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执法局2021年工作要点

市城管执法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枝江城市管理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市容环境即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坚持“用伟大心态做小事,用绣花功夫抓落实”,推进城市管理“六化”提升行动,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建设滨江生态城、打造幸福新枝江贡献新的力量。
一、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
1.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机关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贯彻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办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
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推进党规党纪和宣传法规“十进十建”,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继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全体干职工做到警钟长鸣,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有苗头性、倾向性的个人及单位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的日常监督,严肃查处行政审批、城管执法、人事管理、财务采购、工程建设等高风险领域的违纪行为。
3.切实抓好队伍作风建设。结合建党一百周年,做好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结合“强作风、勇担当、优环境、促发展”活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教育,警惕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散、软、庸、虚、冷、松”六种倾向,定期查摆问题,变压力为动力。深化执法队伍“强转树”活动,开展城管系统综合督查,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严查“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强化正风肃纪,严肃查纠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二、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4.完善精细化管理标准。执行住建部《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坚持“背街当作主街管、小路当成大路治”,提升出店占道经营管理标准,实现临街商铺齐门、齐店、商品入室的“两齐一入”经营,打造严管街2条、创建示范路1条。优化“门前三包”第三方考核应用,推动户外广告、店招设置及车辆停放等管理制度落地落实。完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逐步更新设施设备。按照新一轮环卫市场化作业要求,进一步完善《枝江市城区环卫作业质量检查考核细则》、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管理标准,加强日常作业管理,推进环卫全方位、全区域保洁,根治垃圾满溢问题。
5.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按照“消存量、零增长”的总体要求,持续加大控违拆违工作力度,制定《枝江市2021年集中拆违行动工作计划》,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拆违行动。2021年全市拆除违法建设12万平方米以上。重点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违建,打造无违建小区113个。开展广告店招专项治理行动,城区整治各类广告店招不少于500处,打造广告店招示范街区2个。逐步取缔马路市场及零散聚集经营点,引导商贩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有序经营。
6.重点项目落实落地。启动城区“城市双修”项目,完成沿江大道立面整治。谋划枝江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施石宝山垃圾处理场扩容工程,处理能力达到400吨/日。建设1座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相配套设施,处理能力达到20吨/日以上。拟定新建1座大件垃圾中转站及配套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到200吨/日。
7.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坚持挂图作战、对标整改、责任到人,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市容环境管理实行“1+1+N”路段责任制,采取机动巡查和徒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责任到组、定岗到人,严格按照管理标准进行巡查监管。道路清扫作业根据天气及季节变化,适时优化机械洗扫、洒水、抑尘作业时间和频次,确保城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78%。明确背街小巷、城市闲置土地、城乡结合部属地责任和管理责任,督促建立常态化巡查保洁机制。
三、努力构建现代化城市管理工作体系
8.创新城市管理人性化机制。牢固树立“为市民管理城市”的思想,严格落实“721”工作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成50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1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在流程、材料、时间上做减法,在服务、态度、办理质效上做加法,办件总体时间压缩70%以上,提高市场主体满意率。新增2座城管服务驿站,配套建设群众意见箱、便民服务台、谈心谈话室,搭起城管与市民的心灵桥梁,全力推动城市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9.增强城市管理法治化能力。以法治政府示范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执法信息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开展执法案卷评查,着力加强城管执法监督,提升城管执法规范化水平。坚持“简易”与“程序”并重,全年执法办案达到300件。落实“法治惠民”项目申报工作,在全市推行“执法+服务”模式,通过送法规政策上门、协调解决企业难题等方式减少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审慎包容监管、轻微违法纳入免罚清单等方式为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环境。
10.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引入“互联网+”设计理念,共享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擦亮平台的“千里眼”,时时刻刻对市容市貌、餐厨垃圾清运、油烟监测、渣土运输进行系统化管理,数字城管全年发现问题10000个以上,实现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高度融合,为枝江城市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打造具有枝江特色的“智慧城管”新模式。
四、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1.严格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按照枝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结合城管工作实际,持续做好枝江北站值守、进口冷链问题食品处理和全域喷洒消毒等工作。针对废弃口罩等特殊垃圾,进行单独收集,无害化规范处置。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死角大清理,加大城乡居民区生活垃圾收运频次,全力做好消毒、消杀工作。
12.全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健全“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在城区,实行“一严禁、一鼓励、两分类”垃圾分类模式。在农村,全面实行“一坑两桶三上门”垃圾分类模式,并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积分管理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等“五进活动”。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组建垃圾分类志愿督导队伍,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镇1个、示范村7个、示范社区1个。坚持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破局”,实行垃圾分类执法,巩固提高“三化四分”成效,实现分类覆盖率100%。
13.统筹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结合乡村振兴,深化“一把扫帚扫到底”行动,以“干干净净迎节日”和“周末卫生大扫除”为载体,开展城市环境“大清洗”、农村垃圾“大清理”、薄弱地带“大整治”、全民参与“大扫除”和归集垃圾“大转运”,定期发起环境清洁行动,重点提升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及城乡结合部等环境薄弱区域的市容环境,打造爱国卫生运动升级版。实施乡村品质提升行动,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增加垃圾清运频次和力量,杜绝存量垃圾,重点区域、人员集中地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14.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枝江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严格实行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准入制度,加大对未经核准的企业及不规范运输车辆整治力度,实现“平车装载,密闭运输”。加大散流体货物运输扬尘治理力度,采取机动巡查(在建工地)和定点蹲守(主要运输路段)相结合方式对城区渣土运输车辆清运时间、路线进行严格管控。定期组织开展露天烧烤、餐饮油烟、秸秆禁烧等专项治理,排查整改生活垃圾填埋场环保污染风险。
五、统筹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
15.严格城管执法队伍管理。加大城管执法队伍培训力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城管队伍整体素质。持续组织开展执法大讲堂、专题培训等综合培训,建立法律法规学习考试题库,坚持逢学必考、以考促学,着力提高城管执法队员执法办案能力,提升办案结案率。继续发扬“抢晴天、战雨天、路灯下面是白天”的城管精神,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又快又好完成。建立日常巡查考核机制,从严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维护城管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16.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五纳入三报告一督查”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制定《2021年市城管执法局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严格落实信息“三审制度”,年度重点网络传播引导重点工作完成率100%。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及时、广泛、深入地宣传好有关城市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亮点工作,进一步深度挖掘“城管精神、城管文化”内涵,营造城市管理良好舆论氛围。
17.高水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强化城管领域安全工作,确保廉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生态安全、执法安全。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完成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综治、禁毒、信访维稳、扫黑除恶、扫黄打非、防范金融风险、统战、普法、档案、保密、双拥、爱卫、计生、雪亮工程、电子政务、信息公开、节能降耗及议提案办理等各项工作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到“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多层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宣传引导,为推动城管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标签: 城管执法

0人觉得有用

招标
业主

-

关注我们可获得更多采购需求

关注
相关推荐
 
返回首页

收藏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