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招标公告

公安部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招标公告

受公安部机关政府采购办公室的委托,中技国际招标公司对“公安部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项目进行公开招标。为了充分听取潜在报价人的意见,保证采购文件的公平、公正,现向潜在采购人征求对采购文件主要部分(详见附件)的修改意见。如潜在投标人有意见和建议,请于2013年1月28日16:00前以书面形式(电子邮件、传真、信函均可)交到中技国际招标公司。

中技国际招标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中路90号通用技术大厦1110室

邮政编码:100055

业务联系人:任兴玮

电话:010-******** 传真:010-********

电子邮箱:renxingwei@itc.genertec.com.cn

中技国际招标公司

2013年1月23日

公安部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招标预公告 目录1、项目概况42、项目技术要求42.1 基本技术要求42.2 覆盖要求52.3 容量要求52.4.功能要求52.5 性能指标要求73、投标人资质要求及有关说明93.1、投标人资质要求93.2、其他说明和要求114项目实施及技术服务要求114.1总体要求114.2工程方案设计124.3工程实施124.4 软件134.5 文件134.6验收134.7 培训144.8 质量保证144.9 备品备件及测试工具154.10 技术服务指标要求155、招标项目内容及数量165.1设备列表165.2招标设备分包情况17附件1:18附件2:40 1、项目概况“公安部某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旨在为公安部机关建设一套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规范的350兆数字集群系统。本项目将重点实现对北京市指定地域及路线的覆盖,用于满足部机关在京日常工作、大型活动安保、应急处突处置的指挥调度通信保障需求,以及开展异形系统互联组网示范。项目分为子系统A、子系统B、终端三个包招标。其中子系统A和子系统B两个包分别包含系统管理中心设备、固定基站、移动基站、信息安全设备等,终端包包含手持台、车载台和终端安全模块等。2、项目技术要求2.1 基本技术要求1、符合以下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GB/T 15844.2-1995《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3426-1992《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附件1)2、符合公安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公安机关对于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实用性有较高要求,因此,系统的结构和配置应具有高可靠性,系统的无故障率应保证在较高的水准。2.2 覆盖要求要求系统建成后满足对指定地域及路线的有效覆盖,经过实地测试和专业仿真,基站的站址基本选定,基站的机房租费和链路租费已由公安部自行解决,只要基站建设设备指标和工程施工合格,应当可以满足本项目的覆盖要求。2.3 容量要求综合考虑部机关现有实战需求并考虑应急需要,系统规划开展组呼、个呼、双工、数据四种业务,其中数据业务需要较大的话务量支持。为达到终端通信畅通无阻、随呼随通,项目的服务等级(呼损率)规定为2%。本项目各子系统均要求支持1000个用户的软件授权。2.4.功能要求系统和终端应具备附件1(3.2.2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中所要求的必选设备功能。除上述功能外,安全功能和互联功能还要满足如下要求:1、安全功能要求本项目必须提供鉴权和端到端加密功能。安全机制所涉及的各类密钥的生成、存储和使用都由专用的安全硬件模块完成。1)鉴权。鉴权是校验身份合法性的过程,是通过对物理特征的拥有或仅为合法用户所知的密钥来实现的。在系统中使用鉴权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未被授权的“克隆”移动台或被禁用的移动台进入PDT系统。系统鉴权单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a)、配合系统实现双向鉴权功能、序列号同步功能、安全的遥晕/遥毙/复活功能;b)、使用统一的软硬件接口与不同厂商的系统设备连接;c)、单台鉴权设备可同时支持多家(两家以上)系统厂商设备实现鉴权功能;d)、使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商用密码算法,使用专用的安全硬件模块生成、存储和使用鉴权主密钥。2)端到端加密。为语音和用户数据提供端到端的机密性保护。端到端加密单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a)、不同的通话组应使用不同的端到端加密通信密钥;b)、具备端到端加密通信密钥更新能力,并保证密钥更新过程中终端的加密呼叫能力;c)、系统中通话组成员关系变化时,具备端到端加密通信密钥更新能力;d)、使用国家密码管理局认可的商用密码算法,使用专用的安全硬件模块生成、存储和使用端到端加密通信密钥。2、子系统互联要求本项目两个子系统要求采用两个厂家的产品,按照Psip协议实现互联,要求必须实现包括登记、去登记、鉴权、单呼、组呼、越区切换、讲话方身份识别、PTT授权、遥毙、遥晕/复活、动态重组、状态消息(仅支持即时消息)、短消息(仅支持即时消息)、GPS/北斗定位、网络管理、安全功能、基本用户数据格式统一等互联互通的功能,且要求上述功能的互联性能指标与基本与同一厂家系统互联性能指标相同。同时,要求中标方承诺在相关标准确定后,免费将网管中心、调度系统、录音系统升级到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同时承诺项目实施中配合公安部完成两个子系统的互联功能。2.5 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和终端设备的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附件1和附件2的相关要求。移动基站除满足附件1和附件2要求的指标要求外,还要求体积小巧,集成度高,电磁兼容性好,结构紧凑,便于搬运安装。具体要求如下。1、移动基站有关指标高度小于520mm(含机箱)重量小于50kg(含机箱)体积小于0.3m3(含机箱)功耗小于250W外部接口:E1、IP、3G(含模块)、GSM(含模块)、CDMA(含模块)2、移动基站便携箱性能指标箱体超强坚固。要求采用特种聚乙烯树脂材料,通过专业滚塑工艺一体成型,坚固、耐压、抗震、防摔,一体成型结构受外力冲击不散裂,不崩箱,吸收大部分震动。标准19”设备储运设计。箱体内部配备符合航空器级别的精制6061-T6型材,按照ANSI/EIA-300-C对通用机架的螺丝孔标准设计,满足标准19英寸机架设计,便于安装。机架四角配有避震块,提供良好的抗震效果。承重及脆值。机架箱可最高承重达90KG的设备,所装载设备的脆值为50G-80G。箱体加固。箱体四角增加用料进行加固,可承受重压。双盖设计。前后均有箱盖,可自由拆卸。每个箱盖上、下、左、右位置配有钢化蝴蝶扣,用于与箱体锁定。蝴蝶扣嵌入凹槽,保护五金件不受外力磨损。密封防水。前后盖边缘填充密封圈,与外箱对应部分咬合后可以达到防水效果。堆叠设计。箱体顶部和底部一体成型的凹/凸骨架结构设计,便于多个箱体堆叠码放时,倾斜15°角不会塌堆。搬运设计。外箱两侧各安装一个宽柄树脂把手,可呈90°拉起,便于双人抬起。把手握孔宽度3英寸,握感舒适。把手位置凹槽设计,用以保护把手不受外力磨损。凹槽结构同时增加箱体承压能力。符合以下认证标准:MIL-STD-810E (国际抗震、防晒标准)MIL-STD-210C (国际抗盐雾标准)MIL-STD-810D (国际防水防雨标准)ATA-SPEC 300 (航空运输国际标准)HB UL94(国际阻燃标准)3、投标人资质要求及有关说明3.1、投标人资质要求1、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2、投标人如为京外单位,应在北京具有服务能力,且为本项目服务团队成员均应在北京常驻。3、投标人所投产品或服务均应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内。4、投标人所投产品必须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检测中心关于数字集群(PDT)设备的检测,获得有关检测合格报告或者获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且上述报告、证书在有效期内。5、子系统A、子系统B的投标人应当为信道单元、基站控制单元的原生产制造厂家,投标人须承诺无条件配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完成系统互联,所投产品须满足相关的互联功能和指标;终端投标人不做要求。6、本项目不接受赠送;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7、投标人须承诺2年内在全国公安机关采用相同设备开展系统建设时不高于本次投标价格,并出具相应的承诺函。8、在报名及购买标书时须向招标代理机构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备查)。9、投标人须购买本项目招标文件。3.2、其他说明和要求1、投标人必须承诺提供厂商原装、全新的、符合国家及用户提出的有关质量标准的设备。2、投标人所投设备的性能应达到或超过项目设备清单(附件2)中所列设备技术指标。投标人应注意该清单的参数值仅列出了最低限度。投标人在相应设备性能中必须列出具体数值。如果投标人只注明“符合”或“满足”,将被视为“不符合”。从而可能导致严重影响评标结果。3、评审以货物技术参数、质量、功能和性能为主,谈判供应商应提供品质等同或优于的货物。4、投标人所提供的建设方案有严重不满足招标要求的,视为废标处理。4项目实施及技术服务要求4.1总体要求系统承建单位提供全面的工程服务和技术支持,包括工程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安装、项目管理、验收、培训、保修等。4.2工程方案设计系统承建单位对于系统建设应当进行详细的工程方案设计,并提供详细设备放置示意图及所有设备线路走向图。工程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后续增加覆盖、升级扩容的要求,并对升级扩容、增加覆盖的方法,以及紧急状态下调配和使用备用通信资源的方法及其所需时间进行详细合理的设计。4.3工程实施1、承建方应当按照项目实际工程量,科学编排施工计划,提交包括时间表和工作安排的详细工程实施方案。2、系统的安装调试必须在货到现场后两个月内完成。3、承建方必须承诺在安装调试阶段,根据实际建设情况,能够提供工作频率、发射功率等技术指标进行现场调频或设置的服务。4、承建方必须自行准备现场安装所需的工具及仪器仪表。5、子系统A中某基站在安装时必须采用功分器,将发射天线分为方向相反的两根;将接收天线也分成方向相反的两根,或采用空间分集技术。该基站的天线安装需由该基站机房的承租方完成,此基站如需更换或调整天线,天线购置和安装费用从子系统A的工程安装费里支出。4.4软件1、承建方须提供支持系统安装、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的各类软件。2、承建方必须提供系统所用软件的版权说明。4.5文件1、承建方必须在最终验收前提供完整的文档资料。2、所提供文档资料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系统功能说明;系统结构说明,系统框图;系统各设备单元的原理、功能说明;设备操作说明;设备安装调试说明;设备维护说明;设备图表(设备框图);其他相关资料等。3、技术文件使用中文。4.6验收1、承建方必须提供整个系统包括设备的测试与验收的方案和详细的验收计划。验收将包括现场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初步验收通过后将启动系统试运行,试运行通过后开始最终验收,其中试运行期为1个月。2、现场初步验收:系统安装调试合格后5个工作日内进行系统的现场初步验收。承建方必须提前一周提供现场初步验收大纲,供确认。3、试运行和最终验收:现场初步验收签字通过后次日开始试运行,试运行包括模拟系统到数字系统的过渡,试运行期间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在承建方解决后,次日起重新开始试运行。试运行期结束后,双方进行最终验收,签署最终验收文件。4、验收标准:验收标准为《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附件1)和今后陆续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以及国家有关标准。5、验收相关资料:所有验收文件、测试报告、资料要提交,以作设备留档备案。4.7培训1、现场的免费培训:承建方必须在初步验收前提供。2、系统及基站技术培训:3、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承建方应在现场进行培训,培训对象为设备维护及操作人员,共6人,培训周期为1周。4、承建方应在实施培训前一个月提供培训资料样本,培训资料的编写应使用中文。5、由承建方工程师在现场对公安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的必要培训,如涉及培训费用,由承建方承担。4.8质量保证1、承建方必须提供产品的原产地证明,系统所有产品必须是全新的,并提供出厂检验报告。2、该产品是通过相关部门认证的产品。4.9备品备件及测试工具1、承建方应提供一份整套备件、维护工具、测试仪器仪表清单及报价,供选择。2、承建方应提供一份系统备件及易损件清单和报价,供选择。4.10技术服务指标要求1、系统承建方必须有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在国内有固定的PDT系统技术服务中心和备件库,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备品备件服务。承建方须提供技术服务中心、备件库、技术支持和备品备件服务的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保证最终用户能够依此得到相应的售后服务。2、承建方须指定拥有PDT系统维护、维修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本系统的伴随工程师。提供该工程师的联系信息、工作简历,并得到最终用户的确认。承建方如需更换伴随工程师必须事先与最终用户协商确定。3、承建方承诺售后免费保修3年、质保期内每年4次派工程师到现场维护和巡查;特大活动时,根据采购人要求派保障团队到现场维护和巡查。质保期后,承建方应长期提供国内维修服务。4、故障板维修时应即刻提供故障部件的替换件,恢复正常工作,以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维修返回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5、设备的质量保修期自设备通过最终验收的次月算起为36个月。6、承建方或设备供应商有24小时服务热线,保证在接到故障电话后响应时间小于8小时并到达现场,由于系统原因造成系统基本调度通信业务受到影响的重大故障,应在接到报警电话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7、在现场最终验收后3年内采用相关设备进行扩容时,承建方应承诺设备采购价格不高于本次合同价格。8、投标人如为京外单位,应在北京具有服务能力,且为本项目服务团队成员均应在北京常驻。5、招标项目内容5.1设备组成系统包括系统管理中心设备(具体设备见附件2)、固定基站(5载波)、固定基站(3载波)、固定基站(2载波)、移动基站(2载波)、模数互联模块、系统鉴权加密中心等。终端包括手持台、车载台、语音加密模块、手持机编程线及软件、车载台编程线及软件、吸盘天线、备用电池、耳机等。5.2招标设备分包情况子系统A包括系统管理中心设备、模数互联模块、固定基站(5载波)、固定基站(3载波)、移动基站(2载波)、系统鉴权加密中心密钥管理单元等。子系统B包括系统管理中心设备、固定基站(5载波)、固定基站(3载波)、固定基站(2载波)、移动基站(2载波)、系统鉴权加密中心系统鉴权单元等。终端包包括手持台、车载台、语音加密模块、手持机编程线及软件、车载台编程线及软件、吸盘天线、备用电池、耳机等。具体招标设备要求请参见附件2。 附件1: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目??次引言IV1 范围12 系统技术特性42.1 基本技术体制42.2 系统基本业务42.3 基本协议和信令52.4 系统工作方式52.5 呼叫建立时间53 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53.1 系统构成53.2 功能要求63.3 其他要求124 频率规划125 网管基本功能186 系统互联196.1 PDT系统互联范围196.2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196.3 PDT与MPT1327之间的互联196.4 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207 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207.1 信道设备概述207.2 总体性能指标207.3 基地台射频指标217.4 手持台射频指标227.5 车载台射频指标228 安全加密239 电气安全2410 电源适应性2411 机械结构安全2411.1 结构2411.2 表面温度2412 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2512.1 环境适应性2512.2 电磁兼容性要求2513 可靠性要求2513.1 信道设备可靠性2513.2 控制和链路设备的可靠性2514 运输和包装要求25图1 网络基础设备示意图6图2 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19图3 PDT-MPT1327互联结构20图4 安全机制示意图24表1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10表2 信道设备总体性能指标21表3 基地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21表4 手持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22表5 车载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22 1 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技术特性、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工作频段、网络管理、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交流供电系统、信息安全和保密、环境和电磁兼容、可靠性等总体性要求。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的总体规划、网络设计、设备开发、生产、工程建设和验收。2 系统技术特性2.1 基本技术体制2.1.1 技术体制2.1.1.1 信道划分采用频率和时间分割的方法划分信道。频率分割是在给定的350MHz到390MHz频段内按12.5kHz信道间隔和10MHz收发间隔划分载波信道。其他频段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时间分割时采用时分复用/时分多址(TDMA)技术划分时隙信道。规定每载波时隙为两个,即物理信道为两个,再根据需要设置业务和控制逻辑信道。2.1.1.2 区域覆盖对于无线服务区的覆盖采用下列技术:大区制覆盖;频率复用;准同步发射;分时共享发射;直通模式(DMO)/中转模式(RMO)/集群模式(TMO)。2.1.2 射频调制方式射频调制方法采用四电平频移键控(4FSK)。2.1.3 调制速率调制发送4800符号/秒,每个符号由两个比特信息组成。2.1.4 语音编码语音编码速率应不低于2kbps,语音编码加上信道编码后的速率应为3.6kbps。2.2 系统基本业务2.2.1 用户终端业务用户终端业务是为用户终端之间提供完整通信能力的业务。系统应提供下列用户终端业务:语音和数据业务;电话互联业务。2.2.2 承载业务承载业务是在用户终端与网络接口之间提供信号传输能力的电信业务。系统应提供下列承载业务:语音和电路数据传输业务;短数据传输业务;分组数据传输业务。2.3 基本协议和信令基本协议和信令应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系列技术标准中所规定的有关协议和信令。2.4 系统工作方式2.4.1 集群工作方式移动台在集群控制设备管理下的信道共享工作方式。2.4.2 直通工作方式移动台之间直接互通的工作方式。2.4.3 中转工作方式移动台通过中转台进行通信的工作方式。2.4.4 故障弱化工作方式基站和交换节点之间的链路或交换节点发生故障时,基站仍能以集群方式继续工作,支持本基站基本呼叫业务(单呼、组呼等)。2.5 呼叫建立时间同一交换局内组呼建立时间应不大于300ms。3 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3.1 系统构成3.1.1 网络基础设备网络基础设备包括交换机、网关、网络管理设备、基站控制设备和基地台等,见图1。 图1 网络基础设备示意图3.1.2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台、有线台和调度台。3.1.2.1 移动台通过空中接口和网络基础设备相连的普通用户终端设备,包括车载台、手持台等。3.1.2.2 有线台通过有线方式和网络基础设备相连的普通用户终端设备。3.1.2.3 调度台具有调度功能的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有线调度台和无线调度台。有线调度台通过有线方式和网络基础设备相连的调度台。无线调度台通过空中接口和网络基础设备相连的调度台。3.2 功能要求3.2.1 功能定义3.2.1.1 登记登记是移动台向集群系统发起入网请求及确认的过程,登记时必须要求进行鉴权。3.2.1.2 去登记去登记是移动台向集群系统发出退出系统的通知过程。3.2.1.3 漫游在由多个基站联网的系统中,移动台在归属基站以外的基站进行登记和继续使用系统提供的业务的功能。3.2.1.4 语音单呼语音单呼是移动台与其它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的一种点对点的双向语音呼叫,呼叫的参与方只有主叫和被叫两方。移动台之间的语音单呼分为FOACSU和OACSU两种。3.2.1.5 语音组呼语音组呼是由一个移动台或者调度台发起的,多个移动台参与的点对多点的语音呼叫。3.2.1.6 组呼迟入某个组呼建立后至结束之前,控制信道周期广播该组呼的建立信息,以保证刚开机或刚从其他基站漫游到该基站或刚从其他通话组释放出来的移动台能参与这个尚未结束的组呼。3.2.1.7 组呼并入一个组呼建立后至结束之前,某移动台呼叫这个已经建立的通话组,系统将该移动台作为被叫并入到已经建立的组呼。3.2.1.8 广播呼叫广播呼叫是一种特殊的语音组呼,呼叫建立后在业务信道上只有主叫具备发射权限,被叫用户只有接收权限,可以有效防止被叫用户干扰主叫的发射过程。3.2.1.9 紧急呼叫紧急呼叫是用户在紧急情况下发起的一种特殊呼叫,具有最高优先级,当无信道资源时,系统会释放其他低级别呼叫的信道资源来给紧急呼叫使用。3.2.1.10 优先呼叫优先呼叫是指系统繁忙时优先获取资源的呼叫,获取资源的方式可以是抢占低优先级呼叫的信道,也可以是在排队队列中插队。3.2.1.11 报警报警是在紧急情况下用户通过操作移动台设备上的特殊按钮,在系统控制信道上向预先设置的目的(移动台或者调度台)发送预定义的状态消息,通知其他移动台或者调度台,该用户正处于紧急危险的状态。3.2.1.12 环境侦听环境侦听是调度台向移动台发起的一种特殊呼叫,用于监听移动台周边的环境声音。被叫移动台在系统指定的业务信道上自动打开发射机和MIC,将环境声音发送给调度台。在整个环境侦听过程中(侦听建立、侦听发射、侦听结束),移动台的显示、扬声器、提示音、指示灯等人机界面状态应与空闲待机时完全相同。环境侦听过程中,如果移动台用户进行呼出操作(包括发短消息等),环境侦听都应自动结束,并返回控制信道。调度台可以随时结束一个由其建立的环境侦听呼叫。3.2.1.13 监听监听是指授权用户终端获取指定的移动台、通话组或者信道上的语音的过程。3.2.1.14 插话插话是指调度台在监听或参与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强制中断正在进行的讲话,夺取话权进行讲话;3.2.1.15 强拆强拆是指系统强制中断正在进行的呼叫并释放所占的相应资源的过程。3.2.1.16 越区切换越区切换是指移动台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切换基站而不间断正在进行的业务的过程。3.2.1.17 通话限时通话限时是系统控制用户进行语音呼叫时允许的最大持续时间的功能,包括单次按讲限时和单次呼叫总时长限时。3.2.1.18 讲话方身份识别讲话方身份识别是指在语音呼叫的过程中,语音接听方利用随路信令或者嵌入信令识别当前讲话方身份的功能。3.2.1.19 PTT授权PTT授权是为了避免语音碰撞而规定的讲话权申请、分配控制过程,只有获得讲话权的移动台才能发射语音。3.2.1.20 遥毙遥毙是系统利用空口信令禁用移动台的过程,被遥毙的移动台将失去所有操作功能,只有利用授权的编程设备才能将被遥毙的移动台激活。3.2.1.21 遥晕遥晕是利用空口信令禁用移动台的过程,授权的网管终端或调度台可将目标移动台遥晕。被遥晕的移动台不能发起或者接收任何网络的服务(包括各类呼叫、短消息等业务),但应保留登记、去登记、鉴权、复活和数据上拉服务(如卫星定位信息上拉服务等),用来帮助寻找丢失移动台。被遥晕的移动台可以通过空口复活。3.2.1.22 复活复活是利用空口信令解禁被遥晕移动台的过程,授权网管终端或调度台可以进行复活操作,使移动台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3.2.1.23 动态重组动态重组是授权网管终端或调度台利用空口信令向目标移动台临时增加通话组(动态组)的过程,移动台新增加的动态组在收到删除该动态组的信令前一直有效。授权的网管终端或调度台也可以利用空口信令将目标移动台中的动态组删除。3.2.1.24 呼叫限制呼叫限制是系统对移动台的呼叫权限的控制,通过设置,限制其呼叫功能。移动台只能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呼叫,超过权限范围的呼叫将被系统拒绝。3.2.1.25 状态消息状态消息是指移动台之间或者移动台与调度台之间,利用控制信道传递7比特消息编码的过程。状态消息可以是点到点的单呼,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组呼。3.2.1.26 短消息短消息是移动台之间或移动台与调度台之间,利用控制信道传递有限长度消息的过程。短消息可以是点到点的单呼,也可以是点对多点的组呼。PDT系统中,单条短消息的长度为23个汉字。3.2.1.27 卫星定位信息传输卫星定位信息传输是指移动台利用空口信令上传该移动台卫星定位信息的过程。3.2.1.28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进行的一些参数配置、运行状态监控、用户档案管理等操作。网络管理至少应具备用户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集。3.2.1.29 安全功能安全功能包括鉴权、端到端加密和空口加密。3.2.1.30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PDT系统之间的互联是利用规定的互联协议完成PDT交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系统间漫游及呼叫控制等功能。3.2.1.31 有线电话呼叫有线电话呼叫是移动台利用空口及系统网关设备与PABX、PSTN等有线电话之间进行的呼叫。3.2.1.32 功率控制系统利用空口信令调整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达到保障通信效果和降低移动台功耗目的。3.2.1.33 包容呼叫包容呼叫是移动台在已经建立呼叫的业务信道上发起的,将其他目标移动台拉入当前业务信道通话的呼叫。3.2.1.34 呼叫转移呼叫转移是指把来电转移到预先设定的其他号码上的业务。呼叫转移可由自身或第三方设置和取消,转移的条件分为无条件转移和有条件转移。3.2.1.35 繁忙排队繁忙排队是当系统业务信道资源全忙时,系统将新发起的呼叫排入呼叫等待队列,待系统有空闲资源时对等待队列中的呼叫进行处理的过程。3.2.1.36 分组数据分组数据是利用系统的业务信道,遵循分组数据传输协议实现多用户共享业务信道,进行数据传输的业务过程。3.2.1.37 空口加密空口加密是对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空口信令和语音、数据等业务信息的加密。3.2.1.38 限定基站呼叫限定基站呼叫是指系统可以利用参数配置限定呼叫参与基站的范围,配置范围外的基站不参与该呼叫。3.2.2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见表1。表1 PDT设备主要功能要求编号功能网络基础设备移动台调度台1登记、去登记、鉴权、漫游●●―2单呼●●●3组呼●●●4组呼迟入●●―5组呼并入●●―6广播呼叫●●●7紧急呼叫●●●8报警●●―9环境侦听●●●10监听、插话、强拆●―●11越区切换●●―12通话限时●●―13讲话方身份识别●●●14PTT授权●●―15遥毙●●●16遥晕、复活●●●17动态重组●●●18呼叫限制●●―19状态消息●●●20短消息●●●21卫星定位信息传输●●●22网络管理●――23端到端加密●●●24PDT系统之间的互联●――25限定基站呼叫●――26有线电话呼叫○○○28优先呼叫○○―29包容呼叫○○○30呼叫转移○○○31繁忙排队○○○32分组数据○○○33空口加密○○―34发射功率控制○○―35手动选择基站入网―○―36动态重组设置和取消○○○37指定基站呼叫○―○注:●表示必选功能、○表示可选功能、 ―表示不作要求或不适用3.3 其他要求3.3.1 操作界面要求有图文显示能力的设备(如系统管理终端、调度台和移动台)应提供中文交互界面。3.3.2 对移动台的其他要求移动台应满足以下要求:支持TMO、DMO、RMO工作模式;支持唯一身份码和多个组号;支持快速选择通话组;振铃音量可调;话音音量可调;振铃和/或振动提示;场强指示;电量指示及低电量告警提示;集群模式工作时间不小于8小时(标配电池、额定高功率、额定音频输出功率,以接收:发射:守候时间为1:1:8的占用循环工作)。4 频率规划有三个频段可供PDT使用:单频段频率:358MHz~361MHz,用于脱网直通模式;双频段频率1:上行351MHz~355MHz(含),下行361MHz~365MHz(含),用于集群模式;双频段频率2:上行355MHz~356MHz,下行365MHz~366MHz,用于转信或集群模式。5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网管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用户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6 系统互联6.1 PDT系统互联范围PDT系统互联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PDT系统之间的互联;PDT与MPT1327模拟集群系统之间互联;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6.2 PDT系统之间的互联6.2.1 PDT系统网络设计PDT系统网络互联设计应基于逻辑域设计的全IP软交换技术,可以体现最大的灵活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6.2.2 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PDT系统之间的互连采用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如图2 所示。 图2 完全对等的系统互联网络架构6.2.3 PDT网络联络地址根据移动台的全网地域识别号(NAI)可以解析出其归属网络,并获取其归属网络的联络地址(例如IP地址)。6.2.4 PDT 系统间互联的信令遵循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规定的pSIP协议。6.2.5 PDT系统间互联的语音传输协议PDT互联语音传输使用RTP(实时传输协议),RTP承载的语音格式为PDT语音编码。6.3 PDT与MPT1327之间的互联6.3.1 PDT与MPT1327互联方式MPT1327与PDT采用PDT-MPT网关进行互联,联网链路采用IP,如图3 所示。 图3 PDT-MPT1327互联结构6.3.2 PDT与MPT1327互联服务需求PDT与MPT1327互联应支持下列服务业务:系统间组呼;PDT到MPT1327的单呼。6.3.3 PDT与MPT1327互联信令PDT与PDT-MPT网关之间的互联信令遵循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规定的pSIP协议。6.3.4 PDT与MPT1327互联语音传输协议PDT与PDT-MPT网关之间的语音传输使用RTP(实时传输协议),RTP承载的语音编码格式为ITU-T规定的G.711(A律)。6.4 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PDT与其他异型系统之间的互联根据需要另行规定。7 信道设备基本性能指标7.1 信道设备概述这里所指的信道设备是无线传输设备,包括基地台、移动台(手持台、车载台)的发射机与接收机。7.2 总体性能指标信道设备总体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表2 信道设备总体性能指标序号项目基地台手持台车载台1射频频率范围(MHz)Rx350.8~356.2357.8~366.2357.8~366.2Tx360.8~366.2350.8~361.2350.8~361.22信道间隔(kHz)12.512.512.53时隙数2224调制方式4FSK4FSK4FSK5工作模式TMO/RMOTMO/RMO/DMOTMO/RMO/DMO7.3 基地台射频指标基地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如表3所示。表3 基地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类别序号测试项目指标要求备注发射1每载频最大输出功率≤47dBm信道机发射口最大输出功率24FSK调制频偏误差≤10.0%34FSK发射误码率0.0%4占用带宽≤8.5kHz3dB带宽5最大调制限制±3.15kHz信道间隔12.5kHz6频率误差±1ppm7互调衰减≤-60dB8邻道功率比(ACPR)F0±12.5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9瞬态切换邻道功率(ACTP)F0±12.5kHz≤-5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只适用于使用TDMA技术的设备。F0±25.0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只适用于使用TDMA技术的设备。10发射杂散9kHz~1GHz≤-36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30dBm分析带宽RBW=1.0MHz接收1接收灵敏度≤-118dBm误码率为5%时2互调响应抑制≥70dB干扰源分别为测试频率+50kHz无调制信号和+100kHz有调制信号3阻塞≥84dB±1MHz、±2MHz、±5MHz、±10MHz4杂散响应抗干扰≥70dB5共信道抑制≥-12dB误码率小于5%6邻道选择性≥60dB12.5kHz邻道7传导杂散9kHz~1GHz≤-57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47dBm分析带宽RBW=1.0MHz注:测试信源为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比特序列,此序列执行参见ITU-T O.153。7.4 手持台射频指标手持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如表4所示。表4 手持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类别序号测试项目指标要求备注发射1最大输出功率≤37dBm24FSK调制频偏误差≤10.0% 34FSK发射误码率0.0% 4占用带宽≤8.5kHz3dB带宽5最大调制限制±3.15kHz信道间隔12.5kHz6频率误差±2ppm 7发射上升时间≤1.5ms 8发射下降时间≤1.5ms 9邻道功率比(ACPR)F0±12.5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F0±25.0kHz≤-7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10瞬态切换邻道功率(ACTP)F0±12.5kHz≤-5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F0±25.0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11发射杂散9kHz~1GHz≤-36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30dBm分析带宽RBW=100kHz接收1接收灵敏度≤-116dBm误码率为5%时2强信号的接收误码率0.0%10dBm输入时3互调响应抑制≥65dB干扰源分别为测试频率+50kHz无调制信号和+100kHz有调制信号4阻塞≥84dB±1MHz、±2MHz、±5MHz、±10MHz5杂散响应抗干扰≥70dB 6共信道抑制≥-12dB误码率小于5%7邻道选择性≥60dB12.5kHz邻道8传导杂散9kHz~1GHz≤-57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47dBm分析带宽RBW=1.0MHz注:测试信源为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比特序列,此序列执行参见ITU-T O.153。7.5 车载台射频指标车载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如表5所示。表5 车载台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射频指标类别序号测试项目指标要求备注发射1最大输出功率≤44dBm24FSK调制频偏误差≤10.0% 34FSK发射误码率0.0% 4占用带宽≤8.5kHz3dB带宽5最大调制限制±3.15kHz信道间隔12.5kHz6频率误差±2ppm 7发射上升时间≤1.5ms 8发射下降时间≤1.5ms 9邻道功率比(ACPR)F0±12.5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F0±25.0kHz≤-7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10瞬态切换邻道功率(ACTP)F0±12.5kHz≤-5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F0±25.0kHz≤-60dB测试信源说明参见注11发射杂散9kHz~1GHz≤-36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30dBm分析带宽RBW=1.0MHz接收1接收灵敏度≤-116dBm误码率为5%时2强信号的接收误码率0.0%10dBm输入时3互调响应抑制≥70dB干扰源分别为测试频率+50kHz无调制信号和+100kHz有调制信号4阻塞≥84dB±1MHz、±2MHz、±5MHz、±10MHz5杂散响应抗干扰≥70dB 6共信道抑制≥-12dB误码率小于5%7邻道选择性≥60dB12.5kHz邻道8传导杂散9kHz~1GHz≤-57dBm分析带宽RBW=100kHz1GHz~12.75GHz≤-47dBm分析带宽RBW=1.0MHz注:测试信源为至少511比特的伪随机比特序列,此序列执行参见ITU-T O.153。8 安全加密PDT标准中涉及了三类安全机制:鉴权:实现用户和系统间的双向身份认证;空中接口加密及完整性保护:为空口中传输的信令、语音和用户数据提供机密性保护,为信令提供完整性保护;端到端加密:为语音和用户数据提供端到端的机密性保护。安全机制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安全机制示意图9 电气安全对于交流220V供电的设备,应满足以下电气安全要求。绝缘电阻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和机壳之间(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和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应不小于100MΩ,在潮湿环境条件下应不小于2MΩ;介电强度除使用低压元器件的电子、电气电路或另有规定外,设备电源输入端子与机壳之间(电源开关置于接通位置)、有绝缘要求的外部带电端子与机壳之间,以及其他有绝缘要求的载流电路与机壳之间施加1500V试验电压,历时一分钟,不应发生击穿、飞弧和闪烁等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10 电源适应性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以保证设备在电源电压或频率变化时能正常工作。若无其他规定,当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90%~110%(地面室内固定式设备)或85%~120%(车载式和便携式设备)、交流电源频率在额定值的95%~105%范围内变化时,设备应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当电源电压为额定值的80%时,设备应能工作,性能指标允许下降(下降值可在设备规范中规定);当地面室内固定式设备的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的115%时,设备不应损坏。11 机械结构安全11.1 结构结构上不应有在使用、安装、维护时对操作人员可能造成伤害的尖峰毛刺及刀边。组装、焊接、铆装等应确保牢靠安全。11.2 表面温度在最高环境温度下工作的设备,传导性暴露表面(包括有薄覆盖层的金属表面)的温度,不得超过55℃。12 环境和电磁兼容要求12.1 环境适应性12.1.1 基本环境适应性设备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室内使用条件工作温度:5℃~40℃;相对湿度:30%~85%。室外使用条件工作温度:-20℃~55℃;相对湿度:30%~93%。贮存条件贮存温度:-40℃~65℃;相对湿度:≤93%。12.1.2 其他环境要求有冲击振动、极端大气环境、防沙尘、防盐雾、防雨淋、防水和防爆等特殊环境要求的设备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或其他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12.2 电磁兼容性要求12.2.1 静电释放要求所有设备接口端子有释放静电的接地通路;设备应做静电放电模拟试验,试验后所有功能正常。静电放电试验的方法按GB/T 17626.2-2006中试验等级第4级的规定执行。12.2.2 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设计应符合GB/T15540-2006中相关要求。如要再作某些修改,应在相应的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条款中说明。13 可靠性要求13.1 信道设备可靠性数字集群系统的信道设备的可靠性应符合GB/T15844.3-1995的要求。13.2 控制和链路设备的可靠性数字集群系统的控制和链路设备可靠性应符合GB/T13426-1992的要求。14 运输和包装要求装入加固的木制包装箱后能用汽车、火车、飞机和轮船运输。运输包装要求符合GB/T 14013-1992的要求。_附件2:项目设备清单一、系统管理中心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备注1核心网交换控制中心移动交换控制单元一、本中心可以使用厂家自行研发专用集成设备,也可以采用通用设备进行加工改造;但各厂家应根据本厂家配置情况,配齐相应设备,较好实现集群网交换控制功能。二、移动交换控制单元如果采用通用服务器,硬件配置应不低于如下参数:(机架式服务器 2U 四核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606 2.13GHz 2*4GB DDR3内存 5*300GB-SAS硬盘双口千兆以太网 675W电源支持RAID0、1、5 ,DVD-ROM, ServerRAID 5015阵列卡);并配备相应的正版操作系统(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三、核心交换单元主要用于核心网内部设备之间数据交换,路由交换单元用于核心网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路由交换。核心交换单元、路由交换单元设备如果采用通用设备,硬件配置应不低于如下参数:(48个10/100Base-TX 交换容量32G 220VAC 功耗50W 0~45℃ 1U 440×260×43.6mm;以太网交换机: 1U 0℃~45℃ 440×160×43.6;核心网路由器: (2千兆电口 100-240VAC 功耗125W 0-45C 1U硬件加密模块:RT-ESM-ANDE-H3软件版本:standard 要求:硬件模块与软件版本安装至主机中正常运行;核心路由器扩展板:H3C 以太网模块NS-MIM-4FE-H3 4端口10/100三层以太网模块或者MIM-8E1-F型号的E1接口板卡,保证较好实现交换、路由功能。四、数据服务单元可以是单独服务器设备,也可以由软件实现;五、媒体网关需含8路接口。六、PSTN网关可以是专用设备,也可由专用板卡实现。七、电源可以由专用设备实现,也可以由服务器电源提供,需含相关线缆配件。移动交换控制软件核心交换单元路由交换单元媒体网关单元媒体网关软件数据服务单元数据服务软件PSTN网关PSTN网关软件电源机箱2网管中心网管服务器通用设备。硬件配置参照:(Intel E3-1220/4GB-UDIMM/500GB*2/PERC H200卡/双千兆网卡/DVD/单电源及风扇/3年24*7*4小时响应)KVM(含4路共享器)通用设备网络管理服务软件专用软件,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3调度系统(含GPS/北斗定位)调度终端通用设备。硬件配置参照:台式机I3-2120/2G/320G/DVD/19寸LCD/RS232串口/键盘鼠标/三年服务调度终端附件厂家定制设备,包括触摸屏显示器(可选),麦克,喇叭,PTT,外置USB 声卡等调度服务器软件专用软件,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调度终端软件专用软件,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GPS/北斗服务网关及软件GPS/北斗服务网关可以是厂家定制专用设备,也可以是由软件模块实现;4录音系统录音服务器及附件通用设备。硬件配置参照:2颗四核Intel E5620(2.4GHz)/12G RDIMM/500G*3/DVD/双千兆网卡/单电源及风扇/3年24*7*4小时响应(含正版操作系统),含录音系统放音音箱。录音服务器软件专用软件,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5模数互联模块模数互联网关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模拟系统VOIP设备(4路)模数互联网关软件专用软件,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 6系统鉴权加密中心密钥管理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一、设备生产厂商需具有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资质。二、该单元包括端到端加密密钥管理后台系统和端到端加密密钥管理前台管理客户端(包括终端及软件)。三、端到端加密密钥管理后台系统用于分发和管理无线集群系统中的端到端加密密钥,支持集群系统实现端到端加密功能。主要包括:1、专门定制的具有较高安全保护能力的设备,用来为整个系统分发和管理密钥;2、定制的专用高速加密卡(加密处理性能不低于200Mb/s),主要用于系统中的硬件加密功能。系统鉴权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一、设备生产厂商需具有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资质。二、该单元包括鉴权后台系统和鉴权管理前台管理客户端(包括终端及软件)。三、鉴权后台系统用于对集群网络中的用户进行鉴权,支持集群系统实现鉴权功能。主要包括:1、专门定制的具有较高安全保护能力的设备,用于对所有用户进行鉴权;2、定制的专用高速加密卡(加密处理性能不低于200Mb/s),用于系统的硬件加密功能。 7机柜厂家定制,含配件8电子地图由用户提供用户提供二、5载频基站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1基站控制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根据载频数确定控制器数量,含基站控制软件。2信道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包括信道机和信道控制器。主要实现对PDT 空中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处理和转换功能。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0万小时、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10分钟;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3数据交换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可采用专用设备,也可使用通用设备,如果采用通用设备,需配齐相关配件,保证实现基站数据交换路由功能。4GPS/北斗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5分路合路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插损小于3.5dB7风扇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8供电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PSU供电单元整机9天馈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应含全向玻璃钢天线,增益>9dBi;7/8馈线不少于50米;馈线接地件,馈线固定卡;馈线接头;天线专用避雷器;GPS/北斗天线(含配件)增益38dBi;1/2馈线不少于50米;GPS/北斗天线专用避雷器;如使用分集接收技术,应包含分集接收软件包10机柜及安装附件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三、3载频基站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1基站控制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根据载频数确定控制器数量,含基站控制软件。2信道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包括信道机和信道控制器。主要实现对PDT 空中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处理和转换功能。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0万小时、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10分钟;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3数据交换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可采用专用设备,也可使用通用设备,如果采用通用设备,需配齐相关配件(例如若采用H3C RT-MSR3020型号路由器,加装MIM-8E1-F型号的E1接口板卡),保证实现基站数据交换路由功能。4GPS/北斗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5分路合路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7风扇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8供电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9天馈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应含全向玻璃钢天线,增益>9dBi;7/8馈线不少于50米;馈线接地件,馈线固定卡;馈线接头;天线专用避雷器;GPS/北斗天线(含配件)增益38dBi;1/2馈线不少于50米;GPS/北斗天线专用避雷器;如使用分集接收技术,应包含分集接收软件包10机柜及安装附件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四、2载频基站设备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1基站控制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根据载频数确定控制器数量,含基站控制软件。2信道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包括信道机和信道控制器。主要实现对PDT 空中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处理和转换功能。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0万小时、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10分钟;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3数据交换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可采用专用设备,也可使用通用设备,如果采用通用设备,需配齐相关配件(例如若采用H3C RT-MSR3020型号路由器,加装MIM-8E1-F型号的E1接口板卡),保证实现基站数据交换路由功能。4GPS/北斗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5分路合路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7风扇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8供电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9天馈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应含全向玻璃钢天线,增益>9dBi;7/8馈线不少于50米;馈线接地件,馈线固定卡;馈线接头;天线专用避雷器;GPS/北斗天线(含配件)增益38dBi;1/2馈线不少于50米;;GPS/北斗天线专用避雷器;如使用分集接收技术,应包含分集接收软件包11机柜及安装附件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小计五、移动基站(2载频)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1基站控制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根据载频数确定控制器数量2信道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包括信道机和信道控制器。主要实现对PDT 空中接口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处理和转换功能。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大于10万小时、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小于10分钟;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3数据交换单元数据交换单元可采用专用设备,也可使用通用设备,如果采用通用设备,需配齐相关配件(例如若采用H3C RT-MSR3020型号路由器,必须加装MIM-8E1-F型号的E1接口板卡),保证实现基站数据交换路由功能。4GPS/北斗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5分路合路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7风扇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8供电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9天馈单元专用设备,厂家定制,应含全向玻璃钢天线,增益>9dBi;7/8馈线不少于50米;馈线接地件,馈线固定卡;馈线接头;天线专用避雷器;GPS/北斗天线(含配件)增益38dBi;1/2馈线不少于50米;GPS/北斗天线专用避雷器;如使用分集接收技术,应包含分集接收软件包11机柜及安装附件专用设备,厂家定制133G路由器3G路由器可以是专用设备,也可采用通用设备,需配齐相关配件(例如若采用H3C RT-MSR3020型号路由器,必须加装MIM-8E1-F型号的E1接口板卡),保证实现基站数据交换路由功能。小计 六、终端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备注1手持机PDT数字集群模式;支持多种语音呼叫模式;中文来电显示;短信息功能;状态信息功能;键盘锁定功能;紧急报警;紧急呼叫;支持漫游功能;内置GPS/北斗模块;GPIO PIN可编程功能;首次定位时间冷启动:<1分、首次定位时间热启动:<10秒、水平定位精度:<10米;数字语音编码器:SELP;其他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2手持机编程线及软件每50台配一套含于手持机3备用电池每4台配一套含于手持机4耳机每8台配一套含于手持机4车载台PDT数字集群模式支持多种语音呼叫模式;中文来电显示;短信息功能;状态信息功能;键盘锁定功能;ESN鉴权;标准鉴权;紧急报警;紧急呼叫;支持漫游功能;内置GPS/北斗模块;GPIO PIN可编程功能;数字集群、中转接入、直通模式;大功率扬声器,声音清晰、洪亮;高效率功放设计;信道、音量二合一的大旋钮设计,方便操作;坚固可靠的手咪航空头接口设计;支持多个可编程按键;首次定位时间 冷启动:<1分、首次定位时间 热启动:<10秒、水平定位精度:<10米;数字语音编码器:SELP;其他技术指标符合《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以及标书的规定。5吸盘天线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含于车载台6车台编程线及软件含于车载台7语音加密模块专用设备,厂家定制,确保功能实现 七、其他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要求备注1工程安装费系统设备费的5%2培训费3第三方检测费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