,综合考虑经营能力、交通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布局,在基地范围内建立 7 家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并由基地管理办公室对定点农资点进行编号和制作标识。在销售点将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所需农资与其他农资区分摆放,实行专柜销售。并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摆放由镇基地办印制的区病虫情报预测及区土肥站对我镇各基地单元土壤检测的结果、《绿色食品用药准则》和《江苏省绿色防控联合推介产品名录》和《绿色食品用肥准则》张贴画和明白纸,并指导农户按照绿色优质基地投入品使用要求购买和使用投入品。另一方面切实加强销售点管理。明确销售点要建立完整的农资进货与销售台账,并明确专人销售,确保从销售出的农资有具可查,在出现质量事故时,可保证农资使用的可追溯性。基地管理办公室对定点农资店进行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农资店进货和销售记录,抽查基地农户购买记录与农资店销售记录的一致性,每月不少于2 次,形成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情节严重者取消其资格,重新在区域范围内选取新点。尤其是在水稻用药期间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保证每一次用药前后都要对农资店进行巡查督查。

郭猛镇省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

序号

农资点名称

对接基地单元

备注

1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农民之友农资经营部

杨侍、护陇


2

盐城市盐都区农得利郭猛小华农资加盟店

刘垛、新星


3

盐城市盐都区诚工种业郭猛仇平加盟店

民乐


4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安龙农资经营部

孙英、明朗


5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扣粉农资门市

护西


6

盐城市盐都区农得利郭猛文福农资加盟店

西湖


7

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文云农资经营部

新跃


(三)抓好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

制订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制度,出台回收办法。在基地内设立废弃物定点回收网点。基地废弃物定点回收网点统一设立在定点农资销售点,并指定专人分类收集废弃物和建立好回收台账。回收点要根据农户回收的废弃物量进行等量的补助,对基地内发现废弃物的,要对所在田块的种植户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基地内农资废弃物回收率达90%以上,对于所收的农业废弃物最后统一集中处理,保证基地环境整洁。

四、监督管理

注重做好基地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及产地环境与产品的监测。

(一)强化基地监督。建立基地监督管理制度,健全镇、村两级监管体系,推进网格化管理,定期对基地环境、按标生产、投入品使用、农户生产记录和投入品市场等方面定期开展监督巡查,对巡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汇总,形成处理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发放到相关人员手中,令其定期整改到位。

(二)建立追溯体系:制订产品可追溯制度,对于参加创建的对接龙头企业要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对正在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将应用追溯平台作为申报前置条件;并对使用追溯平台的企业平台应用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确保生产记录信息及时上传平台。

(二)加强基地监测。建立基地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环境保护关键措施,切实加强基地环境保护。同时做好基地产地环境和产品的检测。要定期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产地环境进行检测。产品检测可结合绿色食品申报,委托具有绿色食品定点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同时要结合市、区农产品例行检测,多次抽检。

五、其他

为了确保基地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基地办公室和各创建基地单元(村)要切实做好宣传、培训及基地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接工作。

(一)加强宣传发动。基地单元要利用召开会议、设立专栏,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加强宣传发动,提高种植户的对于基地创建的知晓率与参与度。同时基地办要统一印制绿色优质基地用户生产手册,手册中应含绿色优质梨果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江苏省绿色防控联名推介产品名录、梨树生产技术规程等,分发给各基地单元种植户,提高基地范围内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水平。

(二)强化技术培训。要制定好培训计划,在梨的不同生产阶段、生长和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从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绿色优质梨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包装技术、贮藏技术、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加强对基地的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指导人员、种植户就的培训,同时要建立好培训档案。

(三)实施产业化对接。 积极扶持大户,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优选江苏腾悦米业有限公司作为基地对接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基地生产管理和产品收购、销售;引导企业申报绿色食品品牌;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

2020年11月5日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技术方案 基地 优质水稻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