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
2021年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
经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审核,《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等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拟列入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给予公示。公示期为20天,即从2月25日始至3月16日止。在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可以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实名向我局提出诉求,我们将按法定程序和规定办理。
2021年拟列入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 或单位 |
1 | 传统技艺 | 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 | 仁化县 |
2 | 传统技艺 | 仁化艾糍制作技艺 | |
3 | 传统技艺 | 南雄板鸭制作技艺 | 南雄市 |
4 | 传统技艺 | 南雄竹、藤工艺编制技艺 | |
5 | 传统技艺 | 南雄旋木工艺 | |
6 | 传统技艺 | 陈有记辣椒酱制作技艺 | 乐昌市 |
7 | 传统技艺 | 乳源打铁工艺 | 乳源县瑶族 自治县 |
8 | 传统技艺 | 乳源瑶山茶制作技艺 | |
9 | 传统美术 | 浈江张氏木雕艺术 | 浈江区 |
10 | 民间文学 | 九龄传说 | 始兴县 |
11 | 传统技艺 | 澄江黄酒酿造技艺 | |
12 | 传统医药 | 深渡水瑶浴 | |
13 | 传统技艺 | 翁源客家织锦制作技艺 | 翁源县 |
14 | 传统技艺 | 周陂花麦糍制作技艺 | |
15 | 传统技艺 | 罗坑红茶制作技艺 | 曲江区 |
附件:《2021年拟列入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
联系人:司琴,电话:****-*******,电子邮箱:sgsfyk@163.com,地址:韶关市浈江区园前东路4号405,邮政编码:512000.
2021年2月24日
2021年拟列入韶关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
一、传统技艺《仁化白毛茶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制茶技艺之一,项目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据明嘉靖《仁化县志》载仁化茶产“茶类”有白茶、黄茶、甜茶、苦茶;其中,茶有白毛、黄毛两种。黄岭嶂山窝产白毛茶,时称白茅茶。在仁化地方产茶中,白毛茶产为地方茶种的传统“茗品”。
二、传统技艺《仁化艾糍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传统技艺之一,项目是传统客家民俗之一而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史传技艺源于中原南迁客居岭南地方客家人保留传统民俗与“面食”习俗,以“糯稻”替代“麦面”,食品糍粑技艺由此而生,并成为客家人祭祖、祭祀主要食品之一,传承千百余年。在其历史的传承过程中,技艺又不断衍化、流变,并被不断融入民俗文化的内涵,由技艺而生糍粑新品种,花样繁多,传承不断。
三、传统技艺《南雄板鸭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传统技艺之一,项目是传统客家民俗之一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史载技艺源于传统“曝腌”工艺,取盐之咸腌制,加上采用冬季风“曝晒”,成为便于储存肉制食品。南雄板鸭制作技艺项目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与民间传承的广泛性,技艺传至今日,仍活化于民间。
四、传统技艺《南雄市竹、藤工艺编制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工艺传统技艺之一,项目始于粤北物产(特产)自然林木资源竹、藤等,竹、藤工艺编制技艺是一种竹和藤结合的传统制作工艺,集劳动智慧、实用美观、自然环保为一体的制作技艺,除了直接为生活、生产服务外,逐步向工艺方向发展,编织日益精细,并开始有了图案。竹、藤加工技艺由此而生,成为地方民间的一项传统民俗工艺,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地方民间,技艺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传承性,至今仍具活态性,地域性特征表现明显。
五、传统技艺《南雄旋木工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工艺传统技艺之一,项目在粤北地方的历史传承始于近代,至民国后,南雄客家地区山多林密,当地的木匠艺人因地制宜,采用当地木材制作的木质器物,技艺在民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传承性,地域性物产特征表现明显。
六、传统技艺《陈有记辣椒酱制作技艺》
作为市级民间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项目在粤北韶关地区具有普遍性,因地方民俗中有“食辣”风俗,故辣酱制作技艺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与民间传承的活化性和广泛性。陈有记辣椒酱由于制作配方独特,味道奇香,色彩醒目,用瑶山竹筒装璜,简朴大方,便于携带,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技艺传至今日,仍活化于民间。
七、传统技艺《乳源打铁工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传统工艺技艺,项目在粤北韶关具有普遍性,因地方物产铁矿资源丰富,故铁制农具、器件工具技艺,在上世纪建国初就在原乐昌王茶乡(现为乳源县必背镇王茶村委)流传,五六十年代后向公社集中,八十年代盛行于乳源各镇。打铁工艺的兴衰与转型发展,对于研究乳源瑶汉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八、传统技艺《瑶山茶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制茶技艺之一,乳源瑶族自治区属古韶州县域,制茶业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据(唐)陆羽著《茶经八之出》记:“岭南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乳源位处韶州西,亦为茶产区之一,产茶种以大叶高山毛茶为主。清同治《韶州府志》载:“毛茶出西山,有白毫,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明、清时期乳源产茶为商贸“大宗”,茗品“双峰叠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乳源制茶业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兴盛,并在国民经济“四五”计划期间,由广东省政府将乳源与乐昌、仁化三县,并列入省重点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乳源“双峰叠翠”与乐昌、仁化“白毛尖”,及曲江罗坑茶,并列成为广东省内产茶著名“品牌”。
九、传统美术《浈江张氏木雕艺术》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美术技艺之一,项目木雕技艺在韶关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史载有唐一代,禅宗六祖惠能弘法韶州曹溪,禅宗在韶州兴起,宋代,禅宗繁衍于韶州,得益于地理优势与自然林木资源的丰富,禅刹精舍建筑与木雕造像艺术兴盛于曲江(注:从曹溪南华禅寺发掘的数百尊宋代木刻供养罗汉佛像考古,可知当时木雕艺术在曲江地方民间的兴盛);明清时期,伴随地方人文、民居建筑大量使用包括砖、石、木材料,木制木雕艺术亦被广泛运用于建筑上,木材与木制、木刻器具亦成为韶关商贸的大宗;民间从事建筑木工、木器加工与经营匠人,大量涌现。至近代,木工、木器匠人技艺,传承不断。
十、民间文学《九龄传说》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口头)文学项目之一,《九龄传说》在粤北韶关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据史载文献考“九龄传说”最早出自唐五代《天宝遗事 录》(五则)、至有宋一代,包括契嵩撰《传法正宗记》载“惠能摩顶”;宋辑新、旧《唐书》以人物传载张九龄生平,民间文学续有传说衍义,明清时期,包括《韶州府志》、《曲江县志》、《始兴县志》中,皆载有张九龄传说,在近现代,相关九龄传说形成了包括“生平传说”、“智慧传说”、“官箴传说”、“交游传说”、“民俗传说”、“神话传说”等数类民间口传文学。
十一、传统技艺《澄江黄酒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民间传统酿造“非遗”技艺之一,项目在客家传统民俗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清同治《韶州府志》载韶州客家做“冬酒”习俗;记:“冬酒,糯米为之,置厨屋十年者香醇异常,并能补血”。又有“玉兰酒以墨泉井水和糯米酿成,性平味醇。”始兴澄江为粤北传统客家聚居大区,自古民俗中就有酿酒习俗。
十二、传统医药《深渡水药浴》
作为韶关市瑶族民间传统医药“非遗”技艺之一,项目具有较长的历史流源。史有“板瑶好清洁,家必备一浴桶,工作回家必药浴一次,因处深菁,又好清洁,故长寿者多”记载,据史考,瑶浴始于中国传统中医的药浴外治法,得益于瑶民所处山区中草药资源的丰富,瑶浴在瑶区民间传承兴盛。
十三、传统技艺《翁源客家织锦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民间传统民俗技艺“非遗”项目之一,《客家织锦制作技艺》具有悠久历史,史传客家织锦技艺,始于传统服饰装饰,由初始的彩色丝线与锦线穿梭编织构成简单线条图案,发展至在服装包括衣帽、鞋袜及儿童穿戴、饰品上直接绣织,织锦艺术由技艺而生新品,由构思而生图案、花样百出,传承不断。翁源客家织锦呈现出了显著的地域性,在民间的传承具活化、流变性和广泛性。
十四、传统技艺《周陂花麦糍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民间传统技艺之一,项目在传统客家民俗中,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史传技艺源于中原南迁客居岭南地方客家人保留传统民俗与“面食”习俗,以“糯稻”替代“麦面”,食品糍粑技艺由此而生,并成为客家人祭祖、祭祀主要食品之一,传承千百余年。在其历史的传承过程中,技艺又不断衍化、流变,并被不断融入民俗文化的内涵,由技艺而生糍粑新品种,花样繁多,传承不断。
十五、传统技艺《罗坑红茶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制茶技艺之一,项目制茶史在粤北韶关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早于(唐)陆羽著《茶经八之出》记:岭南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清道光《英德县志》专述:“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香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真性自然殊俗”;清同治《韶州府志》载“茶属”记“茶产罗坑,大埔、乌泥坑者,色红味醇,经宿不变”;清光绪《曲江县志》载“茶属”亦记“罗坑茶,色红味醇,经宿不变,功专消暑。”
招标
|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
关注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