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衢江区人民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市县级人民政府2019年度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浙政教督办函〔2020〕30号)要求,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认真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7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民办2所),职业高中1所,初中9所(民办2所),小学24所,幼儿园8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21所),启智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2所。其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2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96.97%。全区共有在校生50193人,其中小学20286人,初中10573人,普高4601人,职高2442人,特殊教育57人,在园幼儿12234人。教育系统在编教职工2747人。2019年通过“省基础教育重点县”终期督导验收和“省教育基本现代化预评估”。2019年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比2018年进步20名。2019年度义务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省测评调查得分8.268分,位列衢州市第一。

对照《衢州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体系》,24个测评点合计总分为100分,自评得分97分(测评点15扣2分,原因是有5所学校存在超规模办学;测评点24扣1分,原因是满意度测评低于85分)。另外根据加分指标标准,自评可加4分。具体加分内容:我区上报的一篇政务信息(《衢江区全力打响教育脱贫攻坚战》)获成岳冲副省长批示肯定,自评加1分;我区承办了一场省级现场会(“浙江省学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暨防溺水安全教育公益活动启动仪式”)自评加1分;我区一项创新举措在浙江日报刊登(《衢江打造高素质教育管理队伍,新校长是“海选”的》)自评加1分;2019年9月10日,我区第一初中童淑芳老师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自评加1分。最终自评得分101分(97+4分)。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上下合力,凝聚教育发展动力

一是统筹全区力量办教。我区把教育作为“一号工程”,建立健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教育发展工作,坚决落实“三个三”举措(三个“全力”,即凡是教育发展问题都全力以赴,凡是教育发展困难都全力协调,凡是教育发展需要都全力保障;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需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发展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事业发展;三个“倾斜”,即领导力量向教育发展倾斜,领导精力向教育发展倾斜,有限财力向教育发展倾斜),举全区之力,全力推进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二是合力推进项目兴教。建立“教育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区人大、区政协分管领导参与,区教育局围绕教育发展项目推进问题提出具体议题,实行点餐制部门列席制,合力破解项目推进问题。三是第一书记挂联助教。建立学校“第一书记”制度,每个部门“一把手”挂联一所学校,2019年累计为学校排忧解难200余件,真正形成全区上下为教育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督导结果促教。健全督导队伍,完善责任区挂牌督学制度,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设置32个督学责任区,组建一支由80人组成的专兼职督学队伍。督导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落实责任督学工作奖补制度。创新督导方法,实施科学督导,全面督促学校规范办学。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围绕教育发展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在项目建设、乡镇成校设置等方面有力推进了整改工作的有效落实。并将基础教育提升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对乡镇、部门考核内容。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积极打造“特色德育”品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国防、人防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有效增强学生的国防、人防意识。我区2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香樟礼韵》等11个德育项目在省立项和获奖,5个项目被评为市“五五一二”品牌德育项目或孵化项目。二是牢固树立“五育”并举理念。突出核心素养导向,重视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每年开展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读书节系列活动。严禁以升学率、高考上线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意见》,明确“六个规定”“五项制度”,严格把关各类进校园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三是全面加强健康校园建设。全力推进实施“健康教室照明”“科学桌椅”工程计划,启动实施“亮眼工程”,推进智能视力检测设备配置,制定学生近视监测制度,确保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2次视力健康检查。通过专家进校园科普、公众号推送等形式,有序推进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一校一院一医”制度,全面打造医校共同体,全区学校卫生室、心理健康辅导室建成率达100%。

(三)坚持强基固本,强化教育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强化校长队伍。2019年,以“公平、公正、公开”的理念,开创性实行校长、副校长等重要岗位公开竞聘、竞争选拔。招聘1名园长、7名校长、12名副校长,彻底打破资历、职务、身份等条条框框,积极鼓励理论水平高、管理能力强、教育理念新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二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机制,制定实施《新一轮教师五年规划》《新教师三年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大力邀请区外省特级教师、市级及以上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专家,以高端培训、师徒结对、校本研训等方式,开拓教师视野,提升教学能力。2019年举办3期“衢江·教育大讲坛”,邀请郜晏中、徐建平、马骉、刘大春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讲座培训,参训教师覆盖全区所有教师,全方位提升教师培训层次和档次。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把师德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制订《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在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专业荣誉评选、评先评优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严厉查处教师违规乱办班,分别给予免职、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低聘、调整岗位等处理。三是不断优化引才环境。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面向全国招聘高层次人才,落实提前赴高校招聘优秀教师政策,每年赴各省市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发放高层次人才津贴,从“院士”到“技师”各个层次,每人每年分别可享受5000元到50万元的人才津贴。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职工疗休养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落实教师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和疗休养活动,获省教育工会先进集体。

(四) 坚持保障到位,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一是落实教育财政投入。切实加大投入,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年衢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90396.5万元,比上年增长47.16%。2019年各学段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46.75%、35.55%、34.31%、37.77%、28.37%。二是落实教师编制待遇。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无挤占、挪用、截留教职工编制情况,不存在有编不补而长期使用代课教师的情况。大幅度提高农村特岗教师津贴、班主任补贴,并对农村外地单身青年教师发放租房补贴。教学质量考核奖由2016年的8000元提升至2019年的50000元,山区库区教师特岗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300-600元提高至500-1400元,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两地分居、外地单身教师给予每年5000元的住房补贴,班主任补贴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到小学、幼儿园600元、中学1000元,出台中考、高考教学质量奖励办法,教师人均收入15.4万元。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人均年收入64672.34元,高于在岗社会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非编教师均参加社会保险。三是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紧扣《衢州市衢江区基础教育提升工作计划(2017-2019)》,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小区公建配套幼儿园建设。2019年以来专项投入2.3亿元,加快乡镇公办园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薄弱学校和缩小城乡差距“双轮转动”。2019年投入3亿元建成衢江区东港小学、衢江·杭州育才中学。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办学和乡村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标准化学校占比达96.97%;加快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发展,继续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建立完善符合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且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做好高考选科评估指导,加大高考命题分析、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提升必修选修课程合力,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推进特殊教育稳定发展,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完善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体系,实现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完整义务教育全覆盖;推进职业教育多元发展,探索建立中职学校师资与企业技能人才流动共享机制,推进重点专业群建设,力争进入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培育高技能职教人才,全力服务“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

(五)坚持规范管理,提升教育内涵品质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严格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和履行教育重大决策法定程序,制定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内容、实施和监督合法,推进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对学校基建及维修项目加强审计管理,并对新建衢江区东港小学、新建衢江·杭州育才中学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二是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签订平安校园创建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校园安全学校主体责任和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健全完善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责任体系和“校园安全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层层落实,明确职责任务,强化安全意识,抓好措施和责任落实,做到校园安全管理无缝隙对接。三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以区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乡镇(办事处)属地管理、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四是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严格执行《衢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全面推行“阳光招生”,实现“零择校”。我区各类国家教育考试做到平稳、安全、顺利,未发生群体性舞弊事件和重大考试责任事故。

三、存在问题

我区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近几年衢江区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口聚集快,主城区人口从2014年的5.9万人增长到现在的约12万,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主城区仍有4所超规模学校;二是区域教育均衡度不高。虽然启动了规模较大的布局调整工作,但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城区学校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吸引力更大,仍需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功夫,在师资招聘的政策、薪酬、培养制度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三是队伍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名优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师德建设、专业发展、实践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与教育现代化要求仍有差距,现代化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结构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四、下步打算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工作的统筹和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主体责任,强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优化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加快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持续提升优化教育布局。遵循“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向城区、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理念,根据人口变化和需求规律,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坚持腾笼换鸟、盘活资源,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切实解决城区“入学难”“入园难”“超规模”“大班额”等问题。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具有衢江品牌的乡村“共同体”,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积极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园)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科学实施教师培训行动计划,完善培训支持服务体系。依托实力雄厚的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和市内外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培训和实践基地,开展高端引领式理论研修、情景体验式考察访学、研究改进式团队研修、学徒实践型跟岗锻炼等培训模式,为打造本土教育家型校(园)长提供支持。进一步创新校本、园本教研方式,建立健全联盟教研制度,拓宽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探索新途径、新办法,着力破解教师编制刚性制约。努力提高民办幼儿园合同制教师待遇。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教育 民政 衢江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