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温州医科大学关于开展创新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转发温州医科大学关于开展创新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

<$[标题]>begin转发温州医科大学关于开展创新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标题]>end
[编辑日期:<$[信息显示时间]>begin2021-02-05<$[信息显示时间]>end 来源:<$[作者]>begin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作者]>end 浏览数:15]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通专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知识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学校决定打造一批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能够面向全校学生稳定开设的高质量创新课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采用案例、问题及任务教学的方法,把创新意识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多样路径选择,促进学生大学科思想的形成。

二、课程设置
新开新建的创新课程按照“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生命关怀与社会认知”三类课程模块进行分类。申请通过的课程将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目录,计2学分共32学时,从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授课,每学年须至少开出1个教学班供学生选读。课程模块具体要求如下:
1.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逻辑思维,理解现代科技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育医学、科技伦理与社会责任。
2.全球视野与中国道路。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思考全球化时代文化对话与冲突,把握国情,体悟中国文化的智慧与道路自信。
3.生命关怀与社会认知。重视生命价值,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多学科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从而认知自我、感恩社会。

三、申报条件
1.新开课程应体现通识内涵,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开发创造潜能、开阔学生视野,以适应今后科技及经济领域竞争需求。
2.学院要积极鼓励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开设创新课程,鼓励邀请校外专家或跨学院联合组建2-5人的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少于总课时的三份之一。
3.课程团队须对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考核办法、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明确的准备或具体计划,确保课程设计的系统性和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申报程序
1.教师申报。申报教师填写《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书》(附件1)及《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2),于2月24日(周三)前将电子版发至shining678@126.com。
2.学院初审。各学院进行初审,报送教务处教务科。
3.学校审核。教务处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各学院所申报课程进行开课审核。
请各学院(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创新课程申报工作。对于建设效果良好的教学团队和开设课程,学校将在校级金课建设及创新教学团队的评选和认定中给予优先支持。

学校联系人:潘立川、吕志钢,联系电话:****-********,电子信箱:plc@wmu.edu.cn。
医院联系人:陈乐韵;联系电话:659751;邮箱:shining678@126.com;地址:新院1号楼4C09学院办。



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
2021年2月5日
附件1附件1.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表
附件2附件2.温州医科大学创新课程申报汇总表
关闭窗口

联系人:郝工
电话:010-68960698
邮箱:1049263697@qq.com

标签: 课程 创新 医科大学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查看详情 免费咨询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