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能热电3MW汽轮发电机组技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标前需求公示
各相关供应商:
合肥招标投标中心采购部(合肥市政府采购中心)受托,将对“安徽安能热电3MW汽轮发电机组技改工程EPC总承包”进行公开招标。
为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我中心现将项目采购需求予以标前公示(详见附件—项目需求书),以广泛征求潜在投标人意见。
如对公示内容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您于2013年01月11日17:30前,将反馈意见(格式详见附件—反馈意见书)和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技术标准、产品彩页、检测报告等)加盖公章后通过会员库系统上传、传真或送达我中心,我中心将对意见或建议进行汇总,并结合项目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需求。
合肥招标投标中心感谢您的参与、支持和配合。
联系电话:****-********,****-********
传真电话:****-********
合肥招标投标中心
2013年1月9日
安徽安能热电3MW汽轮发电机组技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需求标前公示项目名称安徽安能热电3MW汽轮发电机组技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编号2013CGFZ0008采购内容将1×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后置机,完成必要的改造及与原系统的对接工作,DCS控制系统应与老系统兼容,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如有必要)、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和培训、指导维护、设备售后服务及对原有设备的检查、试验、维护和维修等,其中包括新建1×6MW中温次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6MW机组设计、主设备汽轮发电机采购已完成,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进行辅助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和培训、指导维护、设备售后服务等。投标人资格要求1、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2、电力行业(火力发电)乙级及以上工程设计资质;3、目总负责人为热动专业高级职称,具有6MW(含6MW)以上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关配套辅机设备的设计负责人的业绩;4、项目经理资质要求为机电(或电力)工程一级注册建造师;5、3年内具有2个6MW(含6MW)以上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关配套辅机设备的设计业绩;工期2013年6月30日前具备投入试生产运行条件。质保期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2年付款方式(1)设计阶段:中标后支付10%的设计费,设计人根据采购人要求分批出图,按规定提交施工图最终稿12套,达到规定标准和深度要求,发包人拿到施工图审查合格的批复件后,支付至合同总费用70%的设计费,待8套竣工图出具完全后并经竣工审计验收,支付至合同总费用90%的设计费,余款10%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一年后付清(无息)。(2)设备价款按采购合同支付进度支付(支付比例按照合同预付款30%,进度款30%,交货完毕后付款15%,安装、调试结束支付15%,剩余10%作为质保金);(3)工程款支付进度:按月支付,支付额度为上月实际完成量的70%;(4)在工程竣工验收并完成性能考核,经监理和发包人确认后,支付至工程实际完成量的80%(该工程不含设备采购价款);(5)审计定案后付至审计价格的90%,余款10%在质保期(质保期起始点为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满后一年内一次付清(无息)。1项目概述1.1 企业概况1.2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工程名称: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3MW背压机组技改工程建厂地址: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1.3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1.3.1 建设规模及工程范围在二期工程预留场地新建1台6MW次高压中温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以替代现有的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将现有3MW中温中压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3MW后置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本次招标工程范围见须知1.4操作制度 生产车间均按四班三运转。年操作时间: 8000小时2 基础数据2.1 厂址概况2.1.1 厂区地理位置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瑶海区,合肥市东部,距市中心区约4.2km,该厂现有用地面积63000m2,整个厂区呈东西向长约680m,南北向宽约55~100m的不规则狭长形状,现在原有二期预留场地上建设本工程,工程场地自然地面高程16.1~16.80m,地形平坦,用地范围呈梯形。2.2基础数据2.2.1气象条件合肥市为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间,巢湖西北岸,东经116°40′~117°52′,北纬31°30′~32°37′,是南淝河航运的终点。合肥地区属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全年盛行风向东北偏东南。其中,以东北偏东风频率最大,达8.6%,而西北频率最小,占1.5%;多年平均风速2.3M/S,夏季多东南风和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夏季极端气温41摄氏度,冬季极端气温零下20.6℃;多年平均绝对湿度15.8毫巴,相对湿度76%;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右,雨水主要集中于春、夏之交,汛期5~9月;年平均日照2218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27天左右,冰冻期82天左右,最大积雪深度45CM;土壤冻结深度6~8CM,最深11CM。主要气象资料:常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为41℃(1988年7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0.6℃(1977年1月6日)极端最高平均气温为37.6℃(1988年7月7日)极端最低平均气温为 -9.4℃(1977年1月6日)冬季平均气温为 4.3℃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5M/S冬季主导风向 ENE最大冻土深度11CM(1981年三天)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3℃采暖期天数 90 D供暖小时 2160 H采暖起止日期 12月10日~3月1日(±15日)2.2.2工程地质根据钻探和测试资料,场地内埋深20.20m以浅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层,现将其主要特征分述如下:(1)杂填土①棕褐黄色,松散,主要为碎石子、大毛石、碎砖块、水泥块等,粘性土充填,局部表层为水泥地坪。层底埋深0.50~2.00m,层底高程18.06~19.53m,层厚0.50~2.00m。(2)粘土②局部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坚硬,稍湿~湿。含铁锰质和少量钙质结核,见铁锰质浸染,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高,稍有光泽。平均自由膨胀率52.5%。该层勘察深度范围内未钻穿,揭露厚度8.00~19.00m,揭露层底高程-0.60~10.06m。②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60kPa。地震基本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合肥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属第一组。2.2.3水文地质合肥地区地下水量不丰富,属贫水区。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纪疏松沉积物中,属孔隙水,一般水量不大,水质较差,且埋藏较浅,一般在30m以内。上层滞水及少量粘土中的裂隙水主要分布于○1层杂填土中,含水量均不大,主要靠生产、生活及大气降水补充,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为0.6~1.0m,静止水位约0.3m,下层分布于○4层粉土夹粉质粘土、○5 层细纱中的潜水,埋深约20m,根据水质简分析及环境地质综合判定,该场地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钢筋结构为弱腐蚀性。2.2.4场地地震效应评价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合肥市地震基本设防烈度为Ⅶ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2.3项目配套条件2.3.1交通条件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合肥市瑶海区肥东路51号,合肥市东部,距市中心区约4.2km,厂区南面是市政道路和平路,北面紧邻长江东大街,东面距东二环路当涂路约1km,西面紧邻南陵路,厂址所在地有肥东路、南陵路城市道路与市区道路相连,交通便利。1)公路交通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瑶海区与国家高速公路网直接相连,道路交通便利:公路名称起 点终 点等 级206国道山东烟台广东汕头国道312国道上海新疆伊宁国道合徐高速合肥徐州高速公路合宁高速合肥南京高速公路合武高速合肥武汉高速公路合芜高速合肥芜湖高速公路合黄高速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合肥阜阳高速公路2)铁路交通合肥市瑶海区连通贯穿全国五大铁路干线,铁路运输十分发达:铁路名称起止点说明通车时间合九铁路合肥-九江京九铁路支线,可直达北京、香港已通车合蚌铁路合肥-蚌埠正在规划铁路提速改造,与京沪高铁连结已通车 宁西铁路南京-合肥-西安合肥-南京段为高速铁路已通车沪汉蓉铁路上海-合肥-武汉-重庆-成都高速铁路已通车京福铁路北京-合肥-福州高速铁路2010年开工建设3)水路运输合肥市瑶海区距中国东部三个港口均在六小时车程之内:港口名称与开发区距离航次/周年承载能力芜湖港140公里,2小时车程107万标准箱南京港150公里,2小时车程28100万标准箱上海港430公里,6小时车程500左右1500万标准箱左右4)航空运输合肥骆岗国际机场,有40条国内航线,并计划开通至东京、首尔等国际城市的直通航线,建设中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合肥市西北,距市中心31.8公里,按照4E级的国际化“航空港”设计,将于2011年上半年竣工并开始使用,年旅客吞吐量可突破950万人次。2.3.3给排水条件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本项目的建设用水和前期的生产、生活用水还只能以市政自来水作为水源。污水排水: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水经对应的降温、沉淀和中和处理后,大部分厂内循环使用,部分作为厂区喷洒,输煤系统增湿用水外,其余通过厂区生产废水排水管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生化分解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水:厂区产生的雨水经厂内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管网。4)供电条件厂内用电通过原10kV、110 kV系统分别与合肥市110 kV铜陵路变电所及220 kV螺丝岗变电所并网连接。5)通讯条件原工程已接入电信公司光缆及电话线。3标准规范及工程统一规定3.1标准和规范3.1.1总图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199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工业企业标准规距铁路设计规范》 GBJ12-8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8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3.1.2管道布置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5-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9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 50316-200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126-1989《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92《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19973.1.3设备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钢制压力容器》 GB150-1998《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35-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2005《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 JB4744-200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1~.6-2005《压力容器用钢锻件》 JB4726~4728-2000《补强圈》 JB/T4736-2002《鞍式支座》JB/T 4712-1992《腿式支座》 JB/T 4713-1992《支承式支座》JB/T 4724-1992《耳式支座》 JB/T 4725-1992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GB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GB 16749-1997《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 JB/T 4711-2003《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309-9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HGJ229-91《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8-9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 3.1.4机泵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5-1998 《机械安全 防护项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项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计量泵》 GB/T7782-1996《压缩机和排气机性能试验规程》 ASME PTC-10 《汽轮机试验规程》 ASME PTC-6 《机械驱动用汽轮机》 NEMA SM-23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19983.1.5 管道材料控制、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1《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1992《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3087-1999《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5310-1995《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 9948-2006《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02《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2000《锻钢制螺纹管件》GB/T 14626-1993《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60°密封管螺纹》 GB/T 12716-2002《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T12459-1990《钢板制对焊管件》GB/T13401-2005《锻钢承插焊管件》GB/T14383-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6-1998《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3.1.6 给排水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水设计技术规范》GBJ109-87《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1.7热工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199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增加附录D)GB/T 9222-1988(199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 12145-199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03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0-2000《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2-2002《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DL/T5121-200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定》DL5353-96《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97劳部发(1996)276号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务院令 [03]373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DL/T5047-19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 DL5011-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07-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DL5031-199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275-19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278-19983.1.8电气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3~35kV 高压配电项目设计规范》(GB50060-92);《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项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项目设计规范》(GB50062-92);《电测量及电能计量项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工业与民用电力项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DL/T621-1997);《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044-2004);《交流电气项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KL/T620-1997);《交流电气项目的接地》(DL/T 621-199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并联电容器项目设计规范》 GB50227-199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项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1994(2000年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1994《3-110kV高压配电项目设计规范》GB50060-92《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1985-2004《电工术语 基本术语》 GB/T 2900.1-1992《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15-1997《电工术语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 GB/T 2900.19-1994《电工术语 高压开关设备》 GB/T 2900.20-1994《声学 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T 3222.1-2006《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GB 3309-1989《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 7674-1997《高压开关柜》GB1208-2006 《交流高压断路器》GB1984-2003 《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3906-2006《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1~311.6 《交流电气项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02 《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772-2005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技术条件》GB8287.1-1998 《3~220kV 交流电力工程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 -83《交流高压断路器》IEC62271-100 《额定电压1kV以上52kV及以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60298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条款》IEC60694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199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439-1.199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947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GB/T9661-1988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9166-88《电压互感器》 GB1207-2006《电压互感器》 IEC186 《电流互感器》 GB1208-2006《电流互感器》 IEC185《低压熔断器》 GB13539-92《低压熔断器》 IEC269《交流断路器和接地保护》 IEC129《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 GB/T13423-92《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T15532-1995 《电力项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项目设计规范》 GB-50062-1992《电子设备雷击导则》 GB7450-1987 《电气项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直接动作指标模拟电气测量仪器及其附件》 IEC51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4942.4-1993《指示灯和按钮的色标》 IEC7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1993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5543-1995 《电控设备第二部分: 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GB/T3797-2005《调速电气传动系统》 GB/T 12668-2002《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项目总技术条件》 GB/T15576-1995《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094.1-1996《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五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1094.5-2003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及要求》 GB/T6451-1999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16927.1-2-1997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GB/T4109-1999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T5582-199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5164-199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59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项目技术规程》 GB14285-2006《有载分接开关》 JB3628 《6~220kV 变压器声级》JB/T10088 《电气项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0-91 3.1.9仪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流量测量节流项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园管的流体流量》ISO5167-2003(II)《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项目设计规范》GB50058-199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199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3.1.10电信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115-87《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62:94《工业企业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工程设计规范》 CECS36:9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16-983.1.1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石油化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H3004-199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项目设计规范》 GB50058-9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部分)》2003年版《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5-200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3.1.12分析化验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粉尘测定》GB/T 16157-1996《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T 6903-1986《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卡尔?费休法)》 GB/T 11133-198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4-19923.1.13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199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1995《建筑防腐蚀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GBJ6-1986《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GB14907-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02年局部修改条文)G50003-2001(200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 140-90《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 50083-9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GBJ135-199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1993《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9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11-87《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2-91《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9-92《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63-89《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 JGJ103-9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GJ37-87-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修订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08]第71号);《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9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 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3-2002、J186-200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02);3.1.14粉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火力发电厂运煤设计技术规程第2部分:煤尘防治》DL/T 5187.2-2004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 DL/T5142-2002《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定》 DL/T 5035-2004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067-85《振动给料机安全规范》 GB16490-1996《手拉葫芦安全规则》 JB9010-1999《手拉葫芦》 JB/T7334-1994《手动单轨小车》 JB/T7332-1994《手动梁式起重机》 JB/T1114-1994《钢丝绳电动葫芦》 JB/T 9008-1999《电子皮带秤》 GB/T7721-1995《袋式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 GB/T 12138-1989《核子皮带秤》 JJG811-9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1-1998《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0-19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8-1998《袋式收尘器 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19963.1.15界外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J16-1987《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3.1.16消防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1999年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项目设计规范》GB50058-1992《水喷雾灭火设计规范》GB50219-95《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项目配置设计规范》 DBJ04-227-200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 年修订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GB12476-2000);《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3.1.17安全卫生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2006年9月)《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9号)《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3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l《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发[1982]22号)《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职业性接触毒性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86《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项目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安全色》GB2893-2001《安全标志》GB2894-199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固定式钢平台》GB4053.4-9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3.1.18环境保护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和规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98-1996);《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096-93);《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建城[1997]21 号);《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J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199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 号;《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3.2标准和规范说明承包商的工程设计需遵守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以上标准规范为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在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安装、验收过程中将不限于此,根据需要进行增补,以上标准、规范等,严格执行最新版本文件。3.3工程统一规定在投标阶段,为方便业主和专家评审,要求投标文件所有表格统一,投标文件统一表格格式具体见清单(另附)二、建设目标及工程范围???装置目标及工程范围1.1装置界区划分本次招标内容为本次招标内容全厂总平面布置图。界区线内,除本章节说明由业主负责的工程外,均为总承包商工程范围。1.2装置建设总进度计划(1) 待定。 (2)总承包商必须接受业主及监理公司的工作协调,按项目总体进度的要求,保证执行与总体进度相关联的各项进度计划。1.3建设目标(1)总承包商在满足本招标文件给出各项工程进度计划前提下,遵守合同文件(包括合同附件等所有合同文件)各项要求,充分考虑装置的安全、可靠、环保、经济及方便维护、连续运行、降低运行费用等各项指标的优化,建成本文件所描述的项目。(2)在界区内,总承包商负责 (除本章第2条规定由业主负责的工作外)完成项目建设包含的工程设计、业主供货范围外的设备、材料的采购、施工,直至机械竣工,并协助业主完成整体启动、性能考核、合同项目验收的技术指导、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等所有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工艺、管道、设备、给排水、消防、仪表及控制、电气、通信、土建(含基础处理)、化学分析等相关专业。(3) 总承包商须按招标文件要求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机构,按规定对装置建设全程实行有效管理,保证装置优质、有序、安全建成。2业主工作范围业主是工程项目的最终接收者。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业主属于工程最高的决策管理层,业主有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而提供最大帮助的义务,有责任在项目的采购、施工及机械竣工过程中提供一切便利,与总承包商共同按进度目标完成项目的建设。 在本工程中业主的主要责任及义务是:2.1场地及道路?负责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即通电、通水、道路。?在工程建设中所需的临时建设用地及运输道路等,由总承包商提供相关的申请,业主批准。2.2许可证、执照、批准文件?负责办理由其负责的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政府申批文件,包括必需的许可证、执照、授权书等,总承包商协助业主提供申批需要的有关资料;?负责提供准确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等;?负责协调总承包商与工程监理、总体设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工作关系;?负责以会议形式协调各总承包商之间有关设计、施工的关系;?负责项目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的组织及会议纪要;?负责审批总承包商提供的项目进度总计划;?协助总承包商办理工程建设所需的施工许可证;?项目建设施工期内,有义务协助总承包商处理有关与政府、地方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协助处理工程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保护;?负责进行工程施工当中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负责审批总承包商提交的主要设备采购《技术附件合同》;?负责总承包商已经移交的厂商文件、备品备件等的保存、维护等;?发电机与电力系统并网报批:完成汽轮发电机组等电气部分的技术文件编制,并负责报批。2.3建设期用水、用电、用气/汽?负责有偿提供施工建设期所需的水、电,总承包商确定施工变电所的位置及380V配电柜、变压器和配电房建设;业主负责提供10KV电源;?负责装置单机试车所需的燃料、水、电等,以及所需的化学药品(如果有); ?负责装置整体启动、性能考核和验收等所需的原材料、公用物料及所需的消耗品;2.4设备采购2.4.1已采购设备16MW汽轮发电机组 2.5其它?负责培训人员的人员工资和福利费用、差旅费用、食宿、保险等费用;???总承包商的工程范围作为本项目的总承包商,总承包商负责该装置界区内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单体机械试车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协助业主进行项目的整体启动并提供相应的开车服务。参加由业主主持的项目性能考核,并保证项目的生产性能满足业主本合同相关章节中的要求。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总承包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2.6 总承包商工作范围?负责界区内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单机机械试车、性能保证及技术服务;?确保按业主批准的进度控制计划、质量控制体系的要求进行工程建设;?服从业主以及业主指定的工程监理、总体设计单位及相关方的协调管理与工程指示;?参加业主主持召开的项目开工会议(kick-off meeting)并提供装置进度总计划及为保证项目运行而编制的工程规范;?按合同中要求的标准规范、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负责到皖相关的政府部门办理外地单位入皖施工许可证等;?负责进行项目进度分解计划的编制、执行,提供工程详细设计文件资料;?负责装置各分包商的管理及控制;?负责编制设备、材料采购规格书,负责所采购设备、材料在质量保证期内的质量;?提供整体启动过程中的备品备件;?负责装置单机试车所需的润滑油(脂)(一次装填量);?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提供设备两年运行期的备品备件清单,具体的种类、数量,费用由业主审核并支付;?负责设备、材料的招标、采购(业主负责采购部分设备除外,业主已采购设备见2.5设备采购)及制造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控制;?在主要设备、材料的采购到建成投产过程中,邀请业主参加相关的检验;?负责提供总承包商工作范围内的所有交工文件和资料;?负责工程现场周围地下管线和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负责配合完成项目整体启动、调试工作;?负责项目的建设及相应招标工作;?项目施工过程中按国家、地方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的HSE管理;?负责界区内施工现场的照明、未办理机械竣工交付手续的设备看守等工作;?负责项目中设备的单机机械试车,提交单机机械试车报告;?负责编制试车方案、开停车、运行、操作手册,以上手册中应包含相应的安全要求。三、技术说明1工艺技术1.1能力及组成(1) 能力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3MW汽轮发电机组技改工程(2) 操作制度日操作时间: 24小时年操作时间: 8000小时操作制度: 四班三运转(3)建构建物组成序号建构建物名称编号主要生产区主厂房1.2技术方案及特点1.2.1工程范围将1×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为后置机,完成必要的改造及与原系统的对接工作,DCS控制系统应与老系统兼容,进行工程设计(包括工程勘察,如有必要)、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和培训、指导维护、设备售后服务及对原有设备的检查、试验、维护和维修等,其中包括新建1×6MW中温次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6MW机组设计、主设备汽轮发电机采购已完成,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进行辅助设备采购、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交付使用和培训、指导维护、设备售后服务等。具体为(包括但不限于):一、3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改造:1、拆除3MW抽凝式汽轮机、凝汽器、油箱、油泵、凝泵、油管、原主蒸汽管等设备及相关管路。2、土建工程(本次项目所需的全部土建部分):对更换的设备、管路的土建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造。3、热力系统:对更换的新汽轮机、辅助设备、管路进行安装。4、仪控系统(与原系统兼容):采用集中控制、DCS分站、热控柜应设在老体3MW集控室。机组辅机、老体关口表等其他辅助控制部分接入3MW DCS分站,通过光纤接入二期原有的DCS系统形成新的系统。5、凝汽系统(不含6MW机组):凝结水管接到二期除氧器,管长约500米。6、循环、工业冷却水等供水系统:对原系统进行改造、检查、维修及调试,其中凝汽器循环冷却水采用二期循环水进行冷却,需铺设冷却水管,管线长度约300米。7、电气、控制系统:(1)按DL-T838-2003发电厂检修导则要求,对保留的发电机、辅助设施及控制、保护系统进行A级检修。(2)全部辅机电气一、二次系统的设计和安装。(3)新安装的3MW汽轮机和原发电机之间的保护、调速控制、机电联系等系统的兼容设计和安装。8、单机、系统(机组)整体启动调试9、一、二期蒸汽联络母管改造为对外供热母管,长度约300米,将原有φ273管道拆除,更换为φ426管道,以满足对外供热压力为1.0Mpa,温度为250℃的要求。10、其他:对本次工程的电力工程质量和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消防、环保设施进行配套安装等。二、新建1×6MW中温次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辅机系统(按图纸设计范围)。1、1×6MW中温次高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及配套辅机系统的安装。2、土建工程(本次项目所需的全部土建部分)3、热力系统。4、仪控系统(与现有系统兼容)。5、电气、控制系统(与现有系统兼容)。6、工业、循环冷却水等供水系统。7、其他生产辅助设施。8、单机、系统(机组)整体启动调试9、其他:对电力工程质量和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消防、环保设施进行配套安装等。√其他说明:招标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清单(不含3MW机组)、6MW机组施工图及补充答疑文件全部内容。1.2.3热力系统本技改工程建设规模为1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台3 MW后置汽轮发电机组。(1) 主蒸汽系统a)6MW背压机主蒸汽及排汽等热力系统与现有系统连接。6MW背压机主蒸汽主蒸汽接自原主蒸汽母管,进入主汽门前的第一道电动闸阀设有小旁路,在暖管和暖机时使用。b)3MW后置机主蒸汽系统利用现有供热母管,3 MW后置机主蒸汽采用12MW和6MW背压机的背压排汽作为主蒸汽,主蒸汽引自二期对外供热母管。(2)背压排汽系统B6-4.9/0.98型背压式汽轮机没有中间级抽汽,仅有背压排汽。背压排汽接入分汽缸对外供汽。背压排汽管道另设分支管路,分别进入除氧器和轴封加热器。进入除氧器的分支管路与现有除氧器加热蒸汽相连通。(3)疏放水系统轴封加热器疏水进入二期B12机组轴封疏水母管。主蒸汽管道、背压排汽管道及其阀门的疏水接至扩容器降压后进入疏水箱。(4)凝结水及循环冷却水系统3 MW后置机乏汽经冷凝器冷却后,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后接至二期除氧器。循环冷却水系统充分利用现有3 MW抽凝机组的循环冷却设备。(5)化学补充水系统本工程对原有化学补充水系统进行改造,原有化学补充水进入主厂房后经改造后分成两路,一路直接进入除氧器,一路进入本期工程6MW机组汽封加热器,经加热后再进入除氧器。(5)疏放水系统(6)热力系统主要辅助设备选择a)轴封加热器本期工程设1台轴加,由汽轮机厂配套供应。换热面积20m2。1.3主要系统设置见本招标文件1.4安全卫生1.4.1汽机系统1.4.1.1 机械伤害?粉尘;?高处坠落?高温灼伤?噪音危害。2装置设备总承包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满足本工程系统性能要求所需的设备材料2.1非标设备说明本工程中设备的设计、制造在充分考虑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基础上,应尽量立足于国内,以期尽量国产化。本工程中非标设备的设计工作应严格遵循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包括推荐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文件。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规范参见第一章概述1.3标准规范。2.2超限设备的制造及运输本工程中的所有大量设备(非标设备)依靠公路、铁路运输到现场。考虑到制造单位的加工设备、制造环境、检验手段均比安装施工现场优越,因此设备应尽量做到整体交货,这有利于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及保证设备质量。总承包商应该严格注意大件超限设备的运输问题2.3机泵类设备说明装置中所使用的离心泵等及其控制系统,应满足本技术附件所要求的标准规范。1) 本工程中转动设备的制造厂商,必须具备丰富的设计、制造同类产品的经验,其产品要有在类似工况下成功运行的业绩。2) 所有与设备配套的电机,辅助电气元件和仪表等应符合工程设计所规定的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等级要求,并执行相应的标准及规范。在有爆炸性气体和火灾危险存在的场所使用时,机组及附件应设有防静电装置。3) 本工程机泵设备,国内供货的采用中文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外供货的所采用英文和国际单位制(SI)。2.4设备一览表(投标商填)2.5综合材料表(投标商填)3 管道工程3.1 设备、管道布置3.1.1 布置原则建议布置图,见附图。 要求在满足生产要求和安全防火、防爆的条件下,尽可能做到布置合理、节约占地与投资,有利于环境保护。3.2 管道材料控制3.2.1管道及其组成件 ?选用国内材料的管道及管道组成件均应满足GB等标准中的要求; ?DN32(NPS 1-1/4), DN65(NPS 2-1/2), DN90(NPS 3-1/2), DN125(NPS 5)和 DN550(NPS 22),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设备管口采用上述尺寸时,与其相接的管道应选用合适的管件。 3.2.2端面连接 ?管道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下列几种类型: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咬合连接;对焊和承插焊。所有管道连接优先采用焊接。 ?螺纹连接应采用NPT螺纹,螺纹标准为GB/T12716。 ?在丝堵,放空/放净,孔板法兰的取压点和热电偶出口通常采用螺纹连接。?高温高压阀门一般采用焊接。 ?焊接端加工 a) 采用承插焊连接的管子端部应为平口 b) 一般情况下,对焊连接端部的坡口形式应按ASME B16.25的规定,但对高压壁厚管线应按采购规格书的规定。 c) 管子坡口宜在施工现场加工,但是高温高压的合金钢管道焊件端部坡口必须在制造厂加工并进行热处理。 d) 管件、法兰和阀门的对焊端部坡口应在制造厂加工。 3.2.3设备和管道绝热设计规定?保温设计的设计规定按GBJ126,GB/T4272,GB/T8175,GB/T11790-96,GB50185-93,GB50264,HGJ215-80,SHJ10等标准。? 保温材料当表面温度≤400℃时, 推荐采用环保型复合硅酸盐隔热材料, 其性能指标如下:容重 80--120 KG/m3导热系数 0.03725 + 0.00016 tm W/m℃使用温度范围 ≤400℃ 含 湿 率 ≤3 % 可 燃 性 不燃防 水 性 全部防水 粘结强度 ≥2.5×104Pa 当表面温度大于400℃时, 推荐使用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其性能指标如下: 容重 150KG/m3导热系数 0.03725+0.0007tm W/m℃ 使用温度范围 ≤ 800℃渣球含量 ≤ 5 % (3) 保护层材料汽水管道及设备推荐使用防锈铝皮作防护层。 1.0 mm 厚用于 DN > 1200 mm 设备 0.8 mm 厚用于 650 < DN ≤ 1200 mm 设备、管道 0.6 mm 厚用于 ≤ 650mm 管道 半圆头拉铆钉 GB/T 845 A3.2× 20管道用 A5× 20设备用(4) 其它材料隔热材料捆扎用电镀锌铁丝或钢带。 外径 DN ≤ 130 mm 的用20 #GB/T343外径 130 < DN < 460 mm 的用 18 #GB/T343外径 DN ≥ 480 mm 的用 钢带 GB/T716 规格 20 X 0.53.2.4防腐设计规定(1) 设备、管道的外涂漆防腐设计,按HGJ229-91 《化工设备、管道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HG/T20679-9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的规定执行。(2) 涂漆等级和防腐材料将在详细工程设计中作出具体的规定。(3) 设备、管道表面涂色说明和管道色环箭头及管道颜色按照GB/T7231—87《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符号》或按SHJ43-91《石油化工企业设备管道表色和标志》中有关规定执行。3.3 管道材料附表1:主要管架材料表(仅供投标商参考)附表2:主要管道材料表(仅供投标商参考)4热工控制4.1概述热工自动化设计包括本期新建的1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1台3MW纯凝后置机及其辅助系统各参数的控制、检测、显示、记录及越限报警等。4.2热工自动化水平和控制室布置4.2.1控制方式前期工程使用一套DCS分散控制系统,本期工程两台汽轮机组分别新建1套由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通讯单元、人机接口组成的汽轮机DCS分站,并接入原有建成投运的DCS系统。DCS系统采用机炉集中控制方式。本期汽轮机组按厂房与前期工程共用集中控制室,在控制室内集中监控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4.2.2控制水平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以集中控制室为中心,配以必要的常规仪表和手操设备,能够实现机组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控制。当机组出现异常工况报警时,由就地操作人员的配合,可在集中控制室实现机组的起停操作和危急工况下的紧急事故处理。所有电动门、重要辅机电动机等均可在控制室内进行远方操作,通过DCS系统实现汽轮机的监视、逻辑控制、过程控制、报警等功能。4.2.3 控制室布置本期工程使用原主厂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分别增加一套操作员站与原控制台一并布置,并在汽轮机机头设置ETS和TSI二合一机柜,本期工程新增的DCS机柜、电源柜等安装在机柜间预留位置。4.3热工自动化功能4.3.1 DCS系统的结构DCS系统由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和系统网络组成。宜选用与已建成DCS系统兼容良好的控制站、操作员站的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并通过冗余以太网接入原系统。4.3.2 DCS功能DCS系统涵盖以下主要内容: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汽机电液调节系统DEH等。DCS系统完成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系统的自动调节、设备联锁和设备保护等功能。ETS应检测以下主要运行数据:超速、轴向位移大、真空低、润滑油压低、汽机轴位振动大、轴瓦温度高、回油温度高、DEH停机信号、锅炉MFT、发电机故障以及手动停机信号等。当其中任一项超过限值时,ETS系统应能自动关闭汽轮机所有进气阀门,紧急停机。DEH应具有如下功能:自动、手动、操作员手动三种运行方式;汽机的自动升速、同步和带负荷; DEH能满足锅炉跟踪、汽机跟踪、机炉协调、手动等运行方式的要求。热工信号报警系统分为CRT报警和常规报警。4.3.3 常规仪表的设置常规后备指示仪表的设置考虑机组的主要参数,如:汽机润滑油压、汽轮机TSI仪表等。4.4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汽轮发电机组的热工监测选用DCS系统。主要仪表输出至控制系统信号为1~5V或4~20mA,压力变送器选用智能型产品;流量仪表采用孔板流量计;参与自动调节的电动执行器选用进口优质产品;热电偶、热电阻选用国产优质产品。计算机系统的模拟量输入信号采用耐高温屏蔽电缆,主厂房内电缆部分区域选用耐高温阻燃型电缆,电缆主通道及电缆夹层采用电缆桥架。4.5热工电源由于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热工控制室、热工机柜及重要辅机的电源由原主厂房建成电源系统引接。其中DCS系统机柜及操作后台交流220V电源使用不停电电源。4.6热工自动化试验室利用已建成热工自动化实验室,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备装备水平满足部颁《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DL5004-2004)。5 电气部分5.1 电气主接线本技改工程一期3MW抽凝机改后置机的电气接线仍利用现有运行的10kV母线接入铜变16#、18#线,在二期改造工程12MW发电机组厂房北新建设1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出口电压与二期改造工程发电机电压一致,选为10.5kV,电气主接线为发电机组直接接入电厂现有Ⅴ段10kV母线,经现有主变升压后接入电厂110kV母线。5.2厂用电接线及直流系统5.2.1厂用电系统安能电厂二期改造工程设有两段10.5kV厂用电母线(Ⅳ、Ⅴ段),本次技术改造后,Ⅳ段10.5kV母线电源引自二期12MW发电机出口,Ⅴ段10.5kV母线电源引自本期技术改造工程6MW发电机出口,Ⅳ、Ⅴ段母线之间已经设有母联柜。本技术改造工程完成后厂用电变压器电源状况为,5#工作变压器和6#备用变压器电源引自Ⅲ段10.5kV母线,4#、7#工作变压器电源分别引自Ⅳ段、Ⅴ段10.5kV母线。本工程发电机组辅机电气设备负荷较小,发电机辅机设备电源引自二期改造工程7#工作变压器,均能满足要求。5.2.2直流系统安能电厂二期工程已设有1组300Ah GZG25型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直流电源成套装置,直流电压为220V,供控制、保护、信号、事故照明、直流油泵及断路器合闸电源等直流负荷。其容量满足本次技术改造后直流负荷要求,本工程不另增设蓄电池。5.3主设备选择及布置5.3.1主设备布置本工程主变压器及110kV配电装置均利用二期工程现有设备,布置方式不变。汽机房新增辅机配电装置安装在本期主厂房11-1/A排柱内底层平面。主控室与二期工程公用增加1台发动机保护屏。 发电机出线小室布置在汽机房底层,与相应的发电机基础相连,小室为双层布置,上层布置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等,下层布置发电机励磁配套设备等。5.3.2电气主设备选型主变、110kV电气利用现有电气设备。10kV配电装置:与现有10kV配电柜型号一致,选用KYN28型。厂用变压器及380V配电装置:利用现有设备。主控室控制及保护设备: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控制、保护成套装置,公用部分设备利用二期改造设备,本期增加发电机保护柜一台。5.4继电保护及自动化根据《电力装置得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的要求,针对本技改工程110kV联络线、主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设置必要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拟选用成套微机保护装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讯和控制技术,可实现对一二次设备的保护、监控、测量、记录及信息交换等功能。 6电信系统6.1全厂数字化工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全厂数字化工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用于对全厂炉、机、电和辅助车间水系统、灰系统、燃料系统等主要生产环境,以及重要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监视。全厂数字化监控系统采用独立的网络系统进行监控,并留有与MIS系统的接口。操作人员根据现场画面情况,通过键盘上的操纵杆或相应的控制器可控制各个摄像机摄取现场画面的空间范围、光亮强弱、景物远近、清晰程度以及摄像机电源的开关等。从而实现对现场的监视。6.2厂区通讯利用原有的通讯网络,根据需要增设话机。7 装置内供水及消防系统7.1给水系统利用原有系统。7.2消防给水系统(1) 已建给水消防系统设有4BA-6A型水泵三台,一座600m3储水池。根据已建消防给水系统情况,本改造工程消防水用量不增加,将本期室外消防管网与已建消防管网连通形成环状即可,不再另设消防给水设备(2)灭火器材的配置各建筑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配置磷酸铵盐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7.3供排水系统7.3.1已建给排水系统概况已建工程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已建消防给水系统设有4BA-6A型水泵三台,水源为一座600 m3的原水贮水池。已建排水系统采用生产废水、雨水及生活污水分流排水制。7.3.2用水量改造后一期工程循环冷却水维持不变,二期工程循环冷却水补水量为18.6m3/h。7.3.3 供水方案由于本期工程是在二期预留场地建设1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替代现有的一期2台3MW中温中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将现有1台3MW中温中压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改为3MW纯凝式后置机,所以本程改造后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维持原有供水系统。8 管材及防腐室外给水管采用HDPE管,热熔连接;室内给水管道采用PP-R管,粘接。室内排水管网PVC-U塑料管。厂区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柔性胶圈接口,砂石基础。检查井根据管径大小采用砖砌检查井及混凝土检查井。9暖通设计说明9.1通风(1)主厂房 汽机房屋面设成品流线型屋顶通风器自然排风。厂用电高、低压配电间、发电机出线小室,设机械排风系统,机械排风设备为轴流风机。蓄电池室,设置防腐防爆型风冷分体式空调机作为夏季降温用设备,同时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取样加药间设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10次/h,机械排风设备为轴流风机.9.2空调电气保护间、电子设备室、集中控制室、工程师站分体空调。9.3采暖采暖设备为钢制柱形散热器,采暖系统呈上供下回同程式。10土建工程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厂址位于7 度区范围内。本工程按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主要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初勘)提供的土层性质,本项目主要采用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10.1 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热电厂厂区建筑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筑布置满足功能要求,色调清新宜人。本期工程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见表编号建(构)筑物名称结构选型1汽机房排架结构10. 2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防火设计发电厂各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06 及《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等有关规定。各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列表如下表表7.11-2 主要建(构)筑物建设防火设计编号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1汽机房丁二级附注:1)本工程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执行。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本工程所有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主厂内装修一览表房间名称建筑标高楼地面踢脚墙面墙裙天棚门窗汽机房±0.000M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刮大白油漆钢门塑钢窗4.000M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刮大白刮大白塑钢窗7.000M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刮大白油漆塑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